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压力计的标定算法及软件实现

合集下载

Excel在温度计量检定校准中的应用分析

Excel在温度计量检定校准中的应用分析

Excel在温度计量检定校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基于温度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错误数据以及数据繁琐性等对最终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等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基于此,在利用Excel的过程中,可对温度计量的检定记录数据、校准结果回归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这对提高校准准确性以及计量统计水平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分析Excel在温度计量检定校准中的应用方法及过程,并对数据可靠性进行检验与分析,旨在实现Excel的实际应用效果提升。

关键词:Excel;温度计量;检定校准引言:基于Excel的应用,对温度计量检定校准的准确性提升方面有积极作用,在数据分析与处理中,错误数据对温度计良的实际应用水平会产生直接直接的影响。

基于此,在Excel的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回归分析,对检定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等的准确性、有效性提升有积极作用。

在温度计量检定校准中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处理,可提高温度校准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1]。

1Excel在温度计量检定校准中的应用过程1.1温度计量检定记录结合温度计量检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检定标准,在对温度计量检定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中,有明确、具体的文件格式,所以,需要选择Excel完成检定记录,并进行电子表格的制作[2]。

在完成计量检定表格后,可以在对应的表格中,将文字与温度计量的相关数据联系在一起,并通过Excel的函数计算公式,完成自动化的检定记录计算与统计处理。

创建Excel电子表格,并创建工作簿,在工作簿中,输入检定记录、检定结构、检定证书、检定证书等数据,在进行原始数据统计与分析中,按照计量检定的相关章程,对表格数据进行编辑与检定,在完成基础信息编辑与统计的基础上,可通过原始信息、数据输入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可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生成最终的检定数据。

基于此,在对温度计量检定校准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中,Excel的单元格之间、工作表等本身处于独立状态,所以,在利用Excel的过程中,可以记录相关数据,并可以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在对单元格、工作表等数据进行引用与分析的基础上,可通过单元格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完成数据编辑与信息处理。

压力式温度计自动检定系统的设计

压力式温度计自动检定系统的设计

压力式温度计自动检定系统的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压力式温度计自动检定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及实现方法,实现压力式温度计及双金属温度计检定的智能化及自动化。

关键词:压力式温度计;自动检定;设计一、前言压力式温度计是利用密闭测温系统内液体、气体或饱和蒸气受热后产生体积膨胀或压力和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作为被测信号,从而进行温度测量的温度计。

因其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响应迅速,且不需要外部能源,被广泛应用于电力、机械制造、化工等社会各个行业。

目前,在计量行业压力式温度计的检定主要由人工手动进行,基本为重复性工作,工作量效率低,数据记录容易出错。

为提高压力式温度计检定的效率、降低人工误差,现提出设计一种自动检定系统方案,以实现压力式温度计检定的智能化及自动化、信息化。

二、技术指标1、本系统方案设计以JJG310-2002压力式温度计检定规程为依据,按照检定规程项目设计软件流程来实现压力式温度计的自动检定,系统装置必须满足检定规程的计量性能要求和通用技术要求。

2、原始记录和证书格式参照检定规程记录格式,并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定制,为方便数据导入导出和兼容性,原始记录采用EXCEL格式,证书采用WORD 格式。

3、系统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压力式温度计示值误差、指针移动平衡性、回差、重复性等检定项目的测量;该系统装置也可用于双金属温度计的类似检定项目的测量。

4、系统软件控制智能恒温槽自动达到设定温度,自动平衡温场稳定性,待温场稳定后自动读取标准器示值,并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被检温度计示值图像,通过图像识别功能自动识别被检温度计示值,自动计算示值误差、回差、重复性等参数。

5、系统图像采集装置由图像识别软件可同时实现两块被检温度计示值图像的采集,被检温度计类型由用户指定;无法识别的温度计在检定完成后,可由用户根据采集图像手工输入被检示值,采集图像支持自动放大功能,便于查看。

三、系统硬件构成系统硬件部分由计算机、智能恒温槽、标准器、测量仪表、图像采集装置组成(图1)。

温度计校准方法与记录

温度计校准方法与记录

温度计校准方法与记录一、温度计校准方法:1.常规校准法:将温度计直接放入温度已知并稳定的标准温度源中,如:冰点温度(0℃)和沸点温度(100℃)的水,等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进行校准。

这种方法适用于传统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等。

2.比对校准法:使用已校准的参考温度计与待校准温度计同时放置于相同的温度源中,待温度读数稳定后,比较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异,并进行校正。

这种方法适用于电子温度计和红外温度计等。

3.精密校准法:将温度计放置于严格控制的恒温水槽或恒温油槽中,通过改变槽内温度并记录温度计读数,绘制温度计响应曲线,从而确定温度计的非线性、滞后和灵敏度等性能指标。

二、温度计校准记录过程:1.记录校准环境:校准时需记录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等环境因素,以排除环境对温度计测量的干扰。

2.校准前准备:将校准用的温度计放于稳定温度源中30分钟以上,使其达到与环境相同温度。

3.进行校准:按照选择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记录校准的日期、时间、环境温度和湿度等信息。

4.记录温度和读数差异:根据校准环境的要求,调整温度源的温度,记录温度计的读数和标准温度源的温度值。

重复多次,以获得稳定的平均值。

5.统计分析:计算温度计的测量误差,可以采用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置信区间等统计指标进行分析。

6.修改校准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温度计的读数进行修正,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7.校准结果记录:将校准的日期、时间、温度源的温度值、温度计的读数值、校准结果和校准人员等信息详细记录下来,保存在校准记录表中或电子文件中。

8.定期复校:对温度计进行定期的复校,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持续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温度计的校准是确保其测量结果可靠的关键步骤。

根据温度计的类型和使用环境的要求,可选择不同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记录校准环境、温度和读数差异等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和记录。

温度计校准工作应根据需要进行定期复校,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温度压力计的标定算法及软件实现

温度压力计的标定算法及软件实现

本文由zhangyufei_123贡献 doc1。

温度压力计的标定算法及软件实现 1.引言 存 储式井温压力计是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井下温度和压力测试系统。

它可 以完成对井下温度和压力情况的长时间持续监测,尤其适用于测试油井流压、静 压和压力 恢复的任务中。

但是国内存储试压力计的大都采用最小二乘法标定仪 器,精确度不高,万分之 5 也很难达到。

本文从压力计的标定算法入手,采用离 散点数据逼近的 原理,利用更高次的数值逼近的算法,提高压力计的测量精度。

 2.存储式井温压力计简介 存储式井温压力计系统(以后简称压力计系统)可以相对独立的分为硬件系统和 软件系统两部分。

 软硬件系统之间是基于特定的通讯协议并通过串口进行数据 交换。

 软件系统负责标定硬件系统,对硬件系统设置参数,读取硬件采集的数据并进行 数据解释处理。

串口通讯程序是整个软件的最底层,数据处理、图形绘制和仪器 标定都是通过它与硬件仪器交换数据的,这段程序与通讯协议有关。

 硬件系统工作于井下,由 PIC 单片机芯片控制压力、温度传感器采样数据,并将 数据存储于存储芯片中或直接发送给软件系统, 该单片机的程序严格按照通讯协 议编写,与软件系统的串口通讯程序进行互操作。

 在 数据处理过程中有下列名词。

测量数据就是原始数据,是直接由硬件仪器采 集的通过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的计数值数据。

工程数据,就是将原始数据带入一 定的公式 计算后,得到的与原始数据对应的一个数据。

标准数据则是在标定过 程中使用的,如标准压力,标准温度等。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测量的工程数 据都是标准数据 的逼近值。

 3.压力计系统的数据处理公式 仪器采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向工程数据的转化是软件的主要任务,转 化过程利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Ve = f (Vo ) 表示原始值; 表示工程值; ( )表示函数关系式。

 通过实验数据来确定上述公式的函数关系式 f()的过程就是仪器标定的过程。

基于OpenCV的温度标定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OpenCV的温度标定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2020年第6期102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基于OpenCV 的温度标定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吴 艳* 李 萍 WU Yan LI Ping摘 要 图像像素点在其领域内的灰度变化反映了图像的纹理特征,本文主要是利用图像获取技术、图像阈值分割技术、图像边缘检测技术、图像特征提取技术获取图像信息的参数,建立与图像温度相联系的线性回归方程,并通过Matlab 验证该方程,效果良好。

结论对图像与反应温度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温度标定识别;图像处理;图像边缘检测;OpenCV ;Matlabdoi:10.3969/j.issn.1672-9528.2020.06.031* 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0 引言温度标定就是利用一些物质的某些物性(诸如图像的纹理值、灰度值、长宽高、RGB 等)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通过这些量来对不同温度下单增李斯特菌的含量进行间接测量。

为了保证温度测量值的准确和利于传递,需要建立一个衡量温度的统一标准尺度,即温度标定。

温度标定的建立对于所测图像的特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温度标定能准确地反映出所测图像的特征,从而能进一步使研究人员对图像内容进行细致的研究。

本文通过实现基于OpenCV 的温度标定程序,获得给定图片的温度值,并将其显示在主界面上。

结果将作为温度值测定方法正确性的判定依据。

1 开发环境及工具VC2010是在Windows 平台下构建32位应用程序的强大而又复杂的开发工具,它能够帮助使用MFC 库的用户自动生成一个具有图形界面的应用程序框架,用户只需在该框架的适当部分添加、扩充代码就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应用程序。

OpenCV 作为开放的计算机视觉资源代码, 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及计算机视觉处理函数。

本文以温度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OpenCV 来检测温度图像的纹理特征, 为进一步建立以及检测图像信息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提供基础支持。

温度计校准方法

温度计校准方法

温度计校准方法温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它在实验室、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计的准确度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温度计校准方法,帮助您确保温度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首先,最常见的温度计校准方法之一是使用冰点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水在冰点时的特性,即在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温度为0摄氏度(或32华氏度)。

校准时,将温度计插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中,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温度计的读数稳定下来。

此时,温度计应该显示0摄氏度(或32华氏度)。

如果有偏差,可以通过调整温度计的校准螺丝来修正。

其次,还可以使用沸点法进行温度计的校准。

这种方法利用了水在大气压下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或212华氏度)的特性。

在进行校准时,将温度计插入装有沸水的容器中,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温度计的读数稳定下来。

此时,温度计应该显示100摄氏度(或212华氏度)。

同样,如果有偏差,可以通过调整温度计的校准螺丝来修正。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还可以使用标准温度计法进行校准。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已经通过国家权威部门认证的标准温度计作为参照。

在进行校准时,将待校准的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放置在同一环境中,等待一段时间直到两者的读数稳定下来。

然后通过比对两者的读数来确定待校准温度计的偏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温度计校准时,应该选择一个稳定的环境,并尽量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比如阳光直射、风力等。

此外,校准过程中需要耐心等待温度计的读数稳定下来,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温度计的准确度对于实验结果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因此定期进行温度计的校准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校准方法,相信您已经对温度计的校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掌握温度计校准的方法,确保温度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温度计的标定方法

温度计的标定方法

•温度标准到底是如何定出来的,虽然我们有几个固定的温度点,但是温度点之外的如何标定呢?温标现代统计力学虽然建立了温度和分子动能之间的函数关系,但由于目前尚难以直接测量物体内部的分子动能,因而只能利用一些物质的某些物性(诸如尺寸、密度、硬度、弹性模量、辐射强度等)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通过这些量来对温度进行间接测量。

为了保证温度量值的准确和利于传递,需要建立一个衡量温度的统一标准尺度,即温标。

随着温度测量技术的发展,温标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不断修改和完善的渐进过程。

从早期建立的一些经验温标,发展为后来的理想热力学温标和绝对气体温标。

到现今使用具有较高精度的国际实用温标,其间经历了几百年时间。

1.经验温标根据某些物质体积膨胀与温度的关系,用实验方法或经验公式所确定的温标称为经验温标。

(1)华氏温标1714年德国人法勒海特(Fahrenheit)以水银为测温介质,制成玻璃水银温度计,选取氯化铵和冰水的混合物的温度为温度计的零度,人体温度为温度计的100度,把水银温度计从0度到l00度按水银的体积膨胀距离分成100份,每一份为1华氏度,记作“1℉”。

按照华氏温标,则水的冰点为32℉,沸点为212℉。

(2)摄氏温标1740年瑞典人摄氏(Celsius)提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的冰点规定为0度,水的沸点规定为100度。

根据水这两个固定温度点来对玻璃水银温度计进行分度。

两点间作100等分,每一份称为1摄氏度。

记作1℃。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关系T ℉ = 1.8t℃ + 32式中 T——华氏温度值;t2.热力学温标1848年由开尔文(Ketvin)提出的以卡诺循环(Carnot cycle)为基础建立的热力学温标,是一种理想而不能真正实现的理论温标,它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单位之一。

该温标为了在分度上和摄氏温标相一致,把理想气体压力为零时对应的温度——绝对零度(是在实验中无法达到的理论温度,而低于0 K的温度不可能存在)与水的三相点温度分为273.16份,每份为1 K (Kelvin) 。

毕业论文----温度计的设计——软件设计

毕业论文----温度计的设计——软件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温度计的设计——软件设计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期限:2011年3月07日开始2011年5月20日结束院、系: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3 月07 日一、毕业设计的目的了解一种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掌握电路设计的系统流程。

不仅让学生掌握一种高精度温度计的设计方法,而且能够通过此设计,使学生熟悉做设计时的一些常识及软件综合操作技巧。

二、主要设计内容首先用Proteus软件画出硬件电路图,硬件方面主要是利用DS18B20采集温度然后通过I/O总线送到AT89C52单片机,首先通过单片机的P0口驱动LED数码管显示温度;接着用Keil软件将程序编译生成.hex文件烧进单片机进行仿真。

三、重点研究问题本文详细分析高精度温度计的性能特点及设计方法;并用C语言编出了温度计工作的描述程序;使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图进行仿真,并给出分析。

四、主要技术指标或主要设计参数1、系统允许的误差范围在C︒1以内。

2、测温范围为-55C︒。

︒至+125C︒,精度为±0.01C3、系统具有数码显示功能,能实时显示测得的温度值。

4、温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时系统具有报警功能。

五、设计成果要求1、掌握温度计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2、掌握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3、掌握Keil软件对程序进行编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011年3月18日学生姓名学号专业题目名称温度计的设计——软件设计课题来源自选主要内容(一)毕业设计的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而现代的工业的发展水平的关键就是人类对工业控制当中的各种参数的准确的测量和控制,也就要依靠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的发展水平。

传感器是信息采集的重要工具。

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构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它们分别在信息系统中起着感官神经和大脑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zhangyufei_123贡献 doc1。

温度压力计的标定算法及软件实现 1.引言 存 储式井温压力计是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井下温度和压力测试系统。

它可 以完成对井下温度和压力情况的长时间持续监测,尤其适用于测试油井流压、静 压和压力 恢复的任务中。

但是国内存储试压力计的大都采用最小二乘法标定仪 器,精确度不高,万分之 5 也很难达到。

本文从压力计的标定算法入手,采用离 散点数据逼近的 原理,利用更高次的数值逼近的算法,提高压力计的测量精度。

 2.存储式井温压力计简介 存储式井温压力计系统(以后简称压力计系统)可以相对独立的分为硬件系统和 软件系统两部分。

 软硬件系统之间是基于特定的通讯协议并通过串口进行数据 交换。

 软件系统负责标定硬件系统,对硬件系统设置参数,读取硬件采集的数据并进行 数据解释处理。

串口通讯程序是整个软件的最底层,数据处理、图形绘制和仪器 标定都是通过它与硬件仪器交换数据的,这段程序与通讯协议有关。

 硬件系统工作于井下,由 PIC 单片机芯片控制压力、温度传感器采样数据,并将 数据存储于存储芯片中或直接发送给软件系统, 该单片机的程序严格按照通讯协 议编写,与软件系统的串口通讯程序进行互操作。

 在 数据处理过程中有下列名词。

测量数据就是原始数据,是直接由硬件仪器采 集的通过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的计数值数据。

工程数据,就是将原始数据带入一 定的公式 计算后,得到的与原始数据对应的一个数据。

标准数据则是在标定过 程中使用的,如标准压力,标准温度等。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测量的工程数 据都是标准数据 的逼近值。

 3.压力计系统的数据处理公式 仪器采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向工程数据的转化是软件的主要任务,转 化过程利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Ve = f (Vo ) 表示原始值; 表示工程值; ( )表示函数关系式。

 通过实验数据来确定上述公式的函数关系式 f()的过程就是仪器标定的过程。

将 试井中测量的原始数据利用函数关系式 f()计算出工程数据的过程就是数据解 释的过程。

 通常温度传感器的稳定性比较好,受外界干扰的因素少,通过实验温度原始数据 与工程数据的对应关系满足线性关系。

 Vte = K * (Vto ? B) (公式 1) 根据上述公式,试验只需要从试验数据中选取两组值,即可计算出关系式中的常 数系数 K 和 B 得值。

因此对温度的标定非常简单。

 压 力的标定是比较复杂的。

由于压力传感器的一般采用电气特性的设计原理, 不管采用电位器的特性,还是电阻应变片的特性,在高温下,都会随温度的升高 而使恒定 的压力在经过传感器采集后产生飘移,这就是温飘现象。

这种现象的 存在,如果不对其进行补偿,肯定会影响到压力测量的准确度以及精度。

表 1 中的数据是已实现的标定软件在标定过程中记录的测量数据, 首行首列都是 标定用到的标准数据,表中为试验采集的测量数据。

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压力传感 器采 集的数据受到温度的影响,产生温飘现象。

所以在计算压力工程值的过程 中必须考虑到温度对工程值的影响,需要温度对其进行补偿。

 利用离散数据的最佳平方逼近理论, 当 ( 是未知数的个数, 是参与运算的向 量的维数)时的最佳平方逼近公式: 温度值 C) 30.0000 (。

 压力(MPa) 频率 1 (KHz) 0.0000 2.0052 5.0000 2.1103 10.0000 2.2203 20.0000 2.4387 30.0000 2.6560 40.0000 2.8740 50.0000 3.0910 55.0000 3.2000 60.0000 3.3080 表 1 压力标定实验数据表 50.0000 频率 2 (KHz) 1.9960 2.1037 2.02133 2.4325 2.6527 2.8718 3.0910 3.2008 3.3100 80.0000 频率 3 (KHz) 1.9790 2.0892 2.2007 2.4238 2.6475 2.8697 3.0938 3.2050 3.3158 100.0000 频率 4 (KHz) 1.9667 2.0782 2.1915 2.4170 2.6432 2.8683 3.0942 3.2067 3.3190 120.0000 频率 5 (KHz) 1.9550 2.0670 2.1812 2.4100 2.6390 2.8665 3.0957 3.2095 3.3232 利用矩阵的运算可以计算出系数 的值。

最后得出: , 就是压力值 Y 的最佳平方逼近。

因此在压力数据处理中,测量并利用公式 2 计算 出的 值来近似表示标准的压力值,因此公式中 的取值越接近 , 对 Y 的逼近程 度越高,但同时对逼近离散点之间的值的逼近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的取值 应该综合考虑这方面的影响。

而标定的过程就是利用公式 2 确定 系数的过程。

 4.算法描述 4.1 标定算法描述 根据“离散情况的最佳平方逼近”理论对数据进行拟合,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最小 二乘法。

由于从应用精度的要求考虑,实现过程采用更高次的拟合。

可以使在每 个固 定温度点上的压力原始数据向压力标准数据进行 4 次方逼近。

则标准压力 数据向量 Y 和压力原始数据的各次方向量 表示为: 代入公式 2,可计算最佳逼近系数为 。

为了便于存储设数组 GG[5],HH[5],II[5],JJ[5],KK[5],将温度为 30℃原始数据对标准数据的 4 次方 逼近系数存入到数组 中:GG[0] = ;HH[0] = ;II[0] = ;JJ[0] = ;KK[0] = 。

 同理运用同样的算法可求出温度分别固定在 50℃,80℃,100℃,120℃时的原 始压力数据向工程压力数据的逼近系数,如表 2 所示分别存储与数组 GG[],HH[],II[],JJ[],KK[]中。

 压力原始数据各列对标准压力数据列的 4 次方逼近产生的系数如表 2 中所示。

 为 使温度对压力起 到补偿的作用,我们再次运用最佳平方逼近使第一行中的温度 工程数据向各行中的系数进行 3 次方逼近。

 首先将温度对 0 次方系数逼近计算出 的 4 个系数按对应指数 由小到大顺序存放在数组 G[4]中,同理对其余的逼近系 数分别存放在数组 H[4],I[4],J[4],K[4]中,这些系数就是最后标定结果,也就 是从 原始数据向工程数据转化的函数关系式的系数项。

 4.2 数据解释算法描述 设采集的一组原始数据为 ,所谓一组数据是指在硬件仪器采集数据时同时采集 到的温度和压力原始数据。

由公式 1,可将温度原始数据转化为温度工程数据 ; 同理由压力的标定方法及所计算出的标定系数, 压力原始值向压力工程值转化公 式: 注明: 是对该点标准压力值 的最佳平方逼近,其与标准压力值之间存在一定的 误差。

所以为了描述采用该标定方法达到的精确程度,可以利用该逼近的相对误 差来描述:相对误差 = 。

为了提高精度可以在 情况下适当的提高平方逼近的次方数。

 5.软件实现 5.1 串口通讯 用 串口通讯类直接继承 Vc++环境提供的串口通讯控件 Microsoft Communication Control 生成的类。

用控件类提供的串口读写方法 GetInPut(),SetOutPut()实现软硬件信息的传送。

 信息的格式按照一定的协议规 定,软件与硬件之 间的一次通讯传递的数据我们称为一帧,一帧的数据格式如 表 3。

对表 3 的协议格式几点说明: 1) 前导码,一个固定的字符串,用来表明一帧数据的首标。

 2)命令码,用二进制位表示的命令类型,它总共支持 64 种命令,目前实现 17 种,常用的命令根据命令发送方的不同分两种,一是软件向硬件发送的命令,有 实时采集,读存储器,写存储器等;其二是硬件向软件发送的命令,有发送实时 数据,发送存储器数据,操作完成命令等。

 3)响应标识,表示该帧数据是对哪一个命令码进行响应,该命令码就是该帧数 据的响应标识。

 4)数据起始地址,该字段用于对硬件仪器的存储器进行操作的命令码中。

 5)数据长度,对于存储器读的命令,数据长度为从数据起始位开始,将要读取 的数据长度;对于存储器写命令,则表示将要写入存储器起始位置的数据长度; 非存储器读写的命令,则表示后面的数据的长度。

 6)数据,由数据长度字段指定长度的数据。

对于存储器读命令,该数据位为空。

 通常,软件与硬件之间的交互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标定模式,软件向硬件发送实时采集命令使硬件进入该模式,硬件仪器每 隔一秒采样一组数据,并立即通过发送实时数据命令将这组原始数据发送给软 件。

软件使用 ontimer()定时方法每隔一秒接收一次串口数据。

通常在标定硬件 仪器时采用这种模式。

 另 一种模式是数据解释模式,硬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组 存在自身的存储器中,软件向硬件发送读存储器命令,硬件立即将存储器中指定 地址段中 的数据通过发送存储器数据命令送给软件。

软件接收到数据后修改读 存储器命令数据字段中的起始地址再次发送该命令, 如此反复循环直到所有需要 读取的数据读完 为止。

通常一次读取数据长度限制在 256 个字节以内。

这种模 式是存储式压力计系统正常工作的模式。

 5.2 标定算法实现 软件通过标定模式 将采集的原始压力数据存放在 m_Hz[5][9]的数组中,并且数 组 m_pre[9]中存放标定的标准压力值,m_tem[5]中存放标定的标准温度值, 数 据如表 2 所示。

计算标定系数的程序部分代码如下所术,并最终将标定系数存于 G[4],H[4],I[4],J[4],K[4]数组中。

 double X[100],Y[100]; double COEFF[20][20]; double GG[5],HH[5],II[5],JJ[5],KK[5],G[4],H[4],I[4],J[4],K[4]; for(int k=0;k<5;k++) {for(int i=0;i<9;i++) { COEFF[i][0]=1.0; //压力原始数据的 0 次方 COEFF[i][1]=m_Hz[k][i]; //压力原始数据 COEFF[i][2]=m_Hz[k][i]*m_Hz[k][i]; //2 次方 COEFF[i][3]=m_Hz[k][i]*m_Hz[k][i]*m_Hz[k][i]; //3 次方 COEFF[i][4]=m_Hz[k][i]*m_Hz[k][i]*m_Hz[k][i]*m_Hz[k][i]; //4 次方 COEFF[i][5]=m_prePsi[i]; //被逼近的压力值 } componet_matrix(9, 5, X, Y, COEFF);//计算向量的内积,生成增广矩阵 reduce_matrix(5,X,Y);//对化简增广矩阵为阶梯形矩阵,求出方程的解 GG[k] = Y[0]; HH[k] = Y[1]; II[k] = Y[2]; JJ[k] = Y[3]; KK[k] = Y[4]; } //下面程序实现各个标准温度试验数据对 GG[5]系数的逼近并将逼近系数存入 G[4]数组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