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近义成语辨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近义成语辨析(共六类90组)

高考语文近义成语辨析一、根据成语的意义侧重点不同辨析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贪图安逸,[后者]侧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创新。
4.不由自主情不自禁[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
[前者]侧重下意识,以及环境的影响;[后者]形容热情奔放,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时才用。
5.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都可]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前者]侧重于满眼都是;[后者]侧重于看不过来,来不及一一欣赏。
6.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都形容]“内容丰富、齐全”。
[前者]侧重于无所不包,一般就整体说的;[后者]侧重于无所不有,一般就某一方面说的。
7.口蜜腹剑笑里藏刀[都形容]“阴险狡诈”。
[前者]侧重嘴甜,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里阴险毒辣,[后者]侧重脸笑,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8.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侧重指对景物的留恋。
9.每况愈下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
[前者]侧重于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愈:越发,更加);[后者]侧重于“一天天坏下去”。
10.目光如豆鼠目寸光[都比喻]“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
[前者]侧重在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后者]侧重在眼光“近”,强调看不到将来。
11.目不暇接应接不暇[都可]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
但“应接不暇”还可形容头绪多,事情忙,来不及应付;“目不暇接”不能。
12.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
[前者]侧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侧重在正合分寸。
1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的意思。
[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面;[后者]仅指自己做出榜样(则:准则)。
常见高考近义成语辨析120例全好

标准文档★常有高考近义成语辨析120 例〔全〕1.惨绝人寰 VS惨不忍睹惨绝人寰:惨,残忍毒辣。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不忍睹:人寰,人间。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2.趁火打劫 VS乘虚而入趁火打劫:趁他人有危难时去捞利处。
亦作“趁火打劫〞。
乘虚而入:比喻乘杂乱的机遇攫取不正当利益。
3.称心如意 VS满意如意称心如意:愿望知足。
亦作“心满愿足〞。
满意如意:完整切合情意。
亦作“趁心如意〞。
4.承上启下 VS承上启下承上启下:承,承接。
启,创始,引出。
承接古人的,创始此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识方面。
亦作“承上启下〞。
承上启下:承接上边的,惹起下边的。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5.成群结队 VS成群作队成群结队: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成群作队:齐集到一同,结成一群一伙。
亦作“成群结伙〞。
6.痴心妄图 VS痴人说梦痴心妄图:不确实质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人说梦:着迷的心思,荒诞的想法。
形容一味梦想不确实质的事情。
7.再整旗鼓 VS卷土重来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齐集力量,从头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灰尘。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从头猛扑过来。
8.沥尽心血 VS费悉心血沥尽心血:形容费悉心思。
褒义费悉心血:处心,有意。
积虑,积久考虑。
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9.马粗心虎 VS粗枝大叶马粗心虎:做事不仔细,粗心。
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单归纳,也指做事不仔细,不仔细,粗心粗心。
10.浩浩荡荡 VS雷厉流行浩浩荡荡:比喻阵容和规模很大。
雷厉流行:厉,剧烈。
像打雷那样剧烈,像起风那样快速。
比喻政事法律的履行严苛快速。
也比喻行事阵容威猛, 动作快速。
11.见义勇为 VS当仁不让见义勇为:当仁,指面对仁义之事。
?论语?卫灵公?:“见义勇为于师。
〞后泛指碰到应当做的事,踊跃主动去做,不让步。
当仁不让:指顾全道义而不推却。
12.一本正经 VS一本正经一本正经:道貌,正经严肃的相貌。
岸然,骄横威严的样子。
高考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近义成语辨析1.提神:意为“使某人精神振作,精力充沛”;2.令人振奋:意为“使某人形成热烈的兴奋”;3.超越:意为“比别人好、优于别人”;4.超出:意为“越出某种限度、超出某种范围”;5.胜任:意为“能做到某事,有能力从事某项工作”;6.勇于:意为“有勇气处理困难的事”;7.解决:意为“找到原因,解决问题”;8.应付:意为“以短暂的行动或方法解决这种情况”9.解除:意为“从契约关系、法律约束等取消”;10.摆脱:意为“把某种不良情况彻底摆脱出去”;11.招架:意为“使某人回避危难,回避攻击”;12.躲开:意为“远离危险的地方或危险的人”;13.道歉:意为“情绪表达对另一方不正确行为的后果”;14.弥补:意为“把某一缺点补进去,把某一不足补偿进去”;15.乞求:意为“恳请,恳求”;17.承诺:意为“许诺,表示自己保证”;18.强调:意为“着重说明,突出显示”。
提神是作为一种精神支持,使一个人有能力继续工作、学习,可以让他的精神得到振兴,而令人振奋更加强调的是热烈的激情,尤其在一个集体中,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协作精神,蕴藏在情感上的兴奋;超越是指超过另外一个人,也就是达到一定程度,超出是超过普通水平、认可的标准;胜任意味着有满足岗位要求的能力,而勇于是指有勇气去尝试新的方法,面对各种困难;解决和应付都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但前者更加长远、系统,后者多用于当下的临时解决;解除和摆脱都是摆脱的方式,但是解除多指社会道德、合同关系或者权利和义务的束缚,摆脱是指从琐细中脱身出来;道歉和弥补则能够挽救一段否定的感情,其中弥补更加突出,也就是要求对方给予弥补;乞求和提请都表明申请者的态度,但乞求更加苦口细语,而提请是比较强烈的氛围;承诺则表示自己会做到,而强调则是更多地指出业务上的重点,强调重点,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见近义成语(熟语)辨析》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见近义成语(熟语)辨析》1.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泰然处之的意思。
前者多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后者强调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后者强调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
3.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前者偏重于“病”,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后者偏重于“救”,多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的言论之意。
前者强调言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刊:古代指削除错字),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后者强调言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
5.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均可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但后者还可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6.不堪设想/不可思议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不能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7.参差不齐/良莠不齐都指不整齐,不一致。
前者形容不一致,有差别。
侧重长短、高低、大小方面;后者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8.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后者则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9.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做横向比较,表示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后者做纵向比较,表示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10.风言风语/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
前者还指私下里议论或暗中散布某种传闻,后者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11.挥金如土/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钱财。
前者偏重于对钱财的轻视、毫不在乎,后者偏重于一次花费过多。
12.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前者指守本分,不做超出本分的事;后者则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常见高考近义成语辨析大全(精品)

常见高考近义成语辨析大全A001【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一些。
002【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或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003【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之的意思。
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004【阿谀逢迎】【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
异:“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趋炎”,迎合权势(炎、势:比喻权势)。
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005【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本分,不胡来。
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006【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比“含沙射影”重。
后者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007【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班、门类、次序。
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B008【斑驳陆离】【光怪陆离】适用对象有区别。
前者只指具体东西的色彩;后者除形容色彩外,还可以用于形容形状怪异以及社会现象。
009【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搞颠倒了;后者重在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010【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周到”的意思。
有时可通用。
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011【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对方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既可用于亲密的人际关系。
也可用于带有一定强制性的非亲密的人际关系。
后者强调绝对服从对方的命令,只用于强制性的下对上的人际关系方面,其语义程度较重,语义范围不如“百依百顺”宽,含有贬义。
高考语文: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近义成语辨析一、意义轻重不同1、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区别】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
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意较重。
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区别】形容狠毒残酷。
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
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语意较重。
3、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区别】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指桑骂槐)4、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区别】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5、独断专行专横拔扈一意孤行【区别】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
但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
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6、嫉恶如仇深恶痛绝【区别】都含有厌恶、憎恨之意。
如仇,如同仇敌。
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
后者语意较重。
7、魂不守舍失魂落魄【区别】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绝伦【区别】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
但不经指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指无法考查,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
9、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区别】都形容极其吝啬,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二、意义侧重点不同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区别】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区别】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不同点是前者偏重在贪图安逸,后者偏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区别】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区别】都有包办之意。
高考常考成语之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考成语之近义成语辨析高考常考成语之近义成语辨析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常考成语之近义成语辨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常考成语之近义成语辨析1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迫不及待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
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
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近义成语辨析116例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2.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
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顺手牵羊: 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
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
正中下怀: 正合自己的心意。
4.承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
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 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7.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褒义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9.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
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
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大张声势: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闻风而动:风:风声,消息。
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11.当仁不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
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
按道理应当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8.【当仁不让·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都有“应当”的意思。“当仁不 让”强调遇到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义不容辞”强调道 义上不容许推辞;“责无旁贷”强调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2014·课标全国Ⅰ) 9.【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都有“事先做好预防工作”的意 思。“防患未然”重在表示应做好祸患发生前的预防工作,减少祸患发 生后的损失;“防微杜渐”重在表示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 不让它发展;“未雨绸缪”重在表示要发生的事能够料到,那就应该做 好此事发生前应做的事情。(2014·课标全国Ⅱ) 10.【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 都有“旅途辛苦”的意思。 “跋山涉水”重在强调旅途艰苦;“风尘仆仆”重在强调长途奔波劳累; “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创新。(2018·课标全国Ⅱ)
栏目导航
7
4.【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兼容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 都吸收保留下来。博采众长:广泛地采纳各家长处。“兼容并蓄”强调 吸收蓄容;“博采众长”侧重学习长处。(2018·课标全国Ⅱ) 5.【引人入胜·娓娓动听】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动听。“引人入胜”侧重风景、故事;“娓娓动听” 多用于形容“说”。 6.【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 都有“深入、周密地考虑”的意 思。“深谋远虑”强调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深思熟虑”强调 深入细致地考虑;“老谋深算”多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2015·课标全 国Ⅰ) 7.【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 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都含 贬义。“故步自封”偏重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墨守成规”偏重因循 守旧,不肯改进;“抱残守缺”偏重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2015·课 标全国Ⅱ)
②“不由自主”和“情不自禁”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 示例 异:前者侧重于下意识,以及受到环境的影响;后者侧重于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
③“八面玲珑”和“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通用。 异:前者多含贬义,侧重于处世圆滑;后者是中性词,侧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栏目导航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栏目导航
11.【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弃】 都有“没有成功”的意思。“功亏9 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 “功败垂成”强调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前功尽弃”强 调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12.【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都有“生动逼真,很像”的意思。 “绘声绘色”强调叙述、描写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强调形似,模仿得 像真的一样;“栩栩如生”强调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13.【匠心独运·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都有“技艺高超、精巧”的意思。 “匠心独运”强调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巧夺 天工”强调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 巧。 14.【络绎不绝·川流不息·纷至沓来】 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络绎 不绝”强调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川流不息”强调行 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数量很多;“纷至沓来”强调接连不断 地到来。
办”;但“易如反掌”用于确实容易办到的事,用“反掌”作比喻,强
调极其容易;在否定句中,强调事情很难办时,一般用“轻而易举”。
(2018·课标全国Ⅰ)
3.【照猫画虎·按图索骥】 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按图索骥:
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
去寻求。“照猫画虎”着重于模仿;“按图索骥”,着重于呆板,没有
栏目导航
3
✿设误类型
无论哪种考查题型,皆常从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误用、 语法误用、谦敬错位、不合语境、语义重复、形近误用等角度设 误。
分析近两年高考语文三套全国卷中的成语题,设误角度最多 是不合语境。
栏目导航
4
✿学会辨析近义成语
角度1 义有侧重
释义 不同的成语有不同的侧重点,近义成语可根据意义侧重点的不同进行辨析 ①“半途而废”和“浅尝辄止”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于“浅”,没有深入
5
①世界杯在俄罗斯盛大揭幕,坚忍不拔、热情友善的俄罗斯人民献上了独
具风情的开幕演出,给观众带来了________的美。
②中国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清闲,他们做统计,搞调查,
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有时简直________了。
③在全国文物收藏展览会上,各种不同级别的文物被陈列在装饰一新的大
厅里,________,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6
1.【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一应俱全:形容一切齐全。应有尽有:该
有的全都有了,形容很齐全。“一应俱全”着重于“全不全”多用于具
体事物,不用于人;“应有尽有”着重于“有没有”,不仅用于物,还
可以用于事或人。
2.【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易如反掌: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形容
Hale Waihona Puke 事物极容易办。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二者都表示“事情容易
满目”指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①句的中心是“演出给观众带来了美”,使观众看不过来,故应填“目不暇接”;
②句主要说的是大学生村官的事务繁杂,应付不过来,所以应该填“应接不暇”;
③句主要强调的是“美好、珍贵的东西很多”,因此应填“琳琅满目”。
栏目导航
常见意义侧重点不同的近义成语(精选)
A.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B.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C.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D.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解析 所给的三个成语意思相近,但每个成语所偏向的重点是有区别的:① “目不
暇接”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眼睛看不过来;② “应接不暇”
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③ “琳琅
2020高考语文专题
★千姿百态的成语
2
✿考查形式
(1)正误辨析判断型。2013年及以前高考语文全国卷采用传统 的“4选1”模式;2016,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是“6选3”式, 增加了成语的数量,由原来的4个成语变成了6个成语,句子由4 个变成了6个。拓宽了成语考查的广度,增加了判断的难度。
(2)形近、义近类成语的选择填空型。2014、2015年高考全国 卷Ⅰ、全国卷Ⅱ连续两年以填空的形式考查了近义成语;2018年 高考,三套全国卷,体现了更大的创新力度,以同一语段作为大 的语境,集中考查了成语题、病句题和连贯题。所考查的成语数 量也由3个增加到8个,且成语词义间的区别更加细微,从整体来 看,高考语文成语题的考查难度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