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导学案全集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学科数学课题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班级授课者时间审核者课型学习目标1.通过画反比例函数图象,训练作图能力 2.通过从图象中获取信息.训练识图能力.3.通过对图象性质的研究,训练探索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重点会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难点会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探究新知(一)小组合作学习自学主题一:自学教材P4页.做—做观察反比例函数y=x2,y=x4,y=x6的图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总结它们的共同特征.(1)函数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2)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x值的增大.y的值是怎样变化的?能说明这是为什么吗?(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能与x轴相交吗?可能与y轴相交吗?为什么?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得出结论.对于问题 (3),可能会有学生认为图象在逐渐接近x轴,y轴,所以当自变量取很小或很大的数时,图象能与x轴y轴相交.可以从函数式的定义域、函数与方程等角度进行解释。

总结:当k>0时,函数图象分别位于第象限内,并且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 .主题二:议一议用类推的方法来研究y=-x2,y=-x4,y=-x6的图象有哪些共同特征?结论:反比例函数y =xk的图象,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 ;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 . 对 学对子间检查自学内容并相互讨论 群 学 1、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讨论上述的相关问题,并检查本组成员的完成情况。

2、组长组织好本组要展示的内容和展示人员的安排。

(二)展示展示一:主题一: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展示二:主题一: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课堂练习1.已知反比例函数xky -=3,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字母k 的取值范围:(1)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2)在第二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函数y =-ax +a 与xay -=(a ≠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过反比例函数xky =(k >0)的图象上的一点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段,与x 轴、y 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6,则函数分析式为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课后练习1.若函数x m y )12(-=与xmy -=3的图象交于第一、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2.反比例函数xy 2-=,当x =-2时,y = ;当x <-2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当x >-2时;y 的取值范围是学科数学课题27.1图形的相似班级授课者时间审核者课型学习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或图形的观察,从而加以识别相似的图形.2.通过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导学案(全册 共20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导学案(全册 共20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导学案(全册共209页)目录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 are?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Unit8It must belong to Carla.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Unit10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Unit 12 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to be patient4. Try to guess a word’s meaning by reading the sentences before and after it.sentence n.Please use this word to make a sentence. make a sentence 五、练评(包含“考点链接” 应用探究 6分钟) 单项选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2)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附:带”*”号的有课件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汇总48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汇总48页)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金属材料第一课时导学知识目标点: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通性和个性)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由金属材料制成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2、金属材料包括和。

3、Al、Fe、Cu发现朝代有早到晚排列顺序是:、、。

二、课堂导学: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①仪器和药品(在家中寻找一些废弃的金属用品,如:易拉罐、废电池皮、回形针、铜导线、罐头瓶盖等。

)②步骤a把它们打磨后,观察颜色状态,并试试能否被弯曲折断。

b用小刀在表面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的大小。

c在火焰上方烧烤,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

d用铁锤锤击,看能否拉长压扁。

e用电池、导线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③交流讨论金属的物理性质:①;②;③;④。

个性:。

2、讨论:课本P33、金属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

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金属之最: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⑶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⑷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⑸硬度最高的金属—铬⑹熔点最高的金属—钨⑺熔点最低的金属—汞⑻密度最大的金属—锇⑼密度最小的、最轻的金属—锂课堂练习:1、大多数金属都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一般有金属光泽,______ 和_ 较大,较高,具有良好和、性能。

在室温下除外,金属都是,但不同的金属还具有各自的一些特性,而且各种金属的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水管,你认为选用下面哪一种既经济又耐用()A.普通钢管B.铜管C.不锈钢管D.塑料管3、下列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A.铜B.铝C.铁D.银课外练习:1、用金属的化学式填空:①白铁皮表面镀上的一层金属是。

②镀在保温瓶胆夹层的银白色的金属是_____。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导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导学案

导学案一、活动一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支粉笔,粉笔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每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场景。

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创意表达之技巧:(1)创意表达需要有求异的思维和大胆的想象。

如果千篇一律,会让读者味同嚼蜡。

一定要推陈出新,可从多角度出发,适当合理的进行想象。

(2)创意表达需要语言做支撑(锤炼语言),既要注意准确、优雅地使用字、词,使语言清新脱俗;又要巧妙运用修饰,变枯燥为生动,力求风趣,写出生活情味。

(3)创意表达需要联系真实的生活经历。

多联系生活,力求写出真实情感,巧妙进行艺术加工。

让作文充满生活的烟火气息。

二、牛刀小试情景创设:我们正在上课,突然飞进一只马蜂。

请同学们打开思维,大胆想象,从不同角度创意表达眼前情景。

形容天黑的句子形容夏雨的句子——————————————————————————————————贩夫风景只要是夏天,“豆腐花”的吆喝声便一路路炽炽烈烈要断不断地,坡下喊到坡上,然后又一跌一宕地滚回去。

那是个瘦瘦小小的中年人,黝黑的脸,老戴顶窄边草帽,大概喊惯了也就声如洪钟,一条线直冲七重天的高亢。

每回见他总觉得真是少见的瘦,露在短裤下的腿干巴巴的,叭叭叭像鸭子的走步。

我们不常买,嫌麻烦!逢买必用家里的碗,怕他的脏,会得肝炎。

暖烘烘盛满一碗往回端,往往以为盛着一窝云,阳光下笑得好开心的样子,真的,难道不是,云竟在我手里呢,一朵开心的云。

他也卖肠粉,那是早上的生意,还有其它粉果白粥拉拉杂杂的,在这儿做开了,让警察拉过仍不肯走。

有时候一个女的帮他,想是他女人,胖胖圆圆,两人并立简直点错鸳鸯谱似的滑稽。

照理胖人爱笑,但她不笑,亦不说话,什么都听男的,男的汹汹地咧嘴骂,她只惟惟诺诺地应。

不过她十分慷慨,分量作料都给的多。

一回买肠粉,说要多给点酱油,她提着酱油壶嘘嘘地浇,男的一把夺过来,开口便骂:“要死了你,给那么多……”女的不作声,亦不委屈,平静得什么事都没发生,看他们真好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数学九年级下册全套导学案(pdf版含答案)(1)

数学九年级下册全套导学案(pdf版含答案)(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全套导学案26.1.1反比例函数§26.1 反比例函数1.认识反比例函数是描述具有反比例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2.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反比例函数的过程,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3.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试一试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回答下列问题(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 ,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 h )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 (单位:h )的变化而变化.问题中有两个变量与,当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因此变量间具有函数关系,它的解析式为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块面积为1000m2 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 (单位:m )随宽x(单位:m )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中有两个变量与,当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因此变量间具有,它的解析式为.(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 104 km2 ,人均占有面积S (单位:km2 / 人)随全市总人口n (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中有两个变量与,当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因此变量间具有,它的解析式为.答案:1.(1)t,v,t,v,t,v,v1463;(2)x,y,x,y,x,y,函数关系,y t=1000;x1.68 ⨯104 k(3)n,S,n,S,n,S,函数关系,Sk = ;小结:(1) y = ,非零常数; n x(2)x ,y ,x ,不等于 0 的一切实数;(3)分母,无意义;(4)自变量,函数.根据已知条件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1.已知 y 是 x 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 x = 2 时, y = 6 .(1)写出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2)当 x = 4 时,求 y 的值.解:(1)因为 y 是 x 的 ,所以设 .又因为 x = 2 时, y = 6 ,所以有,解得, 因此 y = .(2)把 x = 4 代入,得 y = . 2. 近视眼镜的度数 y (单位:度)与镜片焦距 x (单位:m )成反比例.已知 200 度近视眼镜的镜片焦距为0.5m ,则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 答案:1.(1)反比例函数,y= ,6 = x试一试k 12,k=12,2 x;(2)y12,3;2.xy 100.x 题组一1.用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1)某厂现有 300 吨煤,这些煤能烧的天数y(单位:天)随平均每天烧的吨数x(吨/天)的变化而变化.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2)一个物体重100N,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 (单位:Pa)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单位:m2 )的变化而变化.那么p 与S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2.下列函数:① y做一做2x1;②y4=-;③yx⑤ xy =15;⑥y=2,其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填序号). x 23.在xy + 2 = 0 中,y 是x 的()A.一次函数B.反比例函数C. 正比例函数D.既不是正比例函数也不是反比例函数答案:1.(1)y300;(2)p x=300;2. ②④⑤;3. B. S题组二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对气缸顶部的活塞加压,测出每一次加压后缸内气体的体积和气体对气缸壁所产生的压强,如下表:体积 x (mL)100 80 60 40 20压强 y(kPa) 60 75 100 150 300则可以反映y 与x 之间的关系的式子是()3000 6000A. y =3000x做一做B. y 6000xC.y =D. y =x x2.已知y 与x2 成反比例,并且当x = 3 时,y = 4 .(1)写出y 关于x2 的函数解析式;(2)当x = 1.5 时,求y 的值;(3)当y = 4 时,求x 的值.答案:1.D;2.(1)因为y 与x2 成反比例,所以设y =k k. 又因为 x = 3 时, y = 4 ,所以x 2 有4 = ,解得k = 36 ,因此 y =3236;(2)将x=1.5代入y = x36得y 16;(3)将x2 y = 6代入 y = 36得 x = ± 6 .x 1. 若 y = (a +1)xa -2 是反比例函数,则 a 的取值为 .2. 已知函数 y = 能力拓展m + 3 x1-m2-3m是反比例函数,则m2 2m = .3.反比例函数y=k在x = 2 处自变量增加 1,函数值相应地减少了2 x 3小结:(1)反比例函数y = 中 k≠0,自变量 x 的指数为;k x (2) y 与 x 成正比例, x 与 z 成反比例,则 y 与 z 成. 6 ,则 k= .4.若 y 与 x 成正比例, x 与 z 成反比例,且当 z = 2 时, y = -3,则 y 与 z 的函数解析式是 .答案:1. 1;2. 0;3. 4;4. y = -6 ;小结:(1)-1;(2)反比例. x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会根据解析式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归纳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2. 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问题.3. 感悟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与图像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思想方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 通过描点法画出下列反比例函数的图像.(1) y = (2) y = 12 x x解:列表表示几组 x 与 y 的对应值(填空):x … -12 -6 -4 -3 -2 -1 1 2 3 4 6 12 … y = 6xy = 12 x图26.1-12. 通过描点法画出下列反比例函数的图像.(1) y = - 6x试一试(2)y =-12 x答案:1. 略;小结(2)一、三,一、三,减小;(3)减小;2. 略;小结:(3)二、四,二、四,上升,增大;(4)二、四,增大.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运用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2,6) .(1)这个函数的图像位于哪些象限?y 随x 的增大如何变化?(2)点B(3,4) ,C(-2试一试1, 4 2k k 14) , D (2,5) 是否在这个函数图像上? 5解:(1)因为点 A (2,6) 在 象限,所以这个函数的图像位于 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2)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因为点 A (2,6) 在其图像上,所以点 A 的坐x标满足 y = ,即 ,解得 k=.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因为点满足该解析式,点 不满足该解析式,所以点在这个函数图像上,点 不在这个函数图像上. 2. 下列反比例函数:① y = - 2x②y =③ 7 y =-103x x④ y3 100x(1)图像位于第一、三象限的是 ; (2)图像位于第二、四象限的是 .小结:1. 如果任意一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那么这个点就在其图像上,否则,就不在其图像上.2.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位置以及 y 如何随 x 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只与有关.函数 图像位置 图像变化趋势y = kxk > 0 第一、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k < 0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3. 如图 26.1-2,它是反比例函数 y =m - 5 图像的一支.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x(1)图像的另一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 m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在这个函数图像的某一支上任取点 A (x 1,y 1) 和点 B (x 2,y 2 ) ,如果 x 1 > x 2 ,那么y 1和 y 2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图 26.1-2解:(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只有两种可能:位于象限,或者位于象限.因为这个函数的图像的一支位于第 象限,所以另一支必位于第象限. 因为这个函数位于象限,所以 m-5,解得.(2)因为 m-5 ,所以在这个函数图像的任一支上,y 都随 x 的增大而,因此当 x 1 > x 2 时,.4. A (-1, y ) , B (1, y ) , C (3, y ) 是反比例函数 y = - 1图像上的三点,请你正确排出123xy 1,y 2,y 3 的大小顺序.k 12 答案:1.(1)第一,第一、三,减小;(2) 6 =,12, y =,B 、C ,D ,B 、C ,D ;2.2x(1)②④;(2)①③;小结:2. k 的正负;3,(1)第一、三,第二、四,一,三,一、三, >0,m >5;(2)>0,减小, y 1 < y 2 ;4. y 2 < y 3 < y 1 ;小结:(2)原点.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k1. 如图 26.1-3 所示,反比例函数 y =试一试(k ≠ 0) 的图像上任取一点P(x, y) ,过这一点分别x作x 轴、y 轴的垂线PM ,PN ,垂足分别为点M 、N ,所得的矩形PMON 的面积为多少?图 26.1-3k解:矩形PMON 的面积S = ,因为y =,所以xy =k ,所以S= ,即过x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的矩形面积为.k2.如图 26.1-3 所示,反比例函数y =k (k ≠ 0) 的图像上任取一点 E (x , y ) ,过 E 作 xEF ⊥ y 轴于点 F ,连接OE ,所得三角形 EOF 的面积为多少? 解:三角形 EOF 的面积 S= ,因为 y = ,所以 xy = k ,所以 S=, x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坐标轴的垂线,并将该点与原点相连,所得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答案:1. PM ⋅ PN =y ⋅x =xyk k, , ,k ,k ;2. 1 EF ⋅ OF =1x ⋅ y = 1xy1 1.22 22 2题组一1. 下列图像中是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是( )(A )(B )2. 填空学习迁移做一做k (C )(D ) 5(1)反比例函数 y =的图像在第象限.x(2)反比例函数 y = 的图像如图 26.1-4 所示,则k0;在图像的每一支上,y 随 xx的增大而.图 26.1-43. 对于反比例函数 y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A.图像经过点(-1,3)a 2B. 图像位于第二、第四象限C. x > 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D. x < 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4.当a ≠ 0 时,函数 y = ax +1与函数 y =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x答案:1.C ;2.(1)一、三;(2)>,减少;3.D ;4.C.题组二k1. 若点 P 1(-1,m ) P 2 (-2, n ) 在反比例函数 y = x(k > 0) 的图像上,则m n (填“>”“<”或“=”) 2. 已知点 A (x 1, y 1) , B (x 2 , y 2 ) , C (x 3, y 3 ) 是函数 y = - xx 1 < 0 < x 2 < x 3 ,则 y 1, y 2 , y 3 的大小关系是3 + 2m图 像 上 的 三 点 , 且3. 已知 A (-1, y 1) , B (2, y 2 ) 两点在双曲线 y = ( )做一做,且y1 >y2 ,则m 的取值范围是xA.m >0B.m 0C.m >-3 2D.m <-3 2答案:1.<;2. y2 <y3 <y1 ;3.D.题组三k1.如图26.1-5 所示,M 为反比例函数y =的图像上的一点,MA⊥y轴,垂足为A,△MAOx的面积为2,则k 的值为.2.如图26.1-6,点A 在函数y =做一做4 4 ( x > 0) 的图象上,且OA = 4 ,过点 A 作 AB ⊥ x 轴于x点 B ,则△ ABO 的周长为.图26.1-5 图26.1-6 3. 如图 26.1-7 所示,A 、B 两点在双曲线 y = ,分别经过 A 、B 两点向坐标轴作垂线段,x已知 S 阴影 = 1,则 S 1+ S 2 等于( ) A. 3B. 4C. 5D.6图 26.1-7图 26.1-84 4. 如图 26.1-8 所示,函数 y = -x 与函数 y = -x6 的图像相交于 A ,B 两点,过 A ,B 两点 分别作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 C ,D ,则四边形 ACBD 的面积为( ) A. 2 B. 4 C. 6 D. 8 答案:1.4;2. 2 + 4 ;3.D ;4.D. 1. 如图 26.1-9,P 是双曲线 y =4( x > 0) 的一个分支上的一点,以点P 为圆心,1 个点位x长度为半径作⊙P,当⊙P与直线y = 3相切时,点P 的坐标为. 图26.1-9 图26.1-102.如图26.1-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 =k( x> 0) 的图像上有一点A(m,4),x过点 A 作AB⊥x轴于点 B,将点 B 向右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C,过点 C 作y 轴的平行线4交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于点D,CD =.3(1)点D 的横坐标为(用含m 的式子表示);(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如图 26.1-11,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OA = 2 ,AB = 6 ,点C 在x 轴的负半轴上,将□ABCO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DEF,AD 经过点O ,点F 恰好落在x 轴的正半轴k上,若点 D 在反比例函数y =( x< 0) 的图像上,则k 的值为.x图 26.1-11答案:1.(1,4)或(2,2);2.(1)m+2;(2) CD =4,∴点 D 的坐标为(m + 2, 34) . 3点 A (m ,4) ,点 D (m + 2, 4 ) 在函数 y = k 的图像上,∴4m = 4(m + 2) ,解得 m=1,3 x 3∴k = 4m = 4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4;3. 4 x§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几何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已知矩形面积为36cm 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 x cm 和 y cm ,则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A BC D2.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 m 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1)储存室的底面积 S (单位: m 2)与其深度d (单位: m )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 S 定为500m 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地下掘进多深? (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掘进到地下15m 时,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度改为15m .相应地,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解:(1)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得,所以 S 关于d 的函数解析式为 ,其中是常量,是变量, S 是d 的函数.(2)由题意,把储存室的底面积 S 定为500m 2,也即 S = 500 ,将其代入 S 关于d 的函数解析式得,解得d =.因此,如果把储存室的底面积 S 定为500m 2,施工时应向地掘进深.(3)由题意,把储存室的深度改为15m ,也即d = 15 ,将其代入 S 关于d 的函数解析式得,解得 S ≈ .因此,如果把储存室的深度改为15m ,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4104104 答案:1.A ;2.(1) Sd = 10 , S =,容积, S 、d ,反比例;(2) 500 =,dd3知识建构试一试。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导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掌握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基本特征。

2.了解一些基本的函数图像,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函数图像的绘制。

3.知道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灵活运用函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知识要点:一、函数及其概念1.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定义域和值域的含义。

2.函数的符号表示和简单说明。

二、函数的性质和基本特征1.奇偶性、单调性、最值等。

2.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三、基本函数类型及其图像1.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2.各种函数图像的特征和性质。

四、函数的应用1.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利润函数、人口增长函数、投掷物体高度函数等。

2.函数的应用题目的解决方法。

导学重点:1.了解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基本特征。

2.认识函数图像的特征和性质。

3.了解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导学难点:1.准确理解函数的概念,认识它与方程的不同。

2.了解函数图像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绘制。

3.掌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解题。

学习方法:1.拓宽知识视野,学会尝试与创新。

2.多思考、多联系,积累经验与技巧。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练习。

重要公式:1.函数:y=f(x),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2.一次函数:y=kx+b,y=kx或y=b的图像都是直线。

3.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y=ax^2+bx+c,其中a≠0。

4.指数函数:y=a^x,a为底数,a>0且a≠1。

5.对数函数:y=log_a x,a为底数,a>0且a≠1。

6.三角函数:sinx、cosx、tanx等。

导学提问:1.什么是函数?2.如何表示函数?3.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含义是什么?4.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是什么?5.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是什么?6.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有哪些特点?7.三角函数的周期是多少?如何刻画其图像特征?8.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可以举例说明。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脚踏一方土》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编写时间:2012-2-10主备教师:刘万锋审定:九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土地的神话传说、文艺作品、成语典故等信息,认识到土地在人民生活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2、了解土地侵占、土地浪费、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信息,认识土地资源的现有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提高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4、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搜集资料,筛选、整理材料【学习难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法指导】:利用书籍资源或网络资源,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并集成资料夹。

【知识链接】:一、成语地北天南:谓四处,到处地丑德齐:土地相似,德教齐等。

谓彼此不相上下地丑力敌:谓土地相似,力量相当地大物博:谓国家疆土辽阔,物产丰富地动山摧:见“地动山摇”地负海涵:谓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

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

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地覆天翻:形容变化巨大地广人希:见“地广人稀”地广人稀:亦作“地广人希”。

亦作“地旷人稀”。

谓土地广大,人烟稀少地棘天荆:谓到处布满荆棘。

比喻环境恶劣地瘠民贫:土地瘠薄,人民贫穷地角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很远地久天长:①形容历时悠久。

②形容爱情永久不变。

犹言白头到老地旷人稀:见“地广人稀”地老天荒:①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②犹言地为之老,天为之荒。

形容极其感人。

③谓改朝换代地老天昏:形容变化剧烈地灵人杰:谓人物杰出,盖因地之灵秀地平天成:比喻上下相称,万事妥帖地上天宫: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地塌天荒:犹言天塌地陷。

形容盛怒地下修文:据晋王隐《晋书》载,中牟令苏韶死后现形,对其堂弟苏节说,颜渊、卜商现为地下修文郎;修文郎凡八人,皆鬼之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 华 《骆驼祥子》 陈玮殷 陈玮殷
8(4.7-4.13)
9(4.14-4.20) 期中复习
八下古文、诗歌 名著《鲁兵逊漂流 记》 九上古文、诗歌 名著《简爱》
4、修改润色 (谢芳)
初中分层导学案 第4页
《鲁兵逊漂21-4.27) 期中考试
11(4.28-5.4) 第二轮复习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谢芳) ………… …………………………………………………49
14、《山水画的意境》(董林红)………………………………………………………53
15《无言之美》(高武烈)…………………………………………………………… 55
16、《驱遣我们的想象》(郑锋)………………………………………………………57
《写作:布局和谋篇》(郑锋) ………………………………………………………96
《写作:修改润色》(谢芳) …………………………………………………………100
《写作:有创意的表达》(董林红) …………………………………………………103
初中分层导学案 第1页
2018-2019 学年立人学校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安排
集体备 课
第一次 教研 (2.15)
庄爱国
周兴山 陈玮殷 李华 陈玮殷 周兴山 林丽碧 白晓华 董林红
高武烈 郑锋 杨成羡 林婉霞 林庆圩 李华 庄爱国
谢芳 董林红 高武烈 郑锋
杨成羡 林婉霞 林庆圩
作文训练 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
1、学习扩写 (白晓华)
2、审题立意 (林丽碧)
公开教 学
周兴山 庄爱国
初中分层导学案 第3页
三 、 2018-2019 学年(下)九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周历表(2019.2)
周别 预备周 (2.10-2.16)
1(2.17-2.23)
2(2.24—3.2) 市二质检
3(3.3-3.9) 新班级 4(3.10-3.16) (九下功课结 束)
5(3.17-3.23)开始 第一轮复习
(3)联系上下节,本节在全诗结构中起了什么作用? 本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的诗句开始出现亮色和激情。
3.朗读第三节,思考以下问题: (1)本节感情色彩是否起了变化?有什么变化?
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亢奋。与上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2)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找出诗人感情变化的原因。
“四人帮”的覆灭,使古老的中华民族从迷茫中苏醒,从苦难中奋起。四个现代 化在逐步展开,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希望和理想在逐步实现。 (3)诗人创造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感情? 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
(三)导学提纲
1.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分别是什么? 2.这些意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写出了什么样的内容? 3.“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
4.这首诗是诗人以第一人称来写的。怎样理解诗中的“我”?
(四)重点、难点的精讲
1、朗读第一节,思考以下问题: (1)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分别是什么?
第三单元
9、《鱼我所欲也》(陈玮殷)……………………………………………………… 32
10、《唐雎不辱使命》(周兴山) ………………………………………………… 34
11、《.送东阳马生序》(林丽碧)…………………………………………………… 40
12、《词四首》(白晓华)………………………………………………………………44
第五单元
17、《屈原》(杨成羡)…………………………………………………………………60
18、《天下第一楼》(林婉霞)…………………………………………………………62
19、《枣儿》(林庆圩)…………………………………………………………………66
第六单元
20、《曹刿论战》(周兴山)……………………………………………………………69
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 (2)这些意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写出了什么样的内容?
都表现了祖国——中国的特点,概括出中国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
初中分层导学案 第6页
2.朗读第二节,思考以下问题: (1)本节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吗?
(2)“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 解?
教学内容
学生报到 分发九下课本 收取检查寒假作 业并评讲 21《邹忌讽齐王纳 谏》 20《曹刿论战》 22《出师表》 23 诗词曲五首 9 鱼我所欲也 10 唐雎不辱使命 11 送东阳马生序 12 词四首 1 祖国啊,我亲爱 的祖国 2 梅岭三章 3 短诗五首 4 海燕 5 孔乙己 6 变色龙 7 溜索 8 蒲柳人家 课外诗词诵读一 13 短文两篇 14 山水画的意境 15 无言之美 16 驱遣我们的想 象 17 屈原 18 天下第一楼 19 枣儿 课外诗词诵读二 七上古文、诗歌 名著《西游记》
高武烈 林庆圩 林丽碧 杨成羡
郑锋 谢芳
名著、美文 周考卷
《简爱》 外国小说的阅 读
杨成羡
《儒林外史》 林婉霞 讽刺作品的阅 读
林庆圩
《西游记》 李华
6(3.24-3.30) 省质检
7(3.31-4.6)
七下古文、诗歌 名著《伊索寓言》 《繁星春水》 八上古文、诗歌 名著《骆驼祥子》
3、布局谋篇 白晓华 《伊索寓言》 庄爱国 (董林红) 董林红 《繁星春水》
师强调或在微信群中加以说明。
初中分层导学案 第5页
漳州立人学校分层导学案(初中部)
设计者: 董林红 执教者: 课题: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 周 ( 2019 年 月 日)
补充与完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初步学会欣赏 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3.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4、《海燕》(杨成羡) …………………………………………………………13
第二单元
5、《孔乙己》( 林婉霞) …………………………………………………………18
6、《变色龙》(林庆圩) …………………………………………………………24
7、《溜索》(李华)
………………………………………………………26
8、《蒲柳人家》(庄爱国) …………………………………………………………29
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先学后教
: 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二)基础知识的全面检测与过关
作者介绍:舒婷,当代女诗人,1952 年生,福建厦门人。1969 年开始写作,其时 诗已在知青中流传。1979 年开始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1980 年《福建文艺》编辑 部对她的作品展开近一年讨论,讨论涉及到新诗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两次获全国性 诗歌奖。1982 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代表作《祖国,我亲 爱的祖国》、《致像树》等。
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 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3、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 服力。
(四)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
制作一本班史,为三年的青春时光留下一份永久的纪念。 成立编委会,做出分工,收集资料,创作文稿,编辑加工,装帧制作。 三、具体工作要点 1、安排好教学进度,安排好早读内容,坚持早读的巡查、评比,保证功课保质 保量开展。 2、继续抓好学生书写关,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 坚持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练字,坚持晚自习第三节前十分钟练字。 坚持晚自习练字的巡查、评比。 3、督促学生勤查字典、词典,坚持听写词语,掌握好本学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夯实基础以利发展。 4、教学过程中,同组教师加强教研,及时沟通,同心协力集体备课完成本册的 课文的教学。5、认真出好每次的周考卷,组织好考试、改卷及评讲。 6、完成好本学期的示范课和汇报课的教学任务及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7、继续推进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美文摘抄;将培优辅差工作落到实 处,多练笔,坚持写周记。 继续推进名著阅读。 (省考要求阅读的名著:《西游记》《伊索寓言》《繁星春水》《骆驼祥子》《水浒 传》《鲁兵逊漂流记》《简爱》 ) 8、本学期计划开展的活动暂定有:现场书法(3 月)、现场作文比赛(4 月)等。 9、组织好培优与优生检测。 10、课件制作、教案设计、周考出卷、作文训练、名著及美文阅读、早读巡查 等安排见附表。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庄爱国)……………………………………………………74
22、《出师表》(陈玮殷)………………………………………………………………80
23、《诗词曲五首》(李华)……………………………………………………………85
《写作:审题和立意》(林丽碧) ……………………………………………………9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 思想感情,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 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
二、教学教研目标
(一)阅读
1.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 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 情趣。 5.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 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6.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 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 力的语言。 7.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