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导学

合集下载

《雷雨》分层导学案及答案

《雷雨》分层导学案及答案

高一语文《雷雨》分层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的知识,品味个性化语言。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3、了解以“雷雨”为题的象征意义,并把握《雷雨》的主题。

学习的重点、难点:1、了解话剧的特点,品味个性化语言和戏剧冲突。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戏剧的知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前预习1、知人论世曹禺,原名万家宝,1 9 1 0 年生,湖北潜江人。

他从小爱好戏剧,1 9 2 9 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

1 9 3 3 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

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 9 3 4 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

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

《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

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

1 9 4 2 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2、写作背景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

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

它以1923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比较真实地描写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深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的家庭悲剧,预示着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动不可避免地即将发生。

3、整部话剧《雷雨》的大致情节《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

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

后来,他为了娶一位大家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

分层导学

分层导学

以单元教学为重点,依托“导学提示”,进行分层个性导学一、课题的成因我学区属于农村小学,纵观学生习作现状不容乐观。

不少学生习作题材雷同,语言贫乏没有个性,缺乏想像和创造力。

部分学生的习作水平在低水平徘徊,同一题材反复作文章,没有创意,学生习作兴趣普遍不高,教师“老”、“套”、“封闭”的教学思路使习作教学“了无生机”,“学生怕习作,教师怕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习作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自改的习惯,因此学区拟定实施《以单元习作为重点,依托“导学提示”进行个性导学》课题实验,以期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使习作教学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升习作教学水平。

二、课题的具体流程根据我学区“自主互助式”教学模式的经验,在本课题实施中,我们也采用“先作后导”的教学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习作教学总是先指导后习作,这样往往限制学生的思维。

学生利用“导学提示”首先预作、分层预作,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学生实际需要。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预作情况,再确立指导重点,使习作指导更贴近学生的需要,同时也分散了习作的难度。

尤其是对于既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写的学生,通过填写“导学提示”进行课前预作,基本理解文章的结构,起到“保底’的作用。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语言表达有天生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不同的思想,看问题也有不同的视角。

习作指导也应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因此本课题拟定利用分层“导学提示“预作,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如三年级有一个单元要求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分层“导学提示”如下:第一层:针对能力强的学生使用。

题目:生活中你喜欢的动物:你最喜欢的动物:-------- ----------- -----------因为:外形(描写顺序)整体:---------------- 部分:------------------------因为:吃食、玩耍或与自己在一起生过的小事。

多分英语分层导学案八年级上册

多分英语分层导学案八年级上册

多分英语分层导学案八年级上册第一部分:课程目标1. 熟练掌握八年级上册所学的词汇、语法和句型。

2. 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相关话题的文章或故事。

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1. Unit 1: School life- 词汇:school subjects, activities, classroom objects- 语法:present simple tense, adverbs of frequency- 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How often do you have English class?2. Unit 2: My day- 词汇:d本人ly routines, time expressions- 语法: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prepositions of time- 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at 8 o'clock this evening? When do you usually get up in the morning?3. Unit 3: My weekend- 词汇:weekend activities, hobbies- 语法:present perfect tense, question words- 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Where have you been in China?4. Unit 4: My neighborhood- 词汇:places in the neighborhood, giving directions- 语法:imperatives, there is/are- 句型: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 There's a supermarket near my house.第三部分:学习方法1. 多听多说:多与同学练习口语交流,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分层导学,提高质量

分层导学,提高质量

分层导学,提高质量分层导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它主要利用网络技术将课程内容划分成一层一层的结构,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逐层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提高其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首先,分层导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以一定的速度讲授课程内容,而学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和消化课程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和完善,也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学习兴趣的下降。

而分层导学则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范围内,逐层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节奏,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潜力,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分层导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在分层导学中,老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分成多个层次,逐层递进,每层的难度和深度都适合学生能力和水平。

学生可以在较轻松的情况下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然后逐渐提高难度,深入掌握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动力。

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辅导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分层导学有助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提高其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在分层导学中,学生可以在学习每个层次的知识和技能时,逐渐掌握和积累相关的专业基础和学科素养。

这样可以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用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通过分层导学的学习经历,学生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分层导学是一种既有利于学习效率,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教学方式。

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分层导学的优势,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同时,也需要注重教学设计和评价机制的完善,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初探高中生物“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

初探高中生物“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

初探高中生物“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高中生物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初探高中生物“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以期对生物教学有所帮助。

“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包括五个步骤:导入,阐述,引导,实践,总结。

以及三个段落:概念引入,实验验证,信息归纳。

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用相关实例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为学生打开新知识的大门。

对于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教师可以问学生:“你周围有哪些不同的动物和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差异?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2.阐述:教师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或实物来讲解新知识点,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的概念和内涵。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或其他教学资源进行讲解,同时也可以引用一些相关实例和故事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实物来展示不同种类的生物,让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有直观的了解。

4.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实验的技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观察和记录一些生物的特征和行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多样性。

5.总结: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整理和归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结式的回答。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觉得生物多样性是怎么形成的?你在实践中学到了哪些知识?”等等。

通过“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教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初三语文分层教学导学案

初三语文分层教学导学案

初三语文分层教学导学案(一)(七年级上册1—3单元字词、古诗背默、名著、专题复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憧.憬裨.益诠.释巢.穴负载.刹.那肇.祸须臾.涟漪.熠.熠栖.息绚.丽镌.刻壑.积攒.摒.弃怪僻.惆.怅撷.取豁.达自诩.荟萃.跻.身沸.腾颠簸.阕.驰骋.黝.黑遐.想撺掇..凫.水撮.合翘.首阖.家佞.臣无辜.绮.户二、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物花天宝阴晴园缺天崖海角水声孱孱陈词烂调火烧火缭自明得意不曲不挠奇貌不扬指手划脚恰然自得走头无路小心冀冀摇摇欲堕危言悚听惊慌失错三、填字成词潜移()化千()百态半明半()势不可()你推我()镇定自()相()并论井然有()()()在目记忆犹()烟波浩()()()有心()神()()雀无声明()秋毫眼花()乱一视同()谈笑风()罪()祸()出谋()策咬文()字鸡毛()皮苦思()想忘()所以赏心()目()老还童人杰地()四、名句默写1、潮平两岸阔,。

2、门前流水尚能西,。

3、,铜雀春深锁二乔。

4、,不知秋思落谁家?5、,,此事古难全。

6、但愿人长久,。

7、,万家忧乐到心头。

8、青山有幸埋忠骨,。

9、多行不义,。

10、,各领风骚数百年。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2、,行者常至。

13、东隅已逝,。

14、行远必自尔,。

五、名著、专题、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训练题1、古今中外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里遨游,感受到文学具有的巨大魅力。

在“我爱文学”实践活动中,初三X班开展了“读文学名著,说文学形象”的活动。

老师要求同学们向大家推介一本中外文学名著,并对该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作介绍。

请你写出一部名著的名称并简介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名著名称:人物:形象特点:2、星期天,你打电话给同学小睿,邀请他(她)与你一起出去打羽毛球,但他(她)说学习很忙,拒绝了你,你打算如何说服他(她),让他(她)跟你一起出去?3、、《汤姆·索亚历险记》记叙了主人公()和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生活,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

多分英语分层导学案

多分英语分层导学案

多分英语分层导学案一、分层教学目标本导学案旨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分层教学目标如下:1. 基础目标:确保全体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

2. 提高目标: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增强英语应用能力。

3. 拓展目标: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内容,拓展其英语视野,提高其英语综合素养。

二、词汇分层学习1. 基础词汇:针对全体学生,列出本单元的基础词汇,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2. 拓展词汇:针对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的学生,列出一些拓展词汇,供其选择性学习。

3. 词汇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词汇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语法分层练习1. 基础语法:针对全体学生,列出本单元的基础语法知识,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2. 拓展语法:针对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的学生,列出一些拓展语法知识,供其选择性学习。

3. 语法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语法练习题,包括选择题、改错题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四、阅读分层指导1. 基础阅读:提供一些简单的阅读材料,供全体学生阅读,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2. 提高阅读:提供一些稍有难度的阅读材料,供大部分学生阅读,提高其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

3. 拓展阅读:提供一些高难度的阅读材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五、写作分层训练1. 基础写作:针对全体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写作任务,如写一段自我介绍等。

2. 提高写作:针对大部分学生,提供一些稍有难度的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家庭的文章等。

3. 拓展写作: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些高难度的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等。

六、听说分层活动1. 听力训练:设计不同层次的听力练习题,包括听对话、听短文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 口语训练:组织不同层次的口语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初中数学分层导学案》八年级下(王云松)

《初中数学分层导学案》八年级下(王云松)

第十六章 分式16.1 分式(1)【分层目标】:1. 了解分式的概念;2. 理解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3. 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导学指导】:一、 知识链接:1.初一学过的整式的概念: . 小学学过的分数形式为: .2.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 , , . 二、自主学习1.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请同学们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v-2060小时,所以v+20100=v-2060.2.以上的式子v+20100,v-2060,as ,s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分式的概念: .4.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5.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快速反馈】: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x 7 , 209y +, 54-m , 238y y -,91-x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1) (2) (3)4522--x x xx 235-+23+x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1) (2) (3)【要点归纳】:1.分式的概念: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阶梯训练】: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1)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 小时. (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时. (3)x 与y 的差于4的商是 .2.当x 取何值时,分式无意义?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 的值为0?【总结反思】:xx 57+xx 3217-xx x --221xx x --212312-+x x第十六章 分式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层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导学指导】:二、 知识链接:1.请同学们考虑: 与 相等吗? 与 相等吗?为什么? 2.说出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二、自主学习 P7例2.填空:[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P11例3.约分:[分析] 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P11例4.通分:[分析] 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a b 56--, yx 3-, n m --2, nm 67--, yx 4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导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与对策
一、分层导学与思想政治课
所谓分层导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特点等因素,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学生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

其目的是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思想政治课即中学德育课,在21世纪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而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必须用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来指导。

思想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是一种理性认识。

历史上中西方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优秀的德育思想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完善,能够指导教学实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构建。

因此,通过了解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吸收借鉴其合理的成分,从而加深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认识,并为其寻找一些可行的对策。

这里笔者特别强调用分层导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二、用“分层导学”思想指导“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课是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载体,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分层导学思想也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也符合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需要
21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经济时代各国的竞争就是有知识、有技能的人之间的竞争。

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还是一个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国家,而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

培养人才是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方面起着基础作用。

所以我们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视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实际性意义。

(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宗旨,以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

简而言之,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1]人的素质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只有充分利用了每个人的差异性,才能培养出全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优秀人才。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是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与各个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就应该成为具有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下,教学过程被理解为知识技能的“授——受”过程,教师关注的是单位时间内知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更无意去完善学习心理结构,学生为考试而整日学,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大,课程脱离社会和学生生活,使体现全面发展要求的方案得不到落实,造成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如,思想政治课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繁、难”的状况;课程反映新时代的内容不够,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少对学生主体性差异的研究,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因此,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来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至关重要。

分层导学作为一种革新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素质教育方法的新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实施分层导学,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分析学生存在的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的差异,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出现的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情况,实现人人学有所得,不同人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利用分层导学理念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对策
(一)用心关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句话,“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笔者认为这句话道出了教学的真谛:为人师者,首先就要做到由衷地关爱爱学生,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一名好教师,不仅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更要爱孩子。

爱是点燃希望的火花,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体现。

但爱不是靠冠冕堂皇的话喊出来的,也不是通过虚情假意的作秀演出来的,而是从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体现在日常的小事上。

1、热爱学生,就要给予尊重和信任
高中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都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尊重和信任。

无论是对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生,教师都要尊重他们,发扬他们身上积极美好的东西,特别是在超越班,我经常对他们说“你可以的!”,“你是最棒的!”。

通过教师的肯定,言传身教,再加上日常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让学生把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

2、关爱学生,就要奉行大爱无私的精神
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就是要有这种大爱精
神,铭记“教好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的理念”,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中,用自己的心血哺育下一代,并不要求什么。

3、关爱学生,就要同等待生
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

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学会欣赏、关心好的学生生,更要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爱,经常发现他们的其他长处,因材施教,并因势利导的激发他们,让学生在我们的关怀下更好的成长。

4、关爱学生,就要严爱结合
作为教师,应既是严父,又是慈母,对学生的爱应是严与爱的结合,而不是溺爱。

通过对学生的严与爱,让学生尊重你。

因此,这要求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善于严格要求他们,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又不失尺度。

要爱得有理、有度。

(二)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更重要的是搞好教学,树立好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1、做好备课工作。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

包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

第二,备教材。

首先,要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并分析教材各部分的中心思想,弄懂基本概念和原理,备好知识点。

其次,要把精力用在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上。

重点和难点是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备课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点上。

再次,为了突破重点、难点,务必要选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自己准备一桶水,这是用来比喻准备知识与教授知识的关系。

在选择材料时既要注意内容的时效性,也要理清内容的深浅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第三,备学生。

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包括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情况,以及思想状况。

高中教学班级都实行行政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及内在的思想状况各不一样,这需要在备课时了解清楚,以方便对授课内容的筛选。

2、把“分层导学”与“以诱达思”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

课堂教学并不是要求教与学在量上做到平分秋色,教与学教学过程系统的两大主要因素,优化课堂教学主要是调动这两大因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学生是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发展的主体。

”、“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使学生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人。

具有主体性的人是自尊、自信、自律、自立的人。

”[2]应试教育的缺憾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顾教,强迫学生记忆、理解、教学引不起学生兴趣,使教与学脱节、达不到和谐。

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耳、动口、动脑。

另一方面,“教师为引导”。

叶圣陶先生提出:“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教师引导作用不仅要强调教师引导的情感性,也要强调引导时的启发性。

“教师引导作用的核心特征是启发性”,强调教师的启发性,应做到“引而不发,开而弗达,相机诱导,和易以思,正是教师引导的精华。

归结为一句话:循循善诱。

”[3]教师要把“分层导学”与“以诱达思”相结合。

首先,在分层条件下,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对课堂内容设置难易度。

例如,在讲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对于快班的学生可以适当深入讲解,而对于平衡班和超越班学生来说只需稍微带过就可以了,因为深入讲只会加深学生的负担,也会使学生感觉在政治科学习中受挫,失去学习信心。

其次,分层下有针对性的“以诱达思”。

“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育人育才,这就是现代启发教学的精髓。

”[4]做到“以诱达思”,第一,要善于运用导读提纲,针对教材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思考;第二,教学过程中运用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感兴趣的资料、图片创设情境并巧设、多设问题让学生先思考或动笔写,再让学生动口回答,之后就是教师总结归纳、回归教材知识。

课堂教学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引导作用的过程,只有在分层导学思想的指导下,以诱达思,变诱为思,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结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就需要我们把分层导学、以诱达思的思想融入教学实践中,进行摸索和探寻,以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