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服 给 药 技 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给药--ppt课件精选全文

给药--ppt课件精选全文
,处理相对困难
分类: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
射及动脉注射
ppt课件
12
一、注射原则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注射原则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现配现用注射药液
注射前排尽空气
注药前检查回血
36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工作。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部位。 -准确判断阴道口,必须置入 足够深度。 -做好提高用药效果的措施。
【健康教育】
-嘱患者在置入药物后,至少 平卧15分钟 -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性 生活 -教会患者自行操作的方法。
ppt课件
37
皮肤给药
【注意事项】
-观察用药后局部皮肤反应情况,尤其 注意对小儿和老年患者的观察。
9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一、口服给药的优缺点
• 优点
– -最常用、最方便、又比较安全
• 缺点
– -吸收慢,不适用于急救, – -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不宜用此法
二、口服给药的目的 ➢-减轻症状、治疗疾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协助诊
断、预防疾病
ppt课件
10
三、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
➢-需吞服的药物通常用40~60℃温开水送下
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应用减ppt课轻件 患者疼痛的注射技术
13
减轻患者疼痛的注射技术
–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取合适体位,
便于进针。
– -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加匀速”,即进针、拔针快, 推药速度缓慢并均
– -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选用细长针头,进针 要深。如需同时注射多种药物,—般先注射刺激性较 弱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

【精美】药学服务与药患沟通技能讲座PPT课件

【精美】药学服务与药患沟通技能讲座PPT课件

为患者
减少更多的钱
解决更多的问题
减少更多不必 要的伤害
第二 药患沟通的意义
2.1 药患沟通的意义
药学服务的 内在要求
利于提高患者 用药依从性
利于提高全面 健康素养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2 药患沟通的转变 变被动
为主动
事前干预
事后处理
第三 药患沟通的重要环节
药患双方认识不够 不合理处方 场所 专业知识、知识面 交待不详
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通过对初诊患者进行药学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住院患者进行药 学监护分级管理、住院期间和临床医生一起制定最经济、最有效 的药物治疗方案。
助力DRGs实施
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闭环的指导,实现服务效率指标的提 升,助力DRGs的落地实施。
助力DRGs实施
选定某临床科室,将DRGs病组中超出支出标准的病例筛选出来 审核所有超给付标准的DRGs病组的给药方案 结合横向比较的DRGs相关考核指标进行分析 给出最佳性价比的用药方案建议 临床科室+临床药师+医保部+运营部管理部
评价内容
DRGs数量
治疗病例所覆盖疾病类型的范围
总权重数
住院服务总产出(风险调整后)
病例组合指数(CMI) 治疗病例的技术难度水平
费用消耗指数
治疗同类疾病所花费的费用
时间消耗指数
治疗同类疾病所花费的时间
低风险病例死亡率
临床上死亡风险较低病例的死亡率
高风险病例死亡率
危急重症比例未能成功抢救的概率
DRGs支付制度下临床药师的角色价值
患者需求 临床需求
体现供给侧改革 的药学服务改革
药学服务要以患者 和临床需求为导向
2019年2月28日

儿科口服给药法ppt课件

儿科口服给药法ppt课件

口服给药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口服给药法一直是传统的用药方式,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和儿童用药需求的变 化,口服给药法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发展
近年来,针对儿童的口感和心理需求,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剂型和口感改善技 术被应用于口服给药法中,以提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02
儿科口服给药的种类与选择
口服给药的种类
05
儿科口服给药的疗效与监测
口服给药的疗效评估
临床指标
观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是 否得到改善,如发热、咳 嗽、呕吐等。
实验室指标
通过血液、尿液等实验室 检查结果,评估药物对患 儿生理指标的影响。
随访观察
定期随访,了解与处理
监测不良反应
儿科口服给药法PPT 课件
• 儿科口服给药法简介 • 儿科口服给药的种类与选择 • 儿科口服给药的剂量与频次 • 儿科口服给药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 儿科口服给药的疗效与监测 • 儿科口服给药的未来展望
目录
01
儿科口服给药法简介
口服给药法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口服给药法是指通过口服途径将 药物送入患儿体内的用药方法。
记录给药情况
记录给药时间、剂量、反应等 信息,方便后续观察和调整。
特殊情况下的给药方法
01
02
03
吞咽困难
对于吞咽困难的患儿,可 选择口感好、剂量小的药 物或采用其他给药方式, 如直肠给药等。
过敏体质
对于过敏体质的患儿,应 特别注意药物成分和剂型 的选择,避免过敏反应。
病情严重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应 遵循医生指导,采用合适 的给药方式,确保药物及 时、准确地进入体内。
重要性
口服给药法是儿科最常用、最方 便、最安全的给药方法之一,适 用于大多数药物剂型,如片剂、 颗粒剂、溶液剂等。

新型给药系统PPT课件

新型给药系统PPT课件

.
9
最适宜人群
急症 患者 ED患者 胃、肝损坏性大患者 胰岛素、干扰素 、疫苗实现口服 儿童、老年患者 野战军人、野外工作者 精神病患者 被强制戒毒者 其它特殊病人
.
10
临床治疗方式的改变
➢ 注射剂改为口服后交叉感染没有了,热源问题也不存在了 ➢ 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 ➢ 更多的药品患者可以自己服用了 ➢ 肌肉注射被取代了…不用肌肉注射或与输液配伍了 ➢ 服用方便,不用水送服亦易吞咽了 ➢ 改善患者的顺应性,而且还可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显著提高疗效,节省医疗费用
在市场差异化越来越小的今天 您的市场又在何方? 还有什么理由不跳跃出困惑 还有什么理由不考虑新的市场盈利机会
这已经不是天方夜谈
.
21
水溶性药物
2005年8月17日申请专利 (200510090503.3)
生物黏附性 处方
掩味矫味
包装材料
2005年12月13日申请专利 ( 200510129939.9 )
2005年2月5日申请内包装国际专利 (PCT/CN2005/000166)
2005年12月19日申请外包装专利 (2005101299990.0)
.
19
市场的迁移
新释药系统将不断扩大药品市场中的份额,仅 2005年全 球释药系统的市场销售额就达到1000亿 美元……
解决了由于专利过期产品导致的市场竞争力下 降的问题
通过冻干速释给药系统的改进抢占市场,从而 避开了仿制药品的激烈竞争
.
20
…如果
➢ 医院临床兑费禁止越来越严格… ➢ OTC产品的同质化循循渐趋… ➢ 普药市场的低价竞争愈演愈烈…
在临床上 就有了独特的作用与用途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ppt课件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ppt课件
备时稍离开一点。
5.吸唾器头的斜面应与牙齿的颊面或舌面平行。 6.不影响医生视线和口腔内器械操作。
吸唾器头放置的基本位置
• 操作区:吸唾头尽可
能接近并平行于工作 牙的颊侧或舌侧
• 咽喉区:吸唾头放置
在翼下颌舌骨嵴的舌 侧约3mm处
四手操作技术——器械传递 与交换
器械的识别与用途:
1.口腔三宝:口镜(由镜头和柄组成,用于反射被检查的部位和反映不能直视的 部位.)镊子(用于夹棉球和敷料) 探针(有尖头和钝头两种,用于探测牙面点隙 ,沟 裂和龋洞)
快机 慢弯 慢直
4.树脂雕刻刀(柳叶刀):只用于树脂充填时用.
5.充填器:用于充填各种材料跟窝洞.
6.挖匙: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大挖匙一般用于口外拔牙时 用.中,小挖匙用于挖龋坏牙齿的软龋.
7.烧匙:根据窝洞的大小来准备,根充时用来烧断牙胶尖用.
8.成型夹跟成型片:分4个孔和6个孔的:4个孔的用来补前磨牙, 6个孔的用来补大牙的:前牙一般都是用透明的薄塑料来间开牙间 隙.
牙周
1.洁治:器械盒、洁治器手柄及头、弯机 头、抛光杯、抛光膏、双氧水、喷砂机、 喷砂粉、碘甘油 2.刮治:器械盒、麻药、刮治器、一次性 注射器、双氧水
拔牙术
器械盒、敷料、麻药、碘酒、牙龈分离器、 牙挺、拔牙钳、双头锐匙、棉卷、止血海 绵、牙骨锤
四手操作中牙科助手基本素质
熟悉本专业知识。 熟悉现代牙科医疗设备、器械的性能、操 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知识。 认真学习四手操作知识。 熟练掌握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技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2018年7月4日
主要内容
四手操作基本操作技术 体位技术 (医护患) 器械传递技术 吸唾技术
四手操作

灌肠术PPT课件

灌肠术PPT课件
用纱布包裹 肛管拔出
15
.
(6)整理记录
记录灌肠 时间、量、 患者反应、 灌肠效果
16
.
(四)注意事项
消化道出血、妊娠、急腹症、 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 灌肠
注意事项
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
灌肠时病人如有腹 胀或便意时,应嘱 病人做深呼吸以减 轻不适
肠;伤寒病人,溶液量不得 超过500ml,压力要低(即 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cm);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水钠潴留 的病人禁用等渗盐水溶液灌 肠。
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患者、排便失禁等患 者均不宜作保留灌肠。
30
.
课堂小结
一、灌肠术 1.大量不保留灌肠 2.小量不保留灌肠 3.清洁灌肠 4.保留灌肠
31
.
几种灌肠法比较表
目的
溶液 溶液温度
溶液量 卧位 插管深度 压力 保留时间
大量不保留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
解除便秘、肠胀气; 年老体弱、小儿、

1、2、3灌肠液: 50%M3g9-S41O℃4:甘油:水
=30:60:90ml
19
.
小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
评估患者
核对解释
安置卧位
润管排气 插管灌液
下页
一手垫卫生纸分 开肛门,暴露肛 门口,嘱患者深 呼吸,一手将肛 管轻轻插入直肠 7~10cm 。
20
.
小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
拔出肛管
保留溶液 排便观察
左侧 7~10cm <30cm 10~20min
保留灌肠
镇静、催眠、消 炎
10%水合氯醛 0.5%~1%新霉 素 39~41℃。
<200ml,
据病情取左或右 侧 10~15cm <30cm 1h以上

口服给药法ppt课件免费

口服给药法ppt课件免费

代谢产物通过胆汁排泄 。
未被代谢的药物和代谢 产物通过肾脏排泄。
口服给药法的药物动力学
血药浓度
口服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随时 间变化。
吸收半衰期
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到血液中所 需的时间。
分布容积
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
清除率
药物从体内清除的速度。
03
口服给药法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法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常见的疾病
口服给药法的吸收机制
01
02
03
04
胃肠吸收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中被吸收进 入血液循环。
细胞膜通透性
药物通过胃肠上皮细胞膜进入 血液。
药物稳定性
药物在胃肠道中稳定,不易被 分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食物影响
食物成分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口服给药法的代谢过程
肝脏代谢
酶促反应
胆汁排泄
肾脏排泄
口服药物在肝脏中被代 谢。
药物在肝脏中通过酶促 反应进行代谢。
口服给药法的禁忌症与不良反应
禁忌症
有些病人不能使用口服给药法,如吞 咽困难、严重呕吐、肠梗阻等病人。
不良反应
口服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如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反 应等。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 止使用药物并咨询医生。
04
口服给药法的药物选择与使用方法
口服给药法的药物选择原则
有效性
培训目标
提高医护人员对口服给药法的认识和掌握程 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培训内容
包括口服给药法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案 例分析等。
培训方式
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 方式进行培训。
培训时间

《新型给药系统》课件

《新型给药系统》课件

05
新型给药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提高新型给药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安全性
新型给药系统应具备低毒、无刺激、无免疫反应等特点,确保药物在体内安全有效传递。
有效性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给药剂量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开发新型的给药系统材料和制剂
材料
研究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溶出度和释放性能。
新型给药系统可以有效地将基因 传递到目标细胞中,提高基因的 表达效率和安全性。
新型给药系统在基因治疗中的应 用,为许多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 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了希望 。
04
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80%
靶向给药系统
利用药物载体将药物定向传递至 病变部位,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 副作用。
100%
智能给药系统
利用药物释放动力学原理,实现 药物的定时、定量、定位释放。
80%
纳米给药系统
利用纳米技术将药物包裹在纳米 载体中,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和 控释。
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挑战与展望
挑战
如何提高给药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降低副作用和耐药性,以及优化药 物制剂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给药系统 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 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提供更 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新型给药系统》ppt课件

CONTENCT

• 新型给药系统概述 • 新型给药系统种类 • 新型给药系统的应用 • 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新型给药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新型给药系统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型给药系统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病变部 位或靶器官,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目的的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