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谷鸭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鸭疫巴氏杆菌病―防治

鸭疫巴氏杆菌病―防治

鸭疫巴氏杆菌病―防治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对于圈养的雏鸭,保持适当的通风换气,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炎热或寒冷的应激等。

如果在网上饲养,应定期冲洗和消毒地面,避免粪便堆积,减少污染。

受本病污染的鸭场,可在其易感年龄前2~3日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常用的有效药物有磺胺喹沙啉等。

对于全群发病的雏鸭每天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或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甲砜霉素等治疗,辅助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同时用消毒药对场地、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可使疫情得到控制。

待病情稳定后再接种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菌苗或弱毒菌苗,以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

康复鸭对再感染有抵抗力。

在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应做药物敏感试验,以确定首选的敏感药物。

同时各种抗菌药物应该交替使用,以避免抗药菌株的出现。

目前预防本病的菌苗有灭活菌苗、弱毒菌苗。

另外,亚单位苗也在研制之中。

接种灭活菌苗可有效地预防和降低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死亡率。

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菌苗诱导的免疫具有型特异性,对异源菌无保护作用,因此一个理想的菌苗应包括主要流行的血清型菌株,以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

Lagton和Sandhu(1984)报道,以1、2、5三个血清型制备的三价灭活菌苗,在小鸭1~2周龄或2~3周龄时免疫两次,可使70%~85%的免疫鸭得到保护,而且2、3周龄时免疫2次比1、2周龄免疫可获得更高的保护率。

Sandhu(1979)用1、2、5血清型的研制的菌苗分别在10日龄和17日龄免疫两次可获得较高的保护率,但这种保护只能维持二周(第二次注射后),并且发现铝胶佐剂菌苗并不比无佐剂菌苗产生更好的免疫保护,而油乳剂菌苗则可产生足够的保护力,并维持到上市日龄,但在接种部位引起局部损害。

Harty等(1979)对几种类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菌苗的免疫力进行评估,野外试验结果表明福尔马林灭活菌苗效果较好。

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菌苗普遍存在的缺点是保护力的持续时间较短。

樱桃谷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樱桃谷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山东家禽珍珠鸡眼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发病情况连云港市某养殖场购进珍珠鸡!"""多只。

因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原因,至#"日龄时,每天都有$"多只鸡出现眼睑、眶下窦肿大的现象。

用氟哌酸和红霉素等进行治疗后,虽然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仍然有少数鸡继续发病。

病初,病鸡一侧或两侧眼睑、眶下窦肿胀,羞明流泪,瞳孔出现白色浑浊,眼内有大量黄白色干酪样分泌物。

病程久的,由于眼睑严重肿胀压迫眼球,致使眼球下陷、萎缩、失明。

因不能采食,饥饿衰竭而死。

剖检除个别鸡有心包炎、肝周炎外,大多病鸡无肉眼可见病变。

防治做好鸡舍内外的清洁消毒工作;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通风环境;对病重鸡用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毫克,每天%次,连用$天,同时对全群鸡加盐酸环丙沙星(纯粉)饮水(!"千克水加$&!克),每日’次。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天,病情得到控制。

除个别珍珠鸡因眼睛已失明不治外,其他发病珍珠鸡均已康复,且生长良好。

连云港市畜牧兽医站朱道荣亲爱的读者朋友:为了加强读者之间的沟通和技术经验交流,以利于帮助您解决禽病防治中的实际问题,我刊特设“禽病门诊”专栏。

该栏目重点介绍禽病门诊专家提供的养禽中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供养鸡朋友参考。

同时,如果您在养鸡中遇到疑难问题,欢迎来电、来函咨询,我刊将请有关专家为您解答。

热忱欢迎各地禽病门诊专家或禽病技术服务人员将您遇到的典型病例及临诊经验,总结为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文章,投至本刊。

我刊编审后将连同联系电话一并刊登。

栏目主持人:王爱琴电话:"&#%’&()&*&!樱桃谷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发病情况养鸭户付某共养樱桃谷鸭%!""只(’%日龄),(月%#日天气突变,气温下降,下起了小雨。

当天晚上,个别鸭表现精神萎顿,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体温升高。

鸭巴氏杆菌病流行、诊断及防治

鸭巴氏杆菌病流行、诊断及防治

鸭巴氏杆菌病流行、诊断及防治作者:李学辉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1期李学辉(河南省信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信阳 464000)摘要: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可以危害很多动物的条件性致病菌,其中对禽类动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鸭巴氏杆菌病俗称摇头瘟,是一种发病急、过程短、死亡率高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发病后,患病鸭精神萎靡不振,不愿意下水游泳,即使可以下水,也行动缓慢,常落后于鸭群,或单独在一个地方呆立不动,闭目嗜睡。

发病后从患病鸭的口腔和鼻腔中流出粘液,呼吸困难,常张嘴呼吸,不断摇头,因此被称为摇头瘟。

该文主要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分析了鸭巴氏杆菌病的流行、诊断和防治过程。

关键词:鸭巴氏杆菌病;诊断;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32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1.0510 引言鸭巴氏杆菌病是鸭养殖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类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常会出现败血症经过。

该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具有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常会导致鸭出现闪电式大批量死亡。

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常与饲养管理有密切联系。

由于该种致病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鸭的生活环境周围,鸭受到不良养殖环境影响,如饲养密度过大、养殖环境恶劣以及卫生条件较差,导致鸭子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时,就会为该种致病菌侵袭提供条件。

因此,就需要切实采取措施做好鸭群饲养管理工作,控制该种疾病的流行传播。

1 发病经过河南省信阳市某乡镇一个养殖户共养殖3 500只44日龄左右的肉鸭,2017年8月13日,养殖户清晨在向鸭群投喂饲料时,发现鸭群中出现部分精神萎靡不振、腹泻、排出黄绿色粥样稀便的发病鸭,并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死亡病例。

患病鸭在鸭群中不断甩头,行走无力,个别患病鸭还出现跛行症状。

出现该种情况后,养殖户并没有第一时间将病情上报当地动物疾病防控中心,而是在饲料中添加环丙沙星自行治疗,连续治疗4 d,病情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每天有30~40只肉鸭死亡。

鸭霍乱是怎么传染的 快速防治鸭霍乱的方法

鸭霍乱是怎么传染的 快速防治鸭霍乱的方法

鸭霍乱是怎么传染的快速防治鸭霍乱的方法
鸭霍乱又称鸭巴氏杆菌病、鸭出败,是养鸭业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一旦爆发将会对养鸭场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近年来养鸭户也加强了预防,所以现在发病率并不算高。

即便如此,我们仍不可轻视,而忽视了该病的防控。

达龙菌虫佳+达龙转卡先锋+达龙肝肾宁:控制禽霍乱(鸡鸭鹅)
急性型:表现体温升高、食欲减少、口、鼻分泌物增多而引起呼吸困难、摇头企图甩出喉头粘液,腹泻。

易感日龄:各种日龄、各种品种的鸭均易感染本病,产蛋鸭最为易感。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流行形式:强毒力菌株感染后多呈败血性经过,急性发病,病死率高,可达30%~40%,较弱毒力的菌株感染后病程较慢,死亡率亦不高,常呈散发性。

促发因素:断水断料、突然改变饲料,大气的突变饲养密度过大等环境应激因素都可使鸭霍乱的易感性提高。

鸭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鸭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鸭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作者:黄继成来源:《兽医导刊》 2018年第9期鸭巴氏杆菌病又称鸭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中的A 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一、病原与流行病学该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有荚膜,不形成芽孢,无运动性,染色时两端浓染(图1),在血清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后呈白色露珠样(图2)。

本菌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抵杭力比较弱。

本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

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发病。

成年鸭发病较多,幼鸭较少发生。

肥胖和产蛋多的母鸭发病后的死亡率较高。

气温较高的七八月份、多雨潮湿、天气骤变、饲养管理不良等多种因素,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2 ~ 9 d。

按病程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Ⅲ型。

1. 最急性型。

病例常无前驱症状,可在奔跑中或在交配时突然倒地,扑动翅膀即死亡。

有时见母鸭蹲在窝内产蛋,蛋产出后母鸭也死亡。

或是晚间一切正常,食得很饱,次日早晨即发现不少鸭只死亡。

2. 急性型。

患鸭精神呆钝,离群独处,尾、翅下垂,头隐伏翅下,打瞌睡,停止鸣叫,行动缓慢,不愿下水嬉戏。

体温升高达42.5℃~43.5℃,渴感增强,食欲减少或废绝。

从鼻和口中流出黏液。

呼吸困难,表现张口呼吸,患鸭往往摇头,剧烈下痢,拉出绿色和灰白色或淡绿色的稀粪,有时混有血丝或血块,味恶臭。

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稀粪沾污。

下颌肿大。

患鸭常在发病后1 ~ 2 d 内死亡,死亡率颇高。

耐过急性型的鸭可转为慢性病型。

母鸭群感染本病后,产蛋量下降,薄壳蛋增多。

3. 慢性型。

呈进行性消瘦、贫血和持续性腹泻。

食欲减退,渴感增加。

有此病鸭一侧或两侧脚部关节肿胀、发热、疼痛、行走困难、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

穿刺关节肿胀部位时见有暗红色液体,病程较长者则局部变硬,切开见有干酪样物。

病程常为几周至1 个月以上,死亡率高达50% ~ 80%。

三、病理变化最急性型常无明显的病理变化,有时只见心冠沟脂肪有少数出血点,肝脏有少量针尖大、灰白色、边缘整齐的坏死病灶。

鸭巴氏杆菌病怎么办 鸭巴氏杆菌病治疗方法

鸭巴氏杆菌病怎么办 鸭巴氏杆菌病治疗方法

鸭巴氏杆菌病怎么办鸭巴氏杆菌病治疗方

【常见问题】鸭巴氏杆菌病怎么办?
【专家解答】在养殖家禽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的观察和防范的话,很容易使得鸭子产生疾病,像鸭瘟、鸭巴氏杆菌病等等常见的疾病是极其容易发生的,今天本人就来说说鸭子鸭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预防
对于常常发生此病的鸭场可以每10天用喹乙醇拌饲料喂3天,按每公斤饲料25毫克使用,或每周用穿心莲粉拌料饲喂2~3天,或用土霉素碱按每公斤体重50毫克拌料饲喂2天。

治疗
对病鸭用青、链霉素按每公斤体重各5万单位进行肌肉注射,1天2次,连用2天见效。

磺胺类药,如磺胺嘧碇、磺胺二甲基嘧啶等,按0.05~0.1%拌料饲喂,连喂3~5天。

【本人总结】以上就是养殖鸭子的时候鸭子患上鸭巴氏杆菌病的
相关防治和治疗问题,养殖鸭子如果能够学到疾病的防治也许就能够更好的养殖,减少疾病的发生。

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的。

樱桃谷种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樱桃谷种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樱桃谷种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魏中强;郝鹏【摘要】@@ 茌平县某种鸭养殖场发生了鸭巴氏杆菌病,现报道如下:rn1 发病情况rn某种鸭场饲养种鸭15000只,全部为180日龄,共有7个舍,每舍有7个单元.2009年11月中旬开始发病,其中一个单元出现零星死亡,开始每天死亡3~4只,随着病程的发展死亡率逐步增加.经初步诊断后投药,开始能够控制住死亡,但停药3d后,又出现死亡.再次投药,又控制住死亡,停药后不久又复发,如此反复,死亡率越来越高,最高时,每天死亡达20多只,发病鸭只从一个单元蔓延到所有单元.【期刊名称】《山东畜牧兽医》【年(卷),期】2011(032)001【总页数】1页(P43-43)【作者】魏中强;郝鹏【作者单位】山东省茌平县兽医站,252100;山东省茌平县兽医站,25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32茌平县某种鸭养殖场发生了鸭巴氏杆菌病,现报道如下:某种鸭场饲养种鸭15000只,全部为180日龄,共有7个舍,每舍有7个单元。

2009年11月中旬开始发病,其中一个单元出现零星死亡,开始每天死亡3~4只,随着病程的发展死亡率逐步增加。

经初步诊断后投药,开始能够控制住死亡,但停药3d后,又出现死亡。

再次投药,又控制住死亡,停药后不久又复发,如此反复,死亡率越来越高,最高时,每天死亡达20多只,发病鸭只从一个单元蔓延到所有单元。

发病鸭舍可发现少数鸭只精神沉郁,闭眼锁目,脚软,嗜睡。

发病鸭1~2h死亡。

死亡病鸭鼻腔流出黄色的粘液性分泌物,肛门周围粘有稀薄的粪便。

腹泻时为白色水样稀粪,稍后略带绿色并含有粘液的稀粪。

此病的鸭舍开始只是某个单元发病,开始的2周内,只有该单元发现病死鸭,而其他单元没有发病鸭只。

2周后,临近单元蔓延,2个月后,该鸭舍的所有单元都有发病鸭只。

根据这种现象,此病应该是以接触性传染为主。

病变性质为典型的败血症,、心冠脂肪、心肌、心内膜、肠系膜和腹部脂肪有小的出血点,肝脏体积稍肿大,呈棕色或黄棕色,质地脆弱,在被膜下或肝实质中有弥漫性、数量较多密集的白色针尖大小的凝固性坏死病灶。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05
鸭巴氏杆菌病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01
选择针对当地流行菌株的疫苗,如多价苗或多联苗,以提高免
疫保护效果。
接种时机
02
根据鸭的日龄和疫苗种类,确定最佳的接种时间和接种方法,
如饮水免疫、气雾免疫或皮下注射等。
免疫监测
03
定期检测鸭群的抗体水平,确保疫苗接种效果,及时补种或加
强免疫。
饲养管理
中药制剂
可选用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等作用的中药制 剂,如板蓝根、金银花等。
中草药单方
某些中草药单方也有治疗作用,如黄芩、黄柏、 大青叶等。
生物疗法
益生菌治疗
补充有益的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抵抗力,缓解 病情。
免疫疗法
采用免疫调节剂,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减少 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鉴别诊断
与其他细菌性疾病鉴别
如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需要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学 检测等方法进行鉴别。
与其他病毒性疾病鉴别
如鸭流感、鸭瘟等,需要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进 行鉴别。
与寄生虫病鉴别
如球虫病、吸虫病等,需要通过粪便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方法 进行鉴别。
04
鸭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鸭群饲养管理情况、疫苗接种 情况、疫情发生和传播情况等,有 助于判断是否为巴氏杆菌病。
实验室诊断
细菌分离培养
采集病死鸭的肝、脾等组织,进行细 菌分离培养,以确定病原菌。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原 菌的特异性基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血清学检测
采集病鸭血清,采用凝集试验、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抗体,以辅 助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临床 症状
患病 鸭精 神萎顿 , 羽毛松 乱 , 欲减 少 , 食 口渴 , 运动失调 , 昏睡 , 体温升 高至 4 — 4 口和鼻腔有浆液 、 3 4 ℃. 黏液流 出, 肛门 周 围粘有稀 薄的粪便. 时为 白色水样稀粪 , 腹泻 稍后 略带绿色并含有粘液 的稀 粪. 发病 2 3天后病 鸭出现共 济失调 , ~ 摇头 , 站立不稳 , 前仰后翻 , 阵发性 转圈 , 濒死 时呈 角弓反张 , 全身抽搐等症状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输 尿管有尿酸盐沉积. 个别病 鸭表现出关节肿大 , 变形 , 关节腔 中有化脓 性渗出物 , 关节囊增厚.
4 诊 断
依据心 、 、 的典 型病变 , 肝 肠 发病 的症状 , 初步诊断为鸭 巴氏杆菌病感染 , 确诊还需要实验室诊断. 41 细 菌分 离培养 . 剖检后取肝脏触 片 , 氏染 色见有两端 圆润 、 瑞 浓染 的小杆菌 ; 无菌取病死鸭 的肝 、 脾等 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 ,7 3 ℃培
WU Yi g h n ,L a g h i n - o g I Gu n — u ,YANG Mi g x a n - i
( nm lSi c n eh o g oee ne n oa U i ri o ao at s T n a 20 2 hn ) A i a ce ead T cn l yC lg,InrMogl n esy FrN tnli , o ̄i 0 84 ,C ia n o l i v t i ie o
及防治措施. [ 关键 词] 巴氏杆菌病 ; 禽 防治措施
[ 中图分 类号3 8 8 2 s5.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6 10 8 (0 10 — 6 7 0 17 — 15 2 1 )6 0 9 — 2
The Pr v nto d Co r l e s r s o e e i n an nt o M a u e f Che r le r y Va ly duc se el ss ks Pa t ur lo i
出血性 肠炎及肝 脏坏死. 病是 目 危害鸭 的一 种重要 的接触性传染 病. 在世界养 鸭的国家和地 区都有 发生 , 该 前 本病 呈地方
性流行 , 发病后传染快 , 死亡率高, 我国很多鸭场的鸭群 中时有发生,常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在
1 发病概 况
科左 中旗某种 鸭场饲养种鸭 10 0 , 草甸 上饲养 , 2 1 年 8 7日龄 曾注射 鸭瘟 和鸭病毒性肝炎双价疫苗. 70 只 在 于 01 月 2 5日 龄时开始发病 , 每天死亡几只至 6 0多 只不等 , 发病鸭群 曾用干扰素 、 土霉素 、 头孢 等抗 菌药 物 , 但未见显效.
Vo .6 No6 1 2 . NO .0 V2 1 1
樱桃 谷鸭 巴氏杆菌病 的防治措施
武迎红 , 李光辉 , 明霞 杨
( 内蒙古 民族大学 动物科 学与技术学院, 内蒙古 通辽 0 84 ) 20 2
( 摘
要 ] 巴氏杆 菌病是禽类 的一种 高度接触性传染 病. 介绍 了一起 病例 的发病 概况 、 禽 本文 病理变化 、 诊断
第 2 卷 第 6 6 期
2 1 年 1 月 01 1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J u a f I n r Mo g l ie st o t n l is o r l o n e n o i Un v r i f r Na i a i e n a y o t
Ab t a t Av a p se rlo i f p uty i a i h y o t go s d s a e h s a e i t d c d h c s f s r c : i n a t u el ss o l s h g l c n a iu ie s .T i p p r n r u e t e a e o o r o
作者简 介 : 武迎红 , 内蒙古 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 院实验师
68 9
内 蒙

民 族




2 1 矩 01
养 2 A , 4 h 挑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 于鲜血琼脂平 板 、 普通琼脂 平板 、 马丁琼脂平板 和麦 康凯平板 ,7C 3  ̄培养 2 A , 4 h 血琼脂 上可见 有灰 白色 、 湿润 、 半透 明 、 圆形 、 粘稠 、 边缘整 齐 、 露珠 状小 菌落 , 菌落周 围不溶 血 ; 通琼脂上 可见 有针尖大 、 普 湿润 、 圆形露 珠状小菌落 ;5 折光观察 马丁琼脂平板 , 40 可见菌落 有荧光 , 菌落呈橘红 色带金光 , 边缘有乳 白色光带, 落结构细 菌 致, 边缘 整齐 ; 而麦康 凯上不生长. 挑取典型 菌落染 色 , 革兰 氏染 色阴性 , 短杆状.
禽 巴氏杆菌病又称禽 霍 ̄ (o lC oea 、 出血性败 血病 , 由多杀性 巴氏杆 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鸡 、 、 L Fw hlr)禽 是 鸭 鹅等禽类 的

种接触性传 染病 . 急性病例 主要表 现突然发病 、 下痢 , 败血症病状及 高死亡率 , 特征表现为全身黏膜 、 剖检 浆膜点状 出血 ,
3 病 理 变化
皮肤上有散在 的出血斑点 , 包积液 , 冠脂 肪及心 内外膜有 出血斑 点. 心 心 肝脏肿大 、 质脆 、 呈棕黄色 , 表面散布许多针尖
至针头大小坏 死点 脏肿 大 , 时可见小 的坏死点 . 卑 有 肺充血水肿 , 气管环状 出血 , 内有粘性 分泌物 , 气囊 表面有 白色干酪样 坏死物. 整个肠道粘膜 呈片状 、 弥漫性 出血 , 尤以十二指肠 最为严重 , 盲肠扁桃体 肿大 、 出血 , 胃与食道交界处有 出血斑 , 腺
mo b d t r f e ,p t oo y i g o i a d p e e to a u e . r i i p o l s ah lg ,d a n ss n r v n i n me s r s y i
K e wo ds y r :Ava a tu el ss r v n i n a d c n r l me s r s in p se r l i ;P e e t n o to a u e o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