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园林赏析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5.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分类

按园林基址
1.人工山水园
2.天然山水园

按建园者身份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寺观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按园林所处位置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皇 家园林是北方园林的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 以苏州为代表。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平面图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流水人家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过水桥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荷花园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凉亭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盆景园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拙政园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拙政园雪景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拙政园雪景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留园(皇家园林)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 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 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 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 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 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 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唐宋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 中国园林形成时期最突出的成就是造园和文学、绘画的结合。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
(1)功能全
(2)形式多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4.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 智慧的结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建筑别具一格, 充满诗情画意。园林的内涵恰是一座宝库,挖掘它,你将领略到另一番 风采。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一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一
–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依赖自然 –人们为了渡过各种困难,群居形成原始聚落 –人对自然经常处于感性适应的状态,呈现为亲和的关
系 –原始社会后期,进入原始农业的公社,聚落附近出现
种植场地,房前屋后有了果木蔬圃,客观上接近了园 林的雏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第二阶段——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而臻于旺盛 的过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规模宏大 – 不断向民间汲取艺术养分 – 不同时期的数量、规模一定程度上反映朝代盛衰 – 魏晋南北朝以后,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又可
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2.1.1 大内御苑
• 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内,距皇居近,便于皇帝 日常临幸游憩。 如,西苑、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慈宁宫花 园。
产生了国家组织和阶级分化出现了大小城市和镇集人对自然界已经有了了解能够自觉地加以开发人对自然处于理性适应状态仍保持着亲和的关系园林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成长比起同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第三阶段工业革命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社会背景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和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人们从大自然获得更丰富的物质资源无计划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早先的亲和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的关系改良学说自然保护的对策和城市园林方面的探索fl奥姆斯台德城市园林化思想e霍华德田园城市设想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之一
注意 – 风景名胜区、陵园和坛庙的绿化不属于 中国古典园林范畴
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 诗画的情趣 4. 意境的涵蕴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评析鉴赏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评析鉴赏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评析鉴赏【内容摘要】我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建筑艺术中独放异彩。

其中皇家园林在整个园林体系中起源最早、最为壮观,在园林中地位也最高。

皇家园林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一以贯之的地方,也有不同时代的烙印。

这篇评析鉴赏试着对皇家园林的建造特点、意义、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皇家园林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皇家园林皇权至上气派恢宏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对山、水、植物、建筑等艺术的创作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

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

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一、皇家园林的建造特点皇家园林在整个园林体系中起源最早、最为壮观,在园林中地位也最高。

1、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

如:清代的清漪园占地近300公顷。

2、建筑风格多姿多彩。

从中既可看到南方小巧园林风格,如杭州苏堤六桥、苏州狮子林、镇江宝塔等景色,也可看见少数民族风格的塔、屋宇结构等雄风,如北海的藏式白塔,甚至还有吸收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西洋景",如圆明园。

3、功能齐全。

皇家园林中集处理政务、受贺、看戏、居住、园游、祈祷以及观赏、狩猎于一体,甚至有的还设"市肆",以便买卖。

二、皇家园林的建造意义1、对应宇宙天象,祈望预知未来我国古人善于观察天象,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天界看成是以“帝星”为中心,以“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为主干的组织严密的庞大的体系,并发挥想像力把星象与周围的事物做联系,然后引入生活,并且自觉接受宇宙支配。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丰富园林景观,必须讲求园林的意境美,在这点上,古典园林的意境美是需要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标签:古典园林;意境;天人合一1 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特点1.1 突出自然山水在我国古代,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基本原则,追求自然与建筑和和谐,追求“天人合一”,这种意境的追求但并不是简单模仿,以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原则,把人工和自然巧妙结合。

体现了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思想理念,善于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

虚实相间,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这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往往成为设计的重点。

“有名园而无佳卉,犹金屋之鲜丽人。

”(《花镜》)康熙和乾隆对承德避暑山庄72景的命名中,以树木花卉为风景主题的,就有万壑松风、松鹤清趣、梨花伴月、曲水荷香、清渚临境、莆田丛樾、松鹤斋、冷函亭、采菱渡、观莲所、万树园、嘉树轩和临芳墅等18处之多。

这些题景,使有色、有香、有形的景色画面增添了有声、有名、有时的意义,能催人联想起更丰富的“情”和“意”。

1.2 突出山石、池水之美在古代山石可以作为景观的主题点缀空间;通常还将山石尚可起遮挡视线和围合空间的作用;利用山石可以堆叠成各种形式的蹬道。

园林用水从布局上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集中而静的水多用于中小型庭院,其特点是: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沿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

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可使有限空间具有开朗的感觉。

和集中用水相对的是分散用水,其特点是: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

至于水池的形状绝大多数呈不规划的形式以再现自然水景。

2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构景方式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中国园林奇妙就在于其自然恬淡的环境以及丰富含蓄的一首表达效果上面,求得的是一种渐入佳境的境界效果,因此和亲协调需要建立在园林构景的各个表达手法上面,小中有大,空间转换则景物不同是求得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共34页PPT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共34页PPT资料

山区位于山庄西北部,面积443.5万平方米。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 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高差180米,形 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最引人注目 的是遥相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云 山”。在亭子上远眺,山庄的各风景点,山庄外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 市区,周围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览无余。在另一座山峰上还有一 座亭子叫“锤峰落照”,在这里磬锤峰首先映入眼帘,每当夕阳西照,磬 锤峰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名“锤峰落照”。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日下的承德避暑
山庄显得干净肃穆。宫殿区的建筑虽然严格恪守“天子 身居九重”之制,但却具有北方四合院朴素简洁的特色, 不用黄琉璃瓦,代以灰瓦盖顶青砖砌墙,使宫殿区的建 筑与整个山庄的建筑风格相一致,显得既古朴,又淡雅。
避暑山庄周围寺庙共占地47.2万平方米,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 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广安 寺、罗汉堂、殊像寺等12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喇嘛寺庙群,是清政 府为安抚中国西北蒙、藏等少数民族,加强边疆管理而建造的皇家寺庙。 寺庙之集中,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湛,寺庙中大量佛像、祭器制造技艺 之高超,使其成为藏传佛教圣地之一。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气势高贵是有的,但
从风景审美的角度言,比不上江南的娟秀宜人 和楚楚动人,更缺乏西子湖的水灵和妩媚。它 给我的感觉是比较“粗”。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篇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 处理政务的场所。与北京故宫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 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 风光,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避暑山庄分 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豫园坐落于上海市市区南部旧城的东北角,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面与上海城隍庙和豫园商城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原来是明代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为了侍奉他的父亲——明嘉靖年间的尚书潘恩而建造的,取“豫悦老亲”之意,故名为“豫园”。

豫园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年)开始兴建,至明神宗万历五年(公元年)完成,前后共用了18年时间。

占地70余亩。

17世纪中叶,潘氏的后裔逐渐衰落,园林也逐渐荒废。

到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年),由该地的人士集资购得豫园的一部分,并重新进行整理。

清道光年间(公元-年)豫园因年久失修,当时的地方官通令各同业公所分管并作为议事的地方,共有21个行业各占一区,自行修葺。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入侵上海,盘踞在城隍庙5日,园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咸丰十年(公元年),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英法军队又侵入城隍庙,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以后,自年起开始整修,恢复了30多亩园景。

现在的豫园可以分为六大景区,每个景区都存有其独有的景色。

入园没多久就可以看见一座大型假山,层峦叠嶂,清泉飞瀑,回去若真景。

假山以武康黄石扎成,出自于江南知名的砌山家张南阳之手,拥有“江南假山之并列”美誉。

“萃秀堂”就是骗人山区的主要建筑物,坐落于假山的东麓,面山而筑城。

自萃秀堂绕开花廊,进山路,存有明代祝枝山所书的“溪山清赏”石刻。

抵达山顶时存有一个平台,于此洞庭,全园景物,一览无余。

从鱼禾榭到万花楼一带,有游廊、溪流、山石等景物,多庭院小景,极具玩味。

点春堂景区,园亭相套,轩廊相连,花木葱茏,泉水潺潺,包括有和煦堂、藏宝楼等建筑。

清咸丰三年(公元年)上海小刀会领袖刘丽川等,曾在点春堂设立指挥部。

玉华堂前的石峰——玉玲珑,是豫园的镇园之宝,被誉为江南三大名石之首,具“皱、漏、瘦、透”之美。

据说是移自乌泥径朱尚书园,潘允端认为它是宋徽宗时搜罗的花石纲遗物。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园
为主园,乃精华所在, 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
杜 甫 草 堂
临湖而居,篱笆为墙,总给人一种农家小乐,幽深,静谧的感觉。
川 西 的 园 林 竹 子 叫 多 , 依 地 而 建 , 出 于 自 然 , 入 与 自 然 。
川西园林中的长廊幽直径通,很古朴。
外 墙 还 是 那 么 幽 静 , 受 道 教 的 风 格 影 响 。
乐寿堂的西跨院叫扬仁风,庭院内的建筑极具江南园林特色。在 园内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状的“扇面殿”,殿前地面使 用汉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轴,整座殿堂好像一把打开的折扇。
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有画廊之称。由于长廊的地基是随 着万寿山地势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弯曲 而变化的,在地势高低和变向的连接点上,还建有四个亭子代表春夏 秋冬,分别是留佳寄澜秋水和清遥,设计十分的巧妙。
中国
古典园林赏析
颐和园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 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 成众星捧月之势,它将东边的圆明园、畅春园,西边的静明园、静宜园以及 万寿山周转十几里以内的优美风景提携于周围,把当时的“三山五园”巧妙 地加成一体,使之成为一个大型皇家园林风景区。
澄漪亭是用对景的造园方法,不但与船厅互为对景,还可平视高低错落而又有 花树掩映的房舍亭院,以及东岸拱石凌空、枝叶疏遮密掩的花?亭。更有近望 远眺的花大如碗的玉堂春、堪称千年活化石的银杏树衬入眼帘,确实是待客品 茗、赏荷寻景的好地方
创凤 造来 庭峰 院, 空此 间假 。景 与 亭 完 美 结 合 , 创 造 各 多 的 意 境 , 多 透 视 角 度
岭 南 庭 院 的 廊 更 具 特 色 , 廊 的 装 饰 很 具 有 特 色 。

中国古典建筑赏析

中国古典建筑赏析

8
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 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 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 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 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 局促。南方园林的代;大多集中于南 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 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9
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 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 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 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 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 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 的可园、番禹的余前山房等。
顺 德 清 晖 园
东 莞 可 园
番禺余荫山房
佛山十二石斋
3、其它名园
扬州个园(清):叠石立意,四季假山。 无锡寄畅园(明):颐和园的谐趣园仿此建。
上海豫园(明):明代潘允端为“豫(愉)悦老 亲”而建;黄石假山、砖雕、圆雕、龙墙, “ 玉玲珑”(江南三大名石之冠)。
寄 畅 园 凤 谷 山 庄
5、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 (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 湖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 有指导性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分 皇家园林 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 建筑色彩金碧辉煌,建筑体形高大,表现 了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房屋。也用作书斋、茶馆的字号 以敞朗为特点的建筑物 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
坊:里巷(多用于街巷的名称) 街市,市中店铺:坊间 旧时标榜功德的建筑物:牌坊、节 义坊 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作坊
亭:凉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 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 景用。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 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 形等多种形状 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亭者,停也。” 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 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 息、避雨。亭在园景中往往是个“ 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园林就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

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就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与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就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大都就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

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

其意思就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

山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就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就是智慧与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

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

花草树木就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与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

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

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与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与观景的建筑。

建筑与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与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就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瞧来,国家的山河都就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就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与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多集中在江南地区,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中心,还包括上海、无锡、常熟、南京等城市。

私家园林就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就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等。

3、其她园林除了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外,园林类型还有寺庙园林等。

寺庙园林一般多坐落于名山大川之间,将诗情画意融入园中,追求天然林泉风景之美。

东晋时慧远率众僧避乱江南,在庐山建了东林寺,融佛寺、庙观于有限的空间中,有意识的再现了自然山美景。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类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与常绿树木都较少,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三、园林造景艺术分析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从而达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构景手段很多,通常就是采用对景、抑景、框景、借景及漏景等处理方式来实现的。

、1、对景对景就是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苏州古典园林中通常这种对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与进门、转折等变换空间处所瞧到的前景最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最为常见。

如拙政园中部从枇杷园通过圆洞门“晚翠”望见池北雪香云蔚亭掩映于林木之中,又如自西部扇面亭望门洞外的倒影楼等景物,都就是这类手法。

2、抑景抑景就是指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就瞧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令游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能使园林显得更有艺术魅力。

在拙政园人们一进门,迎面就就是一座错落而自然的黄石假山挡住视线与去路,但它不能阻挡尘嚣,而且能藏住园内清净美景不让外露。

3、框景框景就是指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等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

拙政园中“芙蓉榭”的正面一池荷花,背后就是一堵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宁静的气氛。

如果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瞧,可以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瞧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

4、借景借景就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与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如拙政园将离它3、5里外的北寺塔借入园中,那巍峨的北寺塔耸立在亭后的云霄中,煞就是壮观,这就就是著名的“涉门成趣”、“入园见塔”景观。

5、漏景漏景就是指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常常设以漏窗,可以通过“漏窗”欣赏园外或园内的美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在拙政园里也可以到处瞧到漏窗的影子。

四、园林基本建筑风格与形式分析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与观赏风景的愿望。

中国古典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轩、榭、舫、亭、廊、桥等。

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与景点,它就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

亭子就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与八角亭;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

厅堂就是私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就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

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

榭常在水面与花畔建造,藉以成景,榭都就是小巧玲珑、精致开敞的建筑,室内装饰简洁雅致,近可观鱼或品评花木,远可极目眺望,就是游览线中最佳的景点。

阁就是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阁一般有两层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空透,可以四面观景。

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由于舫不能动又称不系舟,舫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就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

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

山、水、植物乃就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就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的利用或者简单的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就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主旨,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的山水环境。

这样的创作又必须合乎自然之理,方能获致天成之趣。

否则就不免流域矫揉造作,犹如买椟还珠徒具抽象的去壳而失却风景式园林的灵魂了。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与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眼神而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她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的一面,甚至能够把后者转化为前者,从而在园林总体上使得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谐与的境界。

(三)诗画的情趣“按艺术门类来分析,中国的诗词、书画艺术同园林艺术都讲究抒情表意,其中古典园林相比诗词、书画更为综合,表达语汇更加丰富。

”古典园林就是中国木建筑结构美、工艺美的完美结合,相比其她艺术门类,其意境内涵的表达更直观,更具参与性与互动性,更为大众所共享。

园林中的湖光山色、岩岫变化、飞瀑引涧、郁树掩映、廊桥飞渡、停台楼阁虽尽人力兴造,无不浑然天成,从诗画中寻求造园的文化渊源与造景基准,再将园景入诗入画,使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达到统一。

园林景观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就是时空综合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通融时间艺术的诗与空间艺术的画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总体到局部都包这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四)意蕴的蕴涵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含蓄与意境两方面。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立意独到,别有匠心,就是古往今来文人探寻自由生活、渴望寄情山水的一种向往,也就是对质朴自然、恬淡无拘生活的渴望。

1、表现含蓄含蓄效果就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

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就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就是开门见山,而就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

巧妙地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

拙政园在围墙外就可以瞧到园内一些屋顶、树木与圆内较高的建筑,但瞧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园林景色的兴趣。

2、强调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自然山水式园林为主。

一般来说,园中应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就是人作,但就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

园林中必须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园林中的建筑,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

拙政园的听雨轩,为典型的“夜雨芭蕉”景观,轩前一泓清水,边植芭蕉翠竹,轩后数丛蕉叶,无论春夏秋冬,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种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

六、图腾崇拜与封建礼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与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