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治疗论文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护理论文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护理探析【摘要】目的:探讨采取保守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异位妊娠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治疗期间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80例患者,治愈44例,占55%;有效32例,占40%;无效4例,占5%,临床总有效率为95%。
均未出血严重不良反应。
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8%。
护理后抑郁及焦虑程度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40分焦虑,反之无,评估护理前后相关情况。
1.4 效果评定治愈:病灶包块消失,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有效:病灶包块缩小,血β-hcg水平呈15%-25%的下降,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无效:上述指标均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本组80例患者,治愈44例,占55%;有效32例,占40%;无效4例,占5%,临床总有效率为95%。
均未出血严重不良反应。
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8%。
护理后抑郁及焦虑程度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目前,临床护理工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制医学模式概念,除重视患重疾病的护理外,更关注心理、社会、精神方面的干预。
研究显示,异位妊娠患者多有程度不等的心理问题存在,需加强积极的心理疏导工作,以消除负性情绪,提高配合依从性。
从患者需要出发,取得家属配合,营养和谐护患环境,利于疾病康复[7-8]。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加强密切病情观察、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完善的用药指导及生活、饮食等多方面的干预。
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呈较高水平,患者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缓解。
综上,加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护理与观察论文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与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与观察分析研究,总结对于异位妊娠护理经验及其相关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52例异位妊娠患者采取米非司酮口服,甲氨蝶呤(mtx)肌肉注射及其中药煎服,同时进行相关的b超及血β-hcg监测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除3例血β-hcg下降不明显外,1例已经破裂出血经手术治疗外,其余均保守治疗成功,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发生。
结论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性症状之一,本文52例患者中,除有4位施行手术治疗外,其余经过保守治疗已经全部渡过危难期。
实践证明,精心的治疗、细心的观察、周到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基本保证,同时也能大大减少患者手术的痛苦,也是生育期妇女的希望所在。
【关键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护理与观察;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护理;宫外孕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在最近几年的临床表现中异位妊娠的发病情况是不容忽视的。
在常规的方法治疗中,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情况。
对于异位妊娠未破裂出血、又害怕手术痛苦及其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通常采取保守治疗。
由于异位妊娠部位一旦破裂常常引起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这种情况对于保守治疗者,临床上细心的观察与周到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52例异位妊娠患者,其年龄为19岁-45岁,平均年龄为33岁,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并进行精心护理。
1.2 临床表现 52例患者当中,停经为30-58天,血β-hcg均为阳性,但小于2000u/l;b超提示附件包块40例,有轻微腹痛患者9例,少量阴道出血25例,无自觉症状17例,后穹窿穿刺未抽出不凝血。
1.3 入选标准主要表现在:①无药物治疗的禁忌症;②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③输卵管妊娠包块≤4cm;④血β-hcg<2000u/l;⑤无明显内出血情况发生。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

米非司酮片是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其作用是抗着床,抑制滋养细胞的增殖以及促使滋养细胞的死亡等,最终导致胚胎坏死。注射用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对DNA的合成造成干扰作用,抑制滋养细胞的增殖,破坏绒毛组织而使胚胎坏死[5],不影响以后的妊娠,不提高以后妊娠的畸胎率与流产率,对以后需生育的患者来说无疑是可取的。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服用由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片(国药准字号为H10950003)进行治疗,每次服用100毫克,早晚各服用一次,一个疗程为5天,服药前和服药后2小时内进食。
治疗组患者服用由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片(国药准字号为H10950003),并注射由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甲氨蝶呤(国药准字号为H22022882)进行保守治疗。米非司酮片每次服用100毫克,早晚各服用一次,一个疗程为5天,服药前和服药后2小时内进食。注射用甲氨蝶呤每天注射量为0.4毫克每千克,肌内注射,每天1次,一个疗程为5天。
[3]孙琪,杨爱宏,彭芸花等.血清β-HCG联合VEGF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破裂的评价[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3):418-420.
[4]王伟.155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6):50.
[5]杨辉.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1):159-161.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来统计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利用t检验法,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评价指标的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疗效评价指院、治愈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见表1。
异位妊娠61例临床治疗体会论文

异位妊娠61例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分析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增多的原因,探讨临床治疗及可能预防的措施。
方法:回顾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确诊异位妊娠患者61例,就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愈后进行总结。
结果:由于婚前性行为的增多,人工流产的增加,导致异位妊娠发病率明显增多,且趋于年轻化。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否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目前仍有争议。
【关键词】:异位妊娠 ;输卵管炎;宫内节育器 ; 输卵管切除 ;保守治疗【中图分类号】:r 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442- 01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很多,输卵管炎症是异位妊娠发病的主要病因,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
近年来,由于广大妇女同胞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以及医疗诊断手段的提高,许多异位妊娠患者在异位妊娠破裂前被发现且可以采用很有效的药物治疗,避免了传统的单一的手术治疗。
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临床普及亦为此类手术创造新的方式。
本文就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所收治的异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
1 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确诊异位妊娠患者61例,手术治疗4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7例。
保守治疗成功13例,其中输卵管妊娠57例(包括保守治疗患者),占93.44%,卵巢妊娠2例,占3.28%,宫颈妊娠2例,占3.285%。
停经时间26~72d之间,平均48.6d,年龄最小l9岁,最大46岁,平均31.4岁。
初孕妇2例,2次以上妊娠患者59例,其中,未产妇11例,经产妇50例,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患者39例,有1次以上人工流产史患者54例,5例发生于近期人工流产术后,6例为第2次患病。
2 治疗方法与结果2.1 手术治疗与结果在收治的61例患者中,有47例在入院时,通过b超检查,临床体征确诊为异位妊娠破裂,其中15例入院时出现休克体征,入院后,立即在硬膜外麻醉或静脉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输卵管妊娠破裂44例,卵巢妊娠破裂2例,在44例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中,对条件允许有生育要求的采用病灶清除+输卵管吻合术,经产妇采用患侧输卵管切除术,而卵巢破裂患者则予以卵巢病灶清除+卵巢成形术。
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疗效观察论文: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疗效观察论文: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方法 5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甲氨喋呤(a组)和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组(b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组治愈率82.1%。
b组治愈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βhcg值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20.32±2.14)d.(14.62±1.36)d。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又称宫外孕,发生部位包括输卵管、卵巢、腹腔、子宫颈、宫角、剖宫产术后瘢痕处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
通过观察发现,近年异位妊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由于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创伤,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留生育功能,被那些未生育或要求生育的异位妊娠患者所接受。
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对30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与同期单用甲氨喋呤治疗的28例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2007年4月—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患者58例,年龄20—38岁,平均29岁,停经时间36—58天,平均47天。
根据病史,体征,妇科情况及血βhcg结果,b超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所有病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生命体征平稳,无内出血或内出血少(少于100毫升),无下腹部或短暂下腹痛。
(2)b超证实宫内无孕囊,而附件有包块,并排除宫内早孕合并附件包块者。
附件包块直径<3.5cm。
(3)肝肾功能正常。
(4)血βhcg<2000iu/l。
(5)无甲氨喋呤和米非司酮禁忌,要求保守治疗者。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
1.2 治疗方法 58例患者均住院,a组28例,给予甲氨喋呤70mg一次分两侧臀部注射。
医学论文: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评价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2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三组,a组54例,予米非司酮+mtx联合治疗;b组54例,mtx一次注射法;c组54例,mtx 5 d注射法。
以最后手术为保守治疗失败。
三组于停药1周查血β-hcg,了解治疗效果。
结果:三组治疗成功率a组明显高于b组,b组高于c组,副反应a组小于b组,b组小于c组。
结论:米非司酮+mtx 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既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也可缩短疗程,提高了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可首选。
【关键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米非司酮;甲氨蝶呤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68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随着阴道超声和血β-hcg水平测定的广泛应用,80%的异位妊娠可在未破裂时得到诊断。
早期诊断给保守治疗赢得了有利时间。
在治疗方案中,患者首选保守治疗。
本文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三种方法进行了临床评价。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62例,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1岁,停经35~80 d,有停经史64例,无停经史仅为阴道不规则流血58例,无贫血表现,不同程度腹痛33例,既有停经史又有阴道不规则流血41例。
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年龄、孕周、血β-hcg及包块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根据临床表现,有停经史及腹痛,或下腹坠痛及阴道持续或反复出血,少于经量;(2)b超:①宫腔内无异常回声,可见增厚内膜;②宫旁一侧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③盆腔有积液;④有些病例在宫旁包块内见胚囊;(3)尿hcg(+),血β-hcg>100 iu/l;(4)诊刮术未见绒毛组织,病检子宫内膜呈a-s 反应,未见绒毛结构。
异位妊娠治疗方法及保守治疗护理论文

异位妊娠治疗方法及保守治疗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保守治疗方法及其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临床护理方法。
结果研究组成功44例,失败1例,对照组成功43例,失败2例,失败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研究组β-hcg恢复时间以及包块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可进行对比分析。
1.2病例入选标准均为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者流产,包块直径小于4cm,无内出血,血β-hcg小于2000u/l,凝血功能、肝功能以及白细胞计数均正常。
1.3临床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肌肉注射甲氨蝶呤,1mg/kg,每天1次,连续注射5天;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天2次,连续口服5天。
5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β-hcg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临床疗效评价标准[2]成功: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妊娠包块消失,血β-hcg值恢复正常水平。
失败:仍会出现腹痛以及阴道流血等症状,b超检查妊娠包块未见明显缩小,血β-hcg值没有下降甚至升高。
1.5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者1例患者出现恶心,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白细胞下降,停药后自行恢复正常。
研究组β-hcg恢复时间为(23.1±6.5)d,包块消失时间为(25.9±6.4)d;对照组β-hcg 恢复时间为(36.5±7.2)d,包块消失时间为(37.4±7.6)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由于异位妊娠患者随时可能发生妊娠囊破裂而造成大出血,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应治疗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异位妊娠的注意事项以及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等,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护理及心理干预论文

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及心理干预【关键词】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膜。
当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
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多见,而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残角子宫妊娠较为少见。
在输乱管妊娠中,发生部位以壶腹部最多,约占78%,其次为峡部、伞部,间质部少见[1]。
随着b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测定技术的发展,为异位妊娠患者在妊娠破裂前选择保守治疗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望治疗能使妊娠组织完全溶解而不损伤输卵管壁,可避免手术造成的瘢痕及周围组织粘连,减少了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增加了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机会。
保守治疗前患者虽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治疗过程中患者常产生焦虑的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为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2]。
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对收治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异位妊娠给予保守治疗的患者119例,年龄18-45岁,平均(27.66+_5.29)岁,停经时间42-68d,中位天数为56d;文化程度:小学9例、中学68例,大学42例。
患者均无合并其他器官疾病及精神障碍病史,能正确理解和回答问题。
均采用甲氨喋呤和米非司西酮治疗。
1.2入选标准①有停经史、阴道不规则流血伴下腹痛;②未破裂型异位妊娠,hcg≤2000u/l;③肝、肾功能正常,甲氨喋呤用药无禁忌证;④患者要求保守治疗或迫切要求保留生育功能;⑤b超提未盆腔包块≤3cm;⑥肝肾功能正常、出凝血功能正常。
1.3治疗方法采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50mg隔日一次。
同时给予米非司酮50mg口服,2次/d,服药前后2h禁食。
每3天监测血hcg 定量,复查的血hcg定量较前下降大于15%为有效,下降30%可以定为胚胎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位妊娠治疗浅析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43-02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约占妊娠妇女发病率的1%~2%,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果不能及时、恰当治疗,可导致死亡。
异位妊娠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药物或(和)期待疗法。
近几年,门诊异位妊娠病人日益增加,诸如超声和血生化检测等清晰的诊断依据对治疗措施的制定非常重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症状的严重程度、结合病人的意愿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此外,防范异位妊娠破裂是诊治该病的关键。
1 异位妊娠的治疗原则
异位妊娠治疗的选择应根据病情是否稳定,妊娠是否破裂,是否流产,内出血多少,有无生育要求,阴道超声检查包块大小及有无胎囊等情况决定。
(1)对已经破裂流产,有内出血,病情不稳定,无生育要求者,应立即手术治疗。
(2)对无破裂流产,无明显内出血症状,病情稳定,且无生育要求者,应进一步实施β-hcg、孕酮及阴道超声检测:如β-hcg1500iu/l,孕酮>10ng/ml,超声提示包块>3cm、有胎囊,应做腹腔镜检查治疗,行输卵管造口或切除术。
2 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是异位妊娠破裂的紧急治疗方式。
对血流动力学正常的病人适合采用腹腔镜检查治疗。
因为腹腔镜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
手术出血,减少麻醉量及缩短住院时间。
如果对侧输卵管正常,首选的方法是输卵管切除术,包括全部输卵管或因异位妊娠受累的输卵管部位。
也可采用输卵管造口术,分离输卵管切除异位妊娠,然后复位输卵管,保存这一侧的生育能力。
许多回顾性研究比较对侧输卵管正常情况下,分别采用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对再次生育的影响,虽然这些研究选择病人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随访时间不尽相同,但是,结果较为一致的是,输卵管造口术后宫腔内妊娠的机会并不高于输卵管切除术。
此外,应用腹腔镜切除技术可降低病人手术后输卵管出血的风险及减少对持续滋养
层细胞增生的进一步治疗。
以上研究表明,异位妊娠患者在对侧输卵管正常的情况下首选的手术是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
如果对侧输卵管有明显的病变或已切除,希望今后继续生育,应考虑输卵管造口术。
输卵管造口术后,持续滋养层细胞存活是人们担心的问题。
可通过血清β-hcg检测、输卵管是否出血而确定。
如果异位妊娠直径>2cm,血清β-hcg浓度>3000iu/l或手术前升高,患者需连续检测β-hcg,如果β-hcg不能按预期降低,应给予甲氨蝶呤治疗。
如果为避免实施辅助生育技术(试管婴儿),而采用输卵管造口术,短期的术后随访和滋养层细胞的治疗花费更高。
3 药物保守治疗
药物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但需具备以下条件:①输卵管妊娠包块≤35~5 cm;②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无明显内出血,生命征平稳;③血β-hcg4
000~6 000 iu/l。
肌肉注射甲氨蝶呤是治疗异位妊娠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通常采用一次剂量注射。
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它可以抑制有丝分裂,对异位妊娠病例,甲氨蝶呤抑制滋养层细胞增殖,降低细胞的生存能力和β-hcg的分泌,因此,降低孕激素对妊娠的支持,有利于异位妊娠的溶解和组织的重建。
应用甲氨蝶呤前,需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表面积。
此外,进行血常规、肾功能和肝功能检测。
用药1~3天后,通常会有腹部不适,其他的副作用并不常见。
但是,甲氨蝶呤一旦产生肝中毒、骨髓抑制和脱发等严重副作用,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3.1 异位妊娠妇女接受甲氨蝶呤药物治疗的吸收标准
3.1.1 病人特征
(1)愿意选择药物治疗;(2)愿意接受长达6周以上的随访;(3)接受治疗后愿意禁酒7天以上;(4)未哺乳或愿意停止哺乳。
3.1.2 临床特征
(1)血流动力学特征平稳;(2)无或极其轻微的腹部疼痛。
3.1.3 超声扫描
(1)附件肿块未见胎儿心脏搏动或清晰的卵黄囊;(2)少量游离液体;(3)确定非早期宫腔内妊娠流产。
3.1.4 血清β-hcg测定
如果β-hcg浓度5000iu/l者。
3.3.2 直接注射法
在腹腔镜或超声诱导下,直接注射甲氨蝶呤至异位妊娠囊,这种方法可减少全身性毒素损伤并维持局部高浓度药物治疗水平。
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常伴有输卵管破裂的风险,应谨慎应用甲氨蝶呤治疗较小且稳定的异位妊娠非常有效,barnhart等报道多次注射治疗法治愈率为93%,单次注射法治愈率为88%。
单次注射治疗失败与最初血清β-hcg浓度>5000iu/l、中度或大量游离液体、出现胚胎心脏搏动有关。
3.4米非司酮(mifepristone)。
它是一种新型孕酮拮抗剂,具有甾体结构,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促使黄体生成素下降,黄体萎缩,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
根据这一原理,国内外将其试用于异位妊娠的辅助治疗,25~100 mg/d,共3~8 d,也有采用150~600 mg顿服。
gazvani等对50
例早期异位妊娠随机比较了肌肉注射mtx(50 mg/m2,25例)与mtx (50 mg/m2)联合米非司酮(600 mg,顿服)的治疗效果,发现总成功率相似,分别为88%和92%,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缩短治愈时间,减少mtx重复注射次数。
但子宫颈妊娠时,宫颈管缺少蜕膜反应,绒毛深入宫颈管壁,米非司酮对其无作用,因而宫颈妊娠不宜采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
3.5 5-氟脲嘧啶(5-fu)滋养细胞对5-fu高度敏感,可阻止尿嘧啶脱氧核苷酸转变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影响dna的合成,从而抑制滋养细胞的生长。
由于妊娠早期滋养细胞增生活跃,因此,
应用5-fu治疗宫外孕可使绒毛变性、坏死,达到杀胚胎的作用。
予5-fu 10 mg/(kg·d)加入50 g/l葡萄糖500 ml内缓慢静滴,6~8 h滴完,5 d为一疗程。
停药3 d后复查血、尿hcg,若无明显下降,1周后可重复用药1个疗程。
5-fu不仅能杀死胚胎组织,而且又不破坏输卵管组织,可保持输卵管通畅。
兰鹰对40例用5-fu 保守治疗的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发现其通畅率为82.4%。
另外,5-fu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滋养细胞肿瘤,年轻妇女化疗后仍可保存生育能力,所生子女长期随访,智力及体格未见异常。
因此未育患者较为适合。
4 预期治疗
预期治疗是一种保守治疗策略,就是异位妊娠妇女不经手术、通过持续观察和评估是否能自然、成功消退。
适于异位妊娠预期治疗的妇女必须没有胚胎破裂的症状,病情稳定且无症状。
此外,持续降低的β-hcg浓度,降低的血清孕酮浓度也是适于预期治疗的指征,每周应检测β-hcg 1~3次,如需要,进行超声检测。
文献报道β-hcg浓度<1000iu/l时,预期治疗最有效。
如果β-hcg水平快速降低,也预示有良好的预后。
据报道预期治疗的成功率在47%~82%之间,取决于患者最初的身体状况。
5 预后研究
提示大约60%的异位妊娠妇女会影响今后正常宫腔内妊娠,其中包括部分妇女不再计划妊娠,否则,这一比率可能还要低。
先前发生一次异位妊娠,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比率为5%~20%;先前发生
2次以上者,再次发生的比率约占32%。
但是宫腔内妊娠后,这一比率降低。
即使双侧输卵管切除,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仍有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主要种植部位在输卵管残留部或间质部。
因此,异位妊娠患者再次妊娠后,应接受早期超声检测,排除再次异位妊娠。
6 结语
近年,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有很大提高,即使一部分病例在初诊时未得到明确诊断,通过许多急救措施给予补救,能大大降低异位妊娠的死亡率。
当前的诊断仍有许多假阳性,因此,仍需更多的检测方法予以改善,以期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诊断。
此外,尚缺少大范围、大样本的随机调查,研究异位妊娠的最佳治疗方案。
尤其应积极开展应用腹腔镜行输卵管切除术与造口术的比较性研究,观察对异位妊娠再次复发和今后再次妊娠的影响,对异位妊娠的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