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党史ppt

合集下载

2 回延安 课件(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2 回延安 课件(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预学检测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盏( zhǎn )
喘( chuǎn )
窑( yáo )
畔( pàn )
பைடு நூலகம்
羊羔( ɡāo ) 糜子( méi )
柳林pù( 铺 )
搂( lǒu ) 眶( kuànɡ) 黍类( shǔ ) 白羊dǔ毛巾( 肚 )
预学检测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糜子:一种果实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2)登时:立刻。 (3)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4)鸡毛信: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
重点探究
阅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哪些语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运用“比”的诗句:
(1)“延安母亲就在这里” “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 将延安比作母亲,表示亲切和敬意。
(2)“长江大河起浪花” 比喻与亲人团坐在炕上,说的话像江河的浪花一样没完没了。
(3)“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比喻延安的蓝天像大明镜,映照着美好的景象。
重点探究
间接抒情(语言描写):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表现了以老爷爷为代表的革命群众与诗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间接抒情(场景描写):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描写延安在新时期的新面貌,表达了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
重点探究
探究二:掌握比兴手法的运用。 阅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哪些语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回延安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分析诗歌所 深寓的感情。
2.鉴赏诗歌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预学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贺敬之,现当代 诗人 、 剧作家 。
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 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与丁 毅合作创作了歌剧《 白毛女 》,主要诗 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 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 》等。

《延安我把你追寻》PPT精品课件(2024)

《延安我把你追寻》PPT精品课件(20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PPT精品课件
2024/1/30
1
目 录
2024/1/30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延安精神内涵探讨 • 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展示 • 跨学科知识拓展与应用 • 创新思维培养与实践活动设计 •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与总结反思
2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2024/1/北民歌
高亢激昂的旋律,表达了陕北人 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代表作品有《山丹丹开花红艳
艳》、《兰花花》等。
2024/1/30
陕北说书
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以讲述历史 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主。代表作品有 《杨家将》、《呼家将》等。
陕北剪纸
剪纸艺术在陕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 史,作品造型独特、寓意深刻。代 表作品有《喜鹊登梅》、《五福临 门》等。
比较这些文章在内容、情感表达、写作风格等方 面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各自的特色。
写作技巧借鉴
3
从这些文章中提炼出值得借鉴的写作技巧,如情 感渲染、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并给出相应的 写作建议。
2024/1/30
22
06
创新思维培养与实践活动设计
2024/1/30
23
创新性课堂讨论话题设置
话题一
延安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意义与价 值
自我成长中的榜样力量
鼓励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 榜样影响和启示,引导学生认识到榜样力量对个人成长的 重要作用。
29
总结反思,提升自我认知
课程学习总结
回顾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梳理自己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形 成系统性的学习成果。
个人成长反思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榜样影响和启示,思考如何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践行延安精神。

2024版延安ppt课件

2024版延安ppt课件

01延安概述Chapter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延安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秦统一中国后,设三十六郡,延安属上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设高奴县。

魏晋时,延安境内先后设高奴、金明、临真、沃野等县。

隋大业三年(607),设延安郡。

唐宋时期,延安成为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和文化中心。

明清时期,延安府成为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要点一要点二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延安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延安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同时加强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黄土风情文化旅游区。

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红色文化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革命时期,延安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延安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众多革命遗址和纪念馆,如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

革命传统延安的革命传统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革命时期,延安人民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这种革命传统在延安人民中代代相传,成为延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与革命传统02延安旅游资源介绍Chapter革命遗址与历史遗迹黄帝陵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山自然风光与生态旅游黄河壶口瀑布中国第二大瀑布,黄河上最大的瀑布,以壮观的气势和独特的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

黄龙山林区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拥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展示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貌特征和地质遗迹,是研究黄土高原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场所。

延安剪纸陕北民歌延安特色美食030201民俗文化与特色美食03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Chapter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延安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打造了多个产业园区和基地,如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完整版)延安党史ppt

(完整版)延安党史ppt

(二)延安岁月,光耀千秋 (1937.1.13—1947.3.18)
❖ 这一时期又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作好充分准备 ,迎接全面抗战
(1937.1.13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至1937.7.7全面 抗战爆发) ❖ 【1】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局面形成而努力 ❖ 【2】政治和组织准备:召开两个代表会议 ❖ 【3】思想理论准备:“两论”等发表
二、延安十三年的成就和贡献
❖ 延安十三年之所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 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由这一时期 共产党人创造的丰功伟绩决定的
❖ (一)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 成功实现了两次重大的历史性转变
❖ 一是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 转变
❖ 二是由民族战争向人民解放战争的转变
(二)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 跃,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三)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形成了 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四)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顺应时 势,使人民革命力量获得了前所未有
的重大发展
(五)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培育了 以延安精神为主要标志的一整套优良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2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3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4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六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为中国革命和事业作了重要的人才准备七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掌握局部政权积累了一定的执政经验三延安十三年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一坚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之本和成功之路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党及其领导的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坚持从严治党是党肩负领导使命的本质要求四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坚定不移地搞好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总之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正如前些年刚故去的老一辈革命家马文瑞同志所说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件(共35张PPT)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件(共35张PPT)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破旧的茅屋”代表贫穷的 生活条件。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革命战争年代亲密的军民关系、党 群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
对比
延安生活 的巨变
宇宙飞船探索宇宙的奥秘,
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比喻,将敲击键盘发出的声 音比作交响乐,生动形象。
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四个“追寻”读的时候应该语气逐步上扬。
第二节诗中的“叮咚的流水”“梨花的清香”“开荒 的䦆头”“讲话的会场”有什么含义呢?
“延河叮咚的流水”
“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 革命岁月。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 支流,它流经延安。 当年人们常在沿河边 漫步,讨论革命的道 理。
祁念曾,出生于1946年12月, 笔名祁星,河南洛阳人,毕业于 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诗集《春 天的歌》《人生之恋》《站立的 河流》,散文集《红烛之歌》 《宝鸡漫游》《岁月如歌》等。
我会读
yán

sǔn
延安 昔日 镢头 春笋 琳琅
máo kànɡ huánɡ dàn mèi
茅屋 土炕 辉煌 一旦 明媚
“枣园梨花的清香”
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 发出清香。“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 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 七千米,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 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 在这里写的。�
“南泥湾开荒的撅头”
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 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 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 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 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 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24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39张ppt)

24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39张ppt)
传承红色基因:当代价值 意义探讨
REPORTING
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 期培育的伟大的时代精神,是当 年延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事业的精神母亲。
传承红色基因,是弘扬延安精神、 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精神动力。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参观重点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 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 人的旧居和办公场所。
革命历史意义
了解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 的领导核心和决策过程, 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 生活和崇高精神。
杨家岭革命旧址游览
杨家岭概况
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是中 共中央1938年11月至 1947年3月的所在地。
游览重点
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 周恩来旧居、朱德旧居等。
ABC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冲破教条主义束缚和主观主义桎梏,坚持一切从 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不畏艰难、奋发图强,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 力战胜各种困难
PART 02
追寻延安之旅:重要景点 介绍
REPORTING
枣园革命旧址参观
01
02
03
枣园概况
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是中 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 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
革命历史意义
了解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 的重要会议和决策,感受 革命领袖的卓越领导才能 和艰苦奋斗精神。
凤凰山革命旧址探访
凤凰山概况
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是中共中央1937 年1月至1938年11月的所在地。
探访重点
革命历史意义

介绍延安PPT

介绍延安PPT
延 安 中 国 革 命 圣 地 —
延安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华民族 的发祥地,她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延安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 省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北靠本省愉林地 区;南接我省渭南,铜川,咸阳三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07度41分 至东经 110 度 31 分 . 北纬 35 度 21 分至北纬 37 度 31 分之间 , 市区南 北直线距离 239.12 千米 , 东西间距 257.85公里 . 本地区有很 好的植被覆盖 , 延安有 森林 2769.9 万亩 . 森林覆盖率为 42.9%,有天然草场1856.9万亩,中草药品种约500余种.全市 已探明 矿产1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71亿吨,石油4.3亿吨,天 然气储量 33 亿立方米 , 紫沙陶土 5000 多万吨 . 总面积 370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8.7009万人,其中城市人 口 59.64 万人 ,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55.5 人 . 平均海拔 1000 米 , 平均降水量 500 毫米 , 无霜期平均 170 天 , 在气候上 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延安的革命历史
• 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由民族英雄 刘志丹、谢子长先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 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 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 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 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 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 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精神支柱。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 延安市。

延安历史PPT课件

延安历史PPT课件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足迹 延安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
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
断发展壮大的。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
足迹
延安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 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 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 为中央社会部驻地,改名为 “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 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
足迹 延安
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7月,
是全国最早成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是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 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
足迹 延安
团结奋进共创美好延安, 让世界的目光照亮延安
足迹 延安
信心
奋斗 美好
携手共创,美好延安
那是从旭日上采下的虹
当让我我离守开在你家梦没满的乡没有时眺怀有人候望人不深未不留来爱情恋你你吹的的色容响彩颜号角 一张天下最美你的明脸亮的眼睛牵引着我
足迹 延安
加油
加油
加油
加油
加油
பைடு நூலகம்
加油
加油
加油
加油
难忘风雨 的
以及那些我没有记下的,
战人争也民残有的酷着力,刻量却骨是磨的无灭历穷不史的了心,中酸才国..能.人..走.的. 上斗胜志利 战争面也对艰阻苦拦不不怕,了自对己知动手识来的生热产 爱
英相明互的的领交导 流,建才交能真够诚带的领友我谊们走向胜利
足迹 延安
天将降大任于斯国也,必先苦其心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延安岁月,光耀千秋 (1937.1.13—1947.3.18)
这一时期又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作好充分准备
,迎接全面抗战 (1937.1.13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至1937.7.7全面 抗战爆发) 【1】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局面形成而努力 【2】政治和组织准备:召开两个代表会议 【3】思想理论准备:“两论”等发表
辉煌十三年
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 辉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延安
十三的历史概况 二、延安十三年的成就和贡献 三、延安十三年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一、延安 十三的历史概况
(一)落脚陕北,走进延安(1935.10.19—
1937.1.13 )( 吴起—甘泉(1935.11)—富县—子长 (瓦窑堡1935.11)—志丹(保安1936.7)— 延安

(六)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造就一 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为中国革 命和事业作了重要的人才准备
(七)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掌握局 部政权,积累了一定的执政经验
三、延安十三年的历史经验 与现实启示
(一)坚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
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 利之本和成功之路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 拓创新,是党及其领导的事业永葆生机和活 力的法宝
【1】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重庆
谈判、
停战协定、政协会议) 【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军事进攻
பைடு நூலகம்
(三)转战陕北,迎接“全国解放” (1947.3.18至1948.3.23)
延安——子长(任家山,青化砭战役)——
清涧(枣林沟,兵分三路)——安塞(王家 湾,羊马河与蟠龙战役)——靖边(小河, “三军配合,两翼牵制”)——佳县(朱官 寨、神泉堡,“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 国”)——米脂(杨家沟,“十二月会 议”)——吴堡(川口黄河渡口)
二、延安十三年的成就和贡献
延安十三年之所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
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由这一时期 共产党人创造的丰功伟绩决定的 (一)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 成功实现了两次重大的历史性转变 一是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 转变 二是由民族战争向人民解放战争的转变
第二阶段: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争取抗日 战 争胜利(1937.7.7全面抗战爆发至 1945.8.15日本投降,抗战胜利)
【1】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2】开辟敌后游击战场 【3】坚持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 【4】克服相持阶段的严重困难 【5】毛泽东思想成熟与中共七大召开
第三阶段:争取和平民主 ,准备自卫战争并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军事进攻(1945.8.15至 1947.3.18中共中央撤离延安)
(二)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 跃,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三)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形成了 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四)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顺应时 势,使人民革命力量获得了前所未有 的重大发展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 延安时期以中国共 产党为核心的中华民族 优秀分子,在争取民独 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 争实践中的理想追求、 精神风貌、思想品德、 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
(五)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培育了 以延安精神为主要标志的一整套优良 传统和作风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
1、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马 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2、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 俱进的思想风范 3、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 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 4、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
(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保持党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坚持从严治党是 党肩负领导使命的本质要求 (四)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人 民监督,是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坚定
不移地搞好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 长期战略任务

总之,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 非常重要的时期,正如前些年刚故去的老一辈革命 家马文瑞同志所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一个出马 列、出政策、出作风、出人才、出经验的特定时期, 是决定20世纪中国前途命运的辉煌时期,是值得我 们深入研究和大书特书的重要时期”。毫无疑问, 学习回顾延安十三年辉煌的革命历史,研究总结延 安时期的经验启示,对于我们党面向新世纪新阶段, 探索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经受长期执 政考验,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 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