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中副词的正确使用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副词

现代汉语副词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在句中多位于谓语之前充当状语,有时也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这是古今一致的。

现代汉语中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而古代汉语的副词常可以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谓语,这是古今不一致的。

例如: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庄子·秋水)句中否定副词“非”可以修饰其后的名词。

对于副词的分类,各家的意见历来存在分歧。

比较一致的有:范围、时间、程度、否定、表敬五种。

根据语法作用,我们把副词分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表敬等六类。

此外,还有指代性副词,附带也说一下。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程度。

例如表示最高程度的主要有“最、绝、极”等,表示较高程度的主要有“太、殊、尤、甚”等,表示程度加深的主要有“弥、益、俞”等。

这些比较容易理解,不再举例。

下面的两个词值得注意。

1、少,是“稍微”、“略微”的意思,例如: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

(庄子·徐无鬼)太后之色少解。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2、颇,在古代有两种意义:一是程度偏高,略近“很、甚”。

例如: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另一个意思是“稍、略”。

例如: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

(论衡·别通)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二、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的范围。

1、表示总括全部的有“皆、悉、尽、咸”等。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全”“都”“总共”。

这些比较容易理解,下面各举一例。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左传·隐公元年)齐悉复得其故城。

(史记·燕召公世家)周礼尽在鲁矣。

(左传·昭公2年)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

(汉书·元帝纪)2、古汉语中,“但、徒、特、第、直”常用来表示“只”的意思。

例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11.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知识考点精讲与集训

11.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知识考点精讲与集训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一、正确使用实词我们学习词类,关键在于运用词类各自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特点,进行遣词造句为文章服务。

弄清楚词的用法,对我们组词构句与作文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地说,我们常遇到的一些病句,大多是由于未能掌握好实词的用法造成的。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频率最高,在我们日常语言中数量也最多、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般的句子,大都离不开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归纳并予以回答:名词说到底是从某种意义上给人和事物进行命名。

而动词、形容词与名词不同,它们重在反映人和事物所产生或发出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或性质状态。

1.名词被误用的情况。

例如:①这些贪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祸害人民群众。

这个句子里的“祸害”一词为名词。

名词一般不能作谓语,更不能带宾语。

所以,这个句子的错误是名词被误用为动词,必须把“祸害”这个词改为“危害”,因为“祸害”是名词,而“危害”是动词,这样原句便通顺了。

②汪老师很兴致地说:“那么,请你谈谈想法。

”这个句子里的“兴致”是名词,被误用为形容词了。

我们把原句中的“很”删除,然后在“兴致”这个词后加上“勃勃”,这样词性变了,原句也就没语病了。

2.动词被误用的情况。

例如:①那些人散布种种捏造,妄图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这个句子里的“捏造”是个动词,被误用为名词了。

并且,主语和谓语“散布”也不相匹配,必须把“捏造”这个动词改为名词,如“谣言”、“谬论”或“言论”才行。

②那是一个多么感动的报告啊!这个句子里的“感动”是动词,被误用为形容词了,必须把它改为形容词才行,可以改为“动人”,这样原句就通顺了。

3.形容词被误用的情况。

例如:①作家莫言身上充沛着可贵的乡土激情。

这个句子里的“充沛”是个形容词,被误用为动词了。

而且,形容词后面一般不能带宾语。

我们把“充沛”改为动词“充满”就可以带宾语了。

②我们初三(1)班被评为市优秀班级,同学们都感到无比高兴和荣誉。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1) 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 实词,副词、 实词 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虚词。 虚词
一.名词
• 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老板李白、白居 易; 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黄瓜、白菜、拖拉机、 计算机; 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 友谊、方法; 4、表示处所的,如:云南、上海、江南、边疆、亚洲; 5、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春节、早晨、 黄昏; 6、表示方位的,如:上、右、前、后、中、西、北、前 面、后边、南面、中间、之下、以上。
四.数词
• 表示数目的词。
有的表示确数,如“一、二、两、三、七、 十、百、千、万、亿、半”。
有的表示概数 概数,如:几、些、多、约; 概数 有的表示序数 序数,如:第一、初二、老三。 序数 注意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 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数量增加要用倍 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 数或百分数,可用“增加了”或“增加到“;数 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或“减少 到”。
十一. 十一.叹词
•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一般单用,独立成句。如: 1、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表示感叹) 2、喂,你听见没有?(表示呼唤)
十二. 十二.拟声词
•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 啦啦”。
•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指人 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 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 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 度) 、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 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用比较法考察现代汉语副词“都”的用法

用比较法考察现代汉语副词“都”的用法
Key words:"Dou"; Adverbs; Grammar Researches; Sentence Structures; Predicative Structure; Grammar Mean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一、“都”的基本意义以及历史发展
对副词的研究,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副词的重要性,无疑是由副词在语言中的地位所决定的。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通常给副词的定义是:“在句法结构中,一般只能充当谓词性结构的修饰成分而从不充当被修饰成分的词。”[1]都,作副词是从实词演化而来的。都,本指古代有先君宗庙的城邑,《说文·邑部》:“都,有先君之旧宗朝曰都。从邑,者声。”[2]都,也指国都。《书·说命》:“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 3]以及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里的“都”均指国都。从“都”的这几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来这些“都”是名词用法。
从“都”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表示总括的副词“都”从东汉产生以后,随着汉语的发展演变,它的使用频率逐渐增高,用法不再单一化,也逐渐多样化,这为现代汉语副词的发展和变化提供了依据与借鉴。
二、范围副词、时间副词与语气副词“都”的区别与联系
副词在现代汉语中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词,其变化也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副词“都”的发展也是副词变化发展进程中较为典型的代表。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副词“都”的解释概括为三种:1.表示总括全部;2.甚至;3.已经,句末常用“了”。[15]《现代汉语词典》比《现代汉语八百词》多了一种解释,即跟“是”字合用,用来说明理由。[16]那么根据副词“都”的语法特征,我们把副词“都”的语法意义可以分为三类,即:范围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
摘要:“都”在现代汉语中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副词,颇受学术界学者的研究和关注。副词一般表示的是比较抽象的语法意义,要正确掌握其意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都”的比较,使我们更加明确三者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副词“都”与“全”以及“也”的比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它们的不同用法,从而使我们会发现一个副词在不同语境中往往会有不同的用法。

《现代汉语》Ⅱ练习(2)答案

《现代汉语》Ⅱ练习(2)答案

《现代汉语》Ⅱ练习(2)答案《现代汉语》Ⅱ练习(⼆)[词类和短语]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名词解释1.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

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简称词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第⼀,词的语法形式;第⼆,词的组合能⼒;第三,词的造句功⽤。

2.充⾜性语法特征:所谓充⾜性语法特征,指的是可以成为充⾜条件的语法特征。

判定词性时,作为判定词性时的充⾜性语法特征要有明确的限定。

限定的形式是:“主体条件+附加条件”。

3.同形异类:所谓同形异类,是指词的形式相同,但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词类,在甲语法环境中是甲类,在⼄语法环境中是⼄类。

同形异类现象也叫兼类现象。

4.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着⼀定的结构关系组合⽽成的⽐词⾼⼀级的语⾔单位,叫作短语。

短语有固定短语和⾃有短语的区别。

固定短语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

5.兼语短语:组成部分之间有连环套合的兼语关系,由前⼀动词的宾语兼做后⼀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

这样的短语就是兼语短语。

6.多层次复杂短语:由两个以上的词按着⼀定的结构关系组合⽽成、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短语,叫作多层次短语。

多层次复杂短语是简单短语通过延伸、加合、交互、连环四种延展⽅法扩充⽽成。

⼆、简述题1.什么是词的语法特征?举例说明词的语法主要表现在哪些⽅⾯。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

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简称词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第⼀,词的语法形式。

指具备什么样的形式标记和变化⽅式。

有的语⾔可以借助于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

例如英语:A 名词[单数、复数] B形容词[原级、⽐较级、最⾼级] C 动词[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horse(马)→horses high(⾼)→higher\highest deny(否认)→denied\denyinghat(帽⼦)→hats big(⼤)→bigger\biggest collect(收集)→collected\collectingtree(树)→trees old(⽼,旧)→older\oldest remember(记得)→remembered\remembering 第⼆,词的组合能⼒。

现代汉语语法使用

现代汉语语法使用

现代汉语语法使用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一、词类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实词1.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

(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2.动词:表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表动作、行为的,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2)表发展、变化的,如:变化、生长(3)表存现的,如:有、无、消失、存在(4)表使令的,如:使、让、叫(5)表判断的,如:是(6)表相似的,如:象、似(7)表心理活动,如:爱、想、喜欢、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8)表能够、愿意的,叫能愿动词,如:能、会、要、应、肯、敢、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3.形容词:表人或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1)表事物的形状,如:高、矮、胖、瘦、大、小(2)表事物的性质,如:美、丑、恶、甜、苦、好、坏、奢侈(3)表事物的状态,如:快、慢、迅速4.数词:表人或事物数目的词。

(1)表确数的,如:一、十、亿、半(2)表概数的,如:几、一些、上万(3)表序数的,如:第一、老九(4)表分数的,如:三分之一、七成5.量词:表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1)表物量的,如:个、张、只、支、寸、吨(2)表动量的,如:次、下、回、趟、场6.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介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介
39
一、名词性短语
1、并列短语(名词性成分并列) 2、定中结构的偏正短语 3、同位短语 4、方位短语 5、数量短语(用名量词) 6、“的”字短语 7、“所”字短语
40
二、动词性短语 1、并列短语(动词性成分并列) 2、状中(动词)结构的偏正短语 3、动宾短语 4、动补短语 5、连动短语 6、兼语短语
16
7、年老了,身体不行了 你怎么老哭? 8、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 我今天又白跑了。 9、你再说,我和你急。 我和你都是这个班级的学生 10、班级制度怎能因为你而改变? 因为他不想在这件事上再纠缠,风波 于是平息了。
17
第二讲
短语的类别
18
Ⅰ 短语的结构类别
19
•短语按照结构来考察,可以分为十多 种: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介宾短 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兼语 短语/连动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数 量短语/助词短语/固定短语等等。
45
9.赠送学校一辆小汽车 动宾短语 10.命令部队立刻出发 11.请他作报告 兼语短语 兼语短语 动宾短语 连动短语 动宾/偏正
46
12.希望他作报告
13.听清楚再回答 14.咬死了猎人的狗
第三讲
句子的语法成分 和 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
47
单句的语法成分
48
• 1、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 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短语带上语 气语调就构成句子,构成句子的短语的 成分也就是句子的成分。 • 2、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主谓 句),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般是: •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 语〉(定语)宾语。
• 六、中(动、形)补短语 • 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后面起补充 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动词、形容 词是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叫作 补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是补充 关系,有些补语前头用结构助词“得”, 这个“得”就是补语的标志;有些补语 则不能用“得”。

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现象.doc

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现象.doc

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现象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

但随着信息时代和语言交际的发展,日常生活中逐渐出现了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并被大众广泛使用。

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其实,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现象也很常见,并有着特殊的表达功效。

本文以“不+NP”(其中“不”是副词,NP为名词性成分,包括名词和名词性短语)为例,分析其种类、选用条件和表达功效,指出否定副词修饰名词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不+名词”的种类1.俗语黄伯荣和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中指出:有几个副词能加在名词前头,但不能单用,“不人”“不山”不能单说,只有在“人不人,鬼不鬼的”“什么山不山的”等句子里成对用或连着说。

按照此种句式,引申出比较常见的例子有:(1)他打扮得不男不女。

(2)什么星期天不星期天。

(3)什么厂长不厂长。

2.名词具有描述属性否定副词“不”和具有描述属性的名词搭配时,其用法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很相似,其中的名词具有形容词特性。

此时的“不+NP”前面常常会有表示程度的副词出现,如(1)他一点儿不男人。

(2)她太不淑女了。

黄伯荣版的《现代汉语》指出,近年来,在书面中出现一些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如“很淑女”“很绅士”“太传统”“非常专业”等。

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上,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

与此同时,一些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也应运而生,表示否定。

如(1)“我干吗在这关头如此虚弱,我太不男人了?”(2)同时,她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自己从来就是个非常不现代的女人。

(3)我的舞蹈也是这样,从不担心它不中国,只担心它不现代。

在句法上,(1)中的“男人”做谓语;(2)中的“现代”做定语;(3)中的“中国”和“现代”做补语。

有学者认为,副词修饰名词,这是一种名词和形容词兼类现象。

但是需记住: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虽然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但不能修饰做主宾语的名词(这一点区别于形容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中副词的正确使用
关于副词的意义及种类前面老师已经讲过了,我们不在做讲述,我们组今天主要讲的是副词语法方面的一些知识。

1、副词最主要的语法特征即副词都能做状语,有部分程度副词(很、极—好得很,好极了)还能做补语,但副词做状语时在句中的位置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般情况下,语法被分为可移动副词(多音节:如昨天)不可移动副词(单音节词:如刚、才)。

可移动副词既可以出现在主语或是主题的前面,也可出现在它们的后面;但不可移动副词只能出现在主题或主语的后面—
事例:①昨天我去外婆家了=我去外婆家了,昨天;②她刚出差回来≠她出差回来,刚(后者无此说法)。

另外可移动副词包括时间副词及观点副词,而不可移动副词则可分为态度及非态度副词。

;②显然她不高兴(表观点);③她静静坐在那(表态度);
④他已经走了(表非态度)。

可移动副词出现在不同位置时的不同功能-如:学校“原来”打算多盖几间宿舍(意为本来);“原来学校打算多盖几间宿舍(可理解为本来或恍然大悟)”。

2、副词语法上的特殊应用情况
㈠副词修饰名词及省略的现象
副词修饰名词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即副词+名词,而名词被活用为形容词。

如:①副词+指人名词或处所名词:A.“很淑女”即可视为形容词,用于形容一些具有典雅气质和风范的女性。

B “.很阿Q ”、“很东北”、 “很绅士”、“很香港”等用法类似。

②副词+抽象名词,此类名词多具有抽象名词抑或多取决于的主观情感(很青春、很现代、很传统)或独一无二的事物(美国、葛朗台:视财如命)
③程度副词+时间名词(表时令的名词:春天、中午等)事例:他是一个很春天的人,从来没有什么能够破灭他的希望。

④副词修饰名词的隐含现象(陈一民认为“名词前的副词有一部分是 隐含的动词”),A:如:“很有气派”常写作“很气派”;“非常像绅士”常作“非常绅士”;“越来越懂诗意”常作“越来越诗意”;在这里,副词“很、非常、越”
被视为修饰动词“有、像、懂”。

B:另外“·····化”也表示动词概念的一种形式,一旦失去了词尾“化”,便有可能产生“程度副词名词”如:“他是一个极其家庭的男人”;“他已经变得十分城市化了”。

“极其家庭、十分城市”实际为“极其家庭化、十分城市化”的省略。

㈡副词用法的几个实例
⑴现代汉语副词“才”和“就”时间表达的比较研究
①“才”的时间表达
A :“才”的时间短与时间长两种相反语义——具体时段的衡量
⎩⎨⎧你怎么才来?事情发生或结束得晚:
要走久发生:你怎么才来就刚刚,表示事情在前不?
B :时间晚与时间长——具体是点的衡量
表示事情发生或结束来得晚:“你怎么才来”中“才”表示“来”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晚。

※ 注意时间晚不能用时间长来替换,因此“才”的时间短与时间晚两个义项之间不是对立的,不构成反义关系。

C .“才”的时间晚与时间短两个义项的沟通
表示事情在前不久发生——事情发生的时间距离、说话时间短暂:如“你怎么才来就要走?”中表示“来”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距离说话的时间短暂。

D .“才”表示时间短与时间晚的句法语用差别
a.时间短,语义指向是后指,如:“他才回办公室”——“才”指向后面的“回”。

b.时间晚,语义指向是前指,如:“我五点钟才赶到火车站”——“才”指向前面时间状语“五点”。

※注意“才”表时间短一般只用于过去的语境中,修饰发生事件;才”表时间晚既可用于过去的语境中也可以用于将来。

——如:“足球联赛明天才开始”(“明天”是“才”得语义所指对象,“开始”时未来发生的动作。


2、“就”得时间表达
“就”得时间短与时间早
命”“他十五岁就参加了革—强调很久前已经发生如:“我就去”
—表很短时间内即将发生
3、“才”“就”表达时间的异同
同:都有时间短的意义,但有过去和将来的区别;异:“才”表时间晚,“就”表示时间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