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典型例题漫画答案
高中漫画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漫画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面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2. 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官员B. 选拔士兵C. 选拔工匠D. 选拔商人答案:A3. 这幅漫画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社会现象?A. 重农抑商B. 重文轻武C. 重男轻女D. 重商轻农答案:B4. 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是什么?A. 秀才B. 举人C. 进士D. 状元答案:C5.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诗词歌赋B. 武艺骑射C. 法律条文D. 儒家经典答案:D6.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 无关紧要答案:A7.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举办周期是多久?A. 每年一次B. 每两年一次C. 每三年一次D. 每四年一次答案:C8.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哪个朝代被废除?A. 明朝B. 清朝C. 民国D. 新中国答案:B9.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举办地点通常在哪里?A. 皇宫B. 书院C. 考场D. 寺庙答案:C10.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 阻碍了文化的发展C. 无关紧要D. 无法确定答案:A11.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举办机构是什么?A. 礼部B. 吏部C. 户部D. 工部答案:A12.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政治的清明B. 阻碍了政治的清明C. 无关紧要D. 无法确定答案:A13.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录取标准是什么?A. 考试成绩B. 家庭背景C. 社会关系D. 财富地位答案:A14.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C. 无关紧要D. 无法确定答案:A15.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考试科目有哪些?A. 经、史、子、集B. 诗、词、歌、赋C. 琴、棋、书、画D. 骑、射、书、数答案:A16.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B.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C. 无关紧要D. 无法确定答案:A17.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考试形式是什么?A. 笔试B. 口试C. 实践操作D. 面试答案:A18.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B. 阻碍了教育的发展C. 无关紧要D. 无法确定答案:A19. 这幅漫画中的人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考试时间是多久?A. 一天B. 两天C. 三天D. 四天答案:C20.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社会的稳定B. 阻碍了社会的稳定C. 无关紧要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_______朝,由_______创立。
高考政治热点题型《漫画类选择题》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政治热点题型《漫画类选择题》真题练习含答案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湖南卷]受蝙蝠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在公元前500年就制作了会飞的竹蜻蜓,古代科学家通过研究竹蜻蜓,提出了关于旋翼的制造原理。
后来苏州巧匠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飞车,通过脚踩踏板驱动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让飞车离地一尺多高。
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
由此可见()①从蝙蝠到竹蜻蜓运用了模拟方法②从竹蜻蜓到飞车运用了比较推理③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了类比推理④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的推理是必然推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类比推理受蝙蝠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制作出会飞的竹蜻蜓,这一过程模仿了生物的构造及功能,运用了模拟的方法,①正确。
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这一过程运用了类比推理,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不是必然推理,③正确,④错误。
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不是推理,②说法错误。
2.[2024·湖南卷]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②方法论比世界观更重要,“会做”比“肯做”更不容易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会做”是对“肯做”的否定④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漫画显示,一个人出于好心帮别人打伞,但却遮住了被帮助人的眼睛,给被帮助人带来了麻烦,这启示我们不仅要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做好事时既要全面把握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又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①④符合题意。
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很重要,既要肯做,又要会做,二者不可偏废,②错误。
我们要把“会做”和“肯做”结合起来,“会做”不是对“肯做”的否定,③错误。
3.[2024·山东卷]玑衡抚辰仪由18世纪在华任职的欧洲学者主持设计,是中国古代传统仪器制度与西方计量刻度的完美结合。
高考语文漫画题的解答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
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 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
漫画的构成
注释(可以没有):是 对画面情景的提示 与注解。 主体:是画面各 “因素”构成的情 景;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
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分析】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许多树桩,一个人 脚踏在树桩上,站立着。他一手拄着一把大斧,一手摁在 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翼而飞。漫画告诉我 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简要说明下面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 题。要求:寓意的字数在15至30之间;标题不超 过4个字,标题与寓意之间具有相关性。
就所选的一个福娃,谈谈你对它的认识。
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 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每个娃娃 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 福娃贝贝 福娃晶晶 :“贝贝”、“晶晶”、“欢 福娃欢欢 福娃迎迎 福娃妮妮 Beibei Jingjing Huanhuan Yingying Nini 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 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辽 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 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 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 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 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 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迎迎是青藏 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燕”还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称 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 给人们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福娃代 “鱼” 和 “水” 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 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迎迎的 谓)。妮妮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您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所到之处,洋溢 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 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 “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 ,“鱼”还有 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 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美好祝福。天真无邪、欢快矫捷的妮妮将在体操 着北京 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晶晶憨厚乐观,充满 2008对世界的热情。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 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 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 他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黄色的一 比赛中闪亮登场,她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 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 力量,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 环。 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相互辉映。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50字左右。
砍(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
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措施(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左下角是一只老鼠,中间墙上有一张画着猫像的图,右边一个手拿毛笔的人。
下边是标题:措施。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试题(5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试题(50题,附参考答案)高考图文转换漫画试题1.这幅漫画《诱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启示。
仔细观察画面,认真领会画意,试从两方面写出你获得的启示。
启示:诱惑往往带有危险性,不能只看到利益,而忽视危险的存在,置自己于险境。
——评估风险无限风光在险峰,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有最诱人的东西。
——勇于探险2.请说明右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寓意。
50字左右。
解析: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一方面要读懂图中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弄清揭示的寓意。
图中信息:“人无头”“树无头”“斧头仍握”“荒漠已成”,图画题目为“砍”;揭示寓意:盲目砍伐将会给人类带来悲剧。
答案:画面中一个没有头脑的人正在趾高气扬地用一脚踏在刚刚砍伐成的树桩上,斧头还在手中,周围都是树桩。
揭示了盲目的砍伐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片荒漠的悲剧。
3.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先为其拟一个标题,然后说明其寓意。
1) 标题:2) 寓意:答案:(1) 标题:打假与假打。
2) 寓意:打假者喊声大,却站着不动,造假者胆战心惊大汗淋漓最终明白“原来不是‘打假’”而是“假打”。
讽刺某些管理部门口号喊得响,工作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必然造成“打假”为“假打”的尴尬局面。
4.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
1) 标题:2) 寓意:解析: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首先要读懂图画所蕴含的道理,从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出是怎样对待孩子教育方面的内容,注意最后“大学读幼儿”所给的信息提示。
答案:(1) 错位、欲速则不达。
2) 讽刺家长急于求成、急于让孩子超前,却不顾孩子身心发展,最终导致孩子研究落后,成为“大学读幼儿”的尴尬局面。
5.给下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
标题:答案:标题:1、迟到 2、爱的回报 3、都怪奶奶 4、“祖国的未来”26.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为该漫画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试题(5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试题(50题,附参考答案)1.这幅漫画《诱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启示。
仔细观察画面,认真领会画意,试从两方面写出你获得的启示。
(4分)启示:【参考答案】启示:①诱惑往往带有危险性,不能只看到利益,而忽视危险的存在,置自己于险境。
——评估风险②无限风光在险峰,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有最诱人的东西。
(值得向往的,往往处在险远的地方。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勇于探险2.请说明右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寓意。
50字左右。
答:解析: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一方面要读懂图中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弄清揭示的寓意。
图中信息:“人无头”“树无头”“斧头仍握”“荒漠已成”,图画题目为“砍”;揭示寓意:盲目砍伐将会给人类带来悲剧。
【参考答案】画面中一个没有头脑的人正在趾高气扬地用一脚踏在刚刚砍伐成的树桩上,斧头还在手中,周围都是树桩。
揭示了盲目的砍伐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片荒漠的悲剧。
3.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先为其拟一个标题,然后说明其寓意。
(1)标题:(2)寓意:【参考答案】(1)标题:打假与假打。
(2)寓意:打假者喊声大,却站着不动,造假者胆战心惊大汗淋漓最终明白“原来不是‘打假’”而是“假打”。
讽刺某些管理部门口号喊得响,工作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必然造成“打假”为“假打”的尴尬局面。
4.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
(1)标题:(2)寓意:解析: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首先要读懂图画所蕴含的道理,从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出是怎样对待孩子教育方面的内容,注意最后“大学读幼儿”所给的信息提示。
【参考答案】(1)错位、欲速则不达(或:“拔苗助长”“老想超前,结果倒退”“乱套”“颠之倒之”等)(2)略,合乎要求,意思对即可。
5.给下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
标题:【参考答案】标题:1、迟到2、爱的回报3、都怪奶奶4、“祖国的未来”6.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漫画题材料解读+课件27张

真题示例 7.仔细阅读右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2012高考福建卷)
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分析: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 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以 讽喻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 导致的弊端。
真题示例 7.仔细阅读右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2012高考福建卷)
参考答案:这是题为“等待” 的漫画,水面上只露出一只 手等着救援。岸上一群记者, 扛着摄像机,等着拍摄救援 的场面。
方法指导
揭示寓意,即通过漫画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 面的内容,学会由表及里,联系现实。然后挖掘隐含信息。
1 主体 2 事情 3 对不对 4 为什么
真题示例 3.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5分)
示例
标题(可以没有):告知或暗 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 的情景。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 情景的文字提示与注解。
方法指导
提示语(标题、画注) 画面要素(人、物、景)
主要特征:夸张、变形…… 画面各要素间的关系
由表及里 联系生活
命题形式 ➢ 描述画面 ➢ 揭示寓意 ➢ 拟写标题 ➢ 拟公益广告词
参考答案: 扶贫助学,还孩子一张真正的课程表。
小结
①画面主体(背景、人物等) 画面上有…… ②有效信息(文字、标题等) ①画面主体各因素间的关系,要注意人或物的动作、 语言、表情等。 ②由表及里,联系现实,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小结
①理解+表达 ②注意答题格式 漫画讽刺了或赞扬了(告诉我们)……
拓展演练 2.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
要求:寓意的字数在15至30之间;标题不超过4个字,标题与寓意之间 具有相关性。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试题集锦(共34题,有答案)

7、【命题立意】图文转换,能力层级表达应用E。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
【思维轨迹】解答这一问题,需要全面理解漫画内容。萨马兰奇永远是奥运史上的一个优秀的定格,本漫画就是凸显了这一特点,奥运五环、萨马兰奇漫画式特写,睿智而犀利而又慈善的眼神,都是漫画的直观主题。
⑵这幅漫画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它所蕴含的道理。
9、.答案:⑴他那么小的靶心都能一箭射中,我这么大的靶心却屡射不中,怎么可能这样啊?!(3分。不涉及左靶,扣1分;不使用问号或感叹号,扣1分。所写内容完全不符合画意,不给分。)⑵满分答案既要符合画意,也要符合题干中“常常被人忽视,或者说常常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不可思议”的要求。3分答例:有时候,目标看上去越难达到,反而越会使人全力以赴,最终达到目标;相反,目标看上去越容易达到,就越有可能令人掉以轻心,反而无法达到。2分答例: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完成艰难的任务;平庸的人,连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8、【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能力层级为D
【思维轨迹】答题时要准确把握画面内容,理解漫画的含意,然后把漫画表达的信息用文字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
【标准答案】标题符合画面内容,画面解说符合情景,有创意。
9、.仔细观察右面的图,完成后面的题目。
⑴右图中有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请写一句或几句话,表达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并在句中用上这两个标点符号。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试题集锦
(共34题,有答案)
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为这幅画拟写一个标题(不得以“无题”为题)。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4分)
(1)画面内容:(不超过60个字)(2分)
(2)标题:(不超过8个字)(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典型例题分析1、右侧华君武漫画《决心》的哲学寓意是: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③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④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注解:漫画中的人物“决心”要戒烟,但刚把烟斗从楼上扔出窗外,马上就跑到楼下接了。
体现的哲学寓意是:D①不符合漫画要表达的意思②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决心”属于内因,但漫画中的人物不够坚定,导致戒烟不成功。
③与漫画关系不大④由于抵制不了烟的诱惑(意识),刚把烟斗扔下楼,竟然马上又接住,体现了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2、“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再别康桥》)这几句诗,说明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型实现诗歌的创作B.正确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诗人的实践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D.意识活动在诗歌创作中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注解:夏虫本来应该是很喧闹的,但在诗人的诗中却说“夏虫也为我沉默”,这是诗人用来对比的,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就体现在这里。
A错,容易理解B无关,因为诗句是反映事物,不是反作用于事物C也不能选,没有实践。
3、以下说法与漫画《落潮》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A 恐惧归根到底源自内心的怯懦B 自信就能超越环境的限制C 无知则无畏,真正有知则有畏D 人往往自己把自己打倒注解:原来不知道水这么深,所以很淡定地在钓鱼,退潮了才知道水很深,自己吓了一跳。
说明人往往都是自己把自己打倒(吓倒)。
AB都是错的。
C无关。
4、下列古诗中与右边漫画《跷板游戏》的哲理启示相一致的是A.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D.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注解: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跷板游戏》体现的哲理是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少了一方,就没法玩,只有C有相同哲理。
5、漫画《事出有因》启示我们办事情要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实事求是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树立全局观念注解:漫画的意思就是报告有水份,没有实事求是,选B。
这个漫画印在试卷上,应该没有几个学生能看得懂漫画的意思。
6、假定今年M商品的市场价格与去年相比上涨25%,某企业深化内部改革,裁减员工1/5,并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最终实现M商品的价格总额比去年增加40%的生产目标。
请问: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实现上述生产目标,其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了多少?(1+25%)(1-1/5)(1+x)=(1+40%)X=0.4,所以其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40%注释:把数值都定为1,这是很聪明的做法。
在看起来很复杂的计算题里,要尽量找些容易计算的数值来代替。
这道题目:把去年的M商品价格定为1,员工也是1,数量也是1,那么去年的价格总额是1*1=1。
然后就列出上面那个算式就能算出答案7、用哲学眼光审视漫画《塑造》(作者:盖桂保),漫画中人物失败的原因在于:A.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B.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C.没有处理好主客观的关系D.没有将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注解:C.没有处理好主客观的关系有从实际出发,原来那块石头还蛮适合作人像的既然从实际出发了,那怎么就没处理好主客观关系啦?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不好,简单来说就是能力有限8、“要跳得更好,必须先后退一步”(蒙田《随笔集》),下列语句中与材料体现相同哲理的是A.人生悲剧有二:一是欲望得不到满足,二是欲望得到满足B.一个时代的文明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肥料C.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并要超过它,就永远不会疾驰D.人可以爬到最高峰,但他不能再那久住注解: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两匹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9、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1)反映了国民收入分配性质的根本变化(2)旨在协调国富与民富的关系(3)其核心是解决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4)有利于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A、(1)(2)B、(2)(3)C、(2)(4)D、(3)(4)注释:(3)项错误,该如何解释?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不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所要解决的,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目的只是要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财富分配更合理。
10、一家超市的老板看了一则新闻报道后,对自己超市的商品进行了重新摆放,结果营业额有一定的提升。
你认为他最有可能是看了下面哪则新闻报道?A.杭州商家利用“情人节”节日商机,从昆明空运大量玫瑰花投放杭州市场B.国际油价近期不断攀升。
我国汽车厂家和商家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大受影响C.经济发展,财富高度集中,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D.2012年春节期间,海南宰客事件大大影响了海南很多旅游城市形象注解:选B,A是有许多人会选的,因为一到节日,很多商店都会把店的有关节日的商品摆在突出位置。
所以,如果这家超市老板看到这个新闻时,如果情人节还没有到来,他是可能会对自己超市的商品进行重新摆放的,但节日不是新闻,所以无关。
而“从昆明空运大量玫瑰花投放杭州市场”对他重新摆放商品就没有多大关系。
所以A可以不考虑。
B国际油价近期不断攀升。
那么汽油的相关替代品的商品就会比较好卖,汽油的互补商品就会比较不好卖,超市老板根据这个去调整商品摆放,也能给营业额带来一定提升。
所以这个是最有可能的新闻。
C不能选,超市比较少卖奢侈品。
D这个也没有可利用的商机。
12、读下图,我国近期采购经理人指数变化情况,为促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应该采取怎样的调控政策,根据图表,可以作出如下推断①从A点到B点间我国应该实施紧缩型的货币政策②从B点到C点我国应该实施适度宽松型的财政政策③从C点到D点银行放贷规模应该大幅扩大④从C点到D点税收政策要保持稳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注解:从A点到B点间,有下降的趋势,所以不必实施紧缩型的货币政策。
从B点到C点,还在下降,而且低于50%,这时就得实施适度宽松型的财政政策从C点到D点,经济增长很快,有过热的趋势,当然不能大幅扩大放贷规模D合理,重点是对稳定这个词的理解,稳定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
13、经济学中著名的“丰收悖论”是这样表述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某一农场主获得丰收,他的农场收入会增加;如果所有农场主的收成都破丰收记录的话,则他们的农场收入都会下降。
”“丰收悖论”反映了()A.总收入和总产量成正相关关系B.如不调整经营方向,将很难获得可观的利润C.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劳动效率和劳动收益成反比D.需求弹性小的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形成买方市场注释:ABC都是错的。
总收入和总产量没有必然关系,总产量太少,当然总收入会少,但当产量过多时,总收入不一定会跟着增加。
这就是丰收悖论。
A错B这种观点也不科学,经营方向对的话,是不用经常调整的。
C要注意这劳动生产率有两种,如果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没变的前提下,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确实能带来更高的劳动收益,所以C这个结论是错的。
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当农产品总产量破纪录,结果是供过于求,这时价格就算下降了,但由于消费者需求比较稳定,不会促使消费者大量买入,结果好多农产品就会卖不出,最终导致丰收悖论。
14、古语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难事,必作于细”。
分析其不尽合理的地方,你认为恰当的应对办法是A.尊重客观规律,反对盲目冒进B.抓住事物联系,引导事物发展C.把握矛盾对立,促成事物统一D.敢于解放思想,寻找新的思路注释:这一题目是比较新颖的题目,一般出题人是从这句话的道理出发,让人选跟它道理接近的。
但这道题目竟然是从这句话不合理的地方出发,让大家作出应对办法。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难事,必作于细”体现的哲理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这样的过程,有时只要解放思想,改变一下思路,本来困难的事就会变的很容易,这就是创新的重要性了。
当然只有D了。
比如在中国做手机是很难的,但小米手机却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通过创新销售模式,让利于消费者,让消费者通过网络就能买到便宜又好用的手机,短短时间内就成为全国最炙手可热的手机。
15.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①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②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③决定货币的基本职能④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注解:这道题目很容易选了①。
但“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是货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而一般等价物并不一定都是货币,只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才是货币。
所以这道要选D16、文化:从文化角度看小微企业如何走出经营困境?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人们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法经营,遵守职业道德,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