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优质课件1
合集下载
化学课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优秀ppt11(4份打包) 鲁科版1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C·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皮沙尔·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件 鲁科版必修1

9
1、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NO、CO、NO2 、 、 、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Mn2O7 CrO3 3、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ZnO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如CaO、Na2O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是否为 同种物 质
溶液 混合物 浊液 胶体
是否为 同种元 素
被分散物 质颗粒大 小
物质
化合物
酸 化合物 碱 组成与 盐 性质 氧化物
水溶液பைடு நூலகம்或熔融 时导电 性
电解质 反应物的 组成元 表现 素的种 纯净物 非电解质 类 金属单质 氧 还 化 原 单质 非金属单质 剂 剂
8
氧化物根据组成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 物。 氧化物根据性质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根据性质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二氧化碳、 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氧化钠、氧化钙 如氧化钠、 问题:多数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问题:多数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 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 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 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
元素的化合价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其他元素的一 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 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叫做元素的 化合价。 化合价。 化合价的规律: 化合价的规律 单质的化合价都为零。 单质的化合价都为零。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1、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NO、CO、NO2 、 、 、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Mn2O7 CrO3 3、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ZnO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如CaO、Na2O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是否为 同种物 质
溶液 混合物 浊液 胶体
是否为 同种元 素
被分散物 质颗粒大 小
物质
化合物
酸 化合物 碱 组成与 盐 性质 氧化物
水溶液பைடு நூலகம்或熔融 时导电 性
电解质 反应物的 组成元 表现 素的种 纯净物 非电解质 类 金属单质 氧 还 化 原 单质 非金属单质 剂 剂
8
氧化物根据组成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 物。 氧化物根据性质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根据性质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二氧化碳、 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氧化钠、氧化钙 如氧化钠、 问题:多数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问题:多数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 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 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 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
元素的化合价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其他元素的一 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 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叫做元素的 化合价。 化合价。 化合价的规律: 化合价的规律 单质的化合价都为零。 单质的化合价都为零。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新教材鲁科版必修1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1课时课件(52张)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2.元素的存在形态
(2)元素的化合价: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_0_,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0。
3.元素的化合价 如图所示是碳及其化合物“价-类”二维图,请填入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典例示范】 【典例】给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 择的试剂有硫酸、二氧化碳、氯化钠、CaO、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碳。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②_______; 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2.根据物质具有的性质分类
3.其他分类方法
4.研究一类物质的性质的流程
【自主探究】 (1)“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属于纯净物”的说法对吗?若不正确,请说明理 由。 提示:不正确。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 成。虽然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但是其由两种物质组成, 故属于混合物。
【自主探究】 (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不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但有些元素能同时形成多 种单质,如氧元素能形成氧气和臭氧。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还可能是由两种 或多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2)(情境思考)金刚石是世界上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 组成的,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吗? 提示:是。金刚石和石墨是不一样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化学反应。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2.元素的存在形态
(2)元素的化合价: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_0_,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0。
3.元素的化合价 如图所示是碳及其化合物“价-类”二维图,请填入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典例示范】 【典例】给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 择的试剂有硫酸、二氧化碳、氯化钠、CaO、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碳。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②_______; 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2.根据物质具有的性质分类
3.其他分类方法
4.研究一类物质的性质的流程
【自主探究】 (1)“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属于纯净物”的说法对吗?若不正确,请说明理 由。 提示:不正确。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 成。虽然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但是其由两种物质组成, 故属于混合物。
【自主探究】 (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不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但有些元素能同时形成多 种单质,如氧元素能形成氧气和臭氧。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还可能是由两种 或多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2)(情境思考)金刚石是世界上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 组成的,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吗? 提示:是。金刚石和石墨是不一样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化学反应。
鲁科版高中化学《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课件1

活动·探究
酸 盐酸
碱
Ca(OH)2
指示剂
盐 CuSO4 非金属 Cl2
酸性 氧化物 CO2
活动·探究
盐
AgNO3
酸 盐酸 盐 NaCl 金属 Fe 碱 Ca(OH)2
活动·探究
金属 碱性氧化物 盐
非金属 酸性氧化物
碱
酸
联想·质疑
问题探究三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胶体
阅读·思考
问题1 以NaCl溶液为例描述分散系、
游离态:Cu
铜元素
CuO、Cu2O、CuCl2、
化合态:CuSO4、 Cu2(OH)2CO3 、
Cu(OH)2、 Cu(NO3)2 ……
迁移·应用
游离态:S 0
硫元素
SO2、+4 SO3、+6 H2S、 -2
化合态:H2SO+34、 H2SO4、+6
Na2S、
-2
CuSO4
……+6
小结
1、物质均由元素组成 ,元素以游 离态或化合态存在于物质之中。
活动·探究
问题4 胶体的与生活的联系
(1)明矾净水; (2)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3)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概括·整合
问题5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 粒粒度
<1nm
1~100nm >100nm
外观 均一透明 较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类框架被质图分颗散粒,物大并说明分类依据。
小 溶液
酸
是否为 同种物
混合物
质
物质
是否为 同种元
浊液 胶体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课件(46张)

盐。如:①Zn+H2SO4===ZnSO4+H2↑;②Na2O+CO2 === Na2CO3;
③NaOH+HCl===NaCl+H2O;④Cl2+2NaOH===NaCl +NaClO+H2O;⑤同②;⑥同①或③。
答案: D
[归纳小结](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可按照如下 关系进行转化。
(2)各类物质的化学通性 ①金属的化学通性
碱式盐[如Cu2OH2CO3等]
盐酸根含 无氧 氧酸 酸盐 盐如 如NNaa2CSlO、4、MgACglN2等O3等
可溶性盐如KNO3、NH4Cl等
溶解性微溶性盐如CaSO4等
难溶性盐如CaCO3、BaSO4等
根据分类的角度不同,同一物质可以属于不同 的类别,如 NaHSO4 可属于:纯净物、钠盐、硫酸盐、酸式盐、 含氧酸盐等。
2.元素的存在形态 (1) _游__离__态___:如金属铁中的铁元素。 (2) _化__合__态___:如Fe2O3中的铁元素。 3.元素的化合价 (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化合价,_金__属__元素只有零价和正 化合价,__非__金__属___元素有零价、正价或负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__0___。
解析: (1)A组物质中,CO2为酸性氧化物,其余的都是 碱性氧化物;B组物质中,Cu为金属单质,其余的都是非金属
单质;C组物质中,O2为非金属单质(气态),其余的都是金属 单质(固态);D组物质中,H2O为氧化物,其余的都是酸类物 质。
(2)这四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2+H2O+O2 ===Cu2(OH)2CO3,由多种物质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 应。
(1)无氧酸与钠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与无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盐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性氧化物与可溶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含氧酸与不溶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OH+HCl===NaCl+H2O;④Cl2+2NaOH===NaCl +NaClO+H2O;⑤同②;⑥同①或③。
答案: D
[归纳小结](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可按照如下 关系进行转化。
(2)各类物质的化学通性 ①金属的化学通性
碱式盐[如Cu2OH2CO3等]
盐酸根含 无氧 氧酸 酸盐 盐如 如NNaa2CSlO、4、MgACglN2等O3等
可溶性盐如KNO3、NH4Cl等
溶解性微溶性盐如CaSO4等
难溶性盐如CaCO3、BaSO4等
根据分类的角度不同,同一物质可以属于不同 的类别,如 NaHSO4 可属于:纯净物、钠盐、硫酸盐、酸式盐、 含氧酸盐等。
2.元素的存在形态 (1) _游__离__态___:如金属铁中的铁元素。 (2) _化__合__态___:如Fe2O3中的铁元素。 3.元素的化合价 (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化合价,_金__属__元素只有零价和正 化合价,__非__金__属___元素有零价、正价或负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__0___。
解析: (1)A组物质中,CO2为酸性氧化物,其余的都是 碱性氧化物;B组物质中,Cu为金属单质,其余的都是非金属
单质;C组物质中,O2为非金属单质(气态),其余的都是金属 单质(固态);D组物质中,H2O为氧化物,其余的都是酸类物 质。
(2)这四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2+H2O+O2 ===Cu2(OH)2CO3,由多种物质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 应。
(1)无氧酸与钠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与无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盐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性氧化物与可溶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含氧酸与不溶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教学课件1

向胶体中加入可溶性盐时,胶体形成沉
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
解释:
盐中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胶体微粒所带的电荷,从而使 分散质聚集成教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
方 法
加入可溶性盐 加热 加入带异种电荷的胶体
应用:制豆腐
【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教学 课件1
【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教学 课件1
浊液
分散质粒子 的直径
1nm 1-100nm之间
100nm
外观 均匀、透明 比较均匀、透明 浑浊
分散质的微粒 分子、离子 分子或离子 更多分子或离 的集合体 子的集合体
稳定性 稳定
比较稳定 不稳定
【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教学 课件1
【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教学 课件1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知识点击
胶体与渗析
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能够透过滤纸而不能穿过 半透膜,因而可以用它将胶体与分子或离子 分开。
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
,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渗析。
【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教学 课件1
学习胶体后,请你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分析 【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教学课件1 下列图示中胶体的用途与哪些性质有关,并做出相 关注解。
【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教学 课件1
2、电泳
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作用
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想一想:为什么胶体比较稳定?
应用:1、电镀 2、静电除尘
【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教学 课件1
3、聚沉 【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教学课件1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元素与物质世界PPT(第1课时物质分类法及其应用)

根据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
混合物
溶液 浊液 胶体
酸 碱 盐 氧化物
另外,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第七页,共三十页。
(1)酸 观察下列酸的元素组成,了解酸的分类:
HCl
H2SO4
HClO
H2CO3 HNO3
CH3COOH
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
含氧酸、无氧酸
根据电离出几个H+:
一种元素、纯净物
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 — 化合物 NaCl、CO2
两种元素不一定只形成一种化合物 CO、CO2 Na2O2、Na2O; FeCl2、FeCl3
第六页,共三十页。
二、物质的分类与物质性质
1.分类依据
根据物质含元素的种类
金属
根据物质的组成 物 质
质单
纯
非金属
净 物
根据组成特点和性质
化合物
观察下列盐的组成元素 ,了解盐的分类:
NaCl Na2SO4 Na2CO3 KNO3 NH4Cl
下列化合物属于盐吗?
都是盐
NaHSO4 Cu2(OH)2CO3 CuSO4·5H2O
酸式盐
碱式盐
让我好好想想?
第十一页,共三十页。
正盐
(4)氧化物
只含2种元素
观察下列氧化物的组成元素,了解分类:
SO2 CO CO2 Na2O Na2O2 CuO
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第八页,共三十页。
(2)碱
观察化学式,并记住下列碱的溶解性:
NH3·H2O KOH
NaOH Ba(OH)2
Ca(OH)2 Mg(OH)2 Fe(OH)3 Cu(OH)2
△
新鲁科版必修1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1课时课件(30张)

新课探 究
2.元素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 元素以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 元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
新课探 究 3.元素组成物质的类别与化合价的关系
(1)金属元素
组成物质种类:单质→氧化物→碱→盐。
在金属单质中,金属元素为 0 价;在氧化物、碱、盐中,金属元素显 正 价。
(2)非金属元素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 Na2O2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C组中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而是过氧化物。
盐,SiO2不是碱性氧 化B物组;中CO不是酸性 氧化物;
新课探 究
[规律小结]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如下:
④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课堂评 价
[解析] ①由二氯甲烷的化学式可知,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属于化合物,①正确。
由二氯甲烷的化学式可知,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不含氯气和甲烷,②错误。
备用习
题5.下表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1)第三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 一 组中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H2SO4 。
甲 BaCl2 Fe Cu(NO3)2
(2)第二组中有一种物质与第一组所有物质都不 乙 Fe2O3 K2SO4 H2SO4
新课探 究
例3 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类,将其类别名称分别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除尘法原理是( B )
。
A.渗析 B.电泳 C.聚沉 D.丁达尔现象
3.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A散系,
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C.该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电泳现象
分散系称为胶体
分散系类别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度
1nm
100nm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本质差别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分散质粒 子的直径
外观
分散质微粒
能否透过滤纸
<1nm
均一、透明 分子、离子
能
1nm~100nm
较均一 透明
较多分子集合 体(或高分子
) 能
能否透过 半透膜
稳定性
能 稳定
不能 较稳定
浊液
>100nm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纯净物
组成元素的 种类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知识回顾】
酸、碱、盐、氧化物的定义: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完全是H+的化合物 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完全的OH-的化合物 盐: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铵盐例外)和酸根
阴离子的化合物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
物
氧化物如 何分类呢
不均一 不透明 大量分子的 集合体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 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 现象 原因: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形
成的。
应用:可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2、聚沉
概念:胶体微粒聚集成较大的微粒 ,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
聚沉
聚沉方法:加可溶性盐、加热、搅 拌、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等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叫单质。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 状态称为该元素的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叫 化合物 。 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状态 称为该元素的 化合态 。
【课堂达标练习】
1.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C )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A.酸性氧化物:CO2、NO、SO2、H2O B.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Na2O2 C.碱:NaOH、KOH、Ba(OH)2、NH3·H2O D.铵盐:NH4Cl、NH4NO3、 (NH4)2SO4、
CO(NH2)2
介绍几个概念
分散系: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
渗析:(了解) 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
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方法称为渗析。 (因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 、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D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颜色都呈红褐色 D.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 2.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大
聚沉原理:加入的可溶性盐电离产 生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所带电荷与胶 体微粒所带的电荷中和。
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制豆腐。
解释:
河水中细小的沙粒悬浮于水中形成胶体 ,遇到海水时形成沙洲,比如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你能解释这些区域的形成 原理吗?
海水含盐量高,有大量的阴、阳离子 ,河 水胶体微粒所带的电荷被中和,发生了胶 体聚沉现象。
物。
分散质
分散剂
1.分散质: 2.分散剂:
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中,
这种物质叫分散剂。
3.分散系: 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的混合物 统称为分散系。
几种常见的分散系
*分类依据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分为溶液、浊
液、胶体。
分散质微粒直径介 于1—100nm之间的
*4.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C)。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
象(美丽的光线)
*5.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种溶液,出 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则这种溶液
(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
保肥作用。
胶体在制备的时候,可能会混有微粒 直径<1 nm的其他微粒,使得胶体不纯, 怎样除去这些微粒呢?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 体: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 杯中逐滴加入1 mol/L 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 构成的物质
2.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
列的是 ( A)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熟石灰、白磷
C.干冰、铜、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
被分散物质颗粒 大小
化合物组 成与性质
是否由同
一种分子 混合物
组成物质
物质
是否为同 种元素
溶液 浊液 胶体
?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aO、Na2O、CuO等多数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的分类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2、SO2、SO3等多数非 金属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如:Na2O2、CO、NO
等既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练习.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C )。
可能是(A )。
A.稀硫酸
B.NaOH溶液
C.硅酸溶胶(其中胶体粒子带负电)
D.饱和硫酸铵溶液
*6.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 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 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
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
,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B。
3、电泳
概念:胶体微粒在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的作用下产生 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结论: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胶体微粒 带有同种电荷。
电泳 原因:分散质微粒细小具有巨大的比表面
积,能较强吸附电性相同的离子而带电。
思考:如果我们把吸附正电荷的胶体和 吸附负电荷的胶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
什么情况? 聚沉
胶体的与生活的联系
。
A.渗析 B.电泳 C.聚沉 D.丁达尔现象
3.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A散系,
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C.该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电泳现象
分散系称为胶体
分散系类别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度
1nm
100nm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本质差别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分散质粒 子的直径
外观
分散质微粒
能否透过滤纸
<1nm
均一、透明 分子、离子
能
1nm~100nm
较均一 透明
较多分子集合 体(或高分子
) 能
能否透过 半透膜
稳定性
能 稳定
不能 较稳定
浊液
>100nm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纯净物
组成元素的 种类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知识回顾】
酸、碱、盐、氧化物的定义: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完全是H+的化合物 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完全的OH-的化合物 盐: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铵盐例外)和酸根
阴离子的化合物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
物
氧化物如 何分类呢
不均一 不透明 大量分子的 集合体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 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 现象 原因: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形
成的。
应用:可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2、聚沉
概念:胶体微粒聚集成较大的微粒 ,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
聚沉
聚沉方法:加可溶性盐、加热、搅 拌、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等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叫单质。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 状态称为该元素的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叫 化合物 。 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状态 称为该元素的 化合态 。
【课堂达标练习】
1.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C )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A.酸性氧化物:CO2、NO、SO2、H2O B.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Na2O2 C.碱:NaOH、KOH、Ba(OH)2、NH3·H2O D.铵盐:NH4Cl、NH4NO3、 (NH4)2SO4、
CO(NH2)2
介绍几个概念
分散系: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
渗析:(了解) 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
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方法称为渗析。 (因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 、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D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颜色都呈红褐色 D.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 2.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大
聚沉原理:加入的可溶性盐电离产 生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所带电荷与胶 体微粒所带的电荷中和。
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制豆腐。
解释:
河水中细小的沙粒悬浮于水中形成胶体 ,遇到海水时形成沙洲,比如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你能解释这些区域的形成 原理吗?
海水含盐量高,有大量的阴、阳离子 ,河 水胶体微粒所带的电荷被中和,发生了胶 体聚沉现象。
物。
分散质
分散剂
1.分散质: 2.分散剂:
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中,
这种物质叫分散剂。
3.分散系: 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的混合物 统称为分散系。
几种常见的分散系
*分类依据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分为溶液、浊
液、胶体。
分散质微粒直径介 于1—100nm之间的
*4.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C)。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
象(美丽的光线)
*5.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种溶液,出 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则这种溶液
(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
保肥作用。
胶体在制备的时候,可能会混有微粒 直径<1 nm的其他微粒,使得胶体不纯, 怎样除去这些微粒呢?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 体: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 杯中逐滴加入1 mol/L 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 构成的物质
2.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
列的是 ( A)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熟石灰、白磷
C.干冰、铜、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
被分散物质颗粒 大小
化合物组 成与性质
是否由同
一种分子 混合物
组成物质
物质
是否为同 种元素
溶液 浊液 胶体
?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aO、Na2O、CuO等多数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的分类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2、SO2、SO3等多数非 金属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如:Na2O2、CO、NO
等既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练习.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C )。
可能是(A )。
A.稀硫酸
B.NaOH溶液
C.硅酸溶胶(其中胶体粒子带负电)
D.饱和硫酸铵溶液
*6.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 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 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
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
,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B。
3、电泳
概念:胶体微粒在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的作用下产生 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结论: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胶体微粒 带有同种电荷。
电泳 原因:分散质微粒细小具有巨大的比表面
积,能较强吸附电性相同的离子而带电。
思考:如果我们把吸附正电荷的胶体和 吸附负电荷的胶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
什么情况? 聚沉
胶体的与生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