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循证医学的概念与系统综述方法

合集下载

循证医学课件

循证医学课件

循证医学课件引言:循证医学是一种以最佳证据为基础,结合医生的专业知识、患者的价值观和期望,以及临床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医疗决策的方法。

本课件旨在介绍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医学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循证医学,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

一、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医学实践方法。

它强调医生在做出医疗决策时,应该以最佳的研究证据为基础,结合医生的专业知识、患者的价值观和期望,以及临床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决策。

循证医学的核心理念是“以证据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降低医疗风险和成本。

二、循证医学的原理1.证据分级:根据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将证据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2.证据整合: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等方法,将多个相关研究的证据进行整合,得出更加可靠和全面的结论。

3.临床实践指南:根据证据整合的结果,制定临床实践指南,为医生提供具体的医疗建议和指导。

4.医生专业知识:医生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和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结果。

5.患者价值观和期望:医生在做出医疗决策时,应该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期望,尊重患者的选择和决定。

三、循证医学的应用1.诊断: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减少误诊和漏诊。

2.治疗: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3.预防: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健康教育:循证医学可以为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疾病。

四、循证医学的挑战和展望循证医学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研究质量的不均一性、证据的局限性、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等。

未来,循证医学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证据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加强医患沟通和合作,推动医疗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流行病学第八版詹思延第十八章 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

流行病学第八版詹思延第十八章 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
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SR):是应用一定的标准化方法,针对某 一特定问题的相关研究报告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并对它们鉴定、选择和 严格评价,从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报告中提取相关资料,做整合性分析,最 终得出综合性的结论。
它属于对研究文献的二次研究。 系统综述的目的,就是为循证医学提供最好的证据。 当纳入的是一种类型的研究时,各研究之间具有同质性,可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资 料进行定量综合,即进行meta分析。 如纳入的研究没有同质性,不能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但可对资料进行定性综合。
医学决策必须兼顾和平衡证据、资源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依据实际情况,做出合 理的决定。
医学决策三要素
第一节 循证医学
2. 高素质的临床医生
(1)医生的水平,包括医学理论知识、临床经验殊为重要。
(2)临床医生必须掌握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的技能,不断更新和丰富
自己新理论和新方法,把临床经验与最好的证据相结合,这样才能科学决策。 (3)必须具备崇高的医德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第一节 循证医学
第一节 循证医学
证据质量分级的重要意义
研究质量的高低是结果可信性的前提,证据质量越高,结果的可信性就 越高,决策成功的把握就越大。 进行循证实践时,文献检索必须从可能的最高质量的证据开始。 当面对各种质量的证据时,实践和决策应基于最好的证据。
第一节 循证医学
影响医学决策的三个要素
常无或随意性大
常为定性描述 多是基于经验,有时在证据基础上得出
第二节 系统综述
一个好的系统综述应具备以下特征
有清晰的题目和明确的目的 采用综合、全面的检索策略检索文献 研究入选和排除标准明确 列出了所有入选研究 清楚地表达每个入选研究的特点,并对这些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了评价 阐明了所有排除研究的原因 如果可能,使用meta分析合并合格研究的结果 如果可能,对合成的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 采用统一的格式报告研究结果

循证医学和系统评价

循证医学和系统评价

实际上开展循证医学,依靠最新证据进行 临床决策,并不排除利用经验,而是不能完全依 赖经验。循证医学时代衡量临床医生专业技能 的标准是能否将个人的经验与所获取的最新证 据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循证医学的产生背景
流行病学的发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迅速进展与日益成熟,
流行病学
循证医学
不仅为预防医学提供了开展人群研究的技术,也
循证医学 - 网络资源
Cochrane协作网:
Cochrane图书馆
Sumsearch网站 (/searchform4.htm)
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
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阿 奇.考克兰看到了这些研究 证据对临床实践的巨大的潜 在意义和价值,尖锐地指出 了整个医学界对这些研究成 果的忽视,从而唤起了社会 对系统总结、传播和利用临 床研究证据的极大重视。
1987年根据产科RCT结 果,揭示了循证医学的实质 。
大卫 . 萨基特(David Sackett) 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家
临充循床分证医考医生虑学的患的专者核业的心技期是能望高 与和质经选量验择的是临实床践研循究证证医据
学的必关备键条因件素
临床决策
(三)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比较
临床工作特点
传统的经验医学
现代的循证医学
传统的经验医学临床医生的工作特点
医生的临床经验是进行临床诊治的基础,其权威性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经验。
循证医学—指南
国立指南库(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 NGC) 由美国医学会和美国 卫生健康计划协会联合制作。
() 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 http://www.cmaj.ca/misc/service/guidelin es.shtml 指南(Guidelines)由英国牛津的医学科 学研究院制作。

循证医学概述课件40页PPT

循证医学概述课件40页PPT

2
结合医生 个人专业技能 临床经验
3
同时考虑病人 的价值和愿望
在充分综合考虑三者的基础上 制定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案
经典循证医学定义
证据
价值

技能
证据:“平均”和“一般”的规 律
适应个体化 体现以人为本
实临最 践床佳
广义的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是理念 -强调工作以知识和证据为基础
循证医学是学科 -新兴的交叉学科,已成为医学教育的一门课程
五级: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的报告 六级:动物实验和离体实验室研究
注意:是证据质量的分级,而不是临床意义的分级
循证医学理念
循证医学理念冲击着传统的医疗模式 它强调证据的根本准则,撼动了某些权威的地位
一位哲人曾说:“当科学刺痛我们自尊的时候,也 赋予了我们更大的力量。” 循证医学刺痛了经验医学 的自尊和自傲,但从此医学及其实践翻开了新的篇章。
循证医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方法学和实践得到 了飞速发展。
循证医学内涵和外延在不断的完善中,它是一个开放 的领域,发展的理论。
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循证医学可以为避孕方法的知情 选择提供科学证据。
循证服务框架
卫卫生卫生服生研务决提究策供者者
三、循证医学对计划生育的影响
循证医学与妇产科学渊源深长
循证医学对医学临床实践的影响
1 淘汰现行医学实践中无效的干预措施 2 防止新的无效措施进入医学实践 3 防止医疗措施不正确的使用 4 提高医疗措施使用的效率 5 促进低廉有效的医疗卫生措施的推广
循证医学的发展
循证理念出现于公元前。但直到1992年,循证医学概 念才正式出现,并作为一门学科得到发展只有短短10 余年。
二、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

对于循证医学的概念理解

对于循证医学的概念理解

对于循证医学的概念理解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一种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并通过整合最新科学研究证据,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价值观,来指导临床决策和患者护理的方法。

它强调的是将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供最有效和最有效的护理。

循证医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临床医生开始质疑以经验和传统观念为基础的医疗决策,并开始关注基于科学证据的决策。

循证医学的核心在于通过临床研究和系统综述,收集、评估和整合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据,然后将这些证据与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相结合,以制定最佳的临床指南和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是将实证(Evidence),个体价值观(Values)和临床经验(Experience)的三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其中,实证是指通过系统综述和临床试验等研究方法收集的科学研究证据。

个体价值观是指包括患者偏好、权衡和利益的考虑等在内的患者特定需求和关注点。

临床经验则是指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专业判断力。

循证医学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问题提出、查找证据、评估证据、应用证据和评估应用效果。

首先是问题提出,即针对临床问题或健康关注点确定一个明确的问题。

然后是查找证据,通过系统综述和文献搜索等方法,找到目前已有的相关科学研究证据。

接下来是评估证据,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估和效果评估,以确定证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然后是应用证据,将评估过的证据与患者的个体价值观和临床经验相结合,制定适用于具体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最后是评估应用效果,通过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不断改进和优化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医生的临床决策、指导临床实践的准则和指南的制定、医学教育和培训,以及医疗政策和健康服务的制定等多个领域。

它被视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和方法,提倡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疗决策,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循证医学的优点包括能帮助医生减少不必要的误诊、误治和过度治疗,提高医疗决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18章.循证医学(唐金陵)

第18章.循证医学(唐金陵)

第十八章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媒体称它为一项震荡世界的构想,一场发生在医学实践里的革命,正如抗生素的发现对医学的冲击一样,循证医学正在彻底改变着沿袭千古的医学实践模式。

20世纪中叶诞生的现代流行病学及其以后几十年的发展、成熟、应用和取得的成果,是这场变革的原始动因。

如果说DNA结构的发现揭开了生命最深的奥秘,那么流行病学给研究医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而循证医学则引发了一场医学实践模式的革命。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息息相关。

如果说流行病学是一种研究方法论,循证医学则是关于如何利用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医学实践与决策的学问。

本章将首先回顾从现代流行病学到循证医学的发展轨迹,然后简单介绍循证医学的概念、范畴、意义、方法,以及发展循证医学需要的文化和基础建设,并对循证医学时代流行病学在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索性的讨论。

教科书的目的是介绍一个领域的知识、原理、方法和技能。

然而,在知识飞速更新和世界互联网高速传播信息的今天,一本教科书的使用寿命也变得越来越短。

因此,本章也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为读者打开一个更宽广的视窗,使读者在学好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体味科学变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流行病学这门科学,不断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

本章还采用一种鲜明的个性化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鼓励一种敢于怀疑知识和勇于独立思考的精神。

歌德说:“怀疑随知识的增加而增加”。

任何知识都是不完善的,怀疑是一种必然,怀疑也是一种必要,怀疑是新知识产生的开端,而独立思考正是怀疑的开端。

另外,循证医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也希望读者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循证医学,把握甚至主动地影响它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学习一些僵硬的概念和技能。

第一节从流行病学到循证医学一、早期的流行病学探索(一)流行病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直到20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传染性疾病,如天花,鼠疫和霍乱,它们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

第14章 循证医学和系统综述

第14章  循证医学和系统综述
三、Meta分析的目的
1、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通过对同类课题中多个小样本研究结果的综合,能达到增大样本量、改进和提高检验效能的目的。
2、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 当多个同类研究的结果在程度和方向上不一致时,通过Meta分析可以得到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对有争议甚至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得出一个较为明确的结论,而且使效应估计的有效范围更精确。
7、治疗:怎样为病人选择利大于弊和有确定疗效的治疗方法
8、预防:怎样通过识别和纠正危险因素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及通过筛查来早期诊断疾病
三、循证医学实践的证据来源
证据可以来源于原始研究资料(如专著、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论著、电子出版物等),也可以来源于经系统综述的二次研究资料,包括循证教科书、与证据有关的数据库、网站等。
3、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由于研究水平、研究对象、试验条件、样本含量等不同,多个同类研究的质量可能有较大差异。通过Meta分析可以发现单个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考察研究间异质性的来源,估计可能存在的各种偏倚。
4、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 通过Meta分析可以探讨单个研究中未阐明的某些问题,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3、临床表现:疾病临床表现的频率和时间,怎样应用这些知识对病人进行分类
4、鉴别诊断:怎样鉴别出那些可能的、严重的并对治疗有反应的原因
5、诊断性试验:怎样基于精确度、准确度、可行性、经济及安全等因素来选择和解释诊断性试验,以确定或排除某种诊断
6、预后:怎样估计病人可能的病程和预测可能的并发症
4、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5、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信息
6、资料的统计学处理
六、Meta分析资料检索策略
1、先进行预检索,大致确定检索范围,根据预检索的结果修改检索策略;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概述课件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概述课件

循证医学概述课件xx年xx月xx日•循证医学定义与发展•循证医学基本要素与操作流程•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评价与运用•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目•循证医学的局限性与发展方向•案例分析与应用展示录01循证医学定义与发展循证医学是一种强调以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并实施针对患者的最佳诊疗决策的临床医学实践方法。

定义重视临床证据、强调个体化诊疗、重视临床实践、提倡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

特点定义与特点发展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初,循证医学在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开始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现在,循证医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现状循证医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和研究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

发展历程与现状核心理念以临床证据为基础,将临床经验与最佳证据相结合,注重个体化诊疗,强调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

价值观以患者为中心,注重科学、公正、透明和负责任的临床决策,同时提倡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诊疗决策,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

核心理念与价值观02循证医学基本要素与操作流程问题明确、清晰地定义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临床实践中的任何问题,如诊断、治疗、预后的改善等。

基本要素证据根据问题,通过系统性的方法,检索、筛选、评价和整合相关的科学研究证据,包括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诊断性研究等。

临床判断在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后,将证据应用到实践中,这需要医生具备临床判断能力。

明确问题明确临床实践中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

评价证据对筛选出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评估其真实性和适用性。

检索证据根据问题的具体内容,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

整合证据将所有相关的、高质量的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的证据。

筛选证据根据检索结果,筛选出与研究问题相关的、高质量的研究证据。

应用证据将得出的最佳证据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操作流程循证医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而产生的,它强调使用最佳的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研究统计方法应用・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第十八讲 循证医学的概念与系统综述方法黄久仪 李良寿 循证医学(evidence 2based medicine )是指遵循证据的医学,所谓证据即指当前医学研究的可靠结果或其综合。

循证医学并不为各类临床决策提供直接答案或指令,而仅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性证据。

临床医师应根据个人经验、患者意愿和病情,结合这些证据作出科学的决策,处理患者,以提高医疗水平。

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全面、系统地收集质量可靠的客观证据,合并起来进行meta 分析,得出简明的综合结论,以电子出版物或其他形式发表交流,给临床医师提供便于查阅的资料。

一、循证医学的发展与现状在临床医疗实践的过程中,临床医师面对数以万计的生物医学杂志,所能阅读的文献量十分有限。

而且,在发表的文献中,还存在着精华和糟粕混杂以及研究结论不一致的现象。

这些信息均需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以一种便于获取和阅读的形式提供给临床医师;政府现行的卫生决策的合理性也需要系统、客观的评价,使有限的卫生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应用。

医学相关技术的发展为循证医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如:医学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meta 分析方法,使系统综述成为可能;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设计规范的临床研究报告,可靠的研究依据不断增加,使得有证可循。

而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和速度不断增加,使得有证可查。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著名的内科学家Dr 1David L 1Sackett 为首的一批临床流行病学家开始致力于循证医学的研究和培训。

1993年建立了Cochrane Collaboration ,开始收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 )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 ),相继出版了循证医学专著和循证医学杂志。

自此,循证医学在完善和发展的同时,开始走向应用。

我国也于1996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由于循证医学能使临床决策从经验性向科学性转化,目前已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和应用,一些重要的专刊和专著也相继出版[1,2]。

二、系统综述的编写、发表与应用系统综述是以临床重大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全面、系统地收集所有有关研究文献资料,经临床流行病学文献评价标准严格评价,纳入符合质量要求的结果,并通过专门的统计分析,做出能正确反映相应结论的综述,并以电子刊物的形式在Cochrane 图书馆或其他刊物发表。

实例[4]抗凝剂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系统综述)11背景:多数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血栓阻塞脑动脉而致。

文献资料提示,使用抗凝剂治疗似乎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减少致残和卒中的再发生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结论尚不肯定。

21目的: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抗凝治疗的效果。

31检索策略:检索Cochrane 卒中组的试验注册(1999年5月),参考Med Strategy (1995)。

为了编写系统综述或避免重复,在确定某一临床问题的系统综述前,均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索。

检索的方法需遵从Cochrane 的检索策略。

资料的来源有:(1)光盘检索:国外常见的光盘数据库有Medline 、Embase 、Biological Abstracts 、Science Citation Index 、Chemical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Abstracts 、Life Science Collection 和Current Contents 。

国内的光盘数据库有《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中国药典》、《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成果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等。

除了光盘数据库外,还有电子光盘和多媒体光盘可供检索。

(2)因特网检索:因特网检索可通过PubMed (http//www 1ncbi 1nlm 1nih 1gov/PubMed )、OV ID 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等网站进行检索。

(3)循证医学网站:比较重要的循证医学网站有:CochraneLibrary 、Bandolier 、ACPJ 、Journal Club on the Web 、循证医学网络资源、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 2house 、CDC PreventionGuidelines Database 、Pediatric Evidence 2Based Medicine 和Medical Metrix 等。

41选择文献的标准:可疑或确诊的缺血性卒中早期(卒中发生后2周内)抗凝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

文献的选择要事先拟定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从收集到的文献中检出能够回答研究问题的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的选择应分为初筛、阅读全文和与作者联系等3步进行。

入选的文献需要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评价论文质量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内在真实性(internal validity )、外在真实性(external validity )和影响结果解释的因素。

51数据提取和结果分析:选择合格的随机对照试验,分析试验的质量,由2名研究者分别提取数据。

对入选的文献需进行资料提取工作。

根据制定的调查表和需要收集的内容,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

提取的信息包括3个方面:(1)一般资料:评价的题目、评价者的姓名、原始文献编号和来源、评价的日期等;(2)研究特征:研究的科学性、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地点、文献的设计方案和质量、研究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有关偏倚的防止措施和主要的实验结果等;(3)结果测量:随访时间、失访和退出情况、根据资料的性质收集每组的总人数、反应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有关事件发生率或均数和标准差等。

例如: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疗效的系统综述时,应包括:治疗药物的名称、剂量、疗程、心功能、梗死面积、心律失常、再梗死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出血性疾病的并发率、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样本量及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等指标。

为了保证质量,应由2人单独进行资料提取,再进行交叉核对。

整理好的数据要全部输入系统评价管理软件(review manager;Revman),以备进行文献结果的分析和报告。

资料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1)定性分析(non2 quantitative synthesis):采用描述的方法,将每个临床研究的特征按研究对象、干预措施、研究结果、研究质量和设计方法进行总结;(2)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synthesis):定量分析包括3个方面,即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同质性检验是指对不同原始研究之间结果的变异程度进行检验; meta分析应根据资料的类型及评价目的选择效应量和统计分析方法[3];敏感性分析(sensitive analysis)是指改变某些影响结果的重要变量,以观察同质性和合成结论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判定结果的稳定性和论证强度。

61主要结果:有关缺血性卒中抗凝治疗共有21个对照试验,总样本量为23427例患者。

研究的质量差异较大。

抗凝药物包括标准未分离肝素(standard unfractionated heparin)、低分子肝素(molecular2weight heparins)口服抗凝剂和凝血酶抑制剂。

8个样本量较大的试验(22450例患者)分析结果提示,抗凝治疗不能降低卒中患者因各种原因的死亡风险(OR=1105;95%CI为0198~1112);其中5个试验(21846例患者)的分析也提示同样的结果(OR=0199;95%CI为0194~1105)。

尽管抗凝治疗能使缺血性卒中的再发生率下降9‰,但使颅内出血的征兆增加9‰;同样,抗凝治疗能够避免4‰的肺栓塞,但获得此利益的代价为增加9‰的颅外重要出血的风险。

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不同类型抗凝法针对不同特征的患者也无特殊的疗效。

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直接的抗凝治疗无明显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本系统综述不支持应用抗凝剂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进行常规治疗。

至此,一项完整的系统综述已经完成,得出“常规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无效”的结论。

研究报告在Cochrane Library发表,供用户查阅。

对于有疗效意义的系统综述结果,通常可用绝对危险度下降(ARR)及其95%可信限、相对危险性下降(RRR)及其95%可信限,治疗或救活一例所需治疗的例数(NN T)等具体指标表述,以便应用参考。

遇某些疑难病例时,有时尚需作专门的临床决策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医学研究期刊中不断有新的文献发表,在进行系统综述后又有新的研究结果报道后,综述者需要定期对原来的综述进行改进和更新,使包含有新近文献结果、更加完善的评价能够及时进入Cochrane图书馆。

参考文献1王家良,刘鸣主编1循证医学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2001, 123512王吉耀主编1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1北京:科学出版社12002, 1025213徐勇勇1Meta分析常见资料类型及统计分析方法1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4,28,30323071测试题11简要回答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实施步骤。

21系统综述的基本步骤和统计学分析方法?(收稿日期:2003203209)(本文编辑:李文慧)・名词小词典・癌基因组学(oncogenomics) 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癌发生发展过程各种结构改变和功能改变的规律的分支学科。

目前癌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主要有:癌基因组不稳定与癌遗传不稳定性,癌易感基因的筛查和鉴定,基因表达谱与临床表型的关系,表基因效应,癌蛋白质组图谱变化以及通过基因组研究发现新的癌标记物等。

(方福德 100005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收稿日期:2003209211)(本文编辑:刘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