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毕业设计74塑料外壳注射模的设计
塑料盖壳的注射模设计

s n maigtepat c o l eini s l a dpat a. hs i f l a eue r— i , k n lsci t nmodd s i e n rc c 1T i kn o dcnb sdt po g h i  ̄ei g s mp i d mo o
WANG e g Ch n
( pr n f c ai ̄ &Eet ncl n ier g S zo stt fTae&C mmec ,uh u2 50 ) Deat t hnc me o Me lc oia E gnei ,uh uI tu o rd r n ni e o re S zo 10 9
第2 5卷第 3期 21 0 2年 6月
常 州 工 学 院 学 报
J u na fCh ng h u I si t fTe h o o y o r lo a z o n t u e o c n l g t
Vol2 N O. |5 3 J . 01 un 2 2
( B )pat t a fr n rcs.t k sueo o d ok o w r o lt tesu t ed — A S lscma r l omigpoesI mae s f l w rssf aet cmpe t cu e i e i S i t o eh r r
AB S特 性 : 毒 、 味 、 黄色 ; 度 为 1 0 无 无 微 密 .2
~
10 / m 制 品 光泽 较 好 , .5gc , 冲击 韧 性 、 学 强 力
收 稿 日期 :0 20 —2 2 1-3 0
作者简介 : 王成( 9 2 18 一
)男 , , 实验师。
第 3期
王成 : 塑料 盖壳 的 注射模 设 计
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1.引言注塑模具是塑料制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工艺要求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满足产品的需求。
2.设计步骤2.1产品分析在进行模具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塑料外壳产品进行分析。
分析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等因素,并明确产品的工艺要求。
根据这些分析结果,确定模具的设计方案。
2.2模具结构设计2.3注模系统设计注模系统是模具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注射机、模芯、模板、射嘴等。
注模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产品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因素,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注射成型。
2.4冷却系统设计冷却系统对于塑料注塑模具的设计至关重要。
冷却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冷却水的流动性、冷却水的温度控制等因素,以确保产品能够快速冷却成型,并且减少产品的变形和缩水等问题。
2.5排气通道设计在注塑过程中,气体会随着塑料的注入而产生。
为了避免产品出现气泡等缺陷,需要在模具设计中合理设计排气通道。
排气通道应该位于产品的薄壁处,且通道尺寸要适当,以确保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2.6模具材料选择模具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成本。
一般情况下,塑料外壳注塑模具常使用的材料包括铝合金、钢、铜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模具的成本、使用寿命、抗腐蚀性能等因素。
3.模具设计注意事项在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模具结构的简单性和合理性模具结构要尽量简单,以降低模具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同时,模具结构要合理,能够满足产品的加工要求,并具备良好的生产效率。
3.2模具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模具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因此,在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模具加工的精度要求并做出相应的设计。
3.3模具的强度和刚性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较大的力和压力,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强度和刚性。
模具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承受工作条件下的应力和压力。
毕业设计(论文)-塑料端盖注塑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学生姓名高雪慧专业班级模具设计与制造z070220班指导教师范敏课题类型工程设计题目塑料端盖注塑模具设计主要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1、应达到的目标:(1)完整设计一套能够生产塑件的塑料注射模具;(2)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参数选择正确,基本符合实际生产需要;(3)绘图符合国家标准、结构表达完整,尺寸标注正确;(4)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
2、主要技术要求:(1)塑件材料选用市场能买到的常用塑料(如工程塑料ABS或聚氯乙烯PVC等);(2)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年产量为30万件;课题要求、主要任务及数量(指图纸规格、张数,说明书页数、论文字数等)(1)分析塑料件的结构特征,绘出塑件零件图,确定塑件的质量和体积;(2)根据塑件的生产要求选定注射工艺参数,制定注射工艺规程;(3)选择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注射机;(4)确定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方案,绘出装配草图,确定每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公差、材料、热处理方式和技术条件等;(5)绘制注射模具的装配图和全部零件的零件图,写出3万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书.。
进度计划(1)1~3周,选择塑料件,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法。
(2)4~7周,根据任务书要求,对塑件进行分析,确定模具的设计方案,按步骤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工艺参数,画出模具的装配结构草图,并确定草图中各零件的结构、尺寸、材料、公差和技术要求。
(3)8~10周,书写设计说明书,用CAD画出模具装配图和所有零件的零件图,绘出主要零件的立体模型图,交指导教师审查。
(4)11~12周,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对设计说明书和图的电子稿进行修改,修改后交主要参考文献(1)于保敏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王鹏驹塑料模具设计及制造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杨占尧塑料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实例 .北京:华工工业出版社,2008 (4)冯爱新 .塑料模具工程师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零件图端盖塑料模具设计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端盖的模具设计,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
(毕业设计论文)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 (1)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1)1.2塑料模工艺与注塑模具 (1)1.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3)第2章注塑模的工艺分析 (4)2.1注塑模组成部分 (4)2.2模具的毛坯、制造特点和使用关系 (5)2.3注塑模结构分析 (6)2.4注塑模工作原理及装配图 (7)第3章定模板的制造加工 (9)3.1定模板的加工 (9)3.1.1制定定模板加工步骤 (9)3.1.2 选择加工设备 (12)3.2加工工艺过程 (12)第4章型芯的加工制造 (13)4.1型芯的加工 (13)4.1.1制定动模板加工步骤 (13)4.1.2 加工工艺过程 (16)第5章定模座板、动模座板的加工 (18)5.1定模座板的加工 (18)5.1.1制定定模座板加工步骤 (18)5.1.2 选择加工设备 (20)5.1.3工工艺过程 (20)5.2动模座板的加工 (20)5.2.1制定动模座板加工步骤 (21)5.2.2 选择加工设备 (22)5.2.3工工艺过程 (22)第6章型芯固定板的加工 (23)6.1制定型芯固定板加工步骤 (23)6.1.1分析型芯固定板的结构 (24)6.1.2 确定加工方法 (24)6.1.3 选择加工设备 (24)6.2加工工艺过程 (24)第7 章支承零部件的加工 (26)7.1支承板的加工 (26)7.1.1制定支承板加工步骤 (26)7.1.2 加工工艺过程 (27)7.2垫块的加工 (28)7.2.1制定垫块加工步骤 (28)7.1.2 加工工艺过程 (29)第8章推出机构的制造 (30)8.1推件板的加工步骤 (30)8.1.1制定推件板加工步骤 (30)8.1.2 加工工艺过程 (34)8.2推板的制造 (34)8.2.1制定推板加工步骤 (35)8.2.2 加工工艺过程 (35)8.3推杆固定板的加工 (36)8.3.1制定动模板加工步骤 (36)8.3.2 加工工艺过程 (37)第9章标准件的选用 (38)9.1导柱的选用 (38)9.2浇口套的选用 (39)第10章模具装配、试模与调试 (41)10.1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41)10.2连接件的调试与修整 (43)10.3注塑模中出现的问题 (44)10.4成型设备的参数 (44)结论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附录 (49)第1章绪论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塑料盖注塑_模具设计

--塑料盖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论文第1章概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产品的功能日趋多元化,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塑料产品结构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模具设计和注射成型过程的复杂性,有些注射成型问题连有经验的模具设计师和注射工艺师都很难把握。
而传统的注射模设计首先考虑的是模具结构本身的需要,之后考虑的才是注射制品的需要。
例如,常规的注射模设计通常是根据经验确定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而不是根据流动分析来确定,最后在试模过程中通过反复的调整模具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参数来勉强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
模具试模周期过长、试模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对塑料熔体的注射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对优化产品结构设计、模具设计以及注射成型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1][2][3]。
1.2 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1.2.1 塑料模功能分子材料加工领域中,用于塑料制品成形的模具,称为塑料成形模具,简称塑料模。
塑料模优化设计,是当前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中的重大课题。
在塑料材料、制品设计及加工工艺确定以后,塑料模设计对制品质量与产量,就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模腔形状、流道尺寸、表面粗糙度、分型面、浇注与排气位置选择、脱模方式以及定型方法的确定等,均对制品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塑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内应力大小、表观质量与内在质量等,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塑件加工过程中,塑料模结构的合理性,对操作的难易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再次,塑料模对塑件成本也有相当大的影响,除简易模具外,一般说来制模费用是十分昂贵的,大型塑料模更是如此。
现代塑料制品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率的设备和先进的模具,被誉为塑料制品成形技术的“三大支柱”。
尤其是塑料模对实现塑件加工工艺要求、塑件使用要求和塑件外观造型要求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
高效全自动化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毕业设计-塑料仪表盖注射模设计说明书

从提供的产品来看壁厚均匀,其值为2mm。
(5)、成型零件的强度、刚度计算
注射模在其工作过程需要承受多种外力,如注射压力、保压力、合模力和脱模力等。如果外力过大,注射模及其成型零部件将会产生塑性变形或断裂破坏,或产生较大的弹性弯曲变形,引起成型零部件在它们的对接面或贴合面处出现较大的间隙,由此而发生溢料及飞边现象,从而导致整个模具失效或无法达到技术质量要求。因此,在模具设计时,成型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和校核是必不可少的。
选用圆形截面的流道,虽工艺性不佳,但流动性,传热性等方面都好,流道也尽量做到最短,以减少热量和压力的损失。
(3)浇口的设计:
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浇口痕迹,所以浇口位置设在塑件外面,就必须采用侧浇口。
4)冷料穴的设计
冷料穴设计在流道较角处,为了方便把流道取出,使其保留在动模一侧,便于脱模,冷料穴也可作为拉料的作用,设计如下:
(1)锁模力注射成型时,塑件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是影响锁模力的主要因素,其数值越大,需要的锁模力与塑件在水平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有关,为了可靠地锁模,不使成型过程中出现溢料现象,应使塑料熔体对形腔的成型压力与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的乘积小于注射机额定锁模力,即:
F >(nA1 + A2)P = 23511.3 × 90 × 80% = 1692.8 kN
一般来说,凹模型腔的侧壁厚度和底部的厚度可以利用强度计算决定,但凸模和型芯通常都是由制品内形或制品上的孔型决定,设计时只能对它们进行强度校核。
因在设计时采用的是镶嵌式圆形型腔。因此,计算参考公式如下:
侧壁:
(1)型腔数量的确定。要点:既要保证最佳的生产经济性,技术上又要充分保证产品的质量,也就是应保证塑料件最佳的技术经济性。
塑料罩注射模具设计

排气槽应设在模具最后充满处,排气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利用分型面或配合间隙排气(2)开设专用排气槽(3)用多孔烧结金属块排气。所用塑料为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热分解时放出氯化氢,因此需设排气槽,排气槽设在分型面上。
2.6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结构如图2.2所示
图2.2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示意图
聚氯乙烯熔料的黏性大,流动性较差,注射成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熔料主流道应为圆锥形,锥度在3.°~8°范围内,截面积应尽量取较大值。入料口直径应大于喷嘴直径0.5~1㎜。(2)分流道应为圆形或U形,以减少压力损失和料流的阻力。(3)浇口的断面形状为半圆,应尽量大些。浇口应设在易排出气体的部位。(4)如需设置排气槽时,应设在分型面的型腔面上[15-17]。
材料为软质PVC,基本上属于无定型聚合物,收缩率取1.5%。PVC热稳定性差,粘度大,热分解时有氯化氢气体放出,对成型零件有腐蚀作用,因此设计模具时,成型零件表面应镀铬。
2.2注射机的选择及参数的校核
通过估算塑件及浇注系统的凝料,选择合适的注射机.然后对所选注射机的工艺参数如最大注射量,最大锁模力,最大开模行程等进行校核。
中北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系
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设计题目:
塑料罩注射模具设计
指导教师:
2008年03月24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1引言
塑料与传统的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有许多不同,最突出的特点是质轻,对热及电具有良好绝缘性,强度、刚度虽低于金属,但比强度、比刚度却可能接近或超过金属。因此,虽然塑料工业的发展历史很短,但发展速度相当快[1]。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塑料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两位数大幅度递增,总产值位居轻工行业第三位,出口居第五位,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对塑料模具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据报导,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塑料模具的产值已跃居于模具制造业的首位。为了适应塑料制品的尺寸日趋大型化、形状的复杂化和表面装饰的美观化,塑料模具正朝着大型化、复杂化、精密化和多腔化方向发展[3]。
塑料注射模具毕业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毕业设计塑料注射模具毕业设计作为塑料加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注射模具的设计也愈发复杂和精细。
本文将探讨塑料注射模具的毕业设计,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到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塑料注射模具的材料选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和铜合金等。
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大型注射模具的制造;铝合金则具有轻质和导热性能好的特点,适用于小型注射模具的制造;而铜合金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磨性能,适用于高速注射模具的制造。
在毕业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材料性能测试和分析。
其次,注射模具的结构设计是决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成型精度和表面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材料浪费。
在毕业设计中,可以通过CAD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和模拟分析,优化模具的布局和形状,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模具的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的设计,以确保注射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控制良好。
此外,制造工艺也是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制造工艺的选择和优化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生产周期。
常见的制造工艺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和线切割加工等。
在毕业设计中,可以通过制造工艺的仿真和优化,提高模具的加工效率和精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以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最后,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高,注射模具的设计也需要符合环保要求。
例如,在材料选择上可以优先考虑可回收材料或生物降解材料;在制造工艺上可以采用节能减排的工艺。
在毕业设计中,可以加入环保指标的考量,设计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注射模具。
综上所述,塑料注射模具的毕业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和环保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前言 (2)1、塑料外壳塑件的工艺分析 (3)1.1塑件成形工艺分析 (3)1.2塑件要求 (3)1.3塑件成形工艺参数确定 (4)1.4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4)2、模具基本结构 (5)2.1确定成形方法 (5)2.2型腔布置 (5)2.3确定分型面 (6)2.4选择浇注系统 (7)2.5脱模机构设计 (12)2.6模具结构形式 (13)3、选择成形设备及模架选择 (14)3.1注射工艺参数计算 (14)3.2模架结构 (17)3.3模架安装尺寸校核 (19)4、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20)4.1模具结构设计计算 (20)4.2模具的导向结构 (22)4.3 推出机构的设计 (23)5、模具加热、冷却系统计算 (25)5.1模具加热 (25)5.2模具冷却 (25)6、模具总装图及模具的装配、试模 (28)6.1模具总装图及模具的装配 (28)6.2模具的安装试模 (29)结束语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摘要本设计是“塑料外壳”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全部,根据大量的图书参考得出了先从那下手的。
具体的就是设计内容是从零件的工艺分析开始的,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设计的大体思路。
开始是从零件的材料选择,接下是成型参数、密度、收缩率的确定,模具种类与模具设计的关系、塑件的尺寸精度与结构、注射机的选择、模具设计有关尺寸的计算(包括模具行腔型芯的计算及其公差的确定)、浇注系统要能够自动脱模,为保了保证塑件表面质量采用点浇口,因此选用双分型面注射模,点浇口自动脱模结构。
模具的型腔采用一模四腔平衡布置,浇注系统采用点浇口成形,推出形式为四推杆推出机构完成塑件的推出。
由于塑件的工艺性能要求注塑模中有冷却系统注射成形是把塑料原料放入料筒中经过加热熔化,使之成为高黏度的流体,用柱塞或螺杆作为加压工具,使熔体通过喷嘴以较高压力注入模具的型腔中,经过冷却、凝固阶段,而后从模具中脱出,成为塑料制品。
注塑机参数的校核、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冷却、加热系统计算、注射模标准件的选用及总装技术要求等内容。
关键词:塑件注射模硬聚氯乙烯前言随着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塑料制品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高质量的模具设计、先进的模具制造设备、合理的加工工艺、优质的模具材料和现代化的成形设备等都是成形优质塑件的重要条件。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被人称为“工业之母”和“磁力工业”。
过去在我国工业中,模具长期未受到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塑料成形、家用电器、仪表、汽车等行业进入大批量生产,模具行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塑料制品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原有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然而有些商品的制造必须依靠模具才能够生产加工出来,因此,模具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如我们使用的电脑、手机、汽车等产品都要依靠模具。
我国模具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模具工业总体水平比工业发达国家要落后15~20年,这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的企业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也较低;模具生产专业化、商品化、标准化程度也不够高;模具产品主要还是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较低,高中档模具多数要依靠进口,产品结构调整的任务很重;人才紧缺,管理滞后的状况依然突出,等等。
可见,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从今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我们模具行业的主要任务是,在党中央关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指引下,进一步推进改革,调整结构,开拓市场,苦练内功,提升水平,使我国模具工业在整体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要共同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不断提升模具制造水平,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为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1、塑料外壳塑件的工艺分析1.1塑件成形工艺分析产品名称:塑料外壳产品材料:UPVC 硬聚氯乙烯产品数量:大批量生产塑件尺寸:如零件图所示。
塑件质量:塑料的收缩率及密度的确定表1.1材料性能参数该产品材料为硬聚氯乙烯,查产品说明得知其密度为1.35—1.45g/cm 3,收缩率为0.2% --0.4%,计算出其平均密度为1.4 g/cm 3,平均收缩率为0.3%。
通过计算塑件的体积)193cm V (塑= (计算过程从略。
)塑件的重量)6.26194.1g V M (塑塑件=⨯==ρ式中: ρ——塑料密度。
浇注系统体积)(浇32.6cm V = 浇注系统重量)68.84.12.6g V M (浇浇=⨯==ρ故)2.252.6193cm V V V (浇塑总=+=+=故)9.354.12.25g V M (总总=⨯==ρ塑件颜色:黑色、白色、兰色、银白色等各种颜色 1.2塑件要求(1)塑件材料特性:硬聚氯乙烯不含或含有少量增塑剂,它的机械强度高,有较好的抗拉、抗弯、抗压和抗冲击性能、对酸碱的抵抗能力极强,化学稳定性好,价格低廉,但成形比较困难,耐热性不高。
(2)塑件材料成形性能:它的流动性差,过热时极易分解,所以必须加入稳定剂和润滑剂并严格控制成形温度及溶料的滞留时间。
成形温度范围小,必须严格控制料温,模具应有冷却装置;采用带预塑化装置的螺杆式注射机。
模具浇注系统应粗短,浇口截面宜大,不得有死角滞料。
模具应冷却,其表面应镀铬。
1.3塑件成形工艺参数确定查塑《料模具设计手册》得塑料成形的工艺参数:模具温度:30℃--60℃喷嘴温度:150℃--170℃料筒温度:前段温度:170℃--190℃中段温度:165℃--180℃后段温度:150℃--160℃注射压力:80—130MPa保压压力:40--60 MPa塑化形式:螺杆式喷嘴形式:通用式注射时间:2—5S保压时间:15—40S冷却时间:15—40S成形周期:40—90S1.4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1.合理使用稳定剂、润滑剂等各种添加剂改善树脂工艺性能和制品使用性能,成形前进行预热。
2.流道和浇口的设计应考虑尽量减少阻力。
3.采用不锈钢制做型腔或采用镀铬进行型腔表面耐腐蚀处理。
2、模具基本结构2.1确定成形方法制品为薄壁件,内腔相对较深且有一定的精度要求。
该模具采用点浇口,并设计了点浇口自动切断脱落机构。
2.2型腔布置型腔数目的多少应于下列条件的关系来决定:1.塑件尺寸精度型腔数越多时,精度也相对地降底。
这不仅由于型腔加工精度的参查,也由于熔体在模具内的流动不均所致。
所以精密塑件不能用多腔模成形。
按照我国SJ1372-78标准中规定的1、2级超精密级塑件,只能一模一腔,当尺寸数目少时(形状简单)可以一模一腔。
3、4级的精密级塑件,最多一模四腔。
2.模具制造成本多腔模的制造成本高于单腔模,但不是简单的倍数比。
四腔模并不是单腔模的四倍。
因此,从塑件成本中所占的模具费比例来看,多腔模比单腔模要低。
3.注射成形的生产效益多腔模从表面上看,比单腔模经济效益高。
但是多腔模所使用的注射机大,每一注射循环期长而维持费用高。
所以要从最经济的条件上考虑一模的腔数。
4.制造难度多腔模的制造难度比单腔模大。
当其中某一腔先循环(或磨损超差)时,应立即停机维修,影响生产。
每一模的腔数的决定,原则上应由需方决定。
但有时却要求模具制造者决定。
由于该塑件较大,所以模具采用一模四腔结构,浇口形式采用点浇口,由于塑件较大,所以采用四点进料,以利于充满型腔。
根据设计需要可知:由于该塑件形状较简单,质量较小,且需要大批量生产所以模具采用一模四腔结构,平衡布置,浇口形式采用点浇口四点进料,这样模具尺寸较小,制造加工方便,利于充满型腔,塑件质量高,生产效率高,塑件成本低。
型腔的排列根据模具的形状及尺寸排列,其排列方法如下图所示:图2.1型腔的分布2.3确定分型面选择分型面时的考虑方向:〈1〉塑件开模后留在动模上〈2〉分型面的痕迹不影响塑件的外观〈3〉浇注系统和浇口的合理安排〈4〉推杆的痕迹不露在塑件的外观上〈5〉使塑件易于脱模分型面设计:分型面溢料是热固性塑料注射模的突出问题。
因此要求减少接触面积,增加接触压力,以改善塑料溢边问题。
型腔周围外部的平面凹下0.5—1.0mm。
分型面上不允许有孔穴或凹坑,表面硬度在HRC30以上。
图2.2分型面的选择排气槽设计:热固性塑料在固化时会放出大量的气体物质,易阻塞缝隙,所以必须开设专用排气槽。
排气槽深度为0.1—0.3mm,宽5—10mm,距型腔6mm以外可加深到8mm。
当塑料熔体充填型腔时,必须顺序地排出型腔及浇注系统内的空气及塑料受热而产生的气体。
如果气体不能顺利地排出,塑件会由于填充不足而出现气泡,接缝式表面轮廓不清等缺陷,甚至气体受压而产生高温,使塑件焦化,为此设置排气槽是很有必要的,通常排气槽设计有多种方式,通过对模具型腔的研究,采用利用配合间隙排气的方式为最优,因为在分型面与模板间的配合间隙进行排气,间隙值为0.03。
2.4选择浇注系统1.主流道的设计:主流道是指连接注射机喷嘴与分流道或型腔(单腔模)的进料通道。
负责将塑料熔体从喷嘴引入模具,其形状、大小直接影响塑料的流速及填充时间。
在卧式或立式注射机用的模具中,主流道垂直与分型面,通常作在淬硬浇口套内,为了使塑料凝料能从主流道中顺利拔出,需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具有@=2度-6度的锥角,内壁为Ra0.8um以下的表面粗糙度,小端直径应大于喷嘴直径约0.5-1mm,凹坑半径R也应比喷嘴头半径大1-2mm,以便凝料顺利拔出。
浇口套大端高出定模面H=5-10mm,起定位作用,与注射机定模板的定位孔呈间隙配合。
为了拆卸更换方便,模具的定位圈常与浇口套分开设计。
主流道直径计算的经验公式:由文献[8] 式[2.1])(4mm KV D π= 式中 D ——主浇道大头直径 mmV ——流经主浇道的熔体体积 3cm 注射量为 943cmK ——因熔体材料而异的常数故 mm D 93.85.114.3944=⨯⨯= 所以主流流道的大头直径确定为8.93mm主流道设在定模板上,并且位于模具的中心,与注射机喷喷嘴在同一轴线上,主流道衬套的材料常用T8A 、T10A 制造,热处理后硬度为50—55HRC 。
主流道衬套与定模板采用H7/m6的过渡配合,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采用H9/m9的过渡配合。
由于受型腔或分流道的反压力作用,主流道衬套会产生轴向定位移动,所以主流道衬套的轴向定位要可靠。
主流道衬套与定位环的尺寸如下:表2.1主流道衬套与定位环的尺寸主流流道的大头直径确定为8.93mm ,因为小端直径比注射机喷嘴直径大(0.5-1) ,由注射机的选择知注射机喷嘴直径为3mm ,所以可得主流道小端直径为5mm ,主流道锥度一般取 4~2,根据设计计算可知锥度为4o ,所以符合主流道的选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