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模板(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报告标题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二、引言近代史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践教学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近代史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考察地点:某历史文化名城(2)考察目的:了解近代史在该地区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3)考察内容:①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该地区近代史发展脉络;②参观历史名人故居,感受近代史人物的生平事迹;③参观历史遗迹,了解近代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

2. 文献查阅(1)查阅资料:近代史教材、历史文献、学术论文等(2)查阅目的:掌握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观点和研究成果(3)查阅内容:①梳理近代史重要事件、人物和时期;②分析近代史发展原因、特点和影响;③总结近代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3. 小组讨论(1)讨论主题:近代史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讨论目的: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3)讨论内容:①分析近代史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②探讨近代史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③提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近代史精神。

四、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阶段(1)考察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考察地点的历史背景;(2)考察过程:参观博物馆、故居、遗迹,拍照记录;(3)考察总结:整理考察照片、笔记,撰写考察报告。

2. 文献查阅阶段(1)查阅资料:挑选与近代史相关的教材、文献、学术论文;(2)查阅过程:阅读资料,做笔记,总结观点;(3)查阅总结:撰写文献综述,提炼研究重点。

3. 小组讨论阶段(1)讨论前准备:确定讨论主题,分配任务;(2)讨论过程:各成员分享观点,展开辩论;(3)讨论总结:形成共识,撰写讨论报告。

五、实践成果1. 实地考察报告2. 文献综述3. 小组讨论报告4. 个人总结六、实践体会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近代史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近代史纲要主题实践报告(2篇)

近代史纲要主题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深入了解我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参加了近代史纲要主题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历史遗址、查阅历史文献、与专家学者交流等方式,我对我国近代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活动内容1. 参观历史遗址(1)南京中山陵:中山陵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参观中山陵让我对孙中山先生及其革命事迹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在陵墓周围,我还参观了孙中山纪念馆,了解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

(2)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参观这里让我对我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会址内,我仔细参观了展览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2. 查阅历史文献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近代史,我查阅了《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史》等历史文献。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对我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3. 与专家学者交流在实践活动期间,我有幸与多位历史学专家进行了交流。

他们为我解答了在研究近代史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让我对近代史的研究方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此外,专家们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使我受益匪浅。

三、实践收获1. 深入了解我国近代史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对我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了解到,我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辉煌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历史。

2. 增强历史使命感在参观历史遗址、查阅历史文献的过程中,我深感中华民族的伟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通过本次活动,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3. 提高综合素质本次实践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

在参观、查阅资料、与专家交流的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实践主题。

探寻近代历史遗迹,感受时代变迁。

二、实践目的。

都说近代史是一部波澜壮阔又充满血与泪的历史画卷,可光从书本上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于是,我就寻思着通过实地考察一些近代历史遗迹,去真真切切地触摸那段历史,感受先辈们的热血与挣扎,顺便也能把那些干巴巴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三、实践地点。

[具体的近代历史遗迹名称,比如某某古城、某某纪念馆之类的]四、实践过程。

(一)初到遗迹。

我刚到那个历史遗迹的时候,就像一个穿越者。

看着那些古老的建筑,斑驳的墙壁,感觉它们就像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有一肚子的故事要讲。

比如说,那座有点破旧的大宅子,门头上的雕刻都已经模糊不清了,但还是能看出来当年的精致。

我就站在那儿想,当年这宅子里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是那种富贵悠闲的日子,还是在战争的阴影下也过得提心吊胆的呢?(二)深入参观。

走进纪念馆里面,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各种老物件儿、老照片都陈列在那儿。

有一些锈迹斑斑的枪炮,我当时就想,这玩意儿在当年可是响当当的厉害家伙啊,现在静静地躺在这儿,就像退休的老兵一样。

还有那些黑白照片,照片里的人眼神里都透着一股坚韧。

我看到一张一群战士的合影,他们穿着破旧的军装,但是一个个都站得笔直,那精气神儿,仿佛在说“咱不怕啥,就是要和敌人干到底”。

我一边看一边听旁边的导游讲解。

那导游可真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把那些历史事件讲得绘声绘色的。

就像讲那场著名的战役的时候,他把当时的兵力对比、作战策略都讲得特别详细,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看一场现场直播一样。

他说当时咱们的军队那是缺衣少食,但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和智慧,硬是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

我听着听着,心里就升起一股敬佩之情,对这些英雄先辈们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与当地人交流。

出了纪念馆,我就在周边和当地的一些老人聊天。

这些老人可都是活的历史书啊。

有个老大爷给我讲了他爷爷当年的事儿。

他爷爷曾经给八路军送过粮食,那时候偷偷摸摸的,得趁着天黑,还得躲过敌人的巡逻队。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一)标题: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篇幅:500字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一段充满变革的历史进程。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入学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导火线和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实现近代化和摆脱帝制统治而进行的一次伟大革命。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终结。

看到了一幅幅照片和一件件实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辛亥革命的胜利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束缚,给了中国一个民主共和国的机会。

辛亥革命的影响深远,不仅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而且在政治、思想和社会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一次人民群众参与度极高的革命,它是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结果,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同时,辛亥革命也告诉我们,只有经过艰苦的斗争和不断的探索,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作用,也更加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二)标题: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篇幅:500字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文化运动,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转变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参观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了解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次反传统、开明进步的运动。

它的出发点是批判传统文化和封建礼教,推崇和传播科学、民主和进步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线是五四运动,它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的一次伟大斗争。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思想领域,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解放,倡导科学精神和现代知识,对中国的思想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近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报告

近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报告

近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报告近代史纲要是大学历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我们进行了一次近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践活动以及收获。

实践活动的背景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我们选择参观了某市的近代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以丰富的展品和详细的文字说明,生动地展示了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我们希望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深入了解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相关背景,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

实践活动的内容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和介绍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我们通过观看展品、阅读相关文字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深入了解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和社会背景。

小组一负责研究近代史的开端时期,他们通过观看展出的《辛亥革命》纪录片,了解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他们还研究了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并用PPT的形式进行了精彩的展示。

小组二负责研究民国时期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他们观看了展出的民国时期的照片和实物,了解了军阀混战、北洋政府的建立以及中国现代国家制度的确立等重要事件。

他们还分别介绍了孙中山、蒋介石等重要人物的事迹和贡献。

小组三负责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他们观看了展出的关于抗日战争的影片和图片,了解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艰苦岁月以及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意义。

他们还特别关注了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如林彪、聂荣臻等人的英勇事迹。

实践活动的收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仅是对近代史纲要中的重要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还学到了一些实践技能和方法。

首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我们学会了合作与协作,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通过观察展品和研究资料,我们提高了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最后,通过展示和交流,我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近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报告

近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报告

近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报告近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历史认知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我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加对近代史纲要的实践体验。

本文将就这次实践活动进行报告。

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我们通过参观工业遗址、交流专家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和影响。

以下是我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1. 工业遗址的参观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参观了近代中国的著名工业遗址——上海世博会中的一个历史工业展览馆。

展览馆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物样品,生动地再现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通过参观展览馆,我了解到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起步较晚,经历了摸索和失败的过程。

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业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种工业化进程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并且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现代化。

2. 专家交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还有幸与一位资深历史学家进行了专家交流。

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背景和意义,并分享了他对于历史的研究和思考。

通过专家的解读和分享,我深刻领悟到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是社会革命和经济变革的产物。

这一重大转型不仅在经济、工业上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家的经验和见解给了我许多思考,也增长了我的见识。

3. 实地考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一家工业企业。

通过亲眼目睹现代工业生产过程,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工业化的具体实践和现实意义。

参观中,我发现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思想观念和组织管理的新理念的引入。

工业现场的高效运转、产业链的完善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都展示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巨大成就。

同时,我也看到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使我意识到工业化带来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目录一、内容简述...............................................31.研究背景与意义..........................................4 1.1 中国近现代史概述.......................................51.2 社会实践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62.研究目的与问题阐述......................................6 2.1 明确研究目的...........................................82.2 提出研究问题...........................................9二、社会实践准备..........................................101.实践主题的选择依据.....................................11 1.1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121.2 符合历史学科的研究兴趣................................132.实践团队的组建与分工...................................14 2.1 团队构成与成员介绍....................................152.2 角色分配与责任明确....................................163.实践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步骤...............................17 3.1 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183.2 分阶段实施与调整策略..................................19三、实践活动过程..........................................201.1 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22 1.2 活动中的具体执行......................................241.3 遇到的挑战与解决策略..................................252.实践活动中的观察与记录.................................27 2.1 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方式..................................282.2 实践活动中的观察记录方法..............................303.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估.....................................31 3.1 评估标准与指标体系的构建..............................323.2 实践活动效果的自我评估与反思..........................34四、社会实践成果分析......................................351.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36 1.1 成果概览与总结........................................371.2 成果案例分析..........................................372.实践活动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39 2.1 对参与者个人能力提升的贡献............................402.2 对社会认知与理解的影响................................41五、结论与建议............................................421.实践活动的综合评价.....................................44 1.1 实践活动的整体表现....................................441.2 实践活动的价值与意义..................................452.对未来社会实践的建议...................................472.2 对社会实践模式的改进意见..............................48一、内容简述本报告旨在全面概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作业(2篇)

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作业(2篇)

第1篇一、引言近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组织了一次近代史纲要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历史遗迹、阅读相关文献、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深入了解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二、实践活动内容1. 参观历史遗迹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多个历史遗迹,如南京的中山陵、上海的外滩、广州的陈家祠等。

通过实地参观,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阅读相关文献为了深入了解近代史,我们阅读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等文献。

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一步加深了对近代史的认识。

3. 观看历史纪录片我们观看了《辛亥革命》、《南京大屠杀》等历史纪录片。

通过观看这些纪录片,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英勇事迹,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怀。

三、实践活动总结1. 增强了历史意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近代史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近代史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提高了对历史事件的了解通过参观历史遗迹、阅读相关文献、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我们对近代史的重要事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3. 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英勇事迹,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热爱祖国、珍惜和平,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实践活动反思1. 历史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历史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为未来做好准备。

2. 历史研究的方法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学习近代史,如参观历史遗迹、阅读相关文献、观看历史纪录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题目:动荡时期伟人的求学路实践时间: 2017年11月12日实践地点:湖南第一师范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601 指导教师:***从历史出发,悟求学之路——参观湖南第一师范活动报告一、资料搜集:(一)院校历史湖南第一师范前身曾称为湖南师范馆、湖南全省师范学堂、中路师范学堂。

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1911年校址迁建长沙书院坪"城南书院"旧址后,改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该校第八班学习,他立志救国救民,刻苦读书,顽强锻炼身体,进行农村调查,主办工人夜学,创建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1920秋至1921年冬,他先后被学校聘任为附属小学主事、师范部国语教员。

这一时期,毛泽东已秘密从事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组建中共湘区委员会的工作。

与此同时,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如何叔衡、蔡和森、李维汉、徐特立、夏曦、萧三、任弼时、廖沫沙、周谷城等均曾在学校学习或工作过。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校舍系仿日本青山师范(今东芸大学)建筑风格。

砖木结构,坐东朝西。

由师范部和附属小学部两大建筑群组成,平房与二层楼房有机结合,栋栋之间或有走廊,或由亭楼连接,形成四合院落。

建校之初效仿日本式的普通中学系统与师范学校系统分立双轨制,至1926年改制;之后历经多次停办、合并、更名和迁徙。

(二)求学历史简述一九一三年春,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第四师范。

第二年春,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

四师是春季开学,一师是秋季开学,因此他重读了半年预科,到一九一八年暑期在一师毕业,前后共做了五年半师范生。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包括人格修养和智慧,对青年毛泽东都留下深刻的影响。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

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要旨》里,专列一条: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

毛泽东沿着注重实际的路子吸吮传统思想中的优秀遗产。

中国社会当时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毛泽东自然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动荡风云。

在一师期间,他总共花了一百六十块钱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和买书上面。

他每天读报的时间很长,还常带着地图、字典和笔记本。

和同学们谈起时事,他总是有条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满着激情。

于是就有了“时事通”的外号。

这更加深了他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如果把毛泽东在一师的学习生活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那么,一九一六年正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

前期,他更多地关注传统典籍。

后期,他把重点放在哲学、伦理学上,社会实践也更加广阔和丰富了。

不管在前期还是后期,他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救济时危的真理,可是它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他在这里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他的思想随着新旧交替的时代前进,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获得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参考资料来源:360百科散文网论坛小组实践活动记录:2017年11月12日上午8:00左右,我们共同坐公交车出发去湖南第一师范。

大概8:50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首先我们在地图的指引下,一同来到了毛爷爷曾经上课的教室,找到了毛爷爷的座位后我们进行了拍摄记录。

而后我们各自都参观了院校内部环境,并拍摄记录相关场景。

大家都各自参观了青年毛泽东纪念馆里的各种浮雕,文字雕刻,照片,油画等,参观后大家集合拍了一张合照。

最后大家对毛爷爷求学之路表示深深的敬意,感触颇深。

大家开始分享自己的体验及感受,并以文字记录下来。

最后带着充实的心情,我们踏上了归途。

小组实践活动报告:11月12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求学之地——湖南第一师范,心中充满了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感慨。

院校整体采用黑白灰的古朴色调进行装饰,金色的“第一师范”四个大字高高地镶嵌在墙面上方,配合线条大气的建筑造型,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铺面而来。

这座位于长沙南门外妙高峰下的青年毛泽东纪念馆是毛泽东打下深厚学问基础,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获得社会活动初步经验,结交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历史见证。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曾经的校园在修整后依旧存在,可伟人却早已在岁月中长眠,永久,永久。

我们未曾生于动荡时期,终究是无法真正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辛。

压迫,侵略,剥削,贫瘠的字眼总是刺目,但生活还是要过的,学习仍是要继续,老一辈的先进分子就是在这般艰苦的环境中探寻救国之路。

此时此刻,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静静地看着这栋建筑,看着那在风中飘扬的国旗,默默地献上我们崇高的敬意。

通过白条门框,我们进入了馆内,在仔细查看场馆平面示意图后,我们一致同意先去毛爷爷上课的教室进行参观。

就这样,按照指示我们来到了一个很平常的教室门前,而里面也不出意外的有人在参观。

环顾四周,目光可见的摆设有:老式但涂了黑漆的木门,老式黑漆书桌和凳子,踩着偶尔会有嘎吱声响的黑色木板,黑色讲台,黑板以及两扇涂了蓝漆的窗户,这或许就是那个时代最显著的风格吧——朴素却严肃,没有太多的色彩装饰,也不可能会有太多装饰。

老一辈的知识分子若都是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学习活动,却也不错,可惜贫瘠的时代,破旧,露天,席地而坐往往才是残酷的现实,我们真的该感到庆幸,能坐在舒适的桌椅上,静静地听师长讲课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这时,一张普通的桌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事实上,说是普通却也不尽然,因为这张桌子上还摆着一个指示牌,上面只写着几个黑字,但那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毛泽东的座位。

下一秒,我们都来到了这个座位旁,心照不宣地围着这个特殊的座位站着,因为座位,只有一个。

在简单地交流后,我们依次在这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座位上体验了一番。

当轮到我坐下的时候,内心还是有所异样的,毕竟毛爷爷这样的伟人曾经就在这张书桌上学习过。

不同于我们教室里那种松软的椅子,这张椅子凳子很硬且平坦,坐久了还会令人不适,桌子也显得特别笨重,样式老旧。

一切都是那么不尽人意,但此刻我却只是静静地看着黑板,轻嗅着空气中那淡淡的老木头腐朽的气味,我似乎看到一位青年正在向杨昌济老师询问问题,又似乎看到在天色微明之际,青年借着晨光研读著作,又或是奋笔疾书,书写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的誓言......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便深刻地感受到人民水深火热生活之苦,即便当时的他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学生,但他却是心系天下,尤为关心时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正是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的那段时光,开始形成了毛泽东独特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才使得在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能师范生时代时刚年满二十五岁的他,在即将到来的急风暴雨中,鹰击长空,成就一番开天辟地的伟业。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是无数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下挑灯苦读,在危机局势下奋笔疾书,在残酷战场上奋勇杀敌,用鲜血和青春换来的。

正是他们在昏暗的旧时代,在民族存亡之际勇敢的站出来,肩负起时代的重担,化作一道道曙光,指引着迷茫的人民走上光明的新中国道路,才使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得以长存并发展壮大。

因此,新时代下的我们,也应该积极地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志存高远,做一个思想积极、道德高尚、知识渊博、体质强健的人,奉献人民,奉献祖国,奉献全人类。

因此,从现在开始,要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在学习中勤奋刻苦,在生活中朴素节约,在交际中关爱他人,同时积极参加班里乃至院里举办的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千万不要让我们在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过去,只是一张写着寥寥数笔的白纸。

小组成员学习心得:王慧同学:以前在看《恰同学少年》中,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中的风姿风采就已经深深折服了我。

湖南第一师范培养出了很多伟大的革命先驱,让我一直想要一窥它独特的文化底蕴。

今天,我们终于来到了这里。

这里的建筑集聚了东方内涵,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风格,两相结合却又不突兀,达成了奇妙的融合。

即使已经是十一月份,长廊内的植物依旧常绿,像是中国古代园林一般赏心悦目,沿着长廊,仿佛依旧可以听到曾经人们的朗朗读书声。

走入礼堂的时候,我心头不由一悸。

礼堂不大,没有开灯,整体昏暗却又不阴沉。

礼堂前的舞台的幕布垂在一边,风轻轻吹过,幕布微微颤动,像是沉睡的雄狮在打盹,又像是在轻轻在诉说着,曾经他们在这里读书的故事。

从第一师范的长廊走过教室,又从礼堂走到大厅,我仿佛走过的是一条普通的路,却又仿佛不是。

这是先人们曾经走过的路,想象着他们,斗志昂扬的模样,想象着他们为革命事业奉献的青春和热血,想象着他们为后人们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牺牲,我的泪水不禁润湿了眼角.我们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处在较为安稳的时代。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们为我们现在的生活作出的奉献。

即使红领巾没有戴在脖子上,烈士们的鲜血依旧驻于我们的心头。

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当年毛主席等人的革命精神,认真的面对各种挑战,勇敢的负担起历史的使命,做新时代的大学生,不辜负前人的泪水和汗水。

张欣蕊同学:这一次的实践活动,我们参观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去之前简单查了一下资料,从百科里简单的文字中,了解到它作为名校的悠久历史和伟大功绩。

到了目的地,发觉一师范的校园里环境优美、气氛宁静,保留了一点历史悠久的味道。

在学校里停留的愈长,参观的愈细致,我们越被它的过去吸引,自1903年更名,这百年多的时间里,它培养出了各个领域数位英才。

那些想象中的画面虽然不能与眼前的景物重合,但却仿佛找到了依托,一切名人事迹,精神名言,都变得鲜活起来。

从展厅外面走过,看着时代感极强的礼堂,回忆着历史课中讲过的先烈故事以及革命精神,不禁感概,时至今日,名校一丝不显老态,依然严谨办学,谨遵校训,仍保持它“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校风。

实践活动非常成功,我会学习历史,不忘历史,会永远顽强拼搏,热爱祖国。

温开宇同学:这次活动,我们小组去参观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毛泽东曾经学习的地方。

这块宝地不仅孕育了这位巨人,还培养了蔡和森、何叔衡等一大批伟人。

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民国时期。

往里走,穿过曲折的走廊,我们先去参观了“第八班”,这是毛主席曾待过的班级。

坐在那间教室里,我不禁思绪万千,我回想起了清末时期饱受侵略之苦的中国,回想起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时的中国,回想起了抗日时期烽火连天的中国……一个个革命先烈为祖国,为党前仆后继。

参观完毛泽东青年时期革命活动陈列馆,我对毛主席的敬佩更深了一层,同为中国青年,20岁的毛泽东已将救国救民立为己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