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探究紫藤属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在风景园林上的应用胡双喜

探究紫藤属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在风景园林上的应用胡双喜

探究紫藤属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在风景园林上的应用胡双喜发布时间:2021-11-28T06:33:39.795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7月上作者:胡双喜[导读] 紫薇的另一个名字为满堂红,它是千屈菜科的紫薇属植物。

胡双喜 432902197905****18摘要:紫薇的另一个名字为满堂红,它是千屈菜科的紫薇属植物。

本文就紫薇这一种植物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本文简要介绍了紫藤属在风景园林中的栽培与应用,并以紫藤主题公园为例,分析日本和国内几个紫藤主题公园的管理方式。

最后借鉴日本紫藤主题公园及欧美地区紫藤属应用的可取之处,为进一步发展国内紫藤属植物品种分类研究和建设国内紫藤公园提供参考。

关键词:紫藤属植物;文化内涵;风景园林引言:紫薇原产中国,它的观赏及环保价值十分显著,它属于乡土树种。

紫薇季相鲜明,姿态万千,花朵动人,寓意颇深,在中原地区的城乡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城市绿化方面较为明显。

一、观赏价值分析(一)花朵鲜艳、动人大约3-5个月的时间是紫薇花期,紫薇花期超长,故“百日红”也是其称呼。

中原地区很多植物花期从仲夏-仲秋都已结束,但是紫薇却鲜艳、美丽,炫彩夺目,所以赞颂紫薇的诗词也颇多,其中明代诗人薛蕙就写了一首名为《紫薇·紫薇开最久》的诗,紫薇的花语为好运、女性,同时于仲夏和仲秋时期开放,这一时期是少花季,在园林中也是关键的观花树种。

因为紫薇的观赏价值颇高,它的树型偏低,所以作为行道树与庭院树应用在城乡园林绿化中是十分适宜的。

(二)婀娜多姿、姿态万千紫薇反应敏捷,枝干弯曲,枝叶会因为手指的轻抚而颤抖,故此,“痒痒树”也是其称呼。

紫薇树皮光滑清洁,呈褐色,夏季会自然脱落一些褐色树皮,脱落后的树皮呈嫩绿色,褐色与嫩绿色交融,十分美丽。

叶子形状是椭圆形,圆锥花序顶生。

依据需要可整形紫薇枝条,形成多种形状,如轻盈多姿、盘根错节虬曲苍劲等。

用作行道树的类型为干直、分枝点高的株型,可制作成大范围色块的类型为枝条匍匐的品类,可用作景观如花境、花坛等的镶边材料的类型为矮生、枝条密集的株型。

我国紫薇属植物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优化

我国紫薇属植物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优化

体系 1 ;预扩 体 系3 ;选扩体 系 3 ,反应体 系 中 M “质 量浓度 为 12x1 k L 时扩增效果较好。 图 1 7参 2 g . 0 g・ 表 O
关 键 词 :植 物 学 ; 紫薇 ;D A提 取 ;A L ;分 子 标 记 N FP 中 图分 类 号 :¥ 1. 7 84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6 2 2 0 )309 - 0059 ( 0 8 0 -2 8 6 0
( . ol e o a d cp rht tr ,B in o s y U ie i ,B i n 0 0 3 C ia . c ol o 1 C l g f L n sa e A c i cue e ig F r t nvr t e e j er s y e ig 1 0 8 , hn ;2 S h o f j If ma o E gn ei , Z e a g oet C l g , Ln n 0 Z e a g C ia 3 Sa Fo e no t n n ie r g r i n h j n F rs i y r o ee l i a 3 0 , h j n , hn ; . t e l r ’ 13 1 i t w E g e r gC ne , e i oe t nvri , e ig1 0 8 ,C ia n i e n e tr B in F rs U i s y B i n 0 0 3 hn ) n i jg y r e t j
fo t e l a e fL gesr e i nd c , L s b o t t r m h e v so a rto m a i ia . u c sa a,L. 1m i a d L gu l e ss wh c r ah r d i i i n . ii n i n ih we e g t e e n

紫薇生长期修剪控花技术探析

紫薇生长期修剪控花技术探析

紫薇生长期修剪控花技术探析摘要:紫薇是少有的夏季开花木本花卉,在园林中应用广泛。

国内外关于紫薇的研究很多,也有不少关于紫薇花期调控的报道,但对于紫薇生长期修剪控花技巧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紫薇生长期修剪控花的几点技术要点,期望为紫薇生长期修剪控花提供参考。

关键词:紫薇,生长期修剪,花期调控引言紫薇(Lagerstroemia indiea L.)是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小乔或灌木,原产中国中部至南部,花期6~9月,故有别称“百日红”、“满堂红”。

紫薇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与百合、石榴、荷花并称为夏季四大名花,堪称“夏季花魁”,是夏季重要的园林观花植物。

紫薇抗性强,喜光亦稍耐荫,喜湿润且微耐渍,喜沃土且耐肥,常种植于公园、道路、庭院等场所。

紫薇萌蘖性强,耐修剪,花芽分化类型属于当年分化型,可在当年生新梢上形成花芽并分化,不需经过低温春化即能成花,因此在生长期进行修剪能让紫薇一年多次开花,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

1紫薇研究进展1.1紫薇花期调控研究进展关于紫薇修剪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轮次修剪(顾宝岗,2009)、冬季整形修剪等方面(张晓磊等,2017)。

涉及紫薇花期调控的研究也处于初始的阶段,目前国内花期调控规模和成果处于领先水平的是杭州市,研究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内容,如通过由不同修剪时间得到的二次开花时间来根据所需开花日期预测修剪时间的方法等(孙晓萍等,2016);南京市早在1998年对紫薇进行修剪调控花期,但只能延迟至9月中旬,国庆节基本无花可观,并得出紫薇花芽分化的临界温度为23℃(张秀春等,2000),低于这个温度紫薇花芽分化停顿或缓慢,为紫薇生长期修剪控花提供了理论依据。

1.2紫薇品种研究进展中国是紫薇属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为紫薇育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

国内关于紫薇品种的研究集中于按照花色进行分类等方面(王业社等,2014),但关于品种开花习性的研究较少。

紫薇育种方法也从传统的杂交育种,增加了倍性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多种方式,为紫薇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紫薇品种选育、育苗、栽培与生理研究综述

紫薇品种选育、育苗、栽培与生理研究综述
Key words: Lagerstroemia indica ;cultivar breeding;seedling production;cultivation;plant physiology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a 千屈菜科 Lythraceae紫薇属Lagerstroemi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髙 可达7 m。紫薇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55种,原产
以5 a盆栽日本复色矮紫薇Lagerstroemia indca L.苗为试验材料,从园林修剪角度出发设计不
同修剪强度和留芽数量,诱导紫薇花期的物候期变
化,可促进紫薇二次开花,延长花期约55d*8+。控
紫薇生长期的修
与修
,后
剪,也 * 可有效延长花期 9+。
以小叶紫薇幼苗为试材,经过田间试验,15 % 多效卩坐(PP333)在最适浓度为1 200 mg/L时,可
Gan Xiaoyan Yang Yuzhen Lan Xiaoqiao (Hubei Ecology Polytechnic College Wuhan 430200)
Abstract: Lagerstroemia indica has good ornamental values and the ability to purify air, which gains widespread popular-ty among people. Cultivar breeding,seedling production,cultivation of Lagerstroemia indica are mainly summarized and in­ troduced, as well as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plant physiology and conservation in the gardening practice. The future re-

尾叶紫薇种群结构和动态的初步研究

尾叶紫薇种群结构和动态的初步研究

集 结 部 分 ,其余 各处 均 为零 星单 株 或 数 株 分散 分
2 2 种 群大小级 的分级 和存 活 曲线的编制 .
2 2 1 种群 大 小级 分级 ..
研 究其种 群特 点及其成 因 ,对石 山森林 的恢 复和重
建, 保证 石 山优 势物种 稳定更新 具有重 要意 义。
根 据胸径 大小把 后龙 山尾 叶紫薇 种群 大小级 划 分为 1 级 。其 中 ,1 ≤2 c 5 级 5m,2c 5m<2级 ≤3 c 0m,
作家 具和建 筑用材 ; 萌发力 强 , 是石 灰岩石 山优 良的 绿 化树种 。 本文研 究 区后 龙 山的尾叶 紫薇 种群 是桂林 地 区
2 研 究 方法
2 1 样地选 择与 资料收 集 . 选择桂 林 大圩 镇潮 田乡毛村 后龙 山尾 叶紫薇 种
群 最密集 处为 中心。在 中心处 ,沿 山坡设 置 样 线 ,对样 线两侧 3 范 围 内尾叶 紫薇植株 进行定 位
摘要: 文章对广西桂林 市大圩镇潮田 乡毛村后龙山尾 叶紫薇种群的大小级结构、 活曲线和水平分布格局及动 态进 存 行 了初步研 究, 结果表 明: 后龙 山尾叶紫薇种群呈衰退趋势, 现存个体大小级结构中体现 了两个由增长型向衰退型的变 化过程 ;样地尾叶紫薇种群水平分布格局 为集群分布 ,但不 同大小级的水平分布格局呈现 集群 分布 演变为均 匀分布和 pi o o Sn分布的规律 , s 通过测定、 调查分析了其部分 的原 因, 须进一步深入研 究并找到恢复尾叶紫薇种群原有生存环境的
措施 。
关键词 : 尾叶紫薇 ; 种群结构 ; 水平分布格局 ; 种群动 态 中图分 类号 : 98 Q 4 文献标识码 : A
尾 叶 紫薇 (

桂林紫薇的化学成分研究

桂林紫薇的化学成分研究
事 道 了 教 博 纲 技 术 · 草 棱 故 医 · 草 粉 博 管 局 《 · 草 》 委 会 续 利 名 了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我 证 南 技 术 间 清消活止活风产
摘 间 要 生 目 期 间 对 z + × 确 茎 期 粉 博 高 安 进 行 棱 故 。方 法 间 利 名 反 复 硅 胶 柱 层 甲 进 行 安 离 和 纯 粉 我 通 过 理 粉 方 法 及 光 厂 安 甲 鉴 定 其 结 构 。结 果 间 从 z + × 确 茎 期 乙 醇 提 取 草 道 安 得 、 者 粉 合 草 我 包 括 清 者 三 女 我 安 别 鉴 定 为 羽 扇 豆 醇 事 显正丙@同显我 É 产 我 木 栓 烷 酮 事 校温微@常@显微仪我 Ê 产 我 白 桦 脂 醇 事 压@超正显微仪我 Ë 产 我 阿 江 三 女 醇 酸 事 导温j正仪同显微均 导均微常我 Ì 产 我 胶 三 女 热消热烯 热 较B热醇 事 V显正超 热消热@仪热较B热同显我 Í 产 我 齐 墩 果 酸 事 同显@导仪同显微均 导均微常我 Î 产 我 B热谷 甾 醇 事 Ï 产 我 胡 萝 卜 苷 事 Ð 产 我 三 十 五 烷 事 丙@仪超导超温 微导均同仪超 导仪@ 我 Ñ 产 。 结论间以上粉合草É ~Î 我 Ï 我Ñ 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 中分得。 关键词生 z+×确;三女; ×确属 道 图 安 类 号 生 R 止多风民 药间 间 间 主 集 标 识 码 生 度间 间 间 主 章 编 号 生 活止消较 止清血活事 止活活止产 药活 活多血、 活止
功消活 解止;
油萃由酯我
药功我
药较 毒广由R




集 碱 清步 值



致 我鉴定该粉合草为白桦脂醇。

SSR_分子标记在紫薇属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SSR_分子标记在紫薇属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及其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7-21
发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1. 1 SSR 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 SSR 分子标记是一种利用
直接分析遗传材料的多态性来识别其核苷酸排法和外部状
态表达法则的技术。 简单重复序列的高度变异表现为 SSR
数目的 整 体 或 部 分 变 异, 同 时 Schlötterer 等[24] 研 究 发 现,
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个体之间或单一群体内不同个体
增。 电泳可检测染色显带、分析微卫星序列多态性。 根据分
的遗传变异总和,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保护和植物利用工
离片段的大小确定基因排布序列及表型并计算等位基因数
作提供理论依据。 紫薇属植物品种多样,来源复杂,品种鉴
1. 2 SSR 分子标记的特点 SSR 分子标记在植物鉴定中得
具有重复次数多的特点,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基因型间差
异很大,呈现高度多态性,且稳定性好,是用于分析种下居群
遗传多样性的有力工具[17-20] 。 微卫星已被证实在植物中具
有较高的信息量,并且带有位点特异的分子标记[21-22] 。 SSR
标记已广泛应用于群体遗传学、分子育种和亲缘关系鉴定
研究[23]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SR Molecular Markers in Lagerstroemia
HUANG Jian-rui, MIAO Shen-yu (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薇属新品种较多,难以分析其亲缘关系,而 SSR 分子标记技术凭借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特点,在紫薇属品种间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南紫薇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南紫薇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研 究报告
顾翠花 等 : 紫薇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南
南 紫薇 种 子 萌发 特 性研 究
顾 翠花 王守 先 。
( . 江农 林 大学 风景 园林 与建 筑学 院 , 浙 江 临安 3 10 1浙 130;
2 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 临安 3 10 ) . 130
摘 要 : 温度 、 从 光照 、 土壤 湿度等条件对 南紫薇( aesomasbott) L grre i ucs a 种子 萌发所产 生的影响进行 了实验 , t a 实验 结果说
Ln a , hj n , 1 3 0, . . hn ) i ’n Z ei g 3 10 P R C ia a
Absr c Th s p pe t d e e e aur il mi a in a olmosu e o t n swe la e d so a e o e d t a t: i a rsu id t mp r t e,lu n t nd s i it r c n e ta l ss e tr g n s e o g r i ai n c a a trsi s o a rto mi u c sat Ko h e.Th rs l n c t d t a i u n to c u d e m n to h r c e tc f L gesr e a s b o t a i en e e u t i diae h t l mi ain o l l i r v e d g r n to a d t mpe au e c u d c mp ns t h n u c e to lu n to On t e c n iin mp o e s e e mi a in, n e r t r o l o e ae t e i s f in fil mi a in. h o d t i o o e o i he a in o lu n to n a k e s,h p i m e e aur o e d g r nain wa 5 o t fp r d c a m t fil mi a in a d d r n s t e o tmu tmp r t e frs e e mi to s2 C o i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 艺 学 报 2007,34(1):251-256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张 洁1,2,王亮生13,张晶晶1,舒庆艳1,高锦明2(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北京100093;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陕西杨凌712100)摘 要:系统回顾了有关紫薇属植物种质资源、栽培繁殖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突出阐述了花色、花香、花型等重要观赏性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保存种质资源,丰富花色花香,选育优良品种,研究药用成分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紫薇属;种质资源;花色;育种;药用成分;综述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32353X(2007)0120251206Advances i n Stud i es on Genus L agerstroem iaZHANG J ie1,2,WANG L iang2sheng13,Z HANG J ing2jing1,SHU Q ing2yan1,and G AO J in2m ing2(1B eijing B otanical Garden,Institute of B otany,the Ch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s,B eijing100093,China;2The N ational B ase of L ife Science and B iotechnology Education,N orthw est A&F U 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Abstract:The 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ger mp las m res ources conservati on,cultivati on,p r opagati 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 on of crape myrtle(genus L agerstroe m ia)were revie wed.I n the meanti m e,the p r ogress of orna mental traits such as p lant shape,fl ower col or,scent and for m were studied.I n the future,it should be e mphasized t o carry out research on conserving core collecti on,enriching fl ower col or and scent,selecting and breeding novel cultivars,and deepening studies on their phar maceutical components.Key words:L agerstroe m ia;Ger mp las m;Fl o wer col or;B reeding;Phar maceutical components;Re2 vie w紫薇(L agerstroe m ia indica),别名“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炎夏少花季节开花,花期长达3个多月,在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适用于盆栽和切花观赏,少数种类还是我国及东南亚国家传统的治疗糖尿病和咳嗽等常见多发病的药用植物。

1 资源学研究紫薇属于桃金娘目千屈菜科(Lythraceae),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至南部和澳大利亚的北部(陈俊愉,2001)。

1795年,查尔斯・林奈为了纪念朋友Magnus von Lagerstr oe m,首次对紫薇属植物命名,因错认为其起源于印度,将其命名为L agerstroe m ia ind ica,但事实上,紫薇属起源于中国的南部和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3)。

在美国,紫薇被称为crape myrtle(常拼写为‘crape myrtle’或‘crepe2myrtle’),其原因可能是紫薇的褶皱状花瓣像绉纸(crepe paper),叶子像桃金娘科(Myrtaceae)植物M yrtus co mm un is(htt p://dallas1ta mu1edu/woody/c myrtle/comna mes1ht m l)。

111 野生种质资源研究大量文献记载,全世界紫薇属植物约有55种(王献,2004b)。

但国际植物名称检索表(I nterna2 ti onal Plant Na mes I ndex)报道有近80种,并详细列出了种、变种、亚变种、起源国及最初文献,同收稿日期:2006-06-27;修回日期:2006-12-12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05383)3通讯作者Author f or corres pondence(E2mail:wanglsh@ibcas1as1cn)园 艺 学 报34卷252时对有争议的问题给以标注(htt p://dallas1ta mu1edu/woody/c myrtle/comna mes1ht m l)。

紫薇属植物中野生种虽多,但作为观赏植物广泛栽培的只有紫薇(L.ind ica)和大花紫薇(L.speciosa)。

值得一提的还有日本所特有的屋久岛紫薇(L.fauriei),虽观赏价值不高,但有抗白粉病(E rysiphe lagerstro2 e m iao E.W est.)的特性,在抗白粉病品种选育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紫薇18个种,包括引入栽培的两个种,即大花紫薇和南洋紫薇(L.siam ica)(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3)。

这些种主要集中在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即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和台湾等省(王献,2004b)。

福建紫薇(L. li m ii),原产福建厦门、浙江杭州和湖北利川。

郑万均1932年定名的浙江紫薇(L.chekiangensis)与福建紫薇主要在叶形、叶脉有微小差别,其后有人主张将浙江紫薇合并于福建紫薇(陈俊愉, 2001)。

1999年起,王献对我国紫薇属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证实我国现有21个种,其中3个种为引入种,还对紫薇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王献等,2004a,2004b)。

紫薇(L.indica)、南紫薇(L.subcostata)和福建紫薇在我国分布广泛,我国特有种包括小果紫薇(L.m inuticarpa)、云南紫薇(L.inter m edia)、广东紫薇(L.ford ii)、福建紫薇和狭瓣紫薇(L.stenopetala)。

小果紫薇、棱萼紫薇(L.turbinata)和小叶紫薇(L.pa rviflora)在《中国植物志》上没有记载。

小果紫薇为西藏特有种,分布在西藏墨脱一带;棱萼紫薇在台湾引入栽培;小叶紫薇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王献, 2004b)。

112 品种资源研究张启翔(1991)对四川、北京等15个省市的紫薇品种进行了调查,提出紫薇品种分类的三级标准,分别是种源组成、花色和花径,并据此标准将紫薇分为4种系(紫薇、福建紫薇、杂种福建紫薇和杂种南紫薇种系),9类(银薇、红薇、堇薇、洒金、福建红薇、福建堇薇、杂种红薇、杂种堇薇、杂种南紫薇类),约50个品种。

他认为紫薇品种的进化路线为:花色从淡紫演变出红、白和洒金;花径从小至大;花瓣从微皱到很皱;种源组成从纯种到种间杂种。

施修杰(1996)基于对种源性状或观赏性状的数量分析,选取29个性状,通过聚类分析,将紫薇分成4个组,即紫薇、红薇、银薇以及杂交种。

王献(2004b)进一步调查整理出紫薇的栽培品种或变异类型共48个,从中筛选出6个优异性状,其中22个品种具有优异性状,15个为新品种。

在国外,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紫薇杂交育种,利用屋久岛紫薇抗白粉病的优势,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了近30个抗病新品种(Eg olf,1990)。

其中的20多个品种已被成功引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

日本Takii种苗株式会社利用从我国南方引进的紫薇(L.indica)资源,从中选育出系列矮生多花品种,最早推出了能播种繁殖且当年能开花的品种‘一岁紫薇’,并销售其种子。

清水隆夫(1985)系统研究了温度和日照长度等对这一品种的花芽分化及开花习性的影响,认为其开花需要气温20℃以上、昼长13h以上。

其后,神奈川县农业综合研究所开展了长期的抗白粉病品种和垂枝型品种选育工作。

由于这些品种具有矮生(高20~60c m)、可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开花早(当年播种6月前后即能开花)、花期长等优点,近年来被引进到我国河南等地,应用于微小型盆栽和造型盆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建立了紫薇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了紫薇品种50余个(施修杰,1996)。

河南的鸡公山和郑州也建立了紫薇资源圃,共收集野生种5个,栽培品种30余个。

紫薇基因的保存方法是,将其叶片DNA提取出来,放置在-20℃条件下保存(王献,2004b)。

2 园艺学研究211 栽培与繁殖Sl oan等(2004)发现土壤中加入树皮、棉废料及增加含氮量等可促进紫薇芽的生长。

在组培快 1期张 洁等: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352繁方面,姜旭红等(2004)针对日本矮生紫薇扦插成活率不高,播种繁殖易产生变异的问题,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快速繁殖。

丁世民(2004)研究发现矮生紫薇的外植体以带腋芽茎段的成活率最高,8 m in灭菌时间最佳,62BA/I B A组合诱导的丛生芽量较大,26~28℃的诱导效果最佳,1/2MS+I B A与1/2MS+NAA为理想的生根培养基。

N iranjan和Sudarshana(2005)开发了紫薇(L.indica)人工种子胶囊单元的生产技术,并且分析了影响种子萌发率的制约因素。

212 观赏性状我国古时就有对紫薇红、白、紫、粉4种色调的记载(陈俊愉,2001)。

紫薇以单色花为主,近年来也发现一些复色花,即同一株上有两种花色,如‘紫玉’和‘粉绣球’,或者同一朵花的花瓣内缘与外缘或基部与边缘的颜色不同,如‘二八年华’、‘俏佳人’等(王献,2004b)。

Saleh(1973)、Egolf和Santa mour(1975)、T oki(1989)、Toki和Katsuya ma(1995)先后对紫薇(L.indica)花瓣中的色素成分进行分析,确定紫薇含有飞燕草素-3-葡糖苷(del phinidin232glucoside,Dp3G),矮牵牛素-3-葡糖苷(petunidin232glucoside,Pt3G)和锦葵素-3-葡糖苷(malvidin232glucoside, Mv3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