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道德情感

李建华:道德情感
李建华:道德情感

从道德理性走向道德情感———近代西方道德情感理论述评

李建华

人类道德是人类自身产生与进化的伴生物,没有现实社会的人也就没有现实社会的道德,人是道德的载体,也是道德的主体。在古代的神形二元论看来,人是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的,人的灵魂又由情欲、意志和理性组成,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等级隶属关系,理性最高,意志次之,情欲最低。只有用理性来控制情感和情欲,才是人类道德价值的真正体现,同时也就构成了人们思考道德问题的逻辑起点。

道德理性主义是片面强调理性在道德中的作用的一种伦理学说,认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知识、道德命令不是也不可能是来自感性经验和情感,而是从先天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具有永恒不变性和确定性。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道德理性主义源远流长,脉络明晰。从苏格拉底,经斯多葛学派、笛卡尔、斯宾诺莎,最后到康德那里斐然而成一高峰。但这一道德理性主义传统在十八世纪的英国遇到了道德情感理论的挑战,成为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一次大的转折。分析这一转折,对于处在社会历史转型时期的中国道德建设来说,无疑可获得诸多的有益启示。

一、道德情感理论产生的条件

道德情感理论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前提。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最快、最早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世界各国都有它的殖民地,以健全政权机构为目的的人性探讨因此十分兴盛;英国的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在当时都处于领先地位,这对伦理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英国在文艺复兴之后,又形成了强大的经验主义哲学思潮。这些都决定了道德情感理论必然产生在英国。

首先,从社会文化状况来看。17世纪后半叶和18世纪前半叶,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制度,典型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形成之时。当时的英国资产阶级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一方面要扫除封建残余势力,排除发展资本主义的各种障碍,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全建立;另一方面还必须协调各个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起适应新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准则,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提供道义上的支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道德学说必然会带有忠实于利益得失的个人主义的倾向,此时去高谈抽象的理性,并用枯燥的理性

去限制活生生的情欲的满足,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工业化、都市化所带来的地缘群居方式的变化也内在地要求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和人们对生活体验方式的转换。在大工业社会以前,人们毗邻而居,世代相守在一个地区耕作生息,彼此遵守着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人际调节方式也较为稳定而简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打破了人们固定不变的生活模式,工业化、都市化导致了人口的流动和迁移。显然靠过去熟人社会中凭依外在权威、约定俗成的规范、情面及羞愧等方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已难于奏效。在此,个体的自我调控系统和道德感的强化就显得尤其重要。

道德情感理论的产生也同追求独立和个性解放的精神分不开。18世纪的英国充满着反省、怀疑、批判的精神,人们追求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自由。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更加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性解放。路德认为,人的信仰就是人的一切,人只要有了内心的信仰,无须外在的法律和戒律来约束,无须善功和赎罪,就可得到基督的公义和永恒的生命。这种个人在宗教方面对教会桎梏的摈弃,无疑加快了精神个体的觉醒,催生着道德情感理论。与此同时,近代科学以经验为根据,注重人的观察和实验,不迷信权威,也为道德情感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文化沃土。

其次,从理论背景来看。近代道德情感理论的产生是以对霍布斯利己主义伦理学的批判为契机的。中世纪伦理思想到近代伦理思想的真正转折,是由霍布斯完成的。霍布斯伦理思想的最大贡献是把道德的基础从神那里移归为人的自然本性。在他看来,人并不神秘,只是物质的感性的实体,客观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就会产生一种反响,引起一种“奋力”,也就是情感。这种奋力或情感有两种,一是欲求,一是憎避,也就是快乐和痛苦。而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它构成人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是人们道德观念产生的根源。据此,霍布斯给善恶下定义:“凡任何可欲求的对象,便名为善;而他所仇恨及憎避的对象,则名为恶”。[1]善恶观不但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他认为,善恶等字常依乎用这些字的人的关系而运用,没有事物是简单地绝对地为善或为恶的。这善与恶的规则,在没有政府的地方,是以人的本身取得的。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把保存自己的利益和生命作为善,而把不利于自己利益和生命的看作为恶。因此,人们的行为都是自私的、利己的。

霍布斯的利己主义伦理思想体系提出之后,立刻遭到了思想界的批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剑桥学派站在理性主义立场所作的批判;二是沙夫茨伯利、赫起逊等人的道德情感理论的批判。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柯德华斯认为,道德的起源在于理性,因为上帝凭自己的理性创造了世间万物及其秩序、规律和善。人们之所以能够认识到这种道德原则,是凭借自己的理性,并且也只有出自理性的行为才是道德的。据此,他批判霍布斯将道德起源归结为人们感官的观点。他认为,道德是普遍的概念,人的感觉是无法把握它的,感官只能提供一种主观印象、幻觉,不能提供真理和规则。莫尔也认为,只有理性,才能发出道德的光芒;而感性情欲只能起到蒙昧理性原则的作用,因此他说:“心灵,在不沾染情欲之私时,较陷于或惑于情感或任何肉体的引诱时能更正确地作判断。”[2]这种批评是直指霍布斯关于“情欲快乐就是善的观念”的观点,从而在道德起源、标准等问题上走向理性主义道路。其实,这种批评只不过是柏拉图理性主义和中世纪宗教伦理学的新版,根本不可能驳倒霍布斯的伦理体系。真正对霍布斯伦理学构成威胁的是以沙夫茨伯利为代表的道德情感理论。

沙夫茨伯利从价值论的角度首先确定“公众情感”是衡量道德价值的标准,然后从人性论的视角,把“公众情感”说成是人的“天然”要求,进而达到批判利己主义的目的。公众情感是指人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爱好意向,这种意向既包含了公共利益的客观内容,又包含了情感这一心理形式。就客观内容而言,沙夫茨伯利强调以社会公共利益而非一己之利作为道德行为的标准,从根本上排除利己主义的价值前提。当然,沙夫茨伯利的贡献也许并不在于对价值标准利他性的客观内容的强调,而是体现在他关于价值标准的心理形式的规定之中,或者说,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道德行为或行为主体不仅要符合公众利益,而且要出自对于公共利益的情感。在这里,沙夫茨伯利抛弃了西方自苏格拉底以来将理智作为道德价值根据的传统,强调理智本身并没有道德价值,理智只有在“足以保持情感的正当应用”的意义上才有间接的、有限的道德意义。“对于事实的认识,如有错误,既不是坏情感的原因或标记,就不能说是不道德的原因。”[3]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总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如以理智决定道德价值,则世界上有德之人恐怕为数不多了。在此沙夫茨伯利实际上指出了人性是一个多元的结构而不是单一的要素。人性中不只有利己的、自爱的本性,而且有利他、仁爱的本性。进而他通过强调道德情

感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走向对霍布斯利己主义伦理体系的否定。

二、德情感理论的主张

近代西方道德情感理论的思想家主要有沙夫茨伯利、赫起森、巴特勒、休谟、斯密等人。尽管他们的立论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但许多基本理论问题是共同的。概观道德情感理论,主要有如下思想主张:

其一,在道德来源问题上,都主张道德起源于人的情感,而不是理性。

沙夫茨伯利既批判了霍布斯、洛克等人道德起源于苦乐感觉的观点,同时也指出柯德华斯认为道德源于人的“理智自性”的荒谬,明确主张道德起源于情感。沙氏认为,情感不是来自人的感觉,也不同于理性考察力,而是来自人的先天具有识别善恶能力的“内在感官”,情感上的善恶决定了道德上的善恶。善首先意味着无私的情感,它的直接目的是利他。赫起森以洛克的知识论为基础来论证道德来源于情感。他不同意沙夫茨伯利关于道德情感来源于“内在感官”(或“道德感官”)的观点,认为道德就是来源于洛克所说的“内省”,也就是我们知觉善恶的情感。道德情感就是人们通过对思想中道德特征的知觉而产生的快乐或不安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直接的,无需任何推论和思考都可以产生。教育、习惯、榜样等后天因素可以加强道德感,但不能创造道德感,这就具有了直觉主义的性质。休谟极力反对人类只有遵循理性命令才是善的观点,并对思想史上重理轻情的倾向提出了批判:“理性的永恒性、不变性和它的神圣性的来源已被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感的盲目性、变幻性和欺骗性,也同样地受到了极度地强调。”[4]他认为,理性是情感的奴隶,理性和情感不能永远对立,或是争夺对于行为的统治权。因此,休谟认为,道德是属于社会活动的范围,远远超出了知性的判断水平,只有情感才能影响人的道德,情感是道德的真正来源,因为“理性既然永远不能借着反对或赞美任何行为,直接阻止或引生那种行为,所以它就不是道德上善恶的根源。”[5] 把自然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础,把道德的最终来源归结为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归结为人的自爱与同情,没有看到决定道德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根源,自然带有唯心主义的片面性。但道德情感理论的思想家们反对用理性的社会义务原则来制约自爱之心,反对用上帝的意志来解释人的道德的来源,用人的社会情感的自然性确证了道德存在坚实的人性基础,确立了人的情感与道德生活和谐发展的可能性,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极其深远。近代西方的道德情感理论,在伦理学领域“代

表着十八世纪重理精神的破产”,“在这样的自我否定理性精神的背后跟随着非理性信念的大爆发,是必不可免的事。”[6]

其二、在道德行为发生动机问题上,都主张仁爱和同情是首要因素。

沙夫茨伯利虽没有正式提出同情理论,但他从人性善出发,认为人“天然”地具有一种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公众情感”。人生来具有道德感,这是人生而具有的适合于社会群体生活的一种道德品性,这种品性的基本倾向就是互助合作的仁爱情感。尽管人有自私的情感,但行为如果是出于利己的动机,是无道德可言的,只有对善的爱,才是道德的行为。因为“各个人的热情或情感中,对于一种族的同类的利益有一固定的关系。在天然情感、慈爱、对于后裔的热忱、对于幼儿增殖和养育的关切、爱群、同情互济等等情形中已有说明。”[7]赫起森发展了沙夫茨伯利的思想,认为道德行为必须是出于仁爱的动机。所谓仁爱就是排除任何利益计较,把对他人的善当目的而不是当作自己幸福的手段。出于仁爱的行为令人快乐;反之,则令人痛苦和不安。这种快乐只有在为了他人利益的无私欲望的实现过程中才能获得,所以道德上的善行无一不是出自无私的仁爱情感。休谟则强调,同情是道德行为过程中的“通则”。在形成道德动机时,同情是直接诱因,“一个善良的动机是使一种行为成为善良的必要条件”,而动机的善良本性在于同情。同情还能使人跳出狭隘的自我圈子,倾向于促进和关心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使行为具有道德价值。休谟的同情说后被斯密所发展,提出“情感共鸣说”,巴特勒的“良心说”也是源于此。斯密认为,同情是一种基于想象的视他人痛苦为自己痛苦的高级情感,这种情感是一切道德行为产生的前提,也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8]

同情原则在整个道德情感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情说在道德行为的知与情、内与外之间架起了桥梁,对研究道德行为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基础。事实上道德行为的发生不是一个直接的“刺激—反映”过程,而是一个包括了认知、态度、情感、人格、人境关系等诸因素的动态系统,其中情感体验是重要一环。现代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一个有别于认知过程的独立系统,能决定认知过程的选择性以及随后的活动。道德行为的发生必须经过正面的情感

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再外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西方道德情感理论者主张人应当对道德客体主动进行情感投射,主动地去履行道德义务,分担他人痛苦。在这点上,同情说可谓崇论闳议。但是,把道德看成是不证自明的、直接就可领悟的东西,带有直觉主义的倾向,他们对同情机制的解释也暴露出心理学上的肤浅。

其三、在道德判断问题上,都主张道德情感是道德判断的依据。沙夫茨伯利以道德情感确定善恶价值,他说:“凡出自不公正的情感所作的,就是不义、恶行和过失。如果情感公正、健全而良好,……这就必定在任何行动中构成我们所说的公平和正直。”[9]赫起森也认为道德感是道德判断的根据。“若没有道德感,那么,我们的合理行为,一定会看来既象是美丽的,又象是丑陋的,同时一切赞美都将出自赞美者的立场。”[10]行为或行为者的道德价值完全是由我们的情感决定的,构成道德判断的核心是情感。休谟首先看到了道德判断是一种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不同。休谟认为,事实判断通常是用“是”与“不是”等系词来连接,只是判断事物的真伪,不具有善恶性质。道德判断是用“应该”与“不应该”来连接的,这表明了在道德判断中有“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这种关系是价值关系,代表了判断主体有益或无益的倾向,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对象性关系,这种肯定代表了一种心理态势。所以,善与恶的区别不是单单建立在对象关系上,也不是被理性察知的,而是靠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反省而自然发生的。斯密根据情感共鸣理论,认为“同情”是道德判断的核心。在斯密看来,评价自身行为的原则和评价别人行为的原则是一样的。评价别人的行为所依据的,是设身处地体会别人的处境时所感到的,能否与支配行为的情感和动机完全产生共鸣。同样,我们是否赞成我们自身的行为,也是依据这种感觉。斯密甚至把同情置于利益之上,强调法律惩罚的判断标准是同情而不是公共利益。当然,斯密并不是否认功利,否认公共利益的道德价值,而是强调情感共鸣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作用。

情感主义者强调道德情感对道德判断的终极制约意义,强调道德价值的内在根据,这是对道德理性主义者认为道德可以理证、伦理学同几何学一样可以达到同样的确定性观点的挑战。道德判断的对象是社会事实,是由一连串的行为构成的,且隐含着一些短时间难以窥测的个人动机。因此,不仅道德判断的内容与对象掺杂着一定的情感倾向,从而使我们对这种判断的理解有了任意性,而且道德判

断的语境每每为情感所渲染。同时,如果道德判断象杜威等自然主义者所理解的那样仅仅是对事实的描述,把道德命题归结为经验科学命题,道德判断与人的情感无关,那么,这种道德判断就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就不能触动人心,洗刷精神。“道德之所以有劝导和示范作用,正是因为它在陈述事实时表达了一种情感和愿望,表达了判断者的态度和信念,否则,它就是一个冷冰冰的、无法激起他人情感的语句。”[11]

其四、在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上,都主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合乎道德的。

道德情感论者在强调“仁爱”这种道德感时,看到了“仁爱”与“自爱”之间有时会发生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基本上都是采取一种计量法。沙夫茨伯利以“公众情感”作为价值的标准,其客观内容在于行为及其主体所实现的或所趋向的公众利益,而公众利益是一个变量,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是经常转化的,因此,沙夫茨伯利首次把量的计算的思想引入道德理论领域,这在英国功利主义发展史上可谓是一个石破天惊的事件。沙夫茨伯利认为,“我们计算所有各项情感,由此决定了(用加法或减法)幸福的总数或总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在这种道德的计算中,没有一件例外,则所处理的问题可以说具有如数学数目字中可见到的高度的明确性。”[12]赫起森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功利主义计算公式。他认为,如果由行为所发生的快乐程度都是相等的,那么凡称为德性的行为总要看快乐所普及的人数来决定,若人数也相等,那么德性还须看快乐或自然善之量而定。德性与善的数量和涉及的人数成正比,即德性=善的量×享受的人数。“凡产生最大多数人之最大幸福的行为,便是最好的行为,反之,便是最坏的行为。”[13]休谟从他的同情原则出发,试图用合情的利己主义来弥补合理利己主义的缺陷,解决利己与利他的矛盾,但事与愿违,不但不能解决矛盾,反而为他的道德理论带来了新的困难。这就是,当主体的自我快乐与由同情传达给主体的他人的快乐发生冲突时,主体应当根据哪一种快乐作为判断善恶的道德标准?休谟发现了这一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他设定,他人及社会的快乐通过感情触动我们的程度,既然比我们自己产生的快乐是恒常的、大量的和普遍的,它们就能在实践中抵消我们自己的直接快乐。所以,在冲突的情况下,社会和他人的快乐是判断善恶的标准。休谟虽没有明确提出计量方法,但他主张通过自私本性改变自私方向来调解利益冲

突,这种“设计”显然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而且比理性主义更有力地论证和支持了利己主义道德。斯密认为自爱和仁爱是可以统一的,这种统一的基础就是社会的交换机制。利己心是行为的动力,关系的纽带。但是,在文明社会中,随时都有取得多数人的协作和援助的必要。正是人们从各自的利己欲望出发,互通有无,因而把各种不同的才能所创造的物品组成共同的社会财富,从而有利于人们利己心的满足。也就是说在一个以交换为契机的社会中,不可能有纯粹的利己和纯粹的利他。由此他得出结论:利己就是利他,每个人在满足自己利益的同时,就包含着对社会公共福利的增进。

道德情感论者试图从人类都具有“仁爱”之情出发来克服或超越利己与利他的矛盾,主张人虽然有利己之心,但只要有同情心可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也是美好的。但他们没有看到社会利益矛盾的深刻根源不在于心理,而在于社会制度。他们所说的“大多数人的利益”、“公共利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名词而已。由此可见,任何超历史、超阶级的道德情感是不存在的,想以道德感来调和利己与利他的矛盾也是徒劳的。其实质是从情感方面找到或论证资产阶级道德,使之不仅合理,而且合情。

三、道德情感理论的得失

道德情感理论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在道德理论上走向成熟的一个标记,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从中依稀可闻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呼唤人的道德主体性的余音,感受到新教自由主义的精神。它上揭伦理理性主义和伦理感性主义之偏颇,下开近代功利主义之先河,并从反面深化了后世的伦理理性主义。其理论上的得与失,为我们今天道德理论的繁荣和道德建设的有效推进,都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我们从道德情感理论的贡献来看,它至少在如下四方面是多有启示的: 第一、在人与道德关系问题上,把道德置于人性基础之上,使道德真正成为人的道德,从而避免了把道德凌驾于人之上并与人对立起来的片面性,避免了以往伦理学将道德与人性割断而使道德规范苍白无力的偏颇。反对中世纪的神性道德,以确立道德与人性的真正关系,这是近代西方伦理思想史上早期思想家们的共同呼声。强调人性与道德的不可分割性,实质上为道德情感理论奠定基础,因为人性就是以感情为纽带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寄生在感情上的、具有社会内容的那部

分共同欲望和渴求。道德情感理论从人性出发,从人的情感心理出发,论证了人的感性欲望的合理性、合道德性,排斥了神、上帝、“天理”等虚幻的客观力量在道德生活中的统治地位,使道德成为人自身的规定而不是外在于人的对立物。一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如果脱离了人的情感欲求,只能是徒劳无益之举。

第二、在道德行为发生的驱动机制问题上,第一次将情感作为道德行为发生的初始动机,看到了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情感是行为发生的“第一推动力”,理性只对协调和控制情感起作用,这一思想为现代情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所印证。现代心理学家汤姆金斯(S?Tomkins)认为人类活动的内驱力的信号需要有一种媒介才能激化有机体去行动,起这种放大作用的就是情感。因为情感与内驱力相比较具有更大的驱动性,人完全可以离开内驱力的信号而被各种情感激动起来去行动。心理学上的这一成果,完全纠正了早期动机理论把人类活动内驱力本身的信号和这个信号的放大器———情感混淆起来的根本错误,从而人类活动的诱因获得了科学的解释。[14]

第三、在道德生活中情感与理性问题上,重视情感,但并不反对理性,只是主张用个体理性代替社会理性,并试图使二者统一,强调人的个体主体性。沙夫茨伯利认为,人的“内在感官”(道德感官)是不同于外在感官的,它与人的理性相结合,是有理性的生物的一种自然本性。正因为如此,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都是不完整的人,在完美的人格中,这两种对立的情感是和谐平衡的。沙夫茨伯利虽然把自然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础,但并没有把理性从道德生活中排除。休谟甚至认为,理性在指导意志方面并不能反对情感,“当我们谈到情感和理性的斗争时,我们的说法是不严格的、非哲学的”。[15]斯密强调对情感的调控是美德的前提。这些思想对于弘扬道德主体性、增强道德责任感、培育人的道德素质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四、在道德行为的选择问题上,主张个人意志自由与社会制约的统一。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他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就要求行为主体根据内在的道德信念选取一种可能的、具有最大道德价值的行为,在这种选择过程中自由和必然都是不可少的。休谟就指出,“必然学说和自由学说不但和道德相符合,而且是维系道德的绝对的必要条件。”[16]道德情感论者认为,意志的自由实质上就是情感的自由,因此,在整个道德选择过程中,善恶判断、责任承担、行为价值,都是由道德情感所支配。这些思想是相当深刻和合理的。如果我们只承认理性对于道德选择

的唯一支配权,那么驱使行为主体进行道德选择的准则和规范,就只能归结到“强制”的框框里,道德选择就成了被神化的理性自我意识能力的一种机械性程序,这只能导致个体存在的人格解体和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无视和冷漠。这也是我们在当代道德建设中必须引起警醒的重大问题。

其次,从道德情感理论的缺陷来看,也在如下四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第一、在道德来源问题上,看到了道德产生的心理前提,而忽视了道德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注重了道德的个体发生,而忽视了道德的种系发生。道德是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共同作用的产物,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多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道德情感论只谈论个体道德来源而忽略了对道德种系来源的探究。不了解道德的种系来源,便无法真正理解个体道德来源,也会在道德本质、道德动机、道德价值、道德判断等问题上陷入迷津。“当我们从发生学的层面,对种系道德起源作一审视,便会看到仅仅把道德来源归结为情感是失之于简单化的。道德情感论切断了从种系道德起源到个体道德来源的连续性,直接从非发生学层面探究个体道德来源,致使其理论失去赖以支撑的地基。”[17]

第二、在对道德感本身的把握上,把道德感及其真理性看作是不证自明、直接就可把握的,具有明显的直觉主义性质,这种直觉主义实质上是主观唯心主义。早期英国情感主义者几乎都认为,在人身上,除了有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之外,还有一种与之并列的官能,这就是道德感官。这种道德感官以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为感受对象,能自发地对之辨别判断。尽管其中有的思想家看到了这种道德感官说与科学常识是相悖的,如赫起森就曾试图用洛克的知识论来解释道德感有一个知识基础,但最终还是坚持了道德感来源于“反省”(内在知觉)的思想,并且认为,知觉的道德特性如同洛克所说的物体的第二性质(如颜色、声音)一样是我们头脑中的主观自在。这种用直觉主义来解释道德情感的作法,虽然反对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某种片面性,但同时也否认了道德的客观价值标准。

第三、在对情感概念的理解上缺乏科学性。在沙夫茨伯利看来,所谓情感就是一种意向,当客观外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引起一种“感受”或曰爱憎的意向,这就是情感。道德情感就是内在感官,但人的这种“内在感官”毕竟不同于外在感官,而是与人的理性相结合的,它是有理性的生物的一种自然本性。休谟用他的

知性说来解释同情,认为道德情感是观念和想象作用的结果。斯密也认为,只有凭借想象,才能感受别人所感受的感觉。这些观点都没有从情感自身的内在特质去界定情感。情感有其特定的规定,至少包括情感体验、情感表现、情感生理三个方面。现代情绪心理学家拉扎勒斯(R?Lazarus)认为情感是一种综合性反映,不是人的原始本能,每一种情感都包括了生理、行为、认识三种成份,人们所体验到的情感是对情境刺激的评价和所引起的身体反映得到的。道德情感论未能就情感本质把握情感,因而在论及道德起源、道德动机、道德判断的情感功能时,就难免空泛含糊,严重影响了该理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第四、在对道德行为发生的机制上,只专注了情感的诱发和冲动,没有看到道德行为发生的过程性和复杂性,或者说,对道德行为动机(同情)只作了静态的现象描述,没有作动态的深层次探讨。休谟用他的因果观解释了同情机制。由于一切人的心灵在其感觉和作用方面都是类似的,凡能激动一个人的任何情感,也总是别人在某种程度内所能感到的。当我们看到一个人行为的情感效果时,我们的心灵就会立刻转到它的原因上;同样,当我们看到某一情感的原因时,我们的心灵立刻被传递到结果上,并被同样的情感所激动。显然用先后相继的因果联系来解释同情的发生是牵强附会的。斯密也非常重视同情感,并将其作为一个过程来考察,但他也把这一过程解释为仅仅有想象和认知因素介入的线性过程。在道德行为的现实层面上,同情不等于道德行为,同情能否过渡到道德行为,还取决于个体人格、利益考虑和道德环境等因素。道德行为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序列,是情感、认知、价值、联想、需要、环境等因素交互整合的过程。道德情感论者看不到这些因素,故对问题的看法就显得浮泛。

中国传统道德的全部努力,在于实现社会生活的道德化,然而结果却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富于德性的社会;而现代社会道德的全部努力,在于实现道德化的社会生活,然而结果却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充满善性的社会,相反社会罪恶不断滋生和蔓延。为什么几千年的道德建设换来的却是社会上响彻一片的道德滑坡的责难?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以实现个体心性的道德纯正和社会生活的有序化?目前学界有一种普遍认可的呼声,这就是,道德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姑且不论道德法律化了还有没有道德存在的必要,重走道德理性主义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相反必须从对传统道德的理性主义批判入手,充分认识情感在道德科

学中的意义,并最终走向对道德情感的强调,实现道德向自由情感的回归,使道德建设同人类心灵的秩序和谐统一。这就是我们总结近代西方伦理道德情感理论的得失所得出的结论。

参考文献:

[1][2][3][7][9][10][12][13]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656,689,761,763,760,787,782,807.

[4][5][15] 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0.451,498,453.

[6]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211.

[8] 亚当?斯密,蒋自强等译.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5.

[11]陈根法.心灵的秩序———道德哲学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8.

[14] 李建华.论情感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江西社会科学,1986,(6).

[16] 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87.

[17] 魏磊.伦理理性主义的逆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6).55第1期(原载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3月第6卷第一期)

道德品质试题

2015中考政治测试题( 道德品质部分) 一、选择题 1.连云港市志愿者邱永军在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立即远赴灾区,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灾民,受到灾区人民的高度评价。这说明 ( ) ①做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③承担责任的前提是要有回报④爱是一份情感,一种奉献,更是一种责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告诉我们() A.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世 B.不讲诚信的人对自己有利 C.讲诚信的人对自己不利 D.不讲诚信的人难以立身处世 3.诚信是一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诚信的基本要求是 ( ) A.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B.以诚待人,以信交友 C.理解宽容,与人为善 D.相互尊重,平等交往 4.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评选组委会给武文斌的颁奖词是:"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他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 A、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B、要正确对待挫折,挫折越多越好 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本身价值高低 D.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要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5.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告诫我们 A.不能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B.要知荣辱,只讲自爱 C.要知荣辱,只讲自尊D.一个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6.以下对"知耻与自尊"的理解,错误的是 A.不知羞耻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B.只有产生沉重的羞耻感才会有自尊 C.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D.沉重的羞耻感对人的成长非常不利 7.小敏在小学读书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升入中学后常对同学说自己以前成绩很优秀。小敏的表现反映出的是一种 A、自信心理B.自尊心理C.自负心理D.虚荣心理 8.2010年3月17日,北京电视台报道:一群穿着校服的初中生,在地铁通道里"卖唱",并且还打出两个口号"我们是90后!"、"我们不是啃老族!"这些初中生的行为 ①有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②表明他们独立意识增强③有助于磨砺坚强的意志品质④没有实质意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的人。 A.勇于创新B.自立自强C.诚实守信D.乐于奉献 10.自立人生少年始,下列选项体现自立的是 A.小林代表本班参加运动会比赛时对同学说话"我一定能行" B. 小丽在同学面前炫耀新买的手机 C、小敏害怕同学说闲话,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 D.小明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扫房间 11."拼爹游戏"不是一种游戏,而是指当今一些青年在上学、买房子方面比拼的不是自己的能力,拼的是各自父母的实力。社会上也有所谓贫困家庭出身的是"贫二代"、富裕家庭出身的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1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对人对事(包括对自己的言行)做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判断。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A,道德认识的掌握:道德认识与文化知识一样,是以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概念是社会道德现象的美丑,善恶,公正与偏见,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B,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评价是是根据已有的道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是非,善恶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正确的道德评价能使平的趋于完善。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半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客观的效果到内在的动机;从他人到自己,从片面到全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知识的丰富,学生逐步学会对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全面的,客观,正确的评价。学生的道德品德评价水平发展虽然受个体发展年龄的制约,当也能通过教育给予促进。2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意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3道德意志是在知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是表现出来的品德意志。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观念的能动作用,是在一定的道德情景中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一种力量。道德意志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人的道德认识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它是对人的品德作评价的客观依据。a,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一般情况下,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的效果是一致的,但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便会出现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不一致的情况。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确立道德动机的同时,必须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良好动机的正确行为方式。B.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道德行为习惯是指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联系的一贯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一种潜在的强大内部力量,一旦行为习惯形成便标志着品德的最终完成。它是在无数次重复,有组织的;联系和训练以及与坏习惯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 如何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1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激发学习兴趣,使之产生一种需要感。2要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使之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坚定自己的能够学好的信心3学习要有一定的难度,即使这种难度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向更高难度攀升4引导学生正确评定自己的学习成绩,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目标,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论述知识学习过程:1选择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教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的运用视,听,嗅觉进行感知。2,领会阶段。实在知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领会和理解。所谓领会是指明白,知晓知识的意义及结构关系。3保持阶段。在理解,领会之后,知识的学习就进入了记忆储存阶段。对所学知识需通过记忆才能在头脑中保持住。 4.应用阶段。学生学习知识,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知识既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深化的环节,还是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主要途径 论述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4.重视个别差异。5.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综合教育。6. 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加强对国际化的了解与交流。 家庭中哪些因素对教育产生影响。1.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子女学习成绩和品德面貌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2.家庭的经济状况、物质生活条件这一因素对教育也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3.家庭结构在其完整性上,可区分为常态家庭和非常态家庭。非常态家庭自然结构则可能成为他们学习、成长的精神负担。4.家庭的气氛,指的是家庭成员在经常状态下占优势的、一般的态度和感受,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非自然的主观因素。5.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对学生的学业有很大的影响。

何怀宏《道德情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十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36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 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同意卢梭的认为同情心源自爱的观点。按儒家的观点,恻隐与自爱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因为恻隐之心是经由的痛苦而感知他人的痛苦,但用自爱却无法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从自己推及他人,同情他人的痛苦,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 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概括地讲,可以这么说,但还需要做些具体分析。完整意义上的道德包括三种现象-一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对道德心理而言,恻隐之心无疑是其原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推动着其扩展和深化;对道德行为而言,恻隐只是一种最初的动力,且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动力;对于道德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它们的最原始也最微弱的动力,必须经过理性的中介才能起作用。恻隐之心是道德最初的涓涓细流,虽不汹涌澎湃,但却源源不断。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主义”扼制甚至消灭恻隐之心的企图,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在一个基本的底饯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恻隐之心绝对无误。“原则”“主义”可能会出错,会忘记生命的根本,而恻隐之心对待生命的基本状态却不会出错,它是人类道德乃至全部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连这一防线也守不住,如果人类连起码的恻隐之心也丧失殆尽,那就很难想象人类会成为什么样子。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作为源头,恻隐之心还有必要发展,它不能满足和停留自身。它最主要的发展当然是和理性结合,使单鈍个人主观的恻隐之心转向普遍客观的道德理性,使人治转向法治。 在当今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德义务都是必要的,但规则和义务并不是道德的全部,道德并不仅仅是规则和义务的普遍履行,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人之间的一种深厚同情。它会让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干枯,会提醒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道德也会与时俱进,只要人类还有恻隐之心,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摘编自何怀宏《道德情感》) 3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恻隐之心让我们同情他人的苦难并做出超越功利、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B.儒家认为恻隐与自爱不同,两者虽都关注自身感受,但它们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C.侧隐对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推动作用呈逐渐减弱的趋势。D.恻隐是人类抵御不道德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它就守住了人之为人的底线。 3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证明恻隐是纯粹的善,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 B.阐述道德这一概念,是讨论“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这一问题的重要前提。

道德品质自我评价范文

道德品质自我评价范文 道德品质也称“德性”,简称“品德”。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道德品质自我评价,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尽在自我评价栏目! 道德品质自我评价 时光荏苒,一学年的学习任务又已接近尾声,默然回首,这一年来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在潜移默化中仍取得了许多不可磨灭的成绩.为了发扬成绩,弥补不足,以利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特自我鉴定如下: 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本人一贯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党的优良传统,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认真学习“xxxx”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以一名新世纪团员的要求时刻鞭策自己。这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自强不息,立志成材的信念,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努力配合班干的工作,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 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 学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个人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不懈奋斗。 三、身体、心理素质方面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在心理方面,我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别人有困难我会热心帮助,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会勇敢的面对,不气馁,不报怨。我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另外就是交际沟通能力还有待加强。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我很积极,够乐观,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道德品质自我评价 xx三年的磨练,使本人具备了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和相互鼓励 的集体团队意识以及敬岗乐业的探索精神,同时具备了较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尊师守纪,关心集体,品德优良,学习态度端正.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从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系,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 对待学习,我认真努力,对待工作我同样也能做到爱岗敬业,谨慎负责,一丝不苟。作为一名XX年工程造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年轻也许意味着欠缺经验,但是年轻也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复习过程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道 德品质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树木先固本,树人先培德。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长身体的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良好的思想行为教育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德育教学工作,对他们的一生将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呢?以下谈几方面来共讨见解。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根据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同一种教育,都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深度,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教育。 首先从低年级,要让他们从小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等等的初步教育入手,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中年级的德育教育是:知道尊重他人,与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养成同学之间有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好习惯等等。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诚恳、宽厚、乐于助人、为人正直、敢讲真话、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要有毅力、有勇气、不怕困难和挫折等等,总之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截然分开,要互相结合进行,在具体目标上分层次,以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遵循小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在具体目标设计上要分层次,对低高年级的学生

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还要有故事性,并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之校园生活要活跃,富于吸引力。特别对于城镇的高年级学生,更要积极提倡他们对接触社会、多接触劳动,从而受到教育。 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1.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条件上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它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育者做经常的工作。在制定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提供良好的榜样,并合理使用表扬、批评、惩罚等强化手段。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加强校风、班风建设。 2,不良行为的矫正。作为教育者必须改善学生的不良行为。在提高道德认识、形成是非观念的同时,要改善人际关系,清除疑惧。行为不良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斥责、惩罚和同学们的耻笑,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和进步的同学存有戒心甚至是敌意,但他们又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接受教育,改掉不良行为,就必须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改善其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另外,还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一个学生如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会自暴自弃,失去上进的动力。如果教师能够发现道德落后学生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抓住时机,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表扬,或委派他们为全班服务以示信,就会重新点燃他

关于道德品质教育

关于道德品质教育 北袁口小学 2013.2.24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尤其母亲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特殊重要、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孩子一出世,首先接触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就开始扮演老师的角色。在长期相处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在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教”的作用。父母的行为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方向,这是一方面。另方面观察孩子的言行,针对性地施行教育,培养他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他的学习兴趣,矫正他的不良行为,使他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孩子是一件艰苦细致的工作,但教育孩子就像骑单车上坡和下坡一样,上坡时辛苦,下坡时就春风得意了。现在你少打几圈麻将,少一些吃喝玩乐,少一些应酬,把心思放在教育孩子成长上,作出牺牲,吃些苦,将来孩子有出息了,你下半辈子日子就过得顺心畅意,包括你的孩子。反之,你就会痛苦甚至抱憾终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苦果自己收。即使你事业有成,积累了许多钱财,但教育子女的失败,是你一生的失败。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家庭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家庭教育的水平逐步提高。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比如,孩子及其家长、老师大多是独生子女;电脑、电视的普及减少了亲子沟通时间;网毒网瘾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带来许多问题;离婚率持续递增,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子女教育令人担忧;某些领导干部、富人和社会名流子女的不良行为引起公愤等。另外,近年来,未成年人性行为的随意与多发,引发了少女流产现象增多,不仅危害了她们的身体健康,也使青少年性犯罪增加。 首先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必须以德为先、以德为重,明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为此,要普及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育能力,使家庭与学校、社会紧密协作,帮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特别要关爱和帮助各种困难家庭。希望各有关方面深入调查研究新时期家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对策和建议。 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已经出现第一代独生子女养育第二代独生子女的情况。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过高期望、过分溺爱、过度保护、压力过重、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现象相当突出,不利于孩子养成健全人格、提高全面素

所谓道德品质就是指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所谓道德品质就是指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 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表现为: 1.正直无私。就是公正无偏,公而无私。即为人处世公道正派,廉洁奉公,不徇私舞弊,不以权谋私。无私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高贵品质。无私的品质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公而无私、因公弃私,绝不因私害公或损公肥私。 2.忠诚守信。这意味着对国家与人民、对理想与事业、对职务与工作忠贞不贰,尽心尽职;也意味着诚实无妄、诚信无欺、实实在在地做人,尽心尽力地做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3.仁爱互助。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喜人之所喜,忧人之所忧,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4.勇敢进取。是指为了真理和正义,无所畏惧。勇敢进取意味着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参与竞争,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具有英勇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味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永远迸步。 5.敬业好学。是指热爱和崇敬自己的职业,认真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地钻研、学习专业技术。敬业好学意味着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意味着热爱学习,对自己的工作、业务、技术、学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6.勤劳节俭。是指勤奋努力,不辞辛苦地劳动或工作,不断地创造财富,合理地使用能源和资源,珍惜劳动成果,爱惜时间,不懒惰,不奢侈浪费。 7.谦虚谨慎。谦虚也包括谦逊,意味着虚心好学,永不自满,不盛气凌人,不高傲自大;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尊重别人的人格,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平等态度。谨慎意味着认真仔细,谨言慎行,合理地调控自身的欲望、情感、情绪、爱好、习惯等,不浮躁,不草率,不马虎,不放纵。 8.遵纪守法。是指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和维护所在党团组织的章程和纪律,遵守和维护自己所在机关、团体、部门、企业和单位等的一切规范性决定和纪律,同时还有遵守和维护自己生活所处空间各个场所的规定、纪律和要求,使个人言行符合法制要求和纪律规定。 9.文明礼貌。是指个人的言行要合乎科学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行为端庄,举止文雅,合乎道德规范。 现代化企业员工的素质: 一、要乐于承担更多的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对于分给自己的任务,把它当作一件极为重要事情,分清分量,按时做好。工作就是责任。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上天赋予的使命,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应该做到更好。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即使是辛苦枯燥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道德情感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道德情感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道德情感”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道德情感 亦称“道德体验”。 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社会性情感。 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当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时,就产生肯定性的情感体验,如爱慕、敬佩、赞赏、热爱、欣慰、荣誉等;否则便产生否定性的情感体验,如羞愧、憎恨、厌恶等。 道德情感按其内容分,有自尊感、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同志感、友谊感、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人道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等。 按表现形式来分,有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形象的道德情感体验和伦理的道德情感体验三种主要形式。 (1)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 它是由于对某种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突然产生的情感体验。 往往对道德行为准则的意识不明显,缺乏自觉的性质。

对人的行为具有迅速定向的作用。 (2)形象的道德情感体验。 它是通过联想某种具有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的形象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这种现象是作为社会道德标准的化身而产生的,可使人更好地认识道德要求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扩大个人的道德经验。 同时,这种形象生动、具体,常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成为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 (3)伦理的道德情感体验。 这是一种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观念、道德理论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具有较大的自觉性与概括性,但仍是以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和形象的道德情感体验为基础的。 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紧密相关。 它伴随着道德认知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道德认知的深化而加强;同时对道德行为有巨大的推动、控制和调节作用,可使人们保持良好的行为,并制止行为过失。 在实际的道德情感培养过程中,应注意:(1)丰富学生的道德观念,并通过教师的言语提示或集体舆论的作用,使学生在领会社会道德规范时,及时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2)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与具体生动事例

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

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 转眼又是期末,对于道德品质方面,你如何评价自己呢?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尽在自我评价栏目! 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 时光如梭,两年的大学校园生活就如白驹过隙。一学年的学习任务又已接近尾声,回首过去,感到这一年的学习生活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因为大二是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能力为以后谋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虽然这一学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战果,但在潜移默化中仍取得了许多不可磨灭的成绩。在学期即将结束之时,自我鉴定如下: 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

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 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学习方面。 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平时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够熟练的操作各种办公软件,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三、身体、心理素质方面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和同学团结一道,配合其他学生干部顺利的完成各项工作。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大学两年,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身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 本人自入学以来,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品德的构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品德的构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学校德育的意义: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理想教育的目的条件和保证 学校德育的目标:总目标与分目标现实目标与潜在目标三个层次的德育目标三个阶段的德育目标 学校德育的原则:价值导向性原则正面性教育原则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合力最大化原则知性统一原则 学校德育的基本模式: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道德两难问题法公正团体法}道德体谅模式{学校德育的基本职责是满足学生与个人友好相处的需要学校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会关心和体谅他人教师的表率和环境的陶冶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价值澄清模式} 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道德{说服法示范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班级组织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学生亚文化是维系班级组织存在于发展的物质要素班级组织是以教学中心色共同活动体系共同学习活动是构筑这一组织的一块基石班级组织是一个复杂的人际交往系统 班级管理的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纪律学习班干部卫生心里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管理 班级建设的原则:抓大局系统性主导性学生为本民主性》原则 班级建设方法:班级组织建设方法班级制度建设方法班风建设方法 班级活动的策划:力求班会内容与形式多样化选好班会的主体精心设计班会的进程有条不紊的召开班会 班级活动组织:充分准备重视动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尊重班集体意愿为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展现提供舞台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倾听学生的意见提高班集体的质量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班级是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德育管理班级管理是落实学校德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经验 班集体的建设方法的具体应用:班级组织建设的方法:慎选班干部组建好班委会加强班干部教育工作班级制度建设的方法:按照民主的程序制定班规不断强化班规权威化通过树立典型使班规管理生动化班风建设方法:率先垂范提供示范鼓励正面行为引导班级舆论走向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描述了事物的特征及其关系是关于既定事实定义及事物之间的规则和原理等。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有关,涉及某一情景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性步骤 概念同化:上位下位组合学习 尝试错误学习—桑代课: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接一定联接需要通过试误建立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以观念为媒介的。 认知学习理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形成S-R联接而是生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而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学习受主体预期引荐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前运算阶段2-7 具体运算阶段7-11 形式运算阶段11 最近发展区:是为维果斯基用来解释儿童怎样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他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的完成任务,但在承认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等形式,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 艾利克森的人格发展:信任对不信任向主动羞怯与怀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完美无缺对悲观失望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

《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所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

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五篇参考

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五篇参考 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从平常事做起,一点一滴做起,为传承文明,践行美德,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精选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篇一 一直以为,不能实现的理想没有存在的意义,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而能实现的,又仅仅如同你手中握着的一瓶可乐一样简单;从两方面说,都是可有可无的。我个人的观念里,仍然认为你做到的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能做到的。很多因素影响了我们的脚步,或好或坏,或者不能作出评价。我们到底应该报有什么样的态度,我们是否应该一直都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去看待。 但是人总不能没有理想,很多情况下都不能,你需要一个支撑你的信念,不管是否你认为需要。记得很早看过一个试验,蒙上一个人的眼睛,让他向前走,他走不成直线。原理我不想深究,但是有一点和我们的状态总是想像的,大部分人还是不能预言到10年以后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也看不到明天,下一个时刻,甚至下一秒所发生的事情,我们称之为意外。

所以我的哲学理论在受到考验,我在考虑每一步的意义,但是总体上,长久而言,我究竟会不会走弯路,我是不是在围绕一个灯塔作着徒劳的绕圈行动。理想,在这个时候突现出其存在的实际意义。每走一步,你可以看到,你距离你的最终目标是否更近了一步,还是你在远离,奔向了其他方向。 参考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篇二 大学三年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是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能力为以后谋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从跨入大学的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这一信念作为人生的又一座右铭。 大学三年里,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即思想道德。大学三年系统全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自觉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则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系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御封建迷信等错误倾向;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坚持把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六、七章道德发展和性别角色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第六章道德发展 第一节道德与品德发展的概述 三种道德学说 原罪说: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它假定人类在本性上带着原罪,需要某种形式的神圣的救赎。基督是人类的救世主,父母对儿童也有类似作用。这种观点在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及良心的发展理论中也有痕迹,即认为儿童内化了父母的是非标准,从而具有了道德感。 先天纯洁论:认为儿童基本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是社会尤其是承认腐蚀了他们。这种观点主要反映在皮亚杰的自律理论中,他认为是父母阻碍了道德的发展。 白板说;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洛克,认为儿童既非先天纯洁也非污浊的,而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代表观点是学习理论,他们强调发展是强化和模仿机制的结果。 什么是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具有如下特点:1、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2、道德品质必须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指导,并在这个指导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进而产生道德行为。3、道德品质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稳定的倾向和特征。 品德与道德关系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2、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品德是属于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3、道德与品德内容不同,道德是一定社会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品德是道德在个体上的反映和表现,是道德内化的结果。4、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是由于品德通常定义为个体的心理特征,并不能反映“个体”道德领域的全貌,所以通常仍用“道德发展”来指个体领域的道德心理发展。 道德发展一般包括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等四个方面。 品德的结构 从心理概念引申而来的品德结构,主要有三分法、二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是以提顿斯和康德的知情意引申而来,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二分法是由把心理看做是由认识和行为两种成分构成的整体引申而来;四分法认为心理结构可以分成知情行意四个成分。 美国品德心理学家雷斯特从分析特点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出发,强调

道德品质的概述

道德品质的概述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准则。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准则来评论一个人的行动,而且也根据这些准则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当一个人按他所处的社会集体的行动准则去行动时,我们就说他的行动是合乎道德的;一个人不按这个集体的行动准则或是直接违反这个集体的行动准则去行动时,我们就说他的行动是不道德的。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各个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反映,它具有阶级性;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是伦理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 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一个人常常依据一定的行为准则采取某些有关道德方面的态度、言论和行动。道德品质就是指一个人在一系列有关道德的行动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道德品质作为个体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既依存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条件,也有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此,道德品质就成了心理学的一些分支(如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所研究的对象。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三种基本成分。这三种基本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一般说来,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练习和锻炼形成起来的;同时,道德行动又可以巩固、发展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就是这些基本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学生具有道德品质不只是具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而且要表现为道德行动,许多道德行动还应该培养成牢固的习惯。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矛盾斗争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每达到一定的时间或程度,就会发生质变,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来。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有着质的区别,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当然,这种差异也表现在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上。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从各个不周方面去进行,有时可以从培养学生道德行动和习惯开始,有肘可以从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着手,有时可以从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做起,不能机械地遵循由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行动和习惯的途径。但是只有在这些基本的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时;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形成。 在我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道德品质教育的内

关于道德人格

关于道德人格 所谓人格,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也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在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特有的人格同他人区分开来。如果把众多的人格相比较,就有正常与异常、高尚与卑下的差别。心理学总是把人格与人的生理活动、生命活动相联系,分别人格的正常与异常,并试图纠正异常以归于正常。伦理学总是把公民个人的人格同其社会道德关系和社会道德活动相联系,区别诸人格的高尚与卑下,并力图改变卑下的人格以归于高尚的人格。所采取的观察角度和标准不同,对人格的区分也就不可能一样。伦理学从善和恶、高尚和卑下的区别上看待个人人格之间的差别,因而其人格概念也就是道德人格的同义语。 一般说来,道德人格就是具体个人的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道德人格标示着公民人格的道德性,同时也标示着整个人类与动物的区别。道德人格可以划分为由下到上的数个层阶,那种丧失了最起码的人类道德,处在最低道德人格层次或低于最低道德人格层次的人,可谓丧失了人格。 周恩来不愧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道德人格的典范。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撰写的《领导者》一书中,曾设专章阐述了他心目中的周恩来及其所具有的道德人格。尼克松认为,周恩来的教养使他具备才智、尊严、风雅、仁慈、决心和毅力等品德。在周恩来身上,我们

可以深深感受到道德人格的巨大力量,增强树立培养和完善道德人格的坚定信心。郑培民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塑造道德人格是涉及公民道德建设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

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之间有什么关系

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1.道德反应人们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利益关系,而利益关系的核心是价值观。 2.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化,与法律不同,规范是形式的东西。 3.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是人们自觉地用来控制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 4.道德既不同于习俗,又有别于法律,它是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评判的标准,它是靠教育,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的。 二、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一定阶级社会准则转化成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1.从普通心理学上理解品德是一种心理特征,人格(个性)品德发展构成了性格个性发展的重要部分,品德形成也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品德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服从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不是社会现实的机械的模仿,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3.品德具有社会性、统一性、稳定倾向性、自觉性、区别性、调节性。 三、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1.品德是人的道德的内化,是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体现。 2.品德是道德动机与道德实践(行为);道德意识倾向性与道德心理特征;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还是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有机统一。 3.品德是一种特殊的个性心理,它体现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具有稳定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这一根本属性,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 4.品德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社会道德关系舆论的作用下,在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法制,是一个范围、名头之下,共同遵守的法律、制度。 法治,是按照所制定的法律、制度执行和治理的概念。 排序是:法制在前,法治在后。连法律和制度都没有,治理什么?啥法律、制度都有了,不按其执行,更和没有一样。法制和法治的运行,就如同体育比赛的规则与执行的裁判是一样的道理和现象。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 1. 心理现象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2. 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 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第四节心理科学的发展 1.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2)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4)认知心理学学派 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是物质 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类具有高度 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异常丰富,物质基础。心理现 象与脑的结构与机能分不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灵活,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 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 统1) 2)3)4)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脑内的神经元数目大约有1011~1012 个,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量的10 倍,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多种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构筑,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和电学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元回路或神经通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活动是机体行为的基础。 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和性活动等。 脑干:脑干的下界与脊髓相连,上界以视束与间脑毗邻,自下而上有延脑,中脑和桥脑三部分组成。 大脑皮层各叶与不同的心理活动有关,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