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SCI论文的经验和感想
成功发表SCI论文总结的心得分享

成功发表SCI论文总结的心得分享一、论文写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收集好文献资料,特别是一些高水平期刊且由欧美人写的论文。
挑几篇这样的文献精读,看看人家是如何对一个问题用英语描述的,并记录常用句式和词汇。
如果平时有这样习惯就再好不过了,长期积累写作时肯定是如鱼得水。
大量的阅读文献能有助于我们确定SCI写作的课题,而在确定课题之后对文献进行收集也是为了能便于之后写作SCI文章所做下的工作。
故而,阅读文献是SCI成败的第一步。
二、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千万不要抱着一遍写好的心态。
一篇精彩的论文有事需要来来回回的修改加工。
每看一遍都会有提高的地方,一定要耐着性子仔细推敲。
不能闭门造车,一个人的精力和看法毕竟有局限。
完成初稿后可以找靠谱的同学或老师帮忙看看。
一般都可以获得很多好的建议,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也会浮出水面。
三、对于语言,如果是实在能力有限,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对于国内科研者而言,语言是SCI论文写作的一大障碍,由于思维的不同,在写作时往往出现词不达意、描述模糊、句式混乱、累赘拖沓等现象。
而克服这些阻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时科研者的时间和精力又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在语言方面寻求他人的帮助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文章要写得够好,不然都是白搭,因为翻译和语言润色一般都是基于原文基础之上进行的。
四、考虑发表需要用到的数据和图片设计关键性实验时,应当考虑发表要求,分好实验组,对照组以及布局。
这样可以减少重复工作的时间,以获得更完整或更漂亮的数据。
此外,也可以提前制作图片,如果实验结束之后再来整理数据制作图片,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五、提前开始写作,即使没有完整的实验数据,也可提前撰写论文。
因为背景介绍部分通常是对过去研究的简单总结,做实验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材料和方法部分的写作,这个时候作者对实验方案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提前撰写这两部分内容,能更好地帮助作者写论文。
六、写作内容要表达清楚,如果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因为论文表达不清楚导致出版受阻,那是非常遗憾的事。
SCI新手炼成记和心得体会

1、写SCI难吗?答:难,也不难。
基于研究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和操练,即使英语不好的SCI新手也完全可以自行写出基本合格的SCI论文。
但是,如果要写出高档次的文章,首先要有很好的工作基础,还要有娴熟的写作技巧来谋篇布局,突出创新内容,还得要一点好运气。
2、SCI新手如何模仿和操练啊?答:任何技能的学习,都得经过模仿、操练、实践、总结经验体会、改进后再实践的过程。
SCI论文写作技能也是如此!要进行模仿和操练,就必须要目的明确。
首先找本领域最高级别的期刊,找3-5篇文献仔细阅读。
阅读要带有目的性,告诉自己,这些东西是我写文章要用的。
先把文章弄懂,然后自己记下可能用得到的句式、语态、词汇、句子间连词的用法。
例如:在摘要中如何总结工作,Introduction中如何介绍相关工作,如何写试验操作步骤,如何分析图表,如何做统计分析,如何写结论部分。
当带着模仿目的去读文献时,才会学到一点东西。
学到上述基本的东西之后,就可以开始操练了。
SCI文章毕竟不是文学作品,对于语言和写作技巧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研究工作创新点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3、如何成为高手?答:何谓高手?真正的高手境界是文思如泉涌。
他们因为对某个领域感兴趣,进行研究,并取得突出、惊喜的研究成果,迫不及待地要不同行分享,这样的研究基础才会文思如泉涌。
大部分都是凡人,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
通用原则是不断实践,避免犯错,总结经验。
高手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经验。
下面总结一点适合新手提高的经验。
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想到这些文字是要经过技术审查、经过编辑、经过审稿人的挑剔眼光的,要有针对性地依据这些人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来写文章。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写好的文字,要让你的读者,尤其是审稿人相信:如果是他来做你的试验,他也会像你一样,采用同样的方法,也会得到一样的研究结果。
让他们相信你的试验是可以重复的,研究结果是可信的,是有意义的。
按照上述设想,进行研究试验、试验数据分析、方法设计、总结,并在行文中体现研究的逻辑,避免写成试验报告式的论文。
SCI的几点体会

本人3年发表第一作者的13篇SCI的几点体会(小木虫)★★★★★★★★★★★★★★★★★★★★★★★★★cxksama(金币+5,VIP+0):感谢分享~~ 8-19 12:11cxksama(金币+10,VIP+0):恭喜,升级为一级精华,奖励~ 8-19 22:41cxksama(金币+5,VIP+0):升级为二级精华~奖励~ 8-22 10:35cxksama(金币+5,VIP+0):升级为三级精华,奖励~ 8-22 10:35我是07正式发表的自己第一篇SCI文章的,当时是在国内的物理学报上,然而这不是我的第一篇投稿的文章,当时第一篇投稿的还在审查中。
实际上,自己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在05年底开始准备的,是一篇较长的paper,初稿时有50多页,当时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来写,写作方式是直接用英文,主要是参考本领域其他的文章句式,然后再进行修改变成自己的,刚开始时很累的,为了一句话的表达,可能要查看10几篇文献,但是这篇文章的准备过程中,让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提高,这篇文章的准备过程中,我阅读的文献有1~2百篇。
当把这篇文章写好时,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到了本领域最高的杂志上。
这篇文章审稿用了7个月的时间,我是06年4月份投出去的,06年12月份收到了返回的意见,其中一个小修改,一个是大修改。
对于大修改的评审人,我在work文档中看到是我这个领域的大牛审稿的,是这个杂志的副主编。
他提了N个质疑和意见,说实话他的意见都很尖锐,也暴露了我文章的缺点,我用了2个月的时间来一点点的领悟和修改,对审稿人的回复我用了15页左右,然后将修改稿件投出。
没想到的是过了半个月后就来email说技术内容接受了,但是英文要修改。
当时我和导师真的很高兴,我的老板搞这个领域很多年,也没发过一篇,其次,在这个杂志上中国人的文章少之又少,每年也就1~2篇。
所以,为了慎重,我们请一个外国人修改了稿件,自己也尝试修改,然后将我的修改和老外的进行对比,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英文也有提高,然后投出,1周后文章正式接受。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经验与教训

S CI论文撰写投稿的经验与教训①选择的刊物一定要适合,因为这样送审的机会比较大,当然,如果投高影响因子领域或交叉领域的除外,如生态学领域的SCI,但不送审的几率比较大。
②在写SCI的过程中,最好能一气呵成,否则,放久了可能会出现思维停顿。
③如果文章被给予返修机会,一定要语气谦虚客气,同时,不管审稿者提出的问题合理与否,一定要记得诚恳的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修改,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固定思维,比如,我在写模拟摘蕾文章的时候,为了怕雷同,分别把不同调查时间的叶面积作成了一个图(FCR)和一个表(AJ),结果两个刊物的审稿者有分别要求互换,我都按照审稿者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当然,最后AJ主编因视觉效果要求我又换成表格形式,整个过程一定要态度诚恳,“Yes. I quiet agree with the editor’s opinion that “compare means within a row should be table, but not usually for figure”。
④如果出现实验设计方面的问题,审稿者虽然提出的问题比较尖锐,但是也应该尽力补救,如JEN上面提出伪重复的问题,最后的解决措施就是我们承认文章设计是假重复,有一定的缺陷,但是,我们将原因摆出,比如由于费用的原因、以及由于这篇文章主要是一些前期实验,说明后面的实验我们会注意这个问题,在态度上一定要承认编辑的问题,然后在尽力解释,也可能最后能被接收。
⑤如果文章被主编拒稿,但是,对主编的意见一定要重视,比如,我发表在FCR上的模拟摘蕾文章,主编虽拒稿我的文章以科技论文发表,但建议以简报的形式投过去,这个时候,一定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认真将文章简化,比如只突出交互因子或其他部分内容,并诚恳的给主编回复你的信笺,这样,能被返修并最终接收的可能性也非常大⑥还是承接上面的问题,就是对主编的意见一定要认真对待,比如有些文章的主编对你的文章彻底拒掉,并未给简报或其他形式返修的机会,但是,主编可能会建议你投其他和你文章比较相关的期刊,这个时候,主编的意见有的时候很关键,你如果按照他的意见投稿,有可能被返修并最终发表,因为,国外相关主编对文章的深度把握还是比较准的,比如我在AJ上的文章,虽然被JAE拒稿,但是主编建议我投往AG,结果最终被接收发表。
sci写作经验分享

sci写作经验分享
写作在科学领域中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传播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
我认为,科学写作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比如清晰、简洁、准确地表达观点和实验结果。
此外,以下是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分享:
1. 深入理解研究对象,在写作之前,我会深入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问题,确保自己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2. 结构清晰,科学写作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我会在写作之前先构思好文章的结构,确保内容有条理,层次清晰。
3. 使用恰当的术语和表达,在科学写作中,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4. 数据和实验证据,科学写作需要依赖于数据和实验证据,我会在文章中充分展示实验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准确的解读。
5. 严谨的论证和引用,在科学写作中,严谨的论证和引用是必不可少的,我会确保所引用的资料和观点都是可靠和权威的。
总的来说,科学写作需要严谨、清晰、准确,同时也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科学论文和文章。
希望这些经验分享对您有所帮助。
发表sci经验分享

发表sci经验分享我是一名科研人员,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累了很多发表SCI论文的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历和心得,希望能对正在努力撰写SCI论文的人有所帮助。
我想强调一点,撰写SCI论文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所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
这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验技术、数据分析和文献查阅等方面。
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做出有质量的研究工作,并将其写成一篇有说服力的SCI论文。
要写好SCI论文,我认为关键是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组织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的衔接。
首先,要明确论文的目的和研究问题,并在引言中清晰地提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明确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然后,要详细描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呈现和讨论。
最后,要得出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我还想提醒大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免读者产生困惑。
同时,要注意使用合适的科技术语,但同时也要保证通俗易懂,避免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
我想强调一点,写SCI论文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但只要我们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和耐心,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相信我们都能够写出优秀的SCI论文,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撰写SCI论文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写作技巧,相信我们都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
希望我的经验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撰写SCI文章的个人经验(转)

6.修回的稿件一般是要求point to point的回复,必须一一进行回答,个人建议是所有问题最好都按要求去做,这样的accept可能性很高,当然审稿人的水平也有不同,有些明显错误的观点应当用详细的理由加以回复,有可能的话附上参考文献增加可信度。
祝大家成功!!!
7.文章基本上accept了,有时审稿人会要求你把文章给专业领域离地英语专家修改,有些人可能未必找的到,那怎么办,呵呵,那就自己来,反复阅读,尽量减少一些低级错误比如拼写和语法,还有就是表述以简洁至上,simple is the best。再就是尽量多改一些地方(这是一滥招,高手就免了),就算没什么错误的地方可改用别的表达方法,表面上看来编辑部会觉得你很严谨仔细,呵呵,反复多看看,多修,就能成功,我就是这么做的,你也可以。
4.实验完成开写文章,或者时自己写,是在不行,就找几篇与你的课题十分相近的文章阅读,有些表述方法可以直接借鉴,当然不可以直接照搬,必须进行适当的修改,如语序,近义词替换等等。最后进行通篇连贯的阅读,总体使其变得通顺。投稿前必须仔细修改,不可仓促投稿,可以先放几天,在回头来看,这样反复多次。最好的话是请英语高手帮你修一修。或者也可以请一般同学看看,从别人的角度来取长补短。
在读研期间发了一篇SCI,影响因子不高,把经验拿出来和大家交流。
个人觉得:
1.首先是大量阅读文献,如果要撰写高水平论文,基础是读了很多高水平文献,
国内杂志总体价值不高,特别是现在每年毕业的硕博这么多,压力下的滥文章发表不要太多,再来看看国外杂志,国外杂志也有滥的,特别是那种IF<1的,
SCI撰写心得

SCI撰写心得这篇文章是写给高年级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刚毕业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
这里,我主要谈谈自己写SCI文章的心得,抛砖引玉,互相勉励。
不足之处,请多指教!如果这篇文章还能给读者一点启发,有所受益,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写SCI文章首先要练扎实三招功夫:专业扎实!英语扎实!科研工具扎实!然后,我再谈写SCI文章。
专业扎实:专业书本(textbook)一般是讲广泛接受的、陈旧的知识。
这个知识肯定要懂,而且对一些数据、公式、或者专业常识能做到非常熟练。
我不喜欢看专业书本,只是把它们当作参考书籍,因为个人认为它们对激发自己的研究灵感价值不大。
杂志文章,则要常看,多看。
我对于自己专业的杂志,至少一些好杂志,每出版一期,都会及时翻翻。
一般是我先浏览文章的题目;如果感兴趣,就看摘要和图表;如果进一步感兴趣,才全篇看。
对自己研究内容相近,参考意义的文章,要精读。
这里,精读对每个人不一样,甚至对一个人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的含义。
比如我,初写文章,就是把它作为范文。
那个时候,我斟酌该文章文字中如何描述一张图、一副表,句子是如何展开的。
对每个数据的表达都会认真研读,甚至,我还按照作者的方法重新算一遍,用自己的数据按照图表作一遍。
分析作者在介绍(Introduction)部分中如何引入本文的假设和目的,在讨论中是如何结合结果与前人的工作的,在结论中是如何提炼结果的。
日积月累,你对本学科SCI文章就有一些轮廓了。
英语扎实:现在年轻一代的英语比我们那个时候要好。
所以,这里我不想多说。
平常看文献的时候,多注意作者(最好其母语是英语)的用词,句子的展开、段落的发展。
英语比中文要丰富,用法更加灵活。
比如你可以用很多动词描写:Figure 1 shows /presents /displays /indicates /illustrates /manifests /denotes /demonstrates /illuminates /exhibits /points out…, 你还可以用被动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医学
来被公认为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的索引工具,能够提供科学技术领域所有重要的研究成果。
EI --- 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 版的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选用世 界上工程技术类期刊2000余种,几乎涉及工程 技术各个领域。 .tw/guide.html
撰写SCI论文的经验和感想
主讲人:张蕾 副教授 中药学院 中药分析教研室
主要内容 三大索引简介 选题与创新 准备稿件 投稿 修回和退稿
三大检索系统 SCI —— 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I —— 工程索引
Engineering Index
ISTP —— 科技会议录索引
(9%)
论文(数量、级别、竞争)
实验 研究
(32%)
“创新、新意”、“重要性”
选题与创新---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Web of Science 科学引文数据库 1997年,Thomson(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将SCI, SSCI,AHCI整合,利用互联网的开放环境,创建了网 络版的多学科文摘数据库。 1. 三大引文数据库:SCI(8200种,1990-) SSCI(2800种,1900-) AHCI(1300种,1975-) 2.两大国际会议录:CPCI-S、CPCI-SSH(1990-) 3.两个化学信息数据库: IC(150万个化合物)、CCR(75万条化学反应)
选题与创新---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剑桥大学出版 的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涉及数学、物理学、 哲学、经 济学、生物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十几个学科140种电 子期刊 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 剑桥科
学文摘(CSA)包括60多个数据库,覆盖的学科范 围包括 生命科学、水科学与海洋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 材料科学以及社会科学。
准备稿件 简介(Introduction) 层次感、逻辑性。 简介研究对象 文献总结回顾 分析局限,引 出创新点 总结性描述研 究内容
轻描淡写 全,特别是最近进展和过去经 典文献的引用。 着重笔墨 准,摘录数据和结果要正确 重拳出击 变,忌讳抄录,提倡总结。 客观,切忌贬抬 聚焦,围绕以往研究不足 准确清晰
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位学术期刊, 它拥有1263种电子全
选题与创新---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AGRICOLA 涉及美国农业和生命科学等领域,1970AMERICAN CHEMICAL SOCITEY 美国化学学会全文期刊数据库 ANNUAL REVIEWS 提供由著名科学家撰写的评论 ,分生物医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三个主题,29种期 刊 BIOSIS PREVIEWS 世界上最大的关于生命科学的 文摘索引数据库
准备稿件 题目(Title page) 论文摘要(Abstract) 简介(Introduction)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正文 结果和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 结论(Conclusion)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图表清单(Table and figure legends) 图和表 (Figures and Tables)
准备稿件 材料和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 ) 材料 涉及人和动物的问题 方法 鲜明的层次感
准备稿件 结果(Results) 翔实、准确
图 1. 数量:图不宜过多,最多不超过6个 2. 格式:tif居多,不推荐使用bmp 和 jpg 3. 分辨率:不低于300 4. 彩图慎用 表
硕士:500篇——粗300篇,细100篇,研50篇 博士:1000篇——粗600篇,细200篇,研100篇 先综述再研究性论文,先中后英。 不同主题文章,尤其是交叉学科。 随时记录 分类整理,制作统计表,总结文章思路 围绕标题作者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解决了 什么?发现了什么?什么地方不完善?可否深入 拓展? 系统总结,撰写综述
选题与创新---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LACKWELL 世界上最大的期刊出版商之一,总
部设在英国伦敦的牛津,以出版国际性那个期刊为主, 包括许多非英美地区出版的英文期刊,出版期刊总数超 过700中,其中理工类占54%,涉及了农业、动物学、医 学、工程、计算机技术、生命科学等领域,据最新统计 被SCI收录的期刊有239种,SSCI收录的有118种。
ISTP --- 科技会议录索引 (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
创刊于1978年,是由美国科学情报所(简 称ISI)出版的数据库,收录世界各种自然科学 及技术方面的会议文献,所收会议文献达1100 多种,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
现改名为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CPCI-S)。
选题与创新---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国科学院 Web of Science 开通情况
•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图书馆 • 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 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 中科院资源环境信息中心 • 大连化物所 • 广州能源所 • 化学所
• 力学所 • 物理所 • 沈阳金属所 • 长春应化所 • 上海生命科学院 • 海洋所 • 福建物构所 • 广东科技图书馆 • 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所
设计 研究
辅助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 管理 辅助寻找合适的论文评审人。 论文被引用情况。
写作 管理
选题与创新---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国大陆地区开通Web of Science的高校(102家开通,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石油大学(北京)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 吉林大学 暨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四川大学 东华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中南大学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华侨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东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深圳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厦门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 湛江海洋大学 郑州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山西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
ISR —— 科学评论索引
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
SCI ---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作者、题目、 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 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 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50年的发展完 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 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
SCI ---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自然科学
食品/天文学/行为科学/生物化学/生 物学/生物医学/化学/计算机/电子学/工 程学/环境科学/遗传学/地球科学/仪器/
SCI SCI-E
工程技术
材料科学/数学/医学/微生物学/原子能 科学/药理学/物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 /统计与概率/技术与应用科学/兽医学/ 动物学等170多个领域
EBSCO EMBASE Pubmed: Sciencedirect: 文期刊数据库, Springer Link 提供的全文电子期刊共包含439种学 术期刊, 其中医学179种,生命科学105种,化学36种。 荷兰Elsevier Science公司出版的期刊 大型生物医学及药学文献书目数据 库,是 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生物医学文献库之一。
选题与创新 国际接轨 选题 可发展性 重要性
借助工具 学术会议、论文答辩 数据库
1. 完全创新 创新 2. 改进创新 结果创新 技术创新
选题与创新----厚积而薄发 不是没有创新,而是积累不够。 1. 科研扫盲------第1步、基石 2. 文献积累——创新灵感路径,最重要。
选题与创新----厚积而薄发 量 法
CHEMICAL ABSTRACTS 化学文摘数据库,世界 最大的化学文摘库。收录了世界范围内有关生 物化学 、物理化学、无机、有机化学等有关化学及化工方面 的1200多万化学及应用化学方 面的文献。 CRC netBASE 广受业界称赞的CRC netBASE是一 系列专注于不同学科领域的在线数据库,包 括自然科 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 HighWire Press 期刊覆盖以下学科:生命科学、医 学、物理学、社会科学
准备稿件 讨论(Discussion)与结果前后呼应,相互衬托 深度 广度 对论题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
综述类似结果的对比,说明结论的独特性 和创新性。 系统阐述结果的依据和支持。
准备稿件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最好引用原始文献,不要二次引用; 2. 注意文献的编排格式 3. 20~35篇为宜 4. 引用近期文献
选题与创新----厚积而薄发 不是没有创新,而是积累不够。
1. 科研扫盲------第1步和基石 2. 文献积累——创新灵感路径,最重要。 3. 净(静)心 功利、浮躁,布满灰尘的心会封闭智慧。
选题与创新 做什么?怎么做? 是什么?为什么? 文献 调研
(51%)
实验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