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
云南个旧卡房铜矿地质地球化学与矿床成因探讨

云南个旧卡房铜矿地质地球化学与矿床成因探讨云南个旧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其中个旧矿田的主要产矿区是卡房铜矿。
目前,卡房铜矿的矿床类型有两种:玄武岩与大理岩层间的似层状矿体以及围岩与花岗岩接触带矿体。
围岩蚀变主要包括阳起石化矽卡岩化和金云母化。
通过分析结果得出卡房铜矿矽卡岩中的辉石主要为钙铁辉石和透辉石系列。
针对流体包裹体以及氢、氧同位素进行研究,从主成矿期到后成矿期,流体温度能够显著降低,而流体盐度基本保持不变,。
硫同位素分析表明,卡房铜矿似层状矿体中的硫化物主要来源于三叠系玄武岩,而三叠纪玄武岩和燕山期玄武岩为卡房铜矿接触带矿体提供了成矿所需要的大多数硫。
标签:矽卡岩流体包裹体个旧卡房铜矿1地质背景云南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位于特提斯构造与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交界部位,在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汇处。
具体来说,个旧大型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华南地块最西部的右江褶皱带西缘,该矿区也属于滇东南锡多金属成旷带的主要构成部分。
个旧地区的地层以三叠系露出最广,仅上统顶部缺失。
中生界之前的地层只在矿区南部看到二叠系龙潭组少量出露。
在山间断陷的盆地中广泛分布有新生界沉积。
具体来说,矿区下三叠同飞仙关组杂色砂页岩,下三叠统永镇组砂泥岩,中三叠统法郎组碎屑岩及一些碳酸盐岩,中三叠统个旧组和法郎组是个旧地区分布最广泛的地层,也是主要赋矿层位。
在个旧地区西南部的红河深大断裂是三江褶皱带与华南地区的分界线,而南北向的个旧断裂是区域性小江岩石圈断裂的南延部分。
此外,还有NNE向龙岔河断裂,NW向白沙冲断裂以及轿顶山断裂、杨家田断裂以及陡岩断裂。
另外,区内还有贾沙复式向斜和五子山复式背斜,呈现北东三十度走向,横贯全区。
NS向的个旧断裂主要将个旧地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个矿区,砂锡矿主要产自西矿区,而东矿区主要产生原声锡矿。
东矿区的主要构造是南北、北北东、东西向的复式褶皱和大断裂。
北北东向的五子山复式背斜是东矿区的控矿构造,有四条东西向亚扭性大断裂将矿田由北向南分为马拉格、松树脚、双竹和老厂以及卡房等五个矿区。
锡矿储量及分布

立志当早,存高远
锡矿储量及分布
锡矿是我国优势矿产之一,储量居世界之首。
在世界6 大产锡国中,我国居首位。
中国的锡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湖南三省,而云南个旧和广西南丹大厂两个特大型锡矿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锡矿资源集中地,中国的最大的两家锡生产企业云南锡业和广西华锡分别位于这两个矿区。
广西南丹的大厂是我国特大型锡矿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少有的特大型多金属
锡矿床。
云南锡矿保有储量略低于广西,居全国第二位,而产量居全国之首。
个旧锡矿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自古享有“锡都”之誉,是我国最大的锡矿,也
是大型铜矿、铅锌矿产地。
它与广西大厂的合计储量要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个旧,哈尼人之意为“银色的山谷”。
这里锡矿储量丰富,是世界著名的锡矿带之一。
矿石中还含有铜、铅、锌等多种金属元素。
个旧的锡开采历史悠久,现已形成采、选、炼生产体系,除生产锡以外,还冶炼铜、铅、镍、钴等。
个旧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以产锡为主的有色金属联合生产基地。
个旧锡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
我国锡矿分布于15 个省、区,其中云南保有储量128.00 万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31.4%;广西保有储量134.04 万t,占保有储量的32.9%;广东保有储量40.82 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10.0%;湖南保有储量36.25 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8.9%;内蒙古保有储量32.87 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8.1%;江西保有储量26.04 万t,占总保有储量6.4%。
以上6 个省、区保有储量就占了全国总保有储量的97.7%。
图表1 我国锡矿保有储量分布图。
云南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夕卡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个矿 田组成 , 从北 至南 依次 为马拉 格 、 松树 脚 、 高松、
老厂 和卡 房矿 田 ( 图1 ) 。滇东 南 地 区沉 积 岩广 泛 发 育, 约 占区内面 积的 8 0 以上 。地层 除 白垩 系缺 失 外 , 前 寒 武 系 到 第 四 系 均有 出露 。 上 三 叠 世 以前 的
贾 润幸 , 方 维萱 。 , 胡 瑞 息 ¨, 马 振飞 。
1 )中国科 学 院地球化 学 研究所 矿 床地球 化学 重点 研究 实验室 ,贵 阳 , 5 5 0 0 0 2 ; 2 )北 京东南 亚 资源科 技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0 0 8 9 ; 3 )云南锡 业 股份有 限公 司采 选分 公 司 ,云南个 旧,6 6 1 0 0 0
内容提要 : 从地质产状 、 矿 物 组 合 和 岩 石 化 学 成 分 等 方 面 探 讨 了个 旧 塘 子 凹接 触 带 不 同类 型 夕 卡 岩 的特 征 。 该 夕 卡 岩 带 从 内 侧 到 外 侧 常 具 有 辉 石 夕 卡 岩 带 和 石 榴 子 石 夕 卡 岩 带 交 替 出现 的 现 象 , 其 岩 石 化 学 成 分 也 相 应 地 发 生 韵律 变化 , 表现为在辉石夕卡岩带 中 S i O 和 Mg O含量较 高 , 而在石 榴子石 夕卡岩带 中 C a O、 T F e 和 Al 。 O 。含 量 较
子石 带与 辉石带 交替 出现 的现象 未作 进一 步研究 。 本 文 着重从 成矿 岩石 、 矿物组 构 、 地球 化学 等方
面对个 旧锡 矿一 条典 型地 质剖 面 中的夕卡 岩进 行 了 研究 , 重点 探讨 了接 触 带 夕 卡 岩 中石 榴 子 石夕 卡 岩 带与透 辉石 夕卡 岩 带交 替 出现 的 成 因 , 为本 区新 一
个旧陡岩地区锡-多金属矿矿床综合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个旧陡岩地区锡-多金属矿矿床综合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李国伟;李奕【摘要】介绍了个旧陡岩地区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研究认为陡岩区域浅部矿体主要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同时提出该矿体深部区域有很好的找矿空间及远景。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in -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in Douyan district,Gejiu city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shallow ore bodies in Douyan region are mainly affected by formation lithology and structure.In addition,it’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a huge ore-prospecting space and good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deep part of the ore bodies.【期刊名称】《矿业工程》【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多金属;矿床地质;成矿规律;找矿前景【作者】李国伟;李奕【作者单位】云南锡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公司,云南个旧 661000;云南锡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公司,云南个旧 6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1.1 区域地质背景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与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区域地质背景密切相关。
区内北东向的五子山复式背斜、贾沙复式向斜是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燕山期花岗岩是成矿母岩,酸性岩浆沿五子山复式背斜和贾沙复式向斜轴部的侵入活动为矿床的形成带来了大量的物质,中生代巨厚的碳酸盐地层是最主要的容矿层。
02-云南个旧锡矿预测

研 究 区 赋 矿 地 层 与 矿 体 分 布 图
(2)地层信息图层
——地层组合熵
赵鹏大、裴荣富、季克剑等学者认为,一些矿床如金矿床的形成与 区域地质作用过程的复杂程度相关。即一个地区的地质条件越复杂,对 区域成矿作用越有利。特定空间部位出露的地质体类型的相对多少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部位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在统计学上,可以用熵 值来衡量一个地区不同空间位置地质条件的相对复杂程度。
个旧组下段卡房段 (T2g1 )
本段主要岩性为灰岩、泥质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与灰质白云 岩、灰岩互层,中下部含泥质较多,厚954-2054m。从新而老 可细分以下6层: T2g16、 T2g15、 T2g14、T2g13、 T2g12、 T2g11
矿区构造
区内地壳活动强烈,经历了长期的构造运动,呈明显多期 次性,地质构造极为复杂,褶皱、断裂纵横交错,节理、 裂隙较为发育。
以个旧断裂为界,岩浆岩大片出露于西区,东区主要为隐伏 岩体,地表只有零星出露。岩浆岩类型繁多,既有火山岩, 也有侵入岩。花岗岩类具多期多阶段的活动特点 ,成份较 单一,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
矿区矿床地质
矿区有马拉格、松树脚、高松、老厂及卡房等5个矿 田,矿床成因类型或组合特征各异,地质研究程度较 高,是目前矿山集中开采区。研究区以锡为主,共 (伴)生有多种有用金属。区内矿床类型众多,成矿作 用复杂,具有明显的多因复成特征。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成矿演化与成矿模式

第6卷第2期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V ol.6,No.2 1997年4月 GEOL OGICAL EX P L ORATION FOR N ON-FERROUS METALS April,1997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成矿演化与成矿模式郑庆鳌 杨涤生(有色总公司西南地勘局 昆明 650051)摘 要 个旧锡多金属矿区处于多个深大断裂和丁字型裂谷交汇部位,燕山期花岗岩穿切三个大的含锡铜多金属高背景地层。
成矿期矿化体上部帽状泥质地层为遮挡层。
矿床具有明显的矿物、元素分带。
根据已知成矿模式,可成功预测数百米乃至千米埋深的矿体空间分布和储藏远景。
关键词 个旧 锡多金属矿床 成矿背景 成矿演化 成矿模式①云南个旧巨型锡多金属矿早在汉代就已发现开发。
据统计,1890年至1949年生产锡金属量已达339007吨[1]。
估计已开采的锡、铅、锌、铜等金属量加上至1995年底累计探明储量共800余万吨,其中锡约230万吨。
据预测,已探明储量加采出金属储量仅为个旧矿区埋藏总量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尚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1 成矿地质背景1)在区域构造上,矿区处于北西向哀牢山—红河深大断裂、南北向小江深大断裂和越北古陆(西部)环形断裂带及北东向(华夏系)断裂带交切部位。
同时产于个旧—右江裂谷与红河裂陷槽交汇处(图1)。
2)个旧及邻近地区几个锡、铜丰度较高的地层:①哀牢山群、瑶山群和大红山群出露厚度4238~11500m,含锡15×10-6~100×10-6;②寒武系(∈)泥质板岩、碳质板岩、粉砂岩、砂岩夹灰岩、白云岩总厚度387~5650m,含锡一般为5×10-6~15×10-6,部分层位达27×10-6~150×10-6;③上二叠系玄武岩(P2U)厚300~1500m,含铜平均45×10-6;④中三叠统下部个旧地区辉绿岩-凝灰岩,一般厚40~60m,含铜200×10-6~1120×10-6。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

2、岩浆热液成矿主要依据 花岗岩曾一度被视为锡多金属矿床的唯一物质来源。花 岗岩被认为是个旧组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母岩,前人从 岩石学方面、岩石化学方面、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乃至 熔化实验等诸方面都印证了个旧花岗岩系列在整个演化 过程中成矿跨度大,较为突出的是在演化过程中成矿起 点早,即在岩浆处于较基性阶段就有好的成矿背景。花 岗岩中的黑云母常为含锡矿物的载体,黑云母解离后释 放出锡,而后又被成矿流体萃取沉淀成矿为锡的一种成 矿方式。花岗岩与锡矿床紧密相依,每一个矿田中有一 个或两个以上的小花岗岩岩株控制矿段,并以花岗岩为 中心,由内向外形成矽卡岩白钨矿床→锡、铜矿床→锡、 铅矿床→银、锡、铅、锌矿床,成矿温度由 450℃→350℃→300℃→200℃,这表明成矿温度受花岗 岩体控制。以上可见个旧燕山晚期壳源重熔花岗岩体为 个旧超大型锡矿的形成提供了矿源和热源,是无庸置疑 的。
成矿期 前震旦纪 震旦纪—早古生代 泥盆纪—三叠纪地 侏罗纪—第四纪 各具体成矿期内的构造背景、矿种、成矿作 用和成矿时代见下图
三、成矿热液及包裹体 个旧锡矿矿区成矿热液活动元素组合表现为岩 浆期后热液的特点,矿床元素组合类型及蚀变元 素地球化学分带与花岗岩顶面的空间关系显示 与受花岗岩顶面控制的温度梯度的控制。因此 可得东区成矿热液活动体系最根本的影响因素 是花岗岩,花岗岩既是成矿物源的供给体,又是热 液活动体系的主要驱动营力—热源,热液活动体 系受区域应力驱动影响较小。根据包裹体H、 O同位素组成研究,成矿热液活动有地下水的混 合作用。因此认为成矿热液是花岗岩岩浆期后 热液与地下水构成的混合体系并受侵位花岗岩 热力驱动。
(3)沉积层理和条带状锡石硫化物矿石 层状矿体中硫化物呈条带状、浸染状顺层分布, 与硅质岩、少量粘土类硅酸盐矿物、泥岩、泥质 碳酸盐岩构成纹层或条带,局部可见低角度交错 层理,有的微层理和显微交错层理是厘米级的 (4)生物结构 个旧矿区一些条带状矿石中发现了藻类化石,将 这种丝状体在扫描电镜下放大1000倍,甚至更大 时,发现里面的充填物主要是硫化物和硅质,其单 体和群体形态与那些在现代海底热泉和喷气口附 近发现的丝状体极其相似。
矿床地质特征

• 2 构造 • 生产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均较发育,挠曲现象明显,但对
矿体的产出和控制起主要作用是断裂构造及其派生的节理、 裂隙以及层间破碎。 • (1)褶皱:大箐~阿西寨向斜 • 该向斜控制了整个高松矿田的构造格局,为一轴向北西, 两翼开阔宽缓的向斜,轴部出露地层为T2g23,翼部出露 地层为T2g22、T2g21、T2g16、T2g15,岩层倾角北陡 (25--40度),南缓(10--20度)。大马芦矿段即分布于该向 斜构造的北翼。 • (2)断裂构造 • 生产区内的断裂构造十分发育,纵横交错,在大箐~阿西 寨向斜构造的基础上,形成貌似“棋盘”格式的构造框 架)。矿田内主要的断裂与成矿作用关系明显的主要是北 东方向、北西方向和近东西方向的断裂,见图
76
25
山
驼复 15
86
裂
山
21 马 88
断
石 21 灰 驼
窑88 断
式
坝
西 32
大箐南山 高峰
吃 70
80
山 85
75 背
峰背
斜
72 裂
背阴山
77 阿
高 峰
水25 高峰山
83 断 88
76 断
75
马吃水大山 断
72 82 89 断
西 裂
裂 炸 18 背
斜
山
裂 82 药
背 裂斜73
裂
83
25
81
应力状态示意图
• T2g 16: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与灰质白云岩互层, 厚200余米,是高松矿田的主要含矿层位。由于灰岩与灰质 白云岩组成的互层二者间化学、物理性质的差异,在构造 应力作用下易产生层间剥离和层间破碎,形成良好的储矿 空间,区内探明的绝大部分似层状矿体及脉状矿体即产于 此层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个旧东区锡多金属矿体找矿评价标志
1)背斜部位的深部常存在花岗岩凸起,向斜部位的深部是花岗 岩凹下处。利用电法可探测花岗岩埋藏深度。 2)发育在花岗岩体上的较大断裂,以东西向组最发育,北东向组 次之,北西向组也有分布,这些断裂及相伴的次级断裂以及它们 的交切部位对找矿最为有利。 3)成带的大理岩化,退色蚀变及铁锰碳酸盐化地带的深部对找 矿有利。 4)利用矿物、元素分带、化探异常组合,结合地表较大断裂产 状可以预测埋深于地下的矿种及位置。 5)控矿断裂夹持的,岩性、岩相变化大的层位,可预测层间破碎 带矿体群产出部位。 6)岩床状产出的辉绿岩-凝灰岩与花岗岩体陡倾接触带可预测 花岗岩大凹兜矿体部位。 7)应用地、物、化、遥综合手段和行之有效的综合研究,可预 测地面以下数百米甚至千米以上埋深的大型矿床(体)部位,并以 坑钻结合方式达到深部找盲矿的目的。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
020021班36号 刘 少 杰
Introduction
地质背景及区域概况 矿床基本特征 成矿基本地质条件 成因分析及简单依据 结论
一、地质背景及区域概况
大地构造位置 个旧锡矿地处华南地槽褶皱区右江地槽褶皱带 西缘,位于华南及东南亚板块、印度板块、菲律 宾海板块交接部位附近。右江地槽褶皱带北以 弥勒—师宗岩石圈断裂与华南及东南亚板块扬 子陆核相接,南临菲律宾海板块,西南以哀牢 山—黑水河超岩石圈断裂与藏滇地槽褶皱系相 连,再往西为印度板块。
地层 矿田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中三叠统的个旧组碳酸盐岩石和法郎 组砂页岩夹泥质灰岩、白云岩等。各旧组为主要围岩,岩性为 灰岩、白云质灰岩、灰岩白云岩和白云岩互层。局部夹薄层泥 质灰岩。 构造 矿区内NE-NNE褶皱断裂是主要容矿控矿构造。SN向的个 旧断裂纵贯个旧全区,将矿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部分,东区是主要 锡铜多金属成矿区。五子山复背斜是矿区一级大型褶皱构造,延 长达30km,宽大于15km,横跨五指山复背斜之上的近EW向 断裂构造的东西两端因受近SN向断裂的控制,造成了“梯子格” 式,这些“梯子格”与五子山复背斜控制着个旧东区的五大矿田, 即马拉格、松树脚、高松、老厂、卡房矿田。 岩体 本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以岩山晚期的黑云母花岗岩侵入作 用为主。西区岩提出露广泛,除大面积的黑云母花岗岩外,还 有较早侵入的基性和碱性岩。东区多位隐伏岩体,只有零星分 布。(见图)
岩浆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关矿 床地质图
二、矿床基本特征
矿体 个旧原生锡多金属矿主要矿床类型分为: 层间硫化物锡多金属矿床和花岗岩接触 带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及脉状矿。主要 矿点有:打磨山、马拉格、松树脚、芦 塘坝、老厂、双竹、金光坡等
层间硫化物锡多金属矿 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条带状分布于 个旧组层位中。部分矿体已为氧化矿,则称为层间氧 化矿。此类矿体不但与岩浆作用有关,而且隐含着许 多非岩浆热液信息。 矽卡岩型硫化物矿床 该类矿床主要产于花岗岩与白云岩接触带上,锡石及 金属硫化物形成浸染状、网脉状和致密块状矿石,而 矿体形态则多呈陡倾斜的脉状、柱状,缓倾斜的透镜 状、似层状或不规则囊状,此外还在花岗岩超覆下盘 产生“凹兜”状矿体。矿体形状受花岗岩与围岩接 触面形态控制,与花岗岩作用极为密切。 热液脉状矿 矿区脉状矿床有石英脉黑钨矿床、电气石细脉带矿 床,此类矿床其矿脉的产出直接受构造裂隙控制。
四、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及简单依据
成因 1、热水沉积成矿依据 (1)矿体产状 矿体产状是成矿作用最直观的反映。个旧层间热液型 锡多金属矿床,其中大部分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 地层同步褶曲, 最多可达8~9层,这种与地层产状一致的 矿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热水沉积成矿的特点。 (2)矿石中鲕状黄铁矿、胶状黄铁矿及鲕状黄铁矿中锡 石包体的存在 通过矿相显微镜观察,个旧锡矿层间块 状硫化物矿石的部分样品可见到典型的鲕状黄铁矿、胶 状黄铁矿。鲕状黄铁矿成因,为富硫化物的热液喷出海 底之后在排气口或热泉口附近发生的一种胶体硫化物的 沉淀作用,具有化学作用和沉积成因的双重特点。
矿石
滇东南个旧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块状硫化物矿石多为块 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各个矿床均见有由疏化物、硅 质岩、碳酸盐岩或碎屑岩组成的低角度斜层理和交锗 层理等。在镜下多见由黄铁矿、磁黄铁矿与硅质岩、 粘土岩构成的显微层理和由胶黄铁矿等矿物组成的胶 状结构和鲕状结构发育。主矿体外围的浸染状矿化也 主要白胶黄铁矿组成,这种矿石也可为品位很高的矿 石。一般远离主矿体层位,多表现为稀疏浸染状矿石。 有些矿床还发育有细脉状、网脉状矿石,但它们一般 出现在层状硫化物矿。另外还发现有化石及各种交代 结构
(3)沉积层理和条带状锡石硫化物矿石 层状矿体中硫化物呈条带状、浸染状顺层分布, 与硅质岩、少量粘土类硅酸盐矿物、泥岩、泥质 碳酸盐岩构成纹层或条带,局部可见低角度交错 层理,有的微层理和显微交错层理是厘米级的 (4)生物结构 个旧矿区一些条带状矿石中发现了藻类化石,将 这种丝状体在扫描电镜下放大1000倍,甚至更大 时,发现里面的充填物主要是硫化物和硅质,其单 体和群体形态与那些在现代海底热泉和喷气口附 近发现的丝状体极其相似。
成矿模式
1)与花岗岩有的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东 区比西区深源硫多。东区花岗岩酸度比西区高,花岗岩 中锡的丰度比西区的高一倍说明东区以深源酸性分异岩 浆为主,西区以重熔型岩浆为主。其含硫、锡等成矿元 素东区要比西区丰富得多。 2)花岗岩浆上升途中还同化部分含矿物质较高的地层 并且萃取地层中的成矿元素。 3)个旧东区花岗岩浆上升到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地 层中停止,花岗岩侵位最高点在个旧东区北部白沙冲,侵 位于中三叠统个旧组白泥洞段第二层内,距中三叠统法 郎组第一段页岩、砂质页岩、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 这种热气液活动的遮挡层还有100m左右。 4)与花岗岩连通的各种早期断裂为含矿热气液上升的通 道 5)元素矿物分带明显
2、岩浆热液成矿主要依据 花岗岩曾一度被视为锡多金属矿床的唯一物质来源。花 岗岩被认为是个旧组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母岩,前人从 岩石学方面、岩石化学方面、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乃至 熔化实验等诸方面都印证了个旧花岗岩系列在整个演化 过程中成矿跨度大,较为突出的是在演化过程中成矿起 点早,即在岩浆处于较基性阶段就有好的成矿背景。花 岗岩中的黑云母常为含锡矿物的载体,黑云母解离后释 放出锡,而后又被成矿流体萃取沉淀成矿为锡的一种成 矿方式。花岗岩与锡矿床紧密相依,每一个矿田中有一 个或两个以上的小花岗岩岩株控制矿段,并以花岗岩为 中心,由内向外形成矽卡岩白钨矿床→锡、铜矿床→锡、 铅矿床→银、锡、铅、锌矿床,成矿温度由 450℃→350℃→300℃→200℃,这表明成矿温度受花岗 岩体控制。以上可见个旧燕山晚期壳源重熔花岗岩体为 个旧超大型锡矿的形成提供了矿源和热源,是无庸置疑 的。
个旧锡矿区鲕状黄铁矿和胶状结构黄铁矿中锡的分布及其成因意义 张欢等 个旧矿区壳源重熔岩浆岩石系列特征、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 戴福盛
云南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马振飞 陈宏图 云南个旧锡矿床成因研究综述 张欢. 高振敏. 马德云. 陶琰. 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贾润幸. 方维萱等
成矿热液活动体系基本上为开放系统。元素地 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活动对区内上覆地层 造成了广泛的蚀变影响,一部分热液活动元素受 距热液活动中心距离的控制,其元素地球化学异 常,具有垂向上向上衰减的普遍现象,成矿作用 表现出良好的空间分带。 成矿热液活动体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以构造 断裂(包括裂隙)导流为主。
成矿期 前震旦纪 震旦纪—早古生代 泥盆纪—三叠纪地 侏罗纪—第四纪 各具体成矿期内的构造背景、矿种、成矿作 用和成矿时代见下图
三、成矿热液及包裹体 个旧锡矿矿区成矿热液活动元素组合表现为岩 浆期后热液的特点,矿床元素组合类型及蚀变元 素地球化学分带与花岗岩顶面的空间关系显示 与受花岗岩顶面控制的温度梯度的控制。因此 可得东区成矿热液活动体系最根本的影响因素 是花岗岩,花岗岩既是成矿物源的供给体,又是热 液活动体系的主要驱动营力—热源,热液活动体 系受区域应力驱动影响较小。根据包裹体H、 O同位素组成研究,成矿热液活动有地下水的混 合作用。因此认为成矿热液是花岗岩岩浆期后 热液与地下水构成的混合体系并受侵位花岗岩 热力驱动。
六、参考文献
滇东南锡多金属矿床成因商榷 周建平. 徐克勤等 滇东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特征与矿床成因 周建平. 徐克勤等 个旧等锡矿中沉积组构的发现与矿床成因新探 周建平. 徐克勤等 个旧锡矿的矿床成因与找矿新发现 秦德先. 个旧锡矿成矿热液活动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示 陶琰.马德云.高振敏 个旧—大厂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及锡多金属成矿 秦德先.谈树成等 个旧锡矿区域地壳演化与成矿探讨 谈树成. 秦德先等 个旧锡多金属硫化物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张欢.高振敏 个旧矿区发现一种富锡矿类型——花岗岩锡矿体 徐云端. 李玉新 史料考证与找矿(之四):个旧锡矿 薛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