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法中膜污染机理及控制方法
MBR膜污染及控制方法介绍

MBR膜污染及控制方法介绍自MBR工艺问世以来,其便因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有机负荷率大,污泥产量少等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发展迅速。
但是由于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膜污染进行有效控制,而必须采取加大错流速率,曝气等手段,使得MBR运行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MBR操作人员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快速找到膜污染根源,并给予精准打击,以此减少清洗频率。
1、膜污染产生原因严格来讲,膜污染是指在运行过程中处理物料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发生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吸附或者沉积而造成的膜表面覆盖及膜孔堵塞的现象。
膜污染现象非常复杂,包括多种机理。
其中,浓差极化是表面形成滤饼层的主要原因,主要沉积颗粒有悬浮固体,胶体和微生物群。
有机和无机物污染是指有机和无机物吸附于膜表面和膜孔中产生的污染。
生物污染是微生物群在膜表面附着生长而产生的生物膜。
结垢现象是当膜表面溶解的盐的浓度超过其溶解度时产生的,不是主要的膜污染原因。
膜污染通常用于概括所有导致膜透过流量下降的现象,根据清洗方法不同,膜污染可以分为:1、短时间内由于浓差极化、膜孔污染和凝胶层的形成使通量下降的可逆污染,通过反洗,曝气,错流等表面清洗方法可以迅速去除的污染,一般指短期污染。
2、物料颗粒与膜材料发生的长期作用而产生的不可逆污染,不能被物理清洗方法去除,但可以通过化学清洗恢复通量的污染,一般指长期污染。
3、长期运行过程中不能被任何清洗方法所去除的污染称为不可恢复污染。
二、膜污染受哪些因素影响?(一)、污泥混合液特性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物质的来源是活性污泥混合液,污泥混合液对膜的污染极为复杂。
1、EPS和SMP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都是微生物代谢产物,成分大致相同,它们对膜污染有着重要且复杂的影响,是MBR过程中最主要污染物。
EPS浓度过高,会增大混合液粘度而不利于溶解氧的扩散,使污泥系统充氧困难,从而影响菌胶团的正常生理活动,从而使膜过滤阻力升高。
mbr膜原理

mbr膜原理Mbr膜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集生物反应器和膜分离技术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设备。
膜生物反应器通过膜分离技术,将生物反应器和固液分离两个功能集成在一个设备中,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而MBR膜作为膜生物反应器的核心部件,其原理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效果。
下面将从MBR膜的原理入手,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MBR膜的原理主要包括膜污染机理和膜通量控制两个方面。
首先是膜污染机理,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主要包括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两种形式。
物理污染是指悬浮固体、胶体颗粒和有机胶体等颗粒物质在膜表面或孔隙中沉积和堵塞,导致膜的通量下降和通气阻力增加。
而生物污染则是指微生物的生长和胞外聚合物的产生,也会导致膜的污染和通量下降。
其次是膜通量控制,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通量主要受到压力、流速、水质和操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延缓膜的污染和提高膜的使用寿命。
MBR膜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微孔膜和超滤膜两种类型。
微孔膜是指孔径在0.1-10微米之间的膜,其主要作用是截留悬浮固体、胶体颗粒和有机胶体等颗粒物质,使其无法通过膜孔,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而超滤膜则是指孔径在0.01-0.1微米之间的膜,其主要作用是截留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和溶解性有机物等物质,实现固液分离和去除有机物。
通过这两种类型的膜的组合应用,可以实现对污水中各种颗粒物质和有机物质的高效去除和固液分离。
MBR膜的特点主要包括高效固液分离、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方便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高效固液分离,MBR膜具有较高的截留效率和固液分离效果,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颗粒和有机胶体等颗粒物质,从而提高出水水质。
其次是出水水质稳定,MBR膜可以有效去除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和溶解性有机物等物质,使出水水质稳定可靠。
再者是占地面积小,MBR膜设备采用膜分离技术,可以大大减小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适合于场地狭小的地方。
MBR的膜污染机制与可持续操作原理

MBR的膜污染机制与可持续操作原理MBR(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MBR膜会受到膜污染的影响,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下降以及运行成本的增加。
那么,MBR的膜污染机制是什么?如何实现其可持续操作原理呢?MBR的膜污染机制主要包括物理堵塞、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三个方面。
物理堵塞是指废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物质等直接堆积在膜表面上,造成膜孔径的堵塞。
化学污染是指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膜内,导致膜的物化性能发生改变。
生物污染是指废水中的微生物、细菌等附着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影响膜的通透性。
为了降低膜污染对MBR运行的影响,可持续操作原理包括预处理、操作优化和膜保护三个方面。
预处理是通过对原水的预处理,去除悬浮颗粒、胶体物质等,减少物理堵塞的发生。
操作优化包括调整MBR的操作参数,如流速、进水浓度、曝气量等,以优化生物过程,减少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的发生。
膜保护主要是通过膜阻垢和清洗来维持膜的正常运行状态,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预处理是实现可持续操作原理必不可少的一步。
常见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沉淀池、生物滤池等。
格栅能够去除大颗粒杂物,减轻对MBR膜的物理堵塞作用。
沉淀池利用颗粒物质在沉降过程中的重力作用,去除部分悬浮物质。
生物滤池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有效减少底泥物质等有机负荷。
操作参数的优化也是实现可持续操作原理的关键步骤。
流速是MBR操作的一个重要参数,过高的流速容易造成膜的物理堵塞,过低的流速则可能导致废水无法充分接触膜表面,减少去除效果。
进水浓度是调节MBR生物过程的另外一个关键参数,过高的浓度容易导致膜的化学污染,过低的浓度则可能影响生物过程的进行。
曝气量是维持MBR生物过程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通过提供足够的氧气,促进生物的降解能力,减少有机物负荷。
膜的保护是实现可持续操作原理的关键环节。
膜阻垢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方法,通过添加适量的化学药剂,防止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胶体物质的沉积和堆积,从而减少膜孔径的堵塞。
MBR膜污染机理及其控制

M BR 膜污染机理及其控制杨红群 周艳玲(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西九江 332005)摘 要:本文论述了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的污染机理及其控制。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机理 控制 1 用于水处理的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简介活性污泥法将生物反应器与二沉池结合起来,是最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
常规活性污泥法(C ASP :con 2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依靠重力进行分离的二沉池的运行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污泥的沉降性不易控制,处理效果不稳定。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M BR :membrane bioreactor )将活性污泥法水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结合起来,可以避免C ASP 中污泥沉降性难以控制的问题并且可以替代二沉池。
最初报道的应用于活性污泥法水处理的膜为超滤膜[1]。
由于膜能够将生物反应器中的泥水完全分离,可以根据废水特征和其它设计参数将污泥浓度增高至任何适当的浓度。
高的活性污泥浓度可以保证在各种进水条件下均能取得较好的出水水质,并且可以减小水处理厂占地空间。
M BR 使用的膜有着较小的孔径(对微滤膜来讲通常为0.1μm ),这意味着出水中的悬浮固体(SS:sus 2pended s olids )很少,微生物量也比常规活性污泥法出水中的含量低很多。
图1 循环式(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示意图 第一代膜生物反应器使用管状膜,膜分离装置置于生物反应器之外并用泵进行水循环,称之为循环式(分置式)M BR ,如图1所示。
反应之后的泥水混合物经泵送入膜组件,透过液作为处理出水,浓缩液再返回反应器进一步降解。
循环流导致了较高的能耗,典型值为3kWhm -3出水[2]。
膜组件能耗的高低还取决于膜组件的构造[1]。
液体在膜组件中的高速剪切流和循环泵的剪切力可以破坏微生物并直接导致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失去活性。
浸没式(一体式)M BR 首先在日本被开发并大量安装使用。
AOMBR工艺设计中的膜模块的膜污染控制与修复策略

AOMBR工艺设计中的膜模块的膜污染控制与修复策略膜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能的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AOMBR(气倒渗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设计中,膜模块的膜污染控制与修复策略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延长膜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就该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1. 膜污染的影响与类型膜污染会显著影响AOMBR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处理效果。
常见的膜污染类型包括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物理污染主要是指悬浮颗粒、胶体物质和沉积物等对膜表面的堆积。
化学污染包括有机物的吸附、油脂的附着和钙镁结垢等。
生物污染则是由微生物的附着、生物膜的形成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引起的。
2. 膜污染控制策略(1)预处理:合理的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膜污染的发生。
包括颗粒物的过滤、调节水质的pH值和离子浓度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入特定的化学剂,如消毒剂和抗污染剂来控制膜污染。
(2)操作条件优化:优化操作条件有助于减少膜污染发生的可能性。
合适的通气方式、适当的温度和适宜的通水流速都能提高AOMBR系统的抗污染能力。
此外,定期的膜清洗和维护也是必要的操作。
(3)膜拆装频率掌控:合理的膜拆装频率可以减轻膜污染的程度。
过于频繁的膜拆装可能会破坏膜的结构,造成额外的污染。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拆装频率,既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又能减少膜污染的可能。
3. 膜污染修复策略面对已经发生的膜污染,及时的修复措施可以有效恢复膜模块的性能。
常见的膜污染修复策略包括物理清洗、化学清洗和生物清洗等。
(1)物理清洗:物理清洗主要采用机械力、超声波、水力和气力等方法来清除沉积在膜表面的污染层。
物理清洗可以去除一些较为结实的污染物,但对于一些附着较强的生物污染或化学污染效果有限。
(2)化学清洗:化学清洗是采用特定的清洗剂来消除膜表面的污染层。
常用的清洗剂包括氧化剂、酸和。
MBR工艺膜污染影响因素及其减缓措施

MBR工艺膜污染影响因素及其减缓措施p2、膜污染机理膜污染是由于被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分子与膜发生物理化学作用,或因浓度极化使某些溶质在膜表面浓度超过其溶解度,以及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变化现象。
膜污染可以通过几种物理化学机制和生物机制产生,并且通过浓差极化而使污染加重。
根据产生机制,膜污染分为两类:物理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其中,物理化学污染一般由进水中的蛋白质和胶体(颗粒)物质引起;而生物污染一般由微生物引起。
对于好氧MBR活性污泥过滤系统中,一般公认的主要污染物是细胞产生的胞外聚合物(EPS)。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膜生物污染。
膜生物污染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和微生物)通过向膜面的传递(可以通过扩散、重力沉降、主体对流)而能动地积累在膜面上形成生物膜。
第二阶段是生物膜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膜通量的明显下降。
3、膜污染影响因素3.1 膜的本身特性膜的特性包括膜的材料、孔径大小分布及其物化性质(包括膜面的亲水性、疏水性等)。
因此在选择膜的类型时,必须考虑其防污染特性。
3.2 料液成分及性质反应器中混合物成分会直接影响到膜的污染程度和使用寿命,如无机成分中的铁盐会沉积在膜丝上,另外油污对膜的污染影响也很大。
所以膜处理需要较好的预处理,以除去对膜污染影响较大的成分。
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浓度、pH值、泥水混合液的粘度及菌胶团的大小、特性等都会对膜污染产生直接影响。
3.3 微生物污染超滤膜在处理过程中,会生成生物膜,虽然这样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率,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微生物污染。
因为膜面和膜内的微孔中有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因而会有大量微生物滋生。
3.4 溶解性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它们可在膜丝表面形成凝胶层,也能吸附在膜丝的微孔表面而堵塞孔道。
通过对膜污染的宏观观察、微观观察及对进水成分的分析,发现处理城市污水影响较大的是料液成分和微生物。
AOMBR工艺设计中的膜模块的膜污染与控制

AOMBR工艺设计中的膜模块的膜污染与控制膜分离技术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的一项主流技术,其中反渗透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膜反应器AOMBR(anaerobic osmotic membrane bioreactor,厌氧渗透膜生物反应器)因其突出的优点逐渐受到关注。
然而,膜污染问题一直是制约膜反应器发展的瓶颈之一,尤其是在AOMBR工艺设计中,膜污染问题更为凸显。
本文将从AOMBR工艺设计中的膜模块方面入手,探讨膜污染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
一、膜污染的产生原因1.工艺操作不当AOMBR反应器中的厌氧单元和好氧单元通过膜模块进行连接。
当厌氧单元和好氧单元温度、酸碱度、COD等水质指标出现波动时,易导致污泥的扰动,从而使膜污染率大幅增加。
2.膜污染物质的产生在AOMBR反应器中,维持良好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是减少膜污染的有效方法。
然而,由于基质的较长停留时间和良好的含氧条件,AOMBR反应器中肠球菌与异养微生物等被认为是膜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
二、膜污染的控制方法1. 良好的物质流动控制在AOMBR反应器中,膜模块的压差及水流速度是影响膜污染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控制压差和水流速度是减少膜污染率的有效措施。
2. 优化反应器结构针对AOMBR反应器中膜污染的问题,优化反应器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膜污染率。
其主要方法是改进反应器内部的流动情况,增加曝气/搅拌时间、增加反应器的有效反应容积、增加文氏反应器。
3. 良好的反应器操作管理AOMBR反应器膜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操作管理不当所导致的。
为了减少膜污染率,必须合理地控制反应器内生物体系结构和操作条件,包括针对水质和COD的恒定控制。
三、结论总之,膜污染是制约AOMBR反应器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对膜污染的控制是AOMBR工艺设计的核心问题。
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膜污染问题,对于AOMBR反应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MBR的污染与防治

MBR的污染与防治膜生物反应器是利用分离膜组件取代二沉池,与生物处理中的生物单元组合的水净化技术。
它利用膜的截留作用,几乎能将全部的污泥及微生物截留下来,使生物单元具有很高的污泥浓度,不但提高了其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而且使其对氨氮的去除率也明显增高。
具有占地面积少,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操作简单,易于自动控制等优点,污泥停留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分离,克服了活性污泥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
正常使用MBR的关键问题是克服膜污染、堵塞等问题,延长膜使用寿命。
膜污染的主要原因:1.被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分子与膜分子发生物理化学作用;2.浓差极化现象使某些溶质在膜表面浓度超过其溶解度,形成的沉积物;3.机械作用而引起的膜表面或膜过滤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
膜污染直接导致了膜通量下降,使膜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膜污染分为可逆和不可逆膜污染。
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来减轻和改善的一类污染被称为可逆膜污染;而膜孔堵塞、膜受到腐蚀及膜的自身劣化等被称为不可逆膜污染。
从污染物的性质又可分为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和生物污染。
膜污染导致膜通量下降,其形成原因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1.料液的性质在MBR中泥水混合液的特性直接影响到膜的污染程度和膜的使用寿命,如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pH值、泥水混合液的粘度及菌胶团的大小及特性等。
2.膜的结构和特性膜的结构可分为对称膜和不对称膜,不对称的膜组件较对称的膜组件更具抗污染特性。
此外,膜孔径大小,膜的截割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膜的孔径分布,选用膜的材料的不同等都是影响膜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
3.泥水混合液与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荷电膜来讲,如果泥水混合液中所含的带电物质与膜所带的电极性相异则互相吸引,该物质吸附在膜表面使得膜被污染。
膜经过改性后,有亲水性和疏水性膜之分,亲水膜较疏水膜不易被污染。
流速、压力、温度、曝气速度、MLSS、污泥停留时间(SRT)、水力停留时间(HRT)等操作参数,对膜的污染速度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因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膜的性质 膜的性质包括膜材质 、膜孔径大小 、孔隙率 、
亲水性 、疏水性 、表面电荷性质 、粗糙度等 ,这些性 质都对膜污染有影响 。不同材质的膜由粘附和孔 堵塞引起的污染程度不同 ; 膜表面张力的色散相 越大 ,则膜越容易发生粘附使膜孔窄化 ;亲水性的 聚砜膜等易受蛋白质的污染 ,而憎水性的丙烯 腈和聚烯烃膜等受到的污染较轻 ; 膜表面粗糙度 的增加使膜表面吸附污染物的可能性增加 ,但也 使扰动程度加大 ,降低了浓差极化 ,因此 ,粗糙度 对膜通量有双重影响[6] 。 2. 2 料液的性质
提高料液流速 ,大大提高了泥水混合液对膜 表面的剪切作用 ,可以降低浓差极化而提高水通 量。
Magara 和 Itoh 研究得出 ,温度升高 1 ℃可引起 膜通量增大 2 %。升高温度会降低料液粘度 ,有利 于膜分离的进行 ,同时 ,提高温度还改变了膜面上 污泥层的厚度和孔径 ,从而改变了膜的通透性能 。
1 膜污染机理
根据 IUPAC(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2 plied Chemistry) 的定义 , 膜污染是指由 于 悬 浮 颗 粒 、胶体或溶解性的物质沉积在膜的表面 、孔隙内 壁 ,而造成膜通量降低的过程 。膜污染是由于膜 对物质的吸附而引起的 ,包括可逆的污染和不可 逆的污染 。可逆的污染一般是由浓差极化现象导 致的 ,膜表面的溶质颗粒浓度增加 ,导致其浓度超 过主体溶液的浓度时 ,在界面上会形成溶质浓度 梯度 ,在梯度力的作用下 ,溶质颗粒经过界面向主 体扩散受阻 , 最后堆积在膜表面 , 引起渗透压增 加 ,使膜通量减少 ,被吸附的物质可以通过有效的
操作条件也直接影响着膜污染 ,操作条件指 操作压力 、膜面流速 、温度 、曝气速度 、污泥停留时 间 (SRT) 、水力停留时间 ( HRT) 等 。
不同的膜分离操作对压力都存在一临界压力 值 ,当操作压力低于临界压力时 ,膜通量会随压力 增加而增加 ;而高于此值时 ,膜通量会随压力增加 而减小 ,会引起膜污染加剧 。
of
Jilin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Vol . 16 ,No. 3 September ,2007
平台为 Intel 赛扬 II 1. 2 G ,nVidia GForce 2/ MX400 , 128M RAM。操作系统为 WindowsXP。
对于已经污染的膜 ,一般常采用物理和化学 的方法来治理 。 3. 2. 1 物理法 (1) 膜面搅拌 :加入湍流促进剂 、 插入隔片 、用小搅拌桨在膜面附近搅拌等方法来 加速膜面的湍动程度 ,减轻浓差极化的产生 。(2) 滤饼机械刮除 :在管状膜组件内放入一些海绵球 , 利用球的冲擦而达到清洗目的 ,在垂直安置的管 状膜内可以放入塑料球 ,利用塑料球的流动冲擦 来清洗 。(3) 反冲洗 :从膜的过滤出口侧反吹气体 或液体 ,将膜面上堆积物除去 。(4) 高膜移动速度 法 :利用膜高速旋转产生高剪切力以抑制膜面的 污染 。另外 ,也可提高液相的流速 ,使原料液的膜 面流速加大 ,利用高的剪切力 ,使膜面的沉积物脱 落。 3. 2. 2 化学法 通常采用药剂清洗的方法或拆 卸膜组件 ,用药水浸泡 。常用的药剂有次氯酸钠 、 稀碱 、稀酸 、酶 、表面活性剂 、络合剂和氧化剂等 。 对于不同的膜组件 ,采用的药剂不同 ,但需要注意 不能杀死微生物 。
第 16 卷 第 3 2007 年 9 月
期
Journal
of
Jilin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Vol . 16 ,No. 3 September ,2007
料液性质包括混合液各组分的性质 、组成 、浓 度 、粒度分布 、粘度 、pH 值等均影响膜的污染 。料 液中污泥浓度过高对膜的运行不利 ,膜通量随污 泥浓度增加而下降 ;pH 值在等电点处膜吸附量最 高 ,膜通量最低 ;料液中溶解性有机物 ( SMP) 浓度 增大会导致膜过滤阻力增大 ,从而使膜通量降低 ; 反应液中微生物的性质组成 ,如丝状菌膨胀也会 使膜通量下降 ;料液中如含有菌体代谢物和多糖 、 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也会对膜产生吸附而造成 膜污染 。 2. 3 操作因素
3. 1. 2 对处理液进行预处理 待处理液污泥浓 度越高 ,越容易在膜表面吸附沉积 ,导致污染 ,因 此应对其进行预处理 , 减少浓差极化和膜污染 。 通常采用调节 pH 值 、温度 、添加抗氧化剂 、添加防 垢剂等措施来改善 ,也有添加絮凝剂或粉末活性 炭来提高料液的可过滤性 。但要注意添加的物质 不可对微生物产生毒性作用 ,以免影响出水水质 及污泥回收利用 。 3. 1. 3 工艺运行条件的控制 优化膜分离操作 条件可以有效地防治膜污染 ,膜过滤有两种基本 模式 ,即错流过滤和终端过滤 ,研究表明 ,终端过 滤能量利用充分 ,但容易引起较快的膜污染 ,错流 过滤则是针对终端过滤易污染的缺点而提出的 , 但能量消耗大 。对于过滤活性污泥而言 ,采用错 流过滤可以降低膜污染 ;另外 ,控制合理的曝气强 度和抽吸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颗粒物质在膜面的 沉积 ,减缓膜污染 。 3. 1. 4 开发新型 MBR 技术和新型抗污染膜 开 发新型 MBR 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开发 SM2 BR 技术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等 ,减少膜分离过程 的污泥浓度 ;还可以开发新型抗老化抗污染膜产 品 ,如荷电膜技术等 。 3. 2 治理膜污染的方法[10 - 11 ]
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去除 。不可逆污染是由于被 吸附的物质在各种化学力的作用下 ,成为膜的一 部分结构 ,同时缩小了膜的有效孔径 ,无法通过清 洗而去除 ,只有通过更换新膜来消除[3 - 5] 。
一般来说 ,膜污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 段发生在膜开始过滤后的几秒或几分钟内 ,为凝 胶层形成阶段 ;第二阶段可持续数小时至几天 ,膜 表面形成污泥层 ,过滤阻力平稳缓慢增长阶段 。
(1.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公主岭 136100 ;2.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生态学在读博士 , 福州 350002)
摘 要 :MBR 法分离污水技术是目前较新的膜分离技术 ,本文主要阐述了膜污染的机理 、原因及控制的方法 。 关键词 :MBR ;膜污染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图 4 为 2049 ×2049 地图的渲染结果 (视野距
离为 600) ,三角行数目分别为 :6529 ,11192 ,2174 , 13221 ,后面两图是网格着色模式 。
4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动态 LOD 技术的实现方案 , 应用此技术可使三维图形引擎中地形渲染部分达 到实时能力 ,而且显示效果比较好 ,在三维计算机 游戏的巨大市场推动下 ,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三 维游戏的制作中 。三维图形引擎的好坏直接决定 了利用此引擎开发的游戏的质量 ,所以开发一个 良好的引擎成了游戏界关注的问题 。动态 LOD 技 术有着巨大的优势并且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提高地形渲染速度也是今后继续工作的方向 。
3 膜污染控制方法
3. 1 预防膜污染方法[7 - 9 ] 根据不同的膜材料及分离方法 ,从工艺设计
入手 ,预防膜污染 ,尽量降低发生膜污染的机率 , 增加膜抗污染能力 ,控制膜组件 、料液性质及操作 条件 ,达到预防膜污染的目的 。 3. 1. 1 选择合适的膜组件 膜的材质的选择取 决于分离技术的要求 ,常用的膜材料有聚砜 、聚丙 烯腈 、聚烯烃类等 ,实验证明 ,聚丙烯类优于聚砜 类 ;无机膜比有机膜抗机械强度大 ,寿命长 ,易清 洗 ,另外膜孔径的选择也较重要 。对微滤膜 ,对称 结构其扁孔开口有时比内部孔径大 ,进入表面孔 的粒子易被截留在膜内 ,而不对称结构 ,其粒子都 被截留在表面 。对于中空纤维超滤膜 ,双皮层的 内外皮层各存在孔径分布 ,有些大分子透过内皮 层孔后 ,可能在外皮层更小孔处被截留而产生堵 塞 ,单层膜则没有这样的问题 。
Research on Membrane Fouling and Its Controlling Measures in MBR ZHAN G Chunling1 , ZHAN G Chunying2
(1. Jili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 , Gongzhuling 136100 , China ; 2.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Presently Reading Ecology Docter , Fuzhou 350002 , China)
Abstract :MBR (Membrane Bioreactor) is a new wastewater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echanism , reason and control method of membrane pollution.
(下转第 33 页)
·20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16 卷 第 3 2007 年 9 月
期
Journal
参考文献 :
[ 1 ] David H. 3D Game Engine Design :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Real Time Computer Graphics[J ] . Morgan Kaufmann. 2001 (4) :105~121. [ 2 ] Luna F. Skinned mesh Character Animation With Direct3D 9. 0[J ] . MSDN Magazine ,2004 (6) :18~26. [3 ] Richard R. Game Design : Theory & Practice [ M] . Wordware Pub2 lishing :Los Rios BoulevardPlano , Texas ,2001 :25~58. [4 ] Adams J . Advanced Animation With DirectX [ M] . Premier Press , Thomson Place Boston ,2003 :108~123. [ 5 ] Mark Duchaineau , Murray Wolinski , David E. Sigeti , Mark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