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警示标识在肾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护理警示标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

护理警示标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

护理警示标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摘要】目的将各种护理警示标识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使护理管理更安全有效。

方法由护理部统一各类护理警示标识,分为不同颜色及规定黏贴部位,在全院各科室统一规范使用,并纳入护理质控。

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各种护理警示标识,为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建立了一个安全的、有效的警示系统,清晰的护理指引,使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风险大大降低,确保了工作质量。

【关键词】护理警示标识;临床护理体会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42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11-01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使护理工作的风险系数不断增加,护理安全已成为当前医院护理管理的主要内容,而对护士的警示教育管理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为预防病人在住院期间由于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或环境因素)或很难预想的突发事件或危险事件发生,护理部统一规范、细化、明确、启用了各种护理警示标识,对护士起到了安全警示作用,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同时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护理警示标识的分类11人员标识111患者识别标识可通过手腕带、级别护理、床尾卡、患者一览卡等多种形式对病人进行识别,特别是对新入院的、围术期的、新生儿、病重的、高危病人加以识别。

病人标识可通过佩戴腕带、自行剪纸的红色或黄色图案进行识别。

112工作人员标识应用医护人员佩戴的胸卡对护士长、护士的职务、职称加以区分。

每间病室的门牌旁都有管床大夫、护理组长、分管护士的姓名标识卡,病区走廊墙上有科室工作人员的简介,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及工作简历,以方便病人能很快知晓和了解医护人员,从而产生亲近感。

12各种管路标识统一购入一次性的管路标识,用于识别病人治疗时所置入的各种管路。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2-12-08T11:36:41.92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月16期作者:张晓玲[导读]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张晓玲(湖南航天医院;湖南长沙410006)【摘要】目的:探析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儿科患者为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增加护理风险警示标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结果:两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相比,较高的为观察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

结论: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可有效提高儿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减少儿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儿科;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医护工作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

护理安全管理系统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主要针对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改善,减少医院风险事件发生率。

近年来医院护理服务质量不断升级,护理安全管理系统也更加精密化。

儿科是医院科室的组成之一,儿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越高,医疗纠纷就越少[1]。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是现阶段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的重要手段,警示标识可针对性标记风险区域,提高医护人员及家长的重视性,有效降低坠床、液体外渗、管道脱落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为进一步分析该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重要价值,本研究展开下述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儿科患者为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8例;选取时间:2021年4月-2022年7月。

对照组:男、女患儿各40例、28例,年龄3-12岁,平均(6.80±0.50)岁,患儿疾病类型: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各22例、20例、12例、14例;观察组:男、女患儿各38例、30例,年龄3-12岁,平均(6.76±0.42)岁,患儿疾病类型: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各20例、18例、16例、14例。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护理安全管理成为医疗机构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护理警示标识作为护理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的各个环节。

本文将探讨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警示标识在医院的病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病房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场所,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护理警示标识通过标识患者的病情、禁忌事项等重要信息,提醒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注意相关事项,避免因疏忽而导致患者的不良后果。

例如,在病房中,通过贴在患者床头的警示标识,护理人员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特殊病情,如过敏史、禁食禁药等,从而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护理警示标识在手术室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手术是一项复杂而高风险的操作,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在手术室中,护理警示标识被广泛应用于标识手术器械、手术用药等重要信息。

通过在手术器械上贴上相应的标识,护理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器械,避免手术过程中的延误和错误。

同时,护理警示标识还可以提醒护理人员注意手术用药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保证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护理警示标识在药房的应用也不可忽视。

药品的正确使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而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因药品使用错误而引发的医疗事故。

在药品包装上贴有相应的警示标识,提醒护理人员注意药品的使用方法、剂量、适应症等重要信息。

护理人员在取药时,可以根据警示标识的指引,准确选择药品,避免因用药错误而危及患者的安全。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各类护理操作中,如胰岛素注射、静脉输液等,护理人员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而护理警示标识可以提醒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相关事项,避免因操作不规范而造成患者的损害。

例如,在胰岛素注射中,通过在注射器上粘贴相应的警示标识,护理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注射的剂量、时间等重要信息,从而有效控制胰岛素的使用,避免因注射错误而导致的血糖波动。

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腕带信息是否填写完整以及护理人员在操作前是否查对 了腕带。 3 . 3 床头卡 的使用 床头卡的信息是否填写 完整 ; 患 者更换床位后是否及 时更 换床头卡 。 3 . 4各种管道标识 的使用 管道标识 的信息 是否填写完整 ; 标识是否被患 者体 液污染 以及标识粘贴是否符合 医院” 使用各种 管道” 的规定标准。 3 . 5防意外标识 的使用 标识的使用是否 与患者的病情相符 ; 护理人员是 否按 照标识警示 内容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 。
护理措施 。 3 . 2腕带 的使 用情况 患者是 否有 自取腕 带的现象 1腕带的佩戴 是否松 紧适
护理标识 是指医院为预 防患者在住院过程 中 , 由于生理 、 病理 、 心理 、 社 会 、环境等诸 多不确定 因素或难 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险事件 发生,采用 图 案、 文字等各种不 同的有针对性 、 科学性 的标准记号1 3 ] , 以防范护理 缺陷的发 生。我院的护理标识 由护理部统一设计 , 严格遵循醒 目、 规范 、 实用 、 美观 的原 则, 能对 护理人员起到警示作用 , 同时注意设计的人性化 , 达到温馨提示 的效 果, 让护理人员 、 患者及 家属能乐于接受 、 自 觉遵守 , 防患于未然。
医学信息 2 0 1 3 年4 月第 2 6 卷第 4 期( 下半月) M e d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 A p r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4
验丰 富的主管护 师轮流主讲 , 鼓励参加各种 学术 交流 , 学 习各 种新知识 、 新 技
4应 用 体 会
3 护 理 标 识 的 质 量 控 制
科学的护理标识只有通过精细化 的管理才能让其充分发挥作用 ,为 了确 保护理标识统一规范的使用 , 我院将其 纳入护理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 , 科室护 理质量控制小组每天进行 自查 ,护理部不定时 的下科室督导护理标识 的使 用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引言:护理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护理安全的管理更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任务。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警示标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提醒护士和患者注意特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促进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本文将介绍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一、护理警示标识的作用护理警示标识是为了提醒医护人员和患者注意特定风险和安全措施而设计的标识。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图标、文字等方式来传递信息,起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

护理警示标识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醒护士和患者注意特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帮助他们预防事故的发生;2. 提高护理人员对特定危险因素的敏感度,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3. 促进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护理警示标识的分类根据国际标准ISO 7010的规定,护理警示标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警告标识:用以警告护士和患者存在的危险,如高压电、辐射等;2. 禁止标识:用以禁止护士和患者进行某些危险行为,如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手机等;3. 指示标识:用以指示护士和患者应该采取的特定行为,如洗手、戴口罩等;4. 紧急情况标识:用以指示护士和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应该采取的逃生路线和措施。

三、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1. 在病房中的应用:在病房中,护理警示标识可以用于标识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呼吸机、输液泵等。

同时,还可以用于提醒患者和家属在特定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措施,如禁止携带易燃物品、禁止进食等。

2. 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在手术室中,护理警示标识可以用于标识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手术刀、缝合针等。

同时,还可以用于提醒手术室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戴口罩等。

3. 在急诊科中的应用:在急诊科中,护理警示标识可以用于标识急诊设备和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心电图机、急救药品等。

同时,还可以用于提醒急诊科医护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护理安全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安全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起到 了警示、 提醒的作 用, 强化护士对护理风 险的 防范意识 , 进 医患、 患之 间的交流和沟通 , 高患者遵 医行为和患者 满意度 , 促 护 提 同
时帮助护工重视患者的病 情特殊观察、 特殊治疗、 特殊护理措施等 , 而且有利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 并起到督促 作用。 认为护理安全标
识 的应 用是新形势发展的 需要 , 通过规 范护理标识 , 可以完善护理安 全管理预 警 系统 , 不仅 体现 了“ 以人为本” “ 、 以患者为 中心” 的服




1 尹芬, 尚雪研 . 制 整体 护 理 对住 院 患者 满 意 率 的 影响 【. 小组 J实 ] 用 医技 杂 志 ,079 2 ) 1. 20 ,(5 :4 2 刘 义 兰 , 桂 兰 , 小英 , . 院 患 者对 护 理 行 为 关 怀 性 评 价 王 任 等住
问, 降低输液呼叫铃声次数 , 应铃后到位时间明显缩短 , 护士有更 多的时间深入到病床前了解病情 ,巡视患者和进行健康教育 , 在
务原则 , 而且鼓励 患者参与到患者安全 中去 , 患者帮助识别和纠正不 良事件的发生。 让
关键词: 识 ; 标 安全管理 ;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1 7 2 R 9. 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6 1(0 10 - 07 0 10 - 4 12 1 )7 00 — 3 或风险事件发生 , 而采用特殊制作 的各种有针对性 、 科学性的标 准记号 , 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H 包括以下几类 : , 11 护理级别标识 .
在患 者床 头 卡 中 。
患 者 安 全 (a etSfy t 指 患 者 在 接 受 医疗 护 理 过 程 中 P t n a t)堤 i e t 避 免 由于 意 外 而 导致 的不 必要 伤 害 , 主要强 调 降低 医疗 护 理 过 程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应用和论文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应用和论文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和体会[关键词] 标识;护理工作;管理[中图分类号] r4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29-01标识:是指所有标识图案或文字的总称。

规范、醒目的标识能给人们一种警示信息,使之对此有所反应,有所触动,从而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行之有效的标识系统,是杜绝护理失误的有效方法,减少护理失误和隐患必需的举措,更是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自2009年起用护理标识,并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及改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红,绿,白,黄,蓝几种自粘纸及红色,绿色胶带各一卷。

1.1 护理警示标识设计由于临床各病区的病种不同,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各不相同,因此,为使警示标识达到有针对性及专科性,我们可以根据各个科室专业对病种进行各种风险评估做相应标识,标识设计原则是规范、统一、醒目、美观、在使用中体现方便、快捷、实用,不影响病房整体性和患者的舒适感。

所有标识用文字说明,能对医疗护理人员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同时患者及家属乐于接受,自觉遵守,体现人性化管理,达到安全的目的。

护理部将床头卡标识以颜色区分,大小40cm乘24cm有机板,床头墙上床尾各放置粘一块有机板,每个可插四个标识,将标识设计为长11为宽6cm的长方形四周分别以红底白字,蓝底白字,黄底白字,各标识上标有不同内容提示如“黄底白字,picc”保证标识与患者的一致性,连续性,动态性。

1.2 护理警示标识分类1.2.1 人员标识:护理人员穿着统一的白色护士服佩戴燕尾帽,医生穿白色工作服,病员有蓝条竖条病员服。

告病重,病危,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人均分别在床头卡上有醒目标识分别,如“危”“重”字样,一,二,三级护理分别以红,黄,绿三色表示。

1.2.2 药物标识:对特殊药品如氯化钾、吗啡、地西泮均用红色粘贴纸,加锁专人管理。

1.2.3 提示标识:(1)各科室管道均不同,可换风险程度分三类,如一类有……二类……三类……当患者身上同时保留多种管道,有入的:如输液管、鼻饲管、输液泵,有出的:如导尿管、胸、腹腔闭式引流管等,管道较多时极易混淆,为便于分辩,可贴不同颜色的标签,红色胶卷的代表出,绿色胶卷代表入,中间可用记号笔注明更换时间,日期,责任人。

护理警示标识管理制度

护理警示标识管理制度

护理警示标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护理警示标识管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各类护理警示标识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室、病房、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

三、责任部门医院护理部门为本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具体责任如下:1. 制定护理警示标识标准和规范;2. 负责对护理警示标识的审核、更新和管理;3. 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护理警示标识的培训;4. 监督护理工作中护理警示标识的贴合和使用情况。

四、护理警示标识的种类和用途1. 根据不同用途,护理警示标识可分为以下几类:佩戴标识、操作标识、警示标识、预警标识等;2. 护理警示标识的用途包括但不限于:标明护理人员身份、提示患者注意事项、提醒医护人员注意危险因素等。

五、护理警示标识的标准和规范1. 护理警示标识的颜色、形状、尺寸和文字内容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2. 护理警示标识应具有明显性、易识别性和持久性。

六、护理警示标识的管理流程1. 护理部门负责对护理警示标识进行统一管理,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2. 护理工作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正确使用和保管护理警示标识;3. 发现护理警示标识变质、损坏或遗失的应及时上报护理部门,补充或更换。

七、护理警示标识的培训1. 护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护理警示标识的培训,了解标准和规范,并掌握正确使用方法;2. 新进护理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使用护理警示标识。

八、护理警示标识的监督与检查1. 护理部门应定期对护理警示标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2. 相关部门可对护理警示标识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并对不合格情况进行整改。

九、处罚规定对违反护理警示标识管理规定的护理人员,将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者将进行追责。

十、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2. 对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护理部门所有。

以上是关于护理警示标识管理制度的详细规定,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认真执行,做好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安全警示标识在肾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10-30T10:58:51.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9期供稿作者:周晓红
[导读] 腹膜透析护理标识、正确洗手程序的应用,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增强了患者的无菌概念,减少了各种腹膜透析合并症的发生。

周晓红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南院57病区 213162)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337-02
警示标识是医院为防止或减少意外或风险事件的发生而制作的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科学性的能警示患者或其家属的警示标识[1]。

肾内科病房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水肿、低蛋白血症,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同时开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成为各类安全事件的高危科室。

为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需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

我科2009年起将各类标识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专科特点
1.1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多合并有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肾内科患者多使用降压药、利尿剂等,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1.2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故将血管通路称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2]。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的血管通路[3]。

内瘘侧的肢体应注意保护。

禁止测血压、静脉注射、输血或输液。

临时性血管通路有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供透析专用。

内瘘、临时性置管易被衣服、被子覆盖,容易忽视,护理不当易发生脱管、堵管、渗血等不良事件。

1.3腹膜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常用的替代治疗。

腹膜透析非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有:导管移位、导管堵塞等。

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并发症包括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其中后两种统称为导管相关感染[4]。

腹膜炎多由于操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技术操作不良,连接导管及腹透管在拆接时被细菌污染所致,或皮肤表面细菌通过导管进入腹腔等。

1.4尿液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检查项目不同,尿液留取的要求也不同。

正确留取尿标本是获得可靠数据的前提。

肾病患者需做的尿液检查项目很多,特别是新入院患者,医嘱同时开出3种以上的尿液检查项目,有的患者会记错、记混、忘记或未按要求留取[5]。

2 护理标识实施方法
2.1 认真应用医院基本标识。

由护理部、院感科等统一制作的标识。

如:饮食级别、腕带识别、非静脉用药、药物过敏、输血安全、防压疮、导管等标识。

2.2设计制作的专科标识
2.2.1 防跌倒防坠床护理标识的使用方法
床位护士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针对曾有跌倒史、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如镇静安眠药、泻药、利尿剂、降压药等,步态不稳,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患者,使用防跌倒防坠床标识牌,放置床头牌。

提醒护士经常督促患者,防止意外发生。

同时详细告知患者防跌倒注意事项,提醒患者。

2.2.2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标识的使用方法
有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由于高凝状态、肝素用量不足、导管弯曲受压、置管开关松脱等,较容易出现导管内凝血,引起堵管。

同时股静脉置管靠近会阴,易被尿液污染。

部分患者清洗导管周围皮肤时怕弄湿纱布,不敢清洗皮肤。

易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

有置管的患者,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同时在床尾悬挂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提示卡。

给患者发放置管注意事项: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洗发或沐浴时避免淋湿;避免剧烈活动、牵拉等导致导管脱出;不可用于输液、输血、抽血等。

对烦躁不安的患者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导管脱出。

护士经常巡视患者置管部位的局部情况,伤口有无渗血,保持敷料清洁。

指导患者清洗皮肤,每日查看并清除胶布痕迹,观察置管开关,缝线有无脱落,置管内有无回血。

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牵拉、移位、脱出。

2.2.3动静脉内瘘提示牌的使用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护士做出合理评估,对内瘘的患者在床头卡上插左手内瘘或右手内瘘提示卡。

护士看到内瘘提示卡,就知道该侧肢体禁止测血压,注射等。

提醒护士观察内瘘通畅情况。

对于入科新护士作为入科须知重点指出。

对于动静脉内瘘刚术后的患者,及时插内瘘标识,提醒患者:术后侧肢体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入睡时尽量避免偏向造瘘侧肢体,避免造瘘侧肢体过度弯曲,避免将造瘘侧肢体枕于头,以防肢体长时间受压导致内瘘闭塞。

同时穿宽松内衣,不负重,不输液等。

同时教会患者或家属内瘘听诊方法,用手触摸吻合口处有无震颤。

2.2.4 腹膜透析置管护理标识的使用方法
感染往往是CAPD患者反复发生腹膜炎和拔管的常见原因,从而使患者存在着对透析的不顺从性[6]。

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在腹膜透析置管患者的床尾悬挂腹膜透析标识。

病房内放置免洗手消毒液,贴七步洗手法操作顺序,并详细指导患者操作前后正确洗手方法。

病房走廊张贴正确的换液方法,出口处的护理方法、腹膜炎的临床症状及处理方法等。

护士每班查看透析导管周围皮肤情况,妥善固定。

按科内培训要求对患者进行培训考核。

2.2.5尿标本护理标识的使用方法
晨尿标本留取标识。

需留取晨尿患者统一在登记本上做好标识,当日护士贴条形码核对好后发放试管,并指导患者。

次日夜班护士再次提醒患者留尿方法。

在标本盒放置处贴“请盖紧试管口”提示牌,防止尿液因试管盖未盖紧而侧翻。

待患者晨尿标本留取后,发放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用带有刻度的尿桶,在床尾挂24小时尿蛋白定量提示牌。

提醒并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尿标本:早晨07:00排尽尿液,至次日07:00的所有尿液均存放于尿桶内。

次日由护士主动帮助患者留取尿液,以免患者尿液未混匀而影响检查效果。

并用记号笔在试管上写
24h,以便于送检人员识别,送至合适地点。

3 效果评价
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床位数增加,规范使用护理安全警示标识,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断加强,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感增加,各种标本留取的正确性大大提高。

同时患者的遵医行
为也不断提高。

4 讨论
4.1 全面应用护理安全警示标识。

对有易发生安全隐患的患者及时评估,有预见性地提醒患者,做好防跌倒措施。

使易发生跌倒的高危患者及时得到处理。

4.2 护理标识的使用降低了中心静脉置管脱管、感染、堵塞的发生率,左、右手内瘘提示卡增强了患者对内瘘的保护意识,提醒了护士,减少了内瘘并发症,确保了内瘘安全使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膜透析护理标识、正确洗手程序的应用,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增强了患者的无菌概念,减少了各种腹膜透析合并症的发生。

4.3 各种尿标本提示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了各种标本留取的正确性,为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治疗方案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孙元美.护理警示标识在病人目标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0):913.
[2] 张木春,王卓萍,梁木兰.护理标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97-98.
[3]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23.
[4] 陈香美.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4.81-81.
[5] 余祖妹.持续质量改进在身肾病患者尿标本采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10(7).613-614.
[6] 林芳宇,周红锦,成守珍,叶晓青,周凤婵.腹膜透析护理培训对预防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18(3)198-1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