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
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解密——标苗篇

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解密——标苗篇一基本养殖背景1.1车间及水泥池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车间多为养鱼车间改造而成,棚顶蒙盖两层透明塑料布,透光良好。
标粗水泥池为圆角正方形,面积25-50㎡不等,多数是5m*5m,6m*6m大小。
1.2水源及处理养殖使用地下井水,水质良好,水温常年在12℃-20℃之间,盐度15‰-25‰。
井水泵上来后直接进入水泥池或先经过一个小型蓄水池,有条件的可用砂滤罐过滤后进池。
1.3水体升降温常温虾自然光照就可达到所需温度,高温季节还需要通过通风和长流水来适度降温;春虾和冬棚虾使用锅炉升温。
二标苗管理根据本地养殖情况,标苗管理操作要点如下:2.1 放苗前准备所有硬件设施准备就绪后,进苗前要做好两件事:消毒和肥水。
消毒:包括车间、工具以及养殖水体消毒。
放苗前一周,进行车间和工具消毒。
具体方法是:澳宝渔安宝活化后(1mg/L),浸泡消毒操作工具,并用水泵加喷水枪彻底冲洗车间各个角落,包括下水道等各处死角,彻底冲洗。
放苗前三天,一次性进水约60公分,用澳宝渔安宝或澳宝碘宝1mg/L浸泡5h以上,然后曝气,同时升温至24℃。
肥水:放苗前第二天上午,追加澳华肥水套餐(虾奶粉2斤+澳宝正肠宝2瓶+1包应激宝+15kg纯净水密封发酵12小时后泼洒,此配方用量1000个水体,具体到池子自行计算)。
放苗前一天加光合菌60-100ml/L。
2.2 放苗管理1、水温的调控接苗水温高于运输苗袋水温1-2℃,放苗后每天升温2-3℃,3天内升至28-30℃。
2、保苗抗应激放苗前半小时泼洒澳宝应激宝和澳宝解维宝1-2mg/L。
放苗后再次泼洒澳宝应激宝和澳宝解维宝1mg/L。
放苗3小时后泼洒澳宝虾蟹活力宝2mg/L,同时观察虾苗状态,若浮游不沉底,说明适应不好,再次泼洒澳宝应激宝和澳宝解维宝。
3、放苗第一餐放苗后,如果虾苗很快沉底并逆水附壁,说明适应性较强,放苗后4小时开始投喂第一餐,虾奶粉I段按水体1ppm量投喂,第二餐按标准量投喂。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近年来养殖业中颇受欢迎的一种虾类。
其由于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好、疾病少而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介绍南美白对虾在淡水养殖中的相关技术。
一、水质准备1. 水温:28-30°C。
2. pH 值: 7.5-8.5。
3. 溶氧量: 5mg/L以上。
4. 盐度:0-1 ppt。
5. 硬度:100 ppm以上。
6. 碱度:80 ppm以上。
7. 氮类废物:亚硝酸盐小于0.1mg/L,硝酸盐小于1.0mg/L,氨氮小于0.5 mg/L。
二、虾苗养护南美白对虾苗选用稳健的品种,繁殖行为稳定,符合标准的生长、色泽均匀,不带有异常虫害、病原体或外伤的体表。
虾苗应该获取自高科技孵化场,他们应该对虾苗的免疫、质量、物理健康和符合性负责,并且能够为养殖户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在选择养殖场地之前,应该先考虑虾苗的养殖规划。
虾苗应该在连续1-2周内放入指定的育苗池中。
育苗池应该具备相应的地形条件、充足的水源、连接稳定、遮阳和降温等基本功能。
在养殖过程中,应该采用生态养殖方法,保持水体的稳定和安定,以及鱼种、虾丝、自然养血环和异种鱼共同生长在同一池中等养殖技术,以保持稳定、碱性和硬度良好的水质。
种草和混合沉积物及微生物群落也是虾苗的重要饵料。
三、饲料及喂食南美白对虾是一种主食性生物。
在养殖过程中,建议采用高质量的配方饲料。
还应该加强调理,以保证虾的健康。
建议分为早、中、晚3次喂食,每次喂食量应根据虾的生长情况和水体中生长负荷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南美白对虾常用的饲料有:肉饼、氏隆、豆渣等。
肉饼是一种高蛋白饲料,含磷少、质量好、便于营养吸收。
氏隆是一种饲料,其糖份易于消化吸收,可提高鱼体强度,增强抵抗力。
豆渣是一种含纤维和蛋白质丰富的饲料,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多好处,如提高肌肉强度、增加饵料利用率等。
四、养殖管理1. 水质检测和疏通监测水体中的水质指标,及时疏通水槽,清除积水,以及过滤器和滤网等设备,确保水质的稳定和清洁。
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技术措施

收虾后,要放干池水。地膜池或水泥硬底池,可
用水枪冲 洗全池后, 用0.4ppm二嗅海因消毒后暴晒。
泥 、沙泥底质池要用吸污泵或人工清除表层污泥 、残
饵、 粪便、 动物尸体后, 100- 150 公斤/ 亩生石灰 用 消毒,然后暴晒一周。天气差不能暴晒,可适当增加
消毒药量。
3 .2 放苗前水处理
3 养殖生产管理 3.1 清塘消毒
经过选育和检测无特定病原 (SPF) 的进口亲虾 生产的第一代虾苗,生产速度快,比较适合封闭式循 环系统高密度养殖,但其抗逆性不足,在一般池塘中 养殖有时死亡率也高。 用第一代虾苗养成的亲虾, 经过选育和 (SPF) 检测的亲虾所生产的第二代虾苗具有生长快 、 抗逆性 较强的特点。最好选择地缘隔离较远、 养殖生态环境 差异较大的雌 、 雄亲虾交配繁殖, 避免近亲繁殖造成
2 虾苗选择与放养 2.1 选择种质好的亲虾生产的虾苗
虾苗场育苗方法不同,直接影响虾苗后期生长速 度。育苗用水经过沉淀、 过滤用紫外线消毒,或用次 氯酸钠消毒再用硫代硫酸钠中和余氯比甲醛消毒或其 他抗菌药物处理水生产的虾苗质量好 ; 育苗期水温控
制在 32℃以下比水温偏高的虾苗体质好, 育苗中、 后期用生物活菌控制水质比药物控制水质虾苗质量 好; 前期弱光,中、 后期逐渐增强光照比全程弱光培 育的虾苗更合适池塘放养; 饵料的营养也直接影响虾
3 .3 科学投喂
消毒剂处理经沉淀的备用水,换水最好在天亮前进 行。养殖全过程池水盐度在最适范围内应按 高。 低、高 缓慢调节,以利前期适应、中期促长, 后期
促壮。
为了稳定水质和藻相 ,一般每隔 7- 10 天施用
0.25ppm 枯草芽抱杆菌或 5ppm 光合细菌; 或用 0.3ppm利生素与20ppm沸石粉均匀施人虾池。泥、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资料

虾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清塘:用高压水枪清洗虾塘,清除过多的淤泥。
2、翻耕:阳光曝晒7 天。
3、消化塘底:进水20 厘米,每亩可用红糖2 公斤和光合细菌2 公斤帮助消化塘底,用特制的铁链翻耕池底,白天每2 小时拉链一次(直到底泥由黑变褐,臭味减轻为止),三天后把水排掉。
4、进水:用80目以上的过滤网2—3层进行过滤,网袋8—10米长,进水深度为 1.5 米为佳。
5、增氧:增氧机增氧 2 天(白天停掉,晚上开)6、杀灭敌害:全池泼洒敌百虫2ppm邙日光最强时泼洒,效果最好),打氧30 分钟,杀死甲壳类,如果上一季出现过红体病、桃拉病等病害,三天后再用敌百虫1ppm泼洒一次。
7、培养基础饵料:⑴ 每天早上10 点左右,在有太阳的时候,泼洒白云石粉15ppm (连续使用直到水的透明度为50—60 厘米);⑵ 全池泼洒红糖1ppm;⑶ 全池泼洒枯草芽孢杆菌1ppm;⑷ 如果基础饵料培养不起来,可按每亩 1 公斤海鱼精(大福公司生产)与 1 公斤米糠的量,将两者拌水混合后泼洒。
8、水质要求:⑴ 透明度为50—60 厘米;⑵PH值为7.5 —8.0 (早晨测量值)为佳,测好盐度与PH值,通知育苗厂调好相同的数值。
选苗技巧一、南美白对虾的选苗最好选用通过PCR佥测的虾苗;1、选用卫生状况好的育苗场的虾苗;2、选用个体大、肝胰腺大的虾苗,并且肠胃要有料,粪便要长;3、4、快速降低盐度,在一定量的原虾苗半咸水中加入等量淡水,虾苗放入 2 小时后不死亡,则说明虾苗质量好(虾苗成活率要求在80%以上);5、选择外观健壮活泼、大小均匀,体表干净,大须要直的虾苗;6、旋转式搅水,好的虾苗尾扇张开,逆水性强,随着水静虾苗从中间慢慢散开。
水质管理1、PH早上7.5 —8.0,下午8.0 —8.5, —天之内相差不能超过0.5 个单位。
2、碱度:80—200ppm为佳,在此范围内有利于虾脱壳后新壳的硬化。
3、硬度:主要以钙元素和镁元素为主,淡水中较为缺乏,海水中相对较丰富。
南美白对虾小题型温棚养殖尾水生态化处理技术规程

南美白对虾小题型温棚养殖尾水生态化处理技术规程一、前言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产品,因其肉质鲜美、口感细腻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而温棚养殖则是目前对虾养殖业中的一种常见方式,其优点在于可以控制环境温度、降低病害发生率等。
但是,温棚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进行生态化处理。
本技术规程旨在介绍南美白对虾小题型温棚养殖尾水生态化处理技术。
二、尾水产生及处理原理1. 尾水产生南美白对虾小题型温棚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水,主要包括虾体代谢废物、饲料残留物和虫卵等。
2. 处理原理尾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变成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常见的尾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态法等。
本技术规程主要介绍采用生态法进行尾水处理的方法。
三、尾水处理方法1. 水草池法水草池法是一种常见的尾水生态化处理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将尾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吸收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建设水草池:选择适宜的场地,建设大小适中的水草池,并在底部铺设一层石子。
(2)选用适宜的植物:选择适宜生长于尾水中的植物,如香蒲、芦苇等。
(3)投放植物:将选好的植物种植在水草池中,并注意密度和间距。
(4)定期管理:定期对水草进行修剪和更新,保证其良好生长状态。
2. 好氧反应器法好氧反应器法是一种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尾水注入好氧反应器中,经过微生物降解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建设好氧反应器:选择适宜的场地,建设大小适中的好氧反应器,并在底部铺设一层石子。
(2)投放微生物:将适宜的微生物投放到反应器中,如硝化细菌、好氧菌等。
(3)注入尾水:将尾水注入到反应器中,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4)定期管理:定期对反应器进行清洗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状态。
四、注意事项1. 尾水处理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 尾水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七个养殖技术要点 - 养殖技术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七个养殖技术要点-养殖技术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厄瓜多尔一带,我国于1988年首次从美洲引进,是迄今所知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养殖虾之一。
与中国对虾相比,南美白对虾具有繁殖季节长、幼体培育期短、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对水环境变化的抗逆能力强、生长寿命长、对饵料要求低、离水存活时间长、虾体含肉量大等优点。
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我国目前发展对虾养殖较好的替代品种之一。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七个养殖技术要点,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一、亲虾的选择有条件的地方,要引进美国无特定病毒(SPF)的南美白对虾亲虾。
亲虾应肢体完整,体色正常,有光泽,无伤无病,雌体长要达13厘米~16厘米,12月龄~18月龄,卵巢发育到Ⅲ期。
雄体长12厘米~15厘米,精荚乳白色,无黑化。
雌雄比例为1∶1~2。
二、亲虾培育一般亲虾先在室外池塘中用低温常规方法培育一段时间,繁殖前移入室内诱导交配、产卵。
产卵池多为圆形,直径3米~5米,水深0.6米~1.2米,池底呈漏斗形,池底向中心倾斜,坡度为5%。
亲虾入池前先用80×10-6~100×10-6的漂白粉,浸泡3分钟~5分钟。
亲虾从水温16℃的越冬池进入促熟培育池后,以每天0.5℃的升幅(20时至次日8时升0.3℃,8时至20时升0.2℃)连续8天升至20℃。
恒温2天后,再以每天0.5℃的升幅升至26℃。
培育期间,水质指标为水温23℃~26℃,光照<1000勒克斯,溶解氧>5毫克/升,pH7.7~8.3,盐度27~32,氨氮<0.6毫克/升。
亲虾的放养密度为20尾/平方米~25尾/平方米。
投喂沙蚕、卤虫、贝肉、杂鱼等鲜活饵料与配合饲料制成的湿饲料(二者比例6~7∶4~3),每日9∶00、15∶00、22∶00投喂,投喂量为体重的10%~15%,视水温、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情况而增减。
日换水量在1/3~1/2。
三、促熟成熟雌虾的卵巢呈红色,宽带状。
高位池鱼虾养殖操作规程

二、操作流程
清洗
晒池 进砂滤水 消毒 培养浮游生物 放苗 日常管理 收虾
三、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a 用高压水枪彻底清洗池底,把污染物冲洗干净,并排出池外。 b 让太阳曝晒7天以上。 c 按装底氧。 d 进砂滤海水至平均水深1.6米。 e 安装固定好增氧机。 f 调节好塘水比重,使之与苗池池水比重相匹配。 g 放苗前5天傍晚,用10克/立方水体浓度强氯精(片剂,有效氯含量50%)消毒池水;消毒前先开启鼓风机底氧,上风干 撒药物,后开动全部增氧机,操作时注意穿戴胶手套、帽和口罩等防护用品,若不小心污染眼和皮肤,及时用清洁淡水清洗 干净;完成工作后,最好饮用适量食用葡萄糖,药物均匀后(约四小时)关闭底氧和增氧机。 h 第二天上午,开动全部增氧机和底氧,下午测余氯,若有余氯,用硫代硫酸钠中和余氯,中和余氯后,用优彩乐遮光,以 防底栖藻类的滋生。 i 第三天上午,若总碱低于110mg/立方水体,要用小苏打调节总碱;泼肥水产品、芽孢杆菌和EM菌,上述产品参考产品说 明使用。 j 放苗前1天 排污、吸污,把虾池中央底部污染物清除干净。 k 池中央底部放置料盘一个。
六、收虾
根据对虾的养殖规格、虾池的生产力和市场情况,适时收虾;可采用笼装、拖网等方法收虾。
PART 02
高位池鱼类养殖
一、品种的选择
主要选择石斑鱼和蓝子鱼两个品种。
二、操作流程
清洗
晒池 进砂滤水 遮光
放苗 日常管理 收获
三、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a 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池塘。 b 让太阳充份曝晒氧化7天以上。 c 进砂滤水或经沉淀清澈干净海水到平均水深1.8米。 d 按装增氧机。 e 放苗前两小时,泼葡萄糖等抗应激产品。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食品质量需求的提高,在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事关国家的民生福祉。
作为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虾类因其高蛋白、低脂肪、矿物质元素丰富、肉质细嫩爽口等特点,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现如今,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为我国虾类养殖业做出重要贡献。
1. 南美白对虾的生长特性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底栖海水虾,生长较快,肉质优质。
南美白对虾非常适合在亚热带地区进行养殖,如我国南海沿岸、福建沿海、广东、广西等地。
南美白对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生长速度快: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很快,一般可以在 3 个月内达到市场成熟的标准。
2. 适应水温宽:南美白对虾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宽广,18-32°C的水温都可以生长,适应性较好。
3. 产卵能力强:南美白对虾的产卵周期短,可生长为市场规格的虾种,比其他虾类更有生产潜力。
4. 耐环境波动性强:南美白对虾耐环境波动性强,如饵料、水质、发酵等因素都会对其生长性能产生影响,但适应性强。
2.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是一种将传统对虾养殖与大棚种植相结合的新型养殖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利用温室大棚保温隔热和集中较高的养殖密度,为虾类创造更为适宜的生存环境,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确定养殖场地的选择。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必须建在平整的土地上,水源必须稳定,而且,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可选用海水或者淡水,但推荐采用农村孔雀河虾塘水源,还可以根据需要,找专业的科技园进行流水养殖。
(2)选择对虾苗种。
对虾苗种的挑选应当严格锁定真品,防止假借,做好预算,拿到实物,选取数量方案是,建议选取3-4公斤左右的采购数量。
(3)施工准备工作。
进行水塘筑修,确定方案的选择,植物操作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基本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浅水灌溉或深水灌溉,清除池塘中的水草,确保周边无垃圾,进行消毒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美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过程中养殖环境、养殖设施、放养前准备、苗种选择与运输、苗种驯养、养成管理、养殖排放水处理、收获和病害防治等技术环节。
1.2 本标准适用于南美白对虾的池塘养殖。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以养殖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规律为依据,在养殖过程中通过人为调控养殖微生态环境条件等技术手段,使养殖生态环境相对平衡,达到稳产、高效、健康养殖的目的。
3 养殖环境3.1 养殖场地必须建在四周无任何污染源、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光照充足以及交通便利的区域。
3.2 养殖场地周围500米内无有害废弃物污染源、水源充沛,养殖用水需经科学处理,使用健康的种苗和优质的饲料。
4 养殖设施4.1 虾池4.1.1 虾池的面积为0.5~2.0公顷,长方形,长宽比不大于4:1。
4.1.2 虾池方向为南北走向,使虾埂受到风浪冲击的面积减少,使池水受风面积增大,有利池水增氧。
4.1.3 虾池深度2.0~2.5m,养殖期间可保持水深1.8m以上,池底平坦,略向排水方向倾斜,倾斜坡差30cm,保证池水能自流排干。
4.1.4 虾池堤埂坡度1:2.5至1:3。
4.1.5 进、排水系统4.1.5.1 进水系统:进水闸闸室设三道闸槽,外槽安装粗滤网,中槽安装挡水闸门,内槽安装锥形滤网。
4.1.5.2 排水系统:进水闸闸室设三道闸槽,由内向外安装防逃网、闸板和收虾网。
闸板应安装启闭装置。
4.2 蓄水系统(由泵站、蓄水池、进出水渠道、河道组成)4.2.1 蓄水池与虾池相通,以水平差向虾池供水,蓄水池容量不小于总养殖水体的1/8。
4.2.2 进、出水渠道独立设置,进、出水口分别设于池塘两条短边。
4.3 增氧系统使用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按负荷3~5亩/kw配备。
5 放养前准备5.1 整理虾池5.1.1 推塘池底经暴晒后用推土机进行推塘。
5.1.2 晒池收虾后排干池水,暴晒至底泥呈龟裂状,时间15~30天。
5.1.3 泡塘冲洗反复灌、排水浸泡3~4次。
5.1.4 药物消毒放苗前,用生石灰消毒,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用100~200kg/亩生石灰改良池底。
使用方法:最后一次排水时留少量积水,然后用铁锹将生石灰堆于池内积水处,搅拌充分后全池泼洒。
5.2 进水和培养饵料生物药物清池3~5天后开始进水。
先多次进水浸泡后排出,进水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时要根据过滤网的承受力决定闸门的开启高度,以免冲破闸网,使敌害生物近处。
最后一次进水至水位30~40cm时,施生物制剂培养饵料生物,用法及用量据产品说明书而定,肥水期间每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进水繁殖饵料生物在水温20℃以下需10~15天,在水温20℃以上需7~10天,肥水后逐渐提高水位。
6 苗种选择与运输6.1 虾种的选择6.1.1 苗种的规格苗种规格应大于0.8cm。
6.1.2 种质调查选择F2代以上的种苗,对苗源进行病毒等病原的检疫,如白斑、桃拉病等。
6.1.3 肉眼观察健康虾苗具有以下特征:胃肠饱满,体色透明,体形肥壮,大小整齐,无畸形,活力强,弹跳力大。
6.2 虾苗运输尼龙袋运输,使用容量为5~8L的尼龙袋,装水1/3,充纯氧气,装运1cm 长的虾苗0.8~1.5万尾/袋。
虾苗运输应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
7 苗种驯养7.1 暂养池条件7.1.1 暂养池水深0.8~1m,池底比将0.5%,能顺利排完池水,池子规格根据暂养苗量决定。
暂养可利用养成池专池培育,也可修建专用的具有保温系统的暂养池。
7.1.2 保温系统暂养池搭建塑料大棚,用锅炉加热、保温,控制水温18~25℃。
此系统适应于3月底至5月初放苗时节、5月初以后可在自然温度条件下进行。
7.1.3 进排水系统暂养池必须配备完整的进水及排水系统,进水管大于25cm,排水管10~15cm。
7.1.4 充气系统配备1.1~2.2kw/100立方米水体罗茨鼓风机一台,24小时连续充气。
7.1.5 微生物接种放苗前投放微生物制剂5g/立方米水体,以稳定暂养池微生态环境。
7.1.6 培育基础饵料放苗前在消毒好的暂养池内施肥繁殖浮游生物。
7.2 暂养期管理7.2.1 放苗当池水达到放苗要求时放苗,放苗量1~1.5万尾/立方米水体。
7.2.2 纯淡水养殖苗种驯养条件在纯淡水养殖条件下必须进行二级淡化驯养。
首先在育苗池内驯养7~8天,再移入室外土池内驯养7~0天。
在此期间循序渐进地使之淡化,每日降低盐度不超过原有基础的15%,逐渐使暂养池的盐度与养成池盐度趋于一致。
在淡化过程中水温要求控制在18℃以上,pH值控制在7.8~8.6。
7.2.3 暂养期间饲料要求投喂粒径为0.5mm左右的配合微囊饲料,投喂量每万尾4~8g/次,每天投喂4~6次,并根据不同规格的实际摄食量适当调整,不能过量投饲,以防水质恶化。
7.3 收苗7.3.1 当虾苗体长达0.8~1.2cm以上时,出苗移放入已准备好的养成池中,放苗量控制在4~8万尾/亩,具体根据养殖条件及管理水平而定。
7.3.2 用袖网末端连活水网箱,(网箱0.8~1m、宽0.6m、高1m)缓慢放水收苗,虾苗切勿在网箱内长时间积压,容量为10L的塑料桶,一次称苗或提苗不应超过0.5kg。
8 养成管理8.1 虾苗放养8.1.1 池水要求养成池水深1.5m以上,水质肥嫩,以绿藻、硅藻为主;水色为黄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在40cm左右;水温18℃以上;pH值7.8~8.6。
8.1.2 放苗方法8.1.2.1 放苗时注意育苗池与养成池的温度和盐度变化,要把温差和盐度差控制在1℃和2‰以内,24小时温差控制在3℃、盐度差控制在3‰以内。
8.1.2.2 放苗点应在池水的上风处。
为使虾苗尽快适应养成池的水质环境,把装有虾苗的袋子先浮在水面上,使袋内外的温度趋于平衡,再打开袋子,向袋内缓慢加入池水直至向外溢出,让虾苗逐渐进入水中,以提高苗的成活率。
8.1.2.3 放苗前必须先了解天气情况,避开大风暴雨天放苗。
8.1.3 放养密度放苗量控制在4~8万尾/亩,具体根据养殖条件及管理水平而定。
8.2 饲料与投喂8.2.1 饲料要求饲料主要使用人工配合饲料,使用优质配合饲料,其营养成分及加工工艺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所颁布的对虾配合饲料的标准要求,在养殖高温期或发病期,饲料投放前添加能提高白对虾免疫功能的生物制剂,以增强虾的抗病力。
8.2.2 投饲量白对虾日投饲量依据其生长状况、规格以及底质、水质和天气而定。
养殖前期,日投饲量为虾体重5~6%;养殖中期(虾体长3~8cm),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3~4%;养殖期(虾体长8cm以上),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2~3%。
8.2.3 投喂方法投喂方法为沿池边均匀泼洒投喂。
遵循“少量多投、日少夜多、均匀投洒”的原则。
8.2.4 投喂次数养殖前期每天分2次投喂,投喂时期分别为8:00和18:00;养殖中期投喂3次,投喂时间为8:00、18:00、23:00;养殖后期分4次投喂,投喂时间8:00、18:00、23:00、24:00,夜间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60%,具体投喂次数、时间和投喂量依据具体情况可有所变动。
8.3 水质管理8.3.1 水色和PH值调控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
在养殖过程施用微生态制剂,到养殖中后期适量换水(也可不换水)及施用一定量的生石灰以控制水色和PH值。
8.3.2 透明度透明度是虾池水中理化因子的综合反映,与水中浮游生物种类的密度有关。
虾池透明度指标:前期30~40cm、中期30cm左右、后期保持在20cm左右;若透明度小于20cm时,应换水、泼洒生石灰,若透明度过大,追施微生物制剂。
8.3.3 溶氧量养殖前期视水质状况采用间歇性开增氧机:养殖中期随残饵的增多、池中生物尸体的腐烂以及虾的生长情况逐渐延长开机时间;养殖后期必要时需24小时开机,以保证池水溶氧量在5mg/L以上,池水底层溶氧量在3mg/L以上。
8.4 换水养虾前期主要以添加水为主,中后期适量换水。
换水量要因地制宜,虾苗体长5cm之前一般以添加水为主;体长6~8每隔6~7天换水5~10cm;体长8cm 以上每隔3~4天换水10~15cm。
8.5 雨天处理8.5.1 雨前和雨后,及时开动增氧机。
8.5.2 如雨量一般,则在降雨时开动增氧机,以防池水分层。
8.6 日常管理8.6.1 检查饲料台的摄食状况,及时调整当日投喂量,并做好记录。
8.6.2 经常检查与清除虾池周围的敌害和异物。
8.6.3 经常观察虾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的虾或病、死虾,要及时捞出深埋,并查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8.6.4 定期检测各池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水质指标,并做好记录。
8.6.5 检测检查堤坝是否牢固安全,防治塌塘、逃虾;注意用电安全,尤其要经常检查用电设备及线路。
8.6.6 观察有无缺氧浮头现象,发现情况及时开增氧机。
9 养殖排放水处理9.1 养殖水排放前必须先经过水质净化处理后再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环境。
9.2 养殖水排放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和生物制剂法。
物理法主要是沉淀和气浮,生物制剂法是使用微生态制剂降解水中有机质和悬浮物,使养殖排放水时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10 收获10.1 收获时间依据气候、规格、市场价格、水体状况以及虾的健康而定。
10.1.1 收获前停止换水48小时,待软壳虾少于10%以下时起捕,到水温降到15℃前捕捞结束。
10.1.2 当下体规格达到11cm以上时,可起捕深加工或活虾上市。
10.1.3 若市场供求量大、虾塘密度又过高时,可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即可减少池内密度,又利于小规格对虾生长。
10.1.4 池塘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应及时捕捞,以减少损失。
10.2 收获准备及时掌握气象动态,注意虾池环境因素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捕捞计划;配备好捕捞工具和运输车辆等。
10.3 收获方法10.3.1 拖网收获大批量上市干塘时使用此方法,一般于早晨捕捞。
10.3.2 虾笼网收获收获量小,用只能进不能出的网具,傍晚下网,早晨收虾,适合小批量上市。
11 病害防治11.1 病毒性疾病11.1.1 对虾白斑综合症(wssv)11.1.1.1 病症发病初期出现厌食、摄食减少,活力下降;发病中期虾体皮下、甲壳内侧及附肢出现白色斑点,部分虾体出现空胃,中肠腺内膜组织局部坏死;发病后期,对虾停止摄食,肝胰腺呈棕黄色,病害呈暴发性,死亡率高,因此又叫暴发性白斑病。
11.1.1.2 防治方法11.1.1.2.1 加强对苗种的健康检测。
11.1.1.2.2 经常在饵料中添加微生物制剂和能增强虾体免疫能力的微量元素等。
11.1.1.2.3 在疾病流行季节,每半月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10~15g/立方米水体,或每星期全池泼洒1次溴氯海因复合剂,用量0.3g/立方米水体,定期消毒和调节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