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毕业实习改革与探索

合集下载

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内导 师和 1 名企 业导 师 。
半 淮海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 0 — )。 21 3 1
作 者 :赵 中敏 ,淮 海工 学 院工程 训练 中心 讲 师 ,主要从 事 实践教 学和 管理 工作 。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
2 1 年9 0 1 月中 第2 期 总第2 8 6 4 期 ,/ -

线 的工 程 训 练 ,增加 学 生接 触 社 会 的 经 历 ; 四是 毕业 设
问 题 能 力 的 重 要保 障 。 开 展 产 学 研 硕士工程型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 置上深 化 “ 工程”特 合 作 等 方 式 ,加 强校 外 实 习基 地 建 色 。根 据 工 程领 域 特 点和 行 业 发 展 需 要 ,在 校 企 双 导 师 的 设 ,构 建 校 外 实 践教 学 环 境 。在 增 指 导 下 依 据 工 程硕 士培 养 方 案 制 订研 究 生个 人 培 养 计 划 ,
业课 程 实验 ,通 过 整合 实验 课 教 学 内容 ,将 综合 性 、设 计 模 具 成 型 工 艺 流 程 的数 控 加 工 基 本 性 实 验 的 比例 提 高 至 8 7 0 以上 ; 二是 课 程设 计 ,包 括 基 础 o 素质 训练 的平 台 。 课 程 和 专 业 课 程 设 计 ,通 过 课 程 设 计 ,训 练 学 生 的基 本 工 实 习基 地 与 产 学 研 基 地 并 重 的
程技 能 ;三 是 实 习 ,包 括 课 程 实 习和 毕 业 实 习,通 过 生产 校 外 实践教 学 平台
校 外 实 践 教 学环 境 建 设 是 实 现 计,通过结合工程实际,培养学 生的工程设 计能力 ;五是 卓 越 工 程 师 的培 养 走 出校 门 , 与 生 课 外 实践 活 动 ,通 过产 学研 合 作 、参 与教 师科 研 项 目及 校 产 实 际相 结 合 , 培 养 学 生解 决 实 际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
就 业 能力 的关 键举 措 。
来越 困难 。当然, 行业院校与所属 的产业还保留了一定 程度 的联系 。但在近期变化 中, 不少工科院校与产业部
门 的关 系 从 行 政上 被 切 断 , 学 结 合 由此遇 到 了更 加严 产
重 的 困难 。
2 实 践 教 育 的现 状
当前工科教育不尽如人意,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 知识系统化传授 与验证为主线, 工程能力与素质 的培养
18 3
2 0 年下半年开始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 响我 国经济 08
的同时, 引发 了大 量 中 小 型 企 业 的 裁 员 甚 至 破 产 , 学 大
2 1 年6 01 月
2 1 年第1 期 0 1 1
总 1期 第2 3
中 她戒 装 国 孝 备
SN694/1 C1718 S124 N1 —' 3 49 "
程素质的缺乏, 是当今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
的主 要 批 评之 一 , 是 当今 工程 应 用 型 本 科 院校 教 学 改 也 革 的热 点 、难 点和 重 点之 一 , 高 等 教 育 面 向社 会 需 促进 求 培 养 人 才, 面 提 高工 程 教 育人 才 培 养 质 量 是一 项 非 全
teb sc h r ce i is f n i e r ge u ai n. c r i gt ed ma d o tes ce dt ep e e t i ain, i a e i n ls h a i c aa tr t e gn ei d c t sc o n o Ac o dn t e n f h it a r s n t t oh o yn h s u o t s p r ms oa ay e h p a t
“ 新 精 神和 实 践 能 力 ” 的培 养 作 为 “ 世 纪 素 质 教 创 新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摘要:在实践教学环节,高校要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面向行业,针对产业,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资源。

同时,对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引入导向性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能力。

这样可以使学生自由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卓越工程师和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我国未来十年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为贯彻落实这一政策,教育部在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这项计划的主旨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一直坚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不谋而合。

为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我们项目组近年一直致力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

我们在开展学校重点教改项目“无机功能材料方向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学校高教研究课题“以技术合作为纽带,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上海市、学校重点建设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和学校重点建设课程《材料化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几个方面,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理论课程教学而开设的教学环节。

开展实践教学不仅是补充和巩固理论知识的需要,而且是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生产工艺的重要环节。

以往的实践教学多数情况下都遵循“教师布置——学生按照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的教学规则。

虽然实验本身具有很好的设计性和创新性,但是实验思想是教师提出的,学生仅是教师思想的实践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一定的实验技能,但是缺乏创造性。

卓越工程师培养毕业设计环节几点探索

卓越工程师培养毕业设计环节几点探索
分析进行详细说明。 该 阶段的讲座设置 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 获得实践经验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每 年毕业设计中分阶段 的讲座后 , 学生反馈收获很大。
三、 多种 指 导方式 的探 索 自同济大学 给水排水专业入选 国家卓越工程师计 划 以来 , 为进一 步 提高学 生 的实 践能 力和 解决 实 际工程 问题
环节 , 学生已经掌握了全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 学生在 参观过程 中能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 , 对高 质量完成毕业设计具有不可缺少的促进作用。 学生带着问 题参观 , 通过 实 践 检 验理 论 , 会 加 深 对学 生 专 业 基础 知识 的理解 , 有助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 中更好地灵活运用理 论知识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为加强毕业实习对毕业设 计 的助益作用 , 我们在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 ( 1 ) 提前布置 毕业设计任务 。 教师要求在毕业实习前一周发布设计任务 书。学生带着毕业设计 的任务参加相关的毕业实习内容 , 会对毕业实习更加用心 ,对实习内容要有更深入的理解 , 有 助于学生有意识地将毕业设计任务和毕业实习内容结 合起来。 ( 2 ) 加强对毕业实习带 队教师的培训 。 在同济大学 对毕业实习总体 的要求之下 ,给水排水专业深化制定了 《 给水排水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实习指导细则》 , 细则 中明确 对实习带队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 给水排水专业 本科
【 探索与实践 】
卓越工程师培 养毕业设 计环节几点探 索
隋铭皓 , 夏圣骥 , 邓慧萍 , 高乃云 , 于水利
( 同济大学 环境 科学 与工程 学 院 , 上海 2 0 0 0 9 2 )
摘要 : 毕业设计是卓越 工程师综合 能力培养的重要环 节, 为进一步提 高毕业设计质量, 并结合 目前卓越 工程师培养 要求 , 本 文结合给排 水科 学与工程 专业毕业设 计过程 中的实践教 学, 对卓越 工程师培养毕业设计环 节质量保障做 了几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学 术 论 坛250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为适应新时期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于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的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卓越计划”(全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计划是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培养出具有优秀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类人才,为提升国家整体核心竞争力,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充足的才智保障。

2013年海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荣幸获批为教育部卓越计划培养试点专业。

而专业课程的教学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优化和有效运用直接决定着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该文基于卓越计划和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以提升该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1 建立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先进教育理念付诸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与我国企业发展现状和当前工程技术领域前沿紧密结合。

目前,海南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是海南省的特色优势专业和高分子材料加工海南省教学示范中心,在国内本科专业教育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近年来,该专业依据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和任课老师与企业合作与交流过程中的反馈情况,进一步明确了该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结构倾向,结合本科阶段学生知识结构,围绕着高分子材料加工特色,建立了比较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针对卓越人才培养所注重的工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已在江浙、山东、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多地建立了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依据该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开设了门类比较齐全、特色突出的专业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主要有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个性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七大模块组成。

公共课程模块主要是通过独立开设《Listening and Presentation》、《英语口语》、《实用公文写作》、《计算机公共基础》等提高学生英语、计①基金项目: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djy1538)。

面向_卓越工程师_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面向_卓越工程师_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林 健【摘 要】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成功地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完成的一项至关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关键工作。

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分析和研究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首先分析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其次研究课程体系应采用的结构形式,最后系统地探讨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重组,以期为“卓越计划”参与高校进行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卓越工程师的成功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培养 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体系整合重组 教学内容改革【收稿日期】 2011年6月【作者简介】 林健,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研究院教授、公共管理学博士生导师。

大学课程体系是指大学根据本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和构建的由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一组课程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课程体系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大学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

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培养对象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出的理想预期,而课程体系则决定了培养对象所能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决定了教育理想能否成为教育现实。

因此,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项关键任务。

作为对我国现有工程教育模式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改革措施主要是通过“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得以实现,其中面向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

换句话说,为了实现“卓越计划”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宏观要求以及各参与高校具体制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各参与高校必须根据本校制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研究、设计和构建满足学校培养标准要求,从而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实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培养卓越工程师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面对这一新的挑战,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培养卓越工程师需要一个全面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工程教育注重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忽视了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应包括理论、技术、实践和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理论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和理解工程原理。

技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方法。

实践课程则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最后,创新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些课程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次,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的工程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

因此,教学内容应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中心。

为此,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进行实践和解决问题。

通过项目的实战训练,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还应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教学内容还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这些能力对于卓越工程师的成长至关重要。

另外,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还要突出职业素养的培养。

卓越工程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因此,课程体系应包括相关的人文素养课程,如人文历史、伦理道德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

此外,改革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卓越工程师需要具备丰富工程实践和教育经验的教师。

因此,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培养卓越工程师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迁,工程领域对于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探索和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成为提高我国工程师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需要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往往将知识进行割裂,学生仅仅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我们应该重视课程和知识的整合,推动跨学科合作。

例如,某些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一些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商业意识。

此外,嵌入式课程设计和实践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项目和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且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灌输。

然而,卓越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和实践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学方法从被动的教育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启发式教学方法和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研讨会、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和项目实训等教学形式,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和应用中。

此外,实习和实践经验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还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工程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因此,学院应该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例如,可以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团队合作和领导训练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0 ・
Co mp u t e r Er a No. 1 201 5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毕业实习改革与探索★
徐 华 丽 ,宗 瑜 ,郁 书好
( 皖西 学 院信 息工程 学 院 ,安 徽 六安 2 3 0 1 2 )
摘 要 :毕业 实习是 高等 工科 院校 实践性教 学的重要 环节。在 皖西学 院信 息工程 学院卓越 工程师培 养背景下 , 分析 了 现 有毕业 实习存在 的弊 端 , 给 出了具体 改革措施 , 重点强调 了校企合作 的重要 性。该方案增 强 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 力和
就业 岗位 的适应能力 , 对其他应 用型本科 高校毕 业实习改革有借鉴 和示范作 用。 关键 词 :毕业 实习;卓越 工程师 ;教 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 号: G6 4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8 2 2 8 ( 2 0 1 5 ) o l 一 5 0 — 0 2
Ke y wo r ds :g r a d u a i t o n i nt e r ns h i p; o u t s t a n d i n g e n g i n e e r s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m ;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 o i r e n t e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 e n t e pr r i s e c o o p e r a t i o n
Xu Hu a l i ,Zo n g Yu ,Yu S h u h a o
( S c h o o l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We s t A n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
Re f o r m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g r a d u a t i o n i n t e r n s h i p s b a s e d o n ” o u t s t a n d i n g e n g i n e e r s ”
0 引言
人才培 养质 量 , 推动教育教 学改 革的进 一步深化 , 提 高学生 的
me a s  ̄e C n e a n h a n c e t h e s t u d e n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b i l i y a t nd t h e e mp l o y me n t a b i l i y. I t t w i l l b e a g o o d r e f e r e n c e a n d b e e x e mp l a r y
校规模 大规模扩大的背景 下 , 出现 了毕业生人数急剧增 加和实 习资 源有 限的矛盾 , 学生多 、 教 师少 , 实习教师管理不力 与学生 卓越 工程师 培 养计 划( 以下简 称 “ 卓越 计 划” ) 是教 育部 于 2 0 1 0 年 启动的一 项 旨在提 高高等工 程教育 中学生 的实践能 力 的不 重视等 一系 列问题导 致毕业实 习质量 日益下 滑。毕业 实 和创新 能力 以满 足培 养复合型 、 高素质 、 满足 未来需 要的优 秀 习将 如何改 革 以适应 新形 势下的教育 将是应 用型本 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校 面 本文将 以皖西学院工科专业为例进行探索 。 工程 型人才 的需 求 叫 的重大改 革计划 。该 计划对 于高校提 高 临的共性 问题 ,
 ̄r o he t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 o r i e n t e d u ni v e r s i t i e s i n t h e r e f o m r o f g r a d u a t i o n i n t e r ns h i p .
0 , A n h u i 2 3 7 0 1 2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Gr a d u a t i o n i n t e r ns h i p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p r a c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 i n e n g i n e e ing r c o l l e g e s . Th e d r a wba c k s o f g r a d u a t i o n i n t e r ns h i p a y e d i s c us s e d. Th e s p e c i ic f r e f o r m me a s u r e s u n d e r t h e b a c kg r o u n d o f e x c e l l e n t e n g i n e e r s t r a i ni n g i n I n f or m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Co l l e g e o f We s t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a r e g i v e n ,wh i c h e mp h a s i z e s t h e i mp o r t a n c e o f u n i v e r s i t y — e n t e r p i r s e c o o p e r a t i o n .T h i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