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外壳模具设计
电器盖注塑模具课程设计

电器盖注塑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器盖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
2.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注塑模具设计的相关参数,如收缩率、模穴数等。
3. 学生掌握注塑模具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及特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完成电器盖注塑模具的设计,包括分型面、模架、顶针等部分。
2.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模具材料、热处理方式等工艺参数。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注塑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模具设计及制造工作的兴趣,增强职业认知。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模具设计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及团队协作意识。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包括模具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流程,重点讲解电器盖注塑模具的设计要求。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注塑模具概述、第二章 注塑模具结构及原理2. 注塑模具设计参数:讲解收缩率、模穴数、模架类型等参数的选择依据,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的要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注塑模具设计参数3. 注塑模具材料及工艺:介绍常用模具材料、热处理方式及表面处理技术,分析各种材料的性能及适用场景。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注塑模具材料及工艺4. CAD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教授学生使用CAD软件进行电器盖注塑模具设计,包括分型面、模架、顶针等部分的绘制。
- 教材章节:第五章 CAD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5.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注塑模具设计的全过程,掌握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方法。
电池外壳后盖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第1章概述模具分类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
金属模具又分为:铸造模具(有色金属压铸,钢铁铸造)、和锻造模具等;非金属模具也分为:塑料模具和无机非金属模具。
而依照模具本身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砂型模具,金属模具,真空模具,石蜡模具等等。
塑料模具一样可分为:注射成型模具,挤塑成型模具,气辅成型模具等等。
模具其他分类:合金模具、钣金模具、塑料模具、冲压模具、铸造模具、锻造模具、挤出模具、压铸模具、汽车模具、滚丝模具等。
塑料模具的分类塑料注射(塑)模具:它主若是热塑性塑料件产品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成型模具,其结构通常由成型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件、推出机构、调温系统、排气系统、支撑部件等部份组成。
制造材料通常采纳塑料模具钢模块,经常使用的材质要紧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等。
注射成型加工方式通常只适用于热塑料品的制品生产,用注射成型工艺生产的塑料制品十分普遍,从生活日用品到各类复杂的机械,电器、交通工具零件等都是用注射模具成型的,它是塑料制品生产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加工方式。
塑料压塑模具:包括紧缩成型和压注成型两种结构模具类型。
它们是要紧用来成型热固性塑料的一类模具,其所对应的设备是压力成型机。
压塑模具要紧由型腔、加料腔、导向机构、推出部件、加热系统等组成。
压注模具普遍用于封装电器元件方面。
压塑模具制造所用材质与注射模具大体相同。
塑料挤出模具:是用来成型生产持续形状的塑料产品的一类模具,又叫挤出成型机头,普遍用于管材、棒材、单丝、板材、薄膜、电线电缆包覆层、异型材等的加工。
塑料吹塑模具:是用来成型塑料容器类中空制品(如饮料瓶、日化用品等各类包装容器)的一种模具,吹塑成型的形式按工艺原理要紧有挤出吹塑中空成型、注塑成型的形式按工艺原理要紧有挤出吹塑中空成型、注射吹塑中空成型、注射延伸吹塑中空成型(俗称“注拉吹”),多层吹塑中空成型,片材吹塑中空成型等。
塑料吸塑模具:是以塑料板、片材为原料成型某些较简单塑料制品的一种模具,其原理是利用抽真空盛开方式或紧缩空气成型方式使固定在凹模或凸模上的塑料板、片,在加热软化的情形下变形而贴在模具的型腔上取得所需成型产品,要紧用于一些日用品、食物、玩具类包装制品生产方面。
计算器外壳注塑模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本文以模具设计为主要内容,介绍了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状况,并以具体的计算器外壳制品为例完成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了注塑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制品分析,选材,设计计算,工艺参数校核,模具动作过程分析及特点,模具总体设计,零件设计,绘制模具装配图,零件图,模具校验等。
关键词:ABS 模具设计装配图零件图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 the mold design as the primary coverage, introduced the mold technology'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and complete 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 take the concrete calculator outer covering product as the example, explained 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 general step, including: The product analysis, the selection, the design calculation,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 examination, the mold movement process analysi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the mold system design, the components design, draws up the mold assembly drawing, the detail drawing, the mold verification and so on.Key words: ABS Mold design Assembly drawing Detaildrawing第一章绪论1.1塑料制品与塑料模具的概念1.1.1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的统称。
电脑显示器后壳注塑模设计

电脑显示器后壳注塑模设计电脑显示器后壳注塑模设计摘要模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装备,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新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即要求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同时,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Pro/MOLDESIGN是Pro/ENGINEER的一个选用模块,提供给使用者仿真模具设计过程所需的工具。
这个模块接受实体模型来创建模具组件,且这些模具组件必然是实体零件,可以应用在许多其它的Pro/ENGINEER模块,例如零件,装配,出图及制造等模块。
由于系统的参数化特性,当设计模型被修改时系统将迅速更新,将修改反映到相关的模具组件上由于某些原因,没有上传完整的毕业设计(完整的应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相关图纸CAD/PROE、中英文文献及翻译等),此文档也稍微删除了一部分内容(目录及某些关键内容)如需要的朋友,请联系我的叩扣:二二壹五八玖一壹五一,数万篇现成设计及另有的高端团队绝对可满足您的需要.。
本文对电脑显示器后壳模具的技术要求和工艺结构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用注塑机和注塑工艺,从而确定显示器后壳注塑模设计思路及方案,最后进行注塑模结构设计与计算。
在设计过程中运用Pro/E、AutoCAD软件,首先在Pro/E模具设计模块中做出分型面,利用分型面得出动、定模,再将型腔及所选的标准模架导入装配模块,从总体到个体的设计思路,设计出每个单一零件,最后导入工程图中并转化到AutoCAD软件中进行标注,从而得出完整的设计结果。
关键词注射模;模具设计;分型面;模架AbstractThe moul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y accoutrement in the modern industry, the new products which are end to end emerging are calling for the mould research needs to improve the speed and manufacturing quality, or in other words the preparation work is finished by minimum cyclic and lowest final cost.The Pro/MOLDESGN,which is the module of Pro/ENGINEER offers the user the designing process. The module can accept entity mold to create the molding part, far more the entity mold is component naturalism, and The component can also be used in many other Pro/ENGINEER module in many other Pro/ENGINEER module. For example, the component, assemblage, drawing practice, manufacture and so on. When the design mold is modified, the system is updating rapidly, and adding the modified mold to the mold mould, which is contacted to original mould.Most of the time should be put on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this thesis. After all, We selected the model numbered the injection mold of machine as inspected by the analysis result, and studied out the injection technology, and most of all defining the design programming of the injection mold of the back cover of the computer’ indicator. Finally, designing and calcul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jection mold. We use many tools such as Pro/E software and AutoCAD software in all the entire process. The moving mould and solid mould be obtained by the mould joint, and then decanting the impression with standard die carrier into the assembly section. With the consciousness by designing from population to individual, and then drew out all the unity components and decanted the component into the schedule drawing and inverted into Auto CAD in the end. So we can get out the perfect designing theory.Keywords injection mould mould design parting surface die carrier目录1 绪论 (1)2 注塑模具设计要求 (5)2.1 塑件分析 (5)2.2 塑件的成型性能 (5)2.3 注塑工艺路线和设备 (7)2.4 模具类型 (7)2.5 模具设计 (7)3 模具设计流程 (8)3.1 设计依据 (8)3.2 设计程序 (8)4 注塑材料分析与选择 (9)4.1 主材料分析 (9)4.1.1 材料分析 (9)4.1.2 塑料的成分 (9)4.1.3 塑料的性能特点 (13)4.2 注射模的塑料选择 (13)4.2.1 ABS材料的特点 (14)4.2.2 ABS材料成型特性 (14)5 注射机的选用 (15)5.1 注射机的结构类型 (15)5.2 主要技术参数 (16)5.3 技术规格及特性 (16)5.4 注射机选择 (17)6 分型面确定与模具设计 (18)6.1 分型面的确定 (18)6.1.1 分型面的概述 (18)7 模架结构的设计 (20)7.1 标准模架选用 (21)7.2 标准零件的设计 (21)7.2.1 结构支撑件设计 (22)8 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设计 (24)8.1 浇注系统 (25)8.1.1 浇注系统的形式 (26)8.1.2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26)8.1.3 基于UG浇口位置分析 (26)8.1.4 手机面板浇注系统设计 (27)8.1.5 UG浇注系统设计效果图 (27)8.2 冷却系统 (28)8.2.1 冷却系统的作用 (28)8.2.2 冷却效率 (28)8.2.3 手机面壳模具冷却系统设计 (29)9 模具相关校核计算 (31)9.1 注塑机参数的校核 (31)9.1.1 注射量的校核 (31)9.1.2 锁模力的校核 (32)9.1.3 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 (32)9.1.4 开模行程的校核 (32)9.2 注塑机安装模具部分的尺寸校核 (33)9.2.1 喷嘴尺寸 (33)9.2.2 定位环尺寸 (33)9.2.3 模具厚度 (33)9.3 模具的长度与宽度 (34)9.3.1 开模行程校核 (34)9.3.2 顶出装置的校核 (34)9.4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35)9.4.1 成型零部件尺寸分析 (35)9.4.2 注射模相关强度计算 (34)9.5 冷料穴的设计 (36)9.6 模具温度调节系统 (36)9.6.1 温度调节对塑件的影响 (36)9.6.2 温度调节对生产力的影响 (37)9.7 合模导向和定位机构 (37)9.8 加工成本 (37)结论 (38)致谢 (39)参考文献 (40)1 绪论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要求,与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无论是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罩盖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题目名称罩盖模具设计学生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卓越2班学号 2学生姓名 _指导教师目录一、设计课题 (3)二、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3)三、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3)四、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7)五、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8)六、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9)七、排气槽的设计 (10)八、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11)九、总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11)十、结论 (13)十一、参考文献 (13)一、设计课题罩盖,结构如图所示。
大批量生产。
材料ABS。
二、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2.1、塑件工艺分析(1)外形尺寸该塑件壁厚为3mm,塑件外形尺寸不大,塑料熔体流程不太大,适合与注塑成型。
(2)精度等级公差要求等级较低,能够完成。
(3)脱模斜度ABS属于无定型塑料,成型收缩率较小。
三、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3.1、分型面为位置的确定通过对塑件结构形式的分析,分型面应选在端盖截面积最大且利于开模却取出塑件的底平面上。
如图:圆柱形形芯包紧力的计算:P=EST/R E=塑料弹性模量S=塑件收缩率T=壁厚R=最大径向尺寸经计算后模的包紧力比前模大,故塑件可以留在后模。
3.2、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确定(1)型腔数量的确定该塑件为大批量生产,可采用一摸多腔的结构形式。
同时考虑到塑件尺寸,模具结构尺寸的大小关系,以及各种成本费用的关系,初步定位一摸两腔的结构形式。
(2)型腔排列形式的确定多腔模式尽量采用平衡式排列布置,且要力求紧凑,并与浇口开设的位置对称。
由于该设计采用的是一摸两腔的布置,故采用直线对称排比。
如下图:(3)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本模具设计属于一摸两腔,对称直线排列,采用推管推杆推出的结构形式。
浇注系统设计时,流到采用对称平衡式,浇口采用潜伏式,开模时水口凝料与塑胶自动脱离。
因此定模部分不需要单独开设分型面取出凝料,动模部分需要添加型芯固定板、由上综合分析可知,选用单分型面注射模。
计算器外壳注塑模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第一章绪论 (1)1.1塑料制品与塑料模具的概念 (1)1.1.1塑料制品 (1)1.1.2模具概念 (1)1.2 塑料的组成 (1)1.2.1塑料的定义 (1)1.2.2塑料的组成 (1)1.3 塑料的分类 (1)1.3.1按照塑料的组成分类 (1)1.3.2按照塑料材料受热后的性能分类 (1)1.3.3按照材料的用途分类 (1)1.3.4按照塑料半制品或制品分类 (2)1.3.5按照成形方法分类 (2)1.4 塑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2)1.4.1塑料的性能 (2)1.4.2塑料的应用 (2)1.5 塑料的注塑成型 (3)1.6 塑料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3)第二章注塑模结构 (3)2.1 注塑成型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3)2.2 注塑模的典型机构 (4)2.3 热塑性塑料注塑模的特点 (4)第三章塑件分析 (4)3.1 制件分析 (4)3.1.1制品材料 (4)3.1.2制品形状 (5)3.1.3尺寸精度 (5)3.1.4表面质量分析 (5)第四章注塑成型设备的选择 (7)4.1 注塑成型设备的分类 (7)4.2 初选注射机 (7)4.3 模架的选择 (8)第五章外壳注塑模浇注系统的设计 (8)5.1 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8)5.1.1浇注系统的组成 (8)5.2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9)5.3 主流道设计 (10)5.3.1浇口套进料口直径的确定 (10)5.3.2球面凹坑半径 (10)5.3.3浇口套与定模板、定位环的配合 (10)5.3.4选定浇口套 (10)5.4 冷料穴和拉料杆的设计 (10)5.4.1带Z型头拉料杆的冷却穴 (11)5.4.2带球形头拉料杆的冷却穴 (11)5.4.3无拉杆的冷料穴 (11)5.5 分流道的设计 (12)5.5.1分流道的设计原则 (12)5.5.2分流道截面形状和尺寸 (12)5.5.3根据型腔在分流面上的排布情况 (13)5.5.4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14)5.5.5分流道的布置 (14)5.6浇口的设计 (14)5.6.1浇口位置的选择原则 (14)5.6.2浇口类型的确定 (14)第六章注塑模具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16)6.1 型腔数目的确定 (16)6.2 分型面的确定 (16)6.3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17)6.3.1凹模的结构设计 (18)6.3.2凸模的结构设计 (19)6.3.3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20)第七章排气系统设计 (24)第八章脱模系统设计 (26)8.1 脱模机构的选用原则 (26)8.2 脱模力的计算 (27)8.3 推出零件尺寸的确定 (28)8.3.1推杆直径的确定 (28)8.4 复位杆的确定 (29)第九章加热与冷却系统设计 (30)9.1冷却系统设计 (30)9.1.1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30)9.1.2常见冷却系统结构 (30)9.2 加热系统设计 (30)第十章结构零件的设计 (31)10.1 合模导向装置的设计 (31)10.1.1导向装置的作用 (31)10.1.2导向装置的设计原则 (31)10.1.3导柱的结构、特点及用途 (31)10.1.4导套和导向孔的结构及特点 (32)10.2 支承零件的设计 (32)第十一章模具参数校核 (35)11.1 注塑机参数校核 (35)总结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文献翻译 (39)Electrochemistry galvanization in plastic mold's application (39)电化学电镀在塑料模具中的应用 (43)摘要本文以模具设计为主要内容,介绍了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状况,并以具体的计算器外壳制品为例完成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了注塑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制品分析,选材,设计计算,工艺参数校核,模具动作过程分析及特点,模具总体设计,零件设计,绘制模具装配图,零件图,模具校验等。
模具毕业设计22侧抽芯计算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编号: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侧抽芯计算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学院:国防生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姓名:职称:讲师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5月3日摘要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具生产已经触及电器、仪器仪表、建筑器材、汽车工业、日用五金等众多领域,是一项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目前国家相当重视一门技术。
本设计选择目前了比较热门畅销的电子产品—计算器,设计的模具将塑件确定为计算器外壳。
本论文对侧抽芯计算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通过对计算器外壳进行工艺分析,最终将完整的模具设计完成。
模具采用一模一腔,浇口采用点浇口形式,并设置有冷却系统,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塑件质量;说明书对注塑机的选择、模具成型结构、分型面选择等各项参数、数据进行详细的计算和校核,说明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模具的具体工作过程。
本次侧抽芯计算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中,大多数零件使用标准件,成型零件使用了镶嵌块,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设计过程中参考各类资料,使用CAXAcad进行绘图,设计合理可靠。
关键词:计算器外壳;模具设计;成本;效率Abstract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mol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 mold production has touched many areas of electrical, instrumentation , construction equipment , automotive, hardware , etc., is a high- efficiency, high-quality, low-cost, low-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and high-tech industry , is currently the countr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a technology. This design choice is currently the more popular selling electronic products - calculators, designed to mold plastic parts for the calculator to determine the shell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pulling side of the calculator shell injection mold design for a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through the calculator shell process analysis will eventually complete mold design is completed. A mold using a mold cavity, gate using point gate form, and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system, maximize productiv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lastic parts; paper also choose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molding structure, the parting line selection parameters, data for detailed calculation and verification.The Pulling side of the computer case injection mold design, most parts using standard parts, molded parts using mosaic blocks, reducing mold manufacturing costs and production cycle,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reference design process all kinds of data, use CAXAcad for drawing,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design.Keywords: calculator shell; mold design; costs; efficiency目录引言 (1)1 绪论 (2)1.1 注塑模具设计发展的概况 (2)1.2塑料模具的特点 (3)1.3 注塑模具设计的要求及程序 (4)2 计算器外壳的设计及工艺分析 (5)2.1 计算器外壳的设计 (5)2.2 材料的选择 (6)2.3 计算器外壳的工艺性分析 (6)2.3.1 结构工艺性 (6)2.3.2 塑件的批量生产 (6)3 注塑机的选择及校核 (7)3.1 初选注塑机 (7)3.1.1 确定最大注塑量 (7)3.1.2 确定模具温度及冷却方式 (7)3.1.3 确定注塑成型的工艺参数 (7)3.2 注射机的选择及校核 (8)3.2.1型腔数校核 (8)3.2.2 注塑压力校核 (8)4 模具结构分析及设计 (10)4.1.1型腔数目及排列 (10)4.1.2分型面的选择 (10)4.1.3 排气系统设计 (10)4.2浇注系统的设计 (11)4.2.1 主流道的设计 (11)4.2.2 分流道的设计 (11)4.2.3浇口的选择和设计 (12)4.2.4 分流道的截面尺寸 (12)4.3 成型零件的设计 (13)4.3.1 凹模、凸模形式的确定 (13)4.3.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3)4.4冷却系统的设计 (15)4.4.1冷却通道的位置及数量 (15)4.4.2冷却系统冷却通道孔径的计算 (16)4.5 脱模方式的设计 (16)4.5.1脱模机构的设计 (16)4.5.2脱模力的计算及推杆的设计 (17)4.5.3 复位机构的设计 (17)4.6 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18)4.6.1 合模导向机构的选择 (18)4.6.2 导柱的设计 (19)4.7成型设备的校核 (19)4.7.1锁模力的校核 (19)4.7.2安装尺寸的校核 (20)4.7.3开模行程的校核 (20)5 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尺寸校核 (21)5.1 型腔侧壁厚度强度校核 (21)5.2 型腔底部厚度强度校核 (21)5.3 导柱尺寸的强度校核 (21)5.4推杆尺寸校核 (22)6 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23)6.1抽芯距的计算 (23)6.2斜导柱尺寸计算 (23)6.3 滑块与导滑槽的设计 (24)7 侧抽芯计算器外壳注塑模工作过程简介 (25)8 模具的修模 (28)8.1凝料粘着主流道 (28)8.2塑件粘着型腔 (28)8.3 塑件粘着型芯 (29)9 结论 (30)谢辞 (31)参考文献: (32)模具是汽车、电子、电器、航空、仪表、轻工、塑料、日用品等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国民生活水平要想得到提高,国家就必须要有优秀的模具工艺水平,没有优秀的模具,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
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冲压模具设计

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冲压模具设
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普及,笔记本电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必需品。
而这些电脑外壳的材料也不断升级,从最早的塑料外壳,逐渐发展到金属外壳,再到现今的镁合金外壳。
而镁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成为了现在笔记本电脑外壳材料的主流。
然而,如何设计出适用于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冲压模具,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冲压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外形、尺寸和结构,其次是材料的选择和模具的结构设计。
对于镁合金材料而言,由于其硬度较高,容易导致模具的磨损和损坏,因此需要选用足够强度的材料,并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如硬质镀膜和高温淬火等。
此外,冲压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延展性和回弹性,来保证产品的精度和外观要求。
因此,模具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切角、圆弧等细节,以减少冲压过程中材料的变形和损坏。
在模具的实际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维护和保养的问题。
由于镁合金的特性,容易受到氧化和腐蚀的影响,因此需要保持模具的清洁和干燥,以及进行涂层保护等措施,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总之,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因素,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工艺要求。
同时,也需要注意到模具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镁合金材料的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对于冲压模具设计来说,更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着色”,确定无误后输入名称“20102”,确定,如图所示。
图
步骤04分割笔插下部型芯
单击”分割体积块”按钮 ,弹出”分割体积块”菜单管理器,选择“一个体积块”、“模具体积块”、“完成”,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201”加入到右侧,点击关闭。
图
可以看到在“环选取”对话框中有43条环线,点击任意一项,对应图形中的环线将变色显示,选取的原则一是最大轮廓线,二是上下通孔。仔细甄别每一条环线,如果不是上下通孔的环线,则点击旁边的“状态”,选择“排除”,本模型要排除环线的编号是:2、3、8、9、20-22、32、41-43,如果是通孔环线,则一般有上下两条环线,点击“链”标签,进入“链”对话框,在对应的环线编号中选取“上部”或“下部”,本模型中一律选择“上部”,如图所示。
步骤02定义新项目
在【EMX5.0】工具条中单击【新建】按钮 ,弹出【定义新项目】对话框,在弹出的“项目”对话框中输入“jsqwk_moldbase”,零件前缀为“mojia”,后缀可设计自己特有的标记,并在“单位”选项区中勾选“mm”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EMX项目的新建操作,如图-所示。
步骤02新建文件
在菜单栏中依次选择“文件/新建”选项或在“文件”工具条中单击“新建”按钮 ,弹出“新建”对话框。接着选中“制造”单选按钮,在“子类型”选项区中选择“模具型腔”单选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jsqwk_mold”,接着选择mmns-mfg-mold(公制)模板,然后单击 按钮进入模具设计界面。
图
用同样的方法创建另外两个螺钉孔的型芯分型面。
步骤04创建笔插下部的型芯分型面
继续按上面的方法进行拉伸操作,选择工件底部为草绘平面进行草绘,添加参照,用工具栏中的“通过边创建图元”按钮 抽取笔插部分的边沿为草绘图形,抽取的线段不一定相交,可用 按钮点击线段使之两两相交,从一个端点作一条如图所示直线并垂直于另一边,修剪多余部分,点击确定 回到拉伸操控板,点击“拉伸到指定的”按钮 ,拉伸到零件模型对应的内表面,点开“选项”按钮,勾选“封闭端”,点击“确定”完成,如图所示。
图
设计流程3---创建模具工件
创建自动工件
在工具条中点击“创建工件”按钮 ,创建模具工件,在绘图区域中选取坐标系“MOLD_CSYS_DEF”,设置工件如图尺寸,单击预览,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图-设置工件尺寸
设计流程4---创建分型曲面
步骤01创建自动分型线
在”模具/铸件制造”工具栏中单击”创建自动分型线”按钮 ,弹出“侧面影像曲线”对话框,对话框内的各项参数均已自动定义,点选“环路选择”,再点击“定义”按钮,打开“环选取”对话框,如图所示。
图
点击“选项”,做如下设置,并确定完成拉伸。
图
按住“ctrl”键点选该拉伸曲面和刚才复制得到的曲面,在菜单栏选择“编辑/合并”命令,选择适当的合并方向,将两个曲面合并为一个,即得到斜顶杆分型面,如图所示。
图
用相同的方法创建其余三个斜顶杆分型面。
图
设计流程5---分割体积快
步骤01分割型芯和型腔
取消上面设置的隐藏,在”模具/铸件制造”工具栏中单击”分割体积块”按钮 ,弹出”分割体积块”菜单管理器,选择“两个体积块”、“所有工件”、“完成”,选择主分型面单击确定,如图所示。
冷去装置
将冷却水路设计型芯和型腔内部,更接近塑件,冷却效果较好
任务二:设计圆外壳的成型零件
要求:将本产品合理分型,并设计出成型零件。
设计参照如下
设计流程1----加载参照模型
步骤01建立工作目录
打开pro/E软件,接着在菜单栏中依次选择“文件/设置工作目录”选项,弹出“选取工作目录”对话框,然后选择指定一个自已建的目标文件夹,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工作目录的设置,并将任务二建立的“jsqwk.prt”模型复制到工作目录中。
图
步骤03创建螺钉孔型芯分型面
在菜单栏选择“插入/拉伸”,弹出”拉伸”操控板,点击“曲面”按钮 ,用工并去掉“去除材料”按钮 的选择,再点击“放置”按钮,然后选择工件底部为草绘平面进行草绘,添加一个水平或竖直参照,具栏中的“通过边创建图元”按钮 抽取下部三个螺孔柱的外边沿为草绘图形,点击确定 回到拉伸操控板,选择拉伸方向指向工件内部,点击“拉伸到指定的”按钮 ,选择拉伸到零件模型内表面,点击“选项”按钮 ,勾选“封闭端”,点击“确定”完成,如图所示。
设计方案
方案分析
分型面
分型面应设在零件最大投影面,如图所示,塑料包紧型芯而留在动模,较易推出。
型腔布局
塑件中等尺寸,产量不大,采用一模一腔即可满足生产需要。
浇注系统
采用点浇口,塑件质量易保证,从零件上端进料,料流比较顺畅,不易产生熔接痕和气泡等缺陷。
推出机构
除了直顶杆外,由于塑件有四个侧孔,还要设计四个斜顶杆,在顶出过程中侧向抽芯,使制件脱出。
图
先点击工具栏的“复制”按钮 ,再点击“粘贴”按钮 ,打开复制曲面对话框,点击“选项”按钮,勾选“排除曲面并填充孔”,选择侧孔的内边沿,按下“确定”完成复制。
图
点击创建基准面按钮 ,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选择“MOLD_FRONT”平面偏距“26.5”建立一个基准平面“ADTM1”,取消工件的隐藏,点击主菜单上的“插入/拉伸”命令,打开拉伸操控板,点击“曲面”按钮 ,并去掉“去除材料”按钮 的选择,选择刚建立的平面为草绘平面,草绘图形如图所示。
图
继续进行拉伸操作,草绘平面设置同上,草绘圆直径为“8”,如图所示拉伸尺寸为“4”。
图
将两拉伸曲面合并,合并结果如图所示。
图
步骤06创建斜顶杆分型面
在“模型树”中按下“shift”键选择如图所示步骤,点击右键选择“隐藏”,如图所示。
图
在计算器外壳模型内表面选择一个曲面,按下“ctrl”键再选择侧孔所在的内表面,如图所示。
选择一个斜顶杆分型面,点击确定,在弹出的“岛列表”中,选择“岛2”点击确定。
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着色”,输入名称“20104”,点击确定,如图所示。
图
用同样的方法分割另外三个斜顶杆,分别命名为“20105”、“20106”、“20107”
步骤06分割笔插下部型芯
单击”分割体积块”按钮 ,弹出”分割体积块”菜单管理器,选择“一个体积块”、“模具体积块”、“完成”,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101”加入到右侧,点击关闭。
图
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着色”,确定无误后输入名称“201”,然后确定,
图
继续操作,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着色”,确定无误后输入名称“101”,点击确定,如图所示。
图
步骤02分割螺孔柱型芯
单击”分割体积块”按钮 ,弹出”分割体积块”菜单管理器,选择“一个体积块”、“模具体积块”、“完成”,
项目四计算器外壳塑料模具设计
能力目标
1.分析壳体类塑件模具设计方案
2.熟悉三板模的结构特点
知识目标
1.掌握点浇口的设计方法
2.掌握斜顶杆的设计方法
3.掌握利用EMX5.0进行三板模具的设计
一项目引入
某企业接到一批计算器外壳订单,要求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外表面美观、无瑕疵,设计一套成型该塑件的注塑模具。
图
再次按上面的方法进行拉伸操作,选择工件底面为草绘平面,用“同心圆”工具 ,绘制上面四个螺钉孔的同心圆,直径为“6”,向工件内部拉伸,点开“选项”按钮,勾选“封闭端”,拉伸尺寸为“2”,如图所示。
图
按下“ctrl”键选中刚才拉伸的两个曲面,点击主菜单上的“编辑/合并”,打开“合并”操控板,选择合并方向为向上和向外,合并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合并错误,可点击模型树上的“设置”按钮,选择“树过滤器”打开“模型树项目”对话框,勾选“特征”,模型树上即列出操作的步骤,右键点击“合并”,选择“编辑定义”,继续选择合并方式。
图
选择完成后点击“确定”,回到上一个对话框,点击“预览”,可以看到选择的环线,检查无误后点击确定。
图
步骤02创建主分型面
在“模具/铸件制造”工具栏中单击“分型曲面”按钮 ,工具条中单击“通过回路和扩展边界产生曲面”按钮 ,弹出“裙边曲面”对话框,点击“预览”,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分型曲面,点击“确定”完成,并点击工具栏中的“ ”退出分型曲面设置状态。
图
单击“预览”,可以看到开模方向指向壳体上方。
图
步骤04保存文件
执行菜单栏中的“文件/保存”命令,保存文件。
设计流程2---应用收缩
在“模具/铸件制造”工具栏中单击“按尺寸收缩”按钮 ,弹出“按尺寸收缩”对话框,在绘图区域中选取参照模型和坐标系“PRT_CSYS_DEF”,再在弹出的“按比例收缩”对话框中输入收缩比率为“0.00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如图-所示。
选择分割笔插下部型芯分型面,点击确定,在弹出的“岛列表”中,选择“岛2”、“岛3”点击确定。
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着色”,输入名称“10101”,点击确定,如图所示。
图
步骤07抽取体积快
在”模具/铸件制造”工具栏中单击”创建模具元件”按钮 ,弹出创建”创建模具元件”菜单管理器,全部选中点击确定完成。
图
继续进行拉伸操作,拉伸设置同上,草绘图形如所示,拉伸尺寸为“4”
图
合并两个封闭曲面,合并结果如图所示。
图
步骤05创建上部笔插部分的型芯分型面
继续按上面的方法进行拉伸操作,注意选择工件上表面为草绘平面进行草绘,添加参照,抽取上部笔插圆形的边沿为草绘图形,点击确定 回到拉伸操控板,点开“选项”按钮,勾选“封闭端”,点击“确定”完成,如图所示。
图
步骤03打开参照零件
在”模具/铸件制造”工具条中单击“选取零件”按钮 ,弹出”打开”对话框,选取工作目录中的然“jsqwk.prt”文件,单击 ,打开“布局”对话框,点击“预览”按钮,发现开模方向指向壳体侧边,方向不正确,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