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的饲养管理技巧 - 养牛技术

合集下载

关于母牛饲养的一些小技巧

关于母牛饲养的一些小技巧

关于母牛饲养的一些小技巧1、怎样预防母牛缺硒答:加强母牛饲养管理,供给豆科牧草,母牛配种前和产羔前7-10天分别注射一针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可收到良好效果。

2、母牛能全部用青贮玉米吗?答:由于青贮饲料酸度大并有一定轻泻作用,不宜作为单一草料饲喂,应限量饲喂,和干草搭配使用,特别是怀孕后期母羊,以免引起流产。

3、母牛乳房炎怎么治?答:先以消毒液清洗乳房,用热毛巾按摩乳房,挤净乳汁,用青霉素40万单位、链霉素0.5克,用注射用水5毫升溶解后注入乳孔内。

每日1次,连用3天。

或者直接用无抗头孢王。

4、泌乳母牛精补料怎么配?答:玉米56%;麦麸16%;豆粕23%;小苏打1%;赤乐川预混料4%5、妊娠牛能进行药浴吗?答:凡妊娠2个月以上的母牛暂不进行药浴,以免流产。

6、母牛缺钙怎么办?答:口服葡萄糖酸钙,同时肌注维生素D针,或者肌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

平时可以在饲料或者饮水中加速补钙。

7、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怎么办?答:可用催产素注射液、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或麦角碱注射液,一次肌肉注射。

此药物用后48小时仍不奏效,应立即采用手术法剥离。

当体温升高时,要注射青霉素+地塞米松。

8、母牛产后子宫脱出怎么办?答:建议进行以下操作:①先将脱出的子宫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涂上油剂青霉素;②将子宫推入腹腔内,完全送入后手臂暂时停放在子宫内,以固定子宫。

待温度恢复正常,刺激减小后再退出手臂;③在子宫内灌注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④阴道口用消毒的缝合线,缝合3-4针,在阴门周围注射95%的酒精,刺激肿胀,以防再次脱出。

⑤肌注催产素20单位,可加快子宫收缩复位。

精心护理3-7天可拆线。

基础学习知识母牛饲养技术要点

基础学习知识母牛饲养技术要点

基础学习知识母牛饲养技术要点母牛饲养是现代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良好的饲养技术可以提高母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下是母牛饲养技术的一些要点。

1.筛选优良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优良母牛品种,如荷斯坦、特种肉牛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产奶量和繁殖能力,生长发育较快。

2.合理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是母牛健康生长发育和高产奶的基础。

根据母牛的生长阶段和饲养目标,合理配置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保证其全面的营养需求。

3.细致管理:给母牛提供良好的饮水条件,保证足够的水量和水质,防止水污染导致疾病传播。

定期打扫牧场和畜舍,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4.疫病防控:做好防疫工作是确保母牛健康的关键。

按照规定的疫苗接种时间和剂量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对于有发病史的母牛,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蔓延。

5.合理繁殖管理:母牛的繁殖能力直接关系到繁育后代的数量和质量。

定期对母牛进行配种,确保精液的质量和配种的时机。

对怀孕的母牛要重视孕期管理,提供合理的饲养和营养,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6.训练和运动:母牛的训练和运动可以提高其体质和免疫力。

定期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加母牛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其生产性能和抵抗力。

同时,对新引进的母牛要进行适当的训练,使其熟悉饲养环境和管理方式。

7.环境调控:合理的环境调控可以改善母牛的生产效益。

根据不同气候条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创造舒适的生产环境。

同时,定期清理牛舍内的粪便和垃圾,防止异味和害虫滋生。

8.牧草饲料:牧草是母牛日常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择优质的牧草种类,并进行适当的收获和贮存。

定期检测牧草的质量和营养成分,调整饲料配方,保证母牛获得充足的营养。

9.病情监测:定期对母牛进行身体检查,观察其健康状况和行为表现。

对有疾病症状的母牛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和恶化。

同时,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牛群的健康状况。

如何饲养母牛的方法有什么

如何饲养母牛的方法有什么

如何饲养母牛的方法有什么养牛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途径,那么母牛是怎么饲养的?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母牛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母牛的方法1.要精选母牛。

养殖母牛,作为种牛,要选生长发育好,体格健壮,体大匀称,背腰平直、后躯及骨盆腔对称宽大,胸部宽深,腹园大不垂、四肢端正,两后肢间距离宽,乳房大圆、乳头排列整齐且粗长的母牛进行养殖。

有条件的,可选择良种公牛冻精冷配所产杂一代、杂二代和杂三代母牛进行饲养。

2.要养好母牛。

在饲养过程中,一要让母牛保持适当运动,最好,采用全天候放牧饲养,以通过运动,使母牛体格健壮,为母牛繁殖打下基础。

二要注意适度补充精料,但不要过量,以便使母牛在配种时保持中等膘情体态。

3.要适时配种。

配种时,一要了解掌握母牛排卵时间;黄母牛发情期一?持续12~22小时,排卵时间一般是在发情结束后10~15小时。

二要适时配种,提高配种受胎率,因此,对母牛实施配种时,如母牛上午?情,应在当晚21时左右进行第1次配种,第2天上午8时左右进行第2次配种,如是在下午发情,就选择第2天上午9时左右进行第1次配种,第2天晚21时左右再补配1次。

三要尽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这样,即通过应用良种公牛冻精,有效提高黄母牛的杂交改良经济效益,又可以预防感染相关疫病。

4.要及时查孕。

母牛配种后,要进行母牛是否怀孕情况检查,一是可通过外表查看:母牛配种后,没有表现发情症状,性情温顺,食欲增强,食量增加,皮毛光亮膘肥,出现这样的状态,可认为是怀孕了。

二是可通过直肠检查:隔肠抚摸子宫没有反应,孕角略大于空角,这样可以确定母牛已怀孕。

三是通过运用药物查孕,即母牛配种20天后,用乙烯雌酚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后,孕牛无发情表现,未孕母牛有明显发情症状出现。

5.要精心饲养。

母牛配种怀孕后,为了保障孕母牛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要,应供给充足的优质青绿草料,并补充适量精料。

6.要注意保胎。

母牛怀孕后,要全面做好保胎工作,一要注意适当运动,为日后母牛分娩提供体格保障基础,但放牧和使役过程中,不要让牛奔跑和不鞭打,惊吓母牛。

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

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

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现代畜牧产业化发展要求,必须走规模育肥的路子,才能大幅度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因此,搞好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繁育大批的架子牛参与育肥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一)母牛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根据配种日期推算出每头怀孕母牛的预产期,在距预产期一周左右,要注意产牛的表现。

如遇乳房、阴户肿胀突出、排尿频繁、起卧不安等情况,即为分娩征兆,应单独饲养在临时产房,消毒后辅以柔软干草,保持清洁卫生。

繁殖母牛分娩时,应准备好剪刀、消毒药水等物,以便兽医助产。

对产前产后母牛应尽量舍饲饲养,日粮以易消化、有营养的青粗饲料为主,不喂冰冻发霉的饲草。

(二)母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哺乳前期一般处于气温较低、青草不足的春末夏初阶段,应注意保暖和饲料的质量。

放牧饲养的母牛,应适当补饲优质干草和精料。

哺乳中期和后期,应尽量以青草满足母牛的营养需要,同时要有意识的加强营养,以促使母牛发情。

后期应随时注意母牛有无发情表现,以便适时配种。

(三)母牛怀孕期的饲养管理:怀孕期一般处在哺乳末期或断奶前后,应饲喂全价饲料,在基础日粮中,按日泌乳量2.5――3.5添加1公斤精料的饲养标准进行饲养,避免拥挤、驱赶,以防流产。

怀孕中期除加强营养外,要注意圈舍保暖,供给能量较高日粮,不喂冰冻和霉败的饲草料,不饮冰雪水。

怀孕末期要增加饲喂次数,供给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等营养,加强管理,坚持运动,以防难产。

提高母牛受胎率的十四种妙方造成母牛不孕或受胎率低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为日粮搭配不合理、矿物质、维生素缺乏。

母牛健康有问题,生殖系统如子宫、卵巢疾患。

发情周期不正常,精液品质差、输精方式和操作不正确不熟练等。

减少母牛不孕症,提高受胎率,应视其病因特征认真鉴别分析,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一方:炒香附、云苓各 45 克,灸半夏、桔皮各 40 克,炒苍术50 克,六曲 100 克。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母牛在养殖的过程中要特别地注意管理的方法,那么母牛如何饲养管理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母牛的妊娠期管理妊娠中断为奶牛场常见的一种妊娠期疾病。

其所造成的危害,不仅在于胎儿死亡,使产犊率下降,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正常的产犊时间,延长了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直接影响到本胎次的泌乳量和终生产乳量。

因此,防止奶牛流产是奶牛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1、加强饲养管理:日粮要平衡,饲料要多样化,根据生理性状的改变应及时调整日粮。

在能量、蛋白质饲料合理供给时,应充分重视矿物质饲料钙、磷、锰、锌、铁和维生素A、D、E的供应;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轰、打、赶牛只;在对妊娠牛进行治疗时,用药应慎重,不乱用泻剂和催情药物。

2、已有临床流产现象发生,应查明原因:对每一个流产牛应单独喂养,对流产胎儿、胎膜应仔细检查,观察胎儿有无畸形,胎盘有无水肿、坏死。

为确诊病性,可采母牛血液、子宫分泌物、胎儿四胃及其内容物、肝、脾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检查母牛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并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流产胎儿、胎衣、褥草应深埋或焚烧。

3、疫苗注射:为防止传染病而引起的流产,应做到:对5月龄~6月龄犊牛接种猪二号或羊5号菌苗。

成年母牛每年做1次~2次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反应检验,检出阳性牛应隔离;随着牛群扩大,外引牛只的频繁,奶牛一些新传染病如传染性牛鼻气管炎和牛病毒性腹泻病也渐渐蔓延,为此,应考虑接种疫苗。

母牛分娩前的管理要点一、把好圈舍消毒关舍是肉牛长期居住的家园,为此,搞好肉牛的圈舍卫生,已经成为养殖户头疼的大事,而单纯的清理牛粪这项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圈舍消毒关的需求。

所以,在及时清理牛粪的同时,还要进行其它的消毒工作。

比如,用干燥的麦秸铺设到牛舍的地面上,然后点燃进行焚烧,熊熊的火焰与浓烟可以直接杀死圈舍的细菌,起到消毒的作用;而且柴草灰又是很好的消毒品,可以起到长期消毒的功效,真可谓一举两得。

母牛养殖技术要点

母牛养殖技术要点

母牛养殖技术要点
1.饲料管理:母牛需要适量的饲料来维持身体健康和生产。

其饲料需
要含有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饲料应保持新鲜,并
限制牛只所摄取的粗纤维和水分的量。

2.安排合理的生产周期:母牛的合理生产周期应在90至120天之内,以保持奶量稳定,并减少生病或受伤的可能性。

3.病虫防治:定期对母牛进行驱虫、预防接种和体检,能够预防或及
早发现病毒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4.设备控制:母牛饲养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状况等,
合理的设备测控可以减少粗纤维和水分丢失,最大程度降低运动和应激带
来的寿命缩短。

5.管理经验:母牛的饲养需要有经验丰富的饲养员,准确掌握母牛身
体健康和生产情况,对数据及时处理,严格控制环境和饲料以最大化生产率,有针对性地调整母牛的饮食和补充营养,使其生产出高质量的牛奶。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健康管理1. 做好预防接种:对怀孕母牛进行疫苗的预防接种,包括犊牛初生免疫、疫苗补种等,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 定期体检:定期对怀孕母牛进行体检,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3. 饮水卫生:保持饮水源的清洁,避免因饮水受到污染而导致疾病传播。

二、饲养技术1. 饲料合理搭配:怀孕母牛需要提供高品质的饲料,包括精料、粗料和添加剂,在低蛋白质的饲料中还需添加蛋白质饲料,使其蛋白质含量达到要求。

2. 饲养环境的优化: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和干净,确保母牛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避免疾病的发生。

3. 环境温度的调节: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调节饲养环境的温度,提供适宜的温度,提高母牛的舒适度。

4. 发情检测:定期进行母牛的发情检测,及时分娩。

可以通过观察母牛性情举止、拍打臀部观察反应、安装发情检测仪器等方法进行检测。

三、分娩管理1. 搭建合适的分娩环境:为母牛搭建分娩舒适的环境,避免异常分娩情况的发生,并提供母牛分娩所需的一切工具和设备。

2. 观察分娩迹象:定期观察母牛分娩迹象,如分娩前奶头充血、乳房充满、消化道排空、子宫收缩等,及时做好准备工作。

3. 分娩护理:在母牛分娩过程中,要做好护理工作,如清洁生殖道、帮助娩出胎盘、清除围产期的分泌物等。

4. 新生犊牛的照顾:帮助犊牛从胎衣中挣脱出来,并迅速切断脐带,保持犊牛干燥和温暖,在适当时候给予初乳喂食。

四、养护管理1. 定期体重测量:定期对怀孕母牛进行体重测量,掌握母牛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和饲料配方。

2. 定期产奶:对已分娩的母牛进行定期产奶,及时发现产后乳房疾病,对症治疗,保证产奶量和质量。

3. 疾病防治:定期对怀孕母牛进行疾病防治和驱虫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 母牛行为观察:观察和记录母牛的饮食、精神状态、排便和舔舐等行为习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五、采食管理1. 提供优质饲料:怀孕母牛需要提供高品质、营养丰富的饲料,包括精料和粗料,并根据孕期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调整。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我们经常喝牛奶,都知道牛奶是怎么来的,但我们知道成年母牛是怎么饲养的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1)保证成牛母牛充足的粗饲料供应成年母牛的日采食量以干物质计算,应占其体重的2.5%~3.0%,一头体重为450千克的母牛,在牧草生长旺盛的夏秋季,每天鲜草供应量在50千克左右。

由于冬春季青草缺乏,除需种植部分冬青栽培牧草外,还应充分利用夏秋水热条件和牧草生长旺盛时期大力晒制青干草,一头成年母牛一年应制备越冬青干草1500千克左右。

(2)成年母牛饲养管理要适当补充精饲料在优质粗饲料充足时,可以不另上补精料。

但在母牛分娩前后,哺乳期间和冬春草缺及草质较差的情况下,则需补充精料。

在补精料时要特别注重粗蛋白质和钙、磷的补充。

在配制时可用玉米36%、小麦30%、菜枯30%、磷酸氢钙3%、食盐1%组成。

(3)成年母牛水的供应母牛产后一周内应供给温热饮水,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麦麸和食盐,以增进食欲和消化机能。

一周后便可改喂清洁常水,一天不少于2~3次。

(4)发情观察为了掌握配种的适宜时期,要尽可能早期发现发情,这是提高母牛受配、怀孕、产犊率的关键。

观察的方法主要通过母牛的精神状态、外阴的变化和流黏液的情况进行判断。

(5)加强护理母牛产后两周内,由于气血不足,抗病力低,生殖器官处于恢复阶段,同时,乳腺进一步发育,产奶逐渐增加。

因此,这一时期除给予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的草料外,重点还应加强管理和护理工作,以利于母牛迅速恢复健康和正常泌乳。

(6)成年母牛饲养管理要坟牛舍应保持干燥与空气新鲜,做到冬暖夏凉牛的最适温度是15℃左右。

不仅温度,湿度和风等环境因素对牛都会有影响。

高温高湿、低温高湿均可影响牛的生产性和健康状况。

所以,牛舍粪尿应随时清扫,保持圈舍卫生。

夏秋炎热季节,如遇久晴不雨,气温超过35℃时,牛舍应采取防暑措施。

(7)经常刷拭牛体,保持皮肤清洁这样可避免皮肤病和寄生虫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人和牛的亲近,便于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巧-养牛技术饲养肉用母牛,主要目的是维持健康,能够保证连年产犊。

既期望母牛受胎率高,泌乳性能好,哺育犊牛能力强,产犊后返情早,又期望母牛产出的犊牛质量好,初生体重、断奶体重大,断奶犊牛成活率高。

现就如何饲养好、管理好母牛笔者给出以下建议:一、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1.母牛的妊娠诊断在母牛的繁殖管理中,妊娠诊断尤其是早期妊娠诊断,是保胎、减少空怀、增加产奶量和提高繁殖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经妊娠诊断,确认已怀孕的母牛应加强饲养管理,而未孕母牛要注意再发情时的配种和对未孕原因的分析。

在妊娠诊断中还可以发现某些生殖器官的疾病,应及时治疗,对屡配不孕牛应及时淘汰。

妊娠诊断方法虽然很多,但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还是外部观察法和直肠检查法。

妊娠最明显的表现是周期发情停止。

随着时间的推移,母牛食欲增强,被毛出现光泽,性情变得温顺,行动缓慢。

在妊娠后半期,腹部出现不对称,右侧腹壁突出。

8个月以后,右侧腹壁可触到胎动。

外部观察法,只有在妊娠的中后期才能发现明显的变化,所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诊断方法。

直肠检查法是判断是否妊娠和妊娠时间的最常用和可靠的方法。

其诊断依据是妊娠后母牛生殖器官的一些变化。

在诊断时,对这些变化要随妊娠时期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如妊娠初期,主要是子宫角的形态和质地变化;30天以后以胎泡的大小为主;中后期则以卵巢、子宫的位置变化和子宫动脉特异搏动为主。

在具体操作中,探摸子宫颈、子宫和卵巢的方法与发情鉴定相同。

2.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母牛妊娠后,不仅自身生长发育需要营养,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和为产后泌乳进行营养蓄积。

因此,首先要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使其能够正常的产犊和哺乳。

母牛在妊娠初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较慢,其营养需求较少。

因此,对妊娠初期的母牛不需进行特别饲养,一般按空怀母牛进行饲养就可以了。

母牛妊娠到中后期应加强营养,尤其是妊娠最后的2~3个月,加强营养显得特别重要,这期间母牛的营养直接影响到胎儿生长和自身营养蓄积。

如果此期营养缺乏,容易造成犊牛初生重低,母牛体弱和奶量不足。

严重缺乏营养,会造成母牛流产。

妊娠母牛的饲养,要依妊娠月份的增加调整日粮配方,增加营养物质供给量。

在生产实践中,应对妊娠后期母牛每天补喂1~2公斤精饲料。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妊娠母牛过肥,尤其是怀头胎的青年母牛,更应防止过度饲养,以免发生难产。

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使妊娠母牛保持中等膘情即可。

3.做好妊娠母牛的保胎工作在母牛妊娠期间,应注意防止流产、早产,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将妊娠期的母牛同其他牛群分开管理。

(2)为了满足胎儿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首先要满足母牛的营养需要,特别是要尽量满足母牛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要饲喂优质青、粗饲料,禁止喂霉败饲料。

(3)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母体的体质。

应每日运动两小时左右,以免过肥或运动不足。

(4)要注意对临产母牛的观察,及时做好分娩、助产的准备工作。

4.预产期的推算母牛的妊娠期一般为270~285天,平均为280天。

以280天计,我们可以通过最后一次配种日期、月份各加9来推算预产期。

例如,一头母牛2006年8月26日最后一次配种,则预产期为月份:8+9=17,需减去12个月即为次年的5月份;日期:27+9=36,需减去5月份的31天即为下月5日,由此可推算出该牛预产期为2007年6月5日。

二、母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哺乳期的母牛就是产犊后用其乳汁哺育犊牛的母牛。

中国黄牛传统上多以役用为主,乳、肉性能较差。

近年来,随着黄牛选育改良工作的扎实推进,中国黄牛品种逐渐朝肉、乳兼用方向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加强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母牛在哺乳期能量饲料的管理母牛在哺乳期能量饲料的需要比妊娠干奶期牛高50%,蛋白质、钙、磷的需要量也需加倍。

因此,为保证母牛的产奶量,要特别注意泌乳早期(产后70天)的补饲。

除补饲作物秸秆、青干草、青储料和玉米外,每天最好补喂饼粕类蛋白质饲料0.5~1公斤。

同时注意矿物质及维生素的补充,以有利于母牛的产后发情与配种。

头胎泌乳的青年母牛除泌乳需要外,还要使其继续生长。

营养不足对繁殖力影响明显,所以一定要饲喂品质优良的禾本科及豆科牧草,精料搭配多样化,但也不要大量饲喂精料。

2.母牛在不同泌乳期的管理母牛在整个泌乳期,依据其生理特点,一般可分为初乳期、盛乳期、中乳期和末乳期四个阶段。

(1)初乳期。

母牛产犊后1~15天称之为泌乳初期。

这时,母牛尚处于恢复阶段。

对体弱母牛,在产犊后3天喂给优质干草,3~4天后可喂多汁饲料和精饲料,每天精饲料量增加不超过1公斤。

当乳房水肿完全消失时,饲料即可增至正常。

如果母牛产后乳房没有水肿,体质健康,粪便正常,在产犊后第1天就可喂给多汁饲料,到6~7天时,便可增加到足够喂量。

每次挤奶时要充分按摩和热敷乳房10~20分钟,使乳房水肿迅速消失。

应让犊牛早吃、多吃初乳。

(2)盛乳期。

母牛产犊后15天至3个月,牛的产奶量最高,这个时期宜采取“定期交替饲养法”,也就是粗料型(主要是优质干草和多汁饲料)和精料型的饲养方法交替使用。

通过这种周期性的刺激,可以提高牛的食欲和饲料转化率,增加泌乳量,降低饲养成本。

一般交替饲养的周期为2~7天。

在此期间,应加强挤乳和乳房按摩,经常刷拭牛体,促使母牛加强运动,充足饮水。

(3)中乳期。

泌乳3个月后至干乳前1个月的一段时间称为泌乳中期。

其特点是母牛产奶量下降,这是母牛泌乳的一般规律。

但全价的配合饲料,充足的运动和饮水,正确的挤奶方法,多次的乳房按摩及精细的管理,可以延缓泌乳量下降的速度。

同时这个时期,牛的采食量有较大增长,如饲喂过量的精料,极易造成母牛过肥,影响产奶和繁殖。

母牛日粮营养水平为:每公斤干物质含2.13个奶牛能量单位(NND)、粗蛋白质13%、钙0.45%、磷0.4%,精、粗比为40∶60。

(4)泌乳末期。

干奶前1个月至干奶这段时间,母牛已到妊娠中后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母牛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供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母牛日粮的营养水平为:日粮干物质占体重的3%~3.2%,每公斤干物质含2个奶牛能量单位,粗蛋白质12%、钙0.45%、磷0.35%,精、粗比为30∶70。

饲养肉用母牛,主要目的是维持健康,能够保证连年产犊。

在饲养乳肉兼用母牛时,除了生产犊牛以外,还可以生产一些商品牛奶,从而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但目前农村中并不能做到每年从每头母牛哪里得到一头犊牛,其主要原因就是母牛饲养不当,母牛受配率和受胎率较低造成的。

1、空杯和妊娠后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成年空杯母牛要保持中等膘情,正常发情,能按时参加配种。

母牛怀孕前5个月胎儿生长发育缓慢,可以和空杯母牛一样,以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少量精料,组成日粮。

如果处在青草季节,母牛可以完全饲喂青草,而不用饲喂精料。

但是青草要种类多,品质好,母牛能够吃饱。

母牛妊娠后期,即怀孕的第6-9个月,胎儿生长发育快,从母体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同时母牛在体内也需蓄积一定的养分,以保证产犊后的泌乳。

此时,应按照饲养标准配合日粮,应当是以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

精料选择当地资源丰富的农副产品,如小麦麸、棉籽饼、糟粕类等,再搭配少量的玉米等谷物饲料。

要特别注意矿物质、维生素的补充。

母牛要每天饲喂2-3次,每天要饮水3次,饮水要清洁、新鲜,冬季水温要不低于15度,不饮冰水,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母牛既不能过瘦,也不能过肥,保持中上等膘情。

母牛在管理上要加强刷拭和运动,特别是第一胎母牛,除刷拭外,要进行乳房按摩,以利产后犊牛哺乳。

妊娠后期要注意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母牛发生碰撞、滑倒、拥挤、顶架,以免发生流产。

2、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所谓围产期就是母牛分娩前15天和分娩后15天,母牛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

在此期间内母牛生理上变化很大,所以在饲养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使之安全分娩,保证母子健康、平安。

一般母牛的妊娠期为283天或285天,可以从配种日期推算预产期,简便的方法是:用配种月份减3,日数家10计算。

按照预产期调整饲养,做好接产的准备工作。

妊娠母牛给精料较多时,在预产期的前2-3天应适当控制精料量,且精料可提高一些麦麸的含量,减喂食盐,不喂甜菜渣、酒糟等,喂給优质的干草。

有产房应将产房消毒,铺垫褥草,让母牛进住产房,且保持安静、干燥。

没有产房,也应在预产期的一周前,清扫牛床,铲除牛粪和杂物,铺垫褥草,保持牛床卫生、干燥。

母牛分娩,在犊牛出生后,就会站起来舐食犊牛身上的胎水。

由于分娩母牛体力消耗很多,应让其安静休息,并及时喂給温热的麦麸钙盐汤,既10-20千克温水,加入500-1000克麦麸、50克食盐、50克碳酸钙和红糖250-500克,以利于母牛恢复体力和胎衣排出。

母牛产后的15天,又称为恢复期,此期间母牛消化机能较弱,不应急于增加精料的饲喂量,应让其采食优质的青干草。

注意观察母牛采食、反刍和粪便情况,乳房消肿,恶露排出,就可在分娩后4-5日起,逐渐增加精料喂量,同时注意供给充足的饮水,并牵出舍外,晒晒太阳,进行日光浴。

3、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的泌乳量直接影响着哺乳期犊牛的生长发育,也就是说,只有按照饲养标准,加强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哺乳期犊牛的日增重和断奶体重。

母牛产后饲养全面,特别是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充足,加之运动合理,母牛子宫恢复就快。

一般产后4周子宫颈外口闭锁,40天左右便可完全恢复,在此发情配种。

肉牛在产后60-90天受配率较高,因此在产前一个月和产后两个月要加强饲养,补充饲料,使母牛在产后80天之内再次妊娠,保证母牛一年一犊,从而提高母牛繁殖成活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