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进行泌乳和确保良好健康、繁殖状况的关键锲机。
那么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方法是怎样的?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1 围产前期产前阶段仍然以粗饲料为主,干草12-13千克,青贮不超过6千克,以后逐渐减少到粗料10千克。
精料在每日3千克的基础上每隔2天增加0.5千克,至产前第4天达到5千克。
另外,围产前期要适量补给亚硒酸钠和维生素A、维生素D,预防乳热症和胎衣不下,产前一周要减少食盐和钙的饲喂量,预防乳房水肿和高钙诱发乳热症。
2 围产后期母牛分娩前3天进入分娩舍,分娩舍要清洁干燥,地面铺好褥草。
当母牛出现临产征兆时,先用温水把母牛后躯部分清洗干净,再用高锰酸钾清洗消毒、擦干。
一旦发现难产要及时请专业兽医处理。
母牛分娩后要尽快给它饮用水温30-37摄氏度的温热、足量的麸皮盐水。
麸皮盐水的配制方法如下:麸皮1-2千克、盐100-150克,温水10千克左右,充分稀释、溶解。
分娩后1-3天,投给大量优质干草,让奶牛自由采食,没有条件的可以按青贮10-15千克、干草2-3千克投喂,并且适量添加块根和糟渣。
精料每天喂3-4千克,以后逐渐增加,要注意按比例补足钙、磷等矿物质饲料。
分娩4天后根据奶牛食欲情况适当增加精、粗饲料的喂量,分娩后要加强对乳房的热敷和按摩,促进消肿。
3 围产期的注意事项围产前期的日粮干物质应该占奶牛体重的2.5%-3%,每千克饲料干物质中粗蛋白占13%,钙0.2%,磷0.3%。
分娩后立即改为钙0.6%,磷0.3%,精料和粗料比为40:6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3%。
奶牛围产期必须精心饲养,分娩前2周可以逐渐增加精料,但最大饲喂量不能超过奶牛体重的1%。
分娩后第1-2天应饲喂容易消化的饲料,如玉米、麸皮等,并适当增加钙在日粮中的水平,自由采食优质饲草,适当控制食盐喂量,特别不能用凉水饮牛。
分娩后第3-4天起,可以逐渐增喂精料,每天增喂量为0.5-0.8千克,青贮、块根喂量必须控制。
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与疾病

5 正常分娩与接产规程
❖ 5.3.3注意观察尿膜绒毛膜囊露出和羊膜绒毛膜 囊的露出情况:在阴门外先露出尿膜绒毛膜囊, 很快破裂流出褐色尿水。随后露出白色的半透 明的羊膜绒毛膜囊,胎囊破裂后,流出淡白色 羊水,此时可显露胎儿的四肢蹄部或胎头。
第二十二页,共46页。
5 正常分娩与接产规程
状(添咬、鸣叫、磨牙等)。血浆β-羟丁酸(BHBA) 3.0mmol/L。
亚临床酮病 采食减少,产量下降,粪干,渐进性消瘦,有的伴发乳房 炎,胎衣不下,尿液偏酸,具酮味,乳酮检测呈“++”,血浆
BHBA 1.4~3.0mmol/L。
第三十二页,共46页。
6 围产后期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
【治疗】1)静注50%葡萄糖500mL、 地塞米松10~ 20mg、 VB12 10~20mL、25%硫酸镁80~100mL;2) 维生素B1,30~50mL,肌肉注射;3)四胃动力散 500g、温水 3~5kg、人工盐100g、碳酸氢钠100g、丙 二醇350~500mL,灌服,1次/日;4)科特壮30mL, 肌肉注射,1次/日。
子宫分泌物判定标准:0分——清亮、不排出,健康;1分——有粘液和 斑点状脓,健康;2分——<50%脓汁,有异味,不发烧,中等;3分—— >50%脓汁,恶臭,发烧,中等;4分——红棕色恶露,恶臭,发烧,
严重。
第三十八页,共46页。
6 围产后期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 控
【处理原则】 0分、1分,不需处理;2分、3 分,易速达20mL,单针肌肉注射,或头孢噻 呋20mL,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3d(注意 抗生素奶中的残留检验);美洛昔康单针注 射或氟尼辛每天一次,连用3~5d;3、4分, 转入病牛院。
❖ 5.3.4注意观察阴门内最先出现的是胎儿的哪一 部分?一般正生时可看到二前蹄和胎儿的鼻端, 一般奶牛都可以顺利产下胎儿。倒生时可看到 二后蹄及尾部,在胎儿不过大的情况下,奶牛 也可以正常产下胎儿。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接产准备
接产的准备包括:
➢ 母牛分娩应在专门的产房进行,产房应环境安静,便于消毒和接产操 作 ,地面应防滑。
➢ 准备好接产、助产用具及药品,包括消毒液、助产绳、医用剪刀,开 膣 器、调滑液等,用具要充分消毒。
出现,做好接产准备。 ➢ 2.母牛临产前一周会发生乳房膨胀、水肿,如果情况严重应减少糟粕料的供
给; ➢ 3.临产前2~3d日粮中适量添加麦麸以增加饲料的轻泻性,防止便秘。 ➢ 4.日粮中适当补充维生素A、D、E和微量元素,对产后子宫 的恢复,提高
产后配种受胎率,降低乳房炎发病率,提高产奶量具有良好作用。 ➢ 5.低钙饲养。
5.如果母子安全受到威胁,仅在不得已时才舍子保母。
二、围产后期的饲养管理
➢ 1.母牛产后应立即挤初乳饲喂犊牛,但由于母牛乳房水肿尚未恢复,体力较弱,第 一 天只挤出够犊牛吃的奶量即可,第二天挤出乳房内奶的1/3,第三天挤出1/2, 从第 四天起可全部挤完。每次挤奶前应对乳房进行热敷和轻度按摩。
➢ 2.注意母牛外阴部的消毒和环境的清洁干燥,防止产褥疾病的发生。 ➢ 3.加强母牛产后的监护,尤为注意胎衣的排出与否及完整程度,以便及时处理。 ➢ 4.夏季注意产房的通风与降温,冬季注意产房的保温与换气。 ➢ 5.对母牛的接产与助产十分重要,如果此工作做得好,胎儿可顺利产出,母子平安,
➢ 接产人员应昼夜值班,并与兽医取得联系。
(二)分娩预兆:
母牛产犊的过程叫分娩,分娩前母牛的生理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称之为分娩预兆。
行为变化:表现极为不安,频频排尿,但尿量不多,食欲减弱或停止采食。 乳房变化:体积膨大,乳腺充实,乳头膨胀。产前几天可以从乳头内挤出粘稠、 淡黄的液体。如能挤出白色的初乳时,母牛将1—2天内分娩。 外阴部变化:产前一周,阴唇开始肿大,充实。当有蛋清样透明粘液呈线性流 出时将在一周内产犊或1—2日内产犊。 骨盆变化:骨盆韧带软化,臀部塌陷,分娩前1—2天骨盆韧带已充分软化,尾 根两侧明显塌陷。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1关于奶牛产期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产期是它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饲养管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奶牛的发育和生产能力,以及未来的乳制品质量。
因此,科学、有效的饲养管理对于奶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1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是确保安全和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
每天对孕奶牛体表做详细检查,注意及早发现异常状况,以防止处理不及时而诱发各种疾病,导致早产或甚至死亡。
观察体外发病症状,感染及早治疗,及时清理和维护牛舍,维护牛舍的环境清洁,有助于孕牛的健康生长发育。
1.2膳食管理
膳食是孕奶牛的健康发育的重要支柱,为了保证奶牛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奶牛在产期前期,要摄入充足的食物和水以补充营养,可以考虑每日额外添加饲料并选择合理的饲料,如玉米、麦类及精加工的饲料等。
1.3体育管理
良好的体育习惯是一种饲养管理的重要方式,例如每天带孕奶牛活动。
定时定量的身体活动,能够增强肌肉、骨骼以及细胞矿物质等
重要物质的组织,对未来的乳品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孕牛的平衡营养,提高饲养效果。
1.4養殖管理
孕期乳牛应于配种当天投足以上抗病,瑞替洛,以防止细菌性胃肠炎,注射抗常见病毒。
孕期大乳牛要及时补充维生素,滴灌牛乳生锈素,及时注射除虫药;确保牛只的安全健康,同时也确保牛只内脏健康,促进未来牛乳的优良品质。
1.5其他管理
在孕期的饲养管理中,三分由饲养管理员把控,七分由奶牛自身促进。
孕期乳牛应给予高营养价值的膳食、体育管理、体外状态等全方位管理,以确保孕牛生长发育良好,表现出高效乳产能。
此外,牧民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调整,以确保孕期每一头牛都能够摄取最佳营养服务。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围产期是指奶牛产犊前后的各15天之内的一段时间。
由于奶牛这一个月的特殊生理状况,使这一时期成了奶牛饲养管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
因此,加强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奶牛的发病率和死淘率,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显著地增加奶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1.合理配制日粮,减少营养代谢病的发生。
增加粗饲料进食量是围产期降低真胃移位、瘤胃酸中毒和前胃迟缓等发病率的有效手段。
选择适口性好的粗饲料如优质长干草等,采用少量勤添的饲喂方法全天给饲,夜间的补饲能够明显地增加母牛的粗饲料进食量,而这一点又往往易被养牛场所忽视。
每次饲喂后饲槽中应有10%以上的粗饲料剩余,这样有利于奶牛达到最大粗饲料进食量。
另外温度适宜的充足饮水能够有效地增加奶牛采食量,保证奶牛在此时期随时都能喝到新鲜清洁的饮水,是这一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不出现乳房水肿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食盐给量,能够增加奶牛的水料进食量。
有资料表明,饲料中添加糖、铬、酵母培养物,能增加奶牛干物质进食量。
产前一周将日粮钙水平由占日粮干物质的0.6%降为0.2%,产后立即将其恢复为0.6%,有利于降低奶牛产后瘫痪病的发生。
产后初乳不能较早挤干,也是预防母牛产后瘫痪的一项重要内容。
饲喂维生素A或胡萝卜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后胎衣滞留的发病率。
乳房水肿严重的母牛应降低或者撤销其日粮中的食盐,直到水肿消失。
产犊后马上给母牛饮盐钙水或红糖麸皮水,有利于母牛的体力恢复和胎衣的排出。
在日粮配制上要注意提高饲料浓度,如添加过瘤胃蛋白和脂肪。
这样可以减缓母牛大量动用体脂,从而降低酮病的发病率。
2.用引导法饲喂,减缓营养负平衡。
引导法是美国较为流行的奶牛饲喂方法,尤其适用于高产奶牛。
该法能够在母牛最需要营养时刻为其提供丰富的营养,减缓营养负平衡,从而引导母牛较早地达到产奶高峰并使其得以较长时期地维持。
引导饲养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母牛酮病的发生,而且还会使奶牛在泌乳后期能够较快地恢复体况,这要比干奶期时恢复体况经济有效。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是指在母牛怀孕期间,从怀孕到分娩前的饲养管理。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因为它不仅影响到母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到它的产奶量和质量。
因此,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母牛健康,产奶量和质量高。
首先,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应根据母牛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和产奶量等因素来定制。
这些因素将影响母牛的营养需求,以确保它们能够满足营养需求。
其次,母牛的饲料应以质量优良的饲料为主,并且应根据它们的营养需求适当调整,以确保它们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此外,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还应注重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确保它们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饲养。
此外,还应注意母牛的疫苗接种,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此外,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还应注重母牛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母牛的新陈代谢,维持母牛的健康。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母牛的健康状况,以及定期进行牛奶质量检测,以确保牛奶的质量达标。
总之,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不仅影响到母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到它们的产奶量和质量。
因此,应根据母牛的营养需求,采取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以确保母牛能够健康、高产。
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

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奶牛现在在我国的养殖面积是比较大的,在养殖奶牛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奶牛的生长阶段来合理的调整饲养管理方法。
奶牛不同的生长时期有着不同的管理方法,其中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就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在奶牛围产期该怎么管理呢?下面专业人士就为大家带来了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吧!1、调整饲喂方法奶牛在进入围产期之后,要注意控制好精饲与粗饲的平衡。
精饲的饲喂量要控制在4kg/天左右,不过也还是要根据奶牛的实际生长情况而定。
不可饲喂过多,思维过多不仅会提高养殖成本,还会导致奶牛出现难产等各种不良现象。
然后在奶牛产前半个月左右时,要降低食盐的投喂量,保证尽快恢复奶牛产后的食欲。
并且我们还要注意降低钙元素的含量,促进奶牛的血液循环,避免出现产后麻痹现象。
2、加强管理在围产期,有条件的养殖户要做好产房的建设工作,保证有一个干燥不潮湿、通透性强且安静的产房帮助奶牛生产。
在奶牛生产前要注意让奶牛适当运动,尽量让奶牛自然分娩,如果需要人工助产的话,那么在助产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
在产后要对奶牛饲喂一些温热的红糖水,然后让奶牛多站立,排出奶牛产后出现的恶露。
3、产后饲喂奶牛在产后的两天时间内,要适当改变饲料,以玉米面等容易消化的精饲为主,配合适量的青草。
如果奶牛出现胎衣不下现象的话,那么要对奶牛进行全身治疗,处理子宫,防止出现并发症,影响奶牛的生长。
然后我们要做好产后观察工作,避免奶牛出现消化道疾病,影响奶牛产奶。
并且要为奶牛在产后两个月的配种工作做好准备,提高繁殖率。
4、控制挤奶在奶牛产后的挤奶工作直接影响着奶牛的体质恢复与产奶量。
因此一定要科学控制好挤奶量,通常在奶牛产仔后的第一天,挤奶量应在平常的1/3左右。
然后在第二天开始便可适当提高挤奶量,当奶牛的泌乳量与消化系统逐渐恢复正常后,便可恢复到正产挤奶量。
一般奶牛在产后4天左右,便可恢复正常。
控制好挤奶量能够减少乳热症的发病率,提高奶量与质量。
以上就是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方法的简单介绍了。
奶牛围产期是什么意思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与管理

奶牛围产期是什么意思奶牛围产期的饲养与管理奶牛围产期是什么意思呢?奶牛围产期一般指产前15天和产后15天这一段时间。
围产期的饲养对泌乳牛的健康和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牛奶的质量及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奶牛的产前管理(一)从进入围产期就需增加精料,由原来的每天每头4千克。
按每天每头0.3千克递增,精饲料可在产前15天起每天逐渐增加,但最大量不宜超过体重的1%,干草喂量应占体重的0.5%以上。
日粮中的精、粗比例为40∶60,粗蛋白质为13%,粗纤维为20%左右。
(二)喂给优质干草,喂量不低于体重的0.5%,且长度在5厘米以上的干草占一半以上。
(三)对有酮病前兆的牛应及时添加烟酸(每天每头6克)。
(四)分娩前30天,开始喂低钙日粮(钙占日粮干物质的0.3%~0.4%,总钙量为每天每头50~90克),钙磷比为1∶1。
分娩后使用高钙日粮(钙占日粮干物质的0.7%,钙磷比为1.5∶1或2∶1)分娩前10天开始喂阴离子盐。
二、奶牛的产后管理(一)分娩时,用麸皮500克、食盐50克、石粉50克、水10千克混合后喂牛,或给益母草膏糖水(250克益母草加1500克水煎熬成益母膏,再加红糖1千克,加水3千克,预热到40℃左右每天一次,连服3天),以利于牛恢复体力和胎衣排出,也可促使排净恶露和子宫早日恢复。
(二)奶牛产后1周内,由于机体较弱,消化机能减退。
食欲下降。
因此,只能饲喂少量的稀精料,加少许食盐,增加其适口性。
应多喂些优质牧草或干草,促进其消化吸收。
喂干草时,务必多饮水。
(三)产后1周后,多数奶牛乳房水肿消退,恶露基本排干净,食欲良好,消化机能正常。
此时,可逐渐增加精料,多喂优质干草。
对青绿多汁饲料要控制饲喂,泌乳初期切忌过早加料催奶,以免引起体重下降(营养负平衡),代谢失调。
(四)产后15天以后,可根据牛的食欲和日产奶量(按奶料比2.5∶1)投放精料,直至顶峰,但日喂量不要超过10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及任务
下面视频是奶牛难产的助产,找出其中操 作错误的地方。
课后练习
围产期的概念。 在围产期的奶牛在饲养中应该注意什么。
泌乳期管理基本要求
泌乳周期
围产期饲养管理
(一)成母牛饲养基本原则
定时定量饲喂
充足、清洁、 优质的饮水
1
2
3
4
合理确定管理
1.合理确定日粮
• (1)瘤胃发酵的特点 • (2)保持合理的精粗饲料比例 • (3)选择合适的饲料原料 • (4)饲料保持合理的配比 • (5)保持饲料的新鲜和洁净 • (6)饲料保持稳定
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学习目标
掌握围产期的概念,围产期的饲养和管理 的原则和方法。
围产期饲养管理
一般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养技术可以为奶牛提供营养均衡的养分, 维持良好的体况,提高泌乳量,改善饲料报酬,降 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一、成年母牛的一般饲养管理和泌乳周期
成母牛饲养基本原则
(三)接产与助产
1.接产准备 2.母牛临产征兆 3.接产与助产
围产期饲养管理
1.接产准备
1
母牛分娩 应在专门的产 房进行,产房 应环境安静, 便于消毒和接 产操作,地面 防滑。
2
准备好接 产、助产用具 及药品,包括 消毒液、助产 绳、医用剪刀, 开膣器、润滑 液等。用 具 要充分消毒。
3
接产人 员应昼夜值 班,并与兽 医取得联系。
• 1.保持良好的卫生 • 2.加强运动 • 3.肢蹄护理 • 4.乳房护理 • 5.密切观察母牛的发情情况 • 6.正确的挤奶技术
围产期饲养管理
6.正确的挤奶技术
(1)挤奶次数
正确的挤奶 技术
(2)挤奶方法 (3)注意事项
围产期饲养管理
(三)泌乳周期
母牛第一次产犊后便进入成年母牛的行列,开 始了正常的周而复始的生产周期。因为奶牛的主 要生产性能就是泌乳,所以它的生产周期是围绕 着泌乳进行的,因而称为泌乳周期。
短,随之出现破水,说明分娩过程已经开始
围产期饲养管理
3.接产与助产
① 在外阴部见到胎膜后应进行胎位检查,如胎位正常(前肢和头部在前 )可不必助产,使其自行产出。
② 见到胎膜和前肢后,经1h以上胎儿不能正常产出时,要进行助产。 ③ 遇其它异常情况,如难产等应由兽医处理。 ④ 在胎儿产出后5~6h胎衣应该排出,应仔细观察完整情况,如胎儿产
围产期饲养管理
2.定时定量饲喂 3.合理的饲喂顺序
围产期饲养管理
4.充足、清洁、优质的饮水
•(1)供应充足饮水 •(2)保证饮水卫生 •(3)饮水要讲科学
围产期饲养管理
(二)泌乳期管理基本要求
• 良好的管理可以保证饲料的高效利用,发挥奶牛 泌乳潜力,维护奶牛的健康。因此,必须加强奶牛泌 乳期的管理工作。
任务一 围产期饲养管理
2.母牛临产征兆
① 从临产前土周开始,乳房出现水肿,并随临产的接近水肿加剧。 ② 从临产前1周开始,尾根两侧柔软松弛,并随临产的接近尾根两侧
下陷。 ③ 外阴部肿胀松弛,分娩前2~3天子宫颈栓开始排出,腹部下垂。 ④ 临产前土~2天母牛体温稍有上升,分娩前下降。 ⑤ 母牛子宫颈口开张并逐渐变大,出现努责与阵痛,间隔时间逐渐缩
围产期饲养管理
1.泌乳曲线 母牛在整个泌乳周期中产奶量、进食量和体重的变化规律,母牛在整
个泌乳周期中的产奶量、进食量和体重发生如下规律性的变化。
C.由于母牛产犊后 产奶量迅速上升
A.母牛产犊后产 奶量迅速上升
1
B.母牛产犊后进 食量逐渐上升
围产期饲养管理
围产期
围产期是指奶牛临产前15天到分娩后15天这段时期。 按传统的划分方法,临产前15天属于干奶期,产后15天属 于泌乳初期。之所以在饲养管理上将围产期单独划分出来, 是由于此期饲养管理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二、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围产期的饲养
围产期的管理
接产与助产
任务一 围产期饲养管理
1.注意产前饲养
2.降低钙和食盐的含量 3.重视母牛产后饲养
(一)围产 期的饲养
任务一 围产期饲养管理
(二)围产期的管理
1.产房和 母牛消毒
2.适当增加 产前运动
5.产后 挤奶
评估
3.及时排 出胎衣
4.产后管理
围产期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