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产量及相关
环氧乙烷及其下游衍生产品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3
(公斤)
出口
3000 O 7002 600 500
进口
7575 35936 445 6605 11070
PEO消费情况 目前,我国商品环氧乙烷主要J咐作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乙二醇醚和聚醚等,在医
中国工程院第88场工程科技论坛论文集
PEO市场竞争趋势
随着我国环氧乙烷/乙二醇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未来几年里将有多个新建、扩建装置投产,PEO
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将得到较大的发展。国内PEO市场竞争将会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1)高额利润驱使供应量迅速膨胀。国内商品EO市场售价严重背离价值规律,一方面会使国 内厂家纷纷新建、扩建环氧乙烷装置;另一方面国外厂家将通过出口EO下游产品的方式来克服环 氧运输问题获取高额利润。 (2)国内产能扩张地区集中在华东。目前国内EO生产企业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 地,但市场主要在华东。由于EO不易运输,所以华东地区产品具有物流成本优势,比其他地区产 品更具竞争力。 (3)EO价格定制体系趋于合理。国内商品EO资源缺乏,商品EO生产商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市场售价严重背离价值规律;另外,国内EO下游装置普遍规模偏小,技术也较落后,对原料价格 承受能力差。一旦国外厂商利用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对国内同行进行打压,将会直接导致EO消费 量减少、价格回落。国内EO制造商应同下游企业建立双赢的定价体系,参照国际市场定价确定商 品EO的市场价格,改变目前不合理的价格垄断模式,逐步建立EO下游产业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 EO延伸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模式。 (4)加速调整EO下游产品结构。我国环氧乙烷生产商大多把环氧乙烷直接当商品出售,随着
14.4
2007年
环氧乙烷下游产品开发问题研究

环氧乙烷下游产品开发问题研究【摘要】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是乙烯工业衍生物中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重要化工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
环氧乙烷广泛应用于生产乙二醇、乙醇胺、乙二醇醚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农药乳化剂以及医药中间体、油田化学品等精细化学产品。
本文分析了乙二醇、乙醇胺等环氧乙烷下游产品的生产、应用及研究开发现状,提出了国内环氧乙烷下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环氧乙烷;下游产品;乙二醇;乙醇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氧乙烷下游产品结构失衡,种类远少于国外,许多种类产品都依赖进口。
国内环氧乙烷行业应提升技术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促进环氧乙烷消费结构的调整,加快对环氧乙烷下游产品的研究开发,完善环氧乙烷下游精细化工产业链,以保证我国环氧乙烷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环氧乙烷主要下游产品1.1乙二醇乙二醇(ethylene glycol)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醋纤维(涤纶)、不饱和聚醋树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还可用作防冻剂以及有机化工中间体等。
环氧乙烷生产乙二醇,是环氧乙烷最主要的应用,消费量约占环氧乙烷产量的70%。
目前乙二醇的生产技术主要有环氧乙烷非催化水合法、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碳酸乙烯醋法和合成气法等。
1.2乙醇胺乙醇胺(ethanolamine)是氨分子中的氢被经乙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是氨基醇中最重要的产品,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
乙醇胺可分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由于乙醇胺分子中同时具有氮原子与经基,因此兼有胺与醇的化学性质。
1.3聚醚类聚醚是一类重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环氧乙烷和含有活泼氢原子的疏水物质缩合而得,属于环氧乙烷的第二大衍生物,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纺织助剂和石油等行业。
聚醚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高分子的特性和表面活性剂的双重性能。
在聚醚制备过程中,起始剂可以是多元醇、单元醇和胺类。
由于起始剂的不同及聚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起始剂、不同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
年产5万吨环氧乙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万吨环氧乙烷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4)第二章、环氧乙烷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5)2.1环氧乙烷生产现状2.1.1全球环氧乙烷生产现状2.1.2我国环氧乙烷生产现状2.2环氧乙烷供需现状及市场前景2.2.1全球环氧乙烷供需现状及市场前景2.2.2我国环氧乙烷供需现状及市场前景第三章、环氧乙烷市场价格分析 (9)第四章、环氧乙烷生产工艺分析 (11)4.1环氧乙烷主要生产方法4.1.1氯醇法4.1.2乙烯直接氧化法4.2环氧乙烷的生产工艺的改进4.2.1反应气的改进4.2.2反应器的改进4.3环氧乙烷的生产工艺路线选择4.4环氧乙烷的工艺研究单位第五章、建设规模及原料来源 (16)第六章、操作注意事项与储存 (18)6.1危险性概述6.2急救措施6.3消防措施6.4泄露应急处理6.5操作处置与储存6.6包装贮运6.7法规信息第七章、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20)7.1投资估算7.2资金筹措7.3经济技术指标第八章、国内环氧乙烷价格走势及结语 (21)第九章、参考文献 (22)第一章、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环氧乙烷(EO)为一种最简单的环醚,属于杂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石化产品。
环氧乙烷在低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在常温下为无色带有醚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气体的蒸汽压高,30℃时可达141kPa,这种高蒸汽压决定了环氧乙烷熏蒸消毒时穿透力较强。
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2H4O,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以前被用来制造杀菌剂。
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输,因此有强烈的地域性。
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
在化工相关产业可作为清洁剂的起始剂。
中文名:环氧乙烷外文名:epoxyethane别名:氧化乙烯分子式:C2H4O相对分子质量:44.05化学品类别:有机物—烃的环氧衍生物管制类型:环氧乙烷(*)储存:密封保存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
熔点(℃):-112.2相对密度(水=1):0.8711折射率:1.3614(4℃)沸点(℃):10.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2分子式:C2H4OInChI: InChI=1/C2H4O/c1-2-3-1/h1-2H2分子量:44.052职业接触限值:阈限值 1ppm(时间加权平均值);A2(可疑人类致癌物)(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2004年)。
国内环氧乙烷产能

2015年国内环氧乙烷供需状况及目标消费量1、2010年国内环氧乙烷生产能力及商品量如下:2010年上半年我国EO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生产厂家名称EO商品量EOE生产能力中石油0.1 4.1中石油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中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7.0 16.0中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 4.0 6.5中石油吉林石油化工公司 6.0 19.5中石化1.98 5中石化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扬子石油化工公司10.2 24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12.4 52.9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 2 10.43.8 7中石化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1.8 6.4司天津中沙大乙烯 4.0 36其他南京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0 24辽宁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10 20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2 25.6浙江嘉兴三江化工有限公司12 12安徽宿州丰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4 4合计80.48 273.4 2、近期国内环氧乙烷新建和扩建产能:生产厂家名称EOE生产能力EO商品量投产时间辽阳石化商品量扩产 5 2010年吉林石化商品量扩产 5 2010年镇海石化52 10 2010年四川石化30 2 2012年盘锦辽宁北化商品量扩产10 2011年山东滕州晨龙能源有限公司6 6 2011年底(生物酒精法)金燕化工20 10合计108 49到2015年年末,我国国内环氧乙烷产能将达到381.4万吨,其中含拟建108万吨,商品量为129.5万吨,其中含拟建量49万吨。
二、2015年国内环氧乙烷需求量:2010到2015年,我国环氧乙烷将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多家企业计划建设规模化环氧乙烷生产装置,环氧乙烷生产能力及下游产业均将快速增加,2015年我国环氧乙烷的生产能力达到381.4万吨/年商品量达到129.5万吨,国内环氧乙烷需求量将达到118万吨。
三、2015年我公司目标消费量:近年来环氧乙烷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居高不下,加之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宜长途运输,需就近原料地建设,销售和经济效益不受国外产品竞争影响,同时环氧乙烷下游产业应主动向环氧乙烷产地集中,以节省物流成本。
年产20万吨环氧乙烷模拟

可参考如下:
一、引言
环氧乙烷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化学制品,其主要应用领域有热塑性塑料、油漆和涂料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航空航天及电子工业等。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使其在化学工业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就推动了环氧乙烷产能的不断提高。
本文将介绍20万吨环氧乙烷的年产计划,包括生产过程中环氧乙烷的原料.原料采购.原料加工.环氧乙烷的生产.最后生产的环氧乙烷商品的质量检测等。
二、原料采购
产生20万吨环氧乙烷的原料有两种,一是石油类原料,另一种是碱类原料。
石油类原料主要包括烷烃、烯烃和环烷烃;碱类原料主要包括乙烯醇、乙烯卤化树脂、乙烯脂肪酸酯等。
因此,原料的采购需要确定各原料的比例和要求,并经过品种及数量确定。
此外,在原料采购中建立合理的采购管理体系,有助于实现生产高效率。
三、原料加工。
中国环氧乙烷行业产能、产量及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环氧乙烷行业产能、产量及竞争格局分析一、环氧乙烷行业产业链环氧乙烷是乙烯工业衍生物中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乙二醇,环氧乙烷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商品环氧乙烷主要用于制造环氧乙烷衍生物一系列重要的特种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日化、纺织、皮革、金属加工、涂料、电子、医药、农药、造纸、汽车、石油开采与炼制等众多领域。
二、中国环氧乙烷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新时期我国化工产业生产技术、规模和开发情况成就显著,为工业生产提供丰富原材料。
乙烯生产过程会形成较多衍生物,如环氧乙烷。
其应用十分广泛,具有价格优势和丰富需求,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产能迅速扩张,据统计,我国环氧乙烷产能从2014年的300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463.5万吨,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9.09%。
产量方面,据统计,我国环氧乙烷产量从2014年的200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277万吨,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6.73%。
目前,中国环氧乙烷主要用于生产减水剂聚醚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聚醚多元醇、乙二醇醚等,其中聚羟酸减水剂占比21.9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占比17.85%,乙醇胺、聚醚、乙二醇醚分别占比5.61%、2.55%与1.02%。
三、环氧乙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近年来,中国商品环氧乙烷迅速发展,产业格局发生明显转变。
截至2018年年末,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的环氧乙烷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43.22%,外资合资企业及地方民营企业的环氧乙烷产能占56.78%。
随着多种企业性质的参与,环氧乙烷行业竞争格局加剧,同时环氧乙烷供应格局发生的转变,加快了环氧乙烷的市场化进程。
同其他特种化学品行业相似,环氧乙烷衍生物产能集中度不高,企业大多分散且规模有限,多数企业研发能力不强,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
而未来伴随部分大规模新增产能的投建,部分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下游衍生物在产品质量及产业集中度方面都将会有明显改观。
中国环氧乙烷产能、价格及进出口分析

中国环氧乙烷产能、价格及进出口分析一、环氧乙烷产业概述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2H4O,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以前被用来制造杀菌剂。
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输,因此有强烈的地域性。
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
在化工相关产业可作为清洁剂的起始剂。
在化学特性上属于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最简单的环醚,化学性质活泼,能与众多化合物发生开环加成反应,因此能够用于制造环氧乙烷衍生物(EOD)等一系列重要的特种化学品。
环氧乙烷生产工艺环氧乙烷生产工艺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二、环氧乙烷行业产业链1、环氧乙烷行业产业链环氧乙烷是一种重要的特种精细材料原料,下游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商品流通的环氧乙烷主要用于聚醚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他衍生物中,部分环氧乙烷并不作为商品流通。
环氧乙烷产业链示意图环氧乙烷产业链示意图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2、乙烯产量变化环氧乙烷主要的原材料为乙烯,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乙烯的产量为2897.5万吨,同比下降啊1.0%,产量相对稳定。
2016-2022年中国乙烯产量2016-2022年中国乙烯产量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环氧乙烷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三、环氧乙烷行业现状分析1、环氧乙烷行业产能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的产能与产量稳中有进。
环氧乙烷产能由2016年的369万吨扩张到2021年的645万吨,产能和产量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且头部企业产能较为集中。
2022年环氧乙烷总产能746万吨。
2016-2022年中国环氧乙烷产能2016-2022年中国环氧乙烷产能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2、环氧乙烷行业产量据统计,2021年我国环氧乙烷的产量为438万吨,较上年增加了129万吨,同比增长41.7%。
2016-2021年中国环氧乙烷产量2016-2021年中国环氧乙烷产量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2、环氧乙烷行业出口情况由于环氧乙烷在常压下沸点较低(10.7°C),易燃易爆不宜长途运输,且能够和乙二醇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来说环氧乙烷适合自产自用或就近出售。
中国环氧乙烷行业开工率、新增产能预测及价格走势

中国环氧乙烷行业开工率、新增产能预测及价格走势环氧乙烷(EO)是乙烯的下游产品,在石化产业链中是非常重要的中间产品。
世界上主流的环氧乙烷生产工艺为氧气直接氧化法,大多数环氧乙烷生产企业为炼化/石化企业,并采用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联产装置。
环氧乙烷的主要下游是直接水合生产乙二醇,按照EO当量计算占50%;可作为商品量外售的环氧乙烷最大下游是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占EO总量的26%。
商品环氧乙烷产能增速较高,2020-2021年仍有大量新增产能。
《2020-2026年中国环氧乙烷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环氧乙烷产能从2009年起迎来大发展,到2019年底,我国环氧乙烷总产能为440.2万吨,十年间复合增速为19.37%;产量从73万吨增长至356万吨,复合增速为17.18%。
2019年开工率为76%。
预计2020年仍有约83万吨产能陆续投放,开工率大概率出现下滑。
环氧乙烷与乙烯、乙二醇价格联动性较高。
乙烯作为EO的直接原料,对EO的价格影响较大,从近几年的历史价格来看,两者基本呈同向波动。
EO作为生产乙二醇的中间体,国内采用EO/EG联产的企业都可在两者之间进行转产,当乙二醇利润低迷时,企业会转产EO来平衡收益,从而导致EO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
过去我国乙烯产能主要集中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国内长期存在供给缺口,近年来国内民营大炼化蓬勃发展,叠加以煤制烯烃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受政策支持在国内多点开花,乙烯的供给缺口正在被迅速填补。
煤头工艺冲击乙二醇价格,EG转产也将影响EO行情。
2018年以来,我国大量煤制乙二醇项目上马,随着煤头工艺的日趋成熟,煤头工艺对于乙二醇的市场冲击愈发明显。
预计2020-2021年国内一共将至少有415万吨乙二醇产能投产,其中乙烯氧化法(包括MTO路线)为120万吨,其余均为煤基合成气路线。
预计到2020年底,国内乙二醇总产能将突破1400万吨,自给率逐年提升的同时,也对乙二醇价格形成长期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乙烷产量及相关资料廖芝建---西南民族大学应用化学专业预备学士绪论环氧乙烷(EO)是乙烯工业衍生物中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重要有机化工产品,是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特殊的三元环结构决定了环氧乙烷的特殊反应活性,由环氧乙烷衍生可得到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环氧乙烷的主要用途是生产乙二醇(EG),乙二醇可进一步加工成聚酯纤维和树脂,还可以用作防冻剂北方成分。
环氧乙烷的的二大用途是生产用于洗涤剂工业的乙氧基化物。
环氧乙烷还用于制造其它醇类(如聚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等)、乙醇胺、乙二醇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防冻剂、增塑剂、添加剂、溶剂、香料、高能燃料、推进剂等。
另外由于环氧乙烷有广谱、高效、低温灭菌的特点,因此也用作熏蒸剂、杀虫剂、杀菌剂以及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消毒剂等。
特性:环氧乙烷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乙醚气味,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有毒易燃,在空气中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化合物起反应。
摘要目前,我国环氧乙烷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集团,以及近年建成投产的中外合资的扬巴石化和中海油惠州石化,2006年,我国环氧乙烷生装置总能力超过了200万t/a。
我国环氧乙烷生产企业中,除中国石油吉联的环氧乙烷装置外,其余下游均配套生产7,--醇装置,我国环氧乙烷商品量较少。
环氧乙烷囚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不宜长途运输,所以限制了该产品的直接进口和出口,EO的进出口主要体现在下游产品。
由于国内环氧乙烷产能有限,所以下游产品进口量最多的是乙二醇,2006年乙二醇进口量高达406万t,其它进口的下游产品还包括:乙二醇醚1l3万t,乙醇胺9.4万t,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8.4万t。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聚酯与表面活性剂等领域的迅猛发展,环氧乙烷己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1999年约20万t,2002年增长到32万t,2005年增长到40万t,2007年国内EO的总产量54万t。
故对环氧乙烷市场进行分析就显得极为重要。
正文1、环氧乙烷的制备:烯烃易被氧化。
按所用氧化剂和反应条件的不同,主要在双键位置上发生反应,得到各种氧化产物。
(1)空气催化氧化:工业上,在银或氧化银催化剂的存在下,乙烯可被空气催化氧化为环氧乙烷。
CH2=CH2 + 1/2 O2 (Ag)→ EO(2)用过氧酸氧化乙烯也可以得到环氧乙烷。
CH2=CH2 + CH3OOOH → EO + CH3OOH(3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已衍生多种更高产量的合成法。
例如:1、Shell公司还开发出高选择性系列催化剂的新产品S.880,881,882,883,其选择性为88%。
89%,初始反应温度为245℃,使用寿命为两年左右。
2、近年来,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化股份公司研究院在原有Ys-4/5催化剂基础上,推出更高性能的Ys-6催化剂,已在国内上海石化、扬子、燕山、天津石化等多家公司的8套装置上应用,经济效益显着。
目前YS-7已通过技术鉴定,该催化剂在微型反应器及单管反应器实验室评价中初始选择性达86%一88%,起始反应温度低于235℃。
2、我国和世界EO产能、产量及消费的相关介绍:3 存在差距美国 11 家公司计13套装置生产EO/EG,每套EO装置能力平均为300Kt/a,最大装置EO 能力为663kt/a。
我国(不包括台湾省)EO/EG 生产厂11家,平均每套装置EO 能力仅为82kt/a,小于美国EO 平均装置能力(见表5)4、发展对策4.1 加强高性能银催化剂的研制开发我国应在研制高活性催化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活性催化剂性能,还应加快研制开发较高负荷、寿命二年以上、初始选择性达到90%的高选择性催化剂,参与国际竞争,并为以后国内扬巴和惠州EO/EG大型工程取代进口催化剂作好技术储备。
4.2 在EO,EG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针对行业中还存在的醛含量和OV值超标的质量问题,各厂应强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手段,例如缩短U一550制水周期,提高制水量,延长树脂床层的反洗和快漂时间,及时清理分布器,最大限度保持U一550良好运行状态;增设系统脱醛塔;增设EG产品脱醛树脂床;实现全行业产品质量达标和全行业产品LSO认证工作。
4.3 提高EO/EG技术管理水平,减少非计划停车.实现满负荷生产以目前国内EO/EG装置规模计,一次几分钟到几小时的非计划仃车,将造成几十万到几百万效益的损失。
2000年国内EO/EG行业因仪表、设备、原料乙烯不足、空分装置故障、外电网波动等原因仍发生非计划停车2317h 。
鉴于此,应总结经验,抓好催化剂的优化操作,进一步提高装置管理水平,把装置非计划停车次数降至最低程度,实现满负荷生产。
4.4 提高EO/EG技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 EO /EG技术是降低产品成本的最有效的手段。
根据我国EO/EG工业现有技术水准和存在的主要差异,提高EO/EG工业技术应分二个台阶;(1)加强国产催化剂工业应用的优化工作、确保甲烷致稳工艺和尾气压缩机正常运行、努力把装置非计划停车减至最低;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装置的扩能;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高纯氧乙烯氧化技术,并在EO/EG产品的深加工方面开展工作。
(2)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采用膜分离的乙烯回收、EO催化水合、EO反应精馏以及国内外高效塔盘和填料等新技术,降低产品成本。
4.5 提高二甘醇、三甘醇副产品收益在我国E O/EG生产中,二甘醉、三甘醉副产品回收不力,影响了上述副产品应得的收益。
为此各装置应重视副产品效益,在副产品质量保证前提下可考虑出口;有条件的厂家还可考虑副产品的后续加工;提高副产品收益,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4.6 寻求价廉乙烯原料由于原料乙烯通常占EO生产成本的70%以上,乙烯价格的高低极大地影响产品成本。
据报道,以价廉乙烯原料(乙烷裂解)和采用乙烯与EG联合生产模式,每吨EG可获得利153-270美元。
而采用石脑油裂解的乙烯为原料,生产每吨EG仅获利109一119美元。
为此,UCC和Shel 两大公司试图通过新建低成本原料的EG工厂来巩固自己居该行业世界前两名地位。
我国乙烯基本上源自石脑油或更重原料,如何根据国情寻找一种较合适的乙烯原料也是可探讨的一个方面。
4.7 改进营销机制.建立市场调查网络我国一些EO/EG生产厂只拥有生产权而无产品销售权,产品销路与生产无关,从而经常出现因市场产品结构变化而造成产品积压的不正常情况。
调派专业技术人员加入营销队伍,与营销人员一起加强售后服务,随时发现和解决产质量问题,及时了解市场营销动向,调整产品结构。
建立市场调查网络,跟踪产品市场动向,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拓展市场。
结语在应用开发方面:环氧乙烷衍生的表面活性剂、乙醇胺和乙二醇醚等精细化工产品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精细化工的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和快速的发展,环氧乙烷相关的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的新阶段,逐步改善的环氧乙烷资源环境和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将为国内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和挑战!参考文献:1、环氧乙烷及其下游衍生产品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刁春霞(中国工程院第88场工程科技论坛论文集、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业部,上海200540)2、入世后我国环氧乙烷/乙二醇工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对策---沈景徐(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201208)3、环氧乙烷及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精深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朱建民(辽宁奥克化学集团有限公司,辽宁辽阳111003) 4、环氧乙烷(EO)产能分析及市场预测---吕海利(中国石油东北化工销售辽阳分公司)5、环氧乙烷装置的工艺设计---陈向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6、环氧乙烷市场格局将变---于士如耿中国---中国石油石化7、【题名】三江化工第三期环氧乙烷投产【作者】无【机构】不详【刊名】齐鲁石油化工.2011,39(2).-143-1438、【题名】环氧乙烷到2017年需求将超2700万t【作者】无【机构】不详【刊名】化学工程师.2011,25(4).-56-569、【题名】环氧乙烷危机渐近【作者】于士如【机构】不详【刊名】中国石油石化.2010(19).-34-3510、【题名】化企投产环氧乙烷项目缓解市场供黑压力【作者】无【机构】不详【刊名】化工科技市场.2010(9).-48-4911、【题名】环氧乙烷市场需求量大市场仍依靠进口【作者】无【机构】不详【刊名】化工科技市场.2010(9).-54-5412、【题名】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产业前景广阔【作者】无【机构】不详【刊名】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7).-57-58、13、【题名】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学品供不应求【作者】无【机构】不详【刊名】化工科技市场.2010(8).-52-5314、【题名】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产业前景光明【作者】无【机构】不详【刊名】江苏氯碱.2010(3).-24-2415、【题名】环氧乙烷反应器国产化研制的意义【作者】赵景玉翟立宏赵石军【机构】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辽宁大连116600【刊名】一重技术.2010(2).-13-1616、【题名】高选择性环氧乙烷催化剂活化工艺【作者】无【机构】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刊名】石油炼制与化工.2010(1).-5-517、【题名】环氧乙烷产业的发展【作者】朱建民【机构】辽宁奥克集团,辽宁辽阳111003【刊名】日用化学品科学.2009(11).-9-1118、【题名】国内外环氧乙烷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作者】崔小明李明【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102500 【刊名】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08,24(4).-26-3119、【题名】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及应用【作者】陈向华[1] 孙凯[2]【机构】[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266555 [2]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刊名】化工科技市场.2008,31(10).-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