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周爱国

合集下载

江苏省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江苏省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江苏省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二○○一年三月江苏省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996年5月—2001年3月编写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环境地质研究所项目负责:徐玉琳报告编制:徐玉琳伍洲云蔡则健陶云主要参加人员:陆美兰黄敬军赵祥周爱国王文庆单卫华王孝汉营兆端皇莆啊富顾雪良王茂亭张兵张小平张于薛宁菊陈福春季国兴钱夏中张舜葆郑丽春高梅审查: 朱锦旗顾阿明余勤总工程师:袁晓军所长:顾阿明院长:袁晓军朱锦旗(副)报告提交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报告提交日期:2001年3月目录绪言 (1)第一章自然经济地理 (8)第一节自然地理 (8)第二节经济地理 (10)第二章地质环境背景 (18)第一节地形、地貌 (18)第二节地层 (19)第三节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22)第四节工程地质特征 (24)第五节水文地质特征 (27)第三章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32)第一节水土污染 (32)第二节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与地下水资源衰减 (41)第三节地面沉降 (45)第四节地裂缝 (54)第五节地面塌陷 (59)第六节滑坡、崩塌、危岩 (66)第七节水土流失 (76)第八节涝渍 (78)第九节江海岸侵蚀、淤积 (79)第十节海平面上升 (86)第十一节地方病 (88)第十二节地震 (89)第十三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 (90)第十四节特殊不良岩土体的分布 (91)第四章环境地质分区评价预测 (93)第一节环境地质分区及评价原则 (93)第二节地质灾害专项评价 (97)第三节环境地质分区评价预测 (108)第五章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117)第一节地质灾害防治方向 (117)第二节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18)第六章结论及建议 (121)第一节结论 (121)第二节建议 (124)附图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3201 江苏省环境地质图1:50万2 3202 江苏省地质灾害分布图1:50万3 3203 江苏省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分区评价图1:50万4 3204 江苏省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区预测图1:50万5 3205 江苏省环境水文地质评价预测图1:50万绪言江苏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交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都市人口密集,国民经济建设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人民生活水平如日中天。

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2期
周爱国等: 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73
3. 2 河西走廊地区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 体系的确定
壤 土壤软硬程度

土壤有效厚度
土壤温度 境
土壤 pH 值
水、盐分因子 盐分因子 空间因子 温度、空间和水因子 温度、盐分和水分因子 盐分因子
土壤污染程度
盐分和辐射因子
土壤侵蚀程度
盐分和空间因子
大气降水量及盐分 水分与盐分
水 地表水水量及盐分 温度、水分与盐分
土壤水含量 环 地下水水位
摘 要: 科学合理地进行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是正确处理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 前提。在阐述了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内涵及其评价步骤的基础上, 研究了地质环境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理与 方法, 并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进行了具体应用, 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并探讨了有待研究的评价 标准、现状评价与预测评价、评价方法等问题。 关键词: 地质环境评价; 生态适宜性; 指标体系; 生态因子; 河西走廊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7849 (2001) 0220071204
主, 其次有河湖、沼泽及河谷平原。 其分布是由东南 向西北从洪积扇到洪积平原到冲积扇, 再到河积三 角洲。 由于气候条件严酷, 研究区内土壤的盐化、沙 化和风蚀十分严重, 有机质成分含量极低, 土质极为 贫瘠。
区域内的地表水体主要有石羊河、黑河和疏勒 河三大内陆河。 地下水主要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 水。受地形控制, 由南向北水位埋深由深变浅, 从 30 m 渐变到 3 m 左右, 一些地区甚至小于 1 m ; 地下水 矿化度增大, 由小于 0. 5 g L 变化到数十 g L。

国土资源部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专家库首批名单的公告

国土资源部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专家库首批名单的公告

工 作 单 位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来自序 号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1 9 2 0 2 l 2 2
2 3
李文鹏 李承森 李树 志 李烈荣
杨小荟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煤炭科学 院唐山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
石家庄经济学 院

3 4 5
中国黄金集团公 司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2 6
2 7 2 8
周连碧
周爱国 武 强
北京矿冶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 )
1 0
l 1
孙晓明
纪万斌
天津地质调查 中心
黑龙江省地面塌陷防治研究所
1 2
余振国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殷 跃 平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中 国 地质 调 查 局
3 4
3 5
秦绪文
翟 裕 生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 地质 大学 ( 京 ) 北
l 8
张洪涛
国土资源部
2 2
电墓固.0 1 立凋讯0 第 2年 期 1
附件: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专家名单≯
。 。 廖土剪蘑移 | 2 0 年_ 月2 0 l9 2 4
国 资 部 地 境 护与 理 复 案 审 批 家 单 土 源 矿山 质环 保 治 恢 方 评 首 专 名
( 姓 氏笔 画排序 ) 按
序 号 1
姓 名 万 力
国 资 部 于 山 质 境 护 土源 关矿地 环保 与 治恢 方审 专库 批单 公 理 复案查家 首 名的告

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氯同位素及其在地下水污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周爱国

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氯同位素及其在地下水污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周爱国

第23卷第4期2008年4月地球科学进展ADVANCES I N EARTH SC I E NCEV o.l23N o.4A pr.,2008文章编号:1001-8166(2008)04-0342-08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氯同位素测试技术及其在地下水污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周爱国,李小倩,刘存富,周建伟,蔡鹤生,余婷婷(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在有机氯污染的研究中,氯同位素(37C l)的应用能够在原子水平上识别污染源并研究污染机理,为更加有效地研究地下水的有机污染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综述了8种氯代VOCs氯同位素的测试方法与技术,论述了氯代VOCs氯同位素在识别地下水污染源、监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检验防治措施的修复效果、鉴别氯代VOCs的生产厂商、示踪氯代VOC s在土壤和水体中的迁移和混合过程等方面的应用,认为应尽快在国内研制先进的测试流程,开展有机氯同位素分馏机理的研究,加强应用C和C l同位素技术对氯代VOC s污染和检测修复效果的研究。

关键词: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 s);地下水污染;氯同位素;分析技术中图分类号:P595;P641.3文献标志码:A1引言卤代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氯代烃类)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的金属脱油(如仪器制造、曝光、电子、印刷等行业)、干洗、油漆工业、有机合成工业等领域中,从而成为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重要污染物[1,2]。

自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环境保护局首次在水中发现氯的衍生物以来,水中有机物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氯代有机化合物的毒性和持久性,使其成为美国环境保护局指定的重点研究对象,并成为当今环境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发达国家的地下水污染研究重点已从无机污染转向有机污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调查研究和地下水污染研究。

郭永海等[3]研究了河北平原地下水有机物污染及其与防污性能的关系;吴玉成等[4]对地下水中苯的污染进行了研究;王焰新等[5]对武汉地下水污染的敏感性作了分析;陈余道等[6]对山东淄博地下水苯污染进行了研究。

国土资源部对娄底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研

国土资源部对娄底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国土资源部对娄底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研2 月18 日至19 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文冬光,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处处长李明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周爱国等在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专程到涟源市和娄星区就矿山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视察调研。

18 日下午2 时,文冬光一行径直驱车来到涟源市桥头河镇原桥头河煤矿矿区,深入到杉木村察看村民严重受损房屋、安全警示牌、地表凹陷等,并询问村民详细了解情况。

随后,文冬光来到涟源市龙塘镇金鸡村,步行崎岖山路300 米登上半山腰,实地察看岸坎上岩体大裂缝,据说该裂缝200 多米长,裂口宽度每年在增加,险情重重。

文冬光望着山下民宅,叮嘱身边的涟源市委书记曾益民等,要切实加强监测防治,时刻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午5 时,文冬光一行听取了涟源市市长谢学龙的专题汇报。

目前,涟源共查明各类地质灾害183 处,受隐患直接威胁人口12 万元,受直接威胁财产2.4 亿元。

矿山地质灾害形势严峻,影响范围达1019.5 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近500 万元。

周爱国教授就如何做好国家防治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给予了专业指导。

文冬光指出,涟源要抓住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这一良好机遇,认真学好用好国家有关政策,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

他还对涟源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指导。

文冬光对娄底市矿区为国家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对卓有成效的地质环境监管、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他强调,娄底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地质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重要性;要放眼长远,组织精干力量,保障专项经费,形成相应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紧编制地质资料,详细掌握本地情况;。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张溪;周爱国;甘义群;陈正华;王旭【期刊名称】《环境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0(33)3【摘要】金属矿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重金属污染使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同时污染农作物,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目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很多,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

其中生物修复法近年来得到了特别的重视,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文章全面介绍了目前各种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包括修复原理、进展、优缺点等。

矿山固体废物和酸性废水导致矿区土壤中富集大量重金属,结合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对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整体修复提出设想,并进一步指出发展方向:将基因工程引入植物的重金属修复;构建菌根-植物-微生物修复体系,促进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

【总页数】7页(P106-112)【关键词】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作者】张溪;周爱国;甘义群;陈正华;王旭【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相关文献】1.生物修复和微生物矿化在重金属污染土壤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J], 贺旭红2.浅论生物修复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J], 高燕;於孝牛3.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J], 金建勇;孙玉焕4.抗性微生物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J], 张文兴;岳晓岚;邓强;陈文祥;张周位;黄苑龄;谭微;何海5.生物炭修复与改良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J], 罗唯叶;朱靖宜;陈涛;龚正君;李承鸿;王东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技术要点中国地大武汉环境学院周爱国讲稿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技术要点中国地大武汉环境学院周爱国讲稿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技术要点周爱国(中国地质大学)第一章矿山地质环境评估的概念1.矿山地质环境的内涵矿山地质环境是指曾经开采、正在开采或准备开采的矿床及其邻近地区,矿业活动所影响到的岩石、土壤、地下水、地质作用和现象及其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这一系统是以岩石圈为依托,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不断改变着地球表面和岩石圈自然平衡状态的地质环境,也是一个环境地质问题较多、地质灾害较突出的环境。

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矿区的地质体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变化、破坏。

如水、土、岩石环境污染和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采、选矿过程中产生的有素、有害气体、矿渣,废水,粉尘等,不仅直接影响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而且给矿区周围的大气、水质、土壤造成危害;(2)废石堆、尾矿库挤占大量土地、农田;(3)污水和烟尘的排放,污染水源、江河和大气,也破环了景观和植被;(4)露天矿边坡崩落,井下采空区造成地面塌陷;(5)矿井突水、矿山疏干排水引起邻近地区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疏干涸干或形成海水入侵;(6)采矿剥土等造成水土资源平衡失调,易诱发和引起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所有上述这些环境地质问题,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且预防和治理的难度很大。

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和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

3.矿山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因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而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

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是指以搜集资料、现场调查、综合分析等方法,对矿山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地质环境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地质环境对矿山建设及生产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评估工作;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包含矿山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全部内容。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蒋良江;蒙毅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2024(43)1
【摘要】基于贵州福泉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研究。

评价了废弃矿山地主要特征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构建了ISM的关联性分析模型,分析各个因素相互影响关系,将其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因素,确定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效果影响程度。

通过因素关联性分析,确认影响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关键节点。

通过计算权重系数确定等级隶属度,采用ANP模型对影响评价分析。

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总页数】6页(P134-139)
【作者】蒋良江;蒙毅
【作者单位】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
【相关文献】
1.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
2.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
3.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的对策阐述
4.浅谈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是,为了描述地质 环境质量的好坏,就可 以根据要说明的问题 (评价的目的),选择 一定数量的评价因子, 将其转化为可比的指标, 最后用数学方法进行综 合,得到环境要素的质 量指标,由各个要素的 质量指标又可以得到整 体环境的质量指标。
评价的目的
选择
评价因子
转化
评价指标
综合
地质环境要素质量
综合
地质环境质量
践表明许多评价方法过分依赖计算机,而忽视人类活动与
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揭示,即对定性分析
重视不够。
对地质环境系统的认识不够全面,对指标的选取及指标间 相互关系研究的不够深入,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不够紧 密,使得许多评价结果难以有效地指导实际工作,有
时做出的图说明不了什么。
2)合理的评价方法的选取也是十分重要的。 尽管诸多的数学方法都试用过,但并不是都适合所
成 果
应 用
问 题 目 标
解决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如何 协调好各方?
3、人为活动影响
以往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特殊地区(矿区、城区)地质环境评价
人为活动影响较小
人为活动影响至关重要
是否对于所有目的的地质环境评价,都要考虑人为 活动因素的影响?何时必须重点考虑?何时可以作 为一般的要素考虑?何时可以不考虑? 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与否,对地质环境评价工作 的有效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由于人类活动(如城市建设、资源开发)对 地质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速”或“扰动” 了某些地质过程,导致前所未有的复杂效应。 •因此,地质环境问题已成为地球科学的前沿和热点。 •于是,需要对这些环境问题进行调查、评价、防治。
•环境地质学也就成为是地球科学中发展最快,影响
日益巨大的学科。 •从而,出现地质环境评价这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有类型的地质环境(既定目标)的评价。 如,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评价较适宜选用“敏感
因子”模型(敏感因子指数模型、敏感因子聚类模 型)。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及仓储用地 生态绿化用地 城市配套功能用地
第五类
其他用地
(二) 按评价对象分类
(4)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评价
•工业与仓储用地地质环境评价 •居民及公共设施用地地质环境评价 •生态绿化用地地质环境评价 •城市配套功能用地地质环境评价
(4)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评价
3、地质环境评价的目的
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 能源政策、确定大型工程项目及区域规划提供地质 环境方面的依据,并参与、或服务于城市的各级各 类规划、营运管理等。 积极的方法是预防,即着眼于长远,不让环境污 染和破坏发生,或者把环境破坏和污染控制在尽可
能小的范围内。即实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兼顾的方针。
4、定性、定量相结合
1)定量计算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定性分析基础上,以 定性分析的成果作为约束定量评价的框架。
•不能忽视定性分析,而盲目地进行定量计算。
不能忽视定性分析,而盲目地进行定量计算、作图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GIS技术应用的逐渐成熟,为
许多工作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但大量实
(1)地下水环境评价
防污性能(易污性、脆弱性)评价
污染评价-针对本底值(起始值)
质量评价-针对相关环境质量标准
(二) 按评价对象分类 (2)土壤环境评价
污染评价
土地利用风险评价
特殊类土评价…..
(二) 按评价对象分类 (3)地质灾害评价
易发性评价
危险性评价 经济损失评价 风险性评价……
2、逆向思维!
•评价是一项应用性十分强的工作,需要问题导 向和逆向思维!
数 据
获取对应的数据资料—调查?
确定评价对象、研究环境要素特 性、制订评价方法? 需要提供何种评价、区划、治 理方案成果(图件、报告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措施? 矿区有哪些地质环境问题?危害 如何?
评 价
衔接? 实施 的科 学性、 可行 性?
做项目、写报告的目的
报告写得好→容易通过、实施→都有利→容易拿到项目
一、地质环境评价的提出
影响、制约
人类活动
地质环境
改造、破坏 反馈作用
•人类经济建设活动——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焦点。
•一些特殊地区(如城市、矿山),快速的地质环境 变化或“灾变”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不可预见 的”变化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广泛和深刻。
•环境地质学:一个学科。 •地质环境:客观存在的有一定空间范围的地质体。 •地质环境问题:?
显然,调查与评价是环境地质工作的关键
和核心内容。
调查:信息获取的过程——关键 评价:分析与提交使用的过程——核心
——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 理、分析,并加以解释,提交应用。
二、地质环境评价的内涵
地质环境评价必须建立在系统、深入的环境
地质研究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和要求来确
定具体评价内容。
——如何从50多个地质环境因子中确定评价 指标体系?
三、地质环境评价的分类
•地质环境评价是对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进行描述,而地质
环境又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如何具有操作性?
•评价:有的是对建设用地的建筑适宜性,有的是对土壤进
(二) 按评价对象分类 (4)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评价
•针对不同用地目的
•例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中规定了城市建设用地的10种类型, 35小类。
(二) 按评价对象分类
(4)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评价
城市不同功能区类型划分
类型序号 类型名称 所含城市用地类型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仓储用地 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专用绿地、园地 和林地 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水源地、垃 圾填埋场 机场用地、港口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特殊 用地
行评价;有的是对过去进行评价,有的是对现状,有的是 对将来进行评价……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针对既定目标、根据相 应时空条件(具体地质环境条件),将其分为许多 类型。
(一) 按评价时间分类
1.地质环境回顾评价
是根据历史资料对一个区域过去一段时期的地质环境质量 进行回顾性的评价。
2.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是有限度的。
——因此,地质环境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也 是地质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⑶ 受破坏或受污染的程度
地球上几乎已不存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区,天 然的地质环境越来越少,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越来越大。因而,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必须考虑人
为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其一,改变地质环境的状态; 其二,改变地质环境的物质组成,受到关注的是各 种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就是如此。
——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4、 地质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⑴ 自然地质环境条件
① 物质组成
☆地质资源量的丰富程度。
☆原生地球化学背景。 ☆岩、土、水的矿物组成。 ② 地质结构 ③ 动力作用
⑵ 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
人类活动从总体上讲是加剧了地质环境变化的过程。 人为地质作用对地质环境产生了强大的干扰。 地质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这种能力也
要求,取得一些无助于解决核心问题或者与核心问题
关系不大的资料,而忽视了以问题为中心,针对解决
核心问题的关键性资料的获取。
——问题导向(普遍性+特殊性)
1、“问题导向”——矿山
问题导向、符合规定之间的辩证关系 (普遍性+特殊性)
解决所针对的矿山的问题——目的; 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具体工作的规范性;
⑦ 将定量化的数据转化为定性的语言。
2、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地质环境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地质环境要 素又可以分解为许多构成因子,如地下水可以分解 为化学组成、物理性状和动态特征等。
这些构成因子作为整体的一个局部,其性状是由整 体的性状决定的;
反之,每个因子的性状能够反映整体性状的信息。
根据各功能目的的建质环境角度 的合理建议; 或者,对已经完成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基于地质 环境角度的评估 ——地质环境后评估
(二) 按评价对象分类
(5)地质环境风险性评价
(6)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7)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8)经济区(城市)地质环境评价
(8)经济区(城市)地质环境评价 例如:沿海五大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总则 2)重点地区地质环境评价
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
水土环境质量评价
不同功能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地质环境风险评价和区划
四、地质环境评价的思路
1、“问题导向”
任何一个问题、项目的完成,其导向作用是十分 重要的,导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成果的价值体
……
(8)经济区(城市)地质环境评价
例如:沿海五大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总则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区域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
区域水土资源保障程度评价 地质环境风险性评价与区划
区域地壳稳定性 突发地质灾害易发性 地面沉降 海岸带侵蚀淤积 风暴潮危险性 …等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安全性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
现。
以往的项目比较普遍地存在“计划导向”倾向, 比较重视按照各种规范的要求去完成野外资料的收集 与整理,而没有将问题进行必要的具体分解,没有充 分体现以问题为中心,而将注意力集中于按照规范完 成实物工作量和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
这样做的结果,注意了普遍性,忽视了特殊性,野 外工作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往往根据规范的统一
一、地质环境评价的提出
二、地质环境评价的内涵
三、地质环境评价的分类
四、地质环境评价的思路 ——目的:回顾一下地质环境评价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