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7下人教历史知识点最全

7下人教历史知识点最全

7下人教历史知识点最全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教材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后半部分,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十国,再到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史的开端。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总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和发展。

- 魏晋风度:文化特点,如玄学、清谈等。

- 南北朝:北方的鲜卑族建立北魏,南方的汉族政权如宋、齐、梁、陈。

#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大运河:隋炀帝杨广开凿,连接南北的经济和文化。

- 唐朝的繁荣: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治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 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文化艺术达到高峰。

# 五代十国-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更迭。

- 十国:在五代时期同时存在的十个割据政权。

# 宋元明清- 北宋与南宋:北宋的建立,南宋的南迁和抗金。

-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世祖忽必烈的统治。

- 明朝:朱元璋建立,中央集权加强,海禁政策等。

- 清朝:满族建立,康乾盛世,闭关锁国政策。

# 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 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等,导致中国丧失领土和主权。

-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

# 重要历史人物- 诸葛亮:蜀汉丞相,以智慧和忠诚著称。

-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 李白、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作品影响深远。

- 苏轼: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多才多艺。

- 郑和:明代航海家,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流。

# 重要历史事件- 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开始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治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 安史之乱:唐朝中期的一场大规模叛乱。

- 蒙古西征:元朝时期对欧洲的军事征服。

# 文化成就- 唐诗宋词:文学的高峰,代表人物如李白、杜甫、苏轼。

- 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南北重归统一的时间:589年2、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开展消费③注重吏治3、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稳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时间:6___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2、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治国措施: 1、注重开展消费,减轻人民负担; 2、崇尚节省;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比拟清明,经济开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

3、女皇帝武那么天武那么天的统治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那么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开展农业消费、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开展,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拓了道路。

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省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开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消费的开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良:耕种工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开元盛世的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2、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时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开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1、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亲密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2、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1、对外友好往来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大全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大全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大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大全人教版对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的记忆和复习,也是我们在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问题。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大全,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必考归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隋文帝的统治(“开皇之治”)1.措施:(1)改革制度(2)发展生产(3)注重吏治2.意义: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

三、隋朝大运河1.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根本原因: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河段: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从北往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涿郡—永济渠—洛阳—通济渠—淮水—邗沟—江都—江南河—余杭)3.长度、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 意义(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流。

四、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似1.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2.皆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被推翻。

3.都有重要政治制度沿用多年:秦朝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有科举制。

4.都有著名工程存世:秦朝的长城和隋朝的大运河(赵州桥)。

5.都是结束重大分裂时期完成的统一。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二、“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措施)1.措施:(1)政治方面:①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任用富于谋略和善断大事的房玄龄和杜如晦;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2)经济方面:注重发展生产,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3)生活方面:崇尚节俭。

(4)文化方面: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5)民族关系: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人教版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隋文帝杨坚年号开皇,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局面。

•统一的条件:•客观条件:人民渴望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发展。

•主观条件:隋文帝励精图治,陈后主荒淫无道。

3.“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改革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发展生产:鼓励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复苏。

•注重吏治:选拔贤能,整顿吏治。

•开皇之治的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发展。

4.开通大运河•开通者:隋炀帝•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605年开始•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四五千里,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5.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不太注重才能。

•隋朝诞生科举制:•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意义: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改善了用人制度,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6.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奢侈无度,实行残暴统治,屡次发动战争,徭役兵役沉重,社会矛盾激化。

•起义:首先在山东地区爆发,迅速蔓延到全国。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隋朝灭亡。

第二单元: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第2课“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2.贞观之治•统治者: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

•主要内容(统治措施、原因):•思想上: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 1 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隋朝的建立: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 隋朝的统一:589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 开通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时间:605 年开始。

-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 科举制的创立:- 创立: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 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5.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第 2 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朝的建立: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治国思想:虚心纳谏,重用贤才,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

- 政治措施: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经济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3. 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 结果: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 3 课盛唐气象。

1. 经济的繁荣:-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七年级人教下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人教下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人教下册历史知识点七年级历史是初中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们了解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渠道。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人教下册历史知识点。

一、大秦帝国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

大秦帝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在历史上,大秦帝国是秦朝开国皇帝秦始皇的统治下形成的。

由于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大秦帝国也被称为秦朝的外延。

二、希腊古国希腊古国是世界历史上很有名的古代国家之一,也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希腊古国的文化、艺术、哲学对世界各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希腊古国最著名的城市是雅典,它是古希腊最著名、最富有的城市。

雅典是古代希腊文化的中心,希腊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

三、罗马古国罗马古国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古代国家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背景。

罗马古国的城市规划、建筑、法律等对文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罗马古国的首都罗马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古代城市之一。

罗马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成为世界名城的条件。

罗马城还是天主教圣城,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朝圣。

四、浪漫中世纪浪漫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非常浪漫、丰富多彩的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现代欧洲历史上的特点,如骑士精神、封建制度等。

在浪漫中世纪,欧洲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和发展。

这一时期留下的文化遗产,在今天依然能够感受到浪漫的气息。

五、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文明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文化之一,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伊斯兰文明不仅在宗教领域起到重要作用,在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伊斯兰文明发展的历史中,穆罕默德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引领了穆斯林社会的政治、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发展,并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蒙古帝国蒙古帝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大帝国,其领土至少涵盖了整个中国北部和蒙古国本土。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嘿,同学们呀!今天咱来好好唠唠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的那些知识点哈。

先来说说隋朝,隋朝就像咱生活中的一次大建设工程。

就好比有一次我看到小区旁边要修一座桥,一开始大家都没啥感觉,可等桥修好后,哇塞,那交通可方便太多啦!隋朝也是这样,它统一了全国,修了大运河,给后面的朝代打下了好基础呢!
唐朝呢,那可真是辉煌得不行呀!就像过年放烟花一样,一下子特别绚烂。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这些皇帝,就像咱班级里的那些厉害的班干部,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

我记得有次去参观博物馆,看到那些唐朝的文物,哇,真的好精美,就像看到了当时唐朝的繁荣景象。

宋朝呀,经济特别发达,就像咱学校旁边的那条商业街,热闹非凡。

指南针、活字印刷术这些发明,就像咱学习时的好帮手,可重要啦!
元朝呢,疆域特别广,就像那次我去草原玩,一眼望不到边,感觉特别辽阔。

明朝郑和下西洋,那可真是一次超级大冒险,比咱去野外探险还刺激呢!
清朝呢,有过辉煌,也有过困难。

就像咱有时候会遇到难题,但也会努力去解决一样。

哎呀呀,七年级下册历史的知识点可真不少呀,大家可得好好记住哦!这样以后咱再聊起历史来,就能像聊家常一样熟悉啦!
好啦,就先总结到这儿啦,同学们加油学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知识点的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知识点的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涵盖了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对该册教材历史知识点的总结: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即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二、大运河的开凿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2.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附近),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

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3.意义:大运河的开凿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工程,它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导致农民起义频发。

618年,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他就是唐高祖。

四、贞观之治1.唐太宗的统治: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年号贞观。

他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贞观新政”。

2.贞观新政的内容:o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o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如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o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o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采取武力、安抚或册封等方式管理边疆地区。

1.贞观之治的意义: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社会安定,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五、武则天的统治与开元盛世1.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同时,她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此外,她还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
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
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3、金城公主入吐蕃
二、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民族活动地区与唐朝的关系
今何族的祖先吐番西北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回纥西北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靺鞨东北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车书本一家”。

满族南诏
西南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1、遣唐使2、鉴真东渡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三、玄奘西游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7、8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代表作特点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杜甫“三吏”“三别”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1、书法
书体书法家代表作
颜体顔真卿《多宝塔碑》柳体柳宗元《玄秘塔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