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能源革命的思考
双碳战略与能源革命的思考实践

双碳战略与能源革命的思考实践你知道吗?最近“双碳战略”和“能源革命”这俩词儿可真是热得发烫啊!我就亲身经历了一件和这事儿有关的小插曲,让我对这俩概念有了点儿实实在在的感受。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几个老友约好了一起去郊外自驾游。
我们一行五六个人,开着车,哼着小曲儿,那心情别提多舒畅了。
一路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天儿,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环保和能源上。
坐在副驾驶的老张首先开了腔:“哎,你们说现在老提的那个双碳战略是咋回事儿啊?我听着好像和咱生活挺有关系的,但又不太明白。
”开车的老李笑了笑说:“老张,你这问题问得好啊。
简单来说,就是要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让咱这地球的气候能好点儿呗。
就好比咱家里,以前用那种老式的大灯泡,又费电又不亮,现在都换成节能的LED灯了,这就是在为双碳战略出份力呢。
”后座的小王也凑起了热闹:“对呀,老李说得没错。
我家现在连电器都换成节能的啦,冰箱、电视啥的,虽然买的时候多花了点儿钱,但是长期算下来,那电费可省了不少呢。
这不仅咱自己省钱了,对环境也好啊。
”听着他们的讨论,我也忍不住插上话:“你们说的这些都是生活里的小事儿,那从大的方面来说,这能源革命又咋体现呢?”老李一边稳稳地开着车,一边说:“这能源革命啊,就是要从以前那种依赖传统能源,像煤炭、石油这些,慢慢转向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这些。
你看,现在路上好多新能源汽车,就是能源革命的一个表现啊。
”正说着,我们路过了一个风力发电场。
那场面可真是壮观啊!一眼望去,一个个巨大的风车矗立在那里,巨大的叶片缓缓转动着,就像一群巨人在轻轻地舞动着手臂。
我们都被这景象吸引住了,忍不住把车停在了路边。
老张兴奋地说:“这就是风能发电啊!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没想到亲眼看到这么多风车一起转动,真是太震撼了。
”小王也感慨道:“是啊,这些风车转起来,就能把风能转化成电能,给好多家庭和工厂供电呢。
这可比烧煤炭发电干净多了,也不会产生那么多污染。
绿色电力发展的思考

我国能源电力绿色发展的思考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电力供应不断提升的依赖,以及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高的关注,使得能源电力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推动能源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调整的共同取向,也成为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博弈的重要内容。
相对于欧美发展国家而言,我国的能源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一是承担着存量优化与持续增长双重任务;二是面临环境污染治理与应对气候变化双重压力。
因此,我国能源绿色发展不可能复制重点基于“存量优化”与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旋律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必须立足国情,选择与自身发展基础与能源资源条件相吻合的路径,同时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电网在现代能源体系与能源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能源绿色发展必须立足国情党的十八大把“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作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也作出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全国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目标承诺,反映出我国推动能源绿色发展的强大决心。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实现能源绿色发展,必须从增量与存量入手,在加大力度发展非化石能源与节能降耗的同时,推动实现煤炭绿色转换利用。
1.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核电,努力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做好增量的绿色发展主题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发展惯性大的特点,预计未来3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至少还将增长70%-80%,电力消费需求至少还需要翻一番,因此,充分用好“后发优势”,努力加大非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利用,千方百计做好增量文章,是我国以更小成本实现能源转型的发展机遇。
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新能源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轨道。
风电开发实现了连续五年翻番,到目前已成为全球装机第一大国;2013年以来,相继推出《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激励措施后,以光伏发电为主的第二轮新能源发展高潮即将到来;随着天然气供应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近期多个城市连续出现的严重雾霾污染,致使天然气发电与燃气分布式发电也受到广泛关注。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木质和非木质生物质的组分。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大幅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导致能源资源消耗,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成为迫切的需求。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包括废弃农林剩余物、粮食秸秆、城市生活垃圾等,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技术的创新推动,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如生物质资源利用效率低、技术成本高、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探讨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1.2 研究意义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环保的特点,是我国推动能源革命、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研究生物质能源的意义在于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研究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生物质能源的研究还可以促进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推动生物质能源技术创新,可以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
研究生物质能源的意义在于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政府支持政策和技术创新推动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战略思考。
通过对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揭示生物质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对我国能源经济安全问题的思考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既是诸多工业发展的原材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能源对国家经济安全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形势下更加突出。
我国能源禀赋是“富煤缺油少气”,近年来石油对外依存度连年攀高,2019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且有近一半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地区,而美国得益于页岩油革命的成功,从石油进口大国一跃成为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不仅使美国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能源新权利且正在重塑全球能源秩序,这无疑增加了美国遏制我国发展的筹码。
因此,在我国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审视能源对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既必要又迫切。
一、能源经济安全内涵能源经济安全是研究能源因素对经济安全的影响,对经济安全的分析有利于增进对能源经济安全的认识。
我国关于经济安全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成果颇丰,但各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却莫衷一是。
江涌[1]和叶卫平[2]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种不受外部威胁或者没有外部风险的状态。
王逸舟[3]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消除威胁的能力。
雷家骕[4]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就是维护国家利益、国民利益使其不受损害。
Baldwin的研究认为,对安全的定义应当明确保护谁、保护什么、保护程度、面临的威胁、保护措施、产生的代价、保护时长七个方面[5],可知各学者关于经济安全内涵的分歧是基于“安全”的语义对其七个方面要素的认识不同,有的侧重于保护什么,有的侧重于威胁是什么,有的侧重于保护程度。
笔者认为,对国家经济安全内涵的理解应该把握两点,一是确定主体:显然,国家经济安全的主体应该是国家经济,既不是中观层面的产业经济也不是微观层面的企业经济。
二是围绕“安全”的内涵:一是没有威胁,二是存在威胁但有能力消除威胁,且这种威胁应该来源于主体外部。
故国家经济安对我国能源经济安全问题的思考*■张帅李蕾【提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经济安全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双碳”目标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加速推进能源转型进程。
“双碳”目标提出一年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正式启动了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进程,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配套保障措施将陆续发布,为我国系统科学开展能源转型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4来自能源行业,能源行业成为各国最重视的减排领域。
能源转型是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从能源生产、输运、转换和存储全面进行改造或者调整,形成新的能源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
同时,加大电能替代及电气化改造力度,推行终端用能领域的多能协同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推动各行业节能减排,提升能效水平。
总体来看,全球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一是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放缓。
全球经济与人口增长推动能源需求增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主要推动力量。
总体来看,2011年后全球能源消费总量整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增长速度放缓。
从趋势来讲,能源需求未来会增长,但强度会下降、效率会提升。
业界普遍认为,在快速能源转型情景下,一次能源需求将在2030年左右达峰随后开始下降,到2050年总量在120亿吨油当量左右,较目前降低10%左右,年均降低0.5%。
二是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加速。
虽然能源消费总量在增长,但一次能源结构加速向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演进,朝着高效、集成的方向发展。
2013年以来,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约为年均3000亿美元,太阳能和风能是最大投资热点。
预计至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结构为石油占比14%,天然气占比21%,煤炭占比3.9%,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一半。
三是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提升。
碳中和愿景下,能源品种边界将更加模糊,多样化的用能需求将导致能源产品出现更多组合,电力系统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凸显,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60年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将达到60%以上。
世界能源革命及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能源革命及对我国的启示池京云(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 100195)摘 要:能源革命是指能源体系在社会需求的驱动下发生的根本性转变。
从原始社会的钻木取火到后来人类学会利用煤炭、石油及发明核反应堆等等,世界已发生过多次重大的能源革命,当前正处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革命新阶段。
新一轮能源革命对我国的崛起带来了重要启示,为我国能源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能源革命道路,关键是要在坚决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对目前仍处于主导地位的煤炭,搞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创新,以实现主体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重点发展天然气、核电和水电,使之成为通向可再生能源体系的过渡桥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关键词:能源革命 能源转型 能源安全战略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革命是文明进步的阶梯,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1]。
从早期的钻木取火到后来的煤的发现、石油的开发、核反应堆的发明,以及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的相继兴起,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的能源革命不仅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谁主沉浮的机会归属。
当前世界正处于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以智能化、绿色化为标志的新一轮的能源革命阶段[2],因历史原因没能赶上18世纪工业革命和19世纪科技革命的中国再也不能与21世纪能源革命失之交臂,必须抓住机遇、赢得先机、掌握主动,为世界、为本国争取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否则的话我国将再次落后于时代。
从战略上看,如何抓住世界能源革命提供的历史机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时代向我国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并做出正确的解答[3][4]。
1 能源革命的基本内涵从概念上讲,能源革命已经不是一个新提法,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下广泛地使用着它。
按通常的理解,能源革命就是指人类历史上能源体系在社会需求的驱动下不断进行着的一次又一次的根本性转变,包括在能源的主体结构上、生产和消费方式上、认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的变化[5-7]。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电力与能源问题思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电力与能源问题思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一个既复杂又艰巨的过程,电力与能源问题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思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电力与能源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电力与能源的重要性电力与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国家经济、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电力与能源更是承担着支持工业化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等重要任务。
1. 支持工业化发展工业化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大规模的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特别是电力。
电力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各个行业。
只有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才能推动工业化进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由之路。
而科技创新往往离不开电力与能源的支持。
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是高度依赖电力的,许多重要的科技设备和实验室都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
因此,保障电力供应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3. 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而现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力与能源,如照明、供暖、交通等。
只有通过充足的电力和能源供应,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二、电力与能源问题的挑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电力与能源问题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资源的有限性能源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传统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等。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而有限的能源资源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能源资源,并寻求替代能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电力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要求我们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新能源消纳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并强调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能源革命,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而在此前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宣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意味着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电力清洁化必须提速,以风电和光伏发我国新能源消纳面临的挑战与思考文/王伟胜电为主的新能源将迎来加速 发展。
1 “十四五”新能源发展形势(1)新能源装机增长将更加强劲。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约6 000万千瓦,增速为32%,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14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20.63%,其中风电2.1亿千瓦、光伏发电2.04亿千瓦,新能源发电量6 30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8.6%。
“十四五”期间,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光伏发电将逐步全面实现平价上网,成本优势以及碳中和目标的要求,推动新能源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十四五”期间,预计我国年均新增新能源装机将远超过6 000万千瓦,达到1亿千瓦的规模。
30新能源科技NEW ENERGY TECHNOLOGY(2)分布式新能源和储能快速发展。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平价上网政策的实施以及中东部地区基本全额消纳的电力系统条件,分布式光伏发电将以“全民光伏”的形式迅速增长。
加之储能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储能”、大规模储能、综合能源系统等将在用户侧全面发展,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很快将超过集中式光伏装机容量。
(3)新能源装机布局变化明显。
“十四五”期间,受“三北”地区新能源消纳困难影响,新能源装机空间分布将继续向消纳形势较好的中东部转移。
另外,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和建设经验的积累,“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将迎来大发展,具备建设条件的海上风电将全面开工,接入消纳条件好的华北、华东电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能源革命的思考江亿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实现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路径?•以煤为主——煤、油气、可再生与零碳三足鼎立——低碳能源?•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跨过油气时代?•不同的能源结构路径对应不同的终端消费侧的变革模式•什么是未来可持续的供暖方式?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资源与能源安全问题:•我国“富煤、缺气、少油”现状,石油进口60%,燃气进口35%•能源安全是国家发展建设的基本保障,对外依存度应有上限•大气污染治理雾霾的需要•目前构成严重雾霾天气时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尾气、燃煤、燃气•燃煤和燃气排放氮氧化合物的区别•低碳发展,缓解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上的明确态度•通过减排,使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不超过2K•按照2K的目标,世界全年总排放量不能超过150亿吨,目前我国年排放100亿我国的能源现状(2016)•2016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43.6亿tce煤62%26.6 亿tce油19%8.1 亿tce天然气6%2083 亿m 3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其他能源1%0.6 亿tce我国的能源现状(石油2016)•油一次能源消费总量8.1亿tce ,占19%;其中进口量占油消费总量的67%煤62%26.6 亿tce油19%8.1 亿tce天然气6%2083 亿m 3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其他能源1%0.6 亿tce净进口67%5.4 亿tce国内供应33%2.7 亿tce油我国的能源现状(天然气2016)•天然气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083亿m 3,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其中净进口量714亿m 3,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4%•其中自产传统天然气1214亿m 3,自产非传统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155亿m 3•2017年底出现的气荒现象,仅是增加了约200亿m³的采暖需求煤62%26.6 亿tce油19%8.1 亿tce天然气6%2083 亿m 3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其他能源1%0.6 亿tce净进口34%714 亿m 3国内非传统天然气供应8%155 亿m 3国内传统天然气供应58% 1214 亿m 3天然气我国的能源现状(电力2016)•一次电力发电量1.8万亿kWh ,其中水电、风电、光电共1.55万亿kWh ,核电0.21万亿kWh •我国零碳电力已经占电力总消费量(6万亿,2017)的30%国内传统天然气供应58% 1214 亿m3水电67%1.19万亿kWh光伏发电4%0.07万亿kWh风电17%0.29万亿kWh核电12%0.21 万亿kWh2016年我国各类一次电力发电量及占比2016年我国各类一次电力装机容量及占比水电54%332GW风电28%169GW光电13%77GW核电5%34GW•从一次能源供应到终端能源消费1.8万亿kWh,10%46%54%26.6亿tce,62%2083亿m3,6% 8.1亿tce,19%17%83%5.8万亿kWh,42%14.4亿tce,33%1729亿m3,5%6.8亿tce,16%•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按照发电煤耗法折算,我国终端用能中电力占比已经超过40%,终端大致是电、煤、油气三分天下终端能源消费比例(按发电煤耗法折算)终端能源消费比例(按电热当量法折算)•2016年天然气消耗量2083亿m 3工业燃烧30%616亿m 3发电17%354亿m 3集中供热14%296亿m 3交通12%255亿m 3批发零售住宿餐饮3%53.7亿m 3居民生活18%380亿m 3炊事71%生活热水22%南方采暖2%北方城镇分散采暖5%化工用气6%129亿m 3•原油价格和国际贸易状况Notes: Bunkers are not included as exports. Intra-area movements(for example, between countries in Europe) are excluded. Crudeimports and exports include condensates.•原油价格和国际贸易状况Notes: 2017 data is only for the first half.•天然气价格和国际贸易状况Prices $/Nm 3Notes:cif = cost+insurance+freight (average prices).0.110.220.330.440.550.66990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US Henry Hub Average German Import Price cif UK NBP Japan LNG cif•天然气国际贸易状况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世界各地区天然气进口量(亿m 3)2011~2016年世界各地区天然气进口总量全球欧洲亚洲其他地区北美洲•天然气国际贸易状况国际油气市场状况•目前的油气市场是供大于需,这是为什么价格自2014年起持续下跌•需求量的下降除美国页岩气成功外,欧洲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对油气的依赖也是重要原因•特朗普废除巴黎协定,否定气候变化,扶植传统能源业也说明此•2015,2016年国际天然气贸易总量10800亿m³,•中国700亿m³,日本1000亿m³,美国购入850亿m3,中国仅占国际贸易总量7%•如果我国未来50亿吨标煤的能源总量中天然气占15%,即为6000亿m³,国产2000亿m³,则需要进口4000亿m³,占目前国际贸易总量的40%?•天然气国际贸易总量的波动远小于价格波动大气污染与雾霾治理的需要•雾霾的来源:•地面排放的颗粒物导致的直接污染,燃煤、扬尘、汽车尾气•排放到空中的NOx 经过光化学作用,生成O 3,把各类气体氧化成为气溶胶,形成PM2.5•在正常情况下,地面直接污染为主,在PM2.5严重超标时,NOx 是主因•煤改气可以解决雾霾吗?•与燃煤相比,产生同样热量时,燃气排放的NOx 是燃煤的60%~70%•对于燃气热电联产电厂,由于其热电比低,因此输出同样的热量,NOx 排放量与燃煤基本相同•北京用天然气量现在是世界第二(莫斯科用气量第一),其它大城市(东京、伦敦、纽约、等)用气量低于北京•全面使用天然气并非发达国家实现大气清洁的关键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减排二氧化碳的形势•中国政府已经签署巴黎议定书,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要实现地球温升不超过2K,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得高于150亿吨•我国2015年起碳排放总量已超过100亿吨•按照减排要求,205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应在35亿吨以内•即使届时全部能源改为天然气,碳排放总量仍为70亿吨•必须实现能源革命,彻底改变能源结构,以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为主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能源结构调整核能CCS无论从能源安全、大气清洁还是缓解气候变化,天然气都不是最终的解决途径。
只有靠“能源革命”全面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核能,才可破解三大问题什么是新能源?什么是清洁能源?•新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定义:可再生能源+零碳能源•新能源=可再生+天然气?为什么要把天然气放在这样的地位?•我国是应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以核能为代表的零碳能源,还是大力发展天然气?•北京年用气量200亿m³,是世界的用气第二大城市(莫斯科第一)•我国北方城乡需要采暖的建筑面积250亿m²,全部用气需要2500亿m³•我国到处兴建“分布式能源”,实际上是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能源转换效率并不高,还对电网造成更大的电力负荷波动世界能源结构的变迁•发达国家:•1900年燃煤几乎为100%,二战后开始燃煤转向油气•从1950年到1975年,燃煤从90%降到30%左右,油气达到约50%•2014年起,油气比例开始下降,可再生能源比例开始增加•规划:2030年到2050年前后陆续使可再生能源及核能提高到80%以上煤炭时代从煤炭向油气过渡油气时代美国率先煤改油•中国:•目前燃煤占63%,自2013年达峰后不再增长(2017年可能小幅上涨)•用10年到20年变革,实现煤炭、油气、可再生+核能三分天下,再进一步削减煤、油、气等化石能源?•可否跳过油气时代,由目前的燃煤能源直接向低碳可再生能源转换?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和未来走向•目前我国制造业用能67%,建筑20%,交通13%•发达国家:制造业35%,建筑35%,交通30%•我国制造业中: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用能占制造业用能70%•四大高耗能制造业产业中,•为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占相应产品用量的70%•有色及化工产品出口占30%•钢铁、建材用煤是我国非电用煤的主要部分,发电+钢铁+建材=80%燃煤•随着我国大规模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放缓,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将出现大变化,用燃料下降,用电上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最佳能源输出方式恰恰是电力我国可以建成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电力:9万亿kWh 工业5万,建筑2.5万,交通1.5万目前6万亿度•水电2万亿,目前1.2万亿•风电1万亿目前3000亿•光电0.5万亿目前700亿•核电1万亿目前2500亿•燃煤燃气电厂:4.5万亿,同时负责电力调峰,以及冬季热电联产•非电燃料:17亿吨标煤工业13亿,交通3亿,建筑1亿•生物质:8.5亿,包括农业秸秆、林业枝条,动物粪便,垃圾、等•生物质燃气1800m³,压缩颗粒3亿吨,直接燃烧4亿吨•燃煤燃气燃油:8.5亿吨标煤•我国未来缺少非电燃料,生物质能是最佳选择,因此不应发展生物质发电,而应该用其满足燃料需求•可以核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36亿吨,基本满足温升不超过2K目标对当前工作的影响•电力系统结构:•西电东输、北电南调,建立大容量输电网•西部、北部产煤、产气基地的燃煤燃气电厂为风电、光电调峰,实现长距离容量稳定的输电•东部地区发展海上风电,接受西北长途输电,重点自行解决负荷侧的峰谷差变化•东部地区要解决负荷侧的峰谷变化的调节•大幅度提高终端用能比例,如电动汽车•大力发展末端需求侧响应的用电、蓄电方式:如电动汽车充电,直流建筑和分布式蓄电,电动热泵的需求侧响应模式运行•北方地区充分考虑热电联产电厂同时为电网调峰•适当的燃气电厂,用于电力调峰,但不是热电或热电冷联产•大力发展电动热泵供暖,缓解热电比失衡,热泵供暖规模应达到25%未来北方供暖的热源方式•不可大力发展天然气供暖,更不能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燃气热电联产和热电冷三联供既非高效,又增加电网峰谷变化,还占用宝贵的燃气资源,应在各地尽快停止发展•充分开发利用燃煤电厂余热,实现高效的热电联产和热电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