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公差图表(位置公差和形状公差)
形位公差的符号和图示大全

形位公差的符号和图示大全形位公差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公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公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形位公差术语根据GB/T1182-2008 已改为新术语几何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下列图表有利于金粉更直观的了解其概念;测量方法形状误差指零件上的点、线、面等几何要素在加工时可能产生的几何形状上的误差;如:加工一根圆柱时,轴的各断面直径可能大小不同、或轴的断面可能不圆、或轴线可能不直、或平面可能翘曲不平等;位置误差指零件上的结构要素在加工时可能产生的相对位置上的误差;如:阶梯轴的各回转轴线可能有偏移等;目前有一种高效测量各种形位误差的测量方法,就是可以直接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各种指示,如百分表等,数据采集仪会自动读取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无需人工测量跟数据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机械测量效率;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或其他指示表、数据采集仪测量原理:数据采集仪可从百分表中实时读取数据,并进行形位误差的计算与分析,各种形位误差计算公式嵌入数据采集仪软件中,不需要人工计算,提高测量的准确率;。
机械设计手册形状和位置公差

1.6
3.2
12.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3 级 平 板,自 动 车 床 床 身 底
10
Ra 1.6
3.2
6.3
12.5 面。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11
易 变 形 的 薄 片、薄 壳 零 件,
file://\\jf05\Back\技术资料\嘉丰技术资料\通用技术资料\机械设计手册\... 2006-6-27
页码,1/1
标注方 法
注:□500表示每边为500的正方形
说明
如果图样上所标注的形位公差无附加说明,则被测范围为箭 头所指的整个轮廓要素或中心要素
如果被测范围仅为被测要素的某一部分时,液压用 细实线画出该范围,并注出尺寸
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的标注方 法
如不仅给出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 出全长(或敕个要素)内的公差值时的标注方法。
400
630
1000
1600
2500
应用举例
平行度用于泵体和
齿轮及螺杆的端
4 3 4 5 6 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面,普 通 精 度 机 床
的工作面;高精度
机械的导槽和导板
垂直度用于发动机
轴和离合器的凸
缘;气缸的支承端
5 5 6 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主要参数d(D),B,L图例:
页码,1/1
当被测要素为锥面时,取d=(d1+d2)/2
机械制图常用公差符号

符号直线度公差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在表示公差带的数值前,如果有φ符号,则该公差带为直径t 的圆柱中之区域。
平面度公差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公差带是夹在间隔t 的2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圆度公差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对象的平面内公差带为相隔t 的2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圆柱度公差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公差带为相隔t 的2个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线的轮廓度公差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公差带是指在理论上将中心放到正确的轮廓线上,以t 作直径划圆时,两条包围线之间相夹的区域。
公差的种类公差带的定义面的轮廓度公差形状公差(通常其框格有两个,分别注明形状公差的符号和数值)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公差带是指在理论上将中心放到正确的轮廓线上,以t 作直径划球时,两条包围线之间相夹的区域。
平行度公差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基准符号是用一粗短划线和带圆圈的字母标注,字母方向始终是正位,基准是中心要素时,粗短划线的引出线必须和有关尺寸线对齐.公差带是平行于基准平面,夹在相隔t 的2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垂直度公差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在表示公差带的数值前带有φ符号时,则该公差带则为垂直于基准平面的直径t 的圆柱内的区域。
机械制图常用公差符号

同轴度公 定位公差 差或同心
度公差
对称度
圆跳动公 差
跳动公差
全跳动公 差
公差带的定义 栏 粗中 线使 或用 破的 折线 线
:形体 一点细线:
中心线 粗点线
:基准 二点细 线:补充的投 影面或截面 细的实线或破 折线:公差带 二点粗线:物 体在补充的投 影面或截面的 投影
在表示公差带的
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 数值前带有φ符
超过0.1mm。 指示线的箭头所表示的圆柱 面半径方向的振荡,是在围 绕基准轴直线A-B旋转一周 后,在圆柱表面上的任意点
上不能超过0.1mm。
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 隔t的2个平行平
平而提出的要求。
面之间的区域。
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
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 对象的平面内公
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 差带为相隔t的2
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 个同心圆之间的
廓要求。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
区域。
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度要求。
公差带是指在理 论上将中心放到 正确的轮廓线 上,以t作直径划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
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
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 公差带是平行于
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基准符号 基准平面,夹在
是用一粗短划线和带圆圈的字母标 相隔t的2个平行
注,字母方向始终是正位,基准是中 平面之间的区域
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在垂直于基准轴 直线的任意测定 平面上,并与基 准轴直线一致
的,半径方向上 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 公差带指的是轴
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 线和基准轴直线
机械加工公差表及公差的标注

机械加工公差表及公差的标注一、自由公差表4.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4.1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2)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GB/T1031-1995)(μm)第1系列0.012, 0.025, 0.050, 0.10, 0.20, 0.40, 0.80, 1.60, 3.2, 6.3, 12.5, 25, 50, 100第2系列0.008, 0.010, 0.016, 0.020, 0.032, 0.040, 0.063, 0.080, 0.125, 0.160, 0.25, 0.32, 0.50, 0.63, 1.0, 1.25, 2.0, 2.5, 4.0, 5.0, 8.0, 10.0, 16.0, 20, 32, 40, 63, 80注:尽量选择第1系列3)轮廓最大高度Rz的数值(GB/T1031-1995)(μm)第1系列0.025, 0.050, 0.100, 0.20, 0.40, 0.80, 1.60, 3.2, 6.3, 12.5, 25, 50, 100,200,400,800,1600,第2系列0.032, 0.040, 0.063, 0.080, 0.125, 0.160, 0.25, 0.32, 0.50, 0.63, 1.0, 1.25, 2.0, 2.5, 4.0, 5.0, 8.0, 10.0, 16.0, 20, 32, 40, 63, 80,125,160,250,320,500,630二、形位公差标注:三、公差标注详解: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形位公差

1、 形位公差的名称和符号
如下表所示。
分类 名 形 状 公 差
称
符 号 分类 位
分类 定 向
名称 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符号
直 线 度 平 面 度 圆 度
置
定 圆 柱 度 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公 位
同轴度 对称度 位置度
圆跳动 全跳动
差
跳 动
形位公差符号及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示例(表7.11) 直线度
(2)当被测要素是轴线、球心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 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Φ 0.05
A
ΦD
Φd
(3)同一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共用一条指引
线指向被测要素
(4)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要求,应在公差框格上方用文字说明,或从 同一公差框格引出的指引线画出多个指引线箭头分别指向各被测要素。
2、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用基准符号标注基准要素 (1)当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带有基准字母的短横线应置放在轮廓线或它的 延长线上,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地错开。
(2)当基准要素是轴线、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要素确定的点时,则基准符号中的 短横线与尺寸线对齐。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1
B
B 被测、基准部位为平 面(或线)的标注
示例1: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0.02mm)
圆柱表面上任一 素线必须位于轴向 平面内,距离为公 差值0.02的两平行 直线之间。
示例2: φ 10轴线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φ 0.0径为 公差值Φ0.04的圆 柱面内。
平面度 示例:实际平面的形状允许的变动全量(0.05mm)
被测圆心必须位于以 A、B基准和 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点为圆心,直 径为公差值Φ 0.3的圆的区城内。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于直径为0.1mm的圆柱面内。 该公差带应平行于垂直于基准A的平面B,并与基准A呈理论正确角度60°。
10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位置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点、线、面等要素,相对其理想位置的准确状况。 位置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于理想位置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前加注记号SΦ时、公差带是直径0.3mm的球内区域。球公差带的 中心点的位置是相对于基准A、B及C的理论正确尺寸。
7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垂直度,即通常所说的两要素之间保持正交的程度,表示零件上被测要素 相对于基准要素,保持正确的90°夹角状况。垂直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 向,对于基准相垂直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1:公差带前加注记号Φ,则公差带垂直于基准面直径为0.1mm的圆柱面内。
13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示例2:公差带是在与基准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距离为0.1mm的 两个圆之间的区域。
全跳动是指零件绕基准轴线作连续旋转时,沿整个被测表面上的跳动量。 全跳动公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连续的旋转,同时指示器沿其理想轮廓 相对移动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示例1:公差带是距离为半径差0.1mm,且与基准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2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平面度,即通常所说的平整程度,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 理想平面的状况。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表面对理想平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是位于距离0.08mm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圆度,即通常所说的圆整程度,表示零件上圆的要素实际形状与其中心保 持等距的状况。圆度公差是在同一截面上,实际圆对理想圆所允许的最大变动 量。 示例:公差带必须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0.03mm的两个同心圆之间 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