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_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详解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_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详解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南美白对虾养殖难吗?需注意什么?(附科学养殖技术)一、放苗前准备工作1. 选址: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池塘最适宜。
2. 放苗前一年的9月份之前,把池塘老水排干,然后清淤(一般留8~10cm),堵上水门,然后曝晒池塘。
3. 放苗当年3月份,开始整塘,先加20cm左右水,全塘均匀泼洒“清塘修复安”塘底消毒,最后进1~1.2m的水。
4. 进水三天后,打茶麸(10~15kg/亩)杀野杂鱼,根据塘水的情况,用“新威灭”水体消毒,测量盐度,然后试苗,在塘里扎一个1m深的小网笼,然后随机放100尾试水苗,2天后看成活率,九成以上就可以放苗。
二、放苗1 . 苗种选择:选择大厂家、口碑好的一代苗(价格在180~260元/万苗)。
2. 放苗天气:选择晴天,上午10点钟以前。
3. 放苗前的工作:放苗前一天用“碧水安”解毒,测量水质,放苗前两个小时泼洒“激活” + “活力钙”,减少虾苗的应激,而且可以让应激蜕壳后虾壳迅速地硬起来。
4. 记录数据:每天溶氧变化(尤其是晚上和凌晨)、早晚总碱度、pH 值、亚硝酸盐含量、氨氮含量、投喂次数、投喂质量、投喂料号、吃完时间、开增氧机的瓦数及时间。
三、投喂次数、质量、料号放苗前3天,每天一餐,第1天500g/10万苗,每天10%递加,第3天投喂700g料/10万苗。
放苗4~18天(18天左右上料台),每天两餐,承接第3天喂料质量,每天10%递加,第18天1.3kg料/10万苗·餐。
放苗18~45天,每天三餐,承接第18天喂料质量,每天10%递加。
第45天12kg料/10万苗·餐。
45天后,每天每餐都按照45天的投料量投喂(塘的自净能力有限,不能再加料,一个半小时看料台,视吃料情况,具体操作)。
3cm以下,投喂开口料;3~5cm,投喂零号料;5~7cm,投喂一号破碎料;7~9cm,投喂一号颗粒料;9~11cm,投喂二号1.2料;11cm以上,投喂二号1.6料(换料的时候两种料要掺在一起喂2~3天)。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

育苗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幼体、水体、、饵也病害、管理。
幼体得质量对育苗有很大得影响,如果幼体得质量不好,如活力不好,畸形,携带病原生物等,会 直接影响育苗得成败。
判断就是否为合格得优质幼体,用烧杯观察其幼体就是否活跃,附肢划 动就是否有力,趋光性如何,镜检主要观察其卵黄颗粒如何,刚毛就是否完整无损伤,就是否挂 脏,就是否畸形(尾棘就是否张开,就是否有折断等),如果有条件最好检疫瞧就是否携带特定病 原,优质无节幼体得比率占90%以上,不能低于80%,畸形率>10%即淘汰。
注:无节幼体时期可能不就是完全得内源性营养,可能就是通过体表等途径吸收一部分营养, 一般如果水体不就是非常瘦得话就是完全可以满足幼体得需要得,在这个时期往水中加入少 量得Vc 、复合Vb 等应该有一定得作用。
最近几个月因为幼体得质量出现得问题:1)真菌病,有一次出现,Z2发病,虽然用了 0、05ppm 氟乐灵,但因为其携带真菌较严重,所以 应增加用量与使用次数才能预防。
2)发光菌:有可能就是来源于幼体,因为在亲虾那边经常瞧到发光得海水,而且据雷师傅说她 那边没有加过海水,但也出现了发光现象,所以怀疑就是幼体携带得荧光菌。
3)活力较差,引起挂脏、拖时间,一般出现这种问题要加温、投百碘(蚤状一期一般0、15ppm, 但此阶段很少用,因为苗得抵抗力较差,随着苗得长大用量可适当增加)4)有可能携带原生动物或者就是其幼体,如果育苗过程中调控水质不到位,也可能会导致其水体水体得质量如何,对虾苗影响极大,育苗过程中最重要得就就是调控水质。
水质主要包括两个 方面,第一就是其各项理化指标,第二则就是其透明度(悬浮物等得浓度)、粘性、底质等。
第一部分:理化指标一、PH1、PH 对虾苗得影响1)pH 改变,氢离子通过渗透、吸收作用,影响动物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从而改变其输送氧气得 能力,碱性过强得水直接腐蚀鳃组织,导致呼吸障碍而窒息。
2)PH 得改变会改变物质得存在形式,特别就是一些有毒物质得存在形式,改变其毒性从而影 响生物得生命活动。
南美白对虾育苗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生活习性(一)栖息习性:南美白对虾属温、热代虾类,喜栖息于沿海近岸,浅海湾和江河入口咸淡水地区。
刚孵出的仔虾营浮游生活,于近河口的内湾浅水中觅食。
长成后喜栖息饵料丰富,光线较弱的水体中下层,夜间活动较白天活跃。
虾静伏在水中,靠步足支撑身体,同时游泳足缓缓摆动,虾在水层中游泳时步足弯向胸部,靠游泳足频繁划水使身体前进,受惊或遇敌害时则以腹部的连续屈伸向后弹跳逃避。
南美白对虾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能在水温10℃--40℃水域中生存,适宜水温为20℃--35℃,生长最适水温为25℃—32℃,最低致死温度7℃,最高致死43.5℃.正常情况下,南美白对虾耐受高温能力较强,对低温表现敏感,低于18℃不喜摄食,生长缓慢。
南美白对虾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泛,海水、咸淡水以及经淡化后在纯淡水中均可能成活生长。
自然条件下,其在盐度28‰-34‰的自然海水中生长繁殖。
当前我国江浙一带一些养殖场可进行其在海水中的人工繁殖鱼苗,并加以逐步淡化,其在淡水中养殖的生长率并不抵于在海水区中的。
北方内陆地区可引进淡化虾苗进行进一步淡化直至纯淡水养殖。
南美白对虾对水质要求较高,尤其要求体溶氧充足。
在水体溶氧3.5毫克/升以上情况下,其活动正常,生长较快;当水体溶氧2毫克/升以下时,则出现呼吸困难;当水体溶氧降低至0.7-0.4毫克/升以下,则出现窒息死亡。
人工养殖期间水体溶氧高于5毫克/升,对生长更有利。
南美白对虾食性广,属杂食性种类。
在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食物的种类和组成不尽相同。
在自然海区中营浮游生活的幼体,食物组成中植物性饵料比率较高,变态成成虾后,可摄食各种动、植性饵料。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对幼虾体投喂轮虫、卤虫、蛋黄或人工配合饲料;幼虾、成虾和投喂鲜鱼贝类或人工配合饲料。
据报道,南美白对虾的耐粗饲性较强,对配合饲料中的动物性蛋白质水平要求不高,配合饲料中的高价动物性蛋白质原料添加量可适当降低,代以低价的植物性蛋白原料,以降低饲料成本。
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

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
70年代末,美国科研人员先后完成了南美白对虾种虾的培育、交配、育苗和高密度养殖的科研攻关,在中南美洲已形成产业化发展,1988年7月,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引进我国,1992年8月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于1994年人工育苗和批量生产获得成功。
但南美白对虾受种虾成熟及育苗技术的影响,我国至今未能大规模生产种苗,现综述国内外有关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如下,仅供参考。
(一)育苗设施
南美白对虾育苗设施与我国对虾育苗室基本相似。
其育苗池一般为玻璃纤维制成的长方形水槽或水泥池,容积为10~15米3。
育苗用水必须经过2~4次过滤,单胞藻培养用水处理更加严格。
加温可用柴油锅炉或煤锅炉,用热水循环的方式。
用罗茨鼓风机充气。
(二)种虾培育
中南美洲使用的南美白对虾种虾多数从自然海区捕捞,但捕捞种虾时防止精荚脱落。
挑选健康无损伤的、体重50~60克的种虾,以雌雄比例(1~2)∶1放入室内水槽蓄养,放养密度为4~5尾/米2,水温26~27℃,盐度33‰~35‰。
每日蓄养池换水50%左右,并进行充气,蓄养池以黑色遮光网遮盖,池内光照度小于100勒克斯。
投喂新鲜牡蛎、乌贼、冷冻沙蚕等饵料,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10%左右。
- 1 -。
南美白对虾的工厂化育苗技术

南美白对虾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一、亲虾培育亲虾培育应选择体重在40g以上、体长在13cm左右的个体,亲虾投放在土池中催熟暂养,投放的密度控制在20尾/平米,雌雄比例为1:15,水温适合为28℃左右,盐度在35‰左右,,每天早晚各投食一次,投喂量在亲虾体重的20%左右。
二、用切除法诱导亲虾性腺成熟用右眼球切除法进行亲虾的促熟,雌、雄虾均匀切除。
切除右眼球后,在土池中养一段时间,再摘除左眼球,诱导雌雄虾性腺成熟。
促熟后的虾每3天检查一次,当成熟度达到Ⅳ期以上,用网将亲虾捞出来,放入诱导池内暂养。
三、交配产卵当雌、雄亲虾比例为1:3,暂养密度在15尾/立方米的情况下,用人工诱导与自然交配的方法,来达到交配产卵。
雌虾产卵一般在夜晚至凌晨这段时间。
四、收集受精卵进行孵化雌虾产卵后,检查好卵的发育情况,收集、洗卵和计数,再将卵放到专用的桶内进行孵化,孵化的温度应控制的30度左右,孵出的幼体应采取光诱集法。
五、幼体培育的条件南美白对虾发育的基础条件为:密度控制在12万尾/立方米、水深控制在1.5m左右,水温应保持在29℃左右,水的盐度控制在32‰,酸碱度保持在8.1左右,溶解氧应不低于6mg/L以下。
还需要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1、水质处理幼体虾的培育对水质要求较高,从海区抽上来的海水需严格进行过滤,暗沉和两级砂滤,进入培育池前,还需要用滤袋再过滤一次。
为了防止重金属的危害,可在水中加入螯合剂进行水质的处理。
2、饲喂饵料蚤状期的投喂分(Z)Z1、Z2投喂量在3-5万个细胞/mL,要是用人工饵料,需经过绢洗后均匀撒入池中,每一万尾幼体投喂3-5g,Z3期日投喂量为每一万尾4-5g。
糠虾期(M)M1、M2投喂以轮虫为主,水中轮虫的密度应保持在5~10个/mL,M3期投喂以卤虫幼体为主,密度应保持在1~3个/mL。
仔虾期的投喂主要是人工饵料,投喂量为每万尾幼体15~18g,仔虾后期也可以用适量的蛋黄投喂。
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

效果评估
根据治疗效果和虾生长情况,对用药效果进 行评估和调整,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06
育苗技术应用与发展 趋势
育苗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亲虾选择与培育
幼体孵化与培育
选择健康的南美白对虾亲虾,通过精细的 培育,保证亲虾的健康和繁殖质量。
饲料管理
在严格控制水温、盐度、pH等环境参数的 条件下,进行幼体的孵化与培育,确保幼 体生长健康、快速。
之一。
育苗设施与设备
01
室内育苗池
室内育苗池是重要的育苗设施之一,通常由圆形或方形的水泥池组成,
配备有供水和排水系统。室内育苗池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进行育苗,
减少自然环境对育苗的影响。
02
室外育苗池
室外育苗池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育苗设施,通常位于海边或河口地区,利
用自然潮汐或水流进行育苗。室外育苗池的优点是可以利用自然环境中
初始阶段
20世纪80年代,南美白对虾人工 育苗技术初步发展,主要在沿海 地区的小规模养殖场进行试验和
研究。
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随着技术的不断 进步和市场需求增加,南美白对 虾人工育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大规模商业化育苗开始兴起。
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 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南美白对 虾人工育苗技术已经走向成熟, 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
04
幼体孵化与培育
孵化设施与方法
孵化设施
主要包括孵化池、孵化网、孵化桶等设施,要求设施具有良好的保温、过滤和排水性能。
孵化方法
一般采用人工授精或自然受精的方法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需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幼体培育环境与饲料
培育环境
幼体培育期间需控制好水质、水温、水 温和溶氧量等环境因素,以保证幼体的 正常生长和发育。
南美白对虾苗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苗养殖技术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人越来越多,3月到11月份都能进行繁殖。
那要怎么养殖白对虾苗,怎么投喂饲料呢?一、放苗入池选择发育状况良好,体长1cm以上,大小均匀,身体粗壮五畸形,活力强,体色透明,体表光洁的虾苗入池。
虾苗的投放工作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选择在风和日丽的上午或傍晚,水温稳定在20摄氏度以上投放。
放苗时,先将装有虾苗的包装袋放入池塘中,放置30分钟。
让包装内的水温和池塘水温保持一致,避免放苗时因水温的剧烈变化而造成虾苗死亡。
同一池塘最好放养同一批苗种,避免大小不一互相残杀。
放苗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和管理水平以及苗种规格大小来确定。
一般,体长1厘米的虾苗,每亩放苗15-20万尾。
二、投喂优质饲料采用四定原则“定时、定量、定质、定类”。
南美白对虾在5厘米以内,要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
体长5-12厘米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可达35%以上;成虾期,体长12-23厘米,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达30%以上;尤其是在性腺发育期,应保持营养充足。
一般体长1-4厘米时,日投喂量为白对虾总体重的15%左右;体长4-7厘米时,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10%;体长7-10厘米时,日投喂量为其总体重的6.5%;体长为10-11.5厘米时,日投喂量为其总体重的3%-5%。
投喂时应做到勤投少投,每天投喂次数不少于4次,且傍晚和清晨多投喂,中午少投喂;投喂后1.5小时空胃率超过30%则适当增加投喂量;水温高于32。
C或低于15。
C时少投喂;风和日暖时多投喂,天气恶劣时少投喂或不投喂;大量虾体脱壳时少投喂,脱壳1天后多投喂;水质好时多投喂,水质差时少投喂。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据了解,南美白对虾育苗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幼体、水体、饵料、病害、管理。
那么,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有哪些内容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1、水处理。
水处理是指海区海水经过沉淀、过滤、初级消毒后输送到育苗池中,再次进行水体全面消毒,消灭有害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去除重金属离子。
需要补充的是目前水体消毒并不能完全杀灭病害生物,尤其是附近海区的污染程度不一,同时在4月份——10月份期间是湛江的高温阶段,这期间的病害生物发展迅速,是影响育苗健康养殖的关键。
2、车间全面清洁消毒。
育苗池在放幼体前2天,用强氯精(有效浓度20mg/L)全池喷洒,关好门窗,封闭一天。
第二天即可以进水,水处理结合上面的第1条,进水后要用强氯精消毒海水,并通过料水过滤以减少海水生物分泌性粘液,EDTA除去海水中重金属。
此时控制水温到30℃,调节好供气至微弱,用黑色塑料膜控制光照强度至黑暗,做好这些准备即可放幼体。
通常放幼体的时间在下午4点钟,这是为了方便次过料(第二天晚上8-10点)。
放幼体后,可以在水池中注射氟乐灵0.05-0.1ppm预防真菌传播。
3、供气设施。
为了保证育苗水体中溶解氧大于5mg/L,要始终进行充气。
主要是塑料气管的安装,使用前要经清洁消毒,一般使用强氯精或使用甲醛,气管末端采用直通管、三通管或气石相连,串联好铅。
通常每平方水面有6-8个气管。
供气的大小受水位高度和育苗阶段的影响,蚤状幼体水位在100cm左右,通气成微波状;到糠虾时水位在110cm左右,通气成微沸腾;到糠虾后期要经常换水,且通气成沸腾状。
4、供热设备。
育苗的过程中,养殖水体的温度保持稳定递增的变化,通常放幼体时为30℃,之后24小时候即缓慢升温到30.5℃,到蚤状幼体阶段即升温到31℃,之后到糠虾阶段升温到32℃,到仔虾前期升温到33℃,之后到仔虾第8天即缓慢降温直到室温。
整个过程要保证温度稳定,尤其是夜间容易热量散失很需要保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苗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幼体、水体、饵料、病害、管理。
幼体幼体的质量对育苗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幼体的质量不好,如活力不好,畸形,携带病原生物等,会直接影响育苗的成败。
判断是否为合格的优质幼体,用烧杯观察其幼体是否活跃,附肢划动是否有力,趋光性如何,镜检主要观察其卵黄颗粒如何,刚毛是否完整无损伤,是否挂脏,是否畸形(尾棘是否张开,是否有折断等),如果有条件最好检疫看是否携带特定病原,优质无节幼体的比率占90%以上,不能低于80%,畸形率>10%即淘汰。
注:无节幼体时期可能不是完全的内源性营养,可能是通过体表等途径吸收一部分营养,一般如果水体不是非常瘦的话是完全可以满足幼体的需要的,在这个时期往水中加入少量的Vc、复合Vb等应该有一定的作用。
最近几个月因为幼体的质量出现的问题:1)真菌病,有一次出现,Z2发病,虽然用了0.05ppm氟乐灵,但因为其携带真菌较严重,所以应增加用量和使用次数才能预防。
2)发光菌:有可能是来源于幼体,因为在亲虾那边经常看到发光的海水,而且据雷师傅说他那边没有加过海水,但也出现了发光现象,所以怀疑是幼体携带的荧光菌。
3)活力较差,引起挂脏、拖时间,一般出现这种问题要加温、投百碘(蚤状一期一般0.15ppm,但此阶段很少用,因为苗的抵抗力较差,随着苗的长大用量可适当增加)4)有可能携带原生动物或者是其幼体,如果育苗过程中调控水质不到位,也可能会导致其大量繁殖。
水体水体的质量如何,对虾苗影响极大,育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控水质。
水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其各项理化指标,第二则是其透明度(悬浮物等的浓度)、粘性、底质等。
第一部分:理化指标一、PH1、PH对虾苗的影响1)pH改变,氢离子通过渗透、吸收作用,影响动物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从而改变其输送氧气的能力,碱性过强的水直接腐蚀鳃组织,导致呼吸障碍而窒息。
2)PH的改变会改变物质的存在形式,特别是一些有毒物质的存在形式,改变其毒性从而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
如当NH4+、S2-、CN-分别转化为NH3、H2S、HCN时,对苗的毒性增强;特别是EDTA与重金属的络合物稳定性主要取决于PH,PH改变时可能会导致其分解加快,重新释放出重金属离子。
3)当PH降到7.8左右时,可能会导致有害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2、育苗水体的PH西海岸的天然海水PH约为7.9~8.0,经处理后用作育苗一般达到8.0~8.3左右。
但育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PH降低的情况,最低时能降到6.5左右。
3、PH的影响因素1)育苗期间加淡水,淡水的PH比较低,尤其是下雨时,雨水的PH是很低的,大约只有5~6.5之间,所以淡化等时要注意PH的检测。
2)水中的理化反应,如淡水中可能亚铁离子等含量较高,而这些离子的氧化、水解等都会导致PH的降低。
池底有机残饵缺氧代谢产生的硫化氢(电离作用)、铵盐(水解作用)等也会使PH降低。
本次处理水时用虾片和沸石粉共同处理的水PH明显低于之用沸石粉处理组,怀疑虾片会导致PH的降低,或者水中微生物对虾片的分解作用使PH降低。
3)水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也可能导致PH的降低。
因为其次级代谢产物一般是偏酸性的。
4、调控措施1)用生石灰:同时会增加水的硬度,但若加的太过量,可能会影响钙镁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为5.1乘以10的负十二次方,而PH为8左右时远不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2)用碳酸钠:同时会增加总碱度,增大水体PH的缓冲能力。
3)沸石粉似也有升高PH的作用,用了50ppm处理水之后水的PH从7.96升到了8.2左右。
二、重金属离子和EDTA重金属存在于天然海水中,藻、原生动物等生物体内也存在,其对虾苗有很大危害,会造成虾苗的畸形,死亡。
但其危害也受到温度(越高危害越大)、PH(越低危害越大)、总碱度(因会产生碳酸盐沉淀,故其越高危害越小)、总硬度(越大危害越小)等的影响。
EDTA的作用是螯合重金属离子,改变重金属离子的存在状态从而降低其毒性,但这种螯合物只是相对稳定,也会产生光降解、生物降解等作用,且其降解产物有甲醛、氨等对虾苗有很大危害的物质,所以使用时尽量不要太过量,且要注意不要在强光时使用。
思考:西海岸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用的EDTA也较多,一般15ppm,比较高,沸石粉可能能够吸附一部分的EDTA螯合物,处理水时能否先加EDTA,然后加沸石粉使其吸附沉降,再调水将其除掉?三、总碱度和总硬度1、总碱度:指水中碳酸根、碳酸氢根、氢氧根、硼酸根等离子的含量。
本地海水的总碱度?总碱度高的海水其对PH的缓冲性较高(碳酸根、碳酸根水解等的电离作用),且能降低重金属的毒性。
但过高也会对虾苗有毒害作用。
2、总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其对育苗也有重要影响,主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钙、镁是生物生命过程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缺钙会影响虾苗的蜕壳变态,育苗过程中经常加乳酸钙对虾苗进行补钙,促其顺利蜕壳。
(以前好像看过资料说补钙时也要补磷)2)钙离子可降低重金属离子和一价金属离子的毒性3)钙、镁离子可增加水的缓冲性4)水中钙、镁离子比例,对海水鱼、虾、贝的存活有重要影响(水中以15方水计的话,钙约有7公斤,镁约有21公斤,加生石灰过多担心会影响钙镁比)第二部分四、水体的透明度来源:水的透明度主要受有机残饵、粪便、藻等的影响,其随着苗的生长逐渐变浓,原因是投饵越来越多,粪便也增多,水中其它的有机物也增多。
五、水的粘性一般M3~仔虾阶段投饵量加重,根据其活力注意控制投饵量。
如果育苗池的水过浓、饵料过量容易造成饵料的结块儿、沉底,导致虾苗的严重挂脏、活力不好,使用虾片、海草粉、沸石粉等对其都有较好的效果,育苗期间用了沸石粉后酶制剂、益生菌等均可将其分解掉。
育苗过程中若发现水过浓,则应使用沸石粉,最好再使用一些光合细菌利于底质的分解。
据陈师傅讲,观察池壁上虾片沉积的多少就能知道水的粘性如何。
放幼体前处理水时用15~20ppm 的虾片(用300目的网袋搓洗)和50ppm的沸石粉处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六、底质底质如何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尤其到了仔虾阶段,若底质较脏、发臭则应及时搬池,因为仔虾阶段经过前期的有机物积累,容易有较多的有机物沉底,而仔虾期虾苗有沉底和附壁的特性,若底质较脏会对虾苗有较大的损害。
且有机物沉底过多微生物不足以分解之且缺氧就容易发臭,形成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危害虾苗。
可以用酶制剂(为胞外水解酶)、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红糖()等来降解一部分底质。
第三部分、水处理育苗用水一般要经过沉淀池沉淀、沙滤池、沙滤缸过滤,进车间时用棉花、过滤袋过滤。
进水后先进行消毒,可以用漂白粉(约100ppm)、鱼虾安(有效成分为亚氯酸)、甲醛(有效浓度约为6.5ppm)等消毒12小时(要注意曝气十分钟后停气,因为上述消毒液为挥发性,不停气很容易挥发掉),曝气,时间长短与天气有关,太阳越厉害需要的曝气时间就越短,注意检测余氯(用甲醛的话如何检测)。
之后若是水粘性比较大,则用沸石粉吸附,加沸石粉约30~50ppm处理(最近实验同时用了20ppm的顶好虾片处理,效果较好)。
用沸石粉开气处理24小时左右,然后停气沉降24小时,调水。
管理主要包括日常的观测和操作第一部分、日常观测和技术操作第一、观察1、苗的数量:苗有无减少,若出现明显减少,就说明是出现了大量死亡,应及时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2、活力: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活力好的话摄食正常、变态、生长等都能比较顺利,也不易发病。
3、变态时间:看是否正常,有拖时间的现象,拖时间有可能是幼体质量、温度偏低(多在蚤状期)、营养不足(糠虾后)、PH、各种原因引起的挂脏等,应当及时找原因,适当采取措施,如增加营养饵料量、适当加温、缚脚时用氢氧化钠加淡水、氟乐灵或者百碘(怀疑为真菌细菌感染的原因时用)等。
4、体色:看是否有白浊不透明等现象,若有则说明可能发病,微孢子虫病、肌肉坏死病、病毒/细菌性疾病都能导致肌肉白浊,需作进一步的镜检确认。
5、胃肠饱满度:看其摄食情况,是增减投饵量的指标之一,不过如果虾苗有病、挂脏严重时有时也会导致空胃现象。
其肝胰脏内的液泡是起消化作用的。
6、肠道:是否有食物/粪便,蠕动是否正常(仔虾期后肠道一般有一半以上是满的就比较正常,全满的很少),还有其肠道两侧类似于淋巴管,内有快速流动的小颗粒,可能是淋巴细胞7、有无死苗:若有则应镜检观察,找出原因,如果只是偶有死者,其它活力尚可,应该问题不大。
8、是否挂脏或者缚脚:引起挂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水体粘性过大、苗质量/活力不好、感染病菌等等,挂脏往往只是一个外观表现,应当做进一步检查,但如果活力较好,轻微挂脏也不怕,一般蜕壳后就可以恢复。
9、蚤状期:是否拖便正常,若不正常,则可能是消化道出现问题或者是病变,但其拖便似也与饵料种类有关,一般可以用特效品/拖粪宝,幕帝那斯是调理肠道用的,一般在蚤状期一天用一次,约0.5~1ppm10、观察水色,根据虾苗所处时期判断是清还是浓(也是增减投饵量的一个指标,过浓可以采取换水等措施),是否有结块儿等。
11、糠虾后期、仔虾期时捞底观察看是否池底太脏、发臭,若比较脏或者发臭,在仔虾期一般采取搬池的手段,同时也可以控制饵料用量、增加微生态制剂(光和菌)和酶制剂的用量。
12、检测水体的PH、氨氮、亚硝酸盐、总碱度、总硬度等指标(见水体部分)。
第二、技术操作一、消毒1、常用消毒药品:1)漂白粉:一般100ppm左右,过300目网,2)鱼虾安:一般50ppm,直接冲水3)漂白精:一般25ppm,过300目4)甲醛:一般16ppm左右,直接冲水2、注意:1)需要搓的药品要搓的完全,渣不要,不能有成块的落入水中2)注意人身安全3)加入消毒药品后先曝气10分钟后停气消毒12小时4)全池泼洒均匀二、测余氯、中和若在室内用硫代硫酸钠中和,根据计算数据,将硫代硫酸钠冲一桶水,先投多半桶,补满水曝气30分钟,测余氯,再根据余氯的多少再投硫代硫酸钠,循环操作,直到完全中和。
若在室外的话视天气情况而定,阳光强烈的话暴晒除氯最好,如果天气不好则需用硫代硫酸钠。
三、处理水根据水质的变化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沸石粉,虾片等来处理,其使用应和海水的粘性程度有关,沸石粉用量过大的话容易在水中残留的小颗粒比较多,易吸附饵料造成结块,使苗易挂脏,缚脚等。
虾片用量大的话容易沉底(无节幼体期气量较小),造成池底较脏。
处理水时加入沸石粉/虾片后先曝气24小时,再停气沉淀24小时,调水。
四、测余氯、PH、总碱度/总硬度等水质指标,目的是确保放幼体之前各项理化指标达标。
五、EDTA、百安威、VC在放幼体之前,要加EDTA螯合重金属,其用量根据重金属的含量而定,本厂区一般用量为15ppm。
放幼体当天上午一般用百安威活化水质,百安威成分不祥,应该是芽孢杆菌或者光合细菌,也可能是复合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