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2 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2 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件
❖ 血糖平衡调节 ❖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激素调节的特点
知识串讲
❖ 促胰液素的发现——沃泰默的实验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32021/9/13Monday, September 1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4:06:36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32021/9/132021/9/13Sep-2113-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32021/9/132021/9/13Monday, September 13,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3日星期一2021/9/132021/9/132021/9/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32021/9/13September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2-通过激素的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2-通过激素的调节

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的方式
分泌各种下丘脑 释放激素 垂体
分泌生长 激素和各 种促激素 分泌肾上 肾上腺 腺素等
分泌雌性激 卵巢 素、
胸腺 分泌胸腺 激素等
胰腺
其中的胰 岛分泌胰 岛素和胰 高血糖素
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垂 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各种促 -激素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
1.激素调节的发现 2.激素调节的实例 3.激素调节的特点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促胰液素的发现
沃泰默实验(法) ①稀盐酸 注入 ②稀盐酸 注入 ③稀盐酸 注入
胃酸刺激小肠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其分泌胰液
狗的上段小肠肠腔 结果 分泌胰液


垂体
分级调节:性激素、肾上腺素 也是分级调节,类似甲状腺激
馈 调
TSH(促甲状腺激素)
素的调节方式

甲状腺
负反馈调节:趋于平衡
正反馈调节:偏离平衡,如排
甲状腺激素
尿反射、血液的凝固等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人体血液中的含量为3×10-5-15×10-5mg/mL,而每mg的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 产热增加4200kJ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能被特定的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称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 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激素被运输到全身,可以与各种细胞接触,但只能被靶细胞接受,这是因为靶 细胞上带有激素分子能够识别的受体(蛋白质) 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 是起着细胞代谢的调节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考点解读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考点解读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考点解读知识一、激素调节的发现、作用特点一、促胰液素的发现1.法国学者沃泰默的实验(1)沃泰默的实验假设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2 )实验过程汴入稀盐酸注入,上段小肠肠腔--------- > 胰液分泌注入稀盐酸血液------- 胰液不分泌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 ——-胰液分泌(3 )实验结论将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引起胰液分泌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4 )实验讨论①实验过程中利用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模拟人体胃酸流入小肠,对小肠上皮细胞形成刺激。

②沃泰默的实验中设置了两个对照: a.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目的是排除胰液的分泌是由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了胃酸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运输到胰腺,直接刺激胰腺而引起的这种可能性; b.去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设置的目的是想证明胰液分泌的原因是由于胰腺接受了由神经传来的由小肠受胃酸刺激而产生的兴奋的作用。

但是该对照实验没有出现沃泰默所设想的结果。

由于他缺乏质疑,没有进一步大胆假设,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2.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1 )实验假设胰液的分泌不是神经调节,而是化学调节一一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化学物质,进入血液,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 )实验过程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将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 观察:胰腺分泌胰液(3 )实验结论在稀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分泌。

(4 )实验讨论该实验的对照是沃泰默所做的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促胰液素发现的意义:导致激素调节的发现。

二、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三、作用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却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笔记)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笔记)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H+、等的调节【区分: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内分泌腺:没有导管,通过体液运输分泌激素外分泌腺:有导管,通过导管运输,分泌消化酶(肠腺,胃腺,唾液腺,汗腺,泪腺)【阉割催肥的原理是割除牲畜的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和生殖能力,而且驯良,节约能量,利于育肥】【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外分泌部:分泌胰液1胰腺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内分泌部:胰岛胰岛B细胞:胰岛素2、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肌糖原在肌肉细胞中转变成乳酸,不能分解成葡萄糖(重要考点,一定要会区别肝糖原和肌糖原)3、血糖调节过程①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②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③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另外还有肾上腺素。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叫做“拮抗作用”④胰岛素分泌异常分泌少:糖尿病(多尿:排出糖分时带走大量水)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防治: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4、血糖平衡的意义人的正常血糖浓度在3.9-6.1mmol/L(或80-120mg/dl),保证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

五、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甲状腺激素功能(1)促进新陈代谢(2)促进生长发育(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调节方式:负反馈【反馈调节的类型与实例】反馈调节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

(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排尿排便、血液凝固、胎儿分娩、池塘污染后鱼类死亡更加剧污染等。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2-通过激素的调节(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2-通过激素的调节(含答案)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地去质疑、探索和创新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

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解析:选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不是由胰腺分泌的。

2.下列各组分泌腺所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释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解析:选B。

唾液腺、肠腺、胃腺属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释放到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汗腺、皮脂腺分泌到外界环境,也不属于内环境。

3.(原创)2019年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伦敦举行,反兴奋剂工作的难度加大。

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能增强人的肌肉力量,但由于是通过基因工程注射到人体内,很难检测。

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一种激素B.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C.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解析:选C。

胰岛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它与胰高血糖素共同维持血糖的平衡。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管理甲状腺分泌激素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D.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解析:选A。

下丘脑是内分泌腺的枢纽,分泌多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其中一种,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泌多种激素,有的直接调节生命活动,有的管理其他内分泌腺,如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调节相关的生命活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第1课时)》教案

第1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2章第2节通“通过激素的调节”中的第1课时,教材在“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中,主要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相关激素的分泌与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涉及的部分内容“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因此并不以此为重难点,只需要稍加复习即可。

高二学生第一章《人体内环境稳态中》已经了解稳态调节的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因此第二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在学习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调节”后,知道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是受神经系统调节的,这是本节内容的基础。

学习了解神经调节后,再通过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学习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

这个知识对高二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及教师讲解,能够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通过阅读文本、师生交流,能够描述了解人体内分泌腺及相关激素分泌及作用。

4.通过小组讨论,能够总结概括激素调节的特点。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人体内分泌腺及相关激素分泌及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2、基本技能(通过人体内分泌腺及相关激素的生活实例,增加学生的指导生活实践能力;通过互动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基本思想(通过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的切身体会,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对激素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关爱身体,增强健康观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2)激素调节的特点2、教学难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五、教学方法:谈话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八、板书2.2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沃泰默实验2.斯他林实验①促胰液素的发现②激素调节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高中生物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生物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人教版必修三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激素调节1、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外界刺激:光照、重力、温度、湿度、化学物质、各种射线等。

(3)原因:与生长素的调节有关(4)类型①向光性:茎的向光性、根的背光性②向地性:根的向地性③背地性:茎的背地性④向水性:根对水的感受部位是根尖,有向水源生长的趋势,表现为向水性。

⑤向肥性:根的向肥性。

当植物生长在一侧肥力充足,另一侧肥力不充足的条件下,肥力充足一侧的根生长的将明显发达,从而说明根的生长具有向肥性。

⑥向触性:植物器官在接触到固体而产生方向性的反应。

这个方向性的反应是因生长改变所造成,例如豆科的卷须接触柱子后会产生缠绕反应。

牵牛花花的茎和黄瓜卷须的前端接触到支架,就向接触的方向卷曲,边卷曲、边生长。

2、植物的感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

作用机理较为复杂,但是发生感性运动的器官多半具有腹、背两面对称的结构。

(2)类型感性运动一般分为感夜性、感震性和感触性等,但各自的作用机理却有所不同。

①感夜性:主要是由昼夜光暗变化引起的。

蒲公英的花序、睡莲的花瓣、合欢的小叶等昼开夜合;而烟草、紫茉莉、月见草等植物的花则相反是夜开昼合。

②感温性: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如郁金香从冷处移到暖处3min~5min就可开放。

③感震性:含羞草的感震运动是由于其复叶的叶柄基部叶褥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④感触性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过程:早在1880年达尔文父子进行向光性实验时,首次发现植物幼苗尖端的胚芽鞘在单方向的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但如果把尖端切除或用黑罩遮住光线,即使单向照光,幼苗也不会向光弯曲。

他们当时因此而推测:当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在顶端可能产生一种物质传递到下部,引起苗的向光性弯曲。

2、詹森的实验:过程:设置两个实验组:A组:将胚芽鞘顶端切掉,用单侧光照射,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人教版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简述促胰液素的发现史;阐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三)能力方面能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2.能通过课堂活动与实例分析,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的过程2、激素调节的定义和特点三、教材分析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两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教材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的后面,紧接着安排“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使学生对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个完整的认识。

这一节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等四部分内容,对于血糖调节,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就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糖类的种类、代谢等也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节内容困难不是太大。

同时,“激素”这一名词已经广为人知,因为在现代生活中,激素已被广泛使用在医药、美容护肤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一方面在造福人类,并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激素也被一些人滥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激素的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其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批判滥用激素的行为。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假设你身后有一辆汽车飞驰而来,说时迟、那时快,你一跃而起,跳离一米远,汽车与你擦肩而过,你发现自己心跳加快,手心冒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1年
1949年
肢端肥大症患者手指
1956年
甲 状 腺 激 素 失 调 引 起 的 疾 病
呆小症
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
甲亢患者
激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调节血糖平衡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是升高血 糖,像这样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的作用, 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称为为协同作用。
调节血糖平衡时,胰岛素降低血糖含量,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含量,共同维持血糖平衡,像这样不同激素 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称为为拮抗作用。
研究表明血糖的相对稳定主要靠激素调节来完成。激素 调节这种方式是如何被发现的?人体内有哪些激素在发挥作 用呢?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
探究1:促胰液的发现过程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胰腺
胰腺 分泌 胰液 注入 小肠
??
消化食物
观点一: 神经调节
观点二: 化学调节
观点一:由__神__经__调_节____促胰液素的分泌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
北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
情景导入:
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极 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类。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 而消耗的糖类。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 0.8~1.2g/L(80~120mg/dL),全身的血量大约为 5L。
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够跑多长时间?
1min左右(0.8~1.2 min)。
讨论:长跑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导致血糖含量 下降吗?
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 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 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 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
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细胞分泌的,对生物的 新陈 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 高效的化学物质。
2、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 ①是否有导管;②分泌物是否进入血管。
外分泌腺:腺体内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 消化腺、汗腺、皮脂腺。
内分泌腺:腺体内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体
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如垂体、 甲状腺、胸腺、胰岛等。
胃酸 小肠的神经 传递兴奋
胰腺
胰液
沃泰默实验 注意:实验中使用的稀盐酸模拟的是胃酸
(1) 稀盐酸 (2) 稀盐酸
狗小肠腔内
(有神经)
狗血液
有胰液 无胰液
结论:
(3) 稀盐酸
狗小肠腔内 有胰液
(无神经)
1.胰腺分泌胰液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2.胰腺分泌胰液是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观点二:由___化__学_调__节___促胰液素的分泌
(2) 实验__②_③__④___说明在胃酸的刺激下十二指肠产生的物质会
促进胰液分泌。 (3) 综上所述,胰液的分泌受__神__经__和__激_素__的__共__同_控制。
探究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P25
下丘脑 垂体
胸腺
甲状腺
肾上腺 卵巢
胰腺 睾丸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分泌器官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作用部位 生理作用
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 育,调节性激素的合 成与分泌
甲状腺
甲状腺 激素
含碘的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
氨基酸 全身 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
衍生物
奋性
B 细 胰岛素 胞 胰 岛 A 细 胰高血 胞 糖素
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 蛋白质 全身
糖浓度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 多肽 肝脏 物质转化,升高血糖 浓度
肾上腺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
2、某人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病因是幼年某种激 素分泌过少,缺少的激素和所患疾病是 ( C )
A、甲状腺激素、呆小症 B、甲状腺激素、侏儒症 C、生长激素、侏儒症 D、生长激素、呆小症
3、下列四组中,都因为内分泌活动不正常而引起的
斯他林、贝利斯实验
狗的小肠粘膜 稀盐酸
磨碎
提取液
注射 小狗血液
胰腺 分泌胰液
稀盐酸
注射 小狗血液
胰腺不 分泌胰液
结论:(1) 小肠粘膜产生化学物质
(2) 此化学物质促使胰腺分泌胰液
促胰液素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 激素调节是指由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 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特别提醒
导血 管管
思考与讨论
1.“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哪些因素使斯 他林和贝利斯抓住了成功的机会?
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巧妙的实验设计等
2.斯他林和贝利斯获得的科学发现包括哪些内容?
发现了促胰液素; 发现了激素调节 。
1.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对实验动物做了下 列实验:
实验
处理方法
胰液分泌量
① 用适宜的电流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增加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 入十二指肠中
增加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从另一些动物 ③ 的胃中取出少量部分被消化了的食物,导
入十二指肠中
增加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把一些相同成 分的食物不经过胃而直接引入十二指肠中
不增加
(1)实验①说明胰液的分泌受__神__经____的控制,实验__②_和__③___ 对照说明胰液分泌还受体液中某种化学物质(激素)的控制。
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疾病 侏儒症(幼年分泌不足)
生长激素 分泌异常
巨人症(幼年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成年分泌过多)
甲状腺激素 分泌异常
甲亢(分泌过多) 呆小症(幼年分泌过少) 地方性甲状腺肿(成年缺碘)
生 长 激 素 失 调 引 起 的 疾 病
侏儒症
巨人症
生长激素失调引起的疾病
正常面容 典型肢端肥大症面容
氨基酸
肾上腺素
全身 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
衍生物
调节体温升高血糖
睾丸 卵巢
雄性 固醇
激素 雌性 固醇 激素 孕激素 固醇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 全身 育和精子的生成,激发
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 育和卵细胞的生成,激 全身 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 征和正常的性周期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 卵巢、 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 乳腺 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促甲状腺激 蛋白质
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 蛋白质
释放激素Βιβλιοθήκη 垂体 垂体刺激垂体合 成并分泌促 甲状腺激素 促进垂体合 成并分泌促 性腺激素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
生长激素 蛋白质 全身 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
生长
促甲状 垂体
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 蛋白质 甲状腺 发育,调节甲状腺激
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 蛋白质 性腺 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