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知识:技术进步的效率——技术进步的定义、类型和整体效率分析
技术_技术进步_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之诠释

技术,技术进步,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之诠释①钟学义陈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摘要】本文给出了技术的经济学定义,技术进步概念,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的学科定义。
关键词技术技术进步技术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中图分类号F12413文献标识码AInterpretions on Technology,Technical change,Technical Economics and Quantitative EconomicsAbstract:Interpr etions on technolog y,technical change,technical economics and quantitative eco no mics are g iv en1Key words:Technolog y;T echnical Change;T echnical Economics;Quantita-tiveEconomics #156#《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①本文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点课题/科技进步规律性问题研究0的一项研究成果演绎而成的。
②商务印书馆,1915年初版,1933年第16版。
(2)技术是人们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技能,是人类利用、改造和影响客观世界的能力的总称。
(3)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
(4)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及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关于制造或做事的方法。
(5)技术是人类按照自己愿望的方向来利用自然界的技能、本领、手段和知识的总和。
(6)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的知识、能力和物质手段的有机集合,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的综合体。
不难看出,随着技术含义的逐渐扩大,后面几种关于技术的说法实际上描述的是广义的技术。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产出的长期增长趋势,而技术进步则涉及到生产力的提升和创新。
两者相辅相成,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本文将就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和测度经济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表示。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经济增长的衡量通常使用年均增长率,即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平均每年增长多少。
除了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还可以从其他一些指标进行测度,例如人均收入、失业率、消费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维度和视角,从而更全面地评估一个经济体的发展状况。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生产率提升等。
而技术进步则是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将重点探讨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
首先,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力。
通过引入新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管理方法,技术进步可以改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
例如,自动化生产线的运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其次,技术进步可以创造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产业和行业不断涌现,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例如,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给互联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催生了新的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此外,技术进步还可以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多样性。
新的技术创新可以促进产品更新迭代,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同时,技术进步还可以改进产品的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三、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机制实现。
首先,技术进步可以促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新的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解释经济学中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

解释经济学中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具有重大作用。
技术进步指的是科技和创新方面的进步,而生产率增长则是生产力的提高。
本文将解释经济学中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并探讨它们对经济的影响和重要性。
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指在生产和经济领域中,科技和创新方面的进步和改进。
它包括新的发明、创新和改良的技术、工艺和方法。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进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和增加市场竞争力等。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一方面,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通过科学研究和实验室研发来推动技术进步。
另一方面,企业和企业家通过投资研发、引进和采用新技术、与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来实现技术创新。
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人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其次,技术进步可以改进产品质量,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市场竞争力。
此外,技术进步还可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
二、生产率增长生产率增长是指在单位劳动力或资本投入下生产的产量增加。
生产率增长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
通过技术进步和其他因素的改进,生产率增长可以实现。
生产率增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首先,技术进步是实现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因素。
技术进步可以使企业在相同投入下生产更多产品,或者在相同产量下减少投入。
其次,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可以实现生产率增长。
通过教育和培训,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得以提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出水平。
此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企业管理的改进等也可以促进生产率增长。
生产率增长对经济的影响和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产率增长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随着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加,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也会提高。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1985-2008年辽宁省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2003-2008年间的17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研究方法和模型本文采用非参数的生产率测度方法与Malmquist指数法相结合的办法加以度量,采用Farrell(1994)构建的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
本文采用投入距离函数来定义Malmquist TFP指数。
若和分别表示一个N×1非负实数投入向量和一个M×1非负实数投入向量。
投入距离函数可以定义为:(1)其中L(y)代表所有能生产出向量y的投入向量x的集合。
从s时期到t时期,度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TFP)的Malmquist指数可以表示为:(2)其中表示以s期技术为参考值的生产率指数,表示以t期技术为参考值的生产率指数。
对式(2)变形得出:(3)其中: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TC)=TC大于1表示存在技术进步。
根据Farrell(1994),在假设规模效率可变的情况下,技术效率又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TE)和规模效率(SE)。
纯技术效率指数(TEC)=(4)规模效率指数化(SEC)(5)下标v和c分别表示可变规模报酬(VRS)技术和不变规模报酬(CRS)技术。
其中,TEC大于1表示,技术效率得到了改善,而SEC大于1表示在t时期的技术水平上,投入要素的组合进一步靠近技术最优规模时的产出水平。
根据上述方法以及给定的合适面板数据,可以应用DEA类线性规划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即:(6)这时需要计算两个时期的四个距离函数值,根据式(6)求解四个线性规划问题。
指标选取和数据收集总产出: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辽宁总产出的基本指标,并且按2000年不变价格进行换算。
技术进步

工资比例 MPL L Y
利润比例 1 工资比例
中性型技术进步——不改变工资与利润在总收入中 的比例;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利润比例上升,工资比例 下降;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利润比例下降,工资比例 上升。
边际产量比例方法与要素比例方法的区别:
①前者针对整个经济,因为在充分就业时, K/L既定,技术进步只能改变生产要素的相对 价格;后者针对单个厂商或行业,因为单个厂 商面临既定的要素价格,只能选择生产方法。
从性质上说,要素比例方法强调技术进步后要素 间的替代关系,是一个生产要素的选择和使用的 工艺标准。而边际产品比例方法着重于技术进步 对要素收益的影响,是一个有关收入分配的标准。
哈罗德分类
建立在资本——产出比变化的基础上。 假设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不变,如果资本产
出比不变,则技术进步是中性的;如果资 本产出比上升,则技术进步是资本使用型 的;如果资本产出比下降,则技术进步是 资本节约型的。
技术进步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和类型 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技术进步的源泉 四、技术引进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和类型
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 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 更少的投入.
技术进步不同于技术发明,后者是潜在的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的类型
技术进步可以节约要素投入的数量,但是 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节约的资本和劳动的 数量在比例上并不都是相同的。
图3.4-5希克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K
0 L
(2)哈罗得(R.Harrod)对技术进步 的分类:
①中性型技术进步:发生技术变化后,在不改变资 本边际产量(利润率)时(K/L将上升),相应的 资本—产出比例(K/Y)保持不变。
经济学中的创新与技术进步

经济学中的创新与技术进步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也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进步和增长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中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概念、作用以及实现方式。
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概念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想法、方法、产品或服务,改变和改进现有方式和实践的过程。
创新可以是技术上的,也可以是非技术上的,例如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等。
技术进步则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新的知识、科学和技术成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过程。
创新和技术进步紧密相连,彼此相互促进。
创新驱动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又为创新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和手段。
二、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作用1. 促进经济增长: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2. 提高竞争力:创新和技术进步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3. 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和技术进步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通过创新,企业可以寻找到更有效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法,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4. 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转型。
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产品,企业可以在产业链中不断向上游发展,提高附加值,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5. 促进社会进步:创新和技术进步不仅影响经济领域,也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促进了信息交流和社交网络的发展。
三、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企业在追求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实现:1. 研发投入:企业可以增加研发投入,加大科研力度,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包括人力资源、资金投入以及技术设备的更新等。
第七章_技术进步

r
1
案例:前苏联和东亚的案例: 粗放型增长方式与衰退性经济危机
粗放经营的最严重后果是社会生产效率低并不断下降,使整个国民经 济变成一种“耗费型”经济。戈尔巴乔夫承认,“就工业生产效率来 说,苏联比美国落后3/5,就农业生产效率来说,苏联比美国落后 4/5。” 这就是说,苏联的工业生产效率只及美国的40%,农业生产效 率只及美国的20%。 苏联解体前的30年,社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基金产值率明显下 降,1960年每卢布固定生产基金生产的国民收入为72戈比,1988年降 为36戈比,下降50%。投资效率也呈现同样的趋势,每卢布基本建设投 资的工业产值增长额,1961-1965年为1.04卢布,1971-1975年降为 83戈比,1981-1985年又降为44戈比。 这些数字表明,在苏联要获得同样的产出,80年代比60年代需要加倍 的投入才能达到,社会生产的单位增长须靠投资的加倍增长来维持。 这种不断扩大的倍增的耗费是任何经济都承受不起的,总有一天当投 资不能相应加倍增长时,或投资减少时,生产就会减速、停滞以至负 增长。 摘自《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作者:许新等
例。
(2)技术进步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变化的路径 不同
要素比例标准:要素价格比不变——要素组合比例变
化—要素最优组合点偏离OE射线 边际产品比例标准:要素比例不变——要素边际产品 比变化—要素价格相对变动——最优组合点总在OE射 线
(3)范围不同。
要素比例标准:针对单个厂商或行业(既定要素价
技术进步为劳动节约型:等产量移至Ia,资本要素边 际产出较高,进而资本要素价格上升更多,价格比例 曲线向内移动同时逆时针方向旋转;
技术进步为资本节约型:等产量先移至Ib,劳动要素
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

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个行业都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对生产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以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为主题,探讨技术进步对生产效率的积极影响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和重要性技术进步是指通过创新和改变现有技术,使之更加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技术进步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
传统的生产方式依赖人工操作,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不断增加,劳动力需求减少,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技术进步还可以提高生产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自动化设备可以通过精确的操作和计算,避免人为操作中的误差,大大提高生产的精度和准确性。
另外,技术进步还可以拓宽生产的边界。
通过技术的应用和革新,原本无法实现的生产方式和方法变得可能,从而拓展了生产的领域和规模。
二、技术进步对生产效率的积极影响1.自动化生产的提高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化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自动化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力的使用成本。
自动化设备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而不像人类劳动力一样需要休息和调整。
自动化生产的提高不仅可以保证生产效率的稳定和提高,还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2.信息技术对生产效率的推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生产过程中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好地连接和协同工作,以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同时,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从而提前预测和调整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竞争力。
三、技术进步对生产效率的未来趋势1.智能制造的崛起智能制造是未来技术进步的重要趋势。
智能制造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智能决策,通过智能设备和系统的协同工作,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原理知识:技术进步的效率——技术进步的定义、类型和整体效率分析技术进步是指生产力的提升,它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可以创造新产品、开发新市场,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技术进步的定义
技术进步是指人类对自然界物质的认识、控制和利用的不断扩展和提高,是产品制造、科技创新、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发展过程。
它可以是科学发现、创新、工程技术和生产力的提高等各个方面的进展,包括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等方面。
技术进步不仅体现在实际的物质生产中,也体现在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
二、技术进步的类型
技术进步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产品技术进步
产品技术进步是指实际产品的结构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改进。
它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同时还可以使生产过程更为简单高效,减少生产成本。
2.生产技术进步
生产技术进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设备和工艺的改进。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同时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增加生产能力。
3.管理技术进步
管理技术进步是指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的改进。
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率,减少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浪费,提高利润率和企业的竞争力。
4.制度技术进步
制度技术进步是指国家管理方法和制度的改进。
它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技术进步的整体效率分析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源泉,它可以通过增加生产
效率和降低成本实现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能否真正改善社会经济状况,则取决于其实现的整体效率。
(1)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力
技术进步可以增加生产效率和生产力,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比如,新的技术设备可以实现生产自动化,更高效地利用人力和生产资源。
新的材料可以减少资本和人力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因此,技术进
步可以提高经济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差异性影响
技术进步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不一定对每个行业或企业
都具有大量的积极影响。
技术的实际运用可能因技术的稳定性和应用
的成本与益处关系而有所不同。
有些行业和企业可能会因技术的过时
而失去重要竞争优势,而其他行业和企业则会因技术的应用而在市场
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3)整体社会福利
技术进步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作用,比如技术垄断、失业率上升和环境污染等。
因此,技术进步的整体效率不仅要考虑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对整个社会福利的贡献。
综上所述,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多,但技术进步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全面高效的评估,确定技术应用的优先级和方向,促进技术进步的发展,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