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教案四年级下册第11课 认识中国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 术 课 时 教 案A
备课人:鑫淼
四年级下册 第11课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
《认识中国画》
课型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提高对中国画的兴趣,珍视中国பைடு நூலகம்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知识技能
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不同种类、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感受祖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丰厚底蕴。
过程方法
通过对比欣赏,了解中国画作品的题材、种类、风格。初步掌握中国画欣赏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中国画的认知,为后面教学寻找侧重点。
板书课题:认识中国画
三、讲新课
1.中国画的分类
课件出示不同种类的中国画作品:《富春山居图》、《出水芙蓉》、《泼墨仙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提问:这些作品画的是什么?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总结: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从题材上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三大画科。
四、作业评价欣赏。
二次
备课
课 时 教 案B
二次
备课
对比观察2:《出水芙蓉》和清代画家朱耷的《荷花》,请学生进行对比,再次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小结:写意画点画淋漓、简练粗犷,给人以豪放之感。
出示《韩熙载夜宴图》、《泼墨仙人图》、《东篱菊花图》、《芙蓉锦鸡图》等工笔画与写意画作品,请学生判断作品的画法。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作品的画法。
3.认识中国画的笔墨之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分类题材。
二次
备课
课 时 教 案B
2.了解不同风格的中国画之美
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对比观察1:对比生活中的荷花与宋代佚名画家的《出水芙蓉》。请学生思考:画的像不像?画面形象有什么寓意?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
小结:工笔画讲究工整写实,把所画对象的形态表现的一丝不苟,具有细致感。
课 时 教 案B
第一节
一、整肃课堂纪律、组织教学
调整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提问:你了解中国画么?你们在哪里见到过中国画作品么?
学生各抒己见。
基础知识抢答:学习中国画要准备必要的工具,你知道什么是“文房四宝”么?学生思考回答。
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简单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导入教学。
二、讲新课
示范:
老师在黑板上贴上毛毡和宣纸给学生示范如何表现国画墨色中的浓淡干湿枯变化。学生观看学习。
可以请学生在黑板上尝试练习。
老师示范荷花的画法,学生观看学习。
三、艺术实践
选择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幅绘画作品,从作品的题材、笔墨、用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描述,用大约150字的短文写出你的感受,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以朱耷的《荷花》为例,教师示范写意画法,指导学生体验用笔、用墨的不同之处。
学生观看教师示范,并尝试中锋、侧锋、散锋等用笔变化,尝试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的变化。
四、课间休息十分钟
让学生利用下课时间准备学习用具,接水、准备颜料摆放。注意不要乱洒颜料水。
二次
备课
课 时 教 案B
第二节
一、整顿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教学
重点和 难点
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提高欣赏能力。
感受中国画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加以描述。
教 学
准 备
教师
课件,名家作品、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旧报纸等。
学生
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旧报纸等。
板书(场地)设计
认识中国画
范画张贴处
浓墨
淡墨
枯笔

思维教学框架设计栏:
美术教学资料收集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