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论文交流(南中王叶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思考

上海南汇中学王叶萍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是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热爱生活并拥有健康丰富的情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良好的审美情趣;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内涵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正确地使用母语表情达意上。那么我们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趣味,怎样才能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拥有丰富的情感呢?当然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欣赏文本,因为文本是语文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所在。

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课文的文本本身重视不够。许多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感情”,只是做了教参、教学设计集的搬运工。教师在教学以前已经失去了“自我”,又如何去引领学生心灵与文本作者或人物心灵的相互碰撞、交流和共鸣呢?至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掘智力、提升审美情趣等等语文教学之目标,自然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德国著名教学家第斯多德曾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定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

那么,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该怎样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下面以个人教学实践经验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引领学生关注篇章结构

在捕捉文本语言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结构的奇妙之处进行深入

解读,往往能发现文本风景的绝美佳境,甚至发前人之未发。

如《晨昏诺日朗》一文,粗读之下感觉文章是按作家观赏的时间顺序很自然地将诺日朗的几种形态连结起来的,但细读之后你会发现,这样的安排背后是作家的匠心所在。

开篇,作者先描绘落日余辉下起伏的山脊像一幅幽远宁静、辉煌静止的油画。这为诺日朗的出场布置了一个阔大的背景。

接着写百米之外观诺日朗的情景。从水声由小到大——叹息声——嘈杂声——呼啸声——轰鸣声——嘶鸣声和呐喊声——将瀑布引出。但可惜,“有些单薄、有些柔美,似乎缺乏了一些壮阔的气势”,写出它没有想象中雄伟,遗憾是有,但又一笔,“只有那水和轰鸣,和我的想象吻合”,写出瀑布的声响还是令人震撼的,因此,它让作者思索起名字的本源来。藏语诺日朗是雄性的意思。这令作家生疑“人世间有这样永远倾泻的激情么?”,以致晚上在宾馆还辨析大瀑布的声音。

而后第二天清早,作者又继续去寻找想象中的诺日朗。这一次果然给他带来了惊喜和满足。“与夕照中的瀑布相比,晨雾中的诺日朗显得更加阔大,更加雄浑神奇”,它的形、它的声、它的形声结合而成神,它与晨光糅合在一起的缤纷迷眩让作者感受到了“神话般的气氛”。

那么,既为这样安排,为何题目是“晨昏诺日朗”而非“昏晨诺日朗”呢?这是无心之作还是有意之思呢?通过关注结构奇妙之处,我们仔细阅读分析后便会发现作家借此文想要推崇的是一种雄健的

富有激情的生命,借此歌颂的是生命的雄壮之美,因此夕照中的诺日朗总不免让作者带有一丝遗憾,于是第二天清晨又一次去观赏了雄壮的诺日朗。

再如《邂逅霍金》一文,与其说作者邂逅的是霍金,不如说他邂逅的是“霍金现象”。全文主要篇幅讲述了作者在剑桥大学邂逅霍金时的情形。“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过去”,“我想走上前,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否定了”,因为作者在剑桥大学见到的是一个平静的场面,大家都以对待一个普通人正常人的方式对待他、尊重他。

那么既然邂逅霍金是在剑桥,为何在文章的开头首先描述的是中国的“霍金现象”呢?恐怕这样的安排又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了。作者拿两种“霍金现象”作对照,我们便能清晰地体悟到他的用意。文章借霍金现象呈现的是作者对人的个体意义的思考,期待全社会都能尊重人作为人的个体意义,呼唤一种健康、理性的尊重——平视每一个个体,不将其作为异类看待,使每一个人都获得作为常人的尊严,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以事实表达关爱,达到心灵的尊重,而不是表面的尊重,实际上却是心灵的伤害。

以上可见,关注篇章结构上的精巧之处,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作一些深入思考,自然便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二、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句

让学生走进文本非常强调对关键语句的挖掘与领悟。如《老王》

一文,若想体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可以从最后一句关键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入手。文革期间,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也是落魄之至,但为何又说自己是“幸运”的人呢?文中几处细节可以解开谜团。“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默存不知怎地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大瓶的鱼肝油”在当时算得上是奢侈品了,而“我女儿”就有,“我们楼下”,可见“我”住楼房,“代他请了假”说明“我”先生是有组织有单位的。再看看老王,“单干户,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那只好眼也有病,乘客不愿坐他的车”、“几间塌败的小屋”,似乎一一都与“我”恰成对照,两者相比,的确杨绛幸运许多。

而“我”对老王是关爱有加,“给鱼肝油”、“不减半收费”、“一定给他钱”,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愧怍”呢?从这些细节中不难看出,“我”当时关注的老王的不幸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不幸,脱离单位的孤寂、旁人的恶语揣测、人格尊严的缺失,这些当时“我”关注过但却无能为力,或者说这是当时的“我”未曾关注过的不幸,而这恰恰是老王自视的不幸。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对于文本的意义可见一斑。它是一种提醒,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忽略的恰恰就是人类根本的需要——平等与尊严。

再如《想北平》一文,作者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这一句话在文中出现四次,那么我们就应把握住这一关键语句好好玩味。这究竟是一种怎样说不出的爱呢?首先是一种如子对母般的真爱,这是一份赤子之爱。其次是与北平融合为一体的一份挚爱,而后又是一份“不能爱上海与天津”的偏爱,是一份游子之爱。

当然,在把握关键句的同时,往往语不惊人处,也有千千结,一些看似貌不惊人的语言,如果我们能挖掘其背后隐含的意义,或许将给我们带来领悟文本的“别有洞天”。亦如《想北平》,“真愿成为诗人”,为何偏偏想成为“诗人”?因为诗的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一点就如同作者对北平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音乐与图画”的特点便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所以这处处平淡之语,显示的正是丝丝真情。

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反复咀嚼、反复体味,定能感受作者的深意。

三、引导学生知人论世

学生走进文本的途径除了作品本身之外,还可以从文章的宏观背景上去捕捉闪光点,从而领略文本的精彩。如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者在特定生活背景下描写的典型细节。

这篇文章作者为何对一间普通的老屋一往情深呢?除了显而易见的亲情之外,还有什么样的情结呢?少年归有光勤奋读书,对仕途充满向往,然而现实残酷,自幼苦读的归有光九岁能文,但仕途不利,八次考进士不第,到60岁才中进士,一生郁郁不得志。有这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