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的方法和措施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技法指要中国古典园林以“道法自然”为根本指导理念,在自然景观的设计营造上追求树无行次、石无定位的布局。

山有宾主朝揖之势、水有迂回萦绕之情,完全是一派峰回路转、水流花开的自然风光。

人文建筑物本身在园林中,也是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高低曲折、参差错落、量体裁衣、烘云托月、点染着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

这种在有限的空间内,用中国传统的叠山理水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巧妙构配,组合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从而令人感受“天人合一”之境界和状态。

中国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一文中曾指出,“造园之高明者,运文学绘画音乐诸境,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

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

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点出了营造中国古典园林之四大要素——山石、泉水、花木、建筑。

如承德避暑山庄之“金山”岛,就是古典园林这种营造技法的实践典型。

避暑山庄的金山岛,仿江苏镇江金山寺修建,以石为基,石上建阁,用水环抱,水内植荷。

康熙皇帝曾称赞其:“仰接云霄,俯临碧水,如登妙高峰上。

北固烟云,海门风月,皆归一览。

”一、堆山磊石“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

”古典园林中,蕴涵得最深、最广的,应该是古代文人雅士时时魂牵梦萦的山水情,正所谓“一池之水,包容江海;几撮山石,喻指众岳”。

唯其如斯,才能满足文人士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审美情怀。

园中山景,有真假之分。

大型苑园,常包入真山,有些地方小园,亦引入山之余脉来造景。

小型的文人园林,主要还是靠堆叠假山来创造苍郁的山林气氛。

假山的堆砌,离不开峰石。

古人认为,石是天地至精之气的凝集,一拳一石,包孕了自然山林之美,在古典文人园林中,山石的峰态变幻多姿,无一类同,它是渲染山林气氛的主要手段。

堆山叠石是营造古典园林的重要手法,它师法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李渔《闲情偶记》云:“磊石成山,另是一种学问,别是一番智巧。

”1、选石园林选石,看重石质。

如著名的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就运用了四种不同的石质,营造了不同的意境。

第4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图文模板

第4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图文模板

带植
(2)规则式植物景观
规则式栽植方式在西方园林中经常采用,在现代城 市绿化中使用也比较广泛。相对于自然式而言,规则式 的植物造景强调成行等距离排列或作有规律的简单重复 ,对植物材料也强调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图形。
花卉布置以模纹图案为主体的花坛、花境为主。规 则式植物栽植方式给人以雄伟、庄严和肃穆的感觉。
曲线式则是指把植物排成弧线形,如半圆形、圆形 、曲线形等多种形式,且多与其它园林要素结合,并借 以划定范围,组成较为自由流畅的空间。
(4)自由式植物景观
与前述几种种植设计方式均不相同的是巴西著各设 计师罗伯特·布雷·马克斯,早期所提出的抽象图案式 种植方法。 一些现代主义园林设计师们也重视艺术思潮对园林 设计的渗透,例如,美国著名园林设计师彼得·沃克( Peter Walker )和玛莎·舒沃兹(Martha Schwartz )的 设计作品中就分别带有极少主义抽象艺术和通俗的波普 艺术的色彩。这些设计师更注重园林设计的造型和视觉 效果,设计往往简洁、偏重构图,将植物作为一种绿色 的雕塑材料组织到整体构图之中,有时还单纯从构图角 度出发,用植物材料创造一种临时性的景观。甚至有的 设计还用风格迥异、自相矛盾的种植形式来烘托和诠释 现代主义设计。
(1)自然式植物景观
① 自然式植物景观特点
自然式的植物造景方式,多选外形美观、自然的植 物种类,它强调变化。植物配置没有固定的株行距,充 分发挥树木自由生长的姿态,不强求造型;植物配置以 自然界植物生态群落为蓝本,将同种或不同种的树木进 行孤植、丛植和群植等自然式布置或分隔空间。 花卉以花丛、花群等形式为主,树木整形模拟自然 苍老,反映植物的自然美。
同栽植形式
植物等距沿圆环或者曲线 环植 栽植植物,可有单环、半 环或多环等形式 大量植物等距沿直线或者 曲线呈带状栽植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1.1、乡土特色和生态效益原则长时间生存在本地区且保留下来的植物种类即乡土植物,乡土植物已经非常适应当地环境,并且成为了最适合本土种植的特色植物。

为了加强生态园林的设计效果,在植物选择中要将乡土植物作为首选,适当地引入外来树种,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坚持生态学原则为指导思想,以凸显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作为宗旨,坚持人与自然共存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平面上系统性、空间上层次性及时间上相关性的目标。

1.2、统一性原则对园林植物而言,由于植物类别不同,形态、色彩、线条等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不能进行合理配置,将会影响生态园林的整体设计效果。

所以,要利用植物与其他素材之间的良好融合,充分满足园林需求,符合植物生长习性,达到园林艺术审美标准的前提条件下,运用不同构图方法,打造不同的园林空间,从而创造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符合人们观赏游玩的要求。

1.3、均衡性原则不同的植物色彩、形态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并且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

要求各种植物在体形、数目、色彩、质地、线条等方面权衡比较,以求得景观效果的均衡感。

比如色彩简单、体积小、质地柔软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轻盈的感受;而色彩鲜艳、体积大、质地粗厚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厚重感。

为了呈现良好的植物配置效果,需要均衡配置植物的色彩、体积、形态,充分结合环境特点,合理配置不同植物种植面积。

1.4、多样性原则遵循自然界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满足数量和多样的要求,在创造植物景观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没有量就没有美”。

在保证植物数量的基础上,加入群落物种种类,构建错落有致的群落层次,为生物多样性、改善绿地系统带来较大的帮助。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法2.1、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园林植物与环境互相作用,在研究生态园林植物配置中,要了解园林植物的特性及生活环境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植物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较小,但有些植物栽植在一起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例如金盏菊与月季种在一起,能有效地控制土壤线虫,使月季茁壮生长;红瑞木与槭树、接骨木与云杉、核桃与山楂、板栗与油松等栽植在一起都可以互相促进生长。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园林景观设计是指通过规划、设计和布局植物、地形、水体和人造结构等元素来打造人工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以营造舒适的空间和环境。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丰富生物多样性等。

本文将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植物造景的种类及特点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植物造景包括草坪、花园、绿篱、乔木、灌木等。

它们各具特点,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 草坪草坪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的绿色植被能够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

草坪的施工相对简单,养护成本低,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花园花园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通过植入不同种类、颜色和形态的花卉植物来丰富景观,营造出色彩斑斓的环境。

花园的设计和养护工作相对繁琐,但其美丽的效果常常能够为整个园林景观增添生机和魅力。

3. 绿篱绿篱是通过植入不同种类的灌木或多年生植物来构建出绿色屏障,其可以分隔空间、遮挡视线、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等作用。

绿篱经过修剪和塑形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实用的元素。

4. 乔木乔木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景观构成元素,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形态和色彩的乔木来构建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乔木可以提供阴凉、观赏、遮荫、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5. 灌木灌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用于填充空间、丰富景观效果,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形态的灌木来丰富景观,为景观增添层次和丰富度。

二、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应用效果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美化环境植物造景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组合来美化环境,营造出美丽、宜人的景观效果,提升人们的审美享受和生活品质。

2. 调节气候植物造景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形态的植物来调节气候,提供遮荫、降温、保温、防风、净化空气等功能,改善环境质量。

绿植氛围营造方案

绿植氛围营造方案

绿植氛围营造方案1. 概述绿植已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和室外环境中,以其美观的外观和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而闻名。

绿植氛围营造方案旨在通过合理应用绿植,创建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介绍绿植氛围营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绿植、布置和维护它们,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益处。

2. 绿植的重要性绿植除了美化环境外,还具有以下重要作用:2.1 改善空气质量绿植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同时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和氨等。

这些有害物质通常由家具、化妆品和清洁剂等释放,并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合理布置绿植可以显著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让人们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2.2 促进放松和集中注意力研究表明,绿植可以减轻压力、焦虑和疲劳感,提升心情,促进身心放松。

在工作场所布置适量的绿植可以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2.3 缓解眼部疲劳长时间注视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屏幕会导致眼部疲劳和不适。

绿植可以降低屏幕辐射,并通过调节室内湿度来减轻眼部的不适感。

3. 选择适合的绿植在选择适合的绿植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3.1 室内环境不同的绿植对于光照、温度和湿度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一些绿植适合放置在阳光充足的位置,而另一些则对半阴半阳的环境更适应。

此外,一些绿植对湿度要求较高,而另一些则对干燥环境较为耐受。

在选择绿植时,需要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

3.2 空间大小不同的绿植在尺寸上存在差异,有些适合放在办公桌上,而另一些则需要更大的空间进行生长。

在选择绿植时,需要根据空间大小选择合适的品种,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生长发展,并不影响室内的通行。

3.3 护理难度对于繁忙的人来说,选择较为易于护理的绿植更为合适。

一些绿植需要经常浇水、修剪和施肥,而另一些则相对容易护理。

根据个人的护理能力和时间安排选择适合的绿植,可以确保它们能够得到适当的照顾。

4. 绿植布置和维护4.1 室内绿植布置在室内环境中布置绿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将绿植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确保它们能够获得足够的光照。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1.色调对比法色调对比法是通过不同植物的颜色和色调在空间中形成对比,以达到植物配置的目的。

比如可以选择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叶子进行搭配,或者选择冷色调和暖色调的植物进行搭配。

这样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和鲜明。

2.高低错落法高低错落法是通过选择不同高度和层次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

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和矮小的灌木进行搭配,或者选择高大的花卉和矮小的地被植物进行搭配。

这样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3.构架法构架法是通过选择不同形态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形成园林中的构架结构。

比如选择藤本植物和树木进行搭配,藤本植物可以爬上树木形成绿色的墙壁,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立体感,还能够形成阴凉的环境。

4.季节性交替法季节性交替法是通过选择不同季节盛开的植物进行配置,使整个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比如选择春天开花的植物和夏天开花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四季有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

5.装饰性特点法装饰性特点法是通过选择具有装饰性特点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

比如选择有花果实和彩叶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还可以选择具有香气的植物进行配置,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6.生态环境法生态环境法是通过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比如选择耐旱的植物和适水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还能够减少园林的维护成本。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美化园林,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总结起来,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园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配置。

无论是色调对比法、高低错落法还是构架法,都能够为园林增添美丽和生机。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季节性交替等因素,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和宜人。

建筑绿化设计提升景观环境的绿色技术措施

建筑绿化设计提升景观环境的绿色技术措施

建筑绿化设计提升景观环境的绿色技术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保护和提升景观环境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建筑绿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为城市增添绿色元素,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建筑绿化设计中常用的绿色技术措施,以帮助提升景观环境。

1. 营造多层次的绿化空间在建筑绿化设计中,可以考虑在不同层次上布置绿化空间,从地面到屋顶,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景观。

通过在建筑物的不同高度上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多层次的绿化空间可以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城市的人文氛围。

2. 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在建筑绿化设计中,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植物必须能够适应城市环境的恶劣条件,如污染、高温、极端天气等。

同时,在选择植物时还需考虑其对土壤的要求、生长周期以及是否易于维护等因素,以确保绿化效果的持久和可持续性。

3. 应用节水技术水资源是建筑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降低水资源的使用量,建筑绿化设计中可以采用一些节水技术。

例如,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和储存雨水,用于植物的浇灌和景观水景的供水。

此外,还可以采用滴灌系统和喷灌系统等高效的灌溉方式,减少水分的损失。

4. 运用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绿化设计中,选择绿色建筑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些材料应具备环保、可再生、耐久等特点,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例如,利用可回收材料制作园林墙体、种植箱等,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延长使用寿命。

5. 采用自然通风和 passively cooling 的设计建筑的通风和降温设计对于绿化效果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通风结构,利用自然气流实现室内外的空气交换,可以提高室内舒适度并减少能耗。

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 passively cooling 的设计,如绿色屋面、绿色墙壁等,将太阳辐射和热量降到最低,减少能源消耗。

总结建筑绿化设计通过采用多层次的绿化空间、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应用节水技术、运用绿色建筑材料以及采用自然通风和 passively cooling 的设计等绿色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景观环境,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与程序ppt课件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与程序ppt课件

(4)美学原则
➢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及比例 应遵循艺术法则,既要突出植物 的个体美,又要注重群体美,从 而获得整体与局部的协调统一。
普通植物材料营造的优美景观,以直线条来统一全局
(5)以人为本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设计的, 植物造景首先要满足使用者
最根本的需要。
6.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图纸要求
(b)植物之间重叠,整体性较强
➢种植位点满足技术要求。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
名称 一行行道树 双行行道树 乔木群植 乔木与灌木混植 灌木群植(大灌木) 灌木群植(中灌木) 灌木群植(小灌木)
下限(m) 4.0 3.0 2.0 0.5 1.0 0.75 0.3
上限(m) 6.0 5.0 3.0 2.0 0.5
➢立面图:正立面投影或者侧立面投影,表现植物 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
➢用一垂直的平 面对整个植物景 观或某一局部进 行剖切,并将观 察者和这一平面 之间的部分去掉, 如果绘制剖切断 面及剩余部分的 投影则称为剖面 图;如果仅绘制 剖切断面的投影 则称为断面图。
➢表现植物景观 的相对位置、垂 直高度,以及植 物与地形等其他 构景要素的组合 情况。
➢内容要全面。标准的植物种植平面图中必须注 明图名,绘制指北针、比例尺,列出图例表,并 添加必要文字说明。另,绘制时要注意图纸表述 的精度和深度对应设计环节及甲方的具体要求。
6.3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程序
获取项目信息
现状调查与分析 现场调查与测绘
现状分析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草图
功能分区细化
植物种植设计 初步设计
6.1.2 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植物材料在具有各种景观艺术特
(1) 生态原则 征的同时,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的方法和措施
1、园林植物种类多样性、栽种的空间间隔性,是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的首要条件。

要想营造变化多样而又不显杂乱的园林植物空间,首先要从改变园林植物的形态、色彩或质感等方面体现。

因此,在栽种园林植物时,就必须注重选择不同品种的植物进行栽种。

但是,为了避免因种植过多种类的植物而导致变化过多而引起视觉上的杂乱无章感,种植园林植物时又必须注重选择变化可控制的、与涉及构图有关联的植物种类,只有这样,才能既达到理想的强烈的视觉效果,而又不会使观者产生严重不协调感和跳跃感。

另一方面,为了营造园林空间结构上的层次感,种植园林植物时,还应该注意使用不同植物将不同园林空间结构隔离开,并通过将园林植物与地形、建筑、岛屿等外在景物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加所营造空间的层次深邃感和更鲜明的空间隔离效果。

2、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变化,协调园林空间布局,是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的必要措施。

园林植物的形态变化,主要通过树枝、枝桠的生长方向,树叶的数量和形状等表现。

园林植物的色彩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出现千变万化的颜色。

因此,园林植物千变万化的形态和五颜六色的色彩都会给人不同视觉和感觉效果,从而影响园林植物空间的营造效果和质量。

所以,通过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变化,协调园林空间布局,就能营造一个既富有层次、不断变化,又彼此关联、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空间。

3、注重植物空间的生态性,是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的重要特色。

虽然园林景观的设计,对当代城市美化和环境绿化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贡献。

但是,在园林空间的营造过程中,也必须要重视其生态性的维护,不然不仅没有美化和绿化的作用,反而会加剧环境恶化,浪费前期投人,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时,首先要以本地园林植物为主,以对当地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园林植物为辅,努力打造乔、灌、草、藤相互结合的、较合理的园林植物空间布局,充分利用空间,尽可能增大绿化面积其次,出于对光照、通气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和分析,园林植物的空间营造时,又要切忌植物密集度过高,所以要适当减少遮荫面积。

这样,在丰富城市园林植物的空间景观的同时,又能获得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