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翻修PPT课件
髋关节翻修术恐动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04
出院指导:包括 注意事项、定期 复查等
术后注意事项
1
保持伤口清 洁干燥,避
免感染
2
遵医嘱使用 止痛药,缓
解疼痛
3
避免剧烈运 动,防止假
体松动
4
定期复查, 监测假体情
况
5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预防并发症
2
恐动症概述
01
症状:患者在手 术过程中出现恐 惧、焦虑、紧张
等情绪反应
02
原因:手术环境、 手术过程、个人
心理因素等
03
影响:可能导致 患者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呼吸 急促等生理反应
04
护理措施:心理 护理、药物干预、
环境调整等
护理要点
01
心理护理:了解患者恐惧原因,
给予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
02
术前准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
03
术中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
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练
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汇报人:XXX
护理建议
心理护理:与患 者建立良好的沟 通,了解其心理 需求,给予心理 支持
疼痛管理:根据 患者的疼痛程度, 采取相应的镇痛 措施
康复指导:指导 患者进行适当的 康复训练,以促 进髋关节功能的 恢复
健康教育:向患 者及其家属普及 髋关节翻修术的 相关知识,提高 自我护理能力
出院指导:指导 患者出院后的注 意事项,定期随 访,确保康复效 果
04
术后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
05
出院指导:提供康复计划,定期
练,减轻疼痛和关节僵硬
随访,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教育:向患者
1
解释手术过程和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的护理课件

感染 骨折 脱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
出血
显露
假体选择
取出困难 并发症多
骨水泥型生物固定
植骨: 结构植骨、 打压植骨
辅助构件: 加强杯、 钛网杯、捆绑带等
钛网杯
钛网片
结构植骨
髋臼加强杯
去除皮质骨
做成的小骨块
松质骨切碎
骨缺损分型 髋臼缺损III型-混合型缺损
伸练习及外展髋关节活动,并逐渐由被动运动向主动加辅助运动过渡,到完 全主动运动,但应避免做直腿抬高练习,以免髋臼承受过高压力,不利于髋 臼假体的骨组织生长。 4.术后同时做髋外展练习,使臀中肌肌力得到加强。如果患者仅置换了髋臼的聚 乙烯内衬,或者只是对失败的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返修,可按常规处理
总体原则: 髋关节外展40-45°中立位
c、正确的搬运和保持良好的体位。搬运时采取三人 平托法, 将软枕置于患者两下肢之间, 保持髋关节 外展30°中立位, 术后患肢皮牵引2周, 预防髋关节 脱位。避免患肢内收、外旋3个月。 骨水泥固定 且术中没有作截骨处理的患者术后卧床休息3个月
康复锻炼
1、术后次日 :鼓励患者做患肢踝关节背屈和跖屈活动与臀肌、股四头肌等的等 长收缩训练,以促进肌力恢复、手术部位肿胀消退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康复锻炼
髋关节翻修患者要掌握晚负重这一原则, 早期行功能康复 训练。 根据翻修假体的固定方式和手术中的具体情况(如是否劈 开股骨等)来决定下床及负重的时间。 a、骨水泥固定且无大转子截骨者, 术后2—3周可扶双拐下 地, 不负重活动, 2个月后可部分负重, 至弃拐完全负重活动 。 b、采取了大转子截骨者, 则应在3个月后X线复查证实情况 良好, 再改为单拐, 患肢负重活动。 c、非骨水泥者则需较长时间的床上肌力训练, 尤其是髋外 展肌肌力训练+主动关节功能训练。2—3个月后扶双拐下 地不负重活动, 6个月后可弃拐负重活动。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全髋关节翻修术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oleman对31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发现股骨头置换术后经过38个月随访,有67%的患者出现 髋臼磨损(>1 mm)。
---Coleman SH, et al. Failure of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31 consecutive bipolar prostheses converted to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m J Orthop, 2001, 30: 313-31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对我院1997.6—2000.6收治的56例人工股骨头 置换术后的全髋关节翻修术进行随访,并对 手术指征、假体选择及手术技术等方面进行 回顾性分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例(1.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手术方法㈠
❖ 髋关节后外侧手术入路 ❖ 股骨假体柄的取出:
①松动假体柄的取出 ②牢固固定骨水泥假体柄的取出 ③牢固固定非骨水泥假体柄的取出 ④大转子延长截骨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康复
❖ 术后立即开始踝关节伸屈锻炼。 ❖ 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 术后第2天,未行结构性植骨的患者可用步行
器或双拐辅助行走;行结构性植骨的患者,2 周后可以部分负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全髋关节翻修术共30页PPT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全髋关节翻修术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髋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翻修 ppt课件

ppt课件
12
• 如果X线片怀疑有松动,骨折前的症状,例 如大腿或腹股沟疼痛,提示假体有松动
• 股骨假体松动的X线表现包括下沉,骨水泥 鞘断裂,以及骨-骨水泥界面完全的或进行 性放射透亮线
ppt课件
13
• 如果怀疑感染,推荐术前穿刺 • 通常48h内可以获得培养结果,同时进行医
Revision for Periprosthetic Fractures of the Hip and Knee
George J. Haidukewych, MD, Joshua Langford, MD, and Frank A. Liporace,
MD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3;95:368-76
• 钢丝环扎,所谓的spcer钉可以提供满意的 骨折对线
• 如果存在感染,静脉给予细菌特异性抗生 素,6周后进行关节翻修
ppt课件
16
• 具体的股骨翻修策略取决于残存骨量的质 量,骨折远端的股骨髓腔直径,以及患者 因素,例如年龄
• 许多手术暴露可用于翻修
• 我们首选后方入路
ppt课件
17
• 通过骨折部位通常可以去除骨水泥,假体 和骨水泥限制器
ppt课件
1
• 尽管大多数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 折的文献集中在内固定技术,但是许多骨 折需要关节翻修术
• 需要熟悉内固定和关节翻修技术
• 对于有假体松动的骨折,不愈合或内固定 可能失败的骨折需要翻修
ppt课件
2
THA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 随着患者老龄化THA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很常 见
• 由于骨质疏松,股骨假体常常松动,合并 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使治疗复杂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的护理PPT演示幻灯片

• 2健康教育
• (1)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10分/次,3—4次/天,以防 术后坠积性肺炎。
• (2)训练患者床上排便,以防术后不习惯床上排便引起便秘和尿潴留 。(3) 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索、高纤维素饮食,以提 高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卧床导致的便秘、腹胀的发生。
• (4)教会患者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运动方法,以提 高患肢肌力,利于术后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卧床并发症,特别是下 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
4
翻修手术的指征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不一定是翻修术的指 征,临床中髋关节翻修术的适应证包括:
①假体植入1年后,负重疼痛不能缓解且呈进行性加重 并出现严重功能障碍者;
②反复脱位或因磨损引起中心型脱位者;
③远期感染皮肤破溃窦道形成者。
5
翻修术的难点
假体松动
骨折 骨溶解 取出假体过程
骨缺损
假体的取出 骨水泥的清除
显露
假体选择
感染
取出困难
骨折 并发症多
脱位
骨水泥型生物固定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
植骨:结构植骨、 打压植骨
出血
辅助构件:加强杯、 钛网杯、捆绑带等
6
钛网杯
钛网片
结构植骨
髋臼加强杯
去除皮质骨
做成的小骨块
松质骨切碎 7
骨缺损分型 髋臼缺损分型 • I型边缘型缺损 • Ⅱ型腔隙型缺损
• III型-混合型缺损
人
工
髋
关
节
翻
修
术
2015 11
的 护 理
欧 阳 丽 君
年念
翻修原 因
翻修手术的指征 翻修术的难 点
髋臼翻修.ppt

髋臼加强杯
(Ewerwahn Support Cups)
根据病人具体情 况将髋臼加强杯 置于骨水泥臼杯 和植骨界面之间
髋臼加强杯的边缘 贴紧髋臼的边缘
髋臼翻修产品的临床应用(2)
• 带翼型髋臼加强杯
(Partial pelvis Replacement)
• 材质:不锈钢
(ISO 5832/1 ASTM F 138)
• 材质:钴铬钼(ISO 5832 ASTM F 75)
• 规格(mm): 50(外径) 44-48(臼杯) 55(外径) 50-54(臼杯) • 适应症
用于髋臼中央型缺损
髋臼加强杯
髋臼加强杯
(Ewerwahn Support Cups)
髋臼的中央型缺损
充分修整后 作成粗糙面
用大量松质骨碎屑(自体 骨或同种异体骨)植入并 用试模打紧
髋臼翻修---概述
• 髋臼翻修面临的情况复杂 • 髋臼翻修骨质缺损严重操作难度高 • 髋臼翻修操作的空间较小 • 髋臼所占的空间小,但对其自身稳定性要求高 • 髋臼翻修结果对整个髋关节手术有着重要而直
接的影响
髋臼缺损的基本分类
边缘型缺损
混合型缺损
中央型缺损
髋臼翻修产品的临床应用(1)
• 髋臼加强杯(Ewerwahn Support Cups)
带翼型髋臼加强杯
Partial Pelvis replacement
髋臼混合型缺损
用截下的股骨头 重建髋臼外形
在安装好的加强杯 内置入骨水泥臼杯
带翼型髋臼加强杯
Partial Pelvis replacement
典型病例
术前
术后
Hale Waihona Puke • 规格:分左右侧3孔(46mm)外径48mm 内径42mm 5孔(70mm)外径55mm 内径49mm
髋关节翻修术(1)课件

全髋翻修术之一全髋关节置换疼痛的评估Ardeshir Y Bonshahi Anil K Gambhir摘要:全髋置换术是常见的和有效手术,成功率高。
本文论述了全髋关节置换疼痛的病因学并对疼痛进行评估。
在很多病例中,病史、物理检查和恰当的研究可以确定全髋关节置换疼痛的原因,因而可以适当的治疗。
引言:仅在美国,在2015年估计每年有60万例髋关节置换(THR)和140万例全膝置换手术[1]。
THR 的长期随访结果是优良的,该手术对于髋部疾病的患者,能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卫生行业被视为最具性价比的干预之一[2,3]。
病人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了术后满意度。
Mancuso[4]等发现60%的病人期待疼痛减轻,那些希望能返回非必须活动的病人满意度最小(75%)。
少部分病人仍然感到疼痛,一部分没有明显原因,因而治疗困难。
Birtton等[5]建议使用疼痛指数作为主要结果来衡量全髋术后,因为术后疼痛仍然是最敏感的成功预测指标之一。
他们研究了超过2000例病人THR术后疼痛自然进程,证实了在最初的6个月疼痛有很大改善,在随后两年进展较小。
在四年之后,疼痛级别逐渐的持续的恶化。
历史:详细的病史和物理检查对于缩小鉴别诊断和更集中的调查是很重要的。
记录疼痛的特征、起始、持续时间、频率、部位和减轻和加重因素是很重要的。
疼痛和术前相似,可能提示由原始诊断/病因而导致的全髋置换可能是错误的,需要排除引起疼痛的其他病因。
如果疼痛和术前不同,可能和手术相关性更大。
持续性疼痛,没有间隔,提示感染、骨折、撞击或非骨水泥假体初始稳定性的丧失。
迟发疼痛见于无菌性松动、低度感染、骨溶解,或不稳。
经常性疼痛,休息或夜间疼痛,提示脓毒或肿瘤。
起立痛-疼痛诱因为坐位起立去行走,指示假体松动,疼痛和活动相关,休息减轻提示神经或血管性跛行,滑囊炎,髂腰肌肌腱炎或松动。
疼痛部位是重要的。
疼痛局敢于大转子的原因为转子钢丝,滑囊炎或骨不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IIIB型:股骨干骺严重损坏,失去骨性支持,从末梢到颊部完整 皮质骨《4cm。
• IV型:广泛的干骺端损害,峡部无骨性支持,髓腔增宽
股骨骨缺损修复
1、髓内打压植骨 2、皮质骨+颗粒骨植骨 3、皮质骨+颗粒骨+结构植骨
• Paprosky I型股骨缺损图示,(孙XX 男 67岁 )
• Ⅰ型,髋臼环完整(刘xx 男 72岁)
• Ⅰ型,髋臼环完整(杜XX 男 32岁)
• Ⅰ型,髋臼环完整(赵xx
• Ⅲ型,髋臼环支撑结构破坏。(吴XX 女 52岁)
• Ⅲ型,髋臼环支撑结构破坏。(唐xx 男 64岁)
THANK YOU
SUCCESS
2019/7/18
• 重建修复办法: • 1、打压植骨+非骨水泥臼 • 2、打压植骨+Cage/Ring+骨水泥臼 • 3、结构骨植骨+骨水泥臼 • 4、结构骨植骨+打压植骨+Cage/Ring+骨水泥臼 •等
• Ⅳ型又分为三个亚型:Ⅳa型,髋臼连续性中断,轻度节 段性或包容性骨缺损;Ⅳb型,髋臼连续性中断,中度或 严重节段性或包容性骨缺损:Ⅳc型,髋臼连续性中断, 髋臼既往接受过放射治疗。
• AAOS分型仅仅依据骨缺损的类型,对骨缺损的范围、部位 并未涉及。因此,尽管AAOS髋臼骨缺损分型被广泛采用, 但这一分型方法无法对髋臼重建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位X片。
• Paprosky IIIA型股骨缺损图示; IIIA型骨缺损但股骨峡部残 留长度>4cm可供假体在骨干部分固定、(刘xx 男 72岁)为一 例骨水泥型股骨柄无菌性松动病例选用Zimmer的Wagner置换的 术前和术后前后位X片。
• THA翻修的目的: • 1、获得稳定的髋关节 • 2、恢复髋关节的旋转中心 • 3、恢复肢体的长度 • 4、获得最佳初始和远期固定
• 翻修髋臼缺损分型及重建 • AAOS分类法: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 • Paprosky分类法 • Mallory分类法
• AAOS分型将髋臼骨缺损分为五型。Ⅰ型为髋臼节 段性、非包容性骨缺损,骨缺损累及髋臼环支撑 结构或内侧壁;Ⅱ型为腔隙性、包容性骨缺损, 骨缺损仅累及髋臼环内部而髋臼支撑结构未累及 ;Ⅲ型为髋臼腔隙性(包容性)骨缺损同时存在 节段性骨缺损;Ⅳ型为累及髋臼前、后柱的严重 骨缺损,髋臼连续性中断;Ⅴ型髋关节融合无法 确定真臼。
• Paprosky II型股骨缺损图示; (崔xx 男 61岁)分别为一 例生物型股骨柄松动合并Paprosky II型骨缺损病例植入全多 孔涂层股骨柄的术前和术后前后位X片。
Paprosky II型股骨缺损图示;(康xx 男 60岁) 分别为一例生物型股骨柄松动合并Paprosky II型骨 缺损病例植入国产瓦格纳股骨柄的术前和术后前后
• 我国人工关节置换经过40多年的发展,90%以上都能使 用10-15年,最新的人工髋关节已经能够使用20年以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关节置换的高疗效格比、疗效的可预知 性,越来越多的病人乐意接受此手术。关节置换病人越多 面临翻修病人越多。
• 造成翻修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条: • 1、髋关节不稳(医源性技术、假体质量骨长入等等) • 2、假体周围感染 • 3、聚乙烯磨损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
• 股骨骨缺损分型及修复 • AAOS分型法 • Paprodky分型法
• AAOS分型法:Fra bibliotek• 分为两大类即:阶段性和腔隙性缺损
• I型:阶段性缺损
•
a、股骨近端皮质缺损
•
b、局部缺损(前、内、后侧)
•
c、完全性缺损
•
d、中间段缺损
•
e、大转子缺损
• II型:腔隙性缺损
•
a、松质骨缺损
•
b、髓内侧皮质骨缺损
• Paprosky分型
• 髋臼骨缺损Paprosky分型由美国医生Paprosky等人于1994 年提出。此分型法对髋臼骨缺失程度、部位进行评估,有 利于指导治疗、选择骨重建方式及髋臼假体。
• Paprosky分型的主要标志是旋转中心上移程度、坐骨骨溶 解、泪滴骨溶解及髋臼相对于Kohler线的位置变化。髋臼
髋关节翻修
• 近年来,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广泛开展,THA的指证有所扩大,
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也日趋低龄化,手术量不断提高,
相应的也越来越多患者需要翻修。2000年American统计的
翻修占到了17%,英国90年到2002年翻修增加了60%。
•
c、膨胀性骨缺损
• III型:混合型 • IV型:股骨对线不佳,旋转或成角 • V型:股骨变细,髓腔狭小或闭锁 • VI型:股骨不连(继发于股骨骨折)
• Paprosky分型:分型根据干垢端的缺损和股骨干是否连续分为: • I型:股骨干骺少量缺损,骨干完整,少见 • II型:股骨干骺广泛缺损,骨干完整 • IIIA型:股骨干骺严重损坏,失去骨性支持,在股骨颊部有至少
旋转中心上移提示骨缺损累及髋臼顶及前、后柱,坐骨骨
溶解提示髋臼后柱骨缺损同时有髋臼后壁骨缺损,泪滴骨
溶解和假体越过Kohler线提示髋臼内侧骨缺失。
• Paprosky分型将髋臼骨缺损分为三型:Ⅰ型,髋臼环完整 ;Ⅱ型,髋臼环部分破坏,但髋臼锉磨后有足够的骨量保 证非骨水泥髋臼假体能够获得稳定的初始稳定;Ⅲ型,髋 臼环支撑结构破坏。
• 其中Ⅱ型、Ⅲ型又根据骨缺损部位及程度分 为不同的亚型。在指导治疗方面, PaproskyⅢ型骨缺损通常需要大块结构植骨 和(或)金属垫块、髋臼加强环或定制髋臼 假体提供支撑以重建髋臼。此分型方法不仅 可以预测髋臼骨缺损,对重建髋臼同样具有 指导意义,因此Paprosky髋臼骨缺损分型同 样被广泛应用。
• 髋臼翻修要达到的标准:
• 1、成功的髋臼翻修要达到髋臼假体与髋臼骨面紧密接触 ,假体稳定固定,最大限度地降低假体与骨面间的微动, 确保远期假体表面骨长入,同时具有稳定的力学构造,使 应力能够分散在假体周围骨;
• 2、重建的髋臼位置(前倾角、外展角)良好,能避免术 后发生脱位的风险;
• 3、重建髋关节解剖中心,恢复髋关节正常的生物力学环 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