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课件

合集下载

04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ppt

04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ppt
1.用经纬仪在两点间定线
B
2 3 1 A
2. 用经纬仪延长直线
C B A
三、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平坦地面的量距 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D nl q
式中:n —整尺段数; l — 钢尺的尺长; q —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2、倾斜地面丈量
平量法:当地面坡度较大,不可能将整根钢 尺拉平丈量时,则可将直线分成若干小段进 行丈量。每段的长度视坡度大小、量距的方 便而定。
测站点到立尺点的高差为:
h i v
i
a1
v1 l1
b1
i —仪器高,是桩顶到仪器水 A
1 h2
平轴的高度; v —中丝在标尺上的读数。
D1 D2Βιβλιοθήκη a2v2 l2 b2
2
h2
3、视准轴倾斜时的距离和高差公式
原理:
图中 aoa bob
aao bbo 90
L
设 l ab,l ab 则
l ao ob ao cos obcos i
数;(通过钢尺检定得到)
—钢尺膨胀系数,一般取α=1.25×105(0C)1 t0 —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t —量距时的温度。
五、钢尺量距精密方法(1/10000)
1、经纬仪定线 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瞄准B点,然后在AB的视
线上用钢尺量距,依次定出比钢尺一整尺略短的尺 段端点1,2,…。在各尺段端点打入木桩,桩顶高 出地面5cm~10cm,在每个桩顶刻划十字线,其中 一条在AB方向上,另一条垂直AB方向,以其交点作 为钢尺读数的依据。
A
A Am
Am
坐标北 真北 磁北
γδ
Am A
α
1 2
当磁北方向或坐标北方向偏于真北方向东侧时, δ和γ为正;偏于西侧时, δ和γ为负。

测量学课件(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测量学课件(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间各自读出尺上读数,记录员将两个读 数分别记在手薄中。如前尺手读数为 29.430m,后尺手读数为0.058m,这一尺 段的长度为:
29.430m-0.058m=29.372m
为了提高丈量精度,对同一尺段需丈量 三次。三次串尺丈量的差数,一般不超 过5mm,然后取平均值作为该尺段长度 的丈量结果。
§4.1 距离丈量
1 距离丈量的常用工具
测尺 丈量距离的工具由所需距离的精度 决定。丈量距离的主要工具是测尺。 测尺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钢尺 •皮尺 •测绳
•钢尺(steel tape)
钢尺一般适用于要 求精度较高的距离 丈量工具。钢尺为 薄钢带制成的,长 度有20m,30m,50m 数种。钢尺多为刻 划尺。钢尺的基本分划为厘米,在每米和 每分米分划上有数字注记。使用钢尺时应 特别注意钢尺零点的位置。由于钢尺零点 位置不同,可分为端点尺和刻线尺。
直线AB全长DAB=DA1+D12+D2B
•斜量法
当倾斜地面的坡度比较均匀时,如图所示:
可沿斜坡丈量出AB的斜距L,用测坡器测出地 面倾斜角 a,然后计算出AB的水平距离D。
D L cos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定线误差 钢尺尺长误差 测定地面倾斜的误差 温度误差 拉力误差 丈量本身的误差
4 距离丈量的精度要求及注意事项
•整尺法
丈量时由两人进行,各持钢尺的一端,前者 称为前尺手,后者称为后尺手。前尺手拿测 钎和标杆,后尺手将钢尺零点对准起点,前 尺手沿丈量方向拉直尺子,并由后尺手定方 向。当前、后尺手同时将钢尺拉紧、拉平、
拉稳时,后尺手准确地对准起点,同时前尺手 将测钎垂直插到终点处,这样就完成了第一尺 段的丈量工作。两人同时抬尺前进,后尺手走 到插测钎处停下,重复上面作业,量出第二尺 段,后尺手拔起测钎套入铁环内,再继续前进。 依同法量至终点。若末一段不足一整尺时,应 利用尺端刻有毫米的分划线量出零数。其两点 间的水平距离为:

4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共31页

4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共31页

B
△y=yB-yA=-153.368m RAB= arctan △yAB =37054/01//
△XAB
因:△x<0;△y<0,故RAB位于第三象限,故 αAB=1800+RAB=37054/01//
土木工程测量 civil engineering survey `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4.5 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4.5.2 由已知点的坐标反算坐标方位角
例:如图示,已知A,B两点坐标分别为
xA=44482.652m;yA=23817.389m;
A
xB=44285.645m;yB=23664.021m.
计算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
解: △x=xB-xA=-197.007m
钢尺分类:端点尺和刻划尺。
土木工程测量 civil engineering survey `

钢卷尺
钢卷尺
钢卷尺
钢卷尺
4.1.1 直线定线(line alignment)
问题:量距时,当两点间距离小于钢尺长时,可用钢尺一 次量出,但若两点间距离超过钢尺整长时如何才能准确量取?
D AB Lco s L 2h2
L
B
α
D
土木工程测量 civil engineering survey `

A h
4.2 视距测量
4.2.1 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计算
土木工程测量 civil engineering survey `

f
d
m o
n
i
A
D
M
N
v
B
f

4.5.1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第4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课件

第4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课件

L
水平距离D为:
D L cos Kl cos2
高差h为h: Dh tanDtaniv i v
i

h
1h 2
Kl12siKn l2sin2iv i
v
A
D
第27页/共64页
a
a´ o b´v b B
h
例题:如上图,在A点量取经纬仪高度i =1.400m,望远镜照准B点标尺,中 丝、上丝、下丝读数分别为v=1.400m, a=1.558m b=1.242m,, α=3°27´,试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第32页/共64页
4.3 光电测距
t 设 钢钢 尺尺 的在线检膨定胀时系的数温为度(为一t般℃0 为,丈量1时.25/的℃1温0)度5,为则因℃温,
度变化引起的尺长改正简称为温度改正。尺段
l的温度改正数为: lt
lt (t t0 )l
第15页/共64页
3)倾斜改正 当L为斜距时应换算成平距d,则倾斜改正值为:
lh
d
l
(l 2
1
二、视距测量的观测步骤 1、在测站点安置仪器,量取仪器高I,在测站点上
立尺 ;
2、瞄准待测点上的l 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 丝读数,计算尺间隔 ;
3、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如有竖盘指标自 动补偿装置则无需此操作),读取竖盘读数计算 竖直角
4、带公式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 第29页/共64页
4.2 视距测量
称为相对误差K:D
D平均
K D往 D返 D平均
1 D平均
D往 D返ຫໍສະໝຸດ 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 如在限差内取往返测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第6页/共64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尺法
丈量时由两人进行,各持钢尺的一端,前者 称为前尺手,后者称为后尺手。前尺手拿测 钎和标杆,后尺手将钢尺零点对准起点,前 尺手沿丈量方向拉直尺子,并由后尺手定方 向。当前、后尺手同时将钢尺拉紧、拉平、
拉稳时,后尺手准确地对准起点,同时前尺手 将测钎垂直插到终点处,这样就完成了第一尺 段的丈量工作。两人同时抬尺前进,后尺手走 到插测钎处停下,重复上面作业,量出第二尺 段,后尺手拔起测钎套入铁环内,再继续前进。 依同法量至终点。若末一段不足一整尺时,应 利用尺端刻有毫米的分划线量出零数。其两点 间的水平距离为:
直线AB全长DAB=DA1+D12+D2B
•斜量法
当倾斜地面的坡度比较均匀时,如图所示:
可沿斜坡丈量出AB的斜距L,用测坡器测出地 面倾斜角 a,然后计算出AB的水平距离D。
DLcos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定线误差 钢尺尺长误差 测定地面倾斜的误差 温度误差 拉力误差 丈量本身的误差
4 距离丈量的精度要求及注意事项
➢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
丈量距离的地面一般是倾斜的或高低不平的, 其丈量方法有下列两种。
•平量法
沿倾斜地面丈量距离,地势起伏较为复杂, 但尺段两端的高差不大时,一般都将钢尺拉 平丈量,如图所示:
将钢尺的一端对准地面点位,另一端抬高拉成 水平,对准地面点上垂球架的铅垂线或竖立的 标杆。如地面倾斜很大,不可能将钢尺拉平进 行丈量时,也可将一整尺段分成若干小段来丈 量,量时自上坡向下坡丈量为好。
(3) 根据D‘求水平距离D llcos
D Kl
Kl cos
D Dcos
Klcos2
高差测定原理
(1) 求高差主值h’
h D ta n K sl in c o s 1K sl2 i n 2
(2) 求高差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hib
h1Kslin 2(ib)
2
hD tan (ib)
2 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
❖距离丈量的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差错,提高量距的精度,量距时注意以 下几点: 1、丈量前,要认清钢尺的零点和末端位置及分划 注记,不要用错。 2、丈量时,定线要准;尺要拉平,拉力要均匀; 对点要准,测钎要竖直地插下,并插在钢尺的同 一侧。 3、记住整尺段数,读好不足一尺段的余长。 4、钢尺不准在地面上拖拉,量距时不许车辆或行 人践踏。 5、外业工作完毕后,而用软布擦去钢尺上的泥沙 和水,涂上机油,以防生锈。
1 光电测距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光电测距仪是通过测量光波在待测距 离上往、返一次所经过的时间t,间接地 确定两点间距离D的一种仪器。
测定两点间的距离
时,在A点安置光电测 距仪,在B安置反光棱 镜,若电磁波在测线
两端往返传播的时间
为t2D ,光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c ,则可
求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
DKl
高差测定原理
如上图所示,视准轴水平的经纬仪可当作水准仪, 测定高差的方法与水准仪相似。此时,中丝在标 尺上的读数b为前视读数,后视读数为直接量得 的测站桩顶与仪器横轴中心的距离,,称为仪器 高。A、B间的高差计算公式为:
hib
视线倾斜时的视距原理及计算公式
水平距离测定原理 (1) 根据实测尺间隔l求假想尺间隔l’ (2) 根据l’求倾斜距离D‘
§4.1 距离丈量
1 距离丈量的常用工具
➢测尺 丈量距离的工具由所需距离的精度
决定。丈量距离的主要工具是测尺。 测尺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钢尺 •皮尺 •测绳
•钢尺(steel tape)
钢尺一般适用于要 求精度较高的距离 丈量工具。钢尺为 薄钢带制成的,长 度有20m,30m,50m 数种。钢尺多为刻
•垂球(plumb bob)
垂球多用钢制成。当地面 坡度较大时, 用以垂直投 点来标定测 尺的端点位 置。
•弹簧秤(spring balance)
弹簧秤在精度较高的量距 时,用于测量量距时的拉 力,以对观测距离加以改 正。
2 点的标定与直线定线
地面点的标志
直线定线
当被量距离大于一钢尺长度或地面 坡度较大时,在丈量之前必须进行直线 定线,以使所量测距离为地面上两点间 的直线距离。所谓直线定线就是在地面 上标定出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若干点,以 便分段丈量。即在直线方向上竖立若干 标杆,来标定直线的位置和走向的工作 称之为直线定线。根据精度要求不同, 可分为目视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
3 光电测距仪
4 红外线测距仪 尼康Laser800 测距望远镜
尼康Laser400 测距望远镜
D32测距仪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蔡司Elta S伺服 型全站仪
蔡司Elta C信 息全站仪
§4.3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stadia measurement)是使用带有 视距丝的仪器间接地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距 离和高差的方法。这种方法观测速度快、操作 方便,不受地形限制,尽管测距精度较低(一般 为 1 ~ 1 ),但能满定地形测量的要求,因此被广
§4.2 光电测距
光电测距仪(electro optical distance measurement)的种类比较多。按其测程大小,可 分为短程(3km以内)、中程(3-15km)和远程(大于 15km)三种;如按载波来分,采用可见光或红外 光作为载波的称为光电测距,采用微波段的无 线电波作为载波的称为微波测距。光电测距仪 中利用氦氖(He-Ne)气体激光器,其波长为 0.6328m的红色可见光的就是激光测距仪。它 的测程长,精度也高。光电测距仪中使用的载 波在电磁波红外线波段,波长一般为0.86~ 0.94m的称红外测距仪。
直线全长=尺长×测钎数+不足整尺的零数
即:
Dnlq
•串尺法
当量距的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串尺法进 行。如下图所示:
丈量前,按直线定线方法,在AB直线上, 定出若干小于尺长的尺段,如A1、12、 ‥‥‥7B。从一端开始依次分别丈量各尺段 的长度。丈量时,在尺段的两端点上将钢尺 拉紧、拉平、拉稳后,前、后尺手在这一瞬
➢辅助工具
•标杆(测杆、花杆)
标杆(measuring bar)用木材 (玻璃钢)制成,长度为2m 或3m,用红白油漆交替漆 20cm的小段,杆的底部装有 铁尖以便插入地中,或对准点 的中心,作为观测觇标用。
•测钎(measuring rod)
一般用钢丝制成。作 为量矩的辅助工具,它是 用来标定尺段的端点位置 和统计所量整尺段数目。
由于红外测距仪(infrared EDM instrument)是以 砷化镓(GaAs)发光二极管为载波源,发出红外 线的强度随注人的电信号的强度而变化,因此 这种发光管兼有载波源和调制器的双重功能。 又由于电子线路的集成化,仪器可以做得很小, 与测角设备和计算机结合,自动化程度较高。 按其所用光源分,一般有红外测距仪和激光测 距仪两种;按其精度的高低,又可分为Ⅰ、Ⅱ、 Ⅲ级,如下表。
200 300
泛应用在地形测图中用来测定大量碎部点的位 置和高程。
视距测量的工具包括带有测量距离装置的经 纬仪、水准仪以及与之配套的标尺。测量距离 的装置,称为视距装置。
最简单的是十字丝分划板。 在十字丝分划板上除刻有竖 丝和横丝外,还刻有两条上、 下对称的短丝,即视距测量 的视距丝。与视距测量配套 的尺子称为视距尺,也可用 普通水准尺代替。
即:
d=(f/p) ×l
又因为:D=d+f+δ= (f/p) ×l+(f+δ)
令:
f/p=K, f+ δ=c
则:D=K ×l+c
水平距离计算式
DKlc
K为视距乘常数,c为视距加常数。对于 内对光望远镜,为了便于算计,设计仪 器时选择适当的f与p值,使K=100。而 c≈0。即对于内对光望远镜其公式为:
划尺。钢尺的基本分划为厘米,在每米和每 分米分划上有数字注记。使用钢尺时应特别 注意钢尺零点的位置。由于钢尺零点位置不 同,可分为端点尺和刻线尺。
注:一般钢尺在始端一分米长度内有毫 米分划,用来量取小于厘米的长度。或 有的钢尺整个尺段内都有毫米分划,适 宜于精度要求较高的距离丈量。
•皮尺(flexible tape)
皮尺是用细铜丝 和麻线合织而成 的带尺,属端点 尺(即尺长从始 端拉环的外侧算 起)。最小分划为厘米,其它注记与钢 尺相同。皮尺长度有20m,30m,50m三种。 皮尺的耐拉力较差,容易拉长,只能用 于低精度要求的量距工作。
•测绳(measuring line)
测绳由一束细金属丝外裹带胶的粗布制 成。长度为长度为30m,50m,100m三 种。尺端零点位置在距拉环50cm处,每 米一注记。一般用于要求精度不高的量 测工作。
1 视距测量原理 视线水平时的视距原理及计算公式
M和N是视距丝的上丝m和下丝n按光学成 像原理在标尺上的位置,其间距l称为尺间 隔,p为十字丝面上两条视距丝的固定间 距,F为物镜的主焦点,f为物镜焦距,δ为 物镜中心至仪器中心的距离。
由于
△MFN∽△m’Fn’, m’n’=p
所以:
d/l=f/p
视距测量的观测
•在测站A点上安置仪 器,进行对中、整平;
•量取仪器高 i ,可用钢卷尺或直接用视距尺量
取,量至厘米,记入手簿。 •在B点竖立视距尺,注意视距尺须立竖直。 •分别以盘左和盘右的位置,用望远镜瞄准视距 尺,在尺面上读取上、中、下丝的读数,计算出 尺间隔;再读取竖盘读数,计算竖直角。
距离一般是指地面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是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
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ment)是测量 工作的三项基本工作之一。距离代表了测量 对象的尺度。在实际作业中若测得的是倾斜 距离,需要改化为水平距离,则可用平面测 量的数据处理。
现阶段常用的测量距离的方法有钢尺丈 量、光电测距、视距测量三种。
❖距离丈量的精度
为了进行校核和提高丈量精度,对一条 直线都要求进行往返丈量。丈量精度是 用相对误差表示:以往返丈量之差(较 差)与其平均值之比,化为分子为1的 分数表示,称为相对误差K,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