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端午节的由来作文
端午节的由来一年级作文(精选11篇)

端午节的由来一年级作文(精选11篇)端午节的由来一年级作文1很久很久以前,屈原是楚国的大臣,秦军侵略了楚国的京城。
屈原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被秦军侵略,于是屈原写下了《怀沙》之后抱石投江了。
老百姓们知道了,就包粽子投到江里希望江里面的鱼虾不要吃屈原。
从此这个习俗流传了下来,变成了现在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一年级作文2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重大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船、挂香包、系五丝绳等。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一年级作文3小朋友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关于端午节有很多种说法,流传最广泛的是屈原一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国的大臣。
有一次秦国发动战争,屈原主张抗秦,有人强烈反对,还把屈原免职流放到一个贫穷的地方。
后来秦国把楚国占领了。
屈原伤心极了,最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河死了。
为了纪念屈原,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为了不让小鱼吃掉屈原的尸体要扔米团,这就是我们吃的粽子。
端午节的由来一年级作文4今天是五月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听说很久以前,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入汨罗江,人们怕他被江里的鱼虾吃掉,就做了许多的饭团,“扑通,扑通!丢进了江里,用饭团去喂鱼虾,听说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五日,都会做许多的饭团,也就是现在的粽子,还会举行龙舟赛等活动……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我喜欢吃粽子,我喜欢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一年级作文5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古时候,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
他于五月五日头汨罗江自杀。
小学生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作文5篇

小学生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作文5篇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生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作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小学生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作文1曾经,有一位叫屈原的诗人。
他身为一个楚国人,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国被秦国攻破,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附近楚国百姓得知,纷纷前来凭吊屈原大夫的死,渔夫划起渔舟来打捞屈原大夫的真身。
一个渔民把糯米制成的饭团抛向水中,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据说糯米可以粘住鱼的嘴,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有一整套的锣鼓和唱腔,其中竞渡虽然热烈,但招魂最为感人。
端午节这天,屈原故里人们主要的活动就是看龙舟,吃完早饭,便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往西陵峡“屈原沱”汇集,倾城出动,争看竞渡。
端午阳的屈原沱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江上七条龙舟飞渡,岸边数万名群众观战。
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令人惊叹。
每当这时,我不禁在心里默念起屈原大夫的绝作:《怀沙》: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小学生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作文2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写端午节由来及习俗的作文精选5篇

写端午节由来及习俗的作文精选5篇写端午节由来及习俗的作文【篇1】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据说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端午节”的“端”和“初”的意思相同,“午”是“五”的意思,“端午”就是“初五”。
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罗江自杀。
当时人们划船去寻救屈原,演变成了现在的赛龙舟。
因为没找到屈原的尸体,人们就把竹筒里的米撒到江里,让鱼虾吃,它们就不会咬屈原了。
现在成了吃粽子的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南北不同。
我们北方虽然没有赛龙舟的风俗,但也有我们的习惯。
就拿我们家来说吧,今天一大早老爷就从河里提回来一桶水,让我们洗头洗脸,说是可以消灾祛病。
姥姥煮了鸡蛋和蒜,妈妈买了粽子和糖糕。
爸爸在门上插了一束艾叶,他说这样可以辟邪。
姥姥还给我戴上了她做的香囊和五彩手链。
我们一家人边吃饭边看电视。
电视上介绍各地过端午节风俗的节目,使我大开眼界。
看来,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写端午节由来及习俗的作文【篇2】“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便想起了端午节。
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给自己的孩子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系在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就口味而言,粽子陷荤素兼具,有甜有咸。
北方粽子以甜为主,南方粽子甜少咸多料的内容则是最能凸显地方特色部分。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时,大阳重,人中天,古称这一天为“天中节”,具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大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如有: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等。
画额,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字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已》:“每至端午,白初一日起,取雄黄和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端午的由来一年级作文五篇

端午的由来一年级作文端午的由来一年级作文五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的由来一年级作文五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的由来一年级作文五篇1“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各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游百病。
端午节是我国纪念屈原的日子。
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一位大臣,屈原很忠良,所以楚怀王很喜欢他,还有一位很嫉妒屈原,便用阴谋来害他,是楚怀王渐渐不信任他了。
有一次,秦国要跟楚国和好,屈原仔细分析,知道了秦王的阴谋,便冒着生命危险去告诉楚王,楚王不但不听,还把他释放到远离他乡的地方。
当楚王刚到秦国就被擒住,他后悔当时不听屈原的话,,因气大而死,屈原当得知国家快灭亡时,他不忍再看下去了,写了最后一首爱国诗,便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当地人知道后,赶紧划船去打捞屈原的.遗体,有些人向江中扔鸡蛋、粽子,倒雄黄酒,都是为了不让鱼虾不吃屈原的遗体;赛龙舟就是因为当时打捞屈原遗体的原因。
不仅,端午节有它的历史还有一些食俗和风俗。
端午又称重午,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
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水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的由来一年级作文五篇2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端午来历的作文6篇

端午来历的作文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范文、策划方案、鉴定材料、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templates, planning plans, appraisal material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端午来历的作文6篇作文的目的在于让我们能够通过文字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通过阅读优秀的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技巧,这些技巧有助于丰富我们的作文内容,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来历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起源小学生作文5篇

端午节起源小学生作文5篇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下文是小编为你精心编辑整理的端午节起源小学生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端午节起源小学生作文1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
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
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
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职,流放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
他到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到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
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
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
到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日记(通用10篇)

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日记(通用10篇)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日记篇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
相传在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投汩罗江自尽,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咬龙水兽吃了,因而纷纷划船下江捞救。
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见屈原的身影了,于是人们往江中投饭团,外系五彩绳,鸡蛋等食物,让蛟龙水兽有东西吃,就不会伤害屈原了,。
渐渐地就流传着在端午节这天要划龙舟、包粽子的习俗了。
以前的端午节我没什么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就端来一盆香喷喷的粽子,一个个清翠清翠的。
粽子的形状有棱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宝粽、还有碱粽等各式各样的。
看上去真不错。
闻着粽子的香味,我馋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个粽子,剥开粽叶,哇!里面包了肉,香菇、小虾米等佐料,味道一定好极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个粽子,接着又拿来一个,妈妈告诉我说,粽子虽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个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觉得吃不够,呵呵……我们一家人围着吃粽子,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感觉好温馨!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日记篇2这次端午节我们全家去农家乐玩了一天,这一天可过的真有意思呀。
星期四我快快的把作业写完了,晚上兴奋的像吃了兴奋剂似的睡不着觉。
第二天中午,吃完了,就匆匆忙忙的出发了。
啊!路可真漫长呀,我们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汽车才到呢!呀!这里可真美呀,金黄色的麦子在田野里打着浪,一棵棵果树上挂满了杏儿。
极目望去,一座座巍峨的山环绕在四周,这可真算的上“人间天堂”呀!一进院子里,可真是和原来的农村大不相同了,一台台电脑,一部部空调,几乎是每一个房间都有。
到了晚上,人们都搬出小椅子,坐在院子里,围了一个大大的圆。
我刚开始还是“二丈和尚摸不到头”呢,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个人的才艺表演呀,怪不得,下午的时候有位阿姨问我喜欢表演什么呢,可是本人脸皮薄,没仔细想,就溜之大吉了。
这个晚上,各家各院都是灯火通明,抬头一看,天上的星星一颗一颗的在眨着眼睛,可真美呀!这就是我所过的最有趣的农家乐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日记篇3今天是端午节,在妈妈的催促声中起了床。
端午的由来作文一年级模板5篇

端午的由来作文一年级模板5篇端午的由来作文一年级模板5篇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戴香包、在门上挂上艾草和青蓬。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端午的由来作文一年级,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端午的由来作文一年级篇1小时候,记得端午节是非常隆重的。
门口要悬一束艾叶、菖蒲避邪,节前一天还要紧闭门窗,拿铁簸箕装上苍术、白芷之类的在房中薰燃驱虫;正日子的时候,每个小孩都在胸前挂上用丝线编织的蛋兜(我也会编的哦,不过现在记不得了,嘻嘻),装个咸鸭蛋,还在额头、颈后点上雄黄,甚至泯一口黄酒。
蛋要节后才能吃,小P孩们只能比比谁的鸭蛋大,谁的蛋兜漂亮,还撞来撞去看谁的蛋结实;比赢的自然兴高采烈,比输的当然不开心啦,心里会偷偷恨恨地想:你的鸭蛋大,考试也吃鸭蛋;撞碎的只能眼泪汪汪跑回家去了;不过,小孩子的喜怒哀乐来得快去得也快,没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
主角自然是粽子。
早一个月,外婆就把宽窄整齐的粽叶泡在水中,然后把准备的猪肉肥瘦分开,切成小方形浸渍成酱油色,米也拌匀了。
一桶粽叶、一锅米、一盆肉、一堆麻线,外婆就坐在小板凳上包粽子啦:拿两张粽叶并排整齐,折成漏斗状,舀一勺米,夹一大块精肉和一小点肥的,用米盖上,手指捋平,粽叶[来源]翻来覆去包紧,再扯根线一头咬在齿间,一头绕几圈扎紧,扣个活结就成了,干净利落。
包出的三角粽、枕头粽都边是边、角是角,绝不会散开,小赤豆粽更是连麻线都省了,直接把粽叶的末梢插入叶边就结实了。
那时,一大家子的人都住在一起,外婆要忙活好多天才够大家尝鲜。
外婆包的肉粽是我最爱吃的,煮熟之后肥肉都化开了不会感觉油腻,粽子则咸淡适中,糯而不烂,还有最解馋的肉。
那一年端午后三天,妈妈忍着阵痛生下了我,爸爸特意起了个别致的单名:康熙字典上解释为“一种驱邪的草”,或许注定了我和端午的渊源吧。
当传统越来越遥远而被淡忘时,端午适时地作为国定假日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儿子的床头已经挂上香囊,冰箱里有妈妈送来的粽子和咸蛋,明天周末,我要留出时间拿店里买来的药材薰一薰房间,回忆端午的味道,回忆童年的味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端午节的由来作文
每年的农历初五都是端午节,在这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
据说,端午节跟伟大诗人屈原相关系呢!
屈原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是楚怀王身边的一位大臣,一直提倡
强国富民,抗击秦国,可不料被奸臣陷害,流放他乡,公元前278年,楚国京城被攻破,屈原深感到绝望,便在自己的足上捆几块石头,跳
汩罗江自杀,当地的居民知道后,纷纷的坐船到汩罗江去捞屈原的尸体,有的人为了让小鱼小虾不吃屈原的异体,就在江里投入一些米团,告诉小鱼小虾吃米团,别吃屈原。
后来,有的人用叶子包米团,以此纪念屈原,有的地方还组织龙
舟竞赛,诗词竞赛。
这个传统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慢慢的,演变成
现在的粽子,家家户户都是团圆在一起吃粽子,而现在粽子的口味也
有许多,有的里面放了肉,有的放了盐,还有的放了白糖。
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篇二】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五”与“午”通,“五”又
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
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
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
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
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
压邪。
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晰,归
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说。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
《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于五月
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篇三】
今天是端午节。
那么你们知道这个节日是怎样来的吗?让我来给你们讲爷爷告诉的故事:从前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
他是楚国人。
当国家受到侵略危险时,向朝廷献计,却被赶出朝廷。
屈原心里很悲伤,就含恨跳入汨罗江身亡。
当地人得知此事,渔民赶忙驾船打捞尸体。
有的向河里撒米,让鱼吃饱肚,不去咬屈原的尸体。
后来,人们把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人们过节是让大家想起屈原的故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保卫祖国,建设祖国。
这一天,有的赛龙舟,有的吃粽子,有的在家门上插艾叶,有的开纪念大会。
纪念活动丰富多采。
我们一家人吃着粽子,听着爷爷讲故事,快乐极了。
去立志一定热爱伟大的祖国。
长大了一定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