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优质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内容目标
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
提示与建议
民主选举的意义,如代表民意、举贤选能等。¨针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竞选的规则,评价、比较、权衡其利弊。¨民主建设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以“假如我是候选人”或“我这一票投给谁”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
重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难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
课时
教具
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本框题的问题涉及学生具体的民主活动实践,建议多引入、创设具体的政治活动情景等辅助学习、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意识。
导
入
新
课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练
习
设
计
下列选举方式属于间接选举的是()
A.全班同学投票选举自己的班长B.县人大代表选举市人大代表
C.某村村民选举村委会主任D.某乡镇选举本乡镇人大代表
答案:B
[例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1)物质生活条件(2)国家性质
(3)选民文化水平(4)候选人的结构构成()
A.(1)(2)B.(1)(3)C.(1)(2)(3)D.(1)(2)(3)(4)
1、选举方式的选择
⑴、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①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内容目标
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
提示与建议
民主选举的意义,如代表民意、举贤选能等。¨针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竞选的规则,评价、比较、权衡其利弊。¨民主建设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以“假如我是候选人”或“我这一票投给谁”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
重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难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
课时
教具
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本框题的问题涉及学生具体的民主活动实践,建议多引入、创设具体的政治活动情景等辅助学习、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意识。
导
入
新
课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练
习
设
计
下列选举方式属于间接选举的是()
A.全班同学投票选举自己的班长B.县人大代表选举市人大代表
C.某村村民选举村委会主任D.某乡镇选举本乡镇人大代表
答案:B
[例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1)物质生活条件(2)国家性质
(3)选民文化水平(4)候选人的结构构成()
A.(1)(2)B.(1)(3)C.(1)(2)(3)D.(1)(2)(3)(4)
1、选举方式的选择
⑴、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①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公开课课件(共25页)

用 的选举,城市居委会、 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
范 农村村委会选举 P17相 围 关链接
组成人员的选举
7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 选名额相等的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 于应选名额的选举
等额选举
候选人 名额
应选 名额
差额选举
候选人 名额
应选 名额
8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9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 含义 选名额相等的选举 选名额的选举
候选人名额与应选 特点 名额相等
比较充分地考虑当 优点 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 额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 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 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局限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 性 选民的选择
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 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 赂选民等情况
10
选举方式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地区 现在,全国人大代表投 农民用豆子投票选当地干部。票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
11.北极星因为在天空中特殊的位置 ,往往 被古人 视作统 治者的 象征, 地位自 然非比 寻常。
•
12.外面的钟声越来越响,声声敲响 在涅维 拉济莫 夫的心 坎上, 勾起了 他对儿 时的回 忆,对 美好生 活的向 往。
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
代表大会的代表,均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这说明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是( A.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 B.等额选举与直接选举相结合
)
D
C.差额选举与直接选举相结合
D.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24
4.当前,我国的民主选举活动中,选举方式有直接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课件(共26张PPT)

材料: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
1953年: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 方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乡镇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由 间接选举产生。 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2004年:我国在直接选举中规定了预选。 2010年: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口众多、幅员辽 阔、发展不平衡
采取直接选 举与间接选 举相结合的 选举方式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积极意义)
①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结果 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 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用 范 围
②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 ③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
②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 领导人员
在我国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范围 P17
直接选举范围
国家事务方面 县及县以下的人 大代表的选举;
社会事务方面, 城市居民委员会 和农村村民委员 会的选举等。
国 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市
间接选举范围县以上的各源自 人大代表;区(县) 镇(乡、街道) 村、社区
乡及乡以上各 级地方政府的领 导人员。
村委会成员候选人
国家主席候选人
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
思考:
以上两种选举方式一样吗?有何异同?
等额选举 从候选人的角度看 差额选举
= 正式候选人名额 应选名额
正式候选人名额 > 应选名额
候选人
候选人
比较: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精品课件5: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在候选人之间 形成了竞争, 为选民提供了 选择的余地
差额选举
探究二
仔细阅读教材16—17页方框内的内容,画出我国 民主发展历程。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导致我国选举方式发 生变化。
社会经济制度 国家性质 物质生活水平 选民文化水平
民主历程
MIN ZHU LI CHENG
1979 1953
1986
村长选举
作业
ZUOYE
完成91淘课网本课练习 预习第二课第二框知识
选举方式比较
XUAN JU FANG SHI BI JIAO
容易使选民与 当选者之间的 联系受到一定 阻隔,影响选 民意愿的表达
等额选举
能够较好地把 我选举的规模 和当选者的结 构
选举成本比较 低,易于组织
间接选举
忽视了选民的 自由选择,影 响选民的积极 性
可能影响当选 者的结构,可 能产生虚假宣 传、贿选等情 况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1课时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DEMOCRATIC ELECTIONS
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一票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一
有哪些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影响选举方式因素
社会经济制度 物质生活水平 国家性质 选民文化
本框知识概要
重要因素 重要尺度 能力和素养高低的体现
♦首次普选 ♦直选与间选举结合
2004
♦扩大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
♦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2010
♦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在直接选举中规定了预选
♦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探
究
三
●如果你作为选民参加村长的选举, 你希望被选人具有哪些素质?
差额选举
探究二
仔细阅读教材16—17页方框内的内容,画出我国 民主发展历程。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导致我国选举方式发 生变化。
社会经济制度 国家性质 物质生活水平 选民文化水平
民主历程
MIN ZHU LI CHENG
1979 1953
1986
村长选举
作业
ZUOYE
完成91淘课网本课练习 预习第二课第二框知识
选举方式比较
XUAN JU FANG SHI BI JIAO
容易使选民与 当选者之间的 联系受到一定 阻隔,影响选 民意愿的表达
等额选举
能够较好地把 我选举的规模 和当选者的结 构
选举成本比较 低,易于组织
间接选举
忽视了选民的 自由选择,影 响选民的积极 性
可能影响当选 者的结构,可 能产生虚假宣 传、贿选等情 况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1课时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DEMOCRATIC ELECTIONS
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一票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一
有哪些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影响选举方式因素
社会经济制度 物质生活水平 国家性质 选民文化
本框知识概要
重要因素 重要尺度 能力和素养高低的体现
♦首次普选 ♦直选与间选举结合
2004
♦扩大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
♦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2010
♦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在直接选举中规定了预选
♦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探
究
三
●如果你作为选民参加村长的选举, 你希望被选人具有哪些素质?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我国最近的县级人大代表选举为背景,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民主选举现象。
2.设计各种选举场景,如学校班级选举、社区选举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展示不同选举方式的实际操作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如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投出理性一票的短文,以巩固所学知识。
2.强调作业要求:明确作业的完成标准和提交时间,提醒学生认真对待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3.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后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表达。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以人性化的语言和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3.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选举场景,如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学校班级选举等,让学生了解选举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对选举的思考。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民主选举的基本原则:讲解普遍性、平等性、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等基本原则,让学生理解民主选举的核心理念。
2.分析选举方式:介绍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如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让学生了解各种选举方式的实际操作过程。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表达。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以人性化的语言和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情景创设
1.以我国最近的县级人大代表选举为背景,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民主选举现象。
2.设计各种选举场景,如学校班级选举、社区选举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展示不同选举方式的实际操作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如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投出理性一票的短文,以巩固所学知识。
2.强调作业要求:明确作业的完成标准和提交时间,提醒学生认真对待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3.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后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表达。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以人性化的语言和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3.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选举场景,如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学校班级选举等,让学生了解选举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对选举的思考。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民主选举的基本原则:讲解普遍性、平等性、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等基本原则,让学生理解民主选举的核心理念。
2.分析选举方式:介绍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如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让学生了解各种选举方式的实际操作过程。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表达。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以人性化的语言和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课件(共

(二)目前我国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为什么?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1、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 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定。
2、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民主意识与政治参与能力也有 很大进步。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 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 举。 3、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局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尤
限 其是交通信息不发达的情 难以表达每个选民的意愿
性 况不适用,成本较高。
适
用 范
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人 大代表的选举,城市居 委会,农村村委会选举
围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 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 举
C 1、下列选举方式中属于间接选举的是( )
A、某班同学投票选举自己的班长 B、某村村民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 C、某镇人大代表对镇长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 D、某乡镇投票选举本乡镇的人大代表
•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和公安部等成员单位共同 召开全国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 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公安机关要以 为民除害、保民平安的实际行动,紧紧抓住 老百姓痛恨的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 罪这一突出问题,坚决保护人民群众餐桌安 全。
• 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国 家为什么要依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 罪事件,坚决保护人民群众餐桌安全?
选 举
人名额> 应选名额
间形成了竞争,
有助于选民了解 候选人
效规范,易导 致虚假宣传、 贿赂选民等
中国贿选第一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政治课上,同学们关于我国选举制度 各抒己见,下面的其中正确的是 A.选举方式要根据选民的意愿和社会 经济制度来确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依法享有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 C.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是由选 民间接选举产生 D.选民参选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 效果的重要因素
换成:全国人大代表
C.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D.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小题2】这种选举有利于
①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②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使用
③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④为选民参与民主选举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列说法中对我国民主选举方式认识不正确 的是( )。 ①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县级人大代表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 基本职责 ③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事先 确定候选人 ④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出乡镇一级的人大 代表及政府成员 ⑤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 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如何正确行使公民的选举权(怎么做)
①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
②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 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③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 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 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直接选举
优 点
间接选举 缺 点
适 等额选举 用 范 围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 含义 的方式
它使每个选民都有机 优点 会选择最值得信赖的
当家人
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 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选 举方式
选举成本较低,适合选 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高一新人教政治必修2课件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疑难突破
1.不同的选举方式的区别
选举方式
含义
优点
局限性
每个选民都有 在选民较多、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
直接选举
直接表达自己 分布较广的情
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意愿的机会 况下不适用
由选民选出的代表
每个选民不能
在选民较多、
选举产生上一级代
直接投票选举
间接选举
分布较广的情
表机关的代表或政
自己心目中的
况下适用
府成员的选举方式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我国出理性一票
主干知识梳理 探究提示 疑难突破
典题导析 课堂巩固训练 课后强化作业
学海导航
识记:①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的含义 ②等额选 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知识 理解:①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 与技 选举的优点及局限性 ②选民珍惜自己选举权利 能 的重要性 分析:联系实际分析选择某种选举方式的制约因 素是什么。
3.我国的选举方式 (1)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 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________________,实行普遍的______ __________。 (2)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点拨] 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历 史过程,它会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条件的 制约。
导学线索
主干知识梳理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由选民________________选举被选举人的 方式叫直接选举。 (2)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________________,再由他 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叫间接选举。它适用于选民_________ ______、分布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通过选举搞恶作剧;再如,投票时随大流,别人怎么写,自己就怎
么写;还有,乐于接受别人的包办代替,很随意地就把自己的选票转
让出去。在这些选民眼中,选举已不再是一项神圣的权利。
问题:你如何看待选民的厌选情绪?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第7 页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应选人
应选人
候选人
候选人
比较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第8 页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
优点
者结构的合理性
地,竞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局 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 限 由选择,误以为已“内
性
定”,积极性受影响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第 17 页
1、公民参与选举的意义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种主人地位主要是通 过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现的。正因如此,公民参与民 主选举的意义就在于: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 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 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2007年,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
式,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
2010年: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问题: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历程表明了什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二、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及其依据
第 13 页
(1)选择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
②选举方式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在被选举人之间会形成相应 的竞争,容易导致虚假宣传、 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
适用 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 范围
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乡及乡以上各 级地方政府领导人的选举等;1979 以后,我国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
第9 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也不方便,第人12 页 民群众的民主素养还有待提升,从这样的国情出发,我国只在 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民 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有很大提高。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并普遍 实行差额选举。
第 10 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探究二: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
第 11 页
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
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判断:以下选举是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 第6 页
1.菱湖镇人大代表的选举
(直接选举)
2.湖州市人大代表的选举
(间接选举)
3.菱湖镇东河村村委会主任的选举 (直接选举)
4.浙江省人大代表的选举 5.菱湖镇镇长的选举
(间接选举) (间接选举)
6.湖州市某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的选举 (直接选举)
(2)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
第 15 页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原因: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人民利益 的选举方式; ②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 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内要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方式。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2、态度
要自觉参加选举,那种“选举与我无关”和“选谁都可以”的 想法是不可取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3.正确行使公民的选举权
第 18 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第 14 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2) 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
第5 页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优点
它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 选举成本较低,适合选 择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缺点
不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 选民不能直接参加选举,
广的情况,成本较高
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适用 范围
①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 举;②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 举;③农村村委会的选举
①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 举;②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 政府各级领导人的选举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1 页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探究一:国家领导人是如何产生的?
第2 页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
第3 页
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代 表参加选举投票的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第4 页
选 民 角 度
思考: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 )
探究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Hale Waihona Puke 第 16 页在我国的选举中,许多选民存在厌选情绪,像投票这样原本非常庄
重的行为,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件很随意的事,从而导致选举权行使
的低效化。例如,选民对选举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投票时没有经过
深思熟虑,随心所欲;又如:游戏心理,以调侃的心态参加选举,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