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师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河渠书》文言知识汇总素材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河渠书》文言知识汇总素材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河渠书》文言知识汇总1、文言实词:⑴一词多义:陆行载车,水行载舟:载:乘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任,任随、随同为逆河,入于勃海逆,相向迎受,九河同受一大河之水,将其导入海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艾(yì),治理。

施,延续,延伸辟沫水之害辟:避秦以为然,卒使就渠就:修,造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人徒:普通人与罪徒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应天:与天意相应,相符合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

回:回环曲折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今:如果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

绝:渡水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

拟:比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登:丰收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悼:怜惜⑵古今异义害中国也尤甚。

中国:中原地区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至于:到了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异时:往常至河三百余里,径。

径:道直少曲折漕从山东西山东,崤山以东的地区水颓以绝商颜颓:水向下流⑶通假字然河菑衍溢菑通灾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道通导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厮通斯,分开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罢通疲,疲惫,又活用为使动。

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并通傍,依靠,沿着2、文言虚词乃厮二渠以引其河以:来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以:因此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于:在便于砥柱之漕于:比汤问其事,因言因:因此诚得水,可令亩十石诚:如果3、词类活用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富,使……富裕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

东南,向东南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

漕:漕运,动词。

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肥:使动,使……肥沃令齐人水工徐伯表。

表:以表测量地势高下,确定水流走向。

名作动漕从山东西西:西行,名作动则田者不能偿种田:种田下御史大夫张汤下:名作动,(天子)交给(下属)从斜下下渭。

下:流入4、重要文言句式:然河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

唯是为务。

唯把治理河菑作为当务之急。

穿二江成都之中省略,穿二江(于)成都之中。

瓠子决兮将奈何?奈何:把……怎么办呢?怎么办呢?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倒装句,谓语“甚哉”倒装了。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
记述夏朝各代君主兴亡事迹,是《史记》的第二篇“本纪”,夏朝约存在于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当时还是无文字记载时期,它是据先秦遗留下来的典籍编缀而成,主要依据是《尚书》(古代帝王的文诰汇编)。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本文节录的是大禹治水定九州的部分,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三、检查预习
1、注音
鲧Gǔn颛顼Zhuān xū曾大父zēng巡狩shòu殛jí稽首qǐ后稷jì皋陶gāo yáo沟淢xù契xiè陂九泽bēi度九山dù敏给克勤jǐ亹亹穆穆wěi乘橇qiāo檋jú规矩jǔ攸同yōu
涤原dí祗台zhīyí东渐jiān暨jì嗣sì
玄圭guī姒氏sì
2、写出通假字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敷,分布
2、分析《夏本纪》中的禹的人物形象,了解夏禹的事迹及品质。
三、学习时间:2课时。
四、学习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史记》体例
1、本纪:
记载帝王事迹的传记。十二本纪大约是根据材料的多少,有的几个帝王为一本纪,有的是一个帝王一个本纪,有的是一个朝代为一本纪,年代愈久的材料愈少。
2、世家:
用以记载诸国王侯功臣的事迹。有的是一国一王侯为一世家,有的是两国两王侯为一世家,有的是多个为一世家;也有是一些特殊人物被称为世家的。
关于夏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高中语文《秦始皇本纪》文言知识汇总素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秦始皇本纪》文言知识汇总素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秦始皇本纪》文言知识汇总(1)通假字彗星见东方“见”通“现”寡人以眇眇之身“眇”通“渺”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填”通“镇”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抚拂“拂”通“弼”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取”通“趋”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臧”通“藏”闭中羡,下外羡门“羡”通“埏”虽万世世不轶毁“轶”通“迭”(2)古今异义昔者王帝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跟“中央”相对;地点他时秦地不过..千里古义:不超过今义:表示转折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古义:在家今义:主持家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古义:到了今义:另起一事(3)词类活用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名词作动词,坑杀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名词作状语,向东降.越君,置会稽郡使动用法,使……投降一.法度衡石丈尺数词作动词,统一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名词作动词,上前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意动用法,认为……是好的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使动用法,使……满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名词作状语,当面;形容词作动词,加重树草木以象山名词作动词,栽树(4)特殊句式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状语后置非死云阳省略句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抚拂,何以相救?宾语前置尽闭工匠臧者定语后置(5)多义词初:初令男子书年开始初大人以臣无赖当初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当初将:桓攻赵平阳,杀赵将将军使王贲将做将军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率领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将要兵:燕太子患秦兵至国军队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战争收天下兵,聚之咸阳兵器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军:东与燕和兵,军上谷驻扎破荆军军队晋军汜南驻扎面: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当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脸吕马童面之,指王翳曰背向发: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派遣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发沛中小儿得百二十人征发使:韩非使秦出使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派遣周公之逮所由使也指使人皆得以隶使之驱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派遣下王翦将上地,下井陉攻占始皇下其议下交率群下以造谤在下位的人下外羡门放下(6)重点实词虚词:王之河南到秦用李斯谋,留非扣留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代理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捕获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命名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示众乃益发卒诣王翦军增加王翦谢病老归辞别寡人以眇眇之身凭借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显扬,称颂群臣皆以为便有利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希望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用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并阴山至辽东沿着吾闻殷周之王千岁统治所置凡七庙共道古以非今,饰虚言以乱实来以古非今者族用。

《史记选读》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师版)

《史记选读》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师版)

《史记选读》文言文词类活用《太史公自序》1、其在卫者,相中山。

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相2、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

名词活用作动词,率领军队3、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土坑活埋4、王卬于殷。

名活动,封——为王5、南攻邛、笮、昆明。

名词作状语,向南6、孔子修旧起废。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过去被废弃破坏的礼乐7、存亡国,继绝世。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继续、延续8、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奖励、惩罚、尊崇、鄙夷9、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为动用法,为——而死10、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名词活用作动词,像君,像臣,像父,像子《夏本纪》1、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美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感伤3、劳神焦思。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4、薄衣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少5、陆行乘车。

名词作状语,在陆上6、陂九泽。

名词作动词,筑堤防7、可种卑湿。

形容词作名词,低湿的地方《鲁周公世家》1、东伐至盟津名作状,向东2、王朝步自周至丰名作动,步行3、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名作动,建都4、北面就臣位名作状,面向北5、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使动,使——回6、子孙娇奢忘之,以亡家使动,使——灭亡7、至于小大无怨形作名,小民,大臣8、周之官政未次序名作动,安排得系统合理9、以明于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意动,以——为臣10、王出郊,天乃雨名作动,下雨11、宁淮夷东土形容词使动,使——安定《高祖本纪》1、名作动沛公引兵西向西行进吾当王关中称王,做王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尤乐思沛建都2、名作状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用眼睛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向西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向北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在夜里3、形作名大王起微细平民项羽妒贤疾能贤能的人4、形作动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看不起5、意动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以——为奇怪沛公然其计,从之认为——正确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受苦6、使动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使——坐公欲常欲奇此女使——与一般人不同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使——做王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使——破费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使——跟从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使——投降《李将军列传》名词作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④怀其璧(怀,怀揣着)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名词作状语: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使动用法: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⑤大王必欲急臣(急,使……急,逼迫)⑥以绝秦望(绝,用……断绝)意动用法: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形容词作动词: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形容词作名词: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管仲列传》1.富国强兵使动:使……富使……强2.管仲既任政相齐:名作动做宰相3.管仲因而信之:使动使……守信用4.然孔子小之:意动以……为小,轻视5.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意动以……为羞耻意动以……为耻6.贵轻重:以……为贵《项羽本纪》1、毋妄言,族矣名作动,灭族2、梁以此奇籍意动,以——为奇3、皆沉船,破釜甑形作动,打破4、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修筑营垒5、项王则夜起名作状,在夜里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使动,使——为王7、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名作状,像蜂一样8、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名作动,师法,学习《屈原列传》1、蝉蜕于浊秽名作状,像蝉蜕那样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效法学习3、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作动,说坏话4、惠王患之意动,担心5、同生死,轻去就同,意动,以为相同;轻,轻视,不看重《刺客列传》词类活用1、盖聂怒而目之。

02-《史记》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1

02-《史记》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1

2.盾卜之,兆绝而后好 (承接关系连词)
3.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 (转折连词)
4. 蟹六跪而二螯
(并列连词)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假设连词)
6.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因果连词)
7.某所,而母立于兹
(代词,你的)

文言虚词
1.非君之身,乃君之子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是,表判断
2.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 于是,就(副词)
如:以公子为长者 古:有德行的人
今:年长的人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古:姻亲 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公子颜色愈合 古:面色
今:色彩
及至于景公
古:到了 今:放在下一句开头,表示另提一事
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 大变化: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 是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 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
“在……”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
“当……” “从 ……“
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北救赵而西却秦
向…… 往……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 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 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的意思。
通假字的分类:
1、同音通假 (占通假的大多数)
例:而朔妇免身
通“娩”,分
娩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例: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穆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例:韩厥告赵朔趣亡 通“促”,赶紧
4、形近通假(字形相近)
例:将军身被坚执锐 披
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 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修订稿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修订稿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教师版)《高祖本纪》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高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交好,与……友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向来看不起,轻视(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同“屈”,理亏,不安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将尽用眼睛示意坚持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亲生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整理,提起道歉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一同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通过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悬挂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同“掠掳”,抢人财物同“喜”同“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交付委托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处死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再说规约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使……明白,知道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犒劳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同“纳”,接纳逐步同“拒”认为……正确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救活,使……活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带着,使……跟从谢罪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解脱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伐”意同“功”,功勋计持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同“佯”,假装服从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同“麾下”到……去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教师用书:06 淮阴侯列传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教师用书:06 淮阴侯列传 Word版含解析

淮阴侯列传题韩信庙[宋]钱若水筑坛拜处恩虽厚,蹑足封时虑已深。

隆准若知同鸟喙,将军应有五湖心。

【内容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歌的容量很大,区区二十八个字,简直涵盖了一部《淮阴侯列传》。

开头两句说,汉王刘邦虽然筑拜将坛,拜韩信为大将,对他极度重用,但是,韩信已经遭到深深的疑忌。

三、四两句说:若知道刘邦和勾践一样,可以共患难,不行共安乐,狠心屠戮功臣,韩信(将军)应当像范蠡那样早早地离开。

隆准,高鼻子,指刘邦;鸟喙,指勾践(越王长颈鸟喙);五湖心,指急流勇退之心。

诗中通过用典、述史、刻画、谈论等多种手段,把一个颇为简单的问题讲得条理分明,有理有据。

我们可以从中悟解咏史诗的作法。

[学问·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爨.(cuàn)喋.血(dié)馈.粮(kuì) 辎.重(zī) 裨.将(pí) 晨炊蓐.食(rù) 拊.循(fǔ) 绐.(dài)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晨炊蓐食(“蓐”同“褥”)(2)出我袴下(“袴”同“胯”,两腿间)(3)蒲伏(“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4)亦已罢极(“罢”同“疲”)(5)人言公之畔(“畔”同“叛”)(6)上怒曰:“亨之。

”(“亨”同“烹”)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食⎩⎪⎪⎨⎪⎪⎧常从人寄食.饮(名词,读shí,可吃之物)大丈夫不能自食.(动词,读sì,自食,指自己养活自己)今日破赵会食.(动词,读shí,会食,集合用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动词,吃)平生衣取蔽寒,食.取裹腹(名词,食物)月盈则食.(动词,同“蚀”,亏缺)(2)厌⎩⎨⎧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动词,厌烦)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动词,吃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形容词,满足)(3)差⎩⎨⎧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名词,参差)终如其言,一无差.错(名词,差错,错误)何必更以多寡为差.(名词,差别)差.强人意(副词,略微)(4)置⎩⎪⎨⎪⎧置.之亡地而后存(动词,放,安放)高帝曰:“置.之。

高中语文《管仲列传》文言知识汇总素材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管仲列传》文言知识汇总素材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管仲列传》文言知识汇总一、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齐桓公以霸称霸仲既任政相齐做相国2.形容词意动用法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认为器量小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羞,以.……为耻3.使动用法富国强兵使……富;使……强管仲因而信之使……守信用4.名词作状语南袭蔡向南桓公实北征山戎向北5.形容词作动词贵轻重,慎权衡重视6.为动用法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而死二、古今异义词我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困厄;今义:贫穷困难我尝三战三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三、一词多义1.与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给予(动词)吾始困时,常与鲍叔贾同,跟(介词)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是结交,亲附(动词)咸与维新参加(动词)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2.信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使......守信用(使动用法)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副词)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副词)信而见疑忠诚,诚信(形容词)余固笑而不信也相信(动词)四、虚词积累之岂管仲之谓乎宾语前置的标志俗之所欲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下令如流水之原动词,到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指示代词“这”辍耕之垄上到,往(动词)五、特殊句式1.被动句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管仲囚焉。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2.省略句不以(之)为言。

齐桓公以(之)霸。

3.判断句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4.介词结构后置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5.宾语前置岂管仲之谓乎?分财利多自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选读》文言文词类活用《太史公自序》1、其在卫者,相中山。

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相2、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

名词活用作动词,率领军队3、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土坑活埋4、王卬于殷。

名活动,封——为王5、南攻邛、笮、昆明。

名词作状语,向南6、孔子修旧起废。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过去被废弃破坏的礼乐7、存亡国,继绝世。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继续、延续8、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奖励、惩罚、尊崇、鄙夷9、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为动用法,为——而死10、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名词活用作动词,像君,像臣,像父,像子《夏本纪》1、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美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感伤3、劳神焦思。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4、薄衣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少5、陆行乘车。

名词作状语,在陆上6、陂九泽。

名词作动词,筑堤防7、可种卑湿。

形容词作名词,低湿的地方《鲁周公世家》1、东伐至盟津名作状,向东2、王朝步自周至丰名作动,步行3、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名作动,建都4、北面就臣位名作状,面向北5、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使动,使——回6、子孙娇奢忘之,以亡家使动,使——灭亡7、至于小大无怨形作名,小民,大臣8、周之官政未次序名作动,安排得系统合理9、以明于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意动,以——为臣10、王出郊,天乃雨名作动,下雨11、宁淮夷东土形容词使动,使——安定《高祖本纪》1、名作动沛公引兵西向西行进吾当王关中称王,做王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尤乐思沛建都2、名作状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用眼睛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向西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向北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在夜里3、形作名大王起微细平民项羽妒贤疾能贤能的人4、形作动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看不起5、意动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以——为奇怪沛公然其计,从之认为——正确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受苦6、使动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使——坐公欲常欲奇此女使——与一般人不同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使——做王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使——破费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使——跟从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使——投降《李将军列传》名词作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④怀其璧(怀,怀揣着)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名词作状语: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使动用法: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⑤大王必欲急臣(急,使……急,逼迫)⑥以绝秦望(绝,用……断绝)意动用法: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形容词作动词: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形容词作名词: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管仲列传》1.富国强兵使动:使……富使……强2.管仲既任政相齐:名作动做宰相3.管仲因而信之:使动使……守信用4.然孔子小之:意动以……为小,轻视5.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意动以……为羞耻意动以……为耻6.贵轻重:以……为贵《项羽本纪》1、毋妄言,族矣名作动,灭族2、梁以此奇籍意动,以——为奇3、皆沉船,破釜甑形作动,打破4、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修筑营垒5、项王则夜起名作状,在夜里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使动,使——为王7、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名作状,像蜂一样8、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名作动,师法,学习《屈原列传》1、蝉蜕于浊秽名作状,像蝉蜕那样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效法学习3、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作动,说坏话4、惠王患之意动,担心5、同生死,轻去就同,意动,以为相同;轻,轻视,不看重《刺客列传》词类活用1、盖聂怒而目之。

(目:用作动词,瞪视)2、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

(舍:用作使动词,使……住下来)3、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臣:使动用法,使……臣服)4、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装)5、太子迟之,疑其改悔。

(迟:以为迟,嫌迟,意动用法)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穿上白衣戴上白帽)7、至陛,秦舞阳色变掁恐,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觉得奇怪)8、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9、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名词用作状语,每天,天天)10、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 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11、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南)12、臣海内之王者(名词用作动词,使……臣服)13、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名词用作状语,向南,向北)14、舍上舍(名词用作动词,使……住)15、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名词用作状语,向北)16、於期乃前曰(名词用作动词,上前)17、荆轲和而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18、发尽上指冠(名词用作状语,向上)19、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闻)20、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精兵东保于辽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21、家丈人召使前击筑(名词用作动词,上前)22、使击筑而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23、宋子传客之(名词用作动词,用客礼招待)24、稍益近之(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25、天雨粟(名词用作动词,下雨,落下,降下)26、其先乃齐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先人)27、膝行流涕(名词用作状语,用膝盖)28、箕踞以骂曰(名词用作状语,像簸箕一样)29、彼秦大将擅长于外而内有乱(名词用作状语,在国内)30、太子日造门下(名词用作状语,天天)31、秦王闻之,乃朝服,设九宾(名词用作动词,穿上朝服)32、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魏公子列传》词类活用1、皆谦而礼交之(名作状,以礼相待,按礼节)2、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作动,慢待)3、公子从车骑(使……跟从)4、留车壁邺(名作动,驻扎)5、为能急人之困(意动,以……为急)6、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使……走开)7、北救赵而西却秦(名作状,向北,向西)8、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9、今公子有急(形作名,危急的事)10、使将将其军归魏(名字作动词,率领)11、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名作动,用衣袖子藏;名作状,用铁椎)12、仁而下士(名词作动词,谦逊地对待)1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名词作动词,袖中藏着)14、自言罪过(名词作动词,有罪过)15、椎杀晋鄙(名词作状语,用铁锤)16、北救赵而西却秦(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17、力能窃之(名词作状语,按能力)18、臣修身洁性数十年(使动用法,使……高洁)19、公子从车骑(使动用法,使……跟从)20、故久立公子(使动用法,使……立)21、却秦存赵(使动用法,使……退却/使……保全)22、侯生乃屏人语(使动用法,使……退)23、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使动用法,使……保全)24、公子怪之(意动用法,认为……奇怪)25、公子乃身骄而功之(意动用法,以……为功)26、为公子能急人之困(意动用法,把……当做紧急情况)看作“为动”亦可27、公子患之(意动用法,以……为患)28、意骄矜而有自功(意动用法,认为有功劳)29、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为动用法,为……发怒)30、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动词作名词,救兵)31、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救命之秋也(形容词作名词,急事)《淮阴侯列传》词类活用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名词用为动词,给……吃2、议欲下赵名词用为动词,攻下3、如我能将几何名词用为动词,率领4、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名词用为动词,宿营5、背水陈(名词用为动词,列队)6、欲东下井陉击赵名词作状语,向东7、师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一样8、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9、英俊乌集名词作状语,像乌鸦一样10、众辱之曰名词作状语,当众11、乃晨炊蓐食(名词作状语在草席上)12、众辱之(名词作状语当众)13、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名词作状语,大吹大擂地)14、足下深沟高垒(使动,使沟深,使垒高)15、且天下锐精持锋(使动,使…锐利)16、水上军开入之(使动,使…进入)17、不可败(使动,使…失败)18、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使动,使……退避)19、必空壁逐我(形作使动,使营垒空)20、深沟高垒名词用作动词,挖沟,筑垒21、羞与绛、灌等列意动用法,以……为羞,认为……是羞耻的22、亭长妻患之意动用法,以……为患,把……当作祸患23、吾哀王孙而进食意动用法,认为……可怜24、又不能治生商贾意动用法,以…为生25、恐吾至阻险而还形容词用作名词,险阻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