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清单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清单一、什么是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当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由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会导致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比如,燃烧煤炭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例子。
二、热效应的分类1、放热反应在放热反应中,反应体系向周围环境释放热量,导致体系的温度升高。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反应(如甲烷燃烧)、中和反应(如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如生石灰与水的反应)等。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相反,吸热反应是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使得体系的温度降低。
例如,碳酸钙的分解反应、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等。
三、热效应的表示方法1、焓变(ΔH)焓变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热效应的重要物理量。
它的定义为: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焓减去反应物的焓。
如果ΔH 为负值,表示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ΔH 为正值,则表示反应为吸热反应。
2、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还表明了能量变化。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物质的状态(如气态、液态、固态),还要在方程式后面注明焓变的值和单位。
例如:H₂(g) + 1/2O₂(g) = H₂O(l) ΔH =-2858 kJ/mol四、影响热效应的因素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这是决定热效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根本因素。
如果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的能量,反应就会放热;反之,如果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反应就会吸热。
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键能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
反应过程中化学键能的变化也会影响热效应。
3、反应条件比如温度、压强等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反应的热效应。
但对于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大多数反应,这种影响相对较小。
五、热效应的计算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给出的焓变数值和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以计算出一定量物质反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反应热、焓变(1)热效应与反应热当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温度相同时,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般称为反应热。
(2)焓与焓变的含义①焓的意义:焓是一个物理量,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符号为H,用焓的变化来描述与反应热有关的能量变化。
②反应焓变: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用“ΔH”表示。
a.数学表达式: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b.单位:kJ・mol-1c.意义:如果ΔH>0,即反应产物的焓大于反应物的焓。
证明反应是吸收能量的,为吸热反应;如果ΔH<0,即反应产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说明反应是释放能量的,为放热反应。
图象表达:③影响焓变的主要因素。
a.发生变化的物质的焓变,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与变化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b.物质的温度和压强焓变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温度压强有关。
在298.15K (25℃)、101kPa的条件下的焓变叫标准焓变。
反应热晗变畲义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kJ・mol丬Q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所具有的焓与反应物所具有的焓行弓单位与能曩变化的关系Q)0,反应吸收热量Q《0,反应放出热量ΔⅡ)0,反应吸收热量ΔⅣ《0,反应放出热量二耆的相互联系ΔⅣ是化学反应在恒定压强下(即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El‘不与外界进行啦能、光能等其他能量的转化时的反应热,即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反应热Q就是焓变Δ卩。
高中阶段二者通用∴:I∶∷∷∷∷∷∷|∷b。
物质的腽瘦和压强。
高中化学选修4弘毛Ⅱ1。
・反遍体系中物质的聚集状态。
曲于(3)反应热和焓变的苁系扌气、艹(l)化学反应的本质和锊征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发生物胰变化即生成新物质,特征之一是伴随能量变化即吸收觥最或放出能量,可圈示如阝:1ˉ咖虫威胼物质:如: 予重新组合而拼÷掀+d+c1奏=2H~ˉCl伴随cェ=二二⒈诤化学能与热能、光能、电能等相置圩t(2)化学夏应中的能曩变化①决定因素耜变化图尔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坡曳能量,曲反应韧的'芒彘量(Σ£反)均生成物的总能量(Σε.)的相对大小来决定c 若ΣJ天冫ΣJ埯兮嘲会疑出能量,葑Σ卩冱《ΣJi’则需要吸收簸量,t:下≡所示。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伴随的热量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化学键在断裂和形成的过程中,会吸收或释放热量。
这种热量变化可以对反应速率、平衡态、产物质量等产生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热效应。
一、焓变与焓变反应例子在热力学中,焓变(ΔH)是指反应物到产物之间焓(H)的变化。
焓变可以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
常见的焓变类型包括焓变为正的吸热反应,焓变为负的放热反应,以及焓变为零的等焓反应。
例子1:燃烧反应C6H12O6(葡萄糖)+ 6O2 → 6CO2 + 6H2O这是一种放热反应,即焓变为负。
在这个反应中,葡萄糖和氧气通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种热能的释放使得我们可以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
例子2:溶解反应NaCl(固体)→ Na+(水溶液)+ Cl-(水溶液)这是一种吸热反应,即焓变为正。
在这个反应中,固态的氯化钠溶解于水中,过程中吸收了周围的热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用食盐腌制肉类时,会感觉容器变冷的原因。
二、热效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热效应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很大影响。
根据反应速率理论,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反应物的反应活性,加快反应速率。
这是因为加热会增大反应物的平均动能。
当反应物之间的化学键断裂,新的键形成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如果反应是吸热的,那么加热将提供所需的能量,促进反应进行。
反之,如果反应是放热的,加热将导致反应物的温度升高,增加反应活性,加快反应速率。
因此,热效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来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
三、热效应对平衡态的影响化学反应可能会达到一个平衡态,在平衡态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
热效应可以影响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态所需的温度。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加热一个化学系统时,平衡将移动到吸热反应的方向,以吸收多余的热量。
反之,当冷却一个化学系统时,平衡将移动到放热反应的方向,以释放多余的热量。
因此,通过控制温度并利用热效应,我们可以调节平衡态的位置。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与热反应计算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与热反应计算知识点总结在化学的世界里,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和热反应计算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实际应用都具有关键意义。
一、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热效应指的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异而导致的热量变化。
这一变化可以通过实验测量,通常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要么吸收热量,要么放出热量。
1、吸热反应当化学反应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才能进行时,我们称之为吸热反应。
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例如,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与之相反,放热反应是在反应过程中向外界释放热量的反应。
在这类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反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影响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键能、物质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它不仅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还明确了反应的热效应。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注明反应的焓变(ΔH),焓变的单位通常是千焦每摩尔(kJ/mol)。
如果是放热反应,ΔH 为负值;如果是吸热反应,ΔH 为正值。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H₂(g) + O₂(g) = 2H₂O(l) ΔH =-5716 kJ/mol需要注意的是,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它表示的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热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盖斯定律盖斯定律是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指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这意味着,无论一个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通过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来计算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热效应。
例如,已知反应 C(s) + O₂(g) = CO₂(g) ΔH₁=-3935 kJ/molCO(g) + 1/2O₂(g) = CO₂(g) ΔH₂=-2830 kJ/mol要计算反应 C(s) + 1/2O₂(g) = CO(g) 的焓变,可以通过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第10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
标准态
标准压力: p =100 kPa
气体的标准态:标准压力下表现出理想气体性
质的状态;
液体、固体的标准态:标准压力下的纯液体、
纯固体状态。
温度:没有规定,每一个温度都有自己的标准 态;通常选择25℃。
七、反应热的测量 1、反应热的测量装置
2、反应热的测量原理
八、盖斯定律
C+
1 2
O2 (g)
r Hm rUm B RT
1 mol C2H5OH(l)在298 K和100 kPa压力 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为1 366.8 kJ,该反 应的标准摩尔热力学能变接近于: ( )。 (1)1369.3 kJ· mol-1; (2)-1364.3 kJ· mol-1; (3)1364.3 kJ· mol-1; (4)-1369.3 kJ· mol-1。
1 Δ r Hθ 2 41 . 8 kJ mol m
2H2 (g) O2 (g) 2H2O(l)
1 H 2 O(l) H 2 (g) O 2 (g) 2
Δr H 571.6 kJ mol
θ m
1 Δ r Hθ 285.8 kJ mol m
所以,恒容热和恒压热会表现出状态函
数的性质。可以设计出不同的途径来替代原 有的途径,以方便计算。 也可以通过方程式的加减来直接计算。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已知反应A→2B反应的标 准摩尔焓变为rHm,1(T) 及反应2A→C的标准摩尔焓变为rHm, 2(T) 则反应C→4B 的rH m, 3(T)是:( )。
ν B: 是任一组分B的化学计量数
2、优点:
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可以用任一反应 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 值都是相同的,即:
有关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有关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指的是化学反应在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热效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二、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的现象。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中和反应等。
三、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的现象。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如C和CO2)、置换反应(如C和H2O)等。
四、热效应的衡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通常用反应热(ΔH)来衡量,单位为焦耳(J)或卡路里(cal)。
反应热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吸热,负值表示放热。
五、盖斯定律盖斯定律是化学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表述为:在恒压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标准生成焓之差。
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应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在工业生产、能源转换、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利用放热反应制造蒸汽驱动涡轮机发电,利用吸热反应进行制冷等。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反映了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通过研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习题及方法:1.习题:判断以下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答案:燃烧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中和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如C和CO2)、置换反应(如C和H2O)均为吸热反应。
2.习题: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ΔH):H2(g) + 1/2O2(g) → H2O(l);ΔH = -285.8 kJ/mol答案: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标准生成焓,反应热为-285.8 kJ/mol。
3.习题:根据下列反应,判断哪个反应符合盖斯定律。
2H2(g) + O2(g) → 2H2O(l)2H2O(l) → 2H2(g) + O2(g)答案:第二个反应符合盖斯定律,因为它是第一个反应的逆反应,且在恒压条件下。
4.习题:解释为什么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的变化。
这个热效应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热效应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反应的进行方向,研究反应的速率,以及优化反应条件等。
本文将从热效应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应用角度进行论述。
1. 热效应的定义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通常分为两种情况: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系统向周围释放能量,使得周围温度升高;吸热反应则是指反应过程中系统从周围吸收能量,使得周围温度降低。
2. 热效应的测量方法热效应的测量方法主要有燃烧法、量热器法和恒温法。
燃烧法是指将反应物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温度变化来测量热效应。
量热器法是指利用量热器来测定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从而得到热效应。
恒温法是指通过在恒定温度下进行反应,然后测定反应前后温度的差值,从而计算出热效应。
3. 热效应的应用热效应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热效应可以用于判断反应的放热性质还是吸热性质,从而来预测反应的进行方向。
放热反应通常是自发进行的,而吸热反应则需要提供能量才能进行。
其次,热效应可以用于研究反应的速率。
反应的速率通常与温度有关,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可以确定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此外,热效应还可以用于优化反应条件。
对于吸热反应,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提供足够的能量来促进反应进行;对于放热反应,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和控制反应速率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4. 热效应的实例让我们以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为例来说明热效应的应用。
例如,当我们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一起时,会产生盐和水的反应。
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即反应过程中系统向周围释放能量。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来确定热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的热效应为负值,即放热反应。
总结: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现象。
热效应的测量可以通过燃烧法、量热器法和恒温法来实现。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它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了解反应的热力学特性以及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进行探讨。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类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中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向周围环境传递,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这种反应通常感觉到温度的升高,如燃烧反应。
例子:燃烧反应CH₄(g) + 2O₂(g) → CO₂(g) + 2H₂O(g) + 热量2.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中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常常需要从周围环境吸收能量,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
这种反应通常感觉到温度的降低,如化学制冷反应。
例子:化学制冷反应NH₄NO₃(s) + H₂O(l) → NH₄⁺(aq) + NO₃⁻(aq) + 冷量二、热效应的测量方法热效应可以通过测量实验中的温度变化来进行研究。
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种:1. 酒精灯法酒精灯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反应物放置于容器内,其上方放置一个温度计,并点燃酒精灯。
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热效应。
2. 热流量计法热流量计法是一种更准确的测量热效应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了热流量计的原理,测量反应过程中环境与反应体系之间的热交换。
通过记录热流量计的读数,可以得到反应的热效应。
三、热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热效应在实际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工业生产热效应对于控制工业生产中的温度变化非常重要。
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的热效应,可以实现反应的高效进行。
例如,在石油精炼过程中,合理调节反应的热效应可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质量。
2. 环境保护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也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一些放热反应可能导致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吸热反应则可能导致局部温度的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中和热与酸碱的物质的量无关 ⑶对于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的反应,其中和热基本上是相等的,都约是57.3KJ/mol
要记住哦!
H+(aq)+OH- (aq)=H2O(l) △H=-57.3KJ/mol ⑷对于强酸与弱碱,弱酸与强碱,弱酸与弱碱的稀溶液反应,
请你接招
C
已知:H2(g)+F2(g)=2HF(g) △H=-270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放出270 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
D
A.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
B. 酸碱中和
C. 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
D.ΔH>0的反应
C(s)+H2O(g) CO(g)+H2=(g) ΔH=+131.5kJ/mol
二、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能够表示反应热(焓变)的化学方程式叫
做热化学方程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要注明温度和压强:
2、已知: H2(g) +1/2 O2(g) =H2O(g) △H1 =-241.8 kJ /mol 2H2(g) + O2(g) =2H2O(l) △H2 =-571.6 kJ /mol
请问:氢气的燃烧热是多少?
不是 285.8 kJ /mol
2、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的反应热。
ΔH=-483.6kJ/mol
⑸ 可逆反应中的ΔH数值是指该反应完全进行 时的数值.
⑹ △H的表示: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与“-”一定要注明, “+”代表吸热, “-”代表放热
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的单位总是KJ/mol, “+”与“-”始终不变, 但△H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成比例
温馨提示: ⑴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⑵ 燃烧热与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无关。 ⑶ 完全燃烧的产物是稳定的物质:
C→CO2 H2→H2O(l) NH3→N2 ⑷ Q放= n(可燃物 ) ×燃烧热
请你接招: 请你接招
1、C(S) +1/2 O2(g) =CO(g) △H =-195.4kJ /mol 请问:碳的燃烧热为195.4kJ /mol 吗?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反应热和焓变 1、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焓变: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符号:△H 规定(要记住哦!):
单位:kJ·mol-1
当∆H为“-”( ∆H<0)时,为放热反应; 当∆H为“+”( ∆H>0)时,为吸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放热反应
ΔH>0 或ΔH为“+” 吸热反应
归纳小结: 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宏观: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
ΔH= Q生- Q反
微观:
旧的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能量与新的化学键形成时所放出的能量不同.
ΔH= E反- E生
请你接招:
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其中和热一般低于57.3KJ/mol, 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请你接招
B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2×57.3kJ·mol-1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 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 ΔH=+2×283.0 kJ·mol-1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旧键断裂需要 新键形成会
吸收 能量,
能量放。出
结论: 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取决于所有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形成新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1mol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 时需吸收436.4kJ的能量
点燃 H2+Cl2=2HCl
共吸热 242.7+436.4 =679.1 kJ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高考怎么考?有下列常见题型:
1、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时).
⑴ 氢气在氯气燃烧生成1摩氯化氢气体,放出 92.3kJ的热量
⑵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2摩液态水, 放出114.6KJ的热量
⑶ 1摩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固体需吸收1.5KJ的热量 ⑷ 已知键能: N≡N 946KJ/mol, H-H 436KJ/mol, H-N 391KJ/mol,写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 Cl2(g)=HCl(g);△H=-92.3KJ/mol 2
⑷ 反应热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有关。同一化学反应中,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不同,△H的数值也不同。化学计量数与△H的数值成正比。
H2(g)+ 1/2O2(g)=H2O(g) ΔH=-241.8kJ/mol 2H2(g)+ O2(g)=2H2O(g)
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⑴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如 2Al+6HCl=AlCl3+3H2↑
②酸碱中和反应。如2KOH+H2SO4=K2SO4+2H2O ③燃烧反应。如C、CO、C2H5OH等的燃烧 ④多数化合反应。如 CaO+H2O =Ca(OH)2,
SO3+H2O=H2SO4
生成物 放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规律总结:
ΔH= Q生- Q反
反应物的能量之和 Q反
生成物的能量之和 Q生
(1)若Q反> Q生, (2)若Q反< Q生,
ΔH<0或 ΔH为“-” 放热反应
ΔH>0 或ΔH为“+” 吸热反应
问题探究二:从本质上(微观)分析化学反应为什么伴随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A
4、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例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c
①. C(s)+O2(g)===CO2(g) △H1 C(s)+ O2(g)===CO(g) △H2
②. S(s)+O2(g)===SO2(g) △H3
③. H2SH2((gg2())g++)+OO2O(2g(2)g(=g)==)=====S12 =HO222HO(g2()Ol)△(l△)H△H4 5H6
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都用“ = ”,不用标反应条件
3.书写步骤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3)标明焓变△H (注意+、-和单位:kJ/mol)
☆(4)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中学一般不注明,为一个大气压(101kPa),25 0C(298K)】
2、正误判断
例1. 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 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A.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mol B. C2H2(g)+5/2O2(g)=2CO2(g)+H2O(l) △H=+2b kJ/mol C. 2C2H2(g)+5O2(g)=4CO2(g)+2H2O(l) △H=-2b kJ/mol D. 2C2H2(g)+5O2(g)=4CO2(g)+2H2O(l) △H=+b kJ/mol
现场练兵
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表
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C8H18(l)+25/2O2(g)=8CO2(g) +9H2O(g)
△H= - 5518kJ·mol -1
B. 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 25℃时的数据。
⑵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注明聚集状态: 气态(g)、液态(l)、固态(s)、溶液(aq)
因为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所含的能量也不同。
固态
吸热
液态
吸热
吸热
气态
1
H2(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O2(g)=H2O(l) △H=-285.8KJ/mol
C.3236KJ D.3867KJ
B
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 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 ): P—P:198 P—O:360 O=O:498 则反应 P4(白磷)+3O2= P4O6的反应热△H为 ( ) A.-1638 kJ·mol1 B.+1638 kJ·mol1 C.-126 kJ·mol1 D.+126 kJ·mol1
D.焦炭与高温水蒸气反应
B D
问题探究一 为什么有的反应会放出热量有的需要吸收热量呢?
宏观上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 的相对大小。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图: 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