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庄园林建筑赏析
郭庄.doc

郭庄欣赏中国古代的私家园林出现的很早,自魏晋南北朝之后,它几乎与皇家园林同步发展,与其构成中国古代园林的两个重要流派。
苏州、扬州、无锡、镇江、杭州等的园林都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
这里成为私家园林的集中之处,是由于江南地区在自然、经济、人文等诸多方面拥有优越的条件。
建造私家园林往往寄寓了人的情感。
造园须曲,交友贵直。
造园是为了修身养性的,园能寓德,子孙后代在园林的意境中读书、吟咏、书画、拍曲,评委人生道理,培养正直的人格。
园中寄情,园中寓理,真可谓意蕴深远。
而好的私家园林都有建造者的用心良苦、寓意在其中,而且园林要讲究不落俗套,人工营造处自然的环境,又同时蕴含浓厚的人文气息。
每一处园林都有独特之处。
中国园林有两大类,一是专供皇家享用的皇家园林,集天下财智,档次之高自不待说;另一类是富家文人园林,后者虽不及前者的豪华, 但其中也不乏具有高文化品位者,如郭庄。
郭庄建筑将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庭院、廊桥及楹联匾额等精巧布设,使得山石流水处处生情,意境无穷。
中国园林的境界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种。
而郭庄在自然境界这方面的造诣十分了得,它重在写意,注重表现园林所有者的情思,以自然景观和观者的美好感受为主,更注重天人合一。
郭庄位于杭州西湖西山路卧龙桥北堍。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绸商宋端甫所建。
俗称宋庄,也名“端友别墅”。
临流卷阁,依嶂开楼。
有联曰:“红杏领春风,愿不速客来醉千日;绿杨足烟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桥。
”民国时,宋庄曾抵押给清河坊孔凤春粉店,后卖给汾阳郭氏,改称“汾阳别墅”,俗称郭庄。
园濒湖构台榭,有船坞,以水池为中心,曲水与西湖相通,旁垒湖石假山,玲珑剔透。
庄内“景苏阁”正对苏堤,可观外湖景色。
郭庄雅洁,被园林学界誉为“西湖池馆中最富古趣者”。
1950年后,郭庄移作他用,建筑与园林损缺荒芜。
1989年10月由园林部门收归整修,按修旧如旧原则复其旧貌,1991年10月1日重新开放。
庄园占地9788平方米,水面近3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629平方米,分“静必居”、“一镜天开”两景区,布局典雅,别具情趣。
郭庄

2、乘风邀月轩
此轩位于郭庄东南隅,濒临 西湖,临湖一侧前置平台,可见 西湖宽阔水面,轩前又见园内庭 院深深;夏日移去此轩槅扇门窗, 即成无遮拦凉亭,荷香随风而至, 消尽暑气;冬天安上门窗,又成 一座暖阁,任窗外雪花纷飞,轩 内依旧暖意宜人。相携到此,乘 长风,邀明月,坐于轩内,品茶 欢谈间还可观赏西湖美景,极目 远眺,蒙蒙江南,意境深远。
(2)、郭庄里面的水和西湖是 相通的,也就造成了郭庄既是一个 独立的私家庭院,又是美丽西湖中 的一个小景点。相互呼应,融入到 大的环境中了,那通水之处在“赏心 悦目亭”那下面。
五、建筑及小品特点
郭庄的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 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 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诸如小卖、售票、 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
古人讲:“凡图 中楼台亭宇分春堂为全园的布局中 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 之所。它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 从堂向北望,是全山最主要的景 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山所 组成的山水景观。观赏面朝南, 使主景处在阳光之下,光影多变, 景色明朗。它与叠山分居水池之 南北,摇摇相对,一边人工,一 边天然,既是绝妙的对比。其功 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 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因此它的特 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 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 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 园外美景。
四、设计手法
1、借景
郭庄最成功之处就是借西湖的 湖光山色、塔堤六桥及周围植物之 景作为园林环境。被誉为“西湖古 典园林之冠”。 东借西湖、北借曲院风荷,南 望雷峰塔。
“园外有湖,湖外有 堤,堤外有山,山上有塔, 西湖之胜得之。”
——陈从周
郭庄园林建筑赏析

启示:
1尊重自然
2以人为本 3转变规划理念
传统园林过于注重模拟自然形体和再现自然,过于注重寻找联想事物象征的意义及引 用历史典故,缺少对自然生态功能的理解。因此,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 应摒弃其缺点,去认识自然发展规律,避免单纯追求再现自然的艺术。设计需要取其 精华、弃其糟粕,学会理解和欣赏各种类型的自然,使得现代城市景观、园林景观更 加多样化。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结合现有技术,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 园林景观建设之路。
扇面亭
扇面亭
翠迷廊
4景观欣赏
赏心悦目阁
两宜轩
乘浪起风轩
雪香分春
雪香分春
卷舒自如亭
设计分析:
东向剖面
1园林平剖
2造景方式 3植物配置 4建筑特色
东向剖面
郭庄园林空间分布疏密有致,通过假山,亭,廊,植物,错落轩及西湖山水,形成典雅如诗如画 的园林意境,给人以含蓄的美感,它的建筑物不那么暴露,因为只有把精巧的建筑融化到大自然 的环抱之中,显“幽雅”,所谓“竹里通幽,松寮隐蔽”“千峦环翠,万壑流青”,说的就是这 种清新、幽雅的气氛。 清·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说过:建筑的造型“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 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廻环,欲肥腻 ,欲喷薄……”。 这些都代表了西湖园林(郭庄)的鲜明特色。
3转变规划理念
[1]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郑曙口. 景观设计[M]. 北京: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参考目录
[3] 周业生.
园林设计基础[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4]侯幼彬,李婉真,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图库启示:1尊重自然
古典园林分析之郭庄讲解

古典园林分析之郭庄讲解郭庄,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华阳镇秦峰山下,是中国南部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典园林之一、它以其精湛的古典园林艺术和独特的空间布局而闻名于世。
郭庄占地面积约10亩,由南到北呈“回”字形布局,主要由门廊、庭院和楼台组成,分为平面和立体两部分。
古典园林以山水为主题,融入了传统建筑、园艺和雕塑等艺术手法,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
郭庄的门廊位于南侧,由两座石雕石牛象征着陆地,引导着游客进入庭院。
门廊正前方是一片开阔的庭院,中间有一条长椅。
庭院周围是高大的围墙,将内外空间分隔开来,给人一种层次分明的感觉。
庭院的地面铺设有青石板,地面上种植了几棵大树,增加了绿色植物的氛围。
进入庭院后,眼前是一座石砌的楼台,楼台下是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庭院。
楼台上有几个小亭子,供游客休息和观赏。
楼台的一侧是一片绿树成荫的小路,犹如一条画廊,给人一种宁静和雅致的感觉。
在烈日下,这里是游客们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楼台上有一条石桥,连接着两个山峦,使庭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石桥两侧是一片开阔的草地,上面种植着花卉和小灌木。
草地的尽头是一个石雕石亭,它犹如一座精美的艺术品,给人一种高雅和神秘的感觉。
石亭的下方是一个小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湖中有几片荷叶和荷花,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感觉。
郭庄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的楼阁,位于庭院的最北端。
楼阁的外观是红墙灰瓦,具有明代建筑的特点,楼阁内部有大厅和房间,供游客参观和休息。
楼阁的最高层是一个大露台,可以俯瞰整个庭院和周围的风景。
从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一个辽阔和美丽的山水画卷,感受到古代园林的魅力和韵味。
总的来说,郭庄是一座精美而独特的古典园林。
它以其精湛的艺术和独特的布局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郭庄融入了传统建筑、园艺和雕塑等多种艺术手法,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历史的传统和文化的内涵,领略到古代园林的魅力和韵味。
郭庄不仅是一座文化遗产,也是一座艺术品。
杭州园林郭庄赏析

陈从周更称其为西湖第一名园,巧喻之可当“西湖的 背影”。
园林要素——山
园林要素——水
园林要素——花木
园林要素——花木
园林要素——建筑
墙 (粉)
园林要素——建筑
廊
翠迷廊
园林要素——建筑Βιβλιοθήκη 廊桥园林要素——建筑亭
扇面亭
园林要素——建筑
亭
赏心悦目亭
——陈从周
构景手法——借景
景苏阁远借苏堤
审美评价
郭庄的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它引西湖水入 园,园中有湖,名为苏池,池形如镜,一镜开天,使 园林充满的灵气。花木、假山、各类建筑都恰到好处。 比如郭庄在墙的处理上十分巧妙,墙上多种形态的窗 洞,框出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西湖山水风景画。尤其 是把临湖一侧的围墙高度有意降低,似隔非隔,与湖 光山色浑然天成。空间美感十足。
目录
1.简介 2.园林要素 3.构景手法 4.审美评价
附:平面图
简介
占地9788平方米的郭庄位于西山路卧龙桥畔,原为晚 清宋端浦的宅院,后归郭士林名下,易名“郭庄”,又称 “汾阳别墅。”
郭庄内花木簇拥,湖石假山林立,曲廊回环,粉墙黛 瓦,翠峰镜湖,古朴典雅,被誉为“西湖古典园林之冠”, 是杭州现存唯一完整的私家园林。
园林要素——建筑
亭
园林要素——建筑
轩
乘 风 邀 月 轩
这是一处精心规划的景点,远眺六桥烟柳,风情 万钟,秋日借月,皓月当空 。
园林要素——建筑
阁
景苏阁
园林要素——建筑
榭
构景手法——抑景
构景手法——框景
构景手法——框景
构景手法——漏景
构景手法——点景
江南造园之意境——浅析杭州郭庄的古典造园手法

江南造园之意境——浅析杭州郭庄的古典造园手法1. 引言- 介绍江南园林的历史和文化地位- 介绍杭州郭庄的概况2. 古典造园手法的概述- 概述古典造园手法的起源和传统- 分析其美学价值和意义3. 杭州郭庄的设计特点- 分析杭州郭庄的地形、风水和历史背景- 介绍园林的整体布局和主要景观4. 古典造园手法在杭州郭庄的应用- 分析园林中各种园林元素的设计手法和应用- 详细介绍园林中的山水、建筑、植物等景观的构成和设计手法5. 结论- 总结杭州郭庄古典造园手法的特点和价值- 探讨如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借鉴和发扬这些传统手法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而著名。
在江南地区,园林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特殊的文化符号。
园林被看作是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江南园林的风格独特、设计精致,这种传统的风格一直延续至今。
在众多江南园林中,位于杭州的郭庄被誉为是一座古典园林的代表。
杭州郭庄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一座规模庞大且历史悠久的园林。
这座园林占地面积达到了15万平方米,拥有众多的古建筑、植物和艺术品。
因此,杭州郭庄被认为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江南园林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秉承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与自然相融合。
这种文化理念对园林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江南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自然的材料和自然元素,创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美。
作为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杭州郭庄便是以这种理念而建设起来的。
杭州郭庄作为一座古典园林,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设计的杰出代表之一。
杭州郭庄始建于汉朝,这意味着它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经过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整修,杭州郭庄逐渐形成了它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杭州郭庄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手法独具匠心,有着很高的价值。
其建筑格局和花园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精华。
园中山水为主,建筑既俊俏秀丽又庄重华美。
浅谈杭州郭庄建筑环境的空间艺术

曲折 、 变化 无 穷 。 座座单体 建筑借助 “ 的连接组合成形式 丰富的建筑群落 , 廊”
形 成 了 富 于 变化 的空 间 。被 曲廊 所 分 隔 的 空 间 , 自身形 状 也 其
“ 环水 为榭 , 洁有似吴 门之网师 , 雅 为武林 池馆 中最富古 趣者 , ' \ J, 天地集园林艺术之精华 , JJ l 独特 有效 , 耐人寻味。 这是 ”
张 雯 Z a gW e hn n
摘 要 : 湖上 的 私 家 园林 郭 庄 以其 精 心 的 设计 , 西 营造 出 园 ( ) 体 控 制 , 机 统 一 1主 有 再 现 自然 追 求 的是 用 比较 含 蓄 、 晦 的 方 法 来 突 出 主 体 、 隐 重 点 , 而 达 到 有 机 的 统 一 。 郭 庄分 为 “ 必 居 ” “ 镜 天 开 ” 从 静 和 一 两 部 分 。两 宜轩 是 分 隔郭 庄 这 两 大 园区 的 临水 轩 榭 。静 必 居 为
浅 谈 杭 州 郭庄 建 筑 环 境 的 空 间 艺术
Dic se h a g ho s u s st e H n z u Guo h a g c n tuc i n e v r n e ts al wl p ta r z u n o sr t n io m n h l o o y s aila t
开 ” 园林 部 分 , 部 分 以水 域 为 主 体 , 水 与 西 湖 水 相 通 。架 为 这 池 设 贴 水 平 板 曲 桥 以通 往 来 。沿 水 池 周 围 环 列 建 筑 , 而 形成 一 从 种 向心 、 内聚 的 格 局 。 两 部 分 的 园 内 堂 、 、 、 、 、 。 都 舍 居 阁 亭 廊 全 面朝一泓清池 , 布上疏密有致 , 调统一。 分 协
叠石实景与山林幻境——郭庄平园起山空间营造的尺度辨析

叠石实景与山林幻境——郭庄平园起山空间营造的尺度辨析发布时间:2021-12-16T10:05:54.173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30期10月下作者:黄愉皓[导读] 幻境是园林造山呈现的极致感受体验,因景生情,象由心生,古代文人常以绘画传达所思的山林胜境作为造园的开端。
文人园林平园起山产生的山林空间,引发了对于叠石掇山中幻境空间表达的思考。
本文通过对赏心悦目亭的空间尺度,进行数据性的比对分析,结合观者观感,总结了五种平园起山空间营造的条件:营造山林特征的元素、假山与人之间的身体感知关系、山与参照对象之间的尺度控制、纵向空间的山体营造与假山周边空间的关联性。
旨在为平园空间营造跌宕变化提供新的思考角度,为当下园林造山手法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黄愉皓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摘要:幻境是园林造山呈现的极致感受体验,因景生情,象由心生,古代文人常以绘画传达所思的山林胜境作为造园的开端。
文人园林平园起山产生的山林空间,引发了对于叠石掇山中幻境空间表达的思考。
本文通过对赏心悦目亭的空间尺度,进行数据性的比对分析,结合观者观感,总结了五种平园起山空间营造的条件:营造山林特征的元素、假山与人之间的身体感知关系、山与参照对象之间的尺度控制、纵向空间的山体营造与假山周边空间的关联性。
旨在为平园空间营造跌宕变化提供新的思考角度,为当下园林造山手法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造山;尺度;对比;赏心悦目亭;幻境引言汉武帝时期,儒家代表人董仲舒在《天地阴阳》中书“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
”其映射出人类营造过程其实是以人为个体意识形态的显性表达,具备身体性的表达与精神性的思考,确立了“人文”的含义,它便成为人类衡量周围事物与环境的框架与尺度。
凭借它,达到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转化、现实世界向幻境世界的转化,人文尺度或许没有具体的科学框架,但其作为“默无意识”一直伴随着古代艺术文化的创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外师造化,内拓意境:把精巧的建筑融化到大自然的怀抱;(图一)
4建筑特色
2、乡土风情于其内:它不效仿苏式园林的精巧,而引民居四合院式的乡土风情于其内;(图二)
3、雅:再加上园主自身修养赋予它的淡淡书卷气,决定了它“雅”的风格; 4、木结构建筑:仅香雪分春因消防需要,改用部分砖砼结构;(图三) 5、多为硬山形式: 硬山是江南民居中较为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的建筑形式,它根据檩子数量的不同 ,出廊方式的不同, 屋顶起脊的不同和中柱落地状况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梁架形式;(图四) 6、多采用五架梁:园中建筑没有采用斗拱,这既是江南民居区别于北方古建的重要标志,也有效地 保证了建筑古朴淡雅的艺术风格。(图三)
顶 视 图
点景:
从看的角度来看,两宜轩选的角度极为巧妙,从进园 第一捕捉到的对象,起到了“点景”的作用。
设计分析:
1园林平剖 对景:
分别从长廊走过,通过门洞看景苏楼、两宜轩,起 到对景的效果
2造景方式
3植物配置
4建筑特色
借景:
从乘浪起风轩看西湖 ,远处山上的宝塔若 隐若现,运用了借景的手法。
对景:
扇面亭
扇面亭
翠迷廊
4景观欣赏
赏心悦目阁
两宜轩
乘浪起风轩
雪香分春
雪香分春
卷舒自如亭
景方式 3植物配置 4建筑特色
东向剖面
郭庄园林空间分布疏密有致,通过假山,亭,廊,植物,错落轩及西湖山水,形成典雅如诗如画 的园林意境,给人以含蓄的美感,它的建筑物不那么暴露,因为只有把精巧的建筑融化到大自然 的环抱之中,显“幽雅”,所谓“竹里通幽,松寮隐蔽”“千峦环翠,万壑流青”,说的就是这 种清新、幽雅的气氛。 清·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说过:建筑的造型“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 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廻环,欲肥腻 ,欲喷薄……”。 这些都代表了西湖园林(郭庄)的鲜明特色。
西湖古典园林之冠
——郭庄建筑园林分析
郭庄概况:1区域定位
欣赏
2历史简介 3景观分布 4景观
设计分析:1园林平剖
特色
2造景方式 3植物配置 4建筑
启示:1尊重自然
2以人为本 3转变规划理念
参考目录
郭庄概况:
1区域定位
2历史发展
3景观分布
4景观介绍
郭庄概况:
1区域定位
2历史简介
3景观分布
4景观介绍 不到郭庄,难识西湖园林(从晋代开始人们在西湖上建造私家园林,经过五代吴越国和宋、元、明、清
启示:
1尊重自然
园林、城市是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服务于人。一旦离开了人,其景观特色也 就毫无意义。因此,园林设计应在尊重自然、理解自然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城 市景观设计与人的心理、行为、体验有着很大的关系。江南园林受历史的局限性 和使用的私有性影响,其服务对象以少数为主。现代城市景观主要以大多数人为 主体,大多为开放空间,因此,现有的城市景观设计师应对服务对象和使用主体 有充分的理解,即使在城市中也存在着对居住区和旅游区不同的服务对象,营造 的景观有所不同,现代城市景观、园林景观设计应在以自然为主的基础上,实现 其社会功能,即以人为本。
通过扇形窗可以看到后面的假山、树木,景中有景,对景的效 果。
眺 》
设计分析:
1园林平剖 2造景方式
3植物配置
4建筑特色
陈 从 周 《 西 湖 郭 庄 闲
仿 佛 曲 终 人 不 见 , 阑 干 闲 了 柳 丝 风
。
苏 堤 如 带 水 溶 溶 , 小 阁 临 流 照 影 空 。
设计分析:
1园林平剖 2造景方式
考察之际正值盛夏,满园的荷花彰显出西湖园林的特 色,临西湖,借景于西湖,由于西湖印象的存在,是 郭庄这类商贾园林也散发着文人墨客的儒雅之气。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便是郭庄在现时之下的 风貌。 杭州百花节的举办,也有幸观赏了其他植物。
3植物配置
4建筑特色
设计分析:
1园林平剖 2造景方式 3植物配置
的兴衰交替发展变迁,形成了中国江南园林中风格鲜明、内涵丰富的西湖园林,而郭庄则是西湖园林代表)
出现——因清朝后期富商宋端甫改建原先位于庄址所在的一处宋氏家族祠堂而出现。 命名——20 世纪早期,这座私家园林转让到福建人郭士林名下,郭氏继而进行了改建,并据唐朝中兴名将
郭子仪的封号“汾阳郡王”而雅称庄园为“汾阳别墅”,杭州地方上则按惯例称之为郭庄。 重现——在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的指导下,按照湖园传统的风貌格调和特有的形神品性,从园林布局 、建筑装饰到花木布植、室内陈设,一一加以修复、增删、调整和创新,这座长期被世人冷落的郭庄才得 以重现。
启示:
1尊重自然
2以人为本 3转变规划理念
传统园林过于注重模拟自然形体和再现自然,过于注重寻找联想事物象征的意义及引 用历史典故,缺少对自然生态功能的理解。因此,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 应摒弃其缺点,去认识自然发展规律,避免单纯追求再现自然的艺术。设计需要取其 精华、弃其糟粕,学会理解和欣赏各种类型的自然,使得现代城市景观、园林景观更 加多样化。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结合现有技术,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 园林景观建设之路。
出口 迎风映月亭
卧波桥 翠迷廊
郭庄概况:
平桥
1区域定位 2历史发展
两宜轩 赏心悦目阁 汀步 景苏楼 卷舒自如亭
3景观分布
4景观介绍
入口 雪香分春 乘浪起风轩 西山爽气
郭庄内各景点围水分布,临水依墙,廊,亭,桥贯穿其间,目之所及皆成风景,体现了江南园林一步一 景、雅致迂回的个性。
郭庄概况:
1区域定位 2历史发展 3景观分布
2以人为本
3转变规划理念
启示:
1尊重自然 2以人为本
目前城市景观设计、园林景观正在经历从小尺度到大尺度、从设计理念向大规划 理念的转变。在其中,自然规律起着很重要的决定作用。当尺度放大到一定的区 域范围的时候,大尺度的景观设计是对自然资源的整合管理,并发挥其最佳利用 和组合。这不仅需要对景观资源进行管理,更需要对自然资源的发现能力。现代 城市景观设计与传统江南园林景观设计不同,它不仅包含小空间、小尺度的设计 ,也涉及大尺度、开放的、公共的设计,所以应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做到自然 、文化、社会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及效用最大化。在江南现代城市景观、园林景 观设计中,设计者应吸收并继承传统江南园林的精髓,在对传统园林景观进行再 现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发展其景观特色,结合现有时代特色,融入新的现代的 民族文化意识,创造新的城市景观、园林景观。
3转变规划理念
[1]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郑曙口. 景观设计[M]. 北京: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参考目录
[3] 周业生.
园林设计基础[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4]侯幼彬,李婉真,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鸿举
2012334405001 2012334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