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空气知识点精讲(含解析)
课题1 空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课堂提优讲义(人教版)(解析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学习目标】1、记住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空气主要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3、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方法以及误差分析。
4、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从物质的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 拉瓦锡实验的原理:(1)汞+氧气 氧化汞 (2)氧化汞 汞+氧气实验现象分析:实验(1)中的现象是银白色的液体变成了红色的粉末。
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消耗掉的是氧气;容器里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气体是氮气。
实验(2)中的现象是红色的粉末变成了银白色的液体。
拉瓦锡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知识点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1)将仪器连接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底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做上记号。
(3)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4)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
(5)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6)红磷燃烧停止,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重点解析】1. 可燃物必须选用燃烧后生成物为固体的物质。
不能选用木炭、硫等,因为木炭、硫燃烧产生的是气体物质,且与所耗氧气体积相同,使瓶内外气压相等,水不会倒吸入瓶中。
2.红磷必须过量,燃烧时才能使容器内氧气消耗完。
加热 加热3.红磷燃烧停止后,要等集气瓶内温度降至室温,方可打开弹簧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知识点

课题1 空气一、空气的组成1.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反应原理实验一:汞+氧气氧化汞(银白色)(红色)实验二:氧化汞汞+氧气(红色)(银白色)(2)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
5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知识拓展实验成功的关键(1)红磷要足量:若红磷不足,氧气不能耗尽,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
(2)装置不能漏气:装置漏气会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
(3)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并塞紧塞子:伸入过慢会使装置内的气体受热逸出,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大,测量结果偏高。
(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过早打开止水夹会使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偏高,压强偏大,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
3.空气的组成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知识拓展(1)洁净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净化后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洁净的空气、新鲜的空气等都是混合物。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依据是看该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
(3)状态不是区别的标准,如冰水共存物是一种物质两种状态,所以不是混合物。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氧气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
氧气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如下:(1)能供给呼吸,如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等。
(2)能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宇宙航行等。
2.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空气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空气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 空气空气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它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九年级上册中关于空气的知识点。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氮气占空气的大部分,约为78%,氧气约占21%。
其他成分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氩气、氦气等。
二、氮气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它的化学式为N2。
氮气是一种气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氮气的主要来源是大气中的氮气固定和植物的光合作用。
氮气在工业生产、农业和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氧气氧气是空气中的第二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O2。
氧气是生物体进行呼吸所需的气体,它参与燃烧和氧化反应。
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以及空中的氧气固定。
四、水蒸气水蒸气是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的气体状态。
水蒸气的含量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它在地球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水蒸气通过蒸发、植物蒸腾和人类活动等方式进入大气中。
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成分,化学式为CO2。
它是生物体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产物,也是燃烧和腐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
二氧化碳的含量对于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六、其他成分除了氮气、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之外,空气中还包含少量的氩气、氦气和其他气体。
这些成分虽然比例较小,但也对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七、空气污染随着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空气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工业废气、机动车排放物和燃煤等活动释放出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严重影响了大气质量和人类健康。
八、空气的重要性空气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它为动植物的呼吸提供氧气,助力火焰燃烧,调节地球的气候和温度,参与大气污染的清除过程等。
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是维护健康和保护环境的关键。
综上所述,空气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知识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知识点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为大家整理了空气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课后练习1.(山东泰安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稀硫酸除锈C.液氮作致冷剂D.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作保护气2.山西云冈石窟有很多佛像雕塑,原本栩栩如生的雕像现如今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O2 B.CO C.N2D.SO23.下列气体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1)小白鼠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存活了一段时间__________。
(2)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逐渐变软__________。
(3)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__________。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__________。
4.目前,我国按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不包括( )A.二氧化硫(SO2)B.二氧化碳(CO2)C.二氧化氮(NO2)D.总悬浮颗粒物(TSP)5.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焚烧落叶B.增加绿地面积C.减少用煤作燃料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参考答案1.思路解析:氧气用于炼钢利用的是氧气可以助燃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稀硫酸除锈利用的是硫酸和铁锈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也是化学性质;液氮作致冷剂利用的是液氮升华吸热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作保护气利用的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化学性质。
九年级上册的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的空气知识点空气是地球大气圈中的一种气体混合物,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组成。
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在九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空气的重要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和氧气(约占21%)组成,其余的1%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微量气体。
这些成分使得空气具有保持温度、维持生命等重要功能。
2. 空气的物理特性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它具有压力,这是由空气分子的碰撞引起的。
空气也具有质量,通过空气重力可以将物体压缩。
此外,空气还有比热容大、导热性差的特点。
3. 空气的质量和污染空气质量是指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
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有害物质的状态,如工业废气、车辆尾气、燃烧排放物等。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包括呼吸道疾病、酸雨、温室效应等。
4. 空气的运动和循环空气具有流动性和扩散性。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气温的差异,空气会形成气流,产生风。
大尺度的气流形成了一些天气系统,如气旋、气团和冷锋等。
此外,空气中的水分也会通过蒸发、降水等方式形成水循环。
5. 空气的重要性空气对生物和环境都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每天都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来供给身体所需的氧气,同时将新鲜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其次,空气能够保持地球的温暖并维持适宜的温度范围。
空气还能够传播声音和光线,给人们带来交流和视觉上的感知。
6. 空气的保护与节约由于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共同保护和节约空气资源。
首先,我们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合理利用能源等。
其次,我们应支持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如太阳能和风能。
最后,我们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减少废物的产生、垃圾分类等。
通过对九年级上册空气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物理特性、质量和污染、运动和循环,以及空气的重要性和保护与节约措施等内容。
这些知识不仅增加了我们的科学素养,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呵护我们的空气资源。
中考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含解析)

中考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含解析)一、单选题A.AB.BC.CD.D2.现在我国的某些都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要紧缘故是防止()①空气污染②噪声污染③发生火灾④环境污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3.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纯洁物的是:()A.合成纤维油脂B.天然气水银C.冰水干冰 D.医用酒精碘盐4.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严峻危害人们健康.下列措施对防止雾霾天气无效的是()A.建筑工地定期洒水B.开私家车内下班C.减少矿物燃料燃烧 D.禁止燃烧秸秆5.“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A.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B.多用煤发电少用风力发电C.把还未用完的作业本烧掉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6.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运算),其中“c”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洁物的是()A.天然气B.自来水C.金刚石D.空气8.如图是某同学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1/5C.燃烧的红磷熄灭后,赶忙打开止水夹D.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并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9.“绿色化学”要求从全然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B.实验室将废液直截了当倒入下水道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排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10.关于SO2、CO2、MnO2 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 B.差不多上化合物 C.差不多上氧化物 D.都含有氧元素1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纯洁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1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A.生铁、硬水 B.氮气、蒸馏水 C.氧气、石油 D.碳酸、空气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A.二氧化碳B.氮气C.稀有气体D.氧气14.富氧炼钢用的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一般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A.1:3B.1:4C.1:5D.21:7915.南京市已公布PM2.5检测数据。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说课稿

4.最后讨论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监测和评估空气质量,以及空气质量对健康和生活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设计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通过书面练习来巩固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和用途等知识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以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我会提供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
1.布置一份关于空气组成的思维导图作业,让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对科学的热爱。
(2)通过学习空气的组成和用途,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关注空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空气的用途及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2.教学难点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实验器材能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PPT和图表有助于信息的清晰传达和记忆,互动式白板则促进了师生的实时互动和反馈。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互动环节:
1.在实验操作中,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互相观察和讨论结果,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了解,以及对实验操作的初步掌握。然而,他们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九年级上册化学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空气知识点空气是我们每天都会呼吸的,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空气的成分和性质呢?化学空气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空气的组成、特性以及与生活和工业生产相关的化学反应。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九年级上册化学中有关空气的知识点。
1. 空气的组成所有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78%)和氧气(约占21%),还包括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和氦气等。
其中,氮气可以稳定大气的压力,而氧气则是我们呼吸所必需的气体。
2. 空气中的杂质空气中还存在各种杂质,例如水蒸气、尘埃、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等。
这些杂质对空气的质量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空气的特性空气是无色、无味和无形的。
它具有弹性,能填充容器,并且易于压缩和膨胀。
空气还可以形成气团、气流和风。
4. 燃烧与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部分的燃烧都需要氧气作为氧化剂,而燃料则是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物。
例如,当我们点燃一根蜡烛时,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和光亮正是由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致。
5. 空气污染尽管空气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但是人类的活动也会导致空气污染。
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燃煤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臭氧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危害性。
6. 空气中的化学反应空气中的氧气和其他物质可以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例如,当过热的铁丝与氧气反应时,就可以生成铁的氧化物,形成锈。
当硫化氢与氧气反应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这些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7. 空气中的水蒸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是由水分子蒸发而来的。
水蒸气可以通过冷却或加热等过程转化为液态水或固态水。
这是天气变化和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8. 空气与生命空气中的氧气是人体生命维持所必需的。
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进入肺部,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分,支持我们的生命活动。
9. 空气和环境保护保护空气质量对维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减少尾气排放、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和技术以及合理使用能源等都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空气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标定位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洁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对物质进展简单分类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5.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会对现象进展观、记录,初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空气成分的发现知识在线1、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其特里均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并没有真正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他最早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3、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有的资料翻译成瑞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发现了在空气中存在着氩气。
几年后,拉姆赛等人又陆续发现了氦气、氖气、氙气等其他稀有气体。
知识拓展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他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局部银白色的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
通过实验他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组成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考题再现【考题例如】二百多年前,第一个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普利斯特里【答案】B【解析】二百多年前,科学家拉瓦锡用加热金属汞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此题选B。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在线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用品:集气瓶、燃烧匙、双孔橡皮塞、导气管、烧杯、弹簧夹、乳胶管、红磷、水。
(装置如下图):实验步骤:(1)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做好标记,将标记以上局部的容积均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标记。
(2)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将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然后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等红磷燃烧停顿,装置冷却,白烟消失后再翻开弹簧夹读数。
分析论证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冷却后,翻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分析与结论] 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固体极易溶于水,且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冷却后翻开弹簧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是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误差分析1.该实验红磷要足量,燃烧时才能比拟完全地消耗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如果红磷的量缺乏,那么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响掉,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2.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否那么当集气瓶内氧气耗尽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减小,从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3.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翻开弹簧夹,因为温度较高时,气体压强较大,使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减小,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4.导气管内要事先装满水,否那么燃烧冷却后,进入的水有一局部存在于导管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减小,测量结果偏低。
5.弹簧夹要夹紧,否那么红磷燃烧时空气从导管口逸出,装置冷却后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就会增加,使测量结果偏高。
6.点燃红磷后,要将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否那么空气会从瓶口逸出,装置冷却后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就会增加,使测量结果偏高。
实验点拨1.不能用木炭、硫、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因为木炭和硫的燃烧产物是气体,不能使瓶中气体的压强发生改变,而铁只在纯氧气中才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集气瓶内加少量水是为了溶解吸收红磷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考题再现【考题例如】1、以下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选项是()A.a是铜,b是红磷 B.a是铜,b是木炭C.a是汞,b是红磷 D.a是汞,b是木炭【答案】AC【解析】铜被加热生成氧化铜,没有生成新的气体;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汞加热生成氧化汞是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木炭和氧气反响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了新的气体;应选AC。
知识点三、空气的组成知识在线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一般地说,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是比拟稳定的,但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如二氧化碳的含量这几年在空气中略有上升。
知识拓展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次是氧气。
要注意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以体积分数来说的。
2、稀有气体是指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气体的总称。
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较少,所以称为稀有气体。
同时由于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稳定构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因此又称为惰性气体。
3、从整个大气层的角度来说,空气的成分是相对固定的。
但从局部区域来说,空气的成分会有小幅度的变化。
考题再现【考题例如】1、在枯燥干净的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A【解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应选A2、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A.21% B.31% C.50% D. 78%【答案】D【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78%,应选D知识点四、纯洁物和混合物知识在线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响,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多种气体成分组成的,各种成分都保持着各自本身的化学性质,如空气中的氧气仍能支持燃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纯洁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硫(S)、水(H2O)等。
混合物与纯洁物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纯洁物混合物概念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特性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一般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不能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举例水(H2O)、二氧化碳(CO2)、氧气(O2) 空气、河水、盐水、糖水联系混合物纯洁物易错警示物质可分为纯洁物和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纯洁物组成的,判断一种物质是纯洁物还是混合物,关键看这种物质由几种物质组成,在实际处理问题时,要注意思维上的以下误区:(1)不能与物质的名称混淆。
如: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物质的名称,属于纯洁物,而“氧〞和“磷〞是组成这种物质的根本成分,也就是以后要讲的“元素〞。
(2)不要被一些字眼迷惑,如清新、干净、混合等。
(3)误认为能食用的物质一定是纯洁物等。
考题再现【考题例如】1、以下物质前者是纯洁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干净的空气、液氧B.冰水混合物、碘酒C.生锈的铁钉、澄清石灰水D.二氧化碳、铁水【答案】B【解析】纯洁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
液氧、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铁水,有固定组成,属于纯洁物;空气、碘酒、生锈的铁钉、澄清石灰水都是混合物,成分不单一。
2、现有①二氧化碳②高锰酸钾③氧气④水⑤河水⑥空气⑦氢气几种物质,其中属于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属于纯洁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⑤⑥;①②③④⑦【解析】①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②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化合物,③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单质,④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⑤河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⑥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⑦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单质,因此⑤⑥属于混合物,①②③④⑦属于纯洁物。
知识点五、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识在线1.氧气的用途(1)供应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登山、航空等。
(2)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宇宙航行等。
2.氮气(1)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小,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支持燃烧。
(3)用途:①制硝酸和化肥。
②用作保护气,如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③液氮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3.稀有气体(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曾叫做惰性气体。
(3)用途:①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
②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制成电光源等。
③氦、氖等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用于医疗麻醉。
知识拓展(1)灯管内充入氩气,通电时发出蓝紫色光;充入氦气发出粉红色光;充入氖气发出红光,这种光能穿透浓雾,可作航标灯;在石英玻璃管里充入氙气的氙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几万倍的强光,因此被叫做“人造小太阳〞。
(2)氮气和稀有气体作为保护气,是利用它们的稳定性,但稳定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响。
考题再现【考题例如】1、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B.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答案】B【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不可用作发射火箭时的燃料,错误;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约占78%,正确;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并不一定是恒定不变,错误;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不是空气质量状况越好,错误。
应选B。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答案】 D【解析】 A、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选项错误; B、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应呼吸,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选项错误; C、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选项错误; D、新鲜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说没有不正确,错误符合题意,应选项正确;应选D知识点六、保护空气知识在线1.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