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分析--以有色金属为例

合集下载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

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作者:————————————————————————————————⽇期: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国际贸易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张耀⼀南阳师范学院⼤宗商品是指进⼊流通领域,⽤于⼯农业⽣产、消费使⽤的⼤批量买卖物质商品。

可分为三类:基础原材料,农副产品和能源商品。

其中具有表代性的有橡胶、⾷糖、⼤⾖、⽟⽶、钢铁、矿产品、有⾊⾦属、⽯油等。

近年来,我国⼤宗商品进出⼝量持续上升,加上⼯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导致对⼤宗商品的需求逐渐增长。

与此同时,国际⼤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运⾏的投资机制影响越来越显著。

另外,国内物价⽔平受国际⼤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临通货膨胀困难等问题。

因此,研究⼤宗商品价格变化,妥善应对价格波动,对稳定物价、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降低宏观经济运⾏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分析(⼀)有⾊⾦属类商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据⼤宗商品⽹数据显⽰,2016年2⽉⼤宗商品价格触底后开始回升,3⽉升幅较⼤。

由于欧洲央⾏全⾯降息以及国际油价⾛⾼,我国需求有所增加,推动国际有⾊⾦属价格上升。

3⽉,伦敦⾦属交易所,有⾊⾦属价格指数⽐上⽉上涨5. 61%。

其中,伦敦铝、铜期货价格,分别为每吨1540美元和4945美元,上涨1.0%和7.7%。

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平均⽐上⽉上升1. 67%,铁矿⽯进⼝价平均为每吨55.8美元,⽐上⽉⼤幅上涨21. 6%。

贵⾦属⽅⾯,2⽉纽约黄⾦期货价格环⽐上涨9. 9%。

3⽉纽约黄⾦期货价格最⾼涨⾄每盎司1272美元,⽐2⽉上涨3. 5%。

⽬前,全球⾦属基本维持在供⼤于求的格局,新兴经济体对钢材和有⾊⾦属的需求强劲,如矿⽯、铝、铜、铁价格在较长时间内将维持强势局⾯。

(⼆)部分农产品价格⼩幅回升当前全球粮⾷价格处于近⼏年的低位,2015年度产量有所下降,产需关系总体平衡、部分品种库存⾼企,预计粮⾷价格继续低位徘徊,但下降空间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趋于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进口国和最大的商品消费国之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些波动的影响。

首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影响较为明显。

以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最为显著的原油为例,原油价格的上涨会间接导致各个行业的成本上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由于中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也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造成企业从国际市场获取的利润减少,最终导致国内就业和消费的成本增加,增加了中国国内经济的不稳定性。

其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也会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中国的经济状况。

例如,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需要高度关注通缩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市场流动性,避免通缩风险危及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

而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需要相应调整货币和金融政策,以确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对中国的资源环保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资源环保行业的扶持,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环保产业的重要生产和消费市场。

然而,众所周知,大宗商品的采掘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也会对中国的资源环保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鼓励企业加大开采力度,而这将增加资源环保产业的难度和成本。

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则会降低资源环保产业的回报率,从而影响到其发展前景。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为切入点的中国经济问题不仅仅是问题本身,更是中国作为全球经济重镇需要深刻研究的经济现象。

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中国需要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国际市场的变化和趋势,以制定正确的政策和应对策略。

在此过程中,需要从基本层面及高端层面全面优化中国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能力,并通过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来提高经济动力和国际竞争力。

大宗商品价格及对我司影响分析

大宗商品价格及对我司影响分析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及影响分析进入2022年,全球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正大幅攀升,美国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飙升7.5%,2月同比飙升7.9%,创40年来新高。

2、3月,疫情影响之下,随着俄乌冲突升级,生产消费品的大宗商品价格增幅更加迅猛,其中,铜价3月份最高涨至74,680元/吨,目前为73,500元/吨,年度涨幅达4.59%。

大宗商品材料占建筑成本的47%-70%,其中对行业影响比较直接。

今年一季度,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三菱电机、约克空调、东芝、博世热力、TCL暖通等一批设备厂家在2月底、3月初期间对外公布因大宗商品原材料、物流成本上涨对设备售价涨价的函件(见附件)。

大宗商品原材料上涨已经传导至设备厂家,从而也将影响金茂云服等工程承包商的利润。

就未来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及应对,分析如下:一、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解读1、国际经济环境的分析从国际市场来看,中短期大宗商品价格有进一步上涨动力,美联储加息将加剧市场价格高位震荡。

主要的原因如下: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有进一步上涨动力。

一是俄乌谈判传来积极信号,市场对诸如股票、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的偏好回升,有市场人士预测投资人对大宗商品配置将超过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1%,超过近几年历史高点0.85%,从而或将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推高。

二是受地缘政治及疫情影响,全球主要经济生产活动受阻,高盛指出,“目前所有大宗商品市场都处于短缺状态”,供应短缺造成大宗商品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也将受到限制。

目前全球通胀已处于高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也开始逐渐收紧其货币政策,美联储加息将遏制通胀至合理水平,从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宗商品等价格的稳定。

2、国内经济环境的分析从国内环境来讲,扩基建、稳地产或促使今年国内原材料价格易涨难跌。

主要的原因如下:基建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达8%,高于GDP4.8%的增速,基建发力较容易带动有色金属与化工类大宗商品的上行。

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是指商品市场中商品价格的不断变动。

这种价格波动对于大宗商品市场参与者、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分析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对于理解市场的运作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可以分为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

在供给方面,以下几个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天然资源的供给限制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宗商品的生产与采矿需要耗费大量的天然资源,包括石油、铁矿石、铜等等。

当这些资源的供给受限制时, 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出现上涨。

例如,如果世界石油市场供应不足,油价将会上涨。

其次,生产与运输成本的变化也会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

成本的上升会促使生产者提高价格,从而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运输成本的波动也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压力。

例如,如果航运费用上升,将会增加商品的运输成本,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升。

再次,天气状况对某些大宗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自然灾害、干旱或洪涝等天气因素会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大宗农产品价格。

例如,如果农作物受到干旱影响,农产品供给将减少,价格上涨。

除了供给方面的因素,需求方面的因素也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是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

经济增长意味着人民对基本需求、基础设施和其他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

因此,全球经济增长增速的变化会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

其次,金融市场和资金流动对大宗商品价格也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投资者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大宗商品价格会相应产生波动。

资金流动的不稳定性和投机行为也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例如,当投资者预期通胀率上升时,它们可能会大量投资大宗商品,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最后,政府政策和国际政治因素也会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贸易政策和政府补贴等政策举措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

此外,地缘政治事件和国际紧张局势也会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价格波动对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大宗商品进口大国,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

本文将从能源、金属、粮食等多个角度,探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能源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尤其进口石油量居世界首位。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的能源产业影响巨大。

当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中国石油企业进口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公司的利润受到压缩,同时也会引起国内能源价格上涨,带来通胀压力;反之亦然。

此外,国际油价的波动还会影响中国能源行业的投资。

当油价低时,中国能源公司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扩大采购,增加产量,促进行业发展,在油价高时降低采购量、减少产量,以保证利润。

不过,当油价长期低迷时,会刺激能源公司削减采购,降低产量,进而使供应不平衡,给全球经济带来进一步压力,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二、金属中国是世界最高的金属消费国之一,包括各类金属如铜、铁、铝、锌等。

金属价格波动对中国的金属行业会带来重大影响。

例如,当全球铜价格上涨时,中国进口成本也随之上涨,导致中国市场的铜价格走高。

如此一来,中国生产电线、家电等企业成本增加,产品售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此外,金属行业的价格波动还会影响诸如土地、矿产和大气污染等方面。

当成本上升时,金属企业通常会采用降低人员数量或定期短期钉住工人削减成本。

这些措施将使政府同业行业的政策受到影响,使其他造成企业受到扼杀,市场上出现垮掉或裁员人数激增的情况。

三、粮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的粮食业发展也有直接影响。

国际粮价高企可能会导致中国粮食进口成本增加,进而导致国内食品价格变动。

当粮价上涨时,中国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不会有所减弱,但源头价格上涨会导致粮食产业的利润减少,中国农民可能会出现减产、改种、转产等现象。

反之,则可能受到经济失衡的压力,稳定价格阶层趋紧,经济产能受到不利因素影响等。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格局和我国大宗商品交易现状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格局和我国大宗商品交易现状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格局和我国大宗商品交易现状贸易融资是国际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大部分采用了贸易融资模式,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我国大宗商品交易现状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一、相关文献综述(一)国外相关文献大宗商品(BulkStock)主要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矿石、石油和大宗农产品等。

西方学者关于大宗商品定价的成果较多。

Pindyck和Rotemberg(1990)、Kaufmann(2004)、Krichene(2005)以及Edward(2006)等从物价、利率和汇率等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和影响。

Rosen和Houser(2007)、Cheung和Morin(2007)等就中国工业发展和需求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Gorton和Rouwenhorst(2006)发现,大宗商品的收益率与其它金融资产之间相关性显着,颇受金融资本青睐,往往成为其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Phillips(2002)、Krippner(2005)、Epstein(2006)和Palley(2007)等学者指出,金融化是金融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的过程,利润获取方式越发倚重金融业而非传统的商品生产和贸易。

Krugman(2008)、Hamilton(2009)等学者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金融资本。

(二)国内相关文献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因素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影响,如卢锋等(2009);二是大宗商品价格与中国经济安全问题,如汪云甲(2002)和吴巧生等(2002);三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如史丹(2000)、王风云(2007)和张翼(2009)等;四是我国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缺失问题,如白明(2006)和唐衍伟等(2006)。

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分析原因与影响

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分析原因与影响

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分析原因与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大,有色金属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频率和幅度不断增加,给市场参与者和相关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本文将分析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探讨其对市场和行业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因素是导致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经济周期的波动对有色金属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在经济繁荣期,建筑、制造业等行业需求增加,推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而在经济衰退期,需求下降,有色金属价格出现下跌。

其次,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也会对有色金属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贸易壁垒增加,限制有色金属的出口和进口,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价格发生波动。

二、供需关系的变化供需关系是导致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供应端因素对价格产生影响。

生产成本的变化、勘探发现的结果,以及政府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有色金属的供应量。

供应减少或增加,将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

其次,需求端因素也是决定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全球经济形势、新兴行业的发展以及人口增长等因素影响着有色金属需求的变化,从而影响价格。

三、金融市场的影响金融市场的波动对有色金属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汇率的变动是导致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本国货币贬值时,有色金属的进口成本会增加,抬升价格;当本国货币升值时,有色金属价格则可能下跌。

其次,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也会影响有色金属价格。

当投资者风险偏好增加时,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有色金属等避险资产,推高价格;相反,风险偏好下降时,有色金属价格可能下降。

四、地缘政治因素的干预地缘政治因素是导致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缘政治冲突、恐怖袭击等事件经常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使投资者对有色金属等避险资产产生需求,推高价格。

例如,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常常导致原油价格上涨,进而拉动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探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探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探讨王皓;朱明侠【摘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地位提升,中国因素被认为是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借鉴国外学者的FAVAR模型,采用多变量建立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需求的增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具有显著作用;第二,中国利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在短期内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第三,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虽然都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但利率的作用效果要弱于汇率。

因此,应尽快促进利率市场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 increases the pressure of global inflation;an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position,Chinese factors have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for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 With the help of FAVAR model,the authors carry out the related study on this by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macro economic model based on multi-variables. It is found that:first,the increase of Chinese demand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second,the rise of China’s interest rate and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to US dollars will restrain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 in the short term;and third,the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RMB will both have significant impacton the pr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and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will weaker than that of the exchange rate. So,we should accelerate interestrate liberalization,encourage the enterprises to go out,and accelera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6(030)011【总页数】8页(P101-108)【关键词】大宗商品价格;大宗商品指数;因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作者】王皓;朱明侠【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市100029;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10002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市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40.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宗商品(CRB)价格持续上涨,如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从2000年1月的225.03点涨到2015年12月的374.7点,192个月来累计涨幅达到66.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分析--以有色金属为例摘要大宗商品及其价格波动一直以来备受各方关注,而近几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的剧烈波动引发了全球各界对于引致这种现象的原因的争论。

在众说纷纭的讨论中,“中国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倍受热议。

但目前的研究几乎都只是描述性地分析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会传导至世界大宗商品市场,从需求方面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进而推断出“中国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却并没有将“中国因素”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足够的讨论,既缺乏量化的分析和有力的数据支持,也缺乏寻找长期规律的全局观。

本文正是基于如上所述尚未得到深入研究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问题,希望能够从更长期的时间范畴上讨论大宗商品价格与“中国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试图在统一的框架下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中国因素”在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究竟是否起到作用;如果确实起了作用,作用的机制是怎样的,影响程度如何等问题。

并试图依据得到的相关结论为我国的大宗商品战略问题提供一个有效且科学的参考。

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将以供需理论为基础,将“中国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将以VAR模型为基础,引入一系列中国的宏观变量,考虑诸如GDP、货币供应量、进出口、产量等,来量化“中国因素”,在动态模型中分析中国因素对各种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

最终,本文证明了“中国因素”对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并且不同的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对于不同品种的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分为六个章节进行展开。

在第l章引言部分中,就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作一阐释。

在第2章研究对象及“中国因素”的量化部分中,论述了本文选取有色金属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代表的出发点与依据,并选取了能够合理量化“中国因素”的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

在第3章理论框架部分中,本文把大宗商品价格以及中国因素放在供需理论的框架中进行讨论,对各种有色金属的全球及中国市场供需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中国因素”的若干代理变量可能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在箔4章模型构建的部分中,就研究假设、研究方法及模型的构建进行详细阐述。

在第5章实证检验部分中,根据前面建立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来证明或证伪研究假设。

最后,在第6章结论和建议的部分中,就本文得到的结论作一总结,并依据得到的结论对中国的大宗商品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色金属;中国因素;供需理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中图分类号:F76AbstractCommodity pnce and lts fluctuations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t all times.But 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huge fluctuation of commodity price,the global community debated a lot for the reasons led to this phenomenon.In the divergent views of thediscussion,the impact of the”Chinese factor”on commodity price was ardently discussed.However,almost all of the current studies are descriptive analysis,which indicated China’S demand for commodities would impact the world commodity market and the commodity price.But none of them put the”Chinese factor”in aunified framework or gave out enough discussions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or strong data support.Aimed at the impact of the”Chinese factor”to the fluctu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which has not been studied deeply as described above,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mmodity price and the”Chinese factor”under a unified framework wi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We will also try to provide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commodity strategy in China based on the relevant conclusions.In the theoretical part,the paper will put the”Chinese factor”intoa unified analy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pply and demand.In the empirical research,this article will use VAR model and introduce a series of China’S macro economic variables,such as GDP,currency supply,import,export,production,etc.,tofactor”and study their impact on various international non.ferrous metal quantify”Chineseprices in a dynamic model.In the end,the paper proved that”Chinese factor”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non.ferrous metals price,and different kind of Chinese macro economic variables have different impact on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non-ferrous m etal price.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In Chapter 1,we’11introduce the background,significance,current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opic.In Chapter 2,we will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picking non-ferrous metals as the representatives for international commodity,and select a series of macro economic variables to quantify the”Chinese factor”reasonably.In Chapter 3,the Chinese factorand commodity price will be put in the unified framework of supply and demand.We’11also introduce the supply and demand conditions of six kinds of non.ferrous metals in global and Chinese market and analyz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that”Chinese factor”can impact commodity p rice.In Chapter 4,we’11set up the researchhypotheses,explain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struct the models.In Chapter 5,according to the model in front,we will use empirical test to prove or disprove the research hypothesis.Finally,in Chapter 6,we will make the conclusion,and give out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China’S commodity strategy.Keywords: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non—ferrous metal;Chinese factor;theory of supply and demand;VAR modelClassification Code:F76第一章引言1.1选题背景大宗商品及其价格波动一直以来备受各方关注。

一方面,这是由大宗商品的基本属性决定的。

从其定义来看,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这就决定了大宗商品作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原材料,会直接参与一国生产总值的创造过程,特别是对于第一第二产业的价值创造链条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大宗商品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一项大事,这使它的供需和价格波动备受关注成为了必然。

另一方面,大宗商品日益凸显的金融属性,特别是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发现、风险转移和提高流动性三大功能的日益成熟,使大宗商品成为了规避股票市场波动、信贷市场震荡、通胀以及美元贬值等风险的一种良好避险工具,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大宗商品市场,更多的金融资本投资于商品期货,都使得各利益主体对大宗商品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其价格波动性也进一步加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