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3型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实验
实验三三相一次重合闸实验

实验三 三相一次重合闸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的电气结构和工作原理。
2.理解三相一次重合闸内部器件的功能和特性,掌握其实验操作及调整方法。
二.原理说明DH-3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用于输电线路上实现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它是重要的保护设备。
重合闸装置内部接线见图9-1。
装置由一只DS-32时间继电器(作为时间元件)、一只电码继电器(作为中间元件)及一些电阻、电容元件组成。
装置内部的元件及其主要功用如下:1.时间元件KT :该元件由DS-32时间继电器构成,其延时调整范围为,用以调整从重合闸装置起动到接通断路器合闸线圈实现断路器重合的延时,时间元件有一对延时常开触点和一对延时滑动触点及两对瞬时切换触点。
2.中间元件KM :该元件由电码继电器构成,是装置的出口元件,用以接通断路器的合闸线圈。
继电器线圈由两个绕组组成:电压绕组KM (V ),用于中间元件的起动;电流绕组KM (I ),用于在中间元件起动后使衔铁继续保持在合闸装置。
3.电容器C :用于保证装置只动作一次4.充电电阻R 4:用于限制电容器的充电速度。
5.附加电阻R 5:用于保证时间元件DS 的线圈热稳定性。
6.放电电阻R 6:在需要实现分闸,但不允许重合闸动作(禁止重合闸)时,电 容器上储存的电能经过它放电。
7.信号灯HL :在装置的接线中,监视中间元件的触点ZJ1、ZJ2、和控制按钮的辅助触点是否正常,故障发生时信号灯应熄灭,当直流电源发生中断时,信号灯也应熄灭。
8.附加电阻R 7:用于降低信号灯HL 上的电压。
在输电线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重合闸装置中的电容器C 经电阻R 4已经充足电,整个装置处于准备动作状态。
当断路由于保护动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时,断路器的辅助接点起动重合闸装置的时间元件KT ,经过延时后触点KT 闭合,电容器C 通过KT 对KM (V )放电,KT 起动后接通了KT (I )回路并自保持到断路器完成合闸。
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实验报告

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实验报告英文回答:Three-Phase Primary Reclosing Device Experiment Report。
The three-phase primary reclosing device is aprotective device used in power systems to automatically reclose a circuit breaker after a fault occurs. The purpose of the reclosing device is to minimize the duration of the outage caused by the fault.The reclosing device is typically installed on the primary side of a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When a fault occurs on the secondary side of the transformer, the reclosing device will sense the fault and trip the circuit breaker. After a predetermined time delay, the reclosing device will reclose the circuit breaker. If the fault has cleared, the circuit breaker will remain closed and powerwill be restored to the customers. If the fault has not cleared, the reclosing device will trip the circuit breakeragain and lock it out.The reclosing dev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wer system. It helps to minimize the duration of outages caused by faults and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system.中文回答: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实验报告。
实验八: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

实验八: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相一次重合闸的基本原理。
2、了解三相一次重合闸与继电保护之间如何配合工作。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1、TQXDB-IB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2、DL-31电流继电器3、DZY-202中间继电器4、JCH-4A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三、实验原理JCH-4A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中,作为实现三相一次重合闸的主要元件。
JCH-4A型三相一次重合闸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
图中各符号含义如下:HQ——断路器合闸线圈DL1~DL2——断路器的辅助触点TQ——断路器跳闸线圈SJ——时间继电器ZJ——中间继电器⑦⑧③⑥②I ①SJ④ZJSJHQDL1 DL2KM+KM-图1 重合闸用于单侧电源线路的接线示意图1、正常运行处于合闸状态。
在投入前应将重合闸放电(端子3、6短接一次)完毕。
当线路正常运行断路器处于合闸时,对充电回路的电容器充电,此时如果输电线路存在故障,则断路器很快又被切除。
由于电容器充电时间短没有达到门坎电压,中间继电器控制回路不能接通,避免了断路器发生重合闸。
若线路正常,则经15~25s后,电容器充满电,重合闸准备动作。
2、断路器由保护动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
此时断路器的辅助触点DL1返回接通,启动时间继电器SJ。
经延时后,接通中间继电器控制电路,ZJ(V)动作后,接通断路器合闸电路(KM+→端子②→SJ1→ZJ(I)→DL2→HQ →KM-),HQ通电后,实现一次重合闸。
由于ZJ(I)的作用,ZJ1能保持直到断路器完成合闸,其辅助触点DL2断开为止。
如果线路上是瞬时故障,则重合闸成功后,电容器自行充电,经15~25s 后,重合闸重新处于准备动作状态。
3、线路上存在永久性故障。
此时经一次重合闸后,断路器第二次跳闸(重合闸不成功),SJ 仍启动,但这段时间小于恢复时间(15~25s ),不能接通控制电路使ZJ (V )动作,因而保证重合闸只动作一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构造、特性,掌握继电器的基本参数(整定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及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1.观察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结构,熟悉其动作原理,了解继电器的主要参数。
2.接线如图一所示(1)测定电流继电器的起动电流a)利用改变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进行整定值范围的选择。
当线圈串联时,其动作值即为刻度盘上所示的值。
当线圈并联时,其动作值即为刻度盘上的两倍。
b)测出在其电气线圈串联及并联情况下,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值。
测起动电流时,调节调压器,使通入继电器的电流均匀增大到串联在电流继电器常开接点回路中的指示灯刚好亮为止,即,使继电器刚好能动作的最小电流I dz,记入表1中。
(2)测定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电流待继电器动作后,再调节调压器,降低电流,使通入的电流下降至使指示灯刚好熄灭为止,即,刚好是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即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I re,记入表1中。
(3)计算返回系数将测出的I dz、I re,填入表1中,计算出返回系数。
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 re不应小于0.85。
表1*3.继电器的调整方法(1)动作值不符合刻度盘时,可按下顺序进行调整:a)将继电器把手放在最大值,当测出的动作电流值小于盘上数值时,可将舌片的起始位置远离电磁铁的磁极;大于盘上数值时,则应调整左限止杆,将其移近磁极。
b)再将把手放在最小值,测动作电流,由于第一步已将最大值调整到与刻度盘相符满足了要求。
若最小值还不符合要求,则可用改变弹簧拉力进行调整——顺时针移动弹簧使电流减小,反之增大。
c)刻度盘调整的同时,要检验最大位置的返回系数及最小位置是接点接触的可靠性满足要求后在检查中间位置的刻度。
(2)消除接点振动方法:对于接近动作电流时发生震动原因有:静接点弹片太硬太厚不均匀;静接点弹片弯曲不正确;接点桥摆动角度过大;接点相遇角度不合适等,可针对上述原因进行调整纠正。
三、思考题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 re为什么要求在0.85~0.9之间,太大或太小有什么问题?2.电流继电器的二组线圈由串联改为并联时其整定值有何变化?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的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磁型时间继电器的构造、特性,掌握继电器的基本参数(动作时限)及实验方法。
自动重合闸实验报告doc

自动重合闸实验报告篇一:自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实验图21-2 自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原理接线图三、使用仪器、材料篇二:自动重合闸后加速保护实验图22-1 重合闸后加速保护的网络接线图图22-2篇三:自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实验实验十七自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自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的原理接线。
2.理解自动重合闸前加速的组成形式,技术特性,掌握其实验操作方法。
二.预习和思考1.图12-2中各个继电器的功用是什么?2.在重合闸动作前是由哪几个继电器及其触点共同作用,实现前加速保护。
3.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保护再次起动,此时由哪几个继电器及其触点共同作用,恢复有选择地再次切除故障的?4.为什么加速继电器要具有延时返回的特点?5.在前加速保护电路中,重合闸装置动作后,为什么KM2继电器要通过KA1的常开触点,KM2自身延时(本文来自: 小草范文网:自动重合闸实验报告)返回常开触点进行自保持?6.在输电线路重合闸电路中,采用前加速时,KM2是由于什么触点起动的? 7.请分析自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的优缺点。
8.分析自动重合闸合闸前加速度保护实验的原理和判断动作过程,并完成预习报告。
三.实验原理如图12-1所示的网络接线,假定在每条线路上均装设过电流保护,其动作时限按阶梯型原则来配合。
因而,在靠近电源端保护3处的时限就很长。
为了能加速故障的切除,可在保护3处采用前加速的方式,即当任何一条线路上发生故障时,第一次都由保护3瞬时动作予以切除。
如果故障是在线路A-B以外(如d1点),则保护3的动作都是无选择性的。
但断路器3跳闸后,即起动重合闸重新恢复供电,从而纠正了上述无选择性的动作。
如果此时的故障是瞬时性的,则在重合闸以后就恢复了供电。
如果故障是永久性的,则故障由保护1或2切除,当保护2拒动时,则保护3第二次就按有选择性的时限t3动作与跳闸。
为了使无选择性的动作范围不扩展的太长,一般规定当变压器低压侧短路时保护3不应动作。
线路过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综合

第一节 企业质量管理概 述
– (3)目的性。企业生产质量控制应以满足 顾客需要而存在,不只企业为了占领市场或提 高生产效益的需要。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
• 二、PDCA循环控制方法
– 美国有名的质量专家爱德华兹·戴明博士, 20世纪20一30年代是美国统计质量控制发展的 兑盛时期。 戴明环将企业的每项活动都具有的 一般策划、实施、检查、处置的过程的理论运 用到质量管理中,总结出了PDCA模式或循环, 亦即戴明循环。
– 1.PDCA循环的含义 – 我们做事的一般规律是:先有一个计划目标—
– ①质量第一;
– ②面向消费者;
– ③下道工序是顾客;
– ④用数据、事实说话;
– ⑤尊重人的经营; – ⑥机能管理。
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 企业质量管理概 述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质量的含义和 质量管理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扩展,大致经历 了以下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 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管理发展的三 大阶段中的后一阶段并不是对前一阶段质量的 否定与取消,而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的带有突 破性的发展。
3.永久性故障与自动重合闸实验 将QF3合闸,“短路点设置开关”旋到末端,操作短路 设置模块,设置AB相间短路,在重合闸装置充电完成 后(指示灯完全亮),按下短路故障投入按钮SB(实 验过程中不退出,相当于系统发生永久性故障),观察 实验现象。
第十一章 现代企业质量 管理
• 第一节 企业质量管理概述 •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 • 第三节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三相一次重合闸(实验四)

题目:三相一次重合闸实验学院:轻型产业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姓名:刘伟冬完成日期: 2014年 10月20日一、实验目的1. 熟悉三相一次重合闸的充、放电条件;2. 熟悉三相一次重合闸的逻辑组态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逻辑框图装置设有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通过设置重合闸压板控制投退。
重合闸当开关位于合位,且无外部闭锁时充电,充电时间为15s 。
当开关由合位变为跳位时重合闸启动。
启动后,若10秒内不满足重合闸条件(含有流:超过0.04In )则放电。
重合闸设有四种重合方式:0-无检定;1-检无压,有压转检同期;2-检同期;3-检无压,有压不重合。
双侧电源的线路,除采用解列重合闸的单回线路外,均应有一侧检同期重合闸,以防止非同期重合闸对设备的损害,另外一侧投检无压。
重合闸充电完成时,液晶显示屏中央显示充电完成标志。
a.重合闸的启动:由断路器位置接点变位启动。
b.重合闸的闭锁重合闸的闭锁条件有:⑴闭锁重合闸开入;⑵低频动作;⑶过负荷跳闸;⑷低电压保护动作;⑸过流一段动作(过流一段闭锁重合闸控制字投入情况下);⑹遥控跳闸;⑺控制回路断线(开关位置异常);⑻线路电压异常;⑼压力异常;⑽弹簧未储能;⑾手跳(有操作回路:HHJ 返回;无操作回路:将手跳信号接至闭锁重合闸)。
三相一次重合闸原理框图如图所示:合闸重合闸信号显示远传重合闸信号中央信号电流I 段动作重合闸投/无电流(<0.04InA 线路TV 检无压投/检同期投/HHJ(重合闸逻辑框图三、实验内容1.首先接好控制回路,用导线将端子“合闸断线+”与端子“合闸断线-”短接,将端子“跳闸断线+”与端子“跳闸断线-”短接。
合上三相电源开关,使实验装置上电,保护装置得电启动同时实验装置停止灯亮。
按下启动按钮后,主回路带电,通常通过单个实验装置单独上电,将双回路断路器均处于合位,进行线路保护实验。
此时线路实验装置两侧的线路保护装置都已启动,可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实验,左边的保护装置跳左边的断路器,右边的保护装置跳右侧的断路器。
DH-3型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实验

DH-3型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实验实验DH-3型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实验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的电气结构和工作原理。
2、理解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内部器件的功能和特性,掌握其实验操作及调整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 1、电容式重合闸装置主要组成元件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2、电容式的重合闸装置为什么只能重合一次? 3、重合闸装置ZJ两个触点为什么串联使用? 4、重合闸装置中充电电阻能否任意更换?为什么? 5、重合闸装置不动作的内部原因是什么? 6、电秒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三、原理说明 DH-3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用于输电线路上实现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它是重要的保护设备。
重合闸装置内部结线见图18-1。
装置由一只DS-22时间继电器(作为时间元件)、一只电码继电器(作为中间元件)及一些电阻、电容元件组成。
装置内部的元件及其主要功用如下: 1、时间元件SJ:该元件由DS-22时间继电器构成,其延时调整范围为1.2-5S,用以调整从重合闸装置起动到接通断路器合闸线圈实现断路器重合的延时,时间元件有一对延时常开触点和一对延时滑动触点及两对瞬时切换触点。
2、中间元件ZJ:该元件由电码继电器构成,是装置的出口元件,用以接通断路器的合闸线圈。
继电器线圈由两个绕组组成:电压绕组ZJ (V),用于中间元件的起动;电流绕组ZJ(I),用于在中间元件起动后使衔铁继续保持在合闸位置。
3、电容器C:用于保证装置只动作一次。
4、充电电阻4R:用于限制电容器的充电速度。
5、附加电阻5R:用于保证时间元件SJ的线圈热稳定性。
6、放电电阻6R:在需要实现分闸,但不允许重合闸动作(禁止重合闸)时,电容器上储存的电能经过它放电。
7、信号灯XD:在装置的接线中,监视中间元件的触点ZJ1、 ZJ2、和控制按钮的辅助触点是否正常。
故障发生时信号灯应熄灭,当直流电源发生中断时,信号灯也应熄灭。
8、附加电阻17R:用于降低信号灯XD上的电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DH-3型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的电气结构和工作原理。
2、理解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内部器件的功能和特性,掌握其实验操作及调整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
1、电容式重合闸装置主要组成元件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2、电容式的重合闸装置为什么只能重合一次?
3、重合闸装置ZJ两个触点为什么串联使用?
4、重合闸装置中充电电阻能否任意更换?为什么?
5、重合闸装置不动作的内部原因是什么?
6、电秒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三、原理说明
DH-3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用于输电线路上实现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它是重要的保护设备。
重合闸装置内部结线见图18-1。
装置由一只DS-22时间继电器(作为时间元件)、一只电码继电器(作为中间元件)及一些电阻、电容元件组成。
装置内部的元件及其主要功用如下:
1、时间元件SJ:该元件由DS-22时间继电器构成,其延时调整范围为1.2-5S,用以调整从重合闸装置起动到接通断路器合闸线圈实现断路器重合的延时,时间元件有一对延时常开触点和一对延时滑动触点及两对瞬时切换触点。
2、中间元件ZJ:该元件由电码继电器构成,是装置的出口元件,用以接通断路器的合闸线圈。
继电器线圈由两个绕组组成:电压绕组ZJ(V),用于中间元件的起动;电流绕组ZJ(I),用于在中间元件起动后使衔铁继续保持在合闸位置。
3、电容器C:用于保证装置只动作一次。
4、充电电阻4R:用于限制电容器的充电速度。
5、附加电阻5R:用于保证时间元件SJ的线圈热稳定性。
6、放电电阻6R:在需要实现分闸,但不允许重合闸动作(禁止重合闸)时,
7、信号灯XD:在装置的接
、
线中,监视中间元件的触点ZJ
1
、和控制按钮的辅助触点是
ZJ
2
否正常。
故障发生时信号灯应
熄灭,当直流电源发生中断时,
信号灯也应熄灭。
8、附加电阻17R:用于
降低信号灯XD上的电压。
在输电线路正常工作的
情况下,重合闸装置中的电
容器C经电阻4R已经充足
电,整个装置处于准备动作
状态。
当断路器由于保护动
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时,断图18-1 自动重合闸装置内部接线图
闭合,电容路器的辅助接点起动重合闸装置的时间元件SJ,经过延时后触点SJ
2
对ZJ(V)放电,ZJ(V)起动后接通了ZJ(I)回路并自保持到断器C通过SJ
2
路器完成合闸。
如果线路上发生的是暂时性故障,则合闸成功后,电容器自行充
电,装置重新处于准备动作的状态。
如线路上存在永久性故障,此时重合闸不成
功,断路器第二次跳闸,但这一段时间远远小于电容器充电到使ZJ(V)起动所
必须时间(15~25S),因而保证装置只动作一次。
图18-2 DH-3型重合闸装置试验接线图
四、实验设备
五、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1、DH-3型自动重合闸装置实验接线见图18-2,按图接线完毕后首先进行自检,然后请指导教师检查,确定无误后,接入直流操作电源进行调试。
+-
-22
2、时间继电器动作电压、返回电压的测定
(1)合上开关S
1,调节R
1
使直流电压调至装置的额定值,检查各元件有无
异常现象,投入后15~25秒指示灯应发光。
(2)合上S
1、S
2
,调节R
1
逐步提高输入电压,读取SJ铁芯可靠吸合的最小
动作电压。
(3)上述SJ动作后,向反方向调节R
1
,逐步降低输入电压,读取SJ返回的最高电压。
3、中间元件的自保持电流测试
(1)合上S
1后,调节R
1
使电压等于装置的额定电压,用手按中间元件ZJ
的衔铁,使常开接点闭合,调整R
2
,使流过ZJ线圈的电流略低于0.9倍的额定
电流时,然后将手松开,ZJ应能自保持。
断开S
1
,使ZJ复归。
(2)再合上S
1,待电容充电15~25秒后,投入S
2
,使SJ线圈励磁,经过
某一整定延时时间,ZJ动作并自保,此时断开S
2
,ZJ不应返回。
(3)重复上述步骤,调整R
2
测出中间元件ZJ的最小保持电流。
4、中间元件电压线圈的动作电压测定
在重合闸继电器接线端子○5与○17之间连接一导线,合上S1,调节R1,
从零伏逐渐升高电压,测出使中间元件衔铁能被可靠吸住的最小动作电压。
一般对于额定电压为220伏的中间元件ZJ动作电压为50伏左右,本项测定完毕应拆除连接导线。
5、充电时间的测定
仍按图18-2接线,在额定电压下合上S
1
对C充电,经15~25秒后再投入
S
2
,中间元件ZJ应能可靠地动作并自保持。
这时电秒表1所记录的时间即为充电时间。
重复测定充电时间时,应先断开S
1,后断开S
2
,以保证电容器的放电状态。
并将电秒表1回零,再重复以上操作,进行第二次试验。
如充电时间不符合要求,应检查充电电阻、电容器是否良好,是否参数变值,
若变值需更换C或4R使之达到所需的充电时间。
调整完毕,应再次测量中间元件的动作电压和自保持电流。
6、保证只动作一次测定
在额定电压下合上S
,充电60秒后,瞬间短接○3○15两端子,使电容器放
1
,此时中间元件不应动作。
电,然后合上S
2
7、重合闸装置动作时间整定试验
合上,观察电秒表1,当给电容器C充电25秒后,再合上见图18-2先将S
1
S
,此时电秒表2所记录的就是重合闸装置的动作时间。
2
,起动重合闸装置的同时起动了电秒表2,这一接线方式的特点是:当合上S
2
停止了电秒表1,并以中间元件ZJ常开接点的闭合停止电秒表2计时,所以电秒表2可测得重合闸继电器起动到实现断路器重合的时间。
电秒表1记录了电容器C的充电时间。
重合闸装置动作时间的整定可以通过改变时间元件的整定时间来实现。
六、技术数据
1、额定工作电压直流220V。
2、中间元件电流绕组ZJ(I)的额定保持电流为直流0.25A。
3、在额定电压下,当环境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不大于70%时,电容器充电到中间元件动作电压的时间(装置准备下一动作时间)在15~25S范围内。
4、在70%额定电压下,环境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不大于70%时,装置应保证可靠动作,此时电容器充电到使中间元件动作的时间,允许增加到2S。
5、当中间元件电压绕组去掉电压,在电流绕组流过额定电流时,衔铁应保持在吸合位置。
6、中间元件的电流绕组ZJ(I)允许流过3倍的额定电流历时1S。
7、中间元件的触点ZJ1、ZJ2串联后,在额定电压下能接通8A的电流,历时5S。
8、在额定电流下,中间元件电流绕组ZJ(I)的功率消耗应不大于1.35W。
9、时间元件的延时调整范围为1.2~5S。
10、时间元件的线圈串联附加电阻后,能长期经受110%的额定电压。
七、注意事项
在操作试验前必须熟悉实验电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正确接线,细
串入心操作,特别要注意在电流保持回路中,不能误接入电压信号,变阻器R
2
保持回路的阻值必须从最大位置慢慢减小,同时注意观察毫安表的指示,不应大于装置的额定保持电流。
每个操作试验环节要确保其正确性和安全性。
八、实验报告
对重合闸继电器的动作特性,起动条件,实验操作进行总结,结合上述思考题写出实验实验报告。
表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