公安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国家公务员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2018国家公务员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根据最新官方消息确定: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考试大纲于2017年10月28日发布,10月30日-11月8日报名,12月10日笔试。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关注四川华图教育,最新招考,海量资料,免费获取!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方式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三、考试内容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一)职业素养。

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水平。

1. 政治素质(1)政治立场与忠诚度(2)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2. 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1)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3)人民警察职业纪律(二)基础知识。

主要测查报考者掌握有关法律和公安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法学基础理论(3)宪法基础知识(4)民法基础知识(5)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6)行政执法基础知识(7)刑事执法基础知识2. 公安基础知识(1)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职能、职权与组织管理(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路线、方针、政策及公安历史沿革(3)公安队伍建设(4)公安执法监督(三)基本能力。

2024年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完整)

2024年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完整)

2024年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完整)2024年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一)职业素养。

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水平。

1. 政治素质(1)政治立场与忠诚度(2)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2. 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1)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3)人民警察职业纪律(二)基础知识。

主要测查报考者掌握有关法律和公安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法学基础理论(3)宪法基础知识(4)民法基础知识(5)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6)行政执法基础知识(7)刑事执法基础知识2. 公安基础知识(1)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职能、职权与组织管理(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方针、政策及公安历史沿革(3)公安队伍建设(4)公安执法监督(三)基本能力。

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有关执法勤务活动中,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严格守法、规范执法,有效沟通协调,妥善应对处置的能力。

1. 群众工作能力(1)宣传教育(2)沟通协调(3)组织动员(4)服务群众2. 行政管理能力(1)调查研究(2)纠纷化解(3)风险识别(4)风险防范3. 信息工作能力(1)信息收集(2)信息分析(3)信息应用4. 实务工作能力(1)巡逻(2)接警与处警(3)安全检查(4)安全保护5. 应急处理能力(1)事态研判(2)信息上报(3)合理处置(4)善后恢复2024年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作答要求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详细大纲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详细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求,第⼀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节公安机关的建⽴与发展 1、掌握警察的含义、警察的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产⽣的条件、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

2、了解警察的起源、古代警察的特点近代警察的建⽴、新民主主义时期⼈民公安机关的建⽴与发展、建国后⼈民公安机关的成就。

,第⼆节公安机关的性质1、掌握公安机关的性质2、弄清公安机关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的区别第三节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1、掌握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2、弄清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 第四节公安机关的宗旨1、明确公安机关的宗旨2、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公安⼯作必须坚持全⼼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 第⼆章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 第⼀节公安机关的任务1、掌握公安机关任务的含义和特点2、明确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 第⼆节公安机关的职责1、掌握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2、了解公安机关职责的内容和⼈民警察在⾮⼯作期间履⾏职责的要求3、明确公安机关的主要警种,掌握治安警察、户籍警察、刑事警察、边防警察、消防警察、外事警察、交通警察、巡逻警察、督察警察的概念 第三节公安机关的权利 1、掌握公安机关权利的含义和特点,以及治安⾏政处置权、治安⾏政处罚、治安监督检查权、紧急状态处置、戒严、刑事强制权、紧急排险的概念 2、明确公安机关权利的范围,以及治安⾏政处置权、治安⾏政处罚权治安⾏政强制权、刑事执法权和紧急状态处置权的内容 第三章公安⼯作的内容和特点 第⼀节公安⼯作的内容 1、掌握公安⼯作、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刑事侦察⼯作、治安⾏政管理⼯作、公共秩序管理⼯作、特种⾏业管理⼯作、保卫⼯作的概念 2、明确公安机关刑事执法⼯作、治安⾏政管理⼯作的主要内容 第⼆节公安⼯作的特点 1、掌握公安机关公开⼯作、公安机关秘密⼯作的概念 2、了解公安⼯作整体上的主要特点和公安专业⼯作特点 第四章公安⼯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 第⼀节公安⼯作的根本原则1、掌握党对公安⼯作绝对领导的含义2、明确坚持党对公安⼯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坚持党对公安⼯作绝对领导的途径、公安机关必须置于党委的实际领导之下 第⼆节公安⼯作的根本路线 1、掌握公安⼯作群众路线的含义2、明确公安⼯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和贯彻公安⼯作群众路线的途径 第三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掌握社会治安综合综合治理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2、明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的要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 第五章公安⼯作的基本⽅针和基本政策 第⼀节公安⼯作的基本⽅针1、掌握公安⼯作的基本⽅针2、明确建⽴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社会⼯程的内容 第⼆节公安⼯作的基本政策1、掌握政策和公安政策的概念、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含义、惩办与宽⼤相结合的基本精神、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政策的含义和必要性2、明确公安政策的作⽤,严肃与谨慎的关系,贯彻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政策应注意的问题,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政策的基本要求和意义、教育与处罚想结合政策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公安刑事执法和⾏政执法 第⼀节公安刑事执法 1、掌握公安机关刑事执法的基本原则,讯问犯罪嫌疑⼈,询问证⼈,勘验、检查、现场勘验,物证检验,⼫体检验,⼈⾝检查,侦察实验,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刑事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的概念2、了解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任务和基本职权公民在适⽤法律上⼀律平等原则,保障诉讼参与⼈诉讼权利原则的含义3、明确讯问犯罪嫌疑⼈,询问证⼈,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拘传,取保候审,的适⽤对象,取保候审的⽅式,拘留、逮捕的条件 第⼆节了解公安机关1、掌握公安⾏政执法,公安⾏政管理,公安⾏政处罚,公安⾏政强制措施,公安⾏政强制执⾏,治安管理处罚运⽤,违反治安管理⾏为,违反治安管理⾏为的客体客观要件、主体、主观要件,⾏政拘留,劳动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收容教养的概念。

2019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2019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2019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为了方便报考者参加2019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专业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方式2019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三、考试内容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一)职业素养。

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水平。

1. 政治素质(1)政治立场与忠诚度(2)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2. 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1)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3)人民警察职业纪律(二)基础知识。

主要测查报考者掌握有关法律和公安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法学基础理论(3)宪法基础知识(4)民法基础知识(5)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6)行政执法基础知识(7)刑事执法基础知识2. 公安基础知识(1)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职能、职权与组织管理(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路线、方针、政策及公安历史沿革(3)公安队伍建设(4)公安执法监督(三)基本能力。

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有关执法勤务活动中,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严格守法、规范执法,有效沟通协调,妥善应对处置的能力。

1. 群众工作能力(1)宣传教育(2)沟通协调(3)组织动员(4)服务群众2. 行政管理能力(1)调查研究(2)纠纷化解(3)风险识别(4)风险防范3. 信息工作能力(1)信息收集(2)信息分析(3)信息应用4. 实务工作能力(1)巡逻(2)接警与处警(3)安全检查(4)安全保护5. 应急处理能力(1)事态研判(2)信息上报(3)合理处置(4)善后恢复附录:主要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7.《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9.《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2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2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23.《公安机关督察条例》2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2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和使用枪支规范》26.《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四、题型介绍专业科目笔试题目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情境三种类型。

2024年公安院校联考考试大纲

2024年公安院校联考考试大纲

2024年公安院校联考考试⼤纲
⼀、考试性质
公安院校联考是公安机关⾯向全国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含研究⽣)统⼀招警考试。

本考试⼤纲是依据《⾏政职业能⼒测验》、《申论》和《公安专业科⽬》三科考试⼤纲,结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教学实际制定的,是指导考试命题和考⽣备考的基本⽂件。

⼆、考试科⽬及内容
1.⾏政职业能⼒测验:主要测查报考者从事公安⼯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
在能⼒,包括⾔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应⽤等。

2.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测查报考者
阅读理解能⼒、综合分析能⼒、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和⽂字表达能⼒。

3.公安专业科⽬:主要测查报考者掌握有关法律和公安基础知识、运⽤相关
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以及从事公安⼯作所需的基本素质与能⼒。

三、考试形式与时限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除公安专业科⽬外,⾏政职业能⼒测验和申论满分
均为100分。

公安专业科⽬满分为100分。

2.时限:⾏政职业能⼒测验为120分钟,申论为150分钟,公安专业科⽬为
120分钟。

四、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2.考⽣须携带准考证、有效居⺠身份证进⼊考场。

3.考试开始30分钟后不得⼊场,考试期间不得提前交卷、离场。

4.严禁携带⼿机、电⼦设备(包括计算器)及其他考试相关物品进⼊考场。

5.其他违规⾏为将按照《中华⼈⺠共和国公务员法》及公安机关⼈⺠警察纪
律条令等有关规定处理。

人名警察执法资格考试大纲 (初级版)

人名警察执法资格考试大纲 (初级版)

第二部分公共科目(一)法学基础理论(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宪法基本知识(四)人民警察法(五)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六)刑法(含司法解释)(七)刑事诉讼法(含《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八)行政法1、行政处罚法(含《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行政许可法3、治安管理处罚法4、行政复议法5、行政诉讼法6、国家赔偿法所有在编在职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均须参加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资格。

公共科目,包括法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宪法基本知识、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刑法基本知识、刑事诉讼法基本知识(含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行政许可法、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省级公安机关组织的中级以下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由省级公安机关统一命题、统一评判。

基本级、中级、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试卷由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组成。

其中,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案例分析题3题,每题10分;法律文书题2题,每题10分。

六、题型与示例(一)判断题答题要求:应试人员对每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不填或者错判均不得分。

示例: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

()(二)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设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应试人员应将该选项选择出来,并将代表该选项的ABCD填写在该题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示例: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法定程序鉴定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C、侦查人员D、医生检查(三)多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设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应试人员应将该选项选择出来,并将代表该选项的ABCD填写在该题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一、推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30分〕1.公安机关权力的法定性,是指公安机关各项权力都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反映的是国家意志。

( )2.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了保证X有效地执行法律,肯定坚持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但不必坚持相互制约。

( )3.外部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之间不具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这种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主要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监督、检察监督、行政诉讼监督、社会监督等。

( )4.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进展的产物。

( )5.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职能的依据,而公安机关职能则从社会作用上反映了公安机关的性质。

( )6.公安根底知识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执法力量。

( )7.公安赔偿是一种刑事赔偿。

( )8.各级政府对同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是通过行政命令保证党的路线、方针、X、重大决策的切实贯彻实施。

( )9.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 )10.打击和保护,两者是紧密联络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但保护以打击为前提。

( )11.法国是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

( )12.劳动教养,是指对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分的年少X人员,集中进行文化教育、法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 )13.公安机关及其公安根底知识在行使刑事侦查职权时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凝聚、追缴等措施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14.对被辞退人员,永远不得再录用为公安根底知识。

( )15.聋哑人,盲人违反治安治理的,一律不予处分。

( )16.辞退公安根底知识是公安机关的法定权力。

( )17.立案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程序,是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始。

2021年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2021年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2021年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发布日期:2020-10-15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2021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方式2021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三、考试内容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一)职业素养。

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水平。

1. 政治素质(1)政治立场与忠诚度(2)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2. 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1)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3)人民警察职业纪律(二)基础知识。

主要测查报考者掌握有关法律和公安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法学基础理论(3)宪法基础知识(4)民法基础知识(5)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6)行政执法基础知识(7)刑事执法基础知识2. 公安基础知识(1)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职能、职权与组织管理(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路线、方针、政策及公安历史沿革(3)公安队伍建设(4)公安执法监督(三)基本能力。

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有关执法勤务活动中,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严格守法、规范执法,有效沟通协调,妥善应对处置的能力。

1. 群众工作能力(1)宣传教育(2)沟通协调(3)组织动员(4)服务群众2. 行政管理能力(1)调查研究(2)纠纷化解(3)风险识别(4)风险防范3. 信息工作能力(1)信息收集(2)信息分析(3)信息应用4. 实务工作能力(1)巡逻(2)接警与处警(3)安全检查(4)安全保护5. 应急处理能力(1)事态研判(2)信息上报(3)合理处置(4)善后恢复四、题型介绍专业科目笔试题目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情境三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生须知
一、考试目的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目的是测查应考者了解、掌握从事公安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和考试用书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修订)是确定考试范围和命题的依据。

指定考试用书是公安部政治部编写的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教材《公安基础知识》(修订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公安部政治部组织编写的《〈公安基础知识〉(修订本)学习指南》可作为考试参考资料。

三、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四、题型及分值
1.判断题(30题,每题1分) ,要求考生判断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
2.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要求考生在题干后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项正确的答案;
3.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要求考生在题干后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将2至4个正确答案。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修订)、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警察的含义;警察的起源;古代警察;近代警察;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我国近代警察的建立;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警察的本质特征;警察的基本职能;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机关;“文化大革命”前17年公安机关取得的伟大成就;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公安工作遭受严重挫折;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安事业在改革中创新发展。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性质
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质。

第三节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

第四节公安机关的宗旨
公安机关的宗旨;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第二章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任务
公安机关性质、职能与任务、职责的关系;公安机关任务的概念;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维护国家安全的含义及内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内容;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的含义;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的内容;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内容。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职责
公安机关职责的概念与特点;公安机关职责的内容及其法律依据;人民警察在百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公益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义务;公安机关主要警种的职责。

第三节公安机关的权力
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和特点;公安机关权力的分类;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的分类;治安行政处置权的含义及其内容;治安行政处罚的含义及其种类;治安监督检查权的含义;劳动教养的含义;治安行政强制的含义及其种类;公安机关刑事执法权的构成;法律关于立案程序的有关规定;侦查权的构成;紧急状态处置权及其构成;紧急优先权的行使;紧急征用权的行使;紧急排险的含义及其实施;管制权的行使;戒严的含义及戒严执行权的行使。

第三章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内容
公安工作的含义;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公安领导工作、公安秘书工作、公安指挥工作、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专业工作、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工作、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公安专业工作的分类;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警卫工作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特点
公安工作整体的主要特点;公安专业工作的特点。

第四章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
第一节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途径;公安机关与党委领导的关系;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任务;坚持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新经验。

第三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结合治理的意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和要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第五章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内容;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主导方面;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的治安工作社会化;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警民结合的形式。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
公安政策的概念、作用;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中的严肃与谨慎的相互关系;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基本精神;贯彻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应注意的问题;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中应注意的问题;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林逼供信政策的基本要求和意义;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第六章公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
第一节公安刑事执法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任务、职权;公安刑事执法的基本原则;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的概念和程序;强制措施的概念、种类;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句留、逮捕的概念、知用对象、条件和程序。

第二节公安行政执法
治安管理处罚的特点、原则、种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特征、构成要件;治安管理处罚中不同年龄人、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醉酒人、一人实施数行为、二人以上共同实施行为、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责任;治安管理处罚从轻或免予处罚、从重处罚的情形;治安管理处罚的追究时效;劳动教养的性质、对象、期限、审批机关及输劳动教养案件的程序;收容教育的性质、对象、期限、审批机关及审批手续;强制戒毒的法律依据对象、期限、主管机关及决定强制戒毒的程序;强制戒毒所的工作内容;收容教养的性质及对象。

第七章公安执法监督
第一节公安执法监督概述
公安执法监督的概念;公安执法监督的基本特征;公安执法监督的分类;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直接监督、间接监督的概念;公安执法监督的意义。

第二节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
督察制度的概念、作用、性质和建立督察制度的法律依据,督察机构的设置、职责与权限;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监督的概念、范围与方式,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的地位;公安行政复议的概念、意义,提起公安行政复议的事由,不能提起公安行政复议的情形;公安赔偿的概念、种类、构成要件,公安赔偿行为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后果要件、因果关系要件;公安行政赔偿的概念,提起公安行政赔偿的事由与不能构成公安行政赔偿的情形;公安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

第三节公安机关外部执法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概念、依据、性质,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的权力和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的途径;行政监察监督的概念、性质、范围和法律依据,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和对警务活动监督方式;检察监督的概念、意义;检察监督的内容和形式;行政诉讼监督的概念、意义,提起行政诉讼的事由与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社会监督的概念、性质和形式,人民政协、公民个人对公安执法监督的方式;建立警务公开制度的意义,警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办法。

第八章公安队伍建设
第一节公安队伍建设概述
公安队伍建设的含义、任务;第十几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公安队伍建设的要求;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第二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全面提高难度民警察整体素质的紧迫性;人民警察素质的概念;人民警察应具备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概念及其内容;人民警察意识的主要内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含义、特征;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点。

第三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
人民警察义务的概念、特点及主要内容;人民警察纪律与义务的区别与联系;人民警察纪律的概念和特点;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

第四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组织管理
人民警察录用的条件;不得报考人民警察的情形;录用人民警察的程序、原则;人民警察辞退的概念;人民警察辞退制度的特点;建立人民警察辞退制度的意义;人民警察辞退的条件;人民警察不得辞退的条件;辞退人民警察的程序、法律后果;警衔的概念;实行警衔制度的意义;授予的晋升、保留、降级、取消;人民警察的奖励;人民警察的惩处;奖励的种类和等级;奖励的批准权限和方式;个人奖励的条件;集体奖励的条件;人民警察惩处的种类;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的概念、种类;人民警察的警纪处分;对人民警察采取停止执行职务措施的情形;对人民警察采取禁闭措施的情形。

第五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容制度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的含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颁布和实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基本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基本内容;宣誓的概念和要求;接待群众的要求;值班备勤的要求;处置突事伯的要求;公安部“五条禁令”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