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塑料投影仪外壳[1]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方案计划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方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1.在模具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首先是塑料件制品的造型设计,再进行该塑件的模具设计,最后加工该模具的核心零部件。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就是中间“模具设计”环节的培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2. 课程的任务《塑料模具设计》主要学习塑料模具的结构、模具工作原理以及塑料材料的成型工艺,培养使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进行塑料模具分析、设计的操作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现代模具生产企业的模具设计职业能力和模具调配维修能力,同时为模具型腔数控加工方面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先修课程:《产品品造型技术》(基于Pro/E)、《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等机械基础课程,为下一步模具设计做准备。
二、本课程对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的作用(1)以模具设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采用先进的模具设计工具,学习先进的模具设计方法,提高学生进入实践工作岗位的自信心;(2)在模具设计的工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3)培养了学生探索发现,勇于创建的精神;(4)为模具加工及维修岗位训练提供知识准备。
三、课程设置1、课程设计的理念《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依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贯彻工学结合的理念,以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模拟与企业真实设计一致模具设计工作环境,以真实产品的真实模具设计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一幅幅模具设计的工作过程中,把专业培养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企业行业真实需求有机整合在一起,用企业的真实项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课程核心能力的训练。
实现与就业岗位能力的无缝联接。
图1课程设计理念2、课程设计的思路(1)以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培养现代模具设计的职业能力目前,我国的模具制造企业发展迅速。
模具毕业设计43电视机外壳塑料模设计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题目电视机外壳塑料模设计系、部:机械系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教授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完成时间:摘要对塑件的结构,使用要求进行分析,确定成型方法。
确定成型方法后,再进行模具结构的设计。
最后根据模具的结构选定注射机。
其中,包括了成型零件尺寸的计算,脱模力的计算,强度校核,零件加工工艺等。
本设计完全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有大部分数据是用PRO/E精确计算而得的,不仅能节约时间,缩短设计周期,节约成本,也能提高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工艺规程; 定位基准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first carried on the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sanalysis,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which carries on to thereference, elaborated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the manufacturetechnology and so on the related content; In the technical route,elaborates the connecting rod craft processing craft, themachine-finishing remainder, the processing order arrangement and thebasic man-hour of computation.The question possibly appears which in the design process is: Draws up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is not good, affects the processingprecision and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 unit clamp clamps theorganization to choose is improper, thus creates clamps the strengthwhich cannot satisfy needs.Keywords:Technological process; Localization datum目录1 前言 (1)2 成品分析 (2)2.1 结构分析 (3)2.2 肉厚分析 (4)2.3 成型分析 (5)3 工件材料的选择 (9)3.1 概述 (9)3.2 塑料的组成 (9)4 分型面的确定 (11)5 浇注系统的设计 (13)5.1 主流道的设计 (13)5.1.1主流道尺寸 (13)5.1.2流道衬套的形式 (13)5.2 主流道衬套的固定 (14)5.3 分流道的设计 (14)5.3.1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 (14)5.3.2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15)5.3.3分流道的布置形式 (15)5.4 浇口的设计 (15)5.4.1浇口的选用 (15)5.4.2 浇口的位置 (16)5.5 料穴的设计 (17)6 模具结构设计及成型零件的设计 (17)6.1 钢材选用 (17)6.2 模具的设计 (18)6.3 成型零件的设计 (23)6.3.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24)6.3.2 型芯结构尺寸计算 (24)6.3.3 卡沟间距的计算 (25)6.3.4 孔类尺寸的计算 (25)6.3.5 型腔尺寸的计算 (25)6.3.6 模仁的设计 (25)6.4 顶出系统的设计 (26)6.4.1制品推出的基本方式 (27)6.4.2 脱模力的计算 (28)6.5 冷却系统的设计 (28)6.6 排气系统的设计 (30)7 注射机的选用 (31)7.1 塑件的计算 (31)7.2 注塑机的选择 (32)7.3注塑机的校核 (32)参考文献……………………………………………………………………………….致谢……………………………………………………………………………………正文1 前言随着高分子化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分子合成技术,材料改性技术的进步,塑料工业飞速发展。
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塑料成型工艺,了解塑料成型及其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能够理解和设计塑料成型模具。
二、教学内容
1.塑料成型的基本原理:
了解塑料的热变性,成型工艺的温度控制,成型工艺和成型设备的选择。
2.塑料模具的设计:
理解塑料模具的设计原则,如冷却系统的设计、模具的结构、规格测量等。
3.塑料成型的表面处理:
介绍一些常用的塑料上表面处理的方法,如冲孔、抛光、喷砂、涂漆、电镀等。
4.塑料制品的检验与评价:
学习塑料成型和表面处理及制品检验标准的基本原理,学习塑料制品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三、教学方法
1.讲授型:
采用讲授型加实践,以课堂讲解为主,讲述技术原理,并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加以讲解,以此深化学生对塑料成型工艺的理解;
2.实践型:
采用实际的方式,在实验室里实验各种塑料成型技术及表面处理的方法,以达到及时掌握手段,做到知行合一;
3.讨论型:
在实践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的实验结果进行研讨,全面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达到增强学生对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的理解程度。
四、教学评估
本课程采取了实训中心的考核方式,在课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平时的习题练习,不定期的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作业、实践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
最后,课程结束的时候,还会进行一次综合考试,对学生整个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课程设计(20210130111543)

塑料成型模具课程设计课题名称: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姓名:班级:指导老师:设计时间:2010.5.16——201063这是我们第二次走进模具设计的课堂,第二次完成了自己的设计。
我们利用三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这次注塑模具设计的全部工•序,并整理成了文档。
第一次是大一时减速箱的设计,那是只能是初步的了解了模具设计,而这次是更深刻的。
三个星期的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即将告别大学的生活,它成了我大学生活中美好的回忆。
这次完成的成果是我们组所有人的功劳,我们六个人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很快就把设计的大概完成了,在其他组中我们算是领先的。
我们各自都动脑动手,在作业中意识到自己缺乏什么需要什么,对以前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在整个设计当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我们及时解决,不懂的就到书上找答案,并和指导老师相互探讨、交流、帮助,最终问题得到解决。
知识在不断更新,社会在不断前进,制造业中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走在社会的前沿。
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即将毕业,对很快就要投身工作的我们来说,应熟练自己的专业软件,撑握模具制造与设计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这一模具题目的设计思想过程,从用铅笔作零件图到电脑上用CAD作图,到校核计算,到模具制造工艺等,从各方面叙述了我们所设计的模具制品的整个思想过程。
特别是里面的工艺分析和零件的工艺卡片上,花费了我们很大工夫,当然也是设计中最精细、做的做好的一部分。
里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利用CAD软件作产品图、模板、导柱、导套、装配图、零件图等。
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们将二年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觉得自己的模具专业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CAD软件作图有了更近一步的深华。
理论与实践找到了一个结合点。
这三个星期对于我们来说是充实的、是认真的、是有意义的。
成功的完成这次设计对于我们将来的工作也起到了一定鼓舞激励性的作用。
目录4.2模架确定...................................... ..315.注射机校核......................................... ..'326 .推件机构设计 ...................................... .. (33)6.1推杆力的计算''''''''''''''''''''''''''' ..''336 .2确定顶出方式及顶杆位置''''''''''''''''''' .. ''337.冷却系统设计''''''''''''''''''''''''''''' .. '3'58.排气系统设计''''''''''''''''''''''''''''' .. '3'6..9.装配图''''''''''''''''''''''''''''''''' .. ''3'7..10.零件图''''''''''''''''''''''''''''''' .. ''''39..10.1小型芯''''''''''''''''''''''''''''''' .'3'910.2动模''''''''''''''''''''''''''''''''' . '39 '''''''''''''''''''''''''''''''' .. ' 4'0.10.3型芯'''''''''''''''''''''''''''''''' .. '4'0. ''''''''''''''''''''''''''''''' .. 4' 0..10.4浇口套''''''''''''''''''''''''''''''' .. '..4110.5动模固定板''''''''''''''''''''''''''' .'''414110.6推杆''''''''''''''''''''''''''''''''''' 4.1.11.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设计'''''''''''''''''''''''''4211.1顶盘推杆'''''''''''''''''''''''''''' .''4'211.2支承板''''''''''''''''''''''''''''''' . '4344 11.3型芯'''''''''''''''''''''''''''''''' .. '4'4.45 11.4小型芯'''''''''''''''''''''''''''''' .. '' .4.5' (46)11.5浇口套''''''''''''''''''''''''''''''''''' 4.7. 11.6动模''''''''''''''''''''''''''''''''''' 4.7..49 12. 参考文献13. 总结---------------------------------------------------------------------------------- . 50塑料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塑料投影仪外壳[1]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塑料投影仪外壳[1]](https://img.taocdn.com/s3/m/aaab661eaaea998fcc220eb6.png)
模具设计课程作业题目:投影仪外壳模具设计院别:材化学院专业:09高分子(2)学号:09206020228姓名:李杰渊2012年12月26日塑料成型模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在学习塑料成型模具课程后,为了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三维CAD设计塑料模具的能力。
最后达到深刻理解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原理和模具各系统的结构组成,使学生对塑料模具的认识上升一个台阶。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应用计算机进行模具设计的方法,并能推而广之用于其它领域。
如利用Pro/E Wildfire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实现模具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任务和要求运用Pro/E Wildfire 软件创建零件模型,然后再行设计相应的模具。
1. 设计的主要内容(1)零件模型的创建;(2)确定型腔数目及排列方式;(3)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4)模具参照模型的调入;(5)设置收缩率;(6)创建毛坯工件;(7)分型面位置确定和创建;(8)分割模具体积块;(9)抽取模具元件;(10)浇注系统的设计;(11)铸模;(12)开模。
2. 设计任务(1)运用Pro/E Wildfire 三维软件完成相应零件及三维模具的设计;(2)打印A4图纸七张(三维图:塑料零件图、分型面、凹模、凸模和开模图纸各一张。
二维工程图:塑料零件图、凹模、凸模各一张);(3)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将相应的三维设计图粘贴到相应位置,字数2000~4000字,并打印设计说明书。
3. 设计说明书格式一、封面;二、目录;三、正文:1、设计任务;2、零件模型的创建;3、塑料分析;4、模具结构:(1)确定型腔数目及排列方式;(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3)调入模具参数模型;(4)设置收缩率;(5)设置毛坯工件;(6)分型面位置确定和创建;(7)分割模具体积块;(8)抽取模具元件;(9)浇注系统的设计;(10)铸模;(11)开模。
说明:正文当中涉及到的设计步骤应先用文字说明,然后用抓图软件抓下实时软件画面,贴到word文档中去,具体样式如教材中的实例。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也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在前序机械类课程: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基础学习基础上,以塑料模具为典型对象,为完成在实际岗位中对塑料模具设计的真实应用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性的复合型课程。
为学生后续职业生存合发展奠定职业基础,是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合严谨工作作风的整体能力的必须环节。
二、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注塑模具的能力。
1.能力目标(1)模具工艺编制人员,具备分析塑料产品的工艺性,并能找出工艺难点,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能编制常用的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2)模具设备维修人员,能选择合适的成型设备。
(3)模具设计人员,掌握塑料模具常用的几种分类和典型塑料模具结构,具备读图能力;能根据产品确定塑料模具的结构方案;能独立设计中等程度的注塑模具。
(4)模具钳工,能独立拆装简单的注射模具2.知识目标(1)了解塑料的物理性能、流动特性,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情况。
(2)掌握塑料的组成、分类以及常用塑料的特性。
(3)了解塑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
(4)掌握注塑成型设备对注射模具的要求(4)掌握常用注射模具的结构特点及相关零件的设计计算方法。
(6)掌握注射模具拆装的基本常识。
掌握注射模具基本零件的英文专业词汇。
3.其他目标(1)自我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
(2)使用工具能力。
(3)与人协作能力——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到目标。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基于本课程在模具制造类专业知识、能力构筑中的位置及这门技术的特点,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充分注意“教、学、做”三结合。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塑料模电器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3)(二)设计与分析 (4)第一章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41.1 塑件分析................................ . (4)1.2 ABS的性能分析................................ (5)1.3 ABS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6)第二章模具结构形式的拟定........................... . (7)2.1分型面的确定................................ .. (7)2.2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确定................................ . (8)2.3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 . (9)第三章浇注系统的设计................................ . (11)3.1主流道设计................................ .... .... ... .113.2分流道设计................................ .... .... ... .133.3浇口的设计................................ .... .... ... .153.4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17)3.5冷料穴的设计与计算................................ .... (17)第四章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算 (17)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 (17)4.2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 .... (19)4.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 (19)4.4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 (22)第五章模架的确定................................ .... (22)5.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 . (22)5.2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 . (23)第六章冷却系统的设计................................ (23)6.1冷却介质................................ .... .... .... .236.2冷却系统的简单计算................................ .... .. 236.3凹凸模冷却系统的设计............................... .... .25第七章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26)7.1推出方式的确定................................ .... .... .267.2脱模力的计算................................ .... .... (26)(三)参考文献................................ .... .... .. 28(一)设计任务书第19题电器盖,结构如图所示。
投影仪前盖注射模设计

侧, 最 后 在注 塑机 顶 杆 的作 用 下 , 推板 2 O 推 动 推
杆和 推 管 以及 拉 料杆 , 分别 使 塑件 和 浇注 系 统凝 料
从动模 中脱 出。
作 者 简介 : 郭 新玲 ( 1 9 7 1 一 ) , 女( 汉族) , 陕西泾 阳人 , 副 教授 , 主 要 从事 塑料 模 具设 计与 制造 、 模具C A D / C A M等 方面 的教 学和 研 究
块5 1 沿 导 滑槽 侧 向移 动 , 完 成 左 侧 型芯 的抽 出, 与 此 同 时塑 件包 紧 小 型芯 l 6 和 动模 镶 块 1 1 留在动 模
一
时 开模 器 1 0从 定模 板 7中脱 出, 打开 P L 面, 模 具第
收稿 日期 : 2 0 1 3 一 - 0 3 — 2 0 。
1 塑件 结构 分析
投 影 仪 前盖 如 图 1 所示, 该塑 件 属于 外观 件 , 要
求外 表面 光滑 、 美观 , 无熔 接 痕 、 缩痕、 顶 白 等 缺
陷 。顶 面 和 侧 面 之 间通 过 圆角 过 渡 , 顶 面 有 镜 头
孔、 光源孔 、 散热孔等 , 塑件 排 列 许 多加 强筋 , 背 面 有2 个 固定机 芯 的定 位 柱 , 定位 柱 高 度 尺 寸 要求 严 格 。投 影 仪前 盖外 轮 廓尺 寸 为 2 5 8 mmx 8 6 m mx 7 2 . 3
模具 沿 Ⅱ一Ⅱ面第 二 次分 型 , 脱料板5 使 点浇 口浇注 系 统凝 料 从 拉料 杆 4 上脱下, 在 定距 螺 钉 3 3 的 作用 下, 第二次分型停上 E。动模 继 续运 动 , 开模 力使 延 三 次沿动 定 模主 分 型面 分型 , 此 时斜 导柱 5 4 驱动 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设计课程作业题目:投影仪外壳模具设计院别:材化学院专业:09高分子(2)学号:09206020228姓名:李杰渊2012年12月26日塑料成型模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在学习塑料成型模具课程后,为了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三维CAD设计塑料模具的能力。
最后达到深刻理解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原理和模具各系统的结构组成,使学生对塑料模具的认识上升一个台阶。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应用计算机进行模具设计的方法,并能推而广之用于其它领域。
如利用Pro/E Wildfire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实现模具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任务和要求运用Pro/E Wildfire 软件创建零件模型,然后再行设计相应的模具。
1. 设计的主要内容(1)零件模型的创建;(2)确定型腔数目及排列方式;(3)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4)模具参照模型的调入;(5)设置收缩率;(6)创建毛坯工件;(7)分型面位置确定和创建;(8)分割模具体积块;(9)抽取模具元件;(10)浇注系统的设计;(11)铸模;(12)开模。
2. 设计任务(1)运用Pro/E Wildfire 三维软件完成相应零件及三维模具的设计;(2)打印A4图纸七张(三维图:塑料零件图、分型面、凹模、凸模和开模图纸各一张。
二维工程图:塑料零件图、凹模、凸模各一张);(3)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将相应的三维设计图粘贴到相应位置,字数2000~4000字,并打印设计说明书。
3. 设计说明书格式一、封面;二、目录;三、正文:1、设计任务;2、零件模型的创建;3、塑料分析;4、模具结构:(1)确定型腔数目及排列方式;(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3)调入模具参数模型;(4)设置收缩率;(5)设置毛坯工件;(6)分型面位置确定和创建;(7)分割模具体积块;(8)抽取模具元件;(9)浇注系统的设计;(10)铸模;(11)开模。
说明:正文当中涉及到的设计步骤应先用文字说明,然后用抓图软件抓下实时软件画面,贴到word文档中去,具体样式如教材中的实例。
四、总结;五、参考文献。
三设计时间设计时间为第十八周,共20个学时,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星期一至星期五:8:00---20:00导教师:曹田目录第一部分产品的说明第二部分塑件分析第三部分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及校核第四部分型腔的数目决定及排布第五部分分型面的选择第六部分浇注系统的设计第七部分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及结构形式第八部分导柱导向机构的设置第九部分推出机构的设计第十部分温度调节系统的设置第十一部分模具的动作过程第十二部分设计小结第十三部分参考资料第一部分产品的说明肥皂盒是日常用品,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商店里出售的肥皂盒也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有很特别的设计以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此次设计的是肥皂盒底座,结构比较简单,但考虑的是其实用性。
为了防止香皂遇水软化,将底座设计成了中间凸起的曲面,并在底座水平放置面处开了漏水孔。
为了防止使用香皂后手滑,特别将肥皂盒侧面设计成了内凹的曲面。
此次产品是在UG 6.0的辅助下完成的。
产品图如下:图一零件实体图第二部分塑件的分析PVC塑料化学名称:聚氯乙烯比重:1.38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6-1.5%产品需要预热到70~90度,预热时间为4~6小时成型温度:230~330℃成型时间为40~130秒成型特性:1.无定形料,吸湿性小,但为了提高流动性,防止发生气泡则宜先干燥。
2、流动性差,极易分解,特别在高温下与钢、铜金属接触更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00°C.分解时有腐蚀及刺激性气体3、成型温度范围小,必须严格控制料温4、用螺杆式注射机及直通喷嘴,孔径易大,以防死角滞料,滞料必须及时处理清除5、模具浇注系统应粗短,浇口截面宜大,不得有死角滞料,模具应冷却,其表面应镀铬第 三 部分 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及校核注射模是安装在注射机上的,因此在设计注射模具时应该对注射机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必要的了解,以便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模具,同时选定合适的注射机型号。
从模具设计角度考虑,需要了解注射机的主要技术规范。
在设计模具时,最好查阅注射机生产厂家提供的有关“注射机使用说明书”上标明的技术规范,。
因为即使同一规格的注射机,生产厂家不同,其技术规格也略有差异。
1、注射机的选用选用注射机时,通常是以某塑件(或模具)实际需要的注射量初选某一公称注射量的注射机型号,然后依次对该机型的公称注射压力、公称锁模力、模板行程以及模具安装部分的尺寸一一进行校核。
以实际注射量初选某一公称注射量的注射机型号;为了保证正常的注射成型,模具每次需要的实际注射量应该小于某注射机的公称注射量,即:公实V V式子中,实V —实际塑件(包括浇注系统凝料)的总体积(3cm )。
由UG 分析/体测量,可得塑料盒的体积为19.60cm 3,考虑到设计为2腔,加上浇注系统的冷凝料,查阅塑料模设计手册的国产注射机技术规范及特性,可以选择XS —ZY —60.其最大理论注射容量为60cm 3,注射压力为122MPa ,锁模力为500KN ,最大注射面积为130cm 2.模具高度在200~300mm ,最大开模行程180mm 。
喷嘴圆弧半径为12mm ,喷嘴孔直径为4mm 。
2、注射压力的校核该项工作是校核所选注射机的公称压力P 能否满足塑件所成型时需要的注射压力P 0,其值一般为70~150MPa ,通常要求P> P 0。
我们这里选70MPa 。
3、锁模力的校核锁模力是指注射机的锁模机构对模具所施加的最大夹紧力,当高压的塑料熔体充填模腔时,会沿锁模方向产生一个很大的胀型力。
为此,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必须大于该胀型力,即:F锁≥ F胀 = A 分× P型F锁—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P分—模具型腔内塑料熔体平均压力(MPa);一般为注射压力的0.3~0.65倍,通常取20~40MPa。
我们这里选P型=30MPa。
A分—塑料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mm2)由UG分析/面测量,可得投影面积为70cm2,浇注系统的投影面积不超过10cm2∴ F锁≥ F胀 = A 分× P型= 80×200×30=4.8×105(N)而锁模力为500KN,大于480KN,符合要求。
4、开模行程与推出机构的校核开模行程是指从模具中取出塑料所需要的最小开合距离,用H表示,它必须小于注射机移动模板的最大行程S。
由于注射机的锁模机构不同,开模行程可按以下两种情况进行校核:一种是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无关;二种是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有关。
我们这里选用的是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无关,且是单分型面注射模具。
1、当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无关时这种情况主要是指锁模机构为液压-机械联合作用的注射机,其模板行程是由连杆机构的做大冲程决定的,而与模厚度是无关的。
此情况又两种类型:⑴对单分型面注射模,所需开模行程H为:S ≥ H = H1 + H2 + (5~10) mm式中,H1—塑件推出距离(也可以作为凸模高度)(mm);H2—包括浇注系统在内的塑高度(mm);S —注射机移动板最大行程(mm);H —所需要开模行程(mm)。
而我们这里通过资料可得出(结构见图六):H = 15 + 95 + 8 = 118(mm)。
⑵对双分型面注射模,所需开模行程为:S机 H = H1 + H2 + a +(5~10) mm 式中,a—中间板与定模的分开距离(mm)。
2、推出机构的校核各种型号注射机的推出装置和最大推出距离各不同,设计模具时,推出机构应与注射机相适应,具体可查资料。
第四部分分型面的选择分型面是指分开模具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
一副模具根据需要可能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型面,分型面可以是垂直于合模方向,也可以与合模方向平行或倾斜,我们在这里选用与合模方向倾斜。
1、分型面的形式:分型面的形式与塑件几何形状、脱模方法、模具类型及排气条件、浇口形式等有关,我们常见的形式有如下五种:水平分型面、垂直分型面、斜分型面、阶梯分型面、曲线分型面。
2、分型面的选择原则:a)、便于塑件脱模:Ⅰ、在开模时尽量使塑件留在动模内Ⅱ、应有利于侧面分型和抽芯Ⅲ、应合理安排塑件在型腔中的方位;b)、考虑和保证塑件的外观不遭损坏c)、尽力保证塑件尺寸的精度要求(如同心度等)d)、有利于排气e)、尽量使模具加工方便3、我们这里选择曲线分型面图二分型面第五部分型腔数目的决定及排布1、型腔数目的确定:为了使模具与注射机的生产能力的匹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性,并保证塑件体精度,模具设计时应确定型腔数目,常用的方法有四种:a)、根据经济性能确定型腔数目;b)、根据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c)、根据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d)、根据制品精度确定型腔数目。
我们这里选用a),其计算过程如下:我们设型腔数目为n,制品总件数为N,每一个型腔所需的模具费用为C1,与型腔无关的模具费用为C0,每小时注射制品成型的加工费用为y(元/h),成型周期为t(min),则:模具费用为01C nC X M +=(元), 注塑成型费用为)60(yt N Xs =(元),总成型加工费用为S M X X X +=,即01)60(C nC nyt N X ++=为使总的成型加工费用最少,即令nx d d =0,则有 :)1)(60(12=+-C nyt N所以n =160C Nyt 。
对于高精度制品,由于型腔模具难以使各型腔的成型条件均匀,故通常推荐型腔数目不超过4个,塑料件的精度为6级左右,以及模具制造成本、制造难度和生产效率的综合考虑,型腔数目初定为2腔,排布形式为矩形的平衡布局(详细的布局参见零件布局图)。
图三 型腔布局图第 六 部分 浇注系统的设计1、浇注系统的组成所谓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是指从主流道的始端到型腔之间的熔体流动通道。
其作用是使塑件熔体平稳而有序地充填到型腔中,以获得组织致密、外形轮廓清晰的塑件。
因此,浇注系统十分重要。
而浇注系统一般可分为普通浇注系统和无流道浇注系统两类。
我们在这里选用普通浇注系统,它一般是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四部分组成,如图四所示:2、浇注系统各部件设计A 、主流道设计:主流道是连接注射机喷嘴与分流道的一段通道,通常和注射机喷嘴在同一轴线上,断面为圆形,带有一定的锥度,其主要设计点为:⑴ 主流道圆锥角α=2o ~6o ,对流动性差的塑件可取3 o ~6o,内壁粗糙度为Ra0.63μm 。
⑵主流道大端呈圆角,半径r=1~3mm ,以减小料流转向过渡时的阻力。
⑶在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主流道应尽可能短,一般小于60mm ,过长则会影响熔体的顺利充型。
⑷对小型模具可将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设计成整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