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必修3 2.2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必修3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教学目标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3.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4.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教学过程以“问题探讨”引入。
(提示)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员只能跑1 min左右(0.8~1.2 min)。
讨论: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
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板书)(一)促胰素的发现〖资料分析及讨论〗(略)学术背景:在20世纪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比如,对“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这一问题,19世纪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1.沃泰默的实验设想: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方法:单一变量实验法过程与现象(结果)A:稀盐酸狗的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B:稀盐酸狗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C:稀盐酸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已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神经)胰腺分泌胰液沃泰默的解释: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所以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结论:胰液的分泌是神经反射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假设:这种实验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方法:单一变量实验法过程与现象(结果):A:稀盐酸狗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B: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制成提取液狗静脉胰腺分泌胰液实验结论: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2_通过激素的调节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描述促胰液素发现的过程。
2.描述血糖调节的过程。
3.描绘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4.据图分析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实例,说出激素调节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1. 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2. 通过建构血糖调节的模型,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 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作用,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养成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2.关注身边的科学技术,评价激素类药物应用的利与弊,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深层次的关系。
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2)血糖平衡的调节2、教学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讲授】激素调节的发现一、激素调节的发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语言描述沃泰默的实验过程和斯他林与贝利斯的实验过程,并总结实验结论引出激素调节的概念大屏幕图片展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练习:①激素与内分泌腺的连线②激素与化学本质的连线【讲授】激素调节的实例二、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思考与讨论:①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仍然稳定在0.9g/L左右。
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②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
这是为什么?③涉及到的激素有哪些?④血糖的调节过程是怎样的?总结并补充学生的回答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小练习:血糖调节填空题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学案练习2【讲授】激素调节的特点三、激素调节的特点填空练习让学生总结激素调节的特点【导入】小结四、小结总结激素调节的主要知识点【练习】课堂练习五、课堂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教案
课型: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1、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相互之间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体会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1、促胰液过程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难点】
1、血糖平衡的调节。
教学流程。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2_通过激素的调节_教学设计_教案_3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认识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
2、掌握实验分析思路,学会进行实验设计。
3、认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2.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
【学习难点】促胰液素的发现的实验分析。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身体的变化,思考问题:请同学们回想自己升入中学以来身体在生长发育方面有哪些变化?然后看两张幻灯片上的插图,进一步肯定上述问题的分析,顺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素调节【讲授】沃泰默的实验(一)参阅导学案,带领学生分析学习沃泰默的实验(一): 让学生理清实验分析思路并一起讨论出“胃酸进入小肠使胰腺分泌胰液的几种可能原因”。
【活动】沃泰默的实验(二)和(三)根据上述讨论的几种原因,分别设计实验(二)和(三)依次验证:完成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发现刚提出的两种原因均与实验结果不相符合。
(完善导学案填空)并进一步思考讨论出现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究竟如何?————沃泰默囿于定论,未能打破传统思维束缚,然而同时期的斯他林和贝利斯却给出了新的假设!(注意渲染二者的科学素养的差异)【活动】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引导学生对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实验设计,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完善导学案填空)————根据实验结论即:胰液的分泌是化学调节,并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这也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这一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即顺利呼应本节课主题!【活动】假说演绎法的提出结合前面一系列的实验分析思路并最终发现激素调节的过程,顺利提出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讲授】巴甫洛夫的感慨阅读教材:巴甫洛夫的感慨: “自然,人家是对的。
很明显,我们失去了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引导学生思考:是哪些因素使斯他林和贝利斯抓住了成功的机遇?————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最后指导学生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精神品质————敢于质疑权威的气魄,敢于创新求异的思维品质,严谨科学的实验设计等。
高中生物2.2《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目标】1、明确促胰液素的发现。
2、理解血糖平衡的调节。
【知识梳理】1、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促胰液素(小肠黏膜分泌),发现了激素调节。
2、内分泌腺:无导管,能分泌激素。
外分泌腺:有导管,不能产生激素,如消化腺、汗腺。
3、人体主要的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4、激素的化学本质:(1)氨基酸的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2)蛋白质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各种促激素、下丘脑分泌的各种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3)固醇类:雄性激素、雌性激素。
【注意】蛋白质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氨基酸的衍生物类、固醇类激素注射、口服均可。
5、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三个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主要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
(2)血糖的三个去向: 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主要去向:氧化分解。
(3)正常血糖浓度:0.8~1.2 g/L。
(4)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②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③肾上腺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④与人体的血糖平衡有关的激素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关系是协同作用;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与肾上腺素是拮抗作用。
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注意】饭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
6、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实例: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水盐平衡的调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
7、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增加产热(耗氧量增加),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影响脑的发育。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简述促胰液素的发现史;阐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三)能力方面能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2.能通过课堂活动与实例分析,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的过程2、激素调节的定义和特点三、教材分析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2 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两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教材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的后面,紧接着安排“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使学生对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个完整的认识。
这一节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等四部分内容,对于血糖调节,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就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通过必修1 的学习,学生对糖类的种类、代谢等也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节内容困难不是太大。
同时,“激素”这一名词已经广为人知,因为在现代生活中,激素已被广泛使用在医药、美容护肤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一方面在造福人类,并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激素也被一些人滥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激素的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其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批判滥用激素的行为。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假设你身后有一辆汽车飞驰而来,说时迟、那时快,你一跃而起,跳离一米远,汽车与你擦肩而过,你发现自己心跳加快,手心冒汗。
请同学们分析这个过程是怎样的调节过程?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内容——《通过激素的调节》展示本节聚焦,然后进入第一个内容——激素调节的发现学生讲述:在20 世纪之前,“激素”还没有被提出,那激素调节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下面我们以胰液分泌的调节为例,来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历程。
人教版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简述促胰液素的发现史;阐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三)能力方面能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2.能通过课堂活动与实例分析,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的过程2、激素调节的定义和特点三、教材分析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两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教材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的后面,紧接着安排“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使学生对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个完整的认识。
这一节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等四部分内容,对于血糖调节,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就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糖类的种类、代谢等也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节内容困难不是太大。
同时,“激素”这一名词已经广为人知,因为在现代生活中,激素已被广泛使用在医药、美容护肤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一方面在造福人类,并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激素也被一些人滥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激素的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其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批判滥用激素的行为。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假设你身后有一辆汽车飞驰而来,说时迟、那时快,你一跃而起,跳离一米远,汽车与你擦肩而过,你发现自己心跳加快,手心冒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教学设计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三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概述激素调节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再体验实验分析方法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2.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从促胰液激素发现的事例中,认同科学发现需要大胆质疑,合理实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2.通过评价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借助资料分析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实验的分析设计技能。
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Ⅰ组织教学Ⅱ导言(7分钟)Ⅲ讲授新识(30-35分钟)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沃泰默实验上课开始先给学生们播放一段视频,内容是印度“拇指姑娘”(侏儒症患者)[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提出疑问: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为血糖的浓度会下降吗?为什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并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通过激素的调节。
提出问题作为线索,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资料。
P23“资料分析”。
1、19世纪学术界认为“胰液分泌是如何调节的?”2、他们的实验依据是什么?3、而谁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什么样的观点?他们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这观点的?除了证明这观点以外,他们还从试验中发现观看短片,质疑:为何“拇指姑娘”身材矮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通过前面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节的学习基本上可以回答上述问题。
学生根据问题线索,思考讨论并回答。
1、是一种神经调节。
2、对反射和反射弧的认识。
沃泰默据此进行了实验。
3、斯他林和贝利斯认为设疑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巩固旧知(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引入新知此问题环节学生先通过思考讨论,在教材中找到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标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如下: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描述血糖调节;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这些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是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
从教材编写特点来看,本节内容大多是通过实例和资料分析、学生活动等来实现这些目标的,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在能力上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而且在知识方面、情感方面也可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生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学意图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计算、讨论和交流。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明确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提供“问题探讨”中的材料,并
逐一提出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
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
跑多长时间?
(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
萄糖,你认为血糖的浓度会下降
吗?
(3)研究表明,在长跑过程
中,尽管血糖在不断被消耗,但它
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 g/L左右。
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
充?
(4)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
吸收到了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
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
正常(投影示血糖浓度变化的坐标
曲线图),这是为什么?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
探求欲望。
通过阅读和讨论明确血糖平
衡的途径,引发血糖平衡如何调节
的思考,为血糖平衡的调节创设情
境。
学生思考,并进行分析和推提出问题:机体通过调节和控提出问题让学生先讨论,以拓
测。
制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从而维持了
血糖的平衡。
机体是通过什么途径
来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呢?
展学生的思维。
回顾初中所学的激素的概念。
根据材料以及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讨论和交流。
概述:研究表明,血糖的含
量主要是通过激素来调节和控制
的,人和动物体内的温度以及水和
无机盐的含量的相对稳定,都与激
素密切相关。
那么什么是激素呢?激素是
怎么被发现的呢?
提供材料(可用投影)和提
出问题:胰腺能分泌胰液。
胰液通
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
化食物。
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呢?法国学者沃泰默做了这样一
个实验: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
肠肠腔内,发现会引起胰腺分泌胰
液。
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
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1)根据这个实验你能得出
什么结论?
(2)沃泰默认为,这是由于
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的缘故。
你同意他的解释吗?
(3)英国的科学家斯他林和
贝利斯读了沃泰默的论文后则不
认同他的观点。
他们认为,沃泰默
所做实验的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
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
概述中隐含了激素调节对内
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材料阅读,训练获取信息的
能力。
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发现的历
程中,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
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认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
脑”的观点。
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腺的分泌。
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4)如果要证明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观点,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描述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5)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能否排除盐酸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可能性?如果不能,那应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排除?(此为较高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描述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感慨。
(6)上述促胰液素的发现,能给你以什么样的启迪?
回忆初中知识。
学生上讲台介绍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简要归纳并提出问题:促胰液
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你还
记得我们初中学习过的几种激素
吗?这些激素分别是由什么器官
分泌的?有什么功能?
投影教材中图2-8,要求学生
归纳介绍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
其分泌的激素。
复习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
提供铺垫。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讨论分析。
提出讨论题:激素对人体的
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激
从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入手,为类比分析提供基础。
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我们先讨论一下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时对其产量是怎么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归纳:工厂生产某种产品时需要依靠市场来进行调节。
某种产品供不应求时,信息反馈到决策部门,决策部门就会发出指令要求车间加强对该产品的生产;反之,就要压缩产品的生产量,使市场上该产品的供应和需求保持一定的平衡。
像这样,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人体通过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一种反馈调节。
思考回答问题。
一组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示范活动的方式。
然后全班同学分组进行活动。
分组活动,小组内讨论与交流。
小组代表交流模型构建的过程和结果,在黑板上绘图或用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绘制的血糖调节机制示意图。
分析交流讨论题。
人体中的激素是如何进行反
馈调节的呢?我们来分析两个实
例,第一个是血糖平衡的调节。
(1)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哪种
激素能影响血糖的含量?
(2)胰岛素对血糖含量有什
么影响?
讲述:除了胰岛素外,胰高
血糖素也与血糖的调节密切相关。
投影胰岛,示胰岛A细胞和
胰岛B细胞,说明它们所分泌的激
提出的两个问题帮助学生回
忆旧知。
通过猜测训练分析推理能
力。
认同模型建构的科学价值。
通过分析讨论,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素,让学生猜测一下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并作简要归纳。
引入活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如何调节血糖的平衡的呢?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介绍,然后请一组同学示范活动方法。
要求学生分组活动,并根据活动讨论“分析与结论”中的思考题。
要求小组交流构建模型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小组绘制的血糖调节机制示意图,并分析:
(1)马拉松运动中,胰岛是怎样进行分泌调节的?饭后胰岛又是怎样进行分泌调节的?
(2)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当身体产生的胰岛素过多时,又会怎么样呢?
(3)现在市场上有一种为糖尿病病人设计的人工胰岛,可以随身携带,用以调节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
你觉得这种人工胰岛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哪些主要的问题?
通过模型建构引导学生建构知识,通过实例分析,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不明白的可以相互讨论。
对实例一作简要归纳总结后
引入对实例二的分析。
要求学生阅
读教材,然后请同学依据课本图
训练学生获取、加工以及表达
信息的能力。
请一位同学讲解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其他同学补充。
211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简要总结归纳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然后要求学生归纳血糖平衡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异同。
从二者相同点上,引出激素调节的特点。
先讨论、归纳激素调节的共同点,然后交流。
阅读教材,比较自己的归纳与教材叙述的差异。
讨论与交流。
要求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的知
识,并联系初中学习过的其他激素
的有关知识,讨论归纳激素调节的
特点。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激
素调节的特点。
总结归纳。
科学知识有其实用的价值,
知识在实践上的应用,会影响到人
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激素调节发现
之后约100年来,人们开发了许许
多多的激素类药物。
(1)你知道哪些激素类药
物?这些药物有什么功用?请你
评价这些药物应用的利弊。
(2)补充一些学生未列举到
的激素应用的例子,你如何评价它
们的利弊?
(3)你认为人们在开发和使
用激素类药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
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可能给人
类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题?
(4)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
带来的影响,能给你什么启迪?
四、其他问题及对策
1.关于建立血糖调节模型的活动,如考虑到节约课堂准备时间,可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卡片可用废旧的扑克牌来做;如果有多个平行班,也可将前面班用过的卡片回收供后面的班级使用。
2.为加强所学知识与社会的联系,可让学生以糖尿病和激素类药物的应用作两个拓展研究的专题,除充分运用好教材提供的材料外,还可从互联网及其他各种媒体上查找相关的资料,整理成专题报告进行介绍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